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二胡抖弓怎麼抖
你好 樓主,抖弓也叫顫弓或碎弓,他是快弓的一個縮影,建議你好好體驗一下快弓,然後把幅度縮小,只有小臂和手腕的運動。
先體驗一下快弓吧
快弓是二胡技法中的一個高難動作,需要花費很多精力和時間才能掌握。不會快弓,許多曲子就拉不了。對自學二胡的中老年朋友而言,快弓是一道難關。許多人在這道坎上被卡住,進展遲緩。關於快弓的教材、光碟和文章不少,但理論要變成實踐,這個過程是很難的。這兩年來,快弓作為我的攻關項目,花了很多時間去練習,終於有了一點進展。雖然對快弓還沒有熟練掌握,但有了一點體驗,願意和業余的中老年朋友們交流一下。一.找到感覺。我認為在練琴中,對各種技法要找到感覺,才能步步深入。快弓也不例外。1,重力擦弦的感覺。所謂重力擦弦,就是在運弓時要發揮自然重力的作用,增加弓毛對琴弦的摩擦力。快弓的觸弦時間極短,摩擦力不夠,發音便不清晰、不結實。而增加摩擦力才能咬住弦。這種感覺是感受到運弓時有阻力感,能順利地使上勁。發出地聲音是飽滿的,結實的,而且沒有噪音。2,輕快流暢的感覺。正確的快弓手法演奏出的快弓,給人一種非常輕快的,如行雲流水般的感覺。隨著音符高低的變化,快速的旋律如流動的水一樣暢通無阻。不但要流暢,還要輕快悅耳,毫無滯澀之感。聆聽名家高手的快弓,再聽聽自己
拉的快弓,這種感覺很容易找到。3,彈琴搖扇的感覺。快弓的指法不像慢弓那樣『按弦』,而是要像彈鋼琴似的『彈弦』。是手指在琴弦上跳動,因而像彈琴一樣擊打琴弦。手指不但要靈活,還
要有彈跳力。搖扇。是指運弓,運弓作用力的軸心放在小臂中心,讓小臂快速的搖動,形成下意識的動作。手腕要高度靈活,要體會把弓子輕松地甩起來的感覺。4,精確配合的感覺。左手指觸弦的時間與弓毛擦弦的時間點,要高度協調一致,同起同落,緊密配合。當速度達到每小節160~180拍的時候,兩手的配合用『准確』已遠遠不夠,應作到『精確』。這種精確雖無法量化,但要用耳來判斷,用心去感受。有零點幾秒的偏差都不行。左右手兩點對齊的感覺非常清晰悅耳,否
則就會感到拖泥帶水,不幹凈、不利索。綜合起來,快弓的感覺是「快而不亂,清而不濁,亮而不澀,脆而不虛」。二.打牢基礎。實踐來自於理論的指導,感覺來自於練琴的實踐,找到感覺緣自基礎的訓練。掌握快弓技法,必需夯實基礎。沒有堅實的基礎,快弓就快不起來。
筆者認為應加強以下幾方面的訓練。1,活指練習。手指的靈活與彈力的增強是快弓的重要環節。練習曲中有大量的活指和交替指練習。除在琴上練外,在平時看電視、乘車、與人聊天的時候,都可以把左手指放在右手背上彈跳。通過堅持不懈、不斷加速的練習,手指的靈活性
必然得到提高。2,手型調整。快弓要求指尖快速、輕巧而有彈性的擊打琴弦,手指要排成一條線
。對於食指和中指,不成問題,但無名指和小指需要調整定型,才能達到這一要求。無名指第三關節本不靈活,因此彎曲的程度不夠,需要把它練彎一些。小指較短,有的人小指比常人短,更需要把它鍛練抻長,才能准確的達到大二度,甚至大三、四度的指距。平時可以經常把右手變拳,在無名指和小指之間擠壓,以增大其間距。3,活腕練習。只有把手腕練活、練軟、練松,既柔軟又有力,才能支持快弓的持久而穩定的動作。活腕與小臂的搖動並不矛盾,他們之間是相互協調的關系。練活腕,可在中速拉琴時,手腕、手指放鬆,有意識的加大手腕左右擺動的幅度,然後逐漸加快。拉內弦時,手腕不如拉外弦靈活,對內弦活腕要加大訓練量。4,運弓練習。內外弦分開拉空弦練習,由慢到快運弓,體會加重擦弦、活腕的感覺,一弓一音干凈利索,沒有噪音。然後在第一把位單弦上拉音階,每個音快速拉8次,第一個音要加重音。以後每一音按4次、2次、1次遞減,反復練習,逐漸加快。三.快弓技法。經過一段時間的基礎訓練,兩手已對快弓逐漸適應,可進行技巧訓練。筆者認為,快弓技術主要有三個難點,六項注意。 三個難點是:1,兩手配合,兩點對齊。左手指觸弦的時間點與右手控制弓子在弦上的時間點,必需對齊。要精確無誤,奏出的聲音才能特別干凈利落,非常好聽。否則,有一點點誤差,聲音就會參差不齊,拖泥帶水。要找到兩點對齊的感覺,先從慢練開始,逐漸提速,欲速則不達。2,快速換弦,不露痕跡。快速換弦是一項最難的技術。因為在運弓中,有弓子的運動方向相反、作用力內外方向的轉換、手指與弓子著力點的變換以及腕力、指力、手臂前後運動等不同形式的轉換,這些力點復雜的變化過程,都要在瞬間完
成,是造成快速換弦高難動作的原因。內外弦推拉的四種換弦方式中,先拉外弦、後推內弦的反相運弓是最難的。要從慢練起步,不斷體會小臂帶動手腕、手指旋外的動作,如同『研墨』的感覺,直到熟練自如的運用。由於換弦速度很快,換弦後的第一個音,是弓子『撞擊』在弦上的。因此要控制運弓力度,保持內外弦音量的一致,還要避免發出噪音。3,快速換把,准確到位。快速換把,特別是大跳換把,要求一步到位,不容半點猶豫遲緩。無論是同弦換把,或是內外弦換把,都應如此。同時還要求音準,盡量減少滑音的痕跡,這就使換把增加了難度。培養和鞏固手指的距離感,手腕的上下快速滑動,手指的果斷按弦,都是快速換把的重要訓練內容。 六項注意是:1,音準要高度控制。在不同的調式中,大2度與小2度的指距是不同的;在上把位與下把位時,指距也是不同的。指距決定音準。快速的按弦,要靠頭腦中存儲的各種調式指距的映像,來快速地控制和指揮手指的准確動作,才能使保證音準。2,弓子要甩動起來。通過快弓基礎訓練,把手腕練軟、練活,在輕松自如地運弓中,繼續提高。當速度不斷加快,手腕高度靈活,動作也會越來越小,自然而然地把弓子甩動起來,輕快而流暢,奏出地聲音則更加清晰,有顆粒感。3,手指離弦距離要近。要想提高快弓速度,手指必需處在離弦很近地位置,盡量減少手指運動地空間。對於食指和中指來說不成問題,難的是無名指和小指。根據手型的自然狀態,它們總是抬的高,影響按弦速度。要把這兩個手指練低,談何容易。觀看趙元春的快弓練習示範光碟,四個手指幾乎都在弦上伏著,不管哪一個手指按弦,其他手指的位置都離弦極近,令人羨慕不已。4,走弓的距離要短。弓毛在擦弦時運動的距離越長,佔用的時間越長。要提高弓速,就要加快弓子左右運動的頻率,擦弦的距離要盡量縮短。5,時值要保持均等。快弓在演奏16分音符或32分音符時,每一個音符的時值要保
持均等,不能有長有短。由於無名指和小指靈活性不如食指、中指,離弦緩慢而造成時值延長的毛病,多出在這兩個手指上。因此要加強無名指和小指的靈活性訓練。6,弓速要保持均衡。除非樂曲有升速或降速的要求,運弓的速度要保持均衡。不能隨意忽快忽慢。 對於快弓的理解,我目前的水平只認識到這一步。即使掌握了快弓要領,明確了快弓的技術方法,達到熟練的程度,還要經過相當時日的刻苦訓練。我也正在努力實踐這這一過程。所說的體驗,是純業余、特粗淺,難免有誤,請二胡裏手、高手,及各位朋友指導。
不要著急,熟能生巧,慢慢練習一下很快就會找到感覺的。
❷ 二胡弓桿倒底是硬好還是軟好大法
二胡弓應該是硬好,這樣拉時不易抖動,音量會更精準。
❸ 拉二胡弓子抖怎麼克服
把你的弓靠緊琴筒,它就不會抖了。
再注意手腕要放鬆。
❹ 二胡拉抖弓的技巧!速度..感謝......大神們幫幫忙
顫弓一般使用弓子的中下段,如果是強調力度,就放在前面,弓子放平,放穩
❺ 二胡,擅弓就是抖弓和碎弓吧,對嗎這種弓法發力點是哪裡,是只有手腕在擺動嗎,請講一下怎麼拉擅弓
顫弓在演奏方法上與快弓很相似,它也是將動作的「軸」放在小臂的中部,使肘和腕成為平衡回的兩端答。以大臂微微的緊張顫動,帶動肘部振動,通過「軸」的作用,腕部及手指自然地也就帶動弓子快速地左右平行運動了。
演奏好顫弓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大臂要微微地緊張,以支撐住小臂。但一定要注意控制好大臂適當的緊張度,過於緊張會使發音僵硬,且不能持久;過於松垮又會使顫弓不易控制,發音模糊。小臂以下部位要相對放鬆,做到上緊(指大臂)下松(指小臂、腕部及手指)。顫弓在弱奏時用弓部位可靠近弓尖,貼弦不要太緊,震顫的幅度要小,一般在一二公分左右,但頻率一定要快。在強奏時用弓可靠近中弓部位,貼弦要實,震顫幅度要大,一般可在五公分以上,頻率不一定太快。顫弓不論強弱,都要注意震顫均勻和避免拉推弓發音不統一的不良傾向。
容易出現的問題:第一,手臂的緊張度控制或分布不恰當;
第二,頻率過慢或震顫不均勻,使顫弓的效果變成了「一盤散沙」;
第三,弓子運行不夠平直,呈斜線運動或呈圓圈狀運動。
❻ 二胡拉弓怎樣無噪音不抖
運弓保持,平,穩,直。右手整個手臂連動舒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