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大全 > 小學英語的教學評價設計方案

小學英語的教學評價設計方案

發布時間:2021-02-01 13:33:58

⑴ 英語教學評價:如何開展英語教學設計

課堂教學是實踐課程目標的主陣地,教學設計是實施有效教學的保證。教學設計由分析、設計和評價三部分構成,教學設計的開展一般要經過以下過程。
一、需求分析
任何教學都應該起於需求分析,包括學習者分析、教學資源分析和教學目標分析。學習者分析包括學習者學習動機分析、學習風格分析、多元智能分析和語言基礎分析。動機、學習風格和多元智能分析一般可以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最好在教學之始開展,以便為整個學期的教學設計提供必要的學習者信息。語言基礎分析一般可以採用測試的方式進行,鑒於教學設計的特殊要求,應該避免目前比較流行的分級測試,採用主觀性任務,以便對學生的聽、說、讀、寫、譯等各方面的基礎進行診斷。
教學資源分析在教學設計中同樣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學資源分物化資源和非物化資源,物化資源包括教材、參考書、課件、掛圖、視頻、音頻等各種服務於課堂教學的物質化資料,非物化資源主要指教師的理論儲備、教學技術和研究能力。
教學目標分析指把《課程標准》中有關聽、說、讀、寫、譯,有關語法、詞彙、情感態度、文化策略知識,有關唱、做、畫等方面的要求具體化為單元教學目標和課堂教學目標。教學目標必須採用可以觀察的行為動詞表述,而不是籠統的「理解」、「掌握」。另外,教學目標分析還包括目標層次的分析。根據布盧姆的教育分類學,人的認知表現為知識、理解(領會)、應用(運用)、分析、綜合和評價六個層次。就每一單元的教學目標而言,不管是閱讀還是聽說,不管是文化還是策略,都應該體現認知的不同層次。
二、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包含教學策略設計、教學過程設計、教學活動設計、教學技術設計以及評價測試設計五部分。
1.教學策略設計
教學策略設計指教學設計中教學模式的選擇和教學方法的選擇。如閱讀教學設計中,是採用任務型閱讀教學模式、情景閱讀教學模式、探究式閱讀教學模式、項目閱讀教學模式還是其他,是採用顯性的教學方法、演繹的教學方法還是隱性的、歸納的教學方法等都屬於教學策略設計的范疇。不同的教學目標、不同的學生、不同的教學資源需要不同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小學與中學不同,中學與大學也不同;分析型學習者與綜合型學習者,體驗型學習者與視覺學習者對教學模式的要求也不同。小學階段可以多採用體驗型的教學方式,而高中和大學比較適合分析型學習方式;小學階段可以多設計游戲活動,而中學階段和大學階段設計游戲就應該特別謹慎。
2.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過程設計是一個經常被人們所忽略的問題。其實,一堂課如何導入,如何呈現任務和知識,如何訓練知識和技能,如何應用和評價所學,是教學設計必須考慮的問題。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經常發現學習活動錯置的現象。第一,活動難度錯置,認知要求高的活動反而被安置在認知要求低的活動之前;第二,活動目標錯置。比如,閱讀和聽力之前的詞彙教學其主要目的是服務於後面的閱讀和聽力,為閱讀和聽力等在語言方面做准備,那麼如果是聽力前的教學,詞彙應以語音和語意之間的聯結為主;如果是閱讀前的教學,那麼詞彙就應該是文本和語意的聯結為主。但是,我們卻經常看到很多教師在閱讀前和聽力前講解單詞用法,訓練單詞,有時還設計了詞彙應用活動。
3.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設計是課堂教學設計的主要內容。一堂課由若干教學活動組成,設計教學活動時必須注意活動的層次性、系統性、適應性和銜接性。
所謂活動的層次性,第一指課堂教學的活動應該是逐步遞進,逐步升級的趨勢,活動由信息辨認、語音辨認、文化和策略的識別,到信息、知識、策略的理解、應用、分析和綜合,由功能、技能的訓練到功能和策略的運用和評價。所謂活動的系統性指所有活動必須指向同一最終目標,為同一個目標服務。所謂活動的適應性指活動必須適應學生的認知風格和學生的語言基礎,處於學生的最近發展區之內。活動的銜接性是活動系統性的保證。活動的銜接性指前面的活動是後面活動的准備或前序列,後面的活動是前面活動的繼續,建立在前面活動目標之上。
4.教學技術設計
隨著教育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技術、網路技術開始走進英語的課堂教學。演示文稿在給教師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會給外語教學帶來不良影響。所以,教學設計中媒體的使用必須考慮到媒體與教學材料,與教學目標,與學生的接受程度之間的關系,而不能盲目地使用現代教育技術。
5.評價設計課堂教學設計中的評價既有形成性評價,又有總結性評價。課堂教學中的形成性評價多為診斷性評價,一是診斷任務的達成與否,二是診斷學生是否按照預期的方式在開展活動,三是分析造成學習困難和設計難以有效實施的因素。課堂教學中的形成性評價可以通過觀察、師生對話、問卷等方式。教學設計中形成性評價要求教師必須分析每個活動可能出現的變化,然後根據可能性變化設計各種備用活動,即每個階段教師都必須設計預案。
三、教學設計實施
教學設計是否合理需要通過具體的課堂教學實施進行評價。教學設計不能付諸實施,其評價也只能停留在理論層面。實施是對教學設計科學性的具體檢驗,更是教學設計目標達成的唯一渠道。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收集各種相關數據,以便對教學設計進行評價。
四、教學設計評價
教學設計評價指對教學設計科學性的評價。教學設計評價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既要收集有關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信息,又要收集關於教學設計本身的信息。信息收集可以採用課堂觀察的方式,有條件的情況下最好請同事或者相關專家聽課;信息收集還可以採用訪談、問卷調查等方式,最好採用現場調查的方式。比如,可以通過與學生的座談了解學生的看法,可以通過專家與授課教師的座談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可以通過課堂結束時的問卷調查收集有關教學設計的各種信息。
五、完善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本來就是一個過程性研究,需要一個迭代的研究循環,教學設計也因此不能是通過一次教學實踐就完結的活動。每個學校可以構建一個研究共同體,採用基於設計的研究方法或者是行動研究方法,通過不斷地設計、實踐、完善設計,開發適合自己學校學生特點的教學設計。
(責任編輯 池春燕)
* 本文作者工作單位系北京石油化工學院外語系。

⑵ 小學英語教學設計中的評價內容與方法怎麼寫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無論是教學還是評價都應該以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版發展為出發權點,這有益於學生認識自我,樹立自信,有助於學生反思和調控自己的學習過程,從而促進語言能力的不斷發展。教學中,首先要讓學生意識到自我評價對於他們學習能力的發展有著重大的意義,並逐步滲透自我評價的方法,讓學生學會。通過評價讓學生學會分析自己的成績和不足,明確努力的方向

⑶ 小學英語設計評價活動

首先,教師應明確課堂評價的目的。小學英語課堂評價的目的不是區分好學生和內差學生,而是激發學生的容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在評價過程中反思自己的學習行為,找出自己的學習問題,調整自己的學習策略,以便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因此,課堂評價尤其要注重實效性。大班授課時,教師不能對每個學生進行相應的評價,而是四人小組、兩人小組、男女小組評價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問題。小組評價促進了小組內部的合作與交流,培養了學生自主探究的合作精神,發揮了學生之間相互監督和鼓勵的作用,促進了每個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其次,教師應考慮評價的方式、規則、時機和細節。小組活動評價可以貫穿於課堂教學的全過程,但並不是每一項活動都有小組活動評價。否則,這種評估會佔用太多的時間,工作量是努力的兩倍,努力的一半,無法取得實質性的成果,從而增加了教師和學生的負擔。

⑷ 如何設計對學生英語課堂學習評價表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評價是一種形成性評價,它對於英語教學有著重要的意義內。其一,容課堂教學評價是教師對學生進行終結性評價的依據。它記錄著學生的學習效果,學習態度和與他人合作等情況,為教師進行終結性評價提供了第一手資料。其二,課堂教學評價是組織、調控教學的重要手段。利用評價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維持課堂紀律,促使教學順利進行

閱讀全文

與小學英語的教學評價設計方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