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大全 > 小學教師教學常規管理交流稿

小學教師教學常規管理交流稿

發布時間:2021-01-23 11:00:46

⑴ 小學教師如何把教學常規工作常態化

通過游戲的方式傳輸,讓小朋友即玩了同時也記憶深刻。還有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

⑵ 教師教學常規是什麼

1、預備鈴響後,教師到授課班級候課。上課不遲到,下課不壓堂,中途不離開教室。版

2、教學目的明確,權傳授知識准確,重、難點解決得好,面向全體,因材施教。

3、教學組織嚴密,講練時間配合合理,作業適量,注重課堂實效,不搞花架子。

4、教師語言規范、精煉,板書工整、簡明、醒目。

5、教學方法得當,具有邏輯性、啟發性、開放性、實用性,教學內容科學准確,詳略得當,熟練自如。正確使用現代教學手段和教具。

6、教師儀表端莊文雅,精神飽滿,啟發誘導,結合教材滲透政治思想教育。

7、傳授知識同時要注重講思路、講方法、講規律,適應學生各種能力發展需求,教學環節靈活多樣,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學生學到分析解題的方法,提高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8、指導學生先預習後聽課,先復習後作業,學完單元會做小結等學習方法。

⑶ 如何抓好教學常規管理

本人以為,要抓好教學常規,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內是要熟悉各級教學管理文容件,特別要精通本校的教學管理文件,熟悉教學管理的內容、工作程序和工作要求;
二是要嚴格執行教學管理制度,以制度管人管事;
三是要建立教學監控系統,暢通學生教學信息反饋,定期開展教學檢查,深入課堂聽課,及時掌握教學信息(老師教學態度、課堂教學效果、學生出勤情況等),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四是要建立獎罰分明的激勵機制,認定教學事故,評選優秀教師,促進教風根本好轉。
以上屬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⑷ 中小學教學常規管理細則的課堂要求

上課是完成教學目標,保證教學質量的核心環節。
教師上課的基本要求:
1、嚴格按課表上課,未經教導處同意,不得隨意調課,更不準隨便缺課。上課不得遲到早退,不得中途離開教室,不得拖堂。
2、教師在預備鈴響時應站在教室門口,目視學生做好上課准備,同時清點學生人數,弄清學生缺席情況,對非正常缺席學生應及時報告學校教導處。上課開始和結束,師生應相互問候致禮。
3、教學過程中,教學內容應緊扣教學目標,教學活動要面向全體學生,對不同學習基礎的學生,在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上應盡可能體現不同的層次要求,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以適應他們的學習需求。
4、堅持探究式、合作式和討論式教學,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特別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教學實效。對學生的學習活動要及時反饋、及時補償,盡力使絕大多數學生通過教學活動都能實現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並獲得成功感,盡可能減少學生在知識和技能上的缺漏。
5、課堂練習設計要典型精當,有利增強學生對主幹知識的運用掌握,既要防止題海戰術,盲目地多練,又要防止老師包辦,缺少學生的自主練習與實際體驗,真正做到精講精練。
6、教師上課要講普通話,語言要精煉、准確、生動、富有啟發性和吸引力,聲音要響亮;板書要清楚,布局結構合理,能體現出講課重點,字跡工整,大小適當,用字規范,不寫錯別字;教師要舉止文明,教態親切、自然、大方,衣著得體,不準穿透明裝、吊帶裙、露臍裝、短褲、背心、拖鞋進入教室,不化濃妝,不準在教室內抽煙。體育教師必須穿運動服、運動鞋上課。嚴禁酒後上課,上課時必須關閉手機。
7、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人格,嚴禁體罰和變相體罰、羞辱學生。上課時教師不得把學生趕出教室。同時應嚴格要求學生遵守課堂規則,課堂內發生的問題不能及時處理的,應由任課教師負責在課後處理。
8、重視教學衛生,注意糾正學生坐、寫姿勢,隨堂教師要負責督促學生認真做好眼保健操。
9、活動課要納入課堂教學,其課程和教學內容的選擇要符合當地實際,並相對穩定,形成特色;活動形式要靈活多樣,符合以學生為主,教、學、做相結合的原則。
10、檢查教師上課情況是學校教學管理的一項重要工作,學校每學期都必須有詳細聽課計劃與課堂教學檢查評估方案,以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相關檢查形式有:學校領導隨堂聽課檢查;教導處定期普查或不定期抽查;各班《班級日誌》詳細登記,教導處每周查閱核實《班級日誌》;教研組有目的地集中聽課,學校組織學生座談會和問卷調查等等。

⑸ 如何抓好教學常規管理 , 促進教學質量提高

教學工作是學校的中心工作,作為教育教學的執行者, 下面,就此談談我個人的一些膚淺的看法: 一、加強備課管理,備課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根本保證 備課,是衡量教師師德的主要標准。備課,是教師工作責任感的具體表現;備課,是教學工作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教學工作是教師最經常、最大量的工作,對這些工作是充分准備、一絲不苟呢,還是馬虎從事,應付了之呢,這是衡量一個教師的師德是否高尚的主要標准。要教好課,就得先備好課,這一點對新教師來說是如此,對老教師也不例外。 備課,是教師不斷學習和提高教學能力的過程。有人會覺得,我已經讀過幾年大學,對中學的這些簡單知識,不過是小菜一碟而已。記得有句行話叫做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必須有一桶水。不要說現在科學技術一日千里,不少的新知識擺在我們面前,等待著我們去認識,就算是所謂的舊知識也有個提高的問題。例如相關文言知識,退一步來說,教師即使把自己懂得的問題,在課堂上有條不紊地對學生講一遍,學生也不一定就懂。這是為什麼?這里還有一個怎樣教的問題,講得雅緻一點,就是一個教學藝術問題。因此要上好每堂課,教會每一個學生,還必須周密考慮教學步驟和教學方法,這就得認真備好課。 備課,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根本保證。教學有法無定法,貴在得法。作為教師,要完成教學大綱中規定的任務,又要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能力,這就是中學教師備課的總要求。所以教師必須認真鑽研教學大綱,明確教學目的和要求,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正所謂:善教者學逸而功倍,不善教者學勞而功半。 二、加強課堂教學管理,提高了課堂效率 第一、堅持課堂管理目標原則。 新課程堅持以學生發展為本的基本原則,強調要根據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心理特點來確定教學目標。新課程的這種變革對傳統課堂管理形成巨大的沖擊,要求課堂管理以學生的發展為核心,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來確定課堂管理目標,從而促進課堂的生長。正確的目標本身具有管理功能,直接影響和制約師生的課堂活動,並起積極的導向作用。作為課堂管理者之一的教師,課堂上所實施的一切管理措施,包括組織、協調、激勵、評價等,都應當努力服務於設定的教學目標;課堂管理的成敗得失,也應當以課程標準是否實現,教學目標有無達成和學生是否成長作為衡量依據。部分教師由於忽視課程標准和教學目標對課堂管理的制約作用,在課堂管理上往往就無所適從,失去了目標和方向,導致課堂管理流於形式主義,部分學生在課堂上自由散漫。 第二、努力構建平等、民主的管理機制。 舊式課堂管理側重於要求學生對規章規則的服從,只把眼光集中在控制學生問題行為、處理學生消極行為上,更多地關注程式化的問題解決和課堂秩序的規定性。舊式課堂管理方式太剛性而缺乏活力和創造力,學生在條條框框的束縛下,只能戴著枷鎖跳舞,並不能成為課堂學習真正的主人。新課改要求構建的是平等、民主的管理機制: 首先,創設寬松、平等、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促進課堂管理。教師作為平等中的首席對課堂管理有著舉足輕重的指導作用。新課程要求教師對學生的態度不能居高臨下,但這並不意味著學生對教師的態度就可以以下犯上。新課程下教師不能因為片面追求平等,而弱化自己在課堂管理中的作用。師生交往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其平等中首席的作用,積極和學生進行交往,贏得學生的尊重,樹立教師的威信,這樣在課堂管理中學生就能做到親其師而信其道,自覺服從管理。 其次,發揚民主,提出合理的課堂規范。教師對課堂管理要堅持以人為本,增強服務意識,滿足學生的合理需求;要從學生的身心特點出發,提出合理的課堂規范。教師從一開始就要根據課堂管理目標提出對學生行為的期望,讓學生清楚明了課堂中那些行為是合適的和可接受的,那些行為是不合適的和不可接受的。針對這樣一些期望讓學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師生在發揚民主的基礎上共同來確定課堂規范。教師在確定課堂規范時,要立足於是否有利於課堂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是否有利於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是否有利於學生的發展。通過師生共同努力,在發揚民主基礎上建立的課堂規范,無疑具有開放性和靈活性,這樣會比較容易得到學生的認可和接受。 再次,注重學生的自主管理。教師要提高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培養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新課程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而自主學習能否收到良好的效果,有賴於學生學習過程中自我管理能力的高低。在課堂管理中,教師要尊重學生學習的自主權,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有效的指導,讓學生參與到課堂管理中來,讓學生認識到學習的事是本人的事,課堂的管理也是自我的管理,學生本人也是課堂的管理者。通過構建平等、民主的管理機制,就會使課堂管理充滿活力,就會在課堂上真正實現師生互動,就會在課堂上真正促進學生的發展。 第三、注重過程管理。 過去的課堂管理是一種結果管理,更多地關注程式化的問題解決,只管教不管學。新課程強調對學生學習過程的指導,這無疑對教師的課堂管理提出了新要求。新課程要求教師在課堂上應該選擇過程管理。過程管理注意的方面: 首先,有效的學法指導。實踐表明,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方式影響了學習結果,單純的行為參與方式並不能促進學生高層次思維能力的發展,只有以積極的情感體驗和深層次的認知參與為核心的學習方式,才能促進學生包括高層次思維能力的發展在內的全面素質的提高。新課程為了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倡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重要的學習方式。這樣的學習方式讓學生有了一個積極參與和思維的活動,經歷了一個實踐和創新的過程。但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發現,很多學生對這樣一些新的學習方式顯得不適應,或者不知道該如何去探究、如何去討論、如何去活動。無論是何種教法和學法都有其內涵。如果教師和學生本身對教法或學法所知甚少的話,在課堂上為討論而討論,為探究而探究,為活動而活動,一哄而上,隨意採用,這常常導致課堂管理放的開,收不起,出現教師袖手旁觀,學生放任自流的現象。正確可行的做法是,教師要真正學好新課程理念,理解把握新教法和學法的內涵,在課堂上幫助學生樹立新課程理念,循序漸進地指導學生掌握和實踐新的學習方式,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真正成為新課程下學習的主人,也只有這樣有效的課堂管理才能水到渠成。 其次,密切關注教學狀態,進行有效的動態管理。課堂教學是在特定的時空內,面對的是幾十個活生生的學生,新課程下教師在課堂上要能和學生平等對話,思維碰撞、情感互動,這是一個多因素彼此影響和制約的復雜動態過程,甚至還會出現意想不到的偶發情況。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及時分析把握教學目標與課堂管理現狀之間存在的偏差,密切關注學生學習的精神狀態和課堂的氣氛,把握好學生的心理特點;同時努力調控自己的情緒,運用自己的教學機智和教學魅力,因勢利導確定課堂管理的各種新指令,作用於全班學生,在變化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努力尋求優化的管理對策來優化課堂教學。通過有效的動態管理,就會及時發現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就會減少或者避免課堂管理中出現的弊端,從而使課堂真正動起來和活起來。 三、注重了作業的布置與批改管理 作業是鞏固知識形成技能的重要環節,是反思教學改進教學重要依據,因此要求教師作業布置與批改做到三精、三必、三杜絕。精心布置學生作業內容。作業內容設置必須要有針對性、選擇性。堅決杜絕重復抄寫與罰作業現象,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使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提高。精心批改作業方面,教師批改要做到及時准確,不使用×,必須用鼓勵性語言,同時,學校要求教師採取一對一面批的形式,把批改作業作為教師與學生情感交流的載體。對學生作業中出現的錯誤,教師要督促學生改正,並進行再次批改。堅決杜絕教師誤批現象。精心小結。善於總結工作才會有提高,細節決定成敗。任課教師要善於發現學生學習中的問題,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行為。因此,學校要求教師建立錯題檔案記錄,要求教師必須把學生常錯的典型試題進行簡單地登記、分析、歸納、小結,記錄在教師作業批改本中。堅決杜絕了教師的隨意性。為科學有效在地指導學生學習提供了第一手資料,形成了典型的學生作業案例。 四、 抓好課後輔導和質量檢測 首先,抓好了課後輔導。輔導工作是教師對學生因材施教的重要手段。在抓好課堂教學的同時,始終持之以恆抓好尖子生和轉差生這一工作。開學初,每位教師必須高質量制定出尖子生和轉差生計劃,並結合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認真做好各項記錄,做到尖子生要定時,轉差生要隨時,特別是對學困生的輔導要耐心而細致,努力使每位學生在原有基礎上有進步。學期末學校通過學生座談,家長問卷等形式,了解學生輔導的情況。其次,抓好教學質量檢測。質量檢測是教學環節的重要部分,為了及時發現教學薄弱環節和存在的問題,學校對教師的教學效果每到月末都通過月考的形式進行質量檢測,檢測結果上報學校,教導處及時進行分析匯總,並以年級為單位,召集各科教師進行集中反饋。在反饋中對於教師工作中的成功之處予以肯定,對於存在的問題及時指出並提出整改意見。

閱讀全文

與小學教師教學常規管理交流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