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小學語文課件中漢語"拼音"是怎麼打上去的
用智能ABC
先打個「V」
再按「8」
最後自己選
㈡ 求《淺談小學一年級語文漢語拼音教學》論文
電大畢業論文的寫作格式、流程與寫作技巧 廣義來說,凡屬論述科學技術內容的作品,都稱作科學著述,如原始論著(論文)、簡報、綜合報告、進展報告、文獻綜述、述評、專著、匯編、教科書和科普讀物等。但其中只有原始論著及其簡報是原始的、主要的、第一性的、涉及到創造發明等知識產權的。其它的當然也很重要,但都是加工的、發展的、為特定應用目的和對象而撰寫的。下面僅就論文的撰寫談一些體會。在討論論文寫作時也不準備談有關稿件撰寫的各種規定及細則。主要談的是論文寫作中容易發生的問題和經驗,是論文寫作道德和書寫內容的規范問題。論文寫作的要求下面按論文的結構順序依次敘述。(一)論文——題目科學論文都有題目,不能「無題」。論文題目一般20字左右。題目大小應與內容符合,盡量不設副題,不用第1報、第2報之類。論文題目都用直敘口氣,不用驚嘆號或問號,也不能將科學論文題目寫成廣告語或新聞報道用語。(二)論文——署名科學論文應該署真名和真實的工作單位。主要體現責任、成果歸屬並便於後人追蹤研究。嚴格意義上的論文作者是指對選題、論證、查閱文獻、方案設計、建立方法、實驗操作、整理資料、歸納總結、撰寫成文等全過程負責的人,應該是能解答論文的有關問題者。現在往往把參加工作的人全部列上,那就應該以貢獻大小依次排列。論文署名應徵得本人同意。學術指導人根據實際情況既可以列為論文作者,也可以一般致謝。行政領導人一般不署名。(三)論文——引言 是論文引人入勝之言,很重要,要寫好。一段好的論文引言常能使讀者明白你這份工作的發展歷程和在這一研究方向中的位置。要寫出論文立題依據、基礎、背景、研究目的。要復習必要的文獻、寫明問題的發展。文字要簡練。(四)論文——材料和方法 按規定如實寫出實驗對象、器材、動物和試劑及其規格,寫出實驗方法、指標、判斷標准等,寫出實驗設計、分組、統計方法等。這些按雜志 對論文投稿規定辦即可。(五)論文——實驗結果 應高度歸納,精心分析,合乎邏輯地鋪述。應該去粗取精,去偽存真,但不能因不符合自己的意圖而主觀取捨,更不能弄虛作假。只有在技術不熟練或儀器不穩定時期所得的數據、在技術故障或操作錯誤時所得的數據和不符合實驗條件時所得的數據才能廢棄不用。而且必須在發現問題當時就在原始記錄上註明原因,不能在總結處理時因不合常態而任意剔除。廢棄這類數據時應將在同樣條件下、同一時期的實驗數據一並廢棄,不能只廢棄不合己意者。實驗結果的整理應緊扣主題,刪繁就簡,有些數據不一定適合於這一篇論文,可留作它用,不要硬行拼湊到一篇論文中。論文行文應盡量採用專業術語。能用表的不要用圖,可以不用圖表的最好不要用圖表,以免多佔篇幅,增加排版困難。文、表、圖互不重復。實驗中的偶然現象和意外變故等特殊情況應作必要的交代,不要隨意丟棄。(六)論文——討論 是論文中比較重要,也是比較難寫的一部分。應統觀全局,抓住主要的有爭議問題,從感性認識提高到理性認識進行論說。要對實驗結果作出分析、推理,而不要重復敘述實驗結果。應著重對國內外相關文獻中的結果與觀點作出討論,表明自己的觀點,尤其不應迴避相對立的觀點。 論文的討論中可以提出假設,提出本題的發展設想,但分寸應該恰當,不能寫成「科幻」或「暢想」。(七)論文——結語或結論 論文的結語應寫出明確可靠的結果,寫出確鑿的結論。論文的文字應簡潔,可逐條寫出。不要用「小結」之類含糊其辭的詞。(八)論文——參考義獻 這是論文中很重要、也是存在問題較多的一部分。列出論文參考文獻的目的是讓讀者了解論文研究命題的來龍去脈,便於查找,同時也是尊重前人勞動,對自己的工作有準確的定位。因此這里既有技術問題,也有科學道德問題。一篇論文中幾乎自始至終都有需要引用參考文獻之處。如論文引言中應引上對本題最重要、最直接有關的文獻;在方法中應引上所採用或借鑒的方法;在結果中有時要引上與文獻對比的資料;在討論中更應引上與 論文有關的各種支持的或有矛盾的結果或觀點等。一切粗心大意,不查文獻;故意不引,自鳴創新;貶低別人,抬高自己;避重就輕,故作姿態的做法都是錯誤的。而這種現象現在在很多論文中還是時有所見的,這應該看成是利研工作者的大忌。其中,不查文獻、漏掉重要文獻、故意不引別人文獻或有意貶損別人工作等錯誤是比較明顯、容易發現的。有些做法則比較隱蔽,如將該引在引言中的,把它引到討論中。這就將原本是你論文的基礎或先導,放到和你論文平起平坐的位置。又如 科研工作總是逐漸深人發展的,你的工作總是在前人工作基石出上發展起來做成的。正確的寫法應是,某年某人對本題做出了什麼結果,某年某人在這基礎上又做出了什麼結果,現在我在他們基礎上完成了這一研究。這是實事求是的態度,這樣表述絲毫無損於你的貢獻。有些論文作者卻不這樣表述,而是說,某年某人做過本題沒有做成,某年某人又做過本題仍沒有做成,現在我做成了。這就不是實事求是的態度。這樣有時可以糊弄一些不明真相的外行人,但只需內行人一戳,紙老虎就破,結果弄巧成拙,喪失信譽。這種現象在現實生活中還是不少見的。(九)論文——致謝 論文的指導者、技術協助者、提供特殊試劑或器材者、經費資助者和提出過重要建議者都屬於致謝對象。論文致謝應該是真誠的、實在的,不要庸俗化。不要泛泛地致謝、不要只謝教授不謝旁人。寫論文致謝前應徵得被致謝者的同意,不能拉大旗作虎皮。(十)論文——摘要或提要:以200字左右簡要地概括論文全文。常放篇首。論文摘要需精心撰寫,有吸引力。要讓讀者看了論文摘要就像看到了論文的縮影,或者看了論文摘要就想繼續看論文的有關部分。此外,還應給出幾個關鍵詞,關鍵詞應寫出真正關鍵的學術詞彙,不要硬湊一般性用詞。
㈢ 小學一年級語文上冊漢語拼音教學多少課時完成
全部漢語拼音教學在40課時左右,用6周時間
㈣ 小學生的拼音教學怎麼教比較好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是推動學生學習的一種最實際的內部動力。那麼,怎樣激發學生學習漢語拼音的興趣呢?
一、了解學習漢語拼音的作用,激發興趣
剛剛走入校園的小學生,看到這些形體相似的漢語拼音符號會感到很抽象、很枯燥。因此,在開始學習漢語拼音時,教師就要讓學生了解學習漢語拼音的重要性,知道漢語拼音的作用很大。告訴學生漢語拼音可以幫助我們識字、看書、查字典、學習普通話。還可以編寫一些關於漢語拼音作用的兒歌,例如:「學習拼音用處大,識字讀書要靠它,幫我學好普通話,看誰學得頂呱呱!」教師領著學生讀一讀,引起學生對漢語拼音學習的重視,激發學生學習漢語拼音的興趣。
二、設計不同的形式,激發學習拼音的興趣
兒童的自製能力一般都比較差,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不會太長,這就需要教師根據拼音教學的內容設計不同的形式,以吸引兒童的注意力,增加兒童學習漢語拼音的興趣。
1.讀兒歌、編順口溜或口訣。
將教材的重、難點編成琅琅上口的兒歌或順口溜、口訣讓學生吟誦,這樣既突出了教學重點,又突破了教學難點,小學生很喜歡。
(1)學習a、o、e時,教學重點是a、o、e的發音和四聲,教學的難點是e的發音及a、o、e的第二聲和第三聲。本課就可以將a、o、e的發音方法編成順口溜幫助學生記憶,如「張大嘴巴a a a,攏圓嘴巴o o o,嘴巴扁小e e e。」還可以根據聲調符號的形狀和a、o、e四聲的讀法編成順口溜幫助學生學習a、o、e的四聲。如「汽車平走ā ā ā,汽車上坡á á á,汽車下坡又上坡ǎ ǎ ǎ,汽車下坡à à à。」
(2)有些聲母的形比較相似,容易混淆,如「b—dp—qf—tn—m」等,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區別。也可以編順口溜,如「右下半圓b b b,左下半圓d d d,右上半圓p p p,左上半圓q q q,單門n,雙門m,拐棍f,傘把t,q下帶鉤g g g。」
(3)學習b p m f時,是教學拼音方法的起始課。可利用「前音(聲母)輕短後音(韻母)重,兩音相連猛一碰」的口訣,幫助學生掌握兩拼音的方法。又如,在教學三拼音時,可將三拼音的拼音要領編成口訣「聲輕介快韻母響,三拼連讀很順當。」或「三拼音,要記牢,中間介音別丟掉。」幫助學生領會拼音方法。
(4)聲母j、q、x與ü相拼,y與ü組成音節時,ü上兩點省寫規則,是拼音教學中的難點。可利用下面的口訣幫助記憶規則:「小ü碰見j、q、x,去掉兩點還讀ü」「小ü碰見j、q、x,脫去帽子行個禮」「j、q、x真淘氣,從不和u在一起,它們和ü來相拼,見面帽子就摘去」「小ü很驕傲,眼睛往上瞧,大y幫助它,摘掉驕傲帽」「小ü見大y,去掉兩點還讀ü。」
(5)在學習鼻韻母時,也可以通過念兒歌幫助學生區別前鼻韻母與後鼻韻母。例如:鼻韻母,不難學,前後鼻音分准確。前鼻韻母有五個,aneninunün。後鼻韻母是四個,ang eng ing和ong。
讀兒歌、編順口溜或口訣,既可以幫助學生讀准字母的音,記憶字母的形,又突出了拼音教學的重點,解決了難點,還可以緩解小學生的疲勞,調節小學生的情緒,調動小學生學習漢語拼音的興趣。
2.做游戲。
兒童最喜歡做游戲。在拼音教學中,可以把枯燥的拼音練習融入有趣的游戲之中,為學生創設一種輕松愉快、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使課堂「動」起來,「活」起來,激發學生學習漢語拼音的興趣。
(1)打撲克游戲。
打撲克是很多人都喜歡的一種游戲,可以利用這種游戲進行拼音練習。玩法有很多,例如:
在學完六個單韻母後,可以玩打撲克的游戲復習單韻母。教師先指導學生自己製作二十四張撲克牌,撲克牌上分別寫著帶四聲的六個單韻母,如āáǎà等。做游戲時,像打普通撲克牌一樣先把牌洗一洗,兩個同學(或三、四個同學)按順序起完牌後,手中有ā的同學先出牌ā,接著是手中有á的同學出牌á,然後是手中有ǎ的同學出牌,依次類推。誰手裡的牌先出完,誰就取得勝利。隨著所學拼音的增多,製作的撲克牌數可相應增加。
在學了聲母、韻母後,也可以玩打撲克式的游戲進行拼音練習。先指導學生製作含有聲母、韻母的撲克牌,一學生拿寫有聲母的撲克牌,一學生拿寫有韻母的撲克牌。兩個同學同時出牌。拿聲母撲克牌的同學出一張寫有聲母的撲克牌,拿韻母撲克牌的同學出一張寫有韻母的撲克牌,兩個同學誰先拼出由兩張撲克牌組成的音節,這兩張撲克牌就歸誰。最後,看誰手裡的撲克牌多,誰就贏了。
新穎的撲克牌玩法,可以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漢語拼音的積極性,同學們在玩中學,在學中玩,達到了「寓教於樂」的教學效果。
(2)拍手游戲。
小學生活潑好動,可以藉助拍手游戲進行拼音練習,提高學生學習漢語拼音的興趣。
拼讀音節是拼音教學的重點,沒有一定的訓練量,就達不到准確拼讀的要求。但是,重復拼讀的過程是很枯燥的,容易引起學生厭倦。在教學中,可以設計一些拍手游戲,讓學生在一定的動律中完成拼讀的訓練。如新教材《漢語拼音14》課,第二部分是聲母和ang、eng、ing、ong拼讀音節的練習,就可以借鑒音樂課上的節拍教學,讓學生按四二拍的節奏,一邊拍手,一邊練習拼讀。(此項游戲可以一個學生邊拍手邊拼讀,也可以兩個學生對拍)
(3)游戲「找朋友」。
如把教室里的一些物品,像黑板、桌子等用拼音的形式寫成音節卡片放在講台上,先請一個同學上台拼一拼卡片上的音節,然後一邊唱著「找朋友」的兒歌,一邊幫拼音卡片找朋友,找到朋友後把音節卡片貼在相應的物品上。
游戲的形式還有很多,通過學生喜聞樂見的游戲活動,枯燥的拼音教學變得生動有趣,變單調呆板的拼音教學為豐富多彩、趣味盎然的親身體驗,使學生在體驗中學習拼音,從而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漢語拼音的興趣。
3.設比賽。
兒童的好勝心強,抓住兒童的這一心理,在課堂上巧妙地增設比賽,能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漢語拼音的積極性。
比賽的內容和方法也有很多,如:學完聲母、韻母和整體認讀音節,可以採用摘蘋果比賽等形式復習鞏固。
方法是:在黑板上畫一棵蘋果樹,樹上結滿了紅通通的大蘋果,每個蘋果上分別寫著不同的聲母、韻母或整體認讀音節。把參加比賽的學生分成三個組,要求第一組把樹上寫著聲母的蘋果摘下來,第二組把樹上寫著韻母的蘋果摘下來,第三組把樹上寫著整體認讀音節的蘋果摘下來。比一比,看哪一組先按要求摘完蘋果,哪一組就獲勝。
另外,還可以採用奪紅旗比賽、拼音接龍比賽等形式進行拼音練習,激發學生學習漢語拼音的興趣。
4.創設情景。
在拼音教學中,創設某個情景,使學生彷彿置身於此情此景之中,當兒童感到所學的拼音知識有用時,也會產生學習的興趣。例如:
(1)郵遞員送信。
讓學生當郵遞員,運用所學的拼音方法,把寫有某個音節的信,送到規定的地方。比如,可以在信封上寫上本班同學的名字,讓小郵遞員拼一拼、讀一讀,然後把信送到同學的手中,看誰送得又快又准。
(2)招聘拼音輔導員。
小學生愛模仿,模仿是小學生的一種天性,其本身就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法。教師可以創設一個招聘現場,請小學生模仿老師教學漢語拼音的方法教其他的小朋友學拼音。最後,評出最受同學們喜愛的小老師,擔任班上的拼音輔導員。
除此以外,利用形象、直觀的多媒體課件或通過猜謎語、講故事、唱歌等形式教學漢語拼音,都能引起兒童的注意,激發學生學習漢語拼音的興趣。
三、用語文實踐活動的形式教學漢語拼音
新大綱強調學生進行自主的語文實踐活動,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中學語文,用語文,長才幹,學做人。小學語文實踐活動是以誘發、培養和發展學生對語文的興趣、愛好、特長為目的,以學生的活動為主體,使學生更加熱愛語文學科,形成良好語文素養的一門課程。用語文實踐活動的形式教學漢語拼音,通過各種各樣新穎有趣的內容和形式吸引學生,能調動小學生學拼音、用拼音的積極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復習鞏固漢語拼音時,可以「拼音游戲宮」為題,開展一次語文實踐活動。
活動開始時,首先創設老師帶同學們到拼音游戲宮遊玩的情景。出示拼音游戲宮美麗的畫面後,教師告訴學生:今天,老師帶大家到一個有趣的地方——「拼音游戲宮」去玩。到了那裡,同學們既可以參加游戲,又可以學習漢語拼音。你們看,拼音游戲宮的專車來接我們了,同學們請上車,我們出發了。(隨著音樂聲,小司機在前面開車,其餘同學隨著音樂唱兒歌)
進入游戲宮後,可以採用不同的活動形式進行拼音練習。
連線畫動物:兒童大多喜歡小動物,教師可以准備一些畫有小動物輪廓的卡片,輪廓圖上適當的位置點有圓點,一個圓點旁邊寫著一個聲母。讓學生按聲母的順序用線把圓點連起來,卡片上就出現了一個活潑可愛的小動物。還可以讓學生說一說卡片上畫的是什麼小動物,給不同的小動物塗上不同的顏色。學生通過動手連出了饞嘴的小貓、可愛的小兔、美麗的孔雀……,學生每連出一種小動物,那驚喜、愉悅之情溢於言表,使每個人都能感受到學習的樂趣。通過這項活動,既復習了拼音,鍛煉了學生動手的能力,還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拼花名:利用多媒體,把學生帶入一座美麗的大花園。花園里,各種各樣的鮮花競相開放,紅如火,白如雪,黃如金,粉如霞。然後將寫著花名的音節卡片發給學生。教師領著學生游花園,每見到一種花,就請手中有此花名的同學上前拼讀花名。
漢語拼音教學和語文實踐活動的有機結合,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漢語拼音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下課後,學生對課堂上的實踐活動仍然很感興趣。教師還可以順勢引導,把活動延伸到課外、校外,讓學生和同學、家長、鄰居小朋友一起進行實踐活動,以鞏固課堂上所學的漢語拼音內容。如拼一拼家庭成員的稱呼和名字,拼一拼學慣用品、生活用品,和爸爸媽媽玩拼音撲克牌等。
實踐證明,在拼音教學中,採用多種實踐活動的形式,會使學生在有趣的活動中動腦、動手、動口,激發了學生學習漢語拼音的興趣,能使他們輕輕鬆鬆、快快樂樂地學拼音。
總之,在拼音教學中,應創造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漢語拼音的興趣,在學習中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品嘗到成功的喜悅,樹立起必勝的信心。
㈤ word的小學語文的漢語拼音怎樣輸入
格式——中文版式——拼音指南
㈥ 小學漢語拼音字母表
小學漢語拼音字母表如下表:
韻母表:
單韻母 a[阿]o[喔]e[鵝]i[衣]u[烏] ü[迂]
復韻母 ai[哀] ei[A] ui[威]ao[奧]ou[歐]iu[悠]ie[耶]üe[約]er[兒]
前鼻韻母an[安]en[恩]in[因]un[溫] ün[暈]
後鼻韻母ang[昂]eng[鞥]ing[英]ong[轟的韻母]
整體認讀音節:[吱] chi[吃]shi[使] ri、zi、ci、si、yi [衣] wu[吳]yu[魚]yin[因] yun[暈] ye[夜]yue [月] yuan[圓] ying[英]
漢語拼音字母表讀法難點提示:
1、在聽力題中往往會出現「 zh 、」等類的比較,要提醒孩子注意區分:在讀聲母時要短促,讀音節要有動程(長一些)。
2、標調是按照「 a o e i u ü」的順序,如「 ao」應把調標在a上,「 uo」的調在o上,唯有「i 、u」在一起時情況例外:i 、u在一起,標調標在後.即「iu、ui」的調都應標在後一個字母上。
3、前鼻音的讀法:舌尖抵住上齒齦(其實只要在收尾時,把舌尖碰上上齒就對了)。
4、後鼻音的讀法:抬起舌根(孩子初學時,往往會發音過於靠後,時間長了自會改正)。
㈦ 小學語文2年級 26個漢語拼音字母歌怎麼唱
26個漢語拼音字母歌唱法:哆來咪發梭拉西哆對應字母如下:
1=/4
3.2 3 1| 5 6 5-|6. 535| 2 3 2-|
AaBbCcDdEeFfG ,HhIiJjKkLlMmNn,
5 350| i 5 60| 5 6 3-| 2 3 1-||
OoPpQqRrSsTtUwVvWwXxYyZz
(7)小學語文漢語拼音教學視頻擴展閱讀
拼音字母指拼音文字所用的字母,也指漢語拼音方案採用的為漢字注音的二十六個拉丁字母。拼音字母是埃及人發明的。
埃及人在沒有拼音字母前,是看到什麼就畫個什麼來表示,因此創造了許多圖畫文字。為了方便書寫,他們選擇了二十幾種簡單的符號代替文字,這就是可以拼音的拉丁字母,現在我們用的拼音字母就是從拉丁字母發展過來的。
㈧ 淺談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有效的拼音教學
拼音是學習漢字的基礎,是小學生學習漢字的第一步,是學習語言文字不可缺少的工具,是一年級新生入學後首要的學習內容。但是,純拼音的教學又是抽象枯燥的,因此,研究教學方法,選擇適當合理的方法,就成為拼音教學中的一項重要任務。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如果教學方法巧妙得當,就能引起學生對拼音的長久興趣,讓他們積極愉快地度過小學學習中的第一道難關。然而,如何提高漢語拼音的教學效率,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自主學習記拼音
低年級兒童對記憶字形是以視覺捕捉為主,即主要是以看來進行記憶,所有學生是喜歡生動直觀的圖畫和鮮明的色彩。在教學中,我堅持以學生為主,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我常設計這樣的環節,讓學生自由的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給聲母和整體認讀音節塗色,給前鼻韻母塗色等等,使抽象的拼音符號變成一個個美麗的彩色記號,我黑板上的「拼音角」也利用了不同色的粉筆來書寫:紅色代表聲母,藍色代表韻母,黃色代表整體認讀音節,這種符合兒童認知特點的教學認讀我想可能比老師直接把知識灌輸給他們要深刻得多。
二、由故事引出拼音
新編的第一冊語文書在漢語拼音部分作了很大改動,增加了兒童喜聞樂見的
情境畫面。每一課漢語拼音都由一幅情景圖引出,情境圖的內容與拼音(包括
字形和讀音)有密切聯系,可幫助記憶。例如:教學單韻母u,根據情境圖講
故事:一天,小螞蟻想要過一條河,但它不會游泳,過不了河。它心裡急呀,
不知道怎麼辦才好。這時,正好烏龜伯伯經過這里,看到小螞蟻著急的樣子,
馬上停下來,馱小螞蟻過河。小魚看見了,直誇獎烏龜伯伯樂於助人。在講故
事的過程中出示u, 即鞏固了知識,又滲透了思想教育。
三、由漢字引入拼音
學習漢語拼音的目的是為了學習漢字,幫助閱讀。在教學新課之前,先出示
與拼音讀音相同的漢字,由漢字引入拼音。例如:教學聲母j q x 時,從情境圖
(星期天,媽媽用洗衣機洗衣服,西西看見了,也端來一盆水洗自己的手帕)
引出三個漢字機、期、西,認讀後出示聲母j q x。學生既認識了漢字又掌握了
讀音,而且初步了解了漢語拼音的作用。
四、形近字母比較記
漢語拼音是符號文字,由一些固定的字母筆畫組成,包括左半圓、右半圓、長豎、短豎等等。在教授由這些筆畫組成的b、p、d、q等字母時,我將這四個字母分成兩組,啟發學生採用比較的方法學習。這組形近字母在比較時,可以引導學生想:b-p都是右半圓,聽廣播(b)天線往上拉,潑水(p)水往下流;d-q都是左半圓,馬蹄(d)向上帶土,氣球(q)下邊拉繩。還可同時加上手勢和口訣:右下半圓b,左下半圓d,右上半圓p,左上半圓q。學生在邊看、邊說、邊比劃的過程中加深了對這兩組字母的記憶。兩個相近字母一目瞭然,使學生模糊的形象得以清晰。
五.用兒歌幫助學生學漢語拼音
單韻母只有6個,看似容易,但對初次接觸拼音的學生來說也是困難的。抓住單韻母字形的特點,運用形象化的語言,結合插圖編成兒歌:
圓圓臉蛋羊角辮,張大嘴巴aaa;
大公雞,哦哦叫,攏圓嘴巴ooo;
水中游來一隻鵝,水中倒影eee;
漂亮小i帶帽帽,咧開小嘴iii;
樹上有個烏鴉窩,翹起小嘴uuu;
小魚吐個小泡泡,吹起笛子uuu。U上兩點不能丟。
朗朗上口的兒歌,能立刻吸引了兒童的注意力,形象化的語言幫助孩子們記住了字形和發音,同時也激發了孩子的興趣。枯燥無味的符號,注入了詩情畫意的語言,活躍了課堂氣氛,使學生感到學拼音的樂趣。
學習單韻母的同時還要分別學習單韻母的四個聲調,這是難點也是重點。運用形象化的兒歌,再配上手勢,降低了難度,就能牢牢地記住了。
一聲頭上平又平,二聲好像上山坡,
三聲下坡又上坡,四聲就像下山坡。
同桌之間可以進行比賽,你讀一遍,我讀一遍,學生們會格外認真和積極,因為想贏嘛。二聲、三聲比較難讀,但配上小兒歌和手式後,大部分同學能准確讀出單韻母的二聲、三聲。
單韻母學完後,緊接著要學23個聲母。聲母中的一些字母的外形相似易混,這對分辨力較差的孩子來說,掌握起來困難更大,要想解決這個困難,就要藉助兒歌將抽象的字母變為貼近生活的形象化的語言,通過形近字母的對比,幫助孩子加強記憶。
例如:右下半圓bbb,右上半圓ppp,左下半圓ddd,左上半圓qqq。
女孩聽廣播bbb,舉旗上坡ppp,鼓錘鼓面ddd,氣球上天qqq。
一個門洞nnn,兩個門洞mmm,一根小棍lll。
柳條繞圈ɡɡɡ,一根拐棍兒fff,一根傘把兒ttt,一把椅子hhh,一個氣球qqq,一塊西瓜xxx,一棵小苗rrr,一根樹叉yyy。
有了前面的兒歌做基礎,再加上形象化的記憶方法,相信小學生一定能非常輕松的學好拼音的。
六. 辨別相似的拼音
一部分拼音形狀很相似,很難掌握,採用日常生活中的具體事物、
㈨ 小學語文漢語拼音教學中有哪些教學方法
圖片法、日常用語法、口訣法、表演法、游戲法、競賽法、換位法、歌唱法、課外讀物法、實物幫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