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考小學教師資格證時教學設計選的科目必須和面試的時候一樣嗎
小學教師來資格證筆試源科目二教學設計的題目要求是任選一道題作答,考生選擇的科目可以和面試不一致,面試報考時選擇自己想要報考的學科即可。需要注意的是音體美學科的筆試成績不能和其他學科通用,意思就是你筆試報考的是音體美學科,面試也必須要音體美學科。
2. 教師資格證考試教學設計題什麼科目比較簡單
教師資格證考試教學設計題的難易程度對每個人都不一樣,可以跟自己的熟悉擅長范圍來作答教學設計。
3. 小學教師資格證筆試的教學設計科目 可以與面試選的科目不一樣嗎
可以。
試卷的最後一題教學設計題會寫要求「任選1小題作答」並沒有要求必須與專面試科目一屬樣,所以不需要選一樣的。認真看要求,按要求做題。如下圖:
(3)教師資格證小學教學設計擴展閱讀:
教師資格考試
教師資格證書在我國有兩種獲得形式:一是參加國家統考,二是參加地方自主考試。兩種形式的考試模式都是筆試+面試 。
國家統考地區的筆試科目與地方自主考試不同。地方自主考試筆試科目為「教育學」、「教育心理學」、教育政策法規;國家統一考試分為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中職五個層級,其中幼兒園、小學、中職這三個學段考兩門(科目一:《綜合素質》;科目二:《教育(保教)知識與能力》),這三個學段不涉及專業知識的考察;初中、高中要多考一門專業知識。根據規定,只有筆試和面試都通過方可獲得教師資格證書,單科成績是保留兩年的。
4. 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 教育教學里的教學設計題
平時多看哈關於這些方面的書,看一哈《新課標》里的要求,最好惡補一哈《教學案例》方面的書籍,如《生命中最精彩的課堂實例》。
5. 小學教師資格證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數學的教學設計題目,寫教學過程一定要用材料上面的內容嗎
教學過程是課堂教學設計的核心,設計時一定要體現對教學目標、教學專任務和教屬學對象的分析,教學媒體的選擇,課堂及教學結構類型的選擇與組合等。不一定要用材料上面的內容,但是要結合材料來答題。
教學設計題在教師資格考試中是小學段的特有題型。小學科目二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試卷滿分150分,最後一道教學設計題40分。
教學過程(五個環節),導入新課、、新課講授、鞏固練習、小結、作業布置
6. 小學教師資格證教學設計
故事導入,直接導入,游戲導入,情境導入。
7. 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教學設計最後一題要求多少字
所謂教學設計,簡單地說,就是指教育實踐工作者(主要指教師)為達成一定的教學目標,對教學活動進行的系統規劃、安排與決策。
具體說來,教學設計是指教師以現代教學理論為基礎,依據教學對象的特點和教師自己的教學觀念、經驗、風格,運用系統的觀點與方法,分析教學中的問題和需要,確定教學目標,建立解決問題的步驟,合理組合和安排各種教學要素,為優化教學效果而制定實施方案的系統的計劃過程。
由此可以看出,教學設計的過程實際上就是為教學活動制定藍圖的過程。通過教學設計,教師可以對教學活動的基本過程有個整體的把握,可以根據教學情境的需要和教育對象的特點確定合理的教學目標,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教學策略,採用有效的教學手段,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實施可行的評價方案,從而保證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另外,通過教學設計,教師還可以有效地掌握學生學習的初始狀態和學習後的狀態,從而及時調整教學策略、方法,採取必要的教學措施,為下一階段的教學奠定良好基礎。從這個意義上說,教學設計是教學活動得以順利進行的基本保證。好的教學設計可以為教學活動提供科學的行動綱領,使教師在教學工作中事半功倍,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忽視教學設計,則不僅難以取得好的教學效果,而且容易使教學走彎路,影響教學任務的完成。
8. 考教師資格證教學設計怎麼寫
在寫教學設計之前需要知道它的結構,我們要熟知教學設計的內容包括五個方面回:教學目標、教學重答難點、教學過程、板書設計、教學反思。其中教學目標又分為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目標、過程與方法目標、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教學過程四部曲:導入、講授新課、鞏固提高、小結作業。平時可以多找一些題目進行練習,同時也可以多看看網上優秀的教學設計,積累經驗。
9. 非師范專業如何准備小學教師資格證數學考試教學設計題
第一步:認真分析文本,深入把握教材。
對文本的正確把握,是恰當進行教學設計的第一步。考生除了在備考期間要熟悉教材外,還需要經常翻看優秀的教案和教學設計案例。
通過對教材和教參的分析正確把握教材的重點、難點以及知識與知識間的聯系。
同時,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對教材進行加工創造,使教材成為教學的文本而不能是教學的主要內容。其次,在考試中,考生首先要仔細審題。
然後認真閱讀文本。對知識點的理解、重難點把握等環節都是高頻的出題點。
第二步:突出設計新意,體現課改觀念。
許多考生設計的教學導入或其他教學環節,都非常的單一。缺乏學生的參與以及對學生的關注。僅僅是對教材刻板的進行教學。這樣的設計自然得不到高分。
新課改倡導教師是學習的主導,而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因此,在進行教學設計時,無論哪一個環節,都需要把學生的需求放在首位。尊重學生的經驗以及他們的認知習慣。例如在導入部分,小學階段可多採用活潑、生動、有趣的導入方式。
第三步:注意語言表達,突出設計邏輯 考生在答題時,要特別注意語言的邏輯性。教學設計本身就需要嚴密的邏輯和思考。
10. 小學音樂教師資格證教學設計:《雲》
【導讀】所謂教學設計,其實就是進行教案的編寫,在教師資格證面試和筆試中都有涉及,教案是教師上課的依據,也是課程進行的參考,所以做好教案就顯得尤為重要的,需要分四個部分進行,分別是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課程和板書設計,下面給大家帶來的是小學音樂教師資格證教學設計:《雲》,一起來看看吧。
一、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
在欣賞歌曲的過程中,感受自然界萬物的美麗,滲透熱愛大自然情感。
【過程與方法】
通過聆聽、哼唱,並配以小組討論活動,學生能提高演唱能力。
【知識與技能】
感受並表現三拍子歌曲的節拍特點和強弱規律。指導學生用打擊樂器對歌曲進行伴奏。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感受並表現三拍子歌曲的節拍特點和強弱規律。
【難點】
用打擊樂器對歌曲進行伴奏。
三、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教師採用猜謎的形式進行導入。並提問:「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個謎語,看誰猜的最快最准。天上有個魔法師,總是喜歡做游戲。變牛變馬又變羊,大家看得笑嘻嘻。」由此導入本節課《雲》。
(二)初步感知
1.教師完整的播放歌曲,並提問歌曲的節拍是怎麼樣的呢?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3/4拍。是一種單拍子,強弱規律是強弱弱,並帶領同學們利用身體的部位拍打強弱規律。
2.教師再次完整的播放歌曲,並提問歌曲的速度是怎麼樣的呢?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中速。
(三)探究學習
1.教師引導學生聆聽音頻,並提問學生:歌曲的演唱形式是怎樣的?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歌曲的演唱形式是童聲獨唱。
2.引導學生聆聽音頻並哼唱歌曲,並提問學生:歌曲中的歌詞表達了哪些內容?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有白雲、藍天、雨點。
3.教師請學生聆聽歌曲,對應歌曲歌詞,並提出問題:雨點的聲音是強的還是弱的呢?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由強變弱,三拍子的特點。
4.教師展示樂器三角鐵、雙響筒、響板引導學生聆聽並提出問題:哪個樂器適合在本首歌曲當中運用。
教師總結:三角鐵更加適合本首歌曲的情緒和強弱規律。
5.完整聆聽並有感情地哼唱。
(四)鞏固拓展
教師以歌詞表現的內容為主題,請學生自行組合,用十分鍾的時間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隨音樂表演。
學生進行展示。
教師給予鼓勵性的評價並總結。
(五)課堂小結
通過演唱歌曲,大家感受到音樂的魅力,希望這種快樂會一直伴隨著你們,今天我們的課就上到這里,下課之後請同學們回去再搜集其他關於大自然的音樂,下節課我們一起分享。
四、板書設計
(略)
以上就是小學音樂教師資格證教學設計:《雲》,上面的四個部分都是教學的重點,缺一不可,更多小學教師資格證報考指南,歡迎大家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