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大全 > 幼兒園集體教學游戲

幼兒園集體教學游戲

發布時間:2020-12-15 22:50:20

1. 幼兒園晨間集體游戲有哪些

老鷹抓小雞,捉迷藏,快樂小推車 目標: 1、訓練平衡能力 2、訓練家長和孩子的協調性 玩法: 孩子四肢著地趴在地上,家長雙手抬起孩子的後腿,孩子用雙手慢慢向前移動。 此游戲進行時,為安全起見可讓孩子戴上手套。 摸一摸 目標:培養幼兒的觸覺能力,增強認知能力。 准備:一個布袋,自由選擇物體(如圖書、文具、塑料杯、牙刷、盒子等物品) 玩法: 1、將所有的物品先讓孩子看一看,再放進袋子里。 2、由孩子伸手進去摸取一件物品,然後問他:「你現在摸到的是么?」然後讓孩子猜猜自己摸到的東西,再取出看看猜對了沒有。 六一游戲,原文地址:親子游戲2 聽一聽 目標: • 1、感知不同的物體碰撞會發出不同的聲音。 2、培養幼兒的節奏感。 准備:小石頭、黃豆、米、粗沙子、小瓶子4個(不透明的)、錄音帶 玩法: 1、請孩子辨認幾種東西,並能說出其名稱。 2、家長指導孩子把小石頭、黃豆、米、粗沙子分別裝入空的小瓶子里,並把蓋子用透明膠貼緊。 3、家長請孩子閉上眼睛,讓孩子搖搖小瓶子,分辨瓶中是什麼東西。 4、播放歌曲,家長和孩子一起隨音樂節奏搖動瓶子。 打豆腐 目的:鍛煉孩子身體的靈活性。 玩法: 1、媽媽和孩子相對站立,雙手互拉開後一高一低。 2、游戲時,一邊換手的高低位置,一邊說:「哪邊高,哪邊低,打豆腐,快來買。」 3、說完後,讓孩子從拉開的雙手中間穿插,翻身360度。 六一游戲,原文地址:親子游戲3 老鷹捉小雞 目的:訓練孩子跑的技能,以鍛煉孩子的體力和提高身體的協調能力。 玩法:爸爸扮老鷹,媽媽扮雞媽媽,孩子扮小雞,讓孩子跟著雞媽媽的步子,自如地控制步子,左右來回跑或拉著媽媽衣服轉圈跑。 跳躍 目的:有助於孩子肌肉的發育和身體動作的協調,並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玩法:孩子兩腿彎曲,身體略向前傾,手臂向後伸直呈「飛機」狀,做好准備。爸爸喊口令:「 一、 二、三,跳!」孩子雙腳往前跳或往下跳(孩子站在高度一般不超過20厘米的物體上 六一游戲,原文地址:親子游戲4 平衡 目的:提高孩子身體的協調能力和平衡能力。 玩法:開始可在地面上畫寬約20厘米左右的兩條直線,讓孩子在兩線之間 •走,不得超出線的范圍。在此基礎上,再訓練孩子走平衡木。要領是雙手左右平伸,兩腿交*走直線。 顏色感知 目的:熟悉各種物體的顏色,並學習簡單語句。 玩法:可以用一些大小、形狀相同,顏色不同的積木進行練習。首先要求孩子:「拿出一塊跟媽媽手上一樣的紅色積木。」孩子拿對後,給予鼓勵;再要求孩子說「紅色積木」,然後過渡到只說「拿出一塊紅色積木給媽媽」,孩子掌握後,再教認其他顏色 六一游戲,原文地址:親子游戲5 虎口拔牙 目的:培養孩子動作的靈活性和判斷力。 玩法:爸爸當「虎口」,雙手環抱坐在椅子上,腿上放些玩具當「虎牙」。孩子當「拔牙」的人,找准機會把「虎口」內的「虎牙」一顆顆拔出來,同時防止「虎口」隨時閉合「咬」住自己。 倒蹬自行車 目標:練習腰部和腿部力量,培養孩子動作的協調性。 玩法:家長和孩子躺在床的兩頭,抬起腿讓雙方腳心相貼,然後一前一後地蹬腿,像騎自行車一樣,一邊蹬一邊念兒歌:「丁零零,丁零零,騎著車兒上北京。北京有個天安門,天安門上掛紅燈。紅燈亮,照四方,大家心裡暖洋洋。 還想要更多?到"9ye育兒園"網上搜搜吧...

2. 幼兒園小班好玩的集體游戲有哪些

1、網小魚

玩法:首先讓每個幼兒找到一個自己的家,幼兒一邊說一邊做:「魚兒、魚兒水中,搖搖尾巴,點點頭,向上游,向下游,(大聲喊---)網魚啦---」魚兒們趕緊回到自己的家裡。

2、跟著圓圈走

玩法:一起唱歌一邊做:「跟著圓圈走走,跟著圓圈走走,走走走走,走走走走,看誰誰先站站(蹲蹲、跳跳)好。

3、小兔真愛玩

玩法:首先讓每個幼兒找到一個自己的家,幼兒一邊說一邊做:「小兔小兔真愛玩,左邊跳跳跳,右邊跳跳跳,某某人是大灰狼---」然後小兔們趕緊回家,大灰狼就抓不到你了。

4、老狼老狼幾點鍾

玩法:首先讓每個幼兒找到一個自己的家,然後請一位幼兒做大灰狼,告訴大家幾點鍾起床,如六點鍾,然後幼兒圍著它,邊走邊說:「老狼老狼幾點鍾」,老狼數從一點鍾到六點鍾,數到六點鍾時,大灰狼要醒來捉小兔子,兔子們就要趕緊回家。

5、媽媽包餃子

玩法:這個游戲適合兩個人玩,一個幼兒把一隻手攤開,另一個幼兒出一個手指頭放在攤開的手下面,然後一邊說,一邊做「媽媽包餃子---」,直到抓到那個手指頭為止。

6、吃葡萄

玩法:幼兒圍成一個圓圈蹲下,由一個幼兒來一邊點一邊說:「吃葡萄,吃到一顆爛葡萄,吃了葡萄怎麼辦?一口把它吐出來——」點到最後一個的小朋友,起來把抓他,若抓不住,就由這位小朋友邊點邊說。若被抓住,繼續由他邊點邊說。

7、豬八戒吃西瓜

玩法:幼兒圍成一個圓圈蹲下,由一個幼兒來一邊點一邊說:「豬八戒嘴巴饞,偷偷來到西瓜田,東瞧瞧,西看看找個西瓜嘗一嘗----」找到西瓜之後,可以假裝說西瓜爛的,也可以說西瓜沒熟,最後找到的那個熟的「西瓜」就可以起來抓他,若抓不住,就由這位小朋友邊點邊說。若被抓住,繼續由他邊點邊說。

8、老狼老狼123

玩法:狼和羊要隔一段距離,由一個幼兒當老狼在前面背對著大家,一邊說「老狼老狼123」,說到最後一個字,馬上回頭,羊們就要保持不動(動了就會被狼吃掉),同時在老狼說的時候,羊們靠近狼,直到碰到狼的背,然後迅速跑回家。(人多比較好玩,玩前先找個家,然後說明規則。)

9、摸摸樂

玩法:請一名幼兒上台進行摸寶,進行猜想是何物品將,其餘幼兒可糾正該幼兒所敘述的物品是否正確。(只需說「對」或「錯」)。

10、看誰逃的快

玩法:幼兒四五人一組,選出一人當小組長。孩子將食指放在組長的手掌中,集體說「一、二、三」,組長趕緊把手掌握緊,其他孩子則將手指拿開,反應慢的孩子手指被抓住算輸,重新挑選組長開始游戲。

3. 幼兒園語言游戲 和語言集體教學活動的區別

一、集體教學的利弊及我國幼兒園集體教學中的問題 這里所謂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是作為和「一日生活活動」和「活動區活動」相配合、共同構成幼兒園生活的一類活動。具 體指的是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的班級所有幼兒都參加的教育活動。包括教師預成的和生成的教育活動,單獨的一節「課」和圍繞一個主題展開的系列活動,全班一起進行的和分小組同時進行的教育活動。 (一)集體教學的利與弊 1、 一般而言,由於集體教學是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的、班級所有幼兒都參加的一種教育活動,因此,從理論上看它可以具有以下優越性。1、高效、經濟、公平 2、對幼兒學習和發展的引領性強 3、系統性強 4、形成學習共同體,培養集體感 然而,上述集體教學的優越性只是一種理論上的可能性,並非必然性。這些優越性的實現需要一定的前提條件。 (二)我國幼兒園集體教學中的問題 1、集體教學的功能定位不準確,與日常生活和游戲的關系和 聯系不清楚。九月開學季,老師你們准備好了嗎?幼教開學准備小學教師教案小學教師工作計...初中教師教案初中教師工作計... 2、各領域的教育目標定位不清,核心價值難以體現。 3、幼兒在各領域發展的年齡特徵、學習特點與實際發展水平把握不準,教學目標或高或低,比較空泛,而且重知識技能類目標,輕情感態度類目標。 4、教學內容的「含金量」不大,難易程度不適當;「含金量」較大的內容其教育價值也往往得不到充分的發掘。 5、教學過程缺乏有效的師生互動,「啟發引導」不足,「灌輸控制」有餘,幼兒多處於被動學習狀態。 6、教學方法單一,與幼兒學習特點不符,或者雖花樣翻新,但華而不實,不能有效地促進學習,等等。 二、提高集體教學質量的一個前提:准確定位 與日常生活、游戲相比,幼兒園集體教學由於是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的教育活動,因此,對幼兒的學習與發展應該具有更加積極的促進和引導作用,集中體現「教育要走在發展的前面,引領發展」的思想。這是幼兒園集體教學應該有的基本定位。 學前兒童的知識經驗可以分為兩類:第一類是比較簡單的知識和技能,兒童在與成人的日常交往中,在生活、游戲、參觀、勞動中就可以自然而然地獲得;第二類知識技能比較復雜,此類知識雖然在幼兒的知識總量中只佔很小一部分,但對其發展具有重大影響,而且只有經過專門組織的教學才可以掌握。 雖然學前知識系統化教學理論更多解釋的是認知領域的教學,但對我們思考幼兒園集體教學的定位及期實現問題,處理集 體教學與日常生活和游戲的關系問題仍然有一定的啟發作用。 (1)區分「兩類經驗」,明確哪些學習經驗可以通過日常生活和游戲自發獲得,哪些需要集體教學來獲得。 (2)將集體教學置於幼兒園一日生活、游戲等共同組成的經驗體系中,充分考慮與幼兒自發經驗的關系和聯系。 (3)明確集體教學的任務重在幫助整理和擴展兒童自發學習所獲得的經驗,使其系統化,達到新的認識水平。 (4)精選教學內容,突出核心概念或問題,發揮集體教學「點睛」的作傷腦筋(如果把日常生活和游戲在幼兒學習與發展中的作用比作畫龍的話)。教師可以先問問自己:這個內容可不可以在日常生活或游戲中學習?如果可以,就沒有必要用作集體教學。如果這個內容雖然也可以在日常生活或游戲中學習,但有些獨特的價值不能體現出來,那麼也可以通過集體教學進行,但教學設計中一定要將這個獨特的價值發掘出來。 總之,提高幼兒園集體教學質量的關鍵首先在於准確定位, 而准確定位既是一個認識問題,又是一個實踐問題。只有正確看待和處理集體教學與幼兒園一日生活、游戲的區別與聯系,才能避免集體教學走出或者簡單重復幼兒的自發學習經驗,或者與其經驗相脫離而導致因缺乏理解基礎面不得不死記硬背的被動學習誤區,真正發揮引領、促進幼兒學習與發展的作用。 三、《指南》在集體教學中的運用 (一)《指南》對幼兒園集體教學可能提供的幫助 1、可以幫助教師理解各領域教育的核心價值 《指南》是按照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個領域來表述幼兒學習與發展的目標和教育建議的。在每個領域的開始部分,都用概括語言簡要說明了該領域對幼兒學習與發展的基本價值、教育要點和特別注意事項,同時通過每個領域所包含的子領域及其基本目標來表示該領域中幼兒學習與發展的最基本內容、為教師理解和把握各學習領域的核心價值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二)運用《指南》於集體教學時應該避免的誤區 前面提到,《指南》相對具體、操作性強的特點,對解決幼兒教育中,包括幼兒園集體教學中存在的許多問題可以有直接的幫助,但這些特也恰恰容易造成一些實施時的誤區,因此,在設計和組織集體教學時要恰當運用《指南》,避免以下幾個特別容易出現的誤區。 1、機械地針對每一條目標及其表現設計集體教學活動 2、刻板地從目標及表現中尋找「內容」 3、簡單分領域進行集體教學 4、機械、表面地組織綜合活動 總之,要以《指南》為推手,提高集體教育的適宜性和有效性,首先要熟悉《指南》,真正理解《指南》各領域的核心價值、基本目標和其中反映的幼兒學習特點和發展規律,掌握指導要點。同時,要將《綱要》和《指南》結合起來,以《綱要》的精神為指導,藉助《指南》的幫助,科學地設計、組織和反思集體教育活動。

4. 如何在幼兒園集體活動中進行游戲化教學

1996年正式實施的《幼兒園工作規程》和2001年試行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都明確規定:幼兒園「以游戲為基本活動」。這一命題確定了游戲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的地位,對幼兒園課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它也是我們開展游戲化幼兒園課程的重要依據。 一、游戲化幼兒園課程的基本特徵 ...游戲化幼兒園課程是指使幼兒園課程實施過程成為游戲或具有游戲特徵的過程。游戲化幼兒園課程具有如下特徵。 1.游戲性 游戲性是指「幼兒在游戲中所表現出來的以主動性、獨立性和創造性為特徵的主體性素質(包括動機、情感、能力與態度等)」。「游戲性,也可用來描述和定義活動,這時,游戲性就成為活動的客觀特徵,活動可以被分為游戲性強或弱的活動」(劉焱,1999)。游戲化幼兒園課程關注課程的游戲性(指活動的客觀特徵),體現幼兒的游戲精神。游戲化課程充分利用游戲因素,關注環境的創設和材料的提供,使非游戲活動游戲化,讓幼兒在玩中學習。 2.主體性 主體性是人作為活動主體在與客體相互作用的過程中表現出來的自主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游戲是一種主體性活動,在游戲中,幼兒的主體意識和自主能力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張揚,他們在活動中享有充分的選擇權和決定權。游戲的這種特徵在游戲化幼兒園課程中得以凸現。游戲化幼兒園課程富有彈性,為教師和幼兒的自主選擇提供了空間,教師和幼兒可以根據興趣和需要生成新的活動內容。在活動中,幼兒成為活動的主體,他們不再被動地接受教師的知性灌輸,而是對活動有選擇權和決定權。 3.開放性 開放是相對於封閉而言的。游戲化課程和傳統課程相比,前者是開放的,後者是封閉的。因為前者關注過程,後者更傾向於關注結果;前者有許多不確定因素,後者常常是預設好的、事先確定的;前者的結果是不確定的,後者對結果的期望常常是確定的。傳統課程的封閉性在游戲化課程中得以改變。游戲的開放性,在游戲化幼兒園課程中得到了正向遷移。比如,在游戲化幼兒園課程中,設計者開始關注活動過程,幼兒有了更多到實踐活動中去操作、去體驗的機會,而這種實踐活動又是多渠道的、可供幼兒選擇的。再如,在課程實施過程中,無論是材料提供還是環境創設,都能適合不同需要和不同層次的幼兒,體現了游戲的開放性。 4.綜合性 綜合,強調的是聯系以及彼此的融合。游戲相對於傳統分科課程來講,各要素及彼此間的聯系和融合更直接、更便捷,因為游戲不需要人為地劃分領域;而傳統分科課程是以學科知識為中心來組織的,它追求的是知識和系統。幼兒在游戲中,無論是經驗的獲取還是能力的表現,都是以「整個」的方式進行的。因此,游戲是最具綜合意義的社會實踐活動,它是培養幼兒綜合實踐能力的有效途徑。游戲的這一特性在游戲化幼兒園課程中突出地表現為課程設計中整合技術的運用。游戲化幼兒園課程堅持按生活的邏輯(因為游戲是幼兒對社會生活的模擬),用游戲的精神和方式去組織課程;在課程設計過程中,設計者從觀念、目標、內容、資源、方法、形式、手段等多方面人手,進行全方位的整合,以期讓幼兒得到全面的發展。

5. 推薦幾個幼兒園小朋友好玩的集體游戲

老鷹捉小雞,應該都會把

6. 如何選擇幼兒園游戲集體教學活動

集體教學的利弊及我國幼兒園集體教學中的問題
這里所謂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是版作為和「一日生活活權動」和「活動區活動」相配合、共同構成幼兒園生活的一類活動。具
體指的是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的班級所有幼兒都參加的教育活動

7. 幼兒園集體游戲

小馬星球很高興回答你:

可以讓幼兒園兒童一起參加的集體游戲:

一、我是小彈簧

目標:能以肢體動作來表現繞彈簧過程及其彈跳特性,體驗與同伴合作、協同游戲的快樂。

准備:較為寬敞的場地

玩法:幼兒圍成圓圈,教師念兒歌:「我們都是小彈簧,按一按,跳一跳。按得輕,跳得低;按得重,跳得高。跳跳跳,跳跳跳,真是快樂的小彈簧。」幼兒跟念並做跳躍動作。再選一個幼兒念兒歌,其他幼兒跟念並做跳躍動作。

二、熊和樹

目標:能按信號快走和保持身體姿態,大膽想像樹和熊活動的動作。

准備:較為寬敞的場地

玩法:教師或幼兒扮「熊」,站在終點線上背向大家,其餘幼兒四散站立在起點線後。「熊」站在原地不動時,小樹邊做動作邊向終點快走。「熊」回頭時,小樹停止不動,保持原來姿勢。如「熊」發現「樹」動了,則「樹」被淘汰。游戲繼續,以最先到達終點者為勝。勝者扮「熊」。

三、老鼠籠

目標:提高鑽、跑及躲閃的技能,發展大肌肉群,鍛煉身體的靈活性、敏捷性和快速反應能力。

准備:較為寬敞的場地

玩法:1、教師和幼兒手拉手站成一個大圓圈做「老鼠籠」,手拉手舉起並念兒歌:「老鼠老鼠壞東西,偷吃糧食偷吃米。我們搭個老鼠籠,咔嚓一聲捉住你。」

2、3~5名幼兒站在大圓圈裡扮演「老鼠」,在「老鼠籠」四周鑽進鑽出。

3、當念到「咔嚓一聲」時,扮演「老鼠籠」的幼兒立即放下手蹲下。未及時逃出圓圈的「老鼠」算被捉住,被捉住的幼兒繼續站在大圓圈上做「老鼠籠」。

四、認出大灰狼

目標:通過游戲鍛煉幼兒四散追逐跑和跳的技能,訓練幼兒的靈活、協調能力。

准備:大灰狼頭飾一個

玩法:1、幼兒站成大圓。教師念著兒歌「叮叮當,叮叮當,認出一隻大灰狼」,依次與小朋友拍手,當念到「狼」時,即把大灰狼頭飾套該幼兒頭上,讓他扮演大灰狼,可以任意選擇吃什麼動物。

2、大灰狼說:「我要吃掉小白兔」其他幼兒就學著兔跳動作向四面逃。

「我要吃小鹿」其餘幼兒就四散奔跑,大灰狼去追。

五、粘泡泡糖

目標:鍛煉幼兒的靈活反應能力。

准備:較為寬敞的場地

玩法:所有的孩子圍成一個圓圈,邊拍手邊說:「粘泡泡糖,粘泡泡糖。」孩子問:「粘哪裡?」老師說:「粘肩膀(或身體的其他部位)。」孩子馬上兩人一組互相碰肩膀。

六、捕小魚

目標:練習在一定范圍內四散躲閃跑。

准備:圈一個,畫一大圈當池塘,圈裡畫一些叉叉代表小石洞

玩法:選一個小朋友做漁翁,其餘小朋友做小魚,念兒歌「小小魚兒水中游,左瞧瞧,右瞧瞧。呀!漁翁來了趕緊跑!」念完後,小魚就在池塘里跑,漁翁就來捉魚。可以蹲在叉叉上代表躲進小石洞,但每個只能躲一條魚,需要其他小魚來救才能動。當老師說「天黑了,漁翁要回家了」游戲結束,然後慶典還有幾只小魚沒被抓到。

七、跟蹤追擊

目標:提高滾接球、拋接球的能力。培養動作靈敏性、協調性。

准備:球若干

玩法:幼兒站成圓圈,選一名幼兒扮追蹤者站在圈內。圓圈上的幼兒通過滾接球或拋接球的方法把球相互傳遞,但不能傳給左右的人。追蹤者在圈內跑來跑去,想方設法把球奪到手。傳遞過程中,誰傳的球被追蹤者搶到就與追蹤者交換角色,擔任搶球任務。

八、凍人

目標:通過跑的動作,訓練幼兒的抑制能力。

准備:用紅黃藍蠟光紙卷三個小紙筒,做成三種顏色的鼻子,貼在凍人的鼻子上。

玩法:扮演凍人的三個幼兒站在場中間。當兒歌念完後,站在場地一邊的全班幼兒跑向另一邊,被凍人手拍著的幼兒就被凍住了,不能再跑。被凍者可由第二次游戲時營救人拍他一下,解凍後跑回線內。

九、一年四季我知道

目標:聽信號向指定方向走或跑,發展走、跑的能力。

准備:用卡紙做春、夏、秋、冬四塊牌子

玩法:在場地四周劃分春夏秋冬四個區域,游戲開始,全體幼兒邊跑向場地四周邊念兒歌:「小朋友,本領高,一年四季全知道。春天過去夏天到,夏天過去秋天到。秋天過去冬天到,冬天過去春天到。」
兒歌念完,教師發令:

「夏天!」幼兒們馬上學做游泳的動作,快步跑到夏天的區域內;

「冬天!」做雪花飄的動作,快步跑像冬天的區域內;

「春天」做小鳥的動作快步跑向春天的區域內;

「秋天」做落葉邊轉圈邊跑到秋天的區域內。

十、電風扇

目標:學習原地自轉,練習平衡能力,通過游戲情境和形象的語言,嘗試做自轉的動作。

准備:較寬敞的場地

玩法:聽口令做動作

電風扇准備——幼兒兩臂側平舉作好准備;
電來了——幼兒自轉2—3圈,自轉時嘴裡可發出「呼呼」的風聲;
停電了——幼兒兩臂放下,停下來站在原地不動。

十一、黑夜找朋友

目標:練習閉眼向前走,提高平衡能力。

准備:較寬闊的場地

玩法:幼兒站成面對面兩排,相距10米左右。

一排幼兒先閉上眼睛,對准對面的幼兒走去,走幾步後,教師說「天亮了」,幼兒睜開眼睛確定一下目標方位,老師又說「天黑了」,幼兒雙眼閉上,繼續向前走。另一排幼兒在原地雙手接走過來的幼兒,並叫其名字,找到朋友。

十二、小孩小孩真愛玩

目標:鍛煉幼兒反應能力、觀察能力

准備:椅子若干

玩法:小朋友坐在場地一端的小椅子上念兒歌「小孩,小孩真愛玩,摸摸這兒,摸摸那兒,摸摸大樹(或其他)跑回來!」最後一句由老師一個人說,說完小朋友就向著老師所指的東西跑去,快速摸一下跑回來。最快到達的小朋友為優勝者。

十三、小小守門員

目的:鍛煉幼兒踢球和控制球的能力。

准備:球若干個

玩法:1、將幼兒分成甲乙兩個橫隊,兩隊相距6米站立。甲隊每人腳下放一個球,乙隊雙腿開立,與左右同伴腳抵腳(如圖)。

2、游戲開始,甲隊同時踢球射門,乙隊進行堵截(用手接球或用腳擋球,踢回)。射門成功,一球得1分,然後互換位置,射進球多的隊獲勝。

規則:只能用腳踢;射門必須在兩端守門員的外側腳之內;守門員不得離開守門去堵截。

十四、小雞吃米

目標:鍛煉幼兒手眼協調能力。

准備:任意活動音樂

玩法:在地上畫一個圓圈當雞舍,扮演小雞的幼兒站在圓圈內。另選一名幼兒扮演飼養員,手拿一些小硬紙片或是小塑料茶塑當米,站在圈外。歌曲開始,「飼養員」邊唱邊隨節奏在圈外撒「米」,老師突然中斷音樂,「小雞」出圈爭拾。再次播放音樂,結束時,拾得多者獲勝並當「飼養員」。

十五、跳圈運糧

目的:練習單腳跳。

准備:沙包若干個(多於參加游戲的幼兒)

玩法:幼兒站成人數相等的四路縱隊,按四個方位站立。教師發令後,每隊第一名幼兒單腳跳到中間圓圈裡取出一個沙包,換另一隻腳單腳跳回並擊第二名幼兒的手。依次進行。做得對又快的隊獲勝,小班可換成雙腳蹦。

閱讀全文

與幼兒園集體教學游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