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非師范專業如何准備小學教師資格證數學考試教學設計題
第一步:認真分析文本,深入把握教材。
對文本的正確把握,是恰當進行教學設計的第一步。考生除了在備考期間要熟悉教材外,還需要經常翻看優秀的教案和教學設計案例。
通過對教材和教參的分析正確把握教材的重點、難點以及知識與知識間的聯系。
同時,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對教材進行加工創造,使教材成為教學的文本而不能是教學的主要內容。其次,在考試中,考生首先要仔細審題。
然後認真閱讀文本。對知識點的理解、重難點把握等環節都是高頻的出題點。
第二步:突出設計新意,體現課改觀念。
許多考生設計的教學導入或其他教學環節,都非常的單一。缺乏學生的參與以及對學生的關注。僅僅是對教材刻板的進行教學。這樣的設計自然得不到高分。
新課改倡導教師是學習的主導,而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因此,在進行教學設計時,無論哪一個環節,都需要把學生的需求放在首位。尊重學生的經驗以及他們的認知習慣。例如在導入部分,小學階段可多採用活潑、生動、有趣的導入方式。
第三步:注意語言表達,突出設計邏輯 考生在答題時,要特別注意語言的邏輯性。教學設計本身就需要嚴密的邏輯和思考。
⑵ 小學數學教師怎樣進行教學設計
小學數學教師怎樣進行教學設計?在教學設計時注重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整合,構建起課堂教學比較完整的目標體系,由以知識本位、學科本位轉向以學生的發展為本。今天,朴新小編給大家帶來有效的數學教學方法。
教學設計要符合學生特點,提高教學實效
傳統教學的備課也是一種教學設計,但這種設計大都以書本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教學決策往往是憑教師個人經驗和意向而做出的。許多教師從重知識傳授的理念出發,以教材和教學用書為研究重點,只要有教科書和教學用書,就進入規范的教學實踐程式:教師用教材教學生。當面對著淡化了學科知識體系的<<數學>>新教材,教師們的困惑和茫然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新課程的教學設計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備課,它需要克服教師教教材的局限,引導學生在學習文本教材和多種課程內容的同時,通過學生自身的獨立思考、生活體驗、感悟和實踐,才能真正內化發展為學生的數學思維,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數學》新課程的教學設計,要從過分重視數學知識的傳授向培養學生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的轉變,改變把教材僅僅視為傳授學科知識工具的認識。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教學設計在注重傳授知識的同時,更注重學生的學習技能,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教學內容應體現學生學習的自主構建。自主探究合作,猜想,驗證,根據教材的情景引導學生自主的學習新知識,教師是組織者,引導者,學生才是學習真正主人.在教學設計時,教師要以學生生實際為主導,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獲取數學信息;從而將數學知識又運用到實際生活中,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進而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達到提升學生思維的目的。教師的教學活動出發點和歸結點就是尋找教學內容與學生學習、情感體驗的最佳結合。
教學設計要抓住重難點
課堂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是課堂教學的核心和靈魂,它直接制約著教學內容、教學策略、教學媒體、教學組織形式、教學評價等方面的實施,起著綱舉目張的作用。合理可行的教學目標,有助於教師選擇和使用有效的教學策略,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對教學活動具有導向、指引、操作和調控等功能,從而實現有效的課堂教學。
如果課堂教學沒有明確目標,那就會導致很大的教學隨意性。如果在教學目標的制定和選擇上,過分注重知識目標,輕視能力目標,忽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會造成教學失去整體性。如果教學目標太籠統、抽象,不夠具體、明確,就會缺乏可操作性,不能有效發揮指導教學的作用。如果教學目標在制定時只重視「教」的目標,忽視「學」的目標,很難促使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發生質的變化。精彩的課堂教學不在於教師講得精彩而在於學生學得精彩。在實施新課程的教學實踐中,對教學目標的確立,如果習慣於過去的老方法,習慣於照搬教學參考書,那就勢必影響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教學目標是教師對教學活動結果的一種主觀願望,是對完成教學活動、學習者應達到的行為狀態的詳細具體的描述。它是通過教學活動落實課程標准提出的要求,從而在學生身上引起的素質和行為的變化。
教師在進行教學目標設計時就應考慮:在教學之前,學生能夠做什麼;在教學之後,學生的行為應該有什麼變化。教學目標的確定要以課程標准給出的課程目標和內容目標為依據,針對學生實際情況,在全面系統思考的基礎上科學地制定。
⑶ 小學教師資格證考試 教育教學里的教學設計題
平時多看哈關於這些方面的書,看一哈《新課標》里的要求,最好惡補一哈《教學案例》方面的書籍,如《生命中最精彩的課堂實例》。
⑷ 小學老師可以長期不寫教案嗎
不可以吧,各個小學都對教案有要求,一般學校會定期要求教師匯報的。
如果教師不寫教案,很容易造成講課沒有條理,自己容易混亂,會誤人子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