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幼兒園的小托班一般上什麼公開課
數學:送餅干
目標:
1、以游戲的形式復習鞏固圓形、正方形、三角形,能正確說出圖形名稱,學習按不同圖形的形狀、大小進行分類。
2、培養幼兒思維的准確性和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准備:
1、小兔、小豬、小貓圖片各二張。
2、各種圖形餅干若干。
畫有(圓形、三角形、正方形)寫有數字的車票若干。
過程:
(一)以游戲的口吻,引起幼兒興趣
1、師:小朋友你們看,今天誰來我們班做客了?
師:噢,是兔媽媽帶著小兔寶寶,豬媽媽帶著小豬寶寶,還有貓媽媽帶著小貓
寶寶來了,你們高興嗎?那好吧,我們向小動物們問聲好,小動物你們好!)
2、師:小動物來做客,你們喜歡送什麼禮物給它們呢?(幼兒回答)
(二)復習認識圓形、正方形、三角形、
1、師:你們看,老師准備了一盤餅干。(教師出示一盤有各種圖形的餅干)
2、師:咦,盤子里的餅干是怎麼樣的?它們都有哪些不同?
(師:噢,我准備的有大的、小的圓形餅干;有大的、小的正方形餅干;還有大的、小的三角形餅干)
3、師:小動物們見了這些餅干很高興,都說自己喜歡吃其中的一種圖形餅干,它們到底喜歡吃哪一種呢?那就要請你們看一看,想一想。我已經為你們每人都准備了一盤餅干,現在請你們看看盤子里都有哪些圖形的餅干,想一想該送給哪只小動物?好,小朋友我們一起給小動物送餅干吧,送到小動物的盤子里。
4、師:我們給小動物送了那麼多的餅干,不知道小動物會是怎麼說的,讓我們來聽一聽好嗎?
(錄音:小朋友好!謝謝你們給我們送了那麼多好吃的餅干,不過有些小朋友送的餅干還不是我們最喜歡吃的。那麼,你們想知道我們最喜歡吃哪一種餅干嗎?問題可簡單啦,只要看看我們的嘴巴就明白啦。)
5、師:小動物怎麼說呀?小動物告訴如果想知道他們喜歡吃哪一種餅干只要看看什麼就行啦?
那麼兔媽媽喜歡吃哪一種餅干?(喜歡吃大的圓形餅干)
兔寶寶喜歡吃哪一種餅干?(喜歡吃小的圓形餅干)
豬媽媽喜歡吃哪一種餅干?(喜歡吃大的正方形餅干)
豬寶寶喜歡吃哪一種餅干?(喜歡吃小的正方形餅干)
貓媽媽喜歡吃哪一種餅干?(喜歡吃大的三角形餅干)
貓寶寶喜歡吃哪一種餅干?(喜歡吃小的三角形餅干)
6、師:剛才我們有沒有送錯餅干呢?那好吧,我們趕緊把些送錯的換過來,給小動物送上他最喜歡吃的餅干吧。
(師:噢,我們看看送對了嗎?都送對了,你們真能幹,一起來誇誇自己吧!)
(三)游戲《到森林公園》
1、師:小動物們今天都得到了自己喜歡吃的餅干,真是太開心了。為了表示感謝,邀請我們小朋友到它們的家裡森林公園去玩。不過,小動物們說森林公園離這兒很遠,需要乘火車去,怎麼辦呢?別著急!你們看他們已經給我們寄來了火車票,這些火車票可有趣啦!上面都畫有不同的圖形,還寫上了數字。看,這張火車票上有什麼圖形?數字是幾呢?那張呢?並且他們還告訴我們不能上錯車廂,如果你拿到了畫有圓形的、寫有數字1的火車票就要上圓形的車廂,坐1號的椅子,如果——
2、師:現在,請小朋友上火車吧!(幼兒持票上不同的車廂),列車員要檢票了,請把火車票舉起來吧!(教師檢查幼兒的對、錯)
3、師:小朋友!我們的火車出發啦!(放音樂幼兒走出教室)
語言:吃香蕉
目標: 1、在有趣的活動中,學會「乖、扔、鼠」的正確發音。
2、培養良好的公共衛生習慣。
准備: 小豬、小老鼠吃香蕉的圖片各一張;實物香蕉一個;紙簍。
過程: 一、進行游戲,激發幼兒興趣。 1、「吃水果」游戲:請你跟我吃××! 2、剛才我們把香蕉吃完了,香蕉皮扔在哪裡呢? 3、出示香蕉,小豬和小老鼠剛才也吃了香蕉,我們來看看它們是怎麼樣吃香蕉的。 二、學習兒歌。 1、(出示圖一)圖片上有誰?它在干什麼? 2、小豬把香蕉皮扔到哪裡去了?你是怎麼看出來的?(認識垃圾筒標記) 我們把小豬吃香蕉的樣子編成了一首兒歌。幼兒學念兒歌,老師注意幫助幼兒正音(乖、扔)。 3、(出示圖二)小老鼠和乖小豬吃香蕉的方法一樣嗎?它做得對嗎?為什麼?(幼兒泛講) 教師小結:對,把香蕉皮扔在地上很不安全,也不衛生。 4、我們再編一段小老鼠吃香蕉的兒歌,鼓勵發准「鼠」的音。 小結:我們要學乖小豬,在公共場所做個講衛生的好寶寶。 三、進一步養成良好的公共衛生習慣。 除了香蕉皮可以扔在垃圾筒里,還有什麼東西也可以扔進垃圾筒里?(幼兒泛講) 四、活動延伸: 今天大家的表現真棒,等一下請你們吃香蕉好嗎?
附兒歌: 吃香蕉 乖小豬,吃香蕉, 香蕉皮,拿手上, 拿手上,干什麼? 把它扔進垃圾筒。
小老鼠,吃香蕉, 香蕉皮,扔地上, 不小心,踩上去, 摔個跟頭淚汪汪。
2. 幼兒園的小小班的主要教學內容
對於數字數學的初步認識,比如數數,5以內數字簡單計算。 對於顏色的初步認識,比如畫畫,還有表述身邊的事物。 對於動物的初步認識。通過看圖。 對於自己的認識。鍛煉視覺,聽覺,嗅覺,觸覺等等。比如閉上眼睛聽聲音辨別是什麼發出來的。等等。 我現在教國外的孩子,就是用這些。 我們可以就此探討。
3. 幼兒園小班一天的課程,怎麼安排
一早去就給小朋友修一下指甲
然後做操
解便
喝水
上課
只需要上半天
4. 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幼兒園托班整合課程 小手捶一捶的教案
教學目標: 1、學慣用親切柔和的聲音演唱歌曲,表現關心老人的情感。 2、能與同伴合作,體驗表演唱的快樂。 教學准備: 1、組織幼兒與老人進行談話,激發幼兒熱愛、關心老人的情感。 2、假鬍子、圍裙若干。 3、爺爺、奶奶的頭飾、磁帶、錄音機等。 教學過程: ...1、初步感受歌曲的內容 —組織幼兒討論:我能為爺爺奶奶做些什麼事情?自然引出歌曲的名稱。 —欣賞音樂,引導幼兒按音樂的節拍表現敲背捶腿的動作。 —教師引導幼兒與同伴合作,互相輪流按音樂節拍捶腿敲背,激發幼兒按四分和八分音符為一拍的兩種節奏做動作。 —教師根據音樂的節拍有節奏的朗誦歌詞。 2、學唱歌曲 —教師有感情的范唱。 —幼兒學唱,教師重點引導幼兒用親切柔和的聲音演唱。 3、合作表演歌曲 —鼓勵幼兒邊唱邊創編動作,自由表演。 —教師扮演奶奶,與一幼兒師范表演,表演時可有機的結合幼兒的動作創編。 —幼兒自由選擇同伴,三人一組分角色有表情的合作表演歌曲。 —提供鬍子、圍裙等道具,幼兒表演唱。 4、體驗游戲 1、我們也來為給爺爺奶奶捶捶腿吧。 2、請男孩女孩自由組合,一個當爺爺或奶奶,一個當寶寶,寶寶給爺爺奶奶敲敲背捶捶腿。結束後換角色。 3、可以游戲數次。
5. 適合幼兒園托班上的公開課
首先課題要是個隨意,幽默,開朗,開心吸引小孩的童真故事. 內容你自己定,隨意,就如你的小雞小鴨也好呀,總之有點教育意義能帶動 小孩開心好奇的情緒就成功了. (幼兒園老師滿意小孩開心了)你也就通過了,而且還給老師好印象小 孩喜愛你哦新老師 加油,你一定OK http:...//www.61hua.cn/article/bencandy.php?fid=92&id=36802 希望會有幫助``謝謝
6. 幼兒園小班課程教案數小雞在線講讀
活動設計背景 《數小雞》是一首有趣的兒歌。為了使幼兒感興趣,我製作了課件,以豐富幼兒的視覺感受,最後以游戲方式結束來進一步了解雞媽媽和雞寶寶的生活。 活動目標 1、情意:培養幼兒學兒歌的興趣,熱愛小動物。 2、認知:學習兒歌 嘗試為兒歌創編動作,學習詞語「依偎」。 3、技能:發展幼兒語言能力和點數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數字1-7的點數、學會兒歌,並為其創編動作。 活動准備 物質准備:雞媽媽頭飾一個、雞寶寶頭飾同幼兒數、多媒體課件、錄音機、音樂磁帶、游戲器材。 活動過程 開始環節: 一、律動 基本環節: 二、觀看多媒體課件 1、小朋友做的真棒!今天我們班來了許多小客人,你們看都有誰?出示多媒體課件圖一:圖片上都有誰?(雞媽媽和雞寶寶)雞媽媽在做什麼?(在數小雞)雞媽媽有幾只雞寶寶?我和雞媽媽一起來數一數吧!一二三四五六七,(教師引導寶寶一起點數) 2、觀看圖二:這里有幾只雞寶寶?雞寶寶在做什麼?點數(一隻小雞在吃米)我們一起用動作學一學好嗎? 3、觀看圖三:咦?發生什麼事情了?(兩只小雞在搶東西)有幾只?在干什麼?請個別幼兒示範後,(兩個幼兒就示範一次)教育幼兒要團結友愛互幫互助。 4、觀看圖四:還有幾只雞寶寶在做什麼?數一數有幾只?(四隻小雞嘰嘰嘰) 5、觀看圖五:小朋友,現在看圖片上的雞寶寶們在做什麼呢?(依在媽媽懷抱里)重點講解「依偎」。誰願意來做給大家看看什麼是依偎,請幼兒模仿動作並學習說「依偎」。教師解釋依偎的意思。 雞寶寶多愛自己的媽媽呀,我們也要像雞寶寶一樣愛自己的媽媽。 播放動畫,教師念一遍兒歌: 6、小朋友,兒歌好聽嗎?我們為兒歌取一個好聽的名字好嗎?鼓勵幼兒自由發揮,引出《數小雞》。 四、學習兒歌,並根據兒歌的內容做相應的動作。 結束環節: 五、請幼兒上前表演。 延伸環節: 六、以游戲的形式來鞏固對兒歌的學習。 游戲開始,母雞咯咯叫,並對小雞說:雞寶寶們,天亮了,媽媽要帶你們去草地上去捉小蟲,前面有好多小蟲子啊,快快來啊!
7. 幼兒園小班教學技巧特點
1、多和家長交流,了解每個幼兒的個性特徵,因人施教。
2、以游戲的方法上課,和幼兒多一些互動,充分調動他的積極性。
3、找一些小班幼兒喜歡玩的游戲,和他們玩在一起,鬧在一起。
4、幼兒犯了錯誤,可以以一些故事的形勢引導他改正錯誤。
5、多表揚,讓幼兒能夠自信、大方等等。
(7)幼兒園托班教學課程擴展閱讀:
類型
幼兒園課程主要有三種類型:
一、學科:音樂、美術、語言、常識、體育、禮儀習慣等。
二、活動:為兒童安排各種有組織有計劃的各種活動。
三、經驗:為促進兒童身心和諧發展所提供的有益經驗。
結構
幼兒園課程結構是由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組織和課程評價四個要素組成。
特性
一、基礎性、啟蒙性
從教育體質的角度看,幼兒園教育是學制的最初環節,是整個學制的基礎。幼兒園課程作為學前教育的載體,直接影響幼兒現時的發展,為幼兒今後甚至一生的發展奠定基礎。
從人的發展角度看,幼兒正處於人生發展的起始階段,是從懵懂邁開腳步走向社會的開始,因此幼兒課程不尋求傳授知識的高深、系統,只需讓幼兒體驗關於自然,社會與人類的最淺顯的知識和觀念,幫助幼兒認識她們周圍的世界,開啟幼兒的智慧與心靈,萌發他們優良個性和品質。
二、全面性、生活性
幼兒園課程是實現幼兒教育目標的手段,是實現幼兒全面發展的中介,因此,幼兒園課程應以實現幼兒在身體、認知、情感、社會性等方面的和諧發展為目標,要具有全面性。
幼兒在現實生活中,通過與大量的人、事物相互作用,從而獲得知識、習得態度;體驗情感,形成個性。因此,幼兒園課程必然帶有濃厚的生活特性。課程內容要來自於幼兒生活,課程實施要貫穿於幼兒生活。
三、活動性與直接經驗性
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決定了幼兒主要是通過感官來認識世界。在豐富的感性經驗的基礎上,幼兒才理解事物,對世界形成相對抽象的認識。
幼兒的這種行動性和形象性的認知特點,使得幼兒園課程必須以幼兒主動參與的教育性活動為其基本的構成成分。在活動中幼兒獲得的直接經驗是幼兒發展的根本是幼兒理解世界的基礎。
四、潛在性
與中小學課程相比,幼兒園課程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課程的潛在性和隱蔽性的特徵。當然,中小學課程也存在隱性課程,但畢竟顯性課程的力量要強大的多。
8. 幼兒園小班常規課程都有那些
1、在教學上著重點放在培養幼兒對於舞蹈的興趣和愛好,從基本開始,由淺入深。 2、選材音樂明快、新穎,對幼兒產生吸引力,節奏強,易接受。 3、對幼兒進行表揚、賞識教育,鼓勵跳的較好的幼兒貼上「小紅花」,以點帶面。 4、發展兒童的個性,注意個別差異,面向全體,因材施教,注意個別教育。 總體目標: 1、培養幼兒對音樂舞蹈的興趣和節奏感。 2、發展幼兒的感受力,記憶力,想像力和表現力。 3、能隨音樂協調地做形體動作,知道其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