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健康我愛我的鼻子教學反思
一、圖片導入:
1.
出示各種鼻子的圖片
師:這是什麼?都有誰的鼻子呢?
師:看看老師有鼻子嗎?你們有鼻子嗎?用小手輕輕摸摸鼻子。原來我們大家都有一個鼻子。鼻子長在哪裡呢?鼻子長得怎麼樣呢?
2.
觀察鼻子的外形。
(
1
)師:請小朋友互相看看旁邊好朋友的鼻子,鼻子長在什麼地方?長得怎麼樣?(幼兒相互看看鼻子)
(
2
)師:好朋友的鼻子看好了嗎?誰來說一說鼻子長在哪裡呀?(幼兒回答,請幼兒上來指一指)鼻子長得怎樣的?(幼兒回答,再請幼兒上來)鼻子有兩個小洞洞,左邊一個,右邊一個,這兩個小洞洞叫鼻孔。(幼兒學講:鼻孔)
(
3
)小結:小朋友觀察地真仔細,鼻子長在臉的中間,鼻子有兩個鼻孔,左邊一個,右邊一個,鼻子是人體一個器官。
二、引出鼻子的作用:
師: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鼻子,你們知道鼻子有什麼本領嗎?鼻子可以用來聞氣味的,還可以用來呼吸的。我們一起試一試,鼻子能否聞到氣味?
1
、出示香水瓶,在教室里噴香水。(請你聞一聞)
問:你聞到了什麼氣味?你是用什麼聞到的?平時,你的鼻子還聞到過什麼氣味?
2
、鼻子除了能聞到氣味,還能幫我們呼吸。現在我們再試一試。請小朋友用手捏住鼻子,閉緊嘴巴。覺得有什麼感覺?(幼兒操作)
師:誰先來說說自己的感覺?(覺得不舒服,很氣悶,透不過氣)
小結:所以說鼻子的用處是很大的,可以幫我們呼吸,幫我們辨別氣味,鼻子是我們的好朋友。可是,鼻子里有許多細細管,很容易受傷,會出鼻血。所以我們都要好好地保護鼻子,讓它健健康康。
可是有隻小豬嚕嚕,他不愛護自己的鼻子,就發生了一件意外事故。
三、利用故事學習保護鼻子:
1
、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小豬嚕嚕的故事。(結合用書圖片,老師完整講故事)
2
、提問:故事名字?魯魯的壞毛病是什麼?他做了什麼事?後來怎樣做的?魯魯這樣做對嗎?為什麼?
小結:從此以後,小豬嚕嚕再也不把小東西放進鼻子里了。小豬做的事情太危險了,我們小朋友千萬不要像小豬那樣。平時,我們小朋友應該怎樣保護自己的鼻子,不讓鼻子受傷?
四、鼻子生病了,介紹保護鼻子的簡單方法:
1
.感冒時,自己用紙巾擦鼻涕。
講解擤鼻涕的正確方法,用手帕或紙巾按住鼻子,先按住一側鼻孔,輕輕擤另一鼻孔的鼻涕,再按住另一側鼻孔,輕輕一擤,擦凈鼻孔周圍的鼻涕。(集體練習)
2
.鼻子出血,不可以挖鼻子,容易出血。
小結:
我們要學會正確擤鼻涕的方法,鼻子癢的時候,我們可以用手背或手指按按鼻子就可以了;還有我們不能養成摳鼻子的壞習慣。
小朋友都是講衛生的好孩子,有了鼻涕趕快擦乾凈,不能隨便的往鼻子裡面塞東西,我們要學會保護鼻子。
❷ 大班社會活動:愛是什麼教案和教學反思
教育活動目標:(1)通過活動,感受愛與被愛的幸福,體驗生活的美好。 (2)能大膽的用語言表達對愛的理解與感受,並用不同的方式表達對別人的愛。 活動重點:體驗不同的愛,感受愛帶給我們的幸福,並學習如何表達愛。 活動准備:有關父母的愛的短片,動畫《鷹爸爸和小鷹》,幼兒園里老師和小朋友之間的愛的短片,各種有關愛的圖片,歌曲「我愛你」,愛心圖片。 活動過程:(一)導入部分: a:出示愛心圖片,引導幼兒觀察,說一說它是什麼,表達了什麼含義?(它是桃心,愛心,它代表了「愛」) b:提問:愛帶給我們什麼樣的感受? (小結:愛能帶給我們溫暖,快樂,幸福。) (二)基本部分:a:播放動畫,引導幼兒觀察,說一說他們分別表達了什麼樣的愛? 動畫一:觀看動畫,感受親情間彼此的關愛,懂得孝敬長輩是一種愛。 提問:你找到愛了嗎?都有誰對誰的愛?那在你家,你都感受到了誰給你的愛?那你是怎麼做的?(感受到了來自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愛,我也愛他們。) 小結:孝敬長輩是一種愛,這種愛會帶給大家溫暖。 動畫二:通過觀看,懂得分享也是一種愛。 幼兒園也是小朋友的家,在這個大家庭里,你都感受到了誰的愛? 有來自老師的愛,小夥伴的愛,一起游戲,一起看書,一起吃飯等等,體驗分享也是一種愛。 小結:分享是一種愛,這種愛會帶給我們快樂。 動畫三:觀看鷹爸爸和小鷹的故事,結合生活實際,懂得嚴格要求也是一種愛,觀看第一段視頻提問:鷹爸爸和小鷹在干什麼? 觀看第二段視頻提問:鷹爸爸是怎麼做的,那他是一個好爸爸還是壞爸爸,爸爸對小鷹的愛是什麼樣的愛? 提問:在生活中,誰給了你這種嚴厲的愛?(爸爸,媽媽,老師等) 小結:嚴厲也是愛,這種愛會讓你成長,也會讓你進步,需要你用心體會。 b:鼓勵幼兒用不同的方式表達對別人的愛。 我們身邊有這么多的愛,那你愛誰?那你怎樣讓他知道你很愛他?(用語言,動作等)播放歌曲「我愛你」,鼓勵幼兒用不同的方式表達愛。 小結:愛要大聲的說出來,還可以通過動作,行為來表現。要善於表達自己的愛。 (三)結束部分:結合圖片和音樂,引導幼兒感受各種各樣不同的愛。 小結:只要我們每一個人都心存愛,奉獻愛,我們的世界將變得更美好。
❸ 幼兒園關於從小愛學習的課後反思怎麼寫
所謂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對教育教學實踐的再認識、再思考,並以此來總結經驗教訓,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教學反思一直以來是教師提高個人業務水平的一種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視之.現在很多教師會從自己的教育實踐中來反觀自己的得失,通過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或教育心得等來提高教學反思的質量. 反思類型可有縱向反思、橫向 1、反思類型可有縱向反思、橫向反思、個體反思和集體反思等,反思方法可有行動研究法、比較法、總結法、對話法、錄相法、檔案袋法等等. 2、縱向反思和行動研究法 即把自己的教學實踐作為一個認識對象放在歷史過程中進行思考和梳理.同時不斷地獲取學生的反饋意見,並把它作為另一個認識對象進行分析,最後把兩個具體的認識對象揉在一塊兒整合思考.教學反思貫穿於你的教學生涯,而不是某一階段的特殊任務.我思故我在,我思故我新. 3、橫向反思和比較法 教學反思需要跳出自我,反思自我.所謂跳出自我就是經常地開展聽課交流,研究別人的教學長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過學習比較,找出理念上的差距,解析手段、方法上的差異,從而提升自己.當然,無論是運用行動研究法還是比較法,我們都需要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達到「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境界. 4、個體反思和總結法 「課後思」:一場課下來就總結思考,寫好課後一得或教學日記,這對新教師非常重要;「周後思」或「單元思」:也就是說,一周課下來或一個單元講完後反思,摸著石頭過河,發現問題及時糾正;「月後思」:對於自己一個月的教學活動進行梳理;「期中思」:即通行的期中質量分析,這是比較完整的階段性分析.通過期中考試,召開學生座談會,聽取意見,從而進行完整的整合思考;也可以以一個學期、一個學年或一屆教學的宏觀反思. 5、集體反思和對話法 集體反思指與同事一起觀察自己的、同事的教學實踐,與他們就實踐問題進行對話、討論,是一種互動式的活動,它注重教師間成功的分享、合作學習和共同提高,有助於建立合作學習的共同體.俗話說:「旁觀者清,當局者迷」,以旁人的眼光來審視自己的教學實踐,能使自己對問題有更明確的認識,並獲得對問題解決的廣泛途徑.教師互相觀摩彼此的教學,詳細記錄所看到的情景.還可以用攝像機將教學活動拍下來,組織觀看.每個觀摩的教師都寫教學反思,都以自己的教學實踐去分析,促使大家各自思考,然後共同研討,重在針對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困惑,進行團隊反思,每個教師發表自己的見解,提出解決問題的思路.「即使出現認識上的沖突,也是一個智慧碰撞和切磋學習的機會.」 注重教師之間的合作與對話是反思性教學的一個重要特徵,反思不僅僅是「閉門思過」,與外界的溝通與交流也是進行教學反思的重要途徑,這是由教與學的社會性本質所決定.除了同事之間的集體反思外,還可請教育教研學者介入,提出有促進性、針對性的建議,促使教師不斷反思,從而獲得更新、更全面的認識. 步驟/方法: 1、寫成功之處 將教學過程中達到預先設計的教學目的、引起教學共振效應的做法;課堂教學中臨時應變得當的措施;層次清楚、條理分明的板書;某些教學思想方法的滲透與應用的過程;教育學、心理學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觸;教學方法上的改革與創新等等,詳細得當地記錄下來,供以後教學時參考使用,並可在此基礎上不斷地改進、完善、推陳出新,達到光輝頂點. 2、寫不足之處 即使是成功的課堂教學也難免有疏漏失誤之處,對它們進行系統的回顧、梳理,並對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為今後再教學上吸取教訓,更上一層樓. 3、寫教學機智 課堂教學中,隨著教學內容的展開,師生的思維發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會因為一些偶發事件而產生瞬間靈感,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時利用課後反思去捕捉,便會因時過境遷而煙消雲散,令人遺憾不已. 4、寫學生創新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總會有「創新的火花」在閃爍,教師應當充分肯定學生在課堂上提出的一些獨特的見解,這樣不僅使學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廣,而且對學生也是一種贊賞和激勵.同時,這些難能可貴的見解也是對課堂教學的補充與完善,可以拓寬教師的教學思路,提高教學水平.因此,將其記錄下來,可以補充今後教學的豐富材料養分. 5、寫再教設計 一節課下來,靜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學規律;教法上有哪些創新;知識點上有什麼發現;組織教學方面有何新招;解題的諸多誤區有無突破;啟迪是否得當;訓練是否到位等等.及時記下這些得失,並進行必要的歸類與取捨,考慮一下再教這部分內容時應該如何做,寫出」再教設計」,這樣可以做到揚長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境界和高度
❹ 幼兒中班小手帕我愛你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練習在正方形紙上用點、圓、小花、葉子、線條等花紋在紙的中心、四邊、四角進行裝飾, 2、初步感受對稱美。 活動准備: 範例作品、每人一張正方形紙、蠟筆。 活動過程: 一、引導興趣。 「小手帕,真美麗,天天放在口袋裡,擦擦鼻涕擦擦嘴,手帕手帕我愛你。」出示手帕,你們看這塊手帕好看嗎?手帕有美麗的花紋,今天老師和小朋友一起來設計手帕上的花紋,好嗎? 二、講解示範: (1)出示三條手帕,讓幼兒比較:這些手帕有哪些地方一樣?(手帕的中心、四角、四邊都有美麗的花紋)又有什麼不一樣?(花紋、顏色不一樣) (2)啟發幼兒講出手帕花紋設計的基本規律,如四角上的花不但形狀一樣,大小一樣,而且顏色也是一樣的,四條邊的小圓點也畫得整齊一致。花紋形狀除了用小花、葉子、圓點外,還可以變化,如有的花瓣是大的,有的花蕊是大的。總之,花紋可以畫成多種形式。
❺ 中班語言喜歡你教學反思
教來學反思
活動中,我以幼兒自為主體,考慮到我班幼兒的能力,第一環節以談話導入「你喜歡你自己嗎?」「喜歡那個地方」來切入主題,如果一開始就以講述故事內容,這樣很容易把重點放在理解故事內容上,這樣,束縛了孩子的思維,使孩子僅僅停留在故事的表面層,況且故事內容對大班孩子來說過於簡單。於是,我挖掘故事的綜合價值,讓幼兒通過猜想故事情節——完整聽故事——情景表演——評價我自己五個環節來開展活動。在情景表演環節中我首先請能力強的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戴上頭飾扮演小動物角色練習故事的對話,其餘幼兒和老師一起講對白部分,重點突出小動物誇獎青蛙的話。由於幼兒表演慾望強烈,我尊重了幼兒,第二次請能力一般的幼兒表演,這樣激發了幼兒的學習的興趣,幫助幼兒對故事的理解,解決了本次活動的重難點。在最後一個環節在我的肢體語言提示下,幼兒邊大聲說邊翹起大拇指用「我喜歡我自己,因為我的小手很能幹,會畫畫、折紙、剪紙……」等結束,使幼兒更加自信,活動氣氛更加活躍。
我想一個活動能夠精心設計,效果應該還是可以的。
❻ 幼兒園散文詩我喜歡的顏色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在集體面前大膽介紹自己喜歡的顏色。 2、通過集體完成統計表以及同伴間交流,感受他人對顏色的不同喜好。 3、增進對同伴的了解。 活動准備: 顏色圖和大統計表。 幼兒認識幾種常見的顏色,能說出顏色的名稱。幼兒人手一張自己的小標記圖。 活動過程: 一、出示顏...色圖,幼兒簡單介紹自己喜歡的顏色。 教師:今天,我帶來一張顏色圖,上面有哪些顏色呢?你喜歡什麼顏色?為什麼?你還看見哪些東西是這種顏色的? 二、組織幼兒在統計表上,貼上自己的標記。 1、教師介紹統計表:上面有不同的顏色娃娃,小朋友,你喜歡哪個顏色娃娃呢? 2、鼓勵幼兒邊貼邊說:我喜歡XX顏色娃娃。 3、帶領幼兒數一數有多少紅色娃娃?有多少小朋友喜歡藍色娃娃?…… 三、幼兒在集體中交流自己喜歡的顏色。 1、教師依次請喜歡黃色、紅色、藍色、綠色的小朋友舉手,讓喜歡同種顏色的小朋友握手,相互介紹為什麼喜歡這種顏色,使幼兒感受對事物的不同看法,了解周圍小夥伴的喜好。 2、教師總結:今天,我們都介紹了自己喜歡的顏色,有的小朋友喜歡紅色,因為紅色溫暖、漂亮;幼兒小朋友喜歡綠色,因為綠色是草地的顏色。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原因,顏色給了我們很多的快樂。 四、大膽交流自己喜歡的彩色的事物。 1、教師:我喜歡黃色,我喜歡黃色床單,你喜歡什麼顏色,喜歡什麼顏色的東西呢? 2、鼓勵幼兒大膽地表述,並在表格中用簡筆畫快速記錄幼兒的想法。讓幼兒充分表達自己對色彩的喜歡。 五、嘗試用歌聲表達自己喜歡的顏色。 1、教師:我喜歡黃顏色,我還能把它唱出來呢!你們聽……老師喜歡黃顏色,黃顏色,黃顏色,…… 2、教師:你會唱嗎?請喜歡紅顏色的小朋友起立,我們跟著音樂一起來唱一唱。 3、教師帶領幼兒隨著《瑪麗穿件紅衣裳》的音樂演唱歌曲《我們喜歡紅顏色》,隨後採用同樣的方法讓喜歡其他顏色的小朋友輪流演唱歌曲。 活動建議: 可根據幼兒對顏色的認知情況,適當增加顏色的種類,也可讓孩子畫畫自己喜歡的各種顏色的物品。 活動反思: 通過《我喜歡的顏色》的教學,使孩子鞏固認識了各種常見的顏色,喜愛各種色彩,以及與這些色彩相關的東西。在活動中,我引導幼兒通過對圖片的觀察與自身的聯想結合聯系,感受不同顏色的美麗。如體會紅色給人的熱烈,溫暖的感覺,我就通過大紅燈籠,孩子過年放鞭炮,鬥牛的激烈場面圖片等等一些圖片進行引導。孩子的思維也被激活, 整個教學過程幼兒都積極參與,用稚嫩的語言充分表達了自己的真實感受,由於孩子說得較多,使整個活動的時間相對延長了不少。
❼ 幼兒園中秋節小班教學反思怎麼寫
中秋佳節是我們中國一個傳統的重大節日,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是孩子們觀賞月亮,品嘗月餅,學習分享的大好時機。為了使孩子們感受民族傳統文化之美,活動前讓孩子們自己和家長一起買月餅,帶月餅到幼兒園,並請家長們配合晚上和幼兒在家一起觀賞美麗的月光。 為了讓幼兒能夠在幼兒園也感受到節日氣氛,於是便設...計了這個節後開展的中秋主題活動,請幼兒和自己的同學、老師一起品嘗月餅,共享節日的快樂。幼兒自己要動手做禮物送給自己的爸爸媽媽,教師並講解爸爸媽媽每天工作又要照顧自己是很辛苦的,讓幼兒們能夠體諒到爸爸媽媽的辛苦,所以自己要認真做一份「愛心禮物」送給自己的爸爸媽媽,來表達自己對爸爸媽媽的愛。放學回家,爸爸媽媽來接時要對他們說一聲:爸爸媽媽中秋快樂,並把禮物送給他們。家長們接到「愛心禮物」很開心,對我們的活動也很滿意。 動手製作「愛心禮物」是本次活動的亮點部分。由於已經是大班孩子了,動手能力比較強,所以才會請他們動手製作禮物,雖然他們是大班的孩子,不過他們是新生,有的還沒有上過幼兒園,所以對他們的要求不是很高,教師做好禮盒,請幼兒自己在禮盒上貼上教師准備好的圖片(星星、愛心、花、蘋果等),來美化送給爸爸媽媽的禮盒,還把自己畫好的愛心放在禮盒裡面,這說明自己特別愛自己的爸爸媽媽,把自己的愛心送給他們。 品嘗月餅是讓幼兒了解到傳統文化,因為一直以為八月十五中秋節都是要品嘗月餅的,而且全家要一起邊吃月餅邊欣賞月亮,月餅是圓的所以要代表全家團圓的意思。同時請幼兒通過邊品嘗邊了解的方法,知道了月餅還有多種口味有、水果月餅、豆沙月餅、蓮蓉月餅等。 不足之處,本次活動的環境布置沒有表現出節日的氣氛,導致節日氣氛不太濃。教師可以講解一起關於月亮的知識。如果能布置相應的環境,講解一些月亮的知識相信幼兒對於節日的感受體驗會更加深刻一些,了解的會更多一些。 從本次活動的整個開展情況來看,對幼兒對傳統節日文化中秋很感興趣,了解了中秋要團圓,並能夠教育幼兒在節日時獻給爸爸媽媽自己製作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