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小學教師應具備的教育教學知識是什麼
首先,一名小學教師,應該具有普通教師應該具備的知識、技能和情意幾方面素質。因而,一定的思想道德素質、文化知識素養、教育能力素養、身心健康素質應該是小學教師的基本素質結構。此外,小學教師還應該具備一定的專業素質。由於小學階段教育及教育對象的特殊性,小學教師的專業素質指從事小學學科教學的教師應具備的專業知識和教學技能方面素養的總和。
隨著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高速發展,我國的教育業也與時俱進,改革開放以來教育也在不斷的發展、完善,新一代的教育方法也不斷更新。那麼作為新一代的教師在掌握寬厚淵博的專業知識的同時,更要了解現代化的科技知識,掌握現代化的教育手段,以與時俱進的思想和態度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努力刻苦地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積極參與到教育科研當中,在教育中勇於探索,創出一套科學高效的教學方法,用生動形象的教育方法吸引學生,使學生聽我們的課覺得有趣、有味,從而使學生在愉快中學習。
其次,教師應該具備扎實的心理學知識。教育具有科學性,一切教育教學活動都離不開教育理論和心理學理論的指導,特別是素質教育更需要現代教育理論和現代心理學理論的指導。小學教師必須掌握小學教育學、兒童心理學、學科教育心理學方面的知識,遵循教育規律,了解課堂教學的基本原則和兒童學習的心理特徵,如兒童的記憶、觀察、思維和興趣、習慣、意志、性格等心理現象。
作為教師,我們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掌握教育理論、教育實踐和教育現代化的新成果,如課程、教育測驗與評價、教育研究方法等,特別對小學教育在整個教育中的基礎地位和在兒童發展中的啟蒙作用有比較深刻的認識,並對兒童發展的內涵和特點、教育對兒童發展的作用有清晰的了解。小學教師要善於把教育科學理論與小學學科教學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培養自己把理論應用於實際的能力,使教育科學理論真正發揮作用。此外,我們還必須懂得小學生的年齡特徵和學科學習心理。
再次,注意細節,讓孩子們在細節中成長。教育過程是一個知行統一、情意結合的過程,教育細節是教育過程中有待開發的教育資源。學生的一句話、一個表情、一個手勢都有可能成為讓我們為之一振的教育細節;教師的一聲問候、一個動作、一次表揚也都有可能演繹出精彩的教育。只要我們敏銳地抓住它,深入地挖掘它,就可能找到教育的突破口,甚至可能形成一股強勁的教育旋風,讓學生的心海捲起波瀾。我認為教育的本質是激勵。如果採取不同的教育手段能達到激勵學生上進的目的的話,那這樣的教育手段便是有效的。而最高明的教育手段便是那種「無痕」卻「有情」的教育。
㈡ 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考試如何復習
復習最重要的就是跟著老師走,上課聽講,下來之後總結、歸納、理解記憶、做題實戰運用。此外,復習中要學會:根據自己的學科情況、薄弱科目制定學習計劃,合理規劃時間,查缺補漏、復習提升。
㈢ 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怎麼復習
關於復習方法,這里給你一些思路:
1、章節復習,不管是那門學科都分為大的章節和小專的課時,一般當講完屬一個章節的所有課時就會把整個章節串起來在系統的講一遍,作為復習,我們同樣可以這么做,因為既然是一個章節的知識,所有的課時之前一定有關聯,因此我們可以找出它們的共同之處,採用關聯記憶法把這些零碎的知識通過線串起來,更方便我們記憶。
2、糾錯整理:做題的過程中難免會做錯題目,不管你是粗心或者就是不會,都要習慣性的把這些錯題收集起來,每個科目都建立一個錯題集,當我們進行考前復習的時候,它們是重點復習對象,因此你既然錯過一次,保不準會錯第二次,只有這樣你才不會在同樣的問題上再次失分。
3、思維導圖復習:思維導圖是一個偉大的發明,在記憶上可以讓你大腦里的資料系統化、圖像化,還可以幫助你思維分析問題,統籌規劃。將知識用思維導圖畫出來進行整理記憶,可以很快分析出知識的脈絡和重點,並且記得牢固。
㈣ 教師資格考試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有什麼內容
1.教育的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具有教育基本理論、學生發展、教師發展、小學組織與運行的基礎知識,能夠針對我國小學教育教學實踐中的問題進行一定的分析和探索。
2.學生指導的知識和能力。具有小學生身心發展、思想品德發展、醫療、保健、傳染病預防和意外傷害事故等方面的相關知識,能夠運用這些知識有針對性地設計並實施小學教育的有關活動。
3.管理班級的知識和能力。具有小學班級管理、班隊活動組織,以及與學生、家長、社區等溝通的知識,能夠運用這些知識設計和組織班級管理活動。
4.學科知識和運用能力。具有小學有關學科、學科課程標准、學科知識整合的基礎知識,能夠運用這些知識開展學科教學活動。
5.教學設計的知識和能力。具有小學生學習需求分析、學習內容選擇、小學教案設計、小學綜合課程和綜合實踐活動的基礎知識,能夠運用這些知識完成指定教學內容的教學設計。
6.教學實施的知識和能力。具有小學教學組織、教學評價的基礎知識,能夠運用這些知識分析和開展教學活動。
7.教學評價的知識和能力。具有小學教學評價、教學反思的基礎知識,能夠運用這些知識進行教學評價和教學反思。
(4)小學教育教學知識擴展閱讀
申報要求
凡報名當年年底未達到國家法定退休年齡,具備《教師法》規定教師資格條件並願意從事教師工作的中國公民,均可申請並依法認定幼兒園、小學、初級中學、高級中學、中等職業學校(含實習指導)教師資格。
1.普通話水平應當達到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頒布的《普通話水平測試等級標准》二級乙等及以上標准。
2.各級各類學校非師范專業畢業生申請教師資格應按省教育廳部署補修教育學、心理學課程,並由省教育廳統一組織考試合格。(申請者學歷為師范專業畢業人員免於教育學、心理學考試)
3.各級各類學校非師范專業畢業生申請教師資格應參加教師資格認定機構組織的說課(說課分為:面試、試講)。(申請學歷為師范專業畢業人員如能提供3個月或以上的教學證明,可免於面試、試講)
4.具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無傳染性疾病,無精神病史,按《申請認定教師資格人員體檢標准及辦法》,在教師資格認定機構指定的縣級以上醫院體檢合格。
5.報名需要學歷證、身份證、照片。
6.沒有教師資格證的是肯定無法取得正式編制的。
具體的報名時間和地點可以通過當地教育局、或者教師資格證報考點了解。
㈤ 小學教師資格證(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這個記不住啊
在小學教師資格考試中,簡答題是各位同學比較煩惱的一類題型,他在我們整場考試中所佔比例比較大,一共三道題,每道題目十分,所以他的比重需要引起同學們的注意。但很多同學找不到考試命題的規律,漫無目的的記憶,最後錯過考試重點,接下來我將對我們小學科目二的命題規律進行分析:
從總體上來說,最大的特點是小學科目二所出的簡答題自從國考以來每年出的簡答題不會出現重復,也就是說之前出現過的簡答題我們不用花太多時間識記;其次我們會發現小學科目二和中心科目二中的簡答題有所重復,也就是說我們在復習小學簡答題時,可以把已經考過的中學簡答題作為我們的備考范圍。具體來說,以下主要是通過對歷年真題的分析,對簡答題所出現的頻率進行一定的總結:
難度五星
1、創造性思維與培養
2、影響問題解決的主要因素
3、新課改下的教師觀、評價觀、學生觀、學習觀(材料分析題)
4、《簡述小學教師專業標准(試行)》中「能力為重」「師德為先」的基本理念。
5、簡述小學生注意發展的規律。
6、簡述德育過程的基本規律
7、如何做好後進生的教育工作?(材料分析)
8、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9、簡述教育過程的基本規律
10、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
11、班級突發事件處理的原則和方法(材料)
12、因材施教、啟發性、循序漸進性原則的要求(材料)
13、德育疏導原則、因材施教、積極因素原則基本要求
難度四星
1、注意的品質
2、提高記憶能力的方法
3、動機沖突
4、簡述個體身心發展的一般規律及其啟示。
5、教育制度影響因素
6、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理論
7、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8、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策略
9、基礎課程改革的目標
10、教師專業發展的階段
11、教師專業知識(材料)
12、後進生教育
13、教學情境的方法
難度三星
1、20世紀以後教育的新特點
2、生產力對教育具有制約作用
3、政治經濟制度對教育具有制約作用
4、意志品質
5、學校教育在人的身心發展中起主導作用有哪些表現?
6、班級授課制的優缺點
7、備課的三個要求
8、維持課堂紀律的策略
9、人格影響因素
10、氣質類型特徵
11、教師專業發展的方法
12、學術論文的主要內容
13、班級體形成
14、班級管理模式(材料)
15、班集體的管理內容
16、一堂好課標准
難度二星
1、教育目的影響因素
2、意志的品質特徵
3、智力影響因素
4、班級的意義
難度一星
1、記憶的過程
2、良好記憶的品質特點
3、問題解決的一般過程
以上介紹了小學教師資格《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簡答題考點歸納,希望對各位考生有所幫助。
中公講師解析
㈥ 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的重點
1
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小學)
第一章
教育基礎
第一節
小學教育的發展及其特點
一、小學教育概述
(一)小學教育的概念
現代教育學定義「小學」為
學齡兒童(
6-12
歲)
接受初等教育所設的學校,屬於基礎
教育的一部分,現分為初級小學、高級小學、完全小學、中心小學以及實驗小學五種類型。
我國傳統教育階段的劃分只有小學和大學兩級,
小學也稱蒙學。
蒙學以學習儒家經典為
主,著重兒童認知和行為處事的訓練。
(二)小學教育的任務
根本任務:打好基礎
二、我國小學教育的歷史與發展
據記載
,我國小學產生於殷周時代
。
(一)古代的小學教育(先秦至鴉片戰爭)
特點:
1
、具有鮮明的等級性
2
、教育的目的是為統治者服務
3
、教育過程是通過對兒童的管制、灌輸來進行,具有一定的刻板性和專制性。
(二)近現代的小學教育(鴉片戰爭至新中國成立)
四個標志性事件
1
、
1878
年,張煥綸所創辦的上海正蒙書院內附設的小班,是我國近代小學的開端
。
2
、南洋公學外院
是中國近代意義上最早正式成立的公立小學堂
(
1897
年,盛宣懷創辦的南洋公學分為四院,其中的外院即為小學,是我國最早的公立小學堂。
)
3
、
1904
年清政府頒布了《癸卯學制》
,該學制第一次系統構建了以小學堂、
中學堂、
大學堂為主幹的學校教育體系。
將小學正式納入義務教育的范疇
。
(
清政府
1904
年頒布了《奏
定初等小學堂章程》
,設立了初等小學堂,學制五年,人學對象為
7
歲兒童,同時規定初等小學教育為義務
教育,這是我國歷史上首次實行義務教育的開始。
)
4
、到了
1912
年,
「中華民國」教育部改小學堂為小學校
。
四個學制
1
、壬寅學制,中國首次頒布的第一個現代學制。
2
、癸卯學制,中國開始實施的第一個近代學制(實行新學制的開端)
。
3
、壬子癸丑學制,男女同校,廢除讀經並改學堂為學校,是我國教育史上第一個具有
資本主義性質的學制。
4
、壬戌學制,以美國學制為藍本的六三三學制。它是我國小學教育發展史上的一個里
程碑,其影響一直持續到
1949
年。
(三)當代的小學教育
1
、
1986
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
:
開始推行九年制義務教育,
標志著我國的
義務教育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2
、
1992
年《中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綱要》
:小學開始了以素質教育為導向的改革
3
、
2001
年開始了第
八
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
㈦ 教師資格:小學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都考些什麼,怎麼考
您好,巨智教育為您解答。
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主要考查教育基礎、學生指導、班級管理、學科知識、教學設計、教學實施、教學評價。
您可以在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網下載《筆試大綱》。
㈧ 小學教育專業基礎知識包含哪些內容
掌握本專業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較寬廣的知識面,較高的文化素養;了解現代人文社會科學和科學技術發展的新成就;具有正確的教育思想,掌握現代教育技術和信息技術,懂得教育教學規律;具備運用教育理論和先進的教育教學方法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初步的教育教學研究能力、從事小學教師職業的自我發展能力;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健康的體魄和正確的審美觀。
學制二年,按三年業余學習時間安排教學計劃。
本科為學制四年。
實行學分制。學生注冊後八年內取得的學分均為有效。
專業設必修課、限選課、選修課和集中實踐環節。
1、必修課:10門(42學分)
2、限選課:2門(8學分)
3、選修課:文史方向16門(共76學分,任選18學分即可)、理科方向17門(共63學分,選18學分即可)
4、集中實踐環節:教育教學調查、教育實習、調查報告(共8學分)文科
教育學、普通心理學、現代漢語基礎、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外國文學、基礎寫作、書法、文藝理論、兒童文學、中國文明簡史、聲樂基礎、美術基礎、人文社會基礎、小學語文課程教學法、小學藝術課程教學法、品德與社會課程教學法、兒童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德育原理、心理健康教育、中外教育史、教育科研方法、教育統計與測評、現代教育技術、班主任工作、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參與式教學、微格教學、普通話
理科
教育學、普通心理學、高等數學基礎、數學分析、代數學、幾何學、數學史、物質科學、生命科學、地球與空間科學、自然科學基礎、數學實驗、計算機基礎、人口資源與環境、科學技術史、小學數學課程教學法、小學自然科學課程教學法、兒童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德育原理、心理健康教育、中外教育史、教育科研方法、教育統計與測評分析學、現代教育技術、班主任工作、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參與式教學、微格教學、普通話
英語
教育學、普通心理學、英語閱讀、英語聽力、英語語法、英語口語、英語寫作、英語歌曲與表演、翻譯理論與實踐、語言學概論、小學英語課程教學法、兒童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德育原理、心理健康教育、中外教育史、教育科研方法、教育統計與測評分析學、現代教育技術、班主任工作、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參與式教學、微格教學、普通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