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小班繪本跟屁蟲教學反思
不足:在教學活動中,幼兒閱讀的形式較為單一,只採用一種方式——師幼共同閱讀,沒有給幼兒提供自由閱讀的機會,沒有讓孩子體驗自由閱讀的快樂。
② 幼兒園繪本媽媽的味道教學反思
繪本《媽媽心 媽媽樹》教後反思 (後巷中心幼兒園 趙佳) 繪本案例:不要再笑了,裘裘 (後巷中心幼兒園 石玲芳) 繪本《我的幸運一天》教學反思(後巷中心幼兒園 張麗娜) 2013-05-02 16:21:57 分類: 案例反思 標簽: |舉報 |字型大小大中小 訂閱 《我的幸運一天》講的是一隻小肥豬找錯...了門,來到了狐狸家,當面對危險時,小豬沉著、鎮定。積極想辦法,動腦筋,終於憑借自己的智慧脫離了危險的故事。 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我步步引導、層層深入,充分發揮了幼兒的想像力,並調動幼兒已有的知識經驗,使每個幼兒的想像、思維得到了進一步提升。但是在活動的過程中,卻也發現了很多的不足,現對這個活動談談我的實施感悟及反思。 首先,為了呈現更清晰的效果,我借用自製的PPT來輔助教學,想隨著畫面的出現,一步步引出故事情節。在逐步揭示情節的過程中,不斷引導幼兒猜測情節的發展,培養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然後通過老師的引導,孩子能積極閱讀畫面。繪本是一種獨立的圖書形式,文字與圖畫共同承擔著講故事的重要責任,繪本特點是圖片多文字少,甚至有的只有圖片沒有文字,這就意味著老師怎樣引導孩子來閱讀畫面是非常重要的活動中,幼兒都積極回應著我的問題,但在整體的把握上不夠突出,以至於給人的感覺是出示一幅畫面,提問講解,再出示一幅畫面,再提問講解的感覺,比較呆板,不夠創新。 在教學中老師能引導孩子展開合理豐富的想像。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孩子在看一本書時,不僅會聯想到現實的生活,其他的文學作品,還會把自己想像成這個作品中喜歡的角色。如孩子會通過觀察小豬的表情、動作、姿勢、說話,從中想像故事的發展,體會小豬的機智與可愛。這樣孩子們陶醉在自己想像的世界裡,享受著作品所引發的快樂。這些想像的內容讓繪本閱讀不僅僅只局限在繪本本身,而是使得繪本閱讀更加豐滿、更加立體。 最後生活經驗遷移。由故事中小豬的機智從而化危險為幸運,遷移到生活中遇到困難要冷靜,想辦法面對。這是自然而然想到的環節,也似乎是必然的。但也讓我思考是否真的有這個必要,強行遷移會否顯得牽強呢? 總之,在進行繪本教學時,老師要盡量通過自己生動的語言,豐富的表情吸引孩子,盡量引導孩子仔細觀察,合理想像,從而激發學生的想像力,培養孩子樂於閱讀樂於表達的良好習慣
③ 如何運用繪畫的多元化教學反思游戲進行繪本教學
數學離不開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充分關注幼兒的經驗,引導幼兒在生活和幼兒園活動中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
④ 誰藏起來了教學反思
第一:《指南》中指出:要利用生活和游戲中的實際情境,引導幼兒理解數概念。為了讓幼兒能從生活經驗入手,結合游戲更好的習得關於序數和數學方位的相關知識和經驗,我結合中班主題《我們居住的地方》,以及繪本《誰藏起來了》,設計了本次數學活動《誰藏起來了》。
第二:繪本里有18個動物做捉迷藏的游戲,因為給中班的孩子用,而且還是集體教學,18個動物不便於孩子講述,不便於孩子記憶,所以我在繪本中選取了部分畫面和9個動物。從幼兒生活經驗入手,在幼兒感知的基礎上,觀察畫面中樓房的結構,讓幼兒學慣用先從下往上看樓層,再從左往右看房間的辦法,就能知道小動物們住幾零幾。
第三:活動的素材對孩子的記憶能力和觀察能力是有挑戰的,起先觀察記憶的是一個動物的位置,逐個動物的位置,然後觀察動物的動作變化,最後請孩子關注的是從整體到局部的動物臉上細微表情的的變化。通過5次不同維度捉迷藏的游戲情境不斷加深記憶,通過對比,引導幼兒講述動物的位置,描述動物房間是「幾零幾」,使其了解並初步掌握序數概念,同時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和記憶能力。顯然對這群孩子來說,序數的概念掌握的比較好,要他們說動物住在幾零幾可能難不倒他們,對他們不太有挑戰性,但是觀注動物細節的變化,神情的變化,對孩子來說,細致的觀察能力,還是有所挑戰的。
第四:在教學活動中,我看到部分男孩子特別積極,有些女孩子臉上的表情告訴我,有點膽小,怕說錯,但是我還是把一些發言的機會留給了女孩子,當她們說出答案後,給予及時的熱烈的掌聲,激發她們大膽說。同時,我也建議孩子把熱烈的掌聲送給自己,激發孩子的自我欣賞和自我肯定。
第五:正如馮園長及劉園長和其他評課老師說到的,在幼兒操作材料的投放上,更要凸顯層次性和選擇性,充分發揮幼兒的主動性,讓孩子的成功感由內而外地釋放。
⑤ 幼兒中班 繪本閱讀猜一猜教學反思
設計意圖:《看一看·猜一猜》是大班早期閱讀繪本中的一個內容,主要是通過對畫面的觀察,來猜一猜是什麼東西,嘗試著去發現事物整體和局部的關系。這本圖畫書畫面清晰、情節簡單易懂,對於大班幼兒來說,能夠關注到繪本的重要內容。但是如何調動幼兒參與閱讀活動的積極性,如何激發幼兒進行大膽的猜測想像,如何讓幼兒能夠用比較完整、清晰、生動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想法是我設計本次活動的主要意圖。 活動目標: 1、願意參與閱讀活動,嘗試發現事物整體和局部的關系。 2、能大膽進行猜測想像,並用比較清晰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准備: 閱讀CD和教學大書,大書中的部分文字內容用白紙條遮擋; PPT課件、放大鏡; 幼兒人手一本小圖書。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觀察封面,激發興趣。 引導幼兒觀察封面,提問:「你看到了什麼?那你們說說這會是一本關於什麼的圖書呢?」最後打開遮住書名的白紙條,幼兒認識書名《看一看·猜一猜》。 二、翻看教學大書,師幼共讀P1---6頁。 1、翻看第一頁「指紋」畫面。 (1)幼兒大膽想像猜測:這是什麼? (2)請小朋友在身上找一找它。 (3)翻看第二頁畫面驗證幼兒猜測,師:原來它是我們手指上的指紋。 (4)讓幼兒觀察自己的手指,提問:你在手指上找到了么?是不是每根手指上都有這樣的漩渦狀的指紋?你找到了幾個這樣的指紋? 2、翻看第三頁「舌頭」畫面。 (1)請幼兒猜想:這是什麼?鼓勵幼兒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並敘述理由。 (2)翻看第四頁畫面驗證幼兒猜測,請幼兒互相觀察對方的舌頭,看看有沒有圖片上這樣的小泡泡。小結:舌頭上的這些小泡泡叫做「味蕾」,它可以幫助我們吃東西的時候分辨出不同的味道。 3、翻看第5頁「蜻蜓的眼睛」畫面。 (1)猜猜這又是什麼呢? (2)翻看第6頁畫面猜測驗證,師:原來是蜻蜓的眼睛,我們通常把它的眼睛叫做「復眼」。 三、幼兒自主閱讀。 1、PPT課件一一出示圖片:蝴蝶翅膀、魚鱗、羽毛、放大的布紋、冰糖、花粉等,並提問:猜猜這是什麼? 2、提示幼兒:答案就藏在小書裡面,請找一找,答案在第幾頁?它是什麼? 3、幼兒交流發現結果,操作記錄答案在第幾頁,並說一說它到底是什麼?結合識字,出示字卡:鱗粉、鱗片、羽毛、布紋、花粉等。 四、聽閱讀CD完整欣賞圖畫書。 1、介紹繪本名稱和作者 2、幼兒邊聽CD邊翻看小書,注意提醒幼兒翻書和看書的方法。 提問:是什麼寶貝能把這么細小的東西讓大家看的這么清楚呢? 五、經驗延伸。 出示放大鏡,帶領幼兒用放大鏡去尋找更多神秘的、細小的寶貝。 教學反思: 整個教學活動我是按照「閱讀封面--師幼共讀--自主閱讀--完整欣賞」四大環節來開展的,教學中孩子們始終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都能大膽猜測並表達自己的想法,達到了預設的目標。 我認為這次活動比較成功的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內容選材方面,圖畫書《看一看·猜一猜》屬於知識類的讀本,這類讀本的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真實感」,作為一個一直生活在真實世界裡的人,似乎已經習慣了把「真實」這兩個字和平淡無奇聯系在一起。 可是,在這個讀本里,真實事物卻是通過另外一雙眼睛呈現出來的,充滿了驚奇和神秘,這大大吸引住了孩子們的視覺感官,從而激發了他們去參與探究這個奇異新世界的願望。 二、是教學准備方面,主要是兩大准備:教師准備和幼兒准備。閱讀教學需要老師更多來自於內心世界的感受,深邃的理解和蘊含,還有扎實的基本功底,所以我潛心研究了教材,精心設計並多次修改了方案,為了解決教學重難點還製作了PPT課件。幼兒准備方面,近兩年來,我們班的孩子一直在開展繪本教學,他們有著良好的閱讀習慣和閱讀經驗,孩子們的基礎也為活動的成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並錦上添花。 三、是活動亮點,開頭部分閱讀封面的環節和師幼共讀的環節是本次活動的一個亮點,在孩子不知道閱讀內容的情況下,留白的封面無疑成了孩子最好的猜一猜、說一說的機會,在活動開始時大大的激發了孩子的想像力和表達力,給予了孩子充分的猜測、預期、質疑、反思的機會,這樣的教育策略也為孩子們創設了一個寬松自由的語言氛圍。接下來的師幼共讀環節,我在活動中層層遞進的提問,不斷的給孩子設疑,鼓勵,引導孩子仔細觀察,不斷碰撞思維的火花,整個活動中孩子們都能大膽的進行猜測想像,並用比較清晰的語言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從而很好的與孩子互動。 四、是在教學中我比較注重培養孩子學習和看書的習慣和能力。科學類的圖畫書其實更容易讓孩子學會自主閱讀。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我通過PPT展示了八幅圖片後,就讓孩子自己去小書中尋找答案在第幾頁?是什麼?並將答案記錄在表格中,這樣的一個自主學習,能很好的幫助孩子建立閱讀的方法,提高孩子學習、看書的習慣和能力。 當然活動中還有需要改進的地方,比如說老師的反饋性語言應更豐富些,這樣可以讓孩子感受到老師對他們每一個人的想法都是關注的。另外,教育活動的結束不是結果,一節課中遠遠不足以挖掘文中更多的深邃,走進閱讀,也是為了更好的走近生活,接下來我會帶著孩子一起用放大鏡去看看我們真實的生活,擁有更多的看一看,猜一猜。會和孩子們一起去開展更多這樣想像游戲,會讓孩子在合上書本後任然興致勃勃的帶著一雙夢想的眼睛去觀察生活中的每個細節。也許當孩子們學會了用這種不同尋常的目光去看世界時,估計再難懂的醫學手冊、說明書也可以如同美麗的圖畫書一樣,給他們帶來最不尋常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