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小學五年級語文課應該怎麼上
首先,這個階段應該注意基礎了,在上課時要注意一些字詞句段的基本知識回,跟考試題答型緊密聯系起來。
然後,平時還要注意學生的寫作能力的訓練,這個階段不僅僅是接近小升初考試需要提高作文水平,更重要的是學生已經應該形成寫作能力和表達能力了。
最後,在這個階段,學生的心理已經較前一階段成熟,對事物有了自己的看法,開始變得叛逆,教師應該時常跟學生進行交流,取得學生的信任,跟學生成為朋友,常常換位思考,在交流中教會學生處理事情的方法,這不僅有利於教學,對學生的整個人生都是很重要的哦!
加油哦!
『貳』 怎樣才能小學五年級學生輕松的學好數學課了
五年級屬於一個非常時期,面臨小升初的壓力必須要在這一時期將數學成績有所提高.另外五年級的數學難度有所提高,下一步是迎接初中.五年級在其中發揮重要的作用.那小學五年級數學輔導具體有哪些.
(難度)
『叄』 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的教學重點.難點有哪幾點
重點:
繼續鞏固已學的字詞,提高獨立識字的能力,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能積累優美的專詞語和精彩的片段。屬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拓展學習內容,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進一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能積極參加課外閱讀活動,有自主選擇書籍的興趣和能力,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
寫作訓練:觀察生活,學寫小故事、游戲、活動、觀察日記、讀書筆記、材料作文、想像作文,做到有順序,語句通順。能較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難點:
注重語文的實踐活動,積累詞彙及句式和多種寫作方法,培養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
有較快的默讀能力,能藉助資料解決閱讀中的一些疑問。循序漸進地進行寫作訓練,學習收集資料、學習選擇材料、學習清楚明白地寫出自己的所見所聞,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肆』 小學五年級古詩詞教學的要求
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常用方法給大家參考!
一、疏通語言,了解大意
出色的中國古詩,語言精練,意蘊含蓄,意境深遠,講究平仄,嚴於用韻,格律嚴格,魅力無限。由於閱讀古詩詞存在很大的語言障礙,疏言就更顯必要。
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常用方法
1.字詞生疏處疏通:有些字詞,學生在日常的閱讀中一般不會接觸到,是學生閱讀詩句、理解詩意的攔路虎,所以首先要讓學生認其形、曉其音、知其義。如:「千門萬戶曈曈日」中的「曈」,「歌聲振林樾」中的「樾」。
2.古今詞語形式、意義、用法的差異疏通:有些古今意思有別或讀音不同的字詞,學生容易望文生義,產生誤解,因此少不了教師的講解。如:「停車坐愛楓林晚」中的「坐」(其意為因為),「風吹草低見牛羊」中的「見」(其音為xiàn,意為顯露,等同「現」),「返景入深林」中的「景」(其音為yǐng,意為日光)。
以上列舉的「曈」「樾」「坐」「見」和「景」都是理解詩句意思的關鍵詞語,把它們的意思講清楚了,學生在弄懂詩句字面意思的基礎上,才有可能比較順暢地疏通整首詩的意思。這些地方,當「說」則「說」,不能因為怕扣上「注入式」的帽子而放棄。
值得注意的是古詩詞在語言應用上,省略、跳躍、語序倒置等用法往往超出一般的文言文,教學時只要讓學生粗通大意即可,不必進行字字落實的翻譯。拘泥於後者,既難以做到,又耗費時間,嚴重者會泯滅學生學習的興趣,倒了學習的胃口。這勢必要求教師採用粗講熟讀的方式組織教學。
二、挖掘空白,感受詩情
中國古詩詞以含蓄見長,與中國書畫一樣,講究布白,留給欣賞者以足夠的空間想像。
詩的藝術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空白的藝術:故事情節的空白、人物描寫的空白、心理活動的空白、思想情感的空白、哲理上的空白等。
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克服這些障礙,啟發合理的聯想和想像,去補充詩歌「空白」,接通跳躍的起訖點,從而領略詩歌獨特的藝術形象、鮮明的抒情畫面、豐富的生活內容和深刻的思想意義。
如古詩《春望》首聯和頜聯是「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作者在安史之亂中見到國破家散的慘象,內心創傷不可言狀,然而杜甫這首五言律,感情蘊飽,寓情於景,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想像餘地。「破」到什麼程度?「深」到什麼樣子?花香鳥語本是怡悅神心,賞心娛樂之物,為什麼「花濺淚」「鳥驚心」呢?
作者是採用擬人之筆,反襯出內心痛苦之至。結聯的「搔更短」「不勝簪」是什麼形象?是詩人老態龍鍾的自畫像。他飽經顛沛流離之苦,倍受戰亂離散之怨,致使頭發疏而皤然,透過形象,探究其內心是什麼感情?詩人憂傷綿綿,愁腸郁結,有力地控訴了安史之亂的罪惡。其中多處的「空白」就得用想像去填補,師生共同把作者那樣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描繪出來。
三、熟讀成誦,化為已用
誦讀是語文教學的第一法則。許多名特優教師的課堂都非常重視誦讀。有道是: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誦讀能將自己的體會、情感表達出來,在課堂上能營造出教師、學生、詩人彼此間心靈相融、情感相通、協調合拍的良好共鳴體,從而提高學生知識、能力、人格、審美、文化等綜合素養。另外,古詩詞有著獨特的節奏、音律,教師在指導學生誦讀時要注意詩的節奏、韻腳及合適的音調,使學生沉浸於詩歌獨特音韻之中,進入詩詞曼妙的意境中。
如在教學《泊船瓜洲》詩中,教師說:桃花又開了,小草又綠了,燕子又回來了,然而詩人卻離開了,有道是故土難離,詩人不禁想——生答:「明月何時照我還」;詩人怎能不問——生答:「明月何時照我還」;詩人是不得不問——生答:「明月何時照我還」。
回憶了家鄉,回憶了親人之後,教師又對比問:團團圓圓一家親,還能嗎?眼前只見——生答:「京口瓜洲一水間,鍾山只隔數重山」;和朋友一塊飲酒,還能嗎?眼前只見——生答:「京口瓜洲一水間,鍾山只隔數重山」;也許他一去不能回呀,再看一眼——生答:「京口瓜洲一水間,鍾山只隔數重山」。這種鄉思啊,惟有問明月——生答:「明月何時照我還」。
在反復多次的吟誦之後,學生不僅熟讀了詩文,也更深沉地理解了詩人的情感。
出色古詩詞是語教學的重要資源,優美的詩詞,語言精湛,內涵深刻,意境高遠,是我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語文教師只有重視古詩詞教學,不斷充實自己,提高自己的文學素養,正確把握作品的情感取向,採取科學有效的手段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才能使學生熱愛古詩詞、熱愛祖國出色的文化。
2小學古詩詞鑒賞教學方法
一、欣賞朗誦
處於小學階段的學生,其思維處於正在發展的階段,而這個年齡段的學生記憶力也處在最強的階段。在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教師應要求學生加強對於古詩詞的背誦和朗讀。讓學生在朗誦古詩詞的同時注入自己的感情,理解作者寫作的心態,這能夠使得學生在古詩詞學習過程中對古詩詞的理解更加深刻,並真正了解古詩詞的文化。
除此之外,教師還應注重學生對於古詩詞的積累,而背誦往往就是學生對於古詩詞積累的最好方法。因此,欣賞朗誦,理解背誦,能夠使得學生在學習小學語文古詩詞的同時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小學階段的古詩詞,多數是七言絕句和五言絕句,頭聯、頸聯、尾聯應怎樣讀,需要教師給予很好的指導。
教師的示範朗誦對學生理解詩詞具有很大的幫助,重視朗誦是詩詞教學的根本。古詩詞都有嚴格的韻律,讀起來朗朗上口,行雲流水,熟讀還可以促進背誦。
二、合理的聯想是教學古詩詞的關鍵
聯想,是由當前感知的事物而回想或推想起另一事物的心理認識活動。通俗地說,聯想就是由此及彼聯系起來想。聯想是學習和智力活動的紐帶。在語文學習中,聯想與想像往往相提並論,把聯想作為創造性思維來看待。
如在教學葉紹翁的《游園不值》時,這是一首著名的描寫春天景色的詩詞,作者從側面描寫了春天的景色。這里的「小扣柴扉久不開」,給學生製造了想像的空間,為什麼敲不開門呢?教師可以讓學生設想一下,詩人敲不開門的原因是什麼呢?學生開始積極探索這個原因,是外出了呢?還是在院子里幹活沒聽到敲門聲呢?這樣一來激發了學生的想像力。
「一枝紅杏出牆來」一句,為什麼只看到一枝紅杏?院子里還有什麼景色?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和閱歷,逐一想像院子里的景色:生長茂盛的蔬菜,開滿鮮花的果樹,還有一群群的蜜蜂在采蜜,花間還有蜻蜓和蝴蝶的身影,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色。這是「一枝紅杏出牆來」引發的思考,由點想到面,由一隻杏花想到了院子里看不到的滿園春色。
在這樣的想像過程中,一方面發揮了學生的想像力,另一方面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而且在交流的過程中,還提高了學生的表達能力,為學生的寫作提供了成功的範例。
可見,聯想在文學創作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們在文學作品欣賞過程中要把握作品的思想內容及感情基調,就必須把握作者的聯想,在文學作品教學中不僅引導學生把握作者的聯想,而且還要善於引導學生聯想,以此深刻感受文本的意蘊,體會作品的藝術魅力,訓練並發展學生的聯想力。
古典詩詞作為我國傳統文學的一顆璀粲的明珠,在中學語文教學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新教材增加了古典詩詞的比重,這對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很有好處。要更好地教好古典詩詞,不妨以聯想為突破口。
三、合理聯想
古詩詞之所以十分美妙,是因為其運用了精煉的語言而達到了生動的意向,營造出作者當時的氛圍,讓讀者進入遐想之中。在小學語文古詩詞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對於古詩詞意境的重現,加深學生對於古詩詞的理解。此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以激發學生的想像力。
想像是在過去經驗基礎上對記憶進行加工改造。古詩詞中沒有想像,就沒有藝術美的體現,就不能完全呈現出審美觀。古詩詞教學中讓學生進入想像空間,在想像的古詩詞意境中產生情感共鳴和移情,最終達到聯想,以調動自己的生活經驗去體現古詩詞中的形象。
如在《示兒》中可以抓住一個悲字,詩人為什麼會悲?學生會聯想到什麼悲的畫面?引導學生進入悲的情境後,讓學生看到詩人死不瞑目、老淚縱橫的畫面,理解詩人「收復中原,還我河山」的至死不渝的愛國情感。
四、重視拓展
古人留下的詩詞成千上萬,但是教材里選用的基本都是經典,數量有限,學生如果只學習這些,那麼能力是得不到提高的。語文教學中的聽、說、讀、寫是連貫的,相輔相成的。教師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不僅要學習教材中的古詩詞,還要豐富自己的閱讀量,讀些課外古詩詞。
如在學習王安石的《登飛來峰》時就可以在課外同時學習王安石的其他詩歌。如在講授《送元二使安西》時,可以讓學生自己假設和親人離別的場面,是否可以寫出屬於自己的送別的詩文?也許部分學生就可以寫出屬於自己的第一首詩。
『伍』 如何提高五年級語文教學質量的措施
1.轉變學生心態。每個學生都有他獨特而精彩的一面,但有時卻不易被發現。如若用你的愛去發掘這份精彩,它才能拂去塵埃發出鑽石般的光芒;每個學生都有一個嶄新的世界,用你的心去愛他們,細心探索他們豐富而脆弱的內心,你會欣喜地發現他們每個人身上哪怕是稍縱即逝的閃光點也是如此絢爛。這是教師用真情培育學生的艱辛過程,也是教育藝術的最高境界,更是當代教師的必備素質。多年的教學實踐讓我深深地體會到,教師應該做個「多心」人。
2.培養學習習慣。播下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品格;播下一種品格,收獲一種命運。良好的行為習慣對人的一生所起的作用之大。作為擔負「萬丈高樓平地起」的鋪路人,如何讓學生養成一系列的良好習慣呢?小學生處於一個重要的轉折和適應時期,學習成為他們的主要活動,這給學生的心理與行為都帶來了重要影響。而小學生學習行為又同其他行為方式有著密切的聯系,它不僅對學習的本身,而且對道德品質以及心理和諧發展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在長期的工作實踐中,我把學生的學習習慣分為一般學習習慣和特殊學習習慣。學生的一般學習習慣包括:上課習慣、作業習慣、預習和復習習慣以及文具的整理習慣和使用習慣等。特殊學習習慣主要指語文學科的學習習慣。就拿書寫習慣來說,這是學生的一項特殊的但又非常重要的學習習慣。
3.激發學習興趣。人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習動機中最現實和最活躍的因素,它是一種力求探究某種事物的心理傾向,並帶有強烈情緒色彩。在學習中,它使學習活動變得積極、主動,並富有成效。小學年齡段學生最感興趣的是游戲、故事和活動。所以要讓他們對學習內容重視並感興趣,就必須讓他們在玩中學、在活動中學。在平時的教學中,可以將所學的內容編成故事,有時引進音樂、舞蹈、游戲等形式,賦予教學內容靈與肉,創設情境,讓他們在充滿生活情趣的課堂中參與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