導航:首頁 > 教學大全 > 水彩教學計劃

水彩教學計劃

發布時間:2020-12-17 18:41:49

教學計劃書要怎麼寫

美術教學中,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我主要分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激發認識興趣
興趣是與大腦皮層中最大的興奮中心產生聯系的;興趣是人的一種帶有趨向性的心理特徵。一個人當他對某種事物發生興趣時,學習願望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發生的。離開一定的情境,學生的興趣,學習願望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學生掌握知識和獲得技能是在教師指導下進行的復雜認訓活動。培養學生興趣是推動這種復雜的認識活動的重要動力」。是的, 一個人當他對某種事物發生興趣時,總是心馳神往,就會主動地、積極地、執著地去探索。
在教學中怎樣培養學生的認識興趣?我覺得:教師必須酷愛自己所教的學科,要真正承擔起教書育人的職責,在備課和講課時,不但要熟練地掌握教材,更重要的是要精心安排教學程序,從激發興趣著手,使學生的被動情緒轉化為愉快、積極、自覺的學習情緒。要把學生當成認識的主人。充分發揮他們在認識過程中的主體作用。以興趣作向導,引導學生獨辟蹊徑,從常人的思維中思考、分析,以獲得全新的創造。比如,在教五年級畫《兒童的面部表情》時,為了創設情境,我首先請幾位善於表演的學生上來分別演示喜、怒、哀、哭、愁,大家被他們逗人的臉部表情樂得開懷大笑,這時,我以啟發學生作畫思維入手,很快在黑板上畫一個帶哈哈大笑的卡通人腦袋,學生興趣盎然,我趁機問:誰想上來學老師的樣,也試畫一個不同表情的卡通頭像。當我話音剛落,十幾雙手「唰」的舉起,都想躍躍欲試,我很高興地請他們到黑板上施展自己的才能。不一會兒,表情各異的卡通頭像聚集在黑板上,太有趣了,為了讓學生了解更多的人物表情,我特地設置了一個小小的游戲,准備了五杯分別帶有酸、甜、苦、辣、鹹的水,請五位學生上來品嘗,並讓學生仔細觀察,分別說出他們屬於那一種表情,為什麼?學生討論的很熱烈,這時我讓學生直接用水彩筆在紙上畫出你認為最有趣的兩位同學的表情。學生們興趣勃發,很快投入作畫,這不,畫面中的神態各異,表情有趣的兒童頭像,躍然在紙上,使課堂教學真正成為學生歡樂認識興趣的場所。為了使他們有新的發現,在教學中,教師還應努力創設「和諧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對某一知識產生一種亟待解決的心情。例如,在一年級小班上撕紙《動物頭像》一課,我開門見山問學生:「誰會做手影動物?你們都可以上來表演。」好奇心驅使小朋友鼓起勇氣上來試一試。這時,我打開投影儀。幾位學生上來一試,手影動物頭像的逼真化立刻引起其他小朋友極大的興趣,為了讓每位學生都能親自試一試,我以七人為小組,分四批讓小朋友們上來,用他們稚嫩的雙手盡情表演,那一個個形象可笑的手影動物,配上歡快的音樂,使課堂氣氛達到高潮。怎樣讓小朋友在手影表演中得到更好地啟發,加以聯想,我特地邀請一位小朋友配合老師完成撕紙動物的示範。我根據小朋友表演得手影動物,邊撕、邊講撕紙畫的要領和方法,學生很快掌握,小朋友們為自己獲得新知識而高興,進而誘發了他們的表現欲。老師這樣做,不僅讓學生對知識的不同屬性進行「分化」,而且達到形成新知識的目的,激發了學生對事物的認識興趣,從而喚起其強烈創造的動機。

㈡ 跪求初中美術素描教學計劃

零基礎嗎,零基礎的話先是學習自己的工具,練線條
開始最好只要一隻2b的鉛筆,一個橡皮就夠了,第一課講解線條的排列,練單排線,和組合線,練習至少排滿一整張a2的紙,糾正一些錯誤,基礎越牢固越好1-2天,越長越好

正式開始畫

第一階段
1,開始當然是正方體了,理解基本的透視,近大遠小,4天

2,然後是些不規則的石膏體,講解基本的明暗交界線,反光,陰影,高光等等的,4天

3,沒有曲面的石膏體組合,目標是更加深入的了解透視的概念,物體間的明暗相互影響,學會比較顏色,8天(盡可能多,看學生悟性)

這個階段的家庭作業,一點透視,兩點透視,三點透視的空間想像構圖,畫正方體,可以花一個課時講解

第二階段

4,曲面的石膏素描,起手當然是球體,或者雞蛋,目標是更加深入的理解明暗交界線,反光等等概念,4天

5, 不規則的曲面石膏體,比如說錐形,圓柱體等等,如果第三步學生悟性好,可以試著組合起來,目標是理解曲面間的明暗影響,透視,可以開始講解一些關於構圖方面的東西了,8天

第三階段
通過上面的學習,應該都基本理解物體明暗,光影的概念了,這個階段可以開始進行色彩的學習,這對素描也是很有幫助的,畢竟世界都是彩色的

6,找一些不銹鋼類的材質的器皿和水果組合,形狀越簡單越好,不銹鋼反光大容易看到顏色,而水果形狀簡單顏色豐富,
首先是進行這些靜物的素描練習,目標是理解彩色物體里明暗的變化,學習通過對比來繪畫不同物體明暗的深度,不同顏色的明度區別與變化,

然後是同角度的色彩練習,用水粉也可以用水彩(水彩對顏色控制難度更大)目標是了解顏色和明暗的關系,反光顏色,物體間顏色的相互影響,讓他們盡可能多的用顏色,了解紅色的蘋果在人眼睛裡不一定都是紅色的,不止有明暗的變化,還有顏色的變化,

這個課時可以長一點,10天,1天+2天的色彩

以上算是入門了,萬事開頭難,基礎是最重要的,主要看教學時間,如果每周有5個小時左右,能夠一年左右完成上面的計劃最好,業余的話,初中3年這些足夠了

第四階段
這個階段如果是為了學好美術參加高中特長生會考的話,最好色彩和素描同時學習,單單學習素描也行

這里單說素描部分,

正式踏入藝術的門檻,已經結束平面與曲面石膏體,可以開始接觸人頭像了hoho
當然不是真正的寫生,開始階段要畫由平面組成的那種石膏人頭像或者人臉像,這個階段主要是理解體積,空間的概念,可以搭個布景,

或者畫那種由平面組成的五官石膏體,這個階段美術專業的可以持續練習到初中畢業了,主要是深入理解體積,空間概念,構圖的基本原則

如果按照這個升入高中,將來央美不敢保證,其他美院基本是沒什麼大問題的。。。。

手打辛苦

㈢ 如何給少兒美術班學生上課課程該怎樣安排

讓畫畫成為一個享受的過程。親自把著手教他們上色,開發他們的想像,引導他們的思維擴散。

課程我會根據學生學習的類型和工藝來安排。

㈣ 小學四年級美術教學計劃

1.基礎素描--靜物
2.快樂粘貼畫
3.點線面的變化
4.夢回唐朝--水彩畫
5.拓展思維--由蘋果你想到了什麼
6.我的家

㈤ 小學美術課教學計劃

根據教材和本地本班實際情況自己製作教學計劃

㈥ 人美版五年級下冊美術教學計劃

按時計劃!

㈦ 社區科普大學分校教學計劃表怎麼寫

一、激發認識興趣
興趣是與大腦皮層中最大的興奮中心產生聯系的;興趣是人的一種帶有趨向性的心理特徵。一個人當他對某種事物發生興趣時,學習願望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發生的。離開一定的情境,學生的興趣,學習願望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學生掌握知識和獲得技能是在教師指導下進行的復雜認訓活動。培養學生興趣是推動這種復雜的認識活動的重要動力」。是的, 一個人當他對某種事物發生興趣時,總是心馳神往,就會主動地、積極地、執著地去探索。
在教學中怎樣培養學生的認識興趣?我覺得:教師必須酷愛自己所教的學科,要真正承擔起教書育人的職責,在備課和講課時,不但要熟練地掌握教材,更重要的是要精心安排教學程序,從激發興趣著手,使學生的被動情緒轉化為愉快、積極、自覺的學習情緒。要把學生當成認識的主人。充分發揮他們在認識過程中的主體作用。以興趣作向導,引導學生獨辟蹊徑,從常人的思維中思考、分析,以獲得全新的創造。比如,在教五年級畫《兒童的面部表情》時,為了創設情境,我首先請幾位善於表演的學生上來分別演示喜、怒、哀、哭、愁,大家被他們逗人的臉部表情樂得開懷大笑,這時,我以啟發學生作畫思維入手,很快在黑板上畫一個帶哈哈大笑的卡通人腦袋,學生興趣盎然,我趁機問:誰想上來學老師的樣,也試畫一個不同表情的卡通頭像。當我話音剛落,十幾雙手「唰」的舉起,都想躍躍欲試,我很高興地請他們到黑板上施展自己的才能。不一會兒,表情各異的卡通頭像聚集在黑板上,太有趣了,為了讓學生了解更多的人物表情,我特地設置了一個小小的游戲,准備了五杯分別帶有酸、甜、苦、辣、鹹的水,請五位學生上來品嘗,並讓學生仔細觀察,分別說出他們屬於那一種表情,為什麼?學生討論的很熱烈,這時我讓學生直接用水彩筆在紙上畫出你認為最有趣的兩位同學的表情。學生們興趣勃發,很快投入作畫,這不,畫面中的神態各異,表情有趣的兒童頭像,躍然在紙上,使課堂教學真正成為學生歡樂認識興趣的場所。為了使他們有新的發現,在教學中,教師還應努力創設「和諧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對某一知識產生一種亟待解決的心情。例如,在一年級小班上撕紙《動物頭像》一課,我開門見山問學生:「誰會做手影動物?你們都可以上來表演。」好奇心驅使小朋友鼓起勇氣上來試一試。這時,我打開投影儀。幾位學生上來一試,手影動物頭像的逼真化立刻引起其他小朋友極大的興趣,為了讓每位學生都能親自試一試,我以七人為小組,分四批讓小朋友們上來,用他們稚嫩的雙手盡情表演,那一個個形象可笑的手影動物,配上歡快的音樂,使課堂氣氛達到高潮。怎樣讓小朋友在手影表演中得到更好地啟發,加以聯想,我特地邀請一位小朋友配合老師完成撕紙動物的示範。我根據小朋友表演得手影動物,邊撕、邊講撕紙畫的要領和方法,學生很快掌握,小朋友們為自己獲得新知識而高興,進而誘發了他們的表現欲。老師這樣做,不僅讓學生對知識的不同屬性進行「分化」,而且達到形成新知識的目的,激發了學生對事物的認識興趣,從而喚起其強烈創造的動機。

㈧ 美術課程計劃

第一階段課程計劃--掌握單色石膏形體 第一周 石膏幾何形體(單體)多角度訓練 第二周 石膏幾何形體組合練習 第三周 石膏切面靜物訓練 第四周 石膏靜物組合 構圖知識 每天晚上 設計課、速寫課、文化課
美術培訓
第二階段課程計劃--掌握靜物素描規律 第一周 靜物單體練習、不規則靜物 第二周 靜物組合練習 第三周 靜物材質練習
第四周 靜物色調控制--灰調、對比調... 每天晚上 設計課、速寫課、文化課 美術高考
第三階段課程計劃--掌握石膏人像的結構與體積 第一周 石膏五官訓練 第二周 石膏切面像訓練 第三周 石膏面像訓練
第四周 石膏胸像訓練 細節訓練 每天晚上 設計課、速寫課、文化課 畫室
第四階段課程計劃--色彩的初步知識 第一周 色彩原理、色彩構成 第二周 單色、固有色靜物訓練 第三周 色彩體積 第四周 色彩情感
每天晚上
設計課、速寫課、文化課 美術高考培訓
第五階段課程計劃--色彩的進階知識 第一周 色調訓練-對比調、灰調 第二周 對比色、鄰近色訓練 第三周 色彩空間 第四周 冷暖練習
每天晚上 設計課、速寫課、文化課
美術考前班
第六階段課程計劃--解剖知識 第一周 頭部解剖概論、頭像速寫 第二周 頭骨結構 素描頭像 第三周 頭部肌肉 素描頭像
第四周 全身解剖 手足素描 軀干骨骼 每天晚上 設計課、速寫課、文化課 北京畫室
第七階段課程計劃--色彩應試訓練 第一周 色彩質感表現 色彩靜物寫生 第二周 襯布畫法訓練 色彩靜物寫生 第三周 色彩短期訓練 第四周 色彩靜物默寫規律 每天晚上 設計課、速寫課、文化課 北京美術班
第八階段課程計劃--素描應試訓練 第一周 素描半身像
第二周 素描男青年、女青年技巧及規律 第三周 素描中老年人技巧及規律 第四周 素描人像默寫
每天晚上
四格漫畫、招貼設計、文化課 美術高考輔導
第九階段課程計劃--色彩風景、場景訓練 第一周 光與色規律認識 色彩自然風景寫生 第二周
色彩風景-晴天與陰天、冷與暖...
第三周 色彩場景寫生、構圖
第四周 色彩風景、色彩場景默寫技巧 每天晚上 速寫課場景訓練 速寫默寫、文化課
美術培訓
第十階段課程計劃--定向訓練 模擬考試 第一周 素描頭像3小時寫生與默寫、色彩靜物3小時寫生與默寫 第二周 素描模擬考試與講評 第三周 色彩模擬考試與講評
第四周 色彩頭像、色彩胸像、半身像 每天晚上 速寫課場景訓練 速寫默寫、文化課
美術學校
堵題訓練 模擬考試 考題分析預測 第一周 各大院校風格分析 考場應試技巧 歷屆試卷評析
第二周 歷屆真題練習、命題趨勢分析與預測、如何科學的填報志願 第三周 針對清華、中央美院、中國美院專題訓練、堵題
第四周 針對北服、江南大學、北理、北工商、北林、北科技、北工業等專題訓練、堵題
每天晚上
針對北影、傳媒大學、中戲等專題訓練、堵題
設計課
基礎圖案 (植物、動物、人物、風景) 平面構成 色彩構成 字體設計 標志設計
廣告、招貼、海報設計 陶瓷設計
圖形聯想、圖形創意 服裝設計 發散思維訓練 工業設計
展示設計 環藝設計 動畫設計 四格漫畫 影視舞美設計 快速創意 馬克筆技法 彩鉛技法 色粉筆技法

㈨ 北師大數學第八冊教學計劃

一、生活中的小數

內容:小數的意義
課時:2
教學目標:1、結合具體情境,體會生活中存在著大量的小數。2、通過實際操作,體會小數與十進制分數的關系,了解小數的意義,知道小數部分各數位名稱的意義,會正確讀寫小數。3、結合具體情境,體會生活中存在著大量的小數。

基本教學過程:

一、生活中的小數
談話引入:新的學期開始了。同學們又長大一歲了。今年是——2005年。你們多大了?板書出數據。總結出「整數」。生活中除了碰到這些整數,我們還會碰到——小數。你在哪裡遇到過小數?說一說。
二、小數的意義
1、閱讀書上P2的生活中的小數。(了解學生對小數讀法掌握情況)
2、學生試著解釋這些小數的意義。(初步感知小數的意義。)
3、一同探究小數意義。從長度單位「米」來研究小數產生的必要性。用1米的尺子來測量物體的長度有諸多不便。有時不足1米,因此我們可以把1米怎麼樣?——平均分成10份,每一份也就是1分米。如果測量更小的物體,1分米的單位長度還是大了,我們還可以繼續將1分米平均分成10份……這時小數就產生了。
4、結合剛才長度的線段圖,分上、下板書出十分之一,一百分之一;0.1,0.01。再讓學生觀察、分類。上層的數都是什麼數。(分數)這些分數都可以直接寫成相應的小數形式。觀察這些分數都有什麼共同的特徵:分母都是10、100、1000……
5、觀察這些小數和分數,你有什麼發現?
6、我們在寫整數時都可以按照數位順序表來寫,小數可不可以呢?看P4的計數器。了解數位順序。明確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上的各數表示什麼。邊想邊填。
三、運用拓展
1、出示一個正方形,這個正方形是1,請你表示0.01可以嗎?小組討論一下,你打算怎麼樣表示?為什麼?
2、完成試一試。注意學生的讀、寫小數。
3、完成練一練。
——教學反思:1、整數和整十數、整百數學生不明確。因此,雖然教材上沒有整數這個概念出現,但要提一提,對理解小數意義有幫助。2、對於17/1000,3/1000,409/1000學生容易出錯。因此,在理解小數意義時,可以進一步引導學生觀察、總結:1/10可以寫成0.1,一位小數。小數點後面有一位數。1/100寫成0.01,是兩位小數……。

課題:測量活動

內容:用小數表示數量
課時:1
教學准備:讓學生帶軟尺
教學目標:1、通過測量活動,進一步體會小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2、通過探索怎樣把幾分米或幾厘米用「米」作單位來表示的過程,進一步體會小數的意義。3、能用小數表示一個物體的長度、質量等。

基本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1、測量桌子的長、寬、高,記錄。發現什麼問題?單位不統一。這樣有什麼不好?怎麼辦?2、改寫成以「米」為單位。
二、分組測量——注意:六個人一個小組,兩個人測量,其他人記錄,記錄在書上的表格中,測量自己小組感興趣的長度4個,全部結束以後小組核對。
問題:(1)用米做單位有什麼好處?
(2)用「米」作單位的時候為什麼會出現小數?
(3)數學書的封面長26厘米,為什麼可以記作「0.26米」?
(4)教師門2米1分米用「米」作單位怎麼表示?
三、拓展
1、第7頁試一試第1題,一種大雁,翼長2米1分米,還可以怎樣表示?骨骼重113克,可以用小數表示嗎?113克=( )千克
為什麼?它的體重約1千克500克,可以用小數表示嗎?你是怎樣想的?
2、練習——第7頁練一練。
三、總結: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

課題:比大小(一)

內容:小數的大小比較
課時:1
教學目標:1、會比較兩個小數的大小以及將幾個小數按大小順序排列。2、在比較小數大小的過程中,發展推理能力。3、在尋找小數大小的比較方法中,培養數感,獲取數學學習方法。

基本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少年宮正在舉行一個個人廣播體操比賽,下面是先出場的兩為選手的資料介紹:鄭強,11歲,身高1.42米;李明,11歲,身高1.38米。
二、自主探究,創建數學模型
1、他們倆誰高?為什麼?板書:1.42米>1.38米
2、他們的成績出來了!鄭強的得分是9.87分,李明的得分是9.90分。誰的得分更高一些?可以怎樣表示?板書:9.87<9.90
3、第三位選手出場了,張華,今年也是11歲,身高1.40米,我們先來關心一下他的成績:評委說,張華的表現比李明要好,但不能得10分。猜一猜評委可能給出多少分?請你將這三個同學的得分按順序排列起來。說一說你的怎麼比的。
4、現在他們要進行團體表演,請你按從矮到高的順序把他們排成一隊。
小結。怎樣比較小數的大小?
三、鞏固與應用
1、三位選手的體重是這樣的:40.26千克、35.56千克、35.80千克。
請你把他們的體重按順序排列起來。
2、第9頁練一練第1題、2、3、4題。
第9題《數學游戲》。
四、總結:怎樣比較小數的大小?
——教學反思:這節課比較簡單,可以讓學生自學。在學生練習的基礎上,發現問題。讓學生討論比較的方法。總結出比較小數大小的方法。

課題:比大小(二)

內容:小數的性質
課時:1
教學目標:1、通過「在方格紙上塗一塗,比較兩個小數的大小」的活動,經歷用幾何模型研究小數的過程。2、用直觀的方式體會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的規律。3、在尋找小數大小的比較方法中,培養數感,獲取數學學習方法。

基本教學過程:

一、創設問題情境
1、比較大小。1.26( )2.03 0.23( )0.31
2、0.2( )0.20
二、自主探究,創建數學模型
1、思考一下,0.2和0.20誰大?你是怎樣想的?
2、我們一起驗證一下,在圖上塗一塗,再來比一比。學生在書上塗一塗,比一比,再說一說。
3、0.2和0.20怎麼會相等呢?這是不是一種巧合?
4、在下面兩幅圖中塗出相等的兩部分,並寫出相應的分數和小數。
在小組內交流你的塗法和想法。你發現了什麼?
三、鞏固與應用
1、第10頁試一試1、2。2、第11頁練一練1。3、第2、3題。4、閱讀《你知道嗎?》
四、總結——這節課你發現了什麼?
——教學反思:課本上塗一塗的1、2兩題比較直觀。學生在這之前已經意識到小數的性質,但不能解釋。其實書上之種方法,也就是從直觀上看出來。實質上是這樣做原數的各個數位上的數字沒有發生變化。班上周稼祥同學就說出這一點。真不錯。

——補充讓學生構建「自己的數學」——《小數的性質》案例

師:拿出課前老師發給大家的學習紙(各有兩個大小相同的正方形,其中一個被平均分成10份,另一個被平均分成100份)。請大家用水彩筆在兩個正方形中分別塗出面積相等的一塊,並試著用小數把塗色部分表示出來。
學生動手塗色,並在塗色處標上相應的小數。隨後,教師引導學生在實物投影儀上展示各自的畫法。並根據學生的匯報,得出如下的等式:0.3=0.30 0.5=0.50 0.8=0.80
師:觀察這些算式,你有什麼新的發現? 學生獨立觀察,並大組交流。
生:我發現,等號左邊的小數末尾沒有0,而等號右邊的小數末尾多了一個0。
師:那它們的大小有沒有發生變化?
生:沒有。
師:那你的發現就是——
生:小數的末尾添上一個0,小數的大小沒有發生變化。
師:還有哪些同學也有同樣的發現? 同學們紛紛舉手。
師:這是一個重要的發現,誰願意將它寫在黑板上? 一位學生上前,芹在黑板上寫上「在小數的後面添上一個0,小數的大小不變」。
師:你覺得他這樣寫,有沒有準確地表達了你的發現?
生:我覺得「後面」這個詞不恰當,容易引起誤會,最好改成「末尾」比較合適
師:能不能舉個例子說明?
生:比如0.4吧,如果只說是在它的「後面」添一個0,可能有同學會誤解添成0.04。這樣,小數的大小就發生變化了。而說「末尾」的話,就不會產生這樣的誤會了。
師:你們認可他(發言的學生)的觀點嗎?(認可)那誰願意上來將我們剛才的發現作一下修改?一學生上前,將結論中的「後面」一詞改為「末尾」。
師:看來,多一份思考,我們的結論也就多一份准確、多一份嚴密。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已知道「小數的末尾添上一個0,小數的大小不變」。那今天的學習是不是到此結束了呢?
生:(略遲疑)我覺得不能
師:(故作驚訝)為什麼?該有的結論,我們不是都得出來了嗎?難道大家還有什麼新的問題需要進一步探討?
生:剛才我們的發現只是通過給正方形塗色得來的,我認為還比較膚淺。小數的末尾添上一個0,小數的大小究竟為什麼不變,我覺得我們還需要作進一步的研究。
在徵得學生廣泛認同後,教師將這一問題板書在黑板上: 「問題1:小數的末尾添上一個0,小數的大小究竟為什麼不變?」
生:另外,剛才我們的研究只是局限在「一個0」上,要是添兩個0、三個0甚至更多的0,小數的大小還會不變嗎?
生:如果不是「添」,而是「去」,也就是說小數的末尾去掉0,小數的大小會不會發生變化?
同樣,在徵得學生廣泛認同後,教師將這些問題依次板書在黑板上:「問題2:小數的來尾多添幾個0,小數的大小變嗎?」 「問題3:小數的末尾去掉0,小數的大小變嗎?」
師:看來,下面的學習,我們就應該圍繞這三個問題進行了。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研究時大家最好能結合具體的例子展開。
在教師的建議下,學生們紛紛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進行思考、交流、研究。教師深入每一學習小組,傾聽他們的發言,並對他們的研究作出評點、引導、激勵、修正等。在此基礎上,教師組織學生展開交流。
生:我先談談第一個問題。以 0.4和 0.40為例:因為 0.4元=4角,0.40元=40分=4角, 0.4元=0.40元,所以說 0.4=0.40。
生:我是這樣想的,0.4表示4個0.l,0.40表示4個0.l和0個0.01,0個0.01表示什麼都沒有,所以0.4與0.40的大小其實是一樣的,也就是說0.4=0.40。
生:我們還可以這樣想: 0.4=4/10, 0.40=40/100=4/10,所以 0.4=0.40。(註:部分學生在學習「分數的初步認識」時,對分數的基本性質已初步具備感性的認識。)
師:同學們的交流都非常活躍,也很有道理。看來,任何一個問題,如果我們從不同角度進行思考,往往就會找到不同思路,並獲得不同的理解。這才是真正的數學學習。
生:我們組選擇了第二個問題。通過研究,我們一致認為,小數的末尾多添幾個0,小數的大小仍然不會發生變化。
師:能結合具體的例子來談談嗎?
生:能。還是以0.4為例,如果添兩個0,那就成了0.400。因為0.400=400/1000=40/100=4/10,所以0.4=0.400。添三個0、四個0,結果還是如此。
生:我覺得我們還可以這樣想。0.400表示4個0.1、0個0.01和0個0.001,0個0.01和0個0.001都表示沒有,所以0.400與0.4的大小是一樣的,並沒有發生變化。
生:甚至可以說,無論在小數的末尾添上幾個0,小數大小都不會發生變化,道理是一樣的。
師:這樣看來,我們一開始所獲得的結論是不是又要作進一步的修改和完善了?誰願意上來將它補充完整? 學生上前,將原來結論中的「添上一個0」改為」無論添幾個0」。
師:還有研究第二個問題的嗎?(不少學生舉手)你們覺得,探討這一問題對我們剛剛獲得的結論有沒有什麼影響?為什麼?
生:有影響。如果小數的末尾去掉0,小數的大小同樣不變,那我們的結論就應該改為「小數的末尾無論添上或去掉幾個0,小數的大小都不變"。
生:或者說,小數的末尾有沒有0,井不會影響小數的大小。
師:既然這樣,那麼哪個小組願意發表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生:我們小組認為,小數的末尾去掉0,小數的大小並不會發生變化。因為從數的組成上看,小數末尾的0無論多少個,最終都表示什麼也沒有,所以去掉後不會影響小數的大小。
生:我們還可以這樣想,小數的末尾每去掉一個0,改寫成的分數中分子和分母也都將同時少掉一個0,而分數中分子和分母同時去掉一個0,大小是不會發生變化的。
生:當然,我們還可以這樣想。剛才我們探討「添0」的問題時,是從左往右看的。如果我們從右往左倒過來看,那麼小數的末尾「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也沒有改變嗎?
師:這樣看來,剛剛獲得的結論是不是又有了新的內涵,誰願意將它補充上去?一學生上來,在「添幾個0」後面加上「或者去幾個0」。
師:剛才我們所得到的,正是小數學習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結論。誰能給這一重要結論取個名字?
生:小數「添0去0」的性質;關於小數的重要發現;小數的特徵;小數的基本性質。
師:回想剛才的學習過程,我們是如何得到這一重要的結論的?
生:先得出一個簡單的結論,然後不斷補充。
生:當發現原來的結論無法說明新問題,我們又去尋找新的結論。
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地發現問題,不斷地去解決它,從而使原來的結論逐漸補充完整。
師:數學學習往往就是這樣。我們通常不可能一下子就獲得完美的結論,而需要
課題:練習

內容:小數的意義練習
課時:1
教學目標:1、通過練習,加深對小數意義的理解,進一步體會數與形的結合。2、鞏固小數的大小比較及對使用小數的作用的認同。
基本教學過程:
一、出示課題——你對小數是怎樣認識的?小數和什麼樣的數關系比較密切?
二、重點練習
1、第12頁第1題。你是怎樣想的?怎麼樣迅速找到1.5的位置?你是怎樣確定C點表示的是什麼數?
你對這條線怎麼看?
2、第12頁第2題。有參加過飛機模型製作的嗎?怎樣評判?飛得時間越長成績越好。先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起來。說一說你比較的方法。
3、第13頁第5題。說到比較大小,有一位同學也在比較幾個數的大小,並把他們按順序排列了起來,我們來看一看。發現什麼問題?原來是他過於馬虎,把小數點丟掉了。小數點雖然小,但影響卻很大,我們來幫他添上吧,看一看小數點可能是在什麼地方,在適當的位置寫上小數點,使這個式子成立。
4、第12頁第3題。怎麼樣才能寫得准確呢?看一看,和什麼有關系?
5、第12頁第4題。覺得要比較他們的身高最大的麻煩是什麼?單位問題,不同的單位很難比較。自己想辦法比較,把他們從矮到高的順序排列起來。
三、游戲——1、第13頁第6題。2、第13頁數學游戲。
四、總結。

課題:小數加減

內容:小數加減法
課時:1
教學目標:1、結合具體情境,探索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正確計算兩位小數的加減法。能結合具體情景,提出數學問題;能運用小數加見方解決日常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估算的意識和能力。
基本教學過程:
一、創設問題情境——CCTV業余歌手大獎賽正在緊張激烈地進行,比賽分唱歌(滿分9分)、綜合素質(滿分1分)兩項,5號選手的專業得分是:8.50分、綜合素質得分是0.88分;9號選手專業得分8.85分,綜合素質得分0.45分。我們來看一看誰的表現更好一些?
二、自主探究,構建數學模型
1、怎麼樣才能看出誰的表現更出色一些?可以看一看兩名選手,誰的總分高。列算式。怎樣計算?
2、討論:為什麼要把小數點對齊?
3、10號選手的專業得分是8.75分,他的綜合素質得多少分就能趕上或超過5好選手?
4、第12頁第3題。怎麼樣才能寫得准確呢?看一看,和什麼有關系?
5、第12頁第4題。覺得要比較他們的身高最大的麻煩是什麼?單位問題,不同的單位很難比較。自己想辦法比較,把他們從矮到高的順序排列起來。
三、游戲——1、第13頁第6題。2、第13頁數學游戲。
四、總結。

課題:購物小票

內容:小數加減法綜合應用
課時:1
教學准備: 學生准備超市購物小票
教學目標:1、能正確進行小數加減法混合計算,並能選擇簡便的方法進行計算。2、能運用小數加減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基本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我們在生活中經常和小數打交道,最常接觸的就是在超市中了,在超市買完東西,我們就會拿到一張電腦小票,見過嗎?有沒有在超市買東西出過錯誤的?
二、自主探究,構建數學模型
1、出示電腦小票,觀察。
2、誰能解釋一下這張電腦小票?
3、我們來核對一下吧。怎樣核對?
列算式:20-(12.30+4.85) 算在書上。
4、還可以怎樣核算?20—12.30—4.85,12.30+4.85+2.85
5、20-(12.30+4.85)=12.30+4.85+2.85
6、試一試。4.2+12.3+5.8+2.7,15—1.2—3.8仔細看一看,再算。
你有什麼好方法嗎?發現了什麼?
加法交換律:a+b=b+a 加法結合律:a+b+c= a+(b+c) a-b-c=a-(b+c)為什麼可以這樣算?能結合電腦小票的問題說一說嗎?
三、運用數學模型——1、第17頁第2題。2、第16頁第2題。3、第17頁第3、4題。
四、總結。

課題:練習二

內容:小數加減法綜合練習
課時:1
教學目標:1、能正確進行小數加減法混合計算,並能選擇簡便的方法進行計算。2、能運用小數加減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基本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口算。第19頁第5題。注意練習和是整數的小數加法,為簡便演算法作準備。
筆算(注意練習有連續退位的減法)10-2.85
二、重點探究
1、第18頁第4題。說一說你是怎樣比較的?可以用加法,也可以直接比較。
2、第19頁第7題。讓學生靈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考慮生活中的實際情況。
3、第19頁第6題。
關鍵是激勵並幫助學生提出數學問題。
三、總結,布置作業
第18頁第1、2題

二、認識圖形

走進鄉村 2課時
動手做 2課時
三角形分類 1課時
探索與發現(一) 1課時
探索與發現(二) 1課時
數學欣賞 2課時

01、課題:走進鄉村

內容:認識平行四邊形、梯形
課時:2
教學准備: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框架
教學目標:1、通過觀察和比較,了解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徵,了解長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2、通過實際操作,體會到平行四邊形的不穩定性及三角形穩定性,認識這些特性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基本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走進鄉村——我們在都市生活習慣了,有的人可能非常希望能去鄉村看一看田園風光,今天我們就一起跟著這幅圖來感受一下鄉村的風景吧。看,這幅圖上有些什麼?
二、自主探究,形成數學模型
1、這幅圖上還有許多數學圖形呢?從圖上找出你認識的圖形,並與同學進行交流。你能大概地畫出你找到的圖形嗎?試試看。
2、把你找到的圖形進行分類,採用標號的方式進行。說一說你是怎樣分的。可以根據邊來分,看,這些圖形都是四邊形,你能把這些四邊形再分類嗎?你認為這里什麼圖形很特殊?
3、板書: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叫做平行四邊形。只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叫做梯形。老師這准備了幾根小棒,你能選幾根拼出一個平行四邊形嗎?你認為應該選擇什麼樣的四條邊?
4、在第21頁的點陣圖上畫出平行四邊形、梯形和三角形。
5、第21頁填一填,找一找,下面圖形中哪些是平行四邊形?為什麼?
在這些平行四邊形中,你覺得哪個比較特殊?特殊在哪兒?
6、如果用一個圈把平行四邊形都放在裡面的話,請你也畫一個圈來表示長方形、正方形。如果平行四邊形的外面再畫一個圈,你覺得這應該是什麼?再用一個圈畫出梯形的地盤,應該怎麼畫?試試看。
三、總結。現在再試著畫一個平行四邊形和一個梯形,再把它旋轉。
——教學反思:先從圖中找出認識的圖形。分類——為什麼這樣分類——找出這類圖形的共同點——探索出平行四邊形、梯形的定義。這樣課的結構好,讓學生在理解與接受知識的過程中學會思考的方法,學會學習。

㈩ 尋找浙教版六年級上美術教學計劃和教案

一、

學生概況

本年級學生對美術課興趣濃厚,並具有較好的繪畫基礎和對各種材料綜合運用能力,其中對繪畫材料的運用能力較強。大部分學生能較好地表現平面形象、立體造型,並能大膽地發揮想像,作品內容豐富,富有生活情趣;有較高的創新意識和較好的心理品質。但也有一部分學生空間感較弱,對一些廢舊材料的綜合運用能力較差,有待進一步地提高。

二、教學目的、要求

(一)總目標

學生以個人或集體合作的方式參與各種美術活動,嘗試各種工具、材料和製作過程,學習美術欣賞和評述的方法,豐富視覺、觸覺和審美經驗,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獲得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了解基本美術語言和表達方式和方法,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環境與生活。在美術學習過程中,激發創造精神,發展美術實踐能力,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各學習領域目標

1.造型表現學習領域

初步認識形、色與肌理等美術語言,學習使用各種工具,體驗不同媒體的效果,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表現所見所聞,激發豐富的想像力與創造願望。

2.設計應用學習領域

學習對比與和諧、對稱與均衡等組合原理,了解一些簡易的創作意圖和手工製作的方法,進行簡單的設計和裝飾,感受設計製作與其它美術活動的區別。

3.欣賞評述學習領域

觀賞自然和各種美術作品的形、色與質感,能用口頭或書南語言對欣賞對象進行描述,說出其特色,表達自己的感受。

4.綜合探索學習領域

造型游戲的方式,結合語文、音樂等課程內容,進行美術創作表演和展示,並發表自己的創作意圖。

三、教材分析

(一)教學重點

1. 學習色彩的明度漸變和純度漸變等色彩知識,體驗色彩的表現力,並能有目的地加以運用。

2. 能用日記畫的形式表現生活中的有趣情境、有意義的事和自己喜歡的人物,表達自己的情感。

用各種瓶子及其它塑造材料,大膽想像並設計製作簡單的立體或半立體造型。

(二)教學難點

1. 利用多種媒體,如蛋殼、廢包裝、稻草等材料製作作品。

2. 欣賞情節性比較強的中外作品,認識該美術作品的藝術特點。

3. 用水粉、水彩顏料表現周圍的事物,表達自己的興趣與願望。

4. 運用對比與和諧、對稱與均衡等組合原理,通過植物籽粒,纖維線材、織物等材料的平面拼貼進行造型設計。

5.能運用紫沙泥等材料進行立體造型,並用水粉顏料加工、裝飾。

四、教學措施

1.應將學習內容與生活經驗緊密聯系起來,強調知識和技能在幫助學生美術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領悟美術的獨特價值。

2.多種形式,主要採取自主互助,組織學生認識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差異性,人類社會的豐富性,並在一種廣泛的文化情境中,認識美術的特徵、美術表現的多樣性以及美術對社會生活的獨特貢獻。同時,培養學生對祖國優秀文化的熱愛,對世界多元文化教育的寬容和尊重。

3.採用多種辦法,使學生思維的流暢性、靈活性和獨特性得以發展,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並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具有將創新意識轉化為具體成果的能力。通過綜合學習和探究學習,引導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探究與發現,找到不同知識之間的關聯,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4. 教師的評價要體現多維性和多級性,適應不同個性和能力的學生的美術學習狀況。

五、課時安排

周次

課題

主要內容

課時

備注

第1周

遠近的奧秘

了解近大遠小的透視變化規律,學習平行線和消失點的透視概念。

2 課時

第2周

風景寫生

學習利用簡單的構圖知識,並進行風景寫生,以提高造型能力與構圖能力。

2 課時

第3周

心中的風景

根據記憶或者想像,表現心中的風景,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2 課時

第4周

會動的剪影

了解皮影藝術特點,學會用卡紙製作剪影人物。

2 課時

第5周

國慶長假

第6周

水墨畫—動物

了解中國畫的特點,學慣用皴法來畫動物

2 課時

第7周

形體挖切

用泥在六面體或者圓柱體上進行切挖。

1課時

第8周

我們做樂器

學習運用不同的材料製作樂器,培養創造力和設計意識。

2課時

第9-10周

宇宙之旅

了解飛船結構,利用廢棄物製作宇宙飛船,培養學生對科學的探究精神。

3課時

第11周

保護文物

通過欣賞、繪制文物,了解其用途和作用。

3課時

第12-13周

愛護古建築

了解古建築的特點及保護古建築的意義,增強對傳承文化的強烈責任感和使命感。

3課時

第14-15周

電腦美術

熟練運用Wingdows繪圖板中的繪畫工具,進一步了解各種工具的使用。

1課時

第16周

中國畫與油畫

了解中國畫和油畫的使用工具、材料以及在表現方式、表現內容等方面的區別。

2課時

第17周

主題創作 美麗的校園

第18周

期末復習與檢測

第19周

復習

第20周

復習

希望對你有用

閱讀全文

與水彩教學計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