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教版小學五年級數學上下冊課件ppt
易百特教師網里有
我也是教數學的老師
課件都是這下的
2. 小學五年級數學教學計劃
五年級數學上冊教學計劃
一、 學情分析
五年級7班現有學生46人,男生27人,女生19人。多數學生具有明確的學習目的,在平時學習比較認真、努力、主動,他們接受新知識能力強,學習新知識較快,具有良好的數學學習基礎。這些學生平時作業認真,每次完成的質量也很好,測驗成績穩定,並且成績也較好。但是也有一部分的後進生,他們對學習數學學習不是很感興趣,學習不主動,數學的基礎比較差,計算能力和分析應用題的能力都不強,加之對學習馬馬乎乎的態度,平時沒有較好的學習習慣,上課不專心聽講,注意力不集中、貪玩,老師留的作業不認真完成,這些學生在各種測驗中成績不盡人意,還需要加倍的努力。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內容包括:小數乘法和小數除法;對稱、平移和旋轉;簡易方程;因數與倍數;多邊形的面積;統計。
小數乘法和除法在實際生活中和數學學習都有著廣泛的應用,這部分內容是在前面學習整數四則運算和小數加、減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繼續培養學生小數的四則運算能力.簡易方程是小學階段集中教學代數初步知識的單元,在這一單元里安排了用字母表示數、等式的性質、解簡單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等量關系進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等內容,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觀察物體和多邊形的面積兩個單元在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通過豐富的現實的數學活動,讓學生獲得探究學習的經歷,能辨認從不同方位看到的物體的形狀和相對位置;探索並體會各種圖形的特徵、圖形之間的關系,及圖形之間的轉化,掌握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積公式及公式之間的關系,滲透平移、旋轉、轉化的數學思想方法,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進一步發展.
在用數學解決問題方面,教材一方面結合小數乘法和除法兩個單元,教學用所學乘除法計算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理解小數的意義和性質的基礎上,比較熟練地進行小數乘法和除法的筆算和簡單的口算。
2.在具體情境中會用字母表示數,理解等式的性質,會用等式的性質解簡單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簡單情境中的等量關系並解決問題。
3.探索並掌握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會計算它們的面積。
3.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4.欣賞生活中的圖案,靈活運用平移、對稱和旋轉在方格紙上設計圖案。
5.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6.養成認真作業、數學整潔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小數乘法,小數除法,簡易方程,多邊形的面積,統計等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
教學難點:小數除法,簡易方程,多邊形的面積是本冊教材的難點教學內容.
三、教學措施
1.結合教學內容,滲透思品教育,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例題、練習題的設計,力求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及思品教育因素,結合教材內容適時適度的對學生進行思品教育。通過計算和應用題的解答,培養學生仔細的良好學習態度,以及題後驗算的良好習慣。
2.切實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1)理解算理,掌握方法。小數乘除法要求學生能比較熟練的進行計算,關 鍵是理解意義、掌握方 法。重點要讓學生知道積的小數點的位置是根據積德變化規律來確定的。
(2)重視基礎,要求適度。小數乘除法的計算要求「比較熟練」,小數四則混合運算只要求達到「正確『。同時對口算的訓練要給予一定的重視,要掌握口算的基本技能,逐步提高計算能力。
(3)運用規律,合理計算。整數的運算定律對小數的計算同樣適用,教學時要培養學生觀察題中的數據,運用運算定律進行簡便計算、合理運算的意識,並注意計算方法的多樣化,體驗計算教學的開放性。
(4)驗算檢查,養成習慣。小數的乘除法計算可以進行相互驗算,小數的四則混合運算要進行「步步為營」或者「一步三回頭」式的檢查,重要的是使檢查和驗算成為學生的習慣,通過檢查和驗算,可以提高計算的正確率,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認真、塌實的學習態度和作風,讓學生終生受益。
3.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培養數學能力。
結合教學內容,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培養數學能力,是小學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教師要認真鑽研教材,挖掘教材蘊含的因素,重視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
四、教學時數及進度安排
3. 小學五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
小數乘法
1、小數乘整數:意義——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
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個1.5的和的簡便運算。
計算方法:先把小數擴大成整數;按整數乘法的法則算出積;再看因數中一共有幾位小數,就從積的右邊起數出幾位點上小數點。
2、小數乘小數:意義——就是求這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
如:1.5×0.8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1.5×1.8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
計算方法:先把小數擴大成整數;按整數乘法的法則算出積;再看因數中一共有幾位小數,就從積的右邊起數出幾位點上小數點。
注意:計算結果中,小數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數化簡;小數部分位數不夠時,要用0佔位。
3、規律(1)(P9):一個數(0除外)乘大於1的數,積比原來的數大;
一個數(0除外)乘小於1的數,積比原來的數小。
4、求近似數的方法一般有三種:(P10)
⑴四捨五入法;⑵進一法;⑶去尾法
5、計算錢數,保留兩位小數,表示計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數,表示計算到角。
6、(P11)小數四則運算順序跟整數是一樣的。
7、運算定律和性質:
加法:加法交換律:a+b=b+a
加法結合律:(a+b)+c=a+(b+c)
減法:減法性質:a-b-c=a-(b+c)
a-(b-c)=a-b+c
乘法:乘法交換律:a×b=b×a
乘法結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a-b)×c=a×c-b×c】
除法:除法性質:a÷b÷c=a÷(b×c)
小數除法
8、小數除法的意義:已知兩個因數的積與其中的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的運算。
如:0.6÷0.3表示已知兩個因數的積0.6與其中的一個因數0.3,求另一個因數的運算。
9、小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P16):小數除以整數,按整數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數點要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整數部分不夠除,商0,點上小數點。如果有餘數,要添0再除。
10、(P21)除數是小數的除法的計算方法:先將除數和被除數擴大相同的倍數,使除數變成整數,再按「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的法則進行計算。
注意:如果被除數的位數不夠,在被除數的末尾用0補足。
11、(P23)在實際應用中,小數除法所得的商也可以根據需要用「四捨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數位數,求出商的近似數。
12、(P24、25)除法中的變化規律:①商不變性質:被除數和除數同時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0除外),商不變。②除數不變,被除數擴大,商隨著擴大。③被除數不變,除數縮小,商擴大。
13、(P28)循環小數:一個數的小數部分,從某一位起,一個數字或者幾個數字依次不斷重復出現,這樣的小數叫做循環小數。
循環節:一個循環小數的小數部分,依次不斷重復出現的數字。如6.3232……的循環節是32.
14、小數部分的位數是有限的小數,叫做有限小數。小數部分的位數是無限的小數,叫做無限小數。
簡易方程
16、(P45)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間的乘號可以記作「·」,也可以省略不寫。
加號、減號除號以及數與數之間的乘號不能省略。
17、a×a可以寫作a·a或a2
,a2
讀作a的平方。 2a表示a+a
18、方程:含有未知數的等式稱為方程。
使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求方程的解的過程叫做解方程。
19、解方程原理:天平平衡。
等式左右兩邊同時加、減、乘、除相同的數(0除外),等式依然成立。
20、10個數量關系式:加法:和=加數+加數 一個加數=和-兩一個加數
減法:差=被減數-減數
被減數=差+減數
減數=被減數-差
乘法:積=因數×因數
一個因數=積÷另一個因數
除法:商=被除數÷除數
被除數=商×除數
除數=被除數÷商
21、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都是等式。
22、方程的檢驗過程:方程左邊=……
23、方程的解是一個數;
解方程式一個計算過程。=方程右邊
所以,X=…是方程的解。
多邊形的面積
23、公式:長方形:周長=(長+寬)×2——【長=周長÷2-寬;寬=周長÷2-長】
字母公式:C=(a+b)×2
面積=長×寬 字母公式:S=ab
正方形:周長=邊長×4 字母公式:C=4a
面積=邊長×邊長 字母公式:S=a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字母公式:
S=ah
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
——【底=面積×2÷高;高=面積×2÷底】
字母公式:
S=ah÷2
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 字母公式:
S=(a+b)h÷2
【上底=面積×2÷高-下底,下底=面積×2÷高-上底;
高=面積×2÷(上底+下底)】
24、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推導:剪拼、平移
25、三角形面積公式推導:旋轉
平行四邊形可以轉化成一個長方形;
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長方形的長相當於平行四邊形的底;
平行四邊形的底相當於三角形的底;
長方形的寬相當於平行四邊形的高;
平行四邊形的高相當於三角形的高;
長方形的面積等於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等於三角形面積的2倍,
因為長方形面積=長×寬,所以平行四邊形面積=底×高。
因為平行四邊形面積=底×高,所以三角形面積=底×高÷2
26、梯形面積公式推導:旋轉
27、三角形、梯形的第二種推導方法老師已講,自己看書
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知道就行。
平行四邊形的底相當於梯形的上下底之和;
平行四邊形的高相當於梯形的高;
平行四邊形面積等於梯形面積的2倍,
因為平行四邊形面積=底×高,所以梯形面積=(上底+下底)×高÷2
28、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相等;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積相等;
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面積是三角形面積的2倍。
29、長方形框架拉成平行四邊形,周長不變,面積變小。
30、組合圖形:轉化成已學的簡單圖形,通過加、減進行計算。
統計與可能性
31、平均數=總數量÷總份數
32、中位數的優點是不受偏大或偏小數據的影響,用它代表全體數據的一般水平更合適。
4. 人教版小學五年級數學下冊課件
(由於緊張,只能把橫線上的答案寫下來)
練習7
1. 4立方厘米 4立方厘米 4立方厘米 4立方厘米
2. 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立方米
3. 答:將最頂上的小正方體挪到第三層的空隙處,就能把它變成一個長方體。新組成的長方體的體積是9立方厘米。
4. 答:我在生活中見過體積最大的物體是高樓,體積最小的物體是縫衣針。
5. 50厘米=0.5米 50*30*0.5=750(方)
答:挖出750方的土。
6. 30*30*30=27000(立方厘米)
答:它的體積是27000立方厘米。
7. 2*2*0.6/4=0.6(立方分米)
答:可以切成一個長為1分米,寬為1分米,高為0.6分米的一塊蛋糕,每人分到0.6立方分米的一塊蛋糕。
8. 24平方分米=0.24平方米 0.24*3*500=360(方)
答:這些木料一共是360方。
練習9
1. 答:它們的容積不一樣大。因為它們的厚度不一樣。
2. 3*2.5*2=15(立方米)
答:它的容積是15立方米。
3. 毫升 升 立方米
4. 2500 3250 0.6 0.45
5. 87.5*50*56=245000(立方厘米)
245000立方厘米=245升
答:它的容積是245升。
6. 12
7. 15厘米=1.5分米
2*2*1.5=6(立方分米)
6立方分米=6升
6-5.5=0.5(升)
0.5升=0.5立方分米
答:這個蘋果的體積是0.5立方分米。
8. (1)8.04 8040 (2)2750 2.75 (3)7.5 7500
(4)785 0.785
9. 14升=14000毫升
14000/700=20(分鍾)
答:噴完一箱葯液需用20分鍾。
10. 400*225*300=27000000(立方毫米)
27000000立方毫米=27升
答:這個微波爐的容積是27升。
11. 50*25*1.2=1500(立方米)
80000/1500=53(個)
答:它們相當於53個長50米,寬25米,深1.2米的游泳池的儲水量。 (大約)
12. 答:(把題抄一遍,答案為「能」)
13. 18.6*2.1=39.06(立方米)
答:它的容積是39.06立方米。
14. 13*2.7*1.5*1.33=70.0245(噸)
答:這節車廂里的煤重70.0245噸。
15. 22*10*1.8=396(立方米)
答:這個蓄水池最多可蓄水396立方米。
16. (24-12)/3=4(毫升)
12-4=8(毫升)
8毫升=8立方厘米
答:大圓球的體積為8立方分米。
練習15
1. (1)1,5 (2)1,7
2. 3 3 6 15 1 17 18 1
3. A D C
4. 1 4 18 3
5. (從下到上)5 3 6 12 36
6. (1)3 5 (2)4 27 (3)3 4
7. (70,50)=10
答:剪出的小正方形的邊長最大是10厘米。
8. (48,36)=12
48/6=4(排) 36/12=3(排)
答:每排最多有12人,這時男生4排,女生3排。
9. (12,16,44)=4
答:每根小棒最長是4厘米。
練習22
1. 1/24 13/18 4/21 11/20 34/63 2/15 5/12 18/35
2. (1)7/8 11/24 5/12 (2)1/6 13/20 13/28
3. (1)+ (2)- (3)+ + (4)- (5)+ (6)-
4. 1/4+3/8+10/3=37/40 1-37/40=3/40
答:一共澆了37/40,還有3/40沒澆。
5. (1)x=9/28 (2)x=19/24 (3)11/6
6. 1/12 7/10 1/42 11/30 1/56 17/72 1/6 19/90
7. 媽媽一共用去這些毛線的幾分之幾?
7/10+1/20=3/4
答:媽媽一共用去這些毛線的3/4。
9. (1)指針指著「6 」 (2)指針指著「1」 (3)指針指著「6」
10.(橫著來)1 1/4 3/4 3/4 1/4 2 1/4 1 2/3 1 1/4 4 1/4
5/4 5/2 5/2 4/5 1/4 8
11.(隨機)
12. 1/8=1/8
答:可以把6個蘋果同時平均分成八份,每個孩子從每個蘋果中取一份,每個孩
子分得這些蘋果的1/8。
13.(橫著來)7/20 1/10 9/20 2/5 3/20
練習23
1. 19/30 9/28 5/8 29/36 3/40 2/15
2. 1-1/4-3/8=3/8(米)
答:第三條邊長3/8米,它是一個等腰三角形。
3. 1-1/5-3/10=1/2
答:游覽的時間佔1/2。
4. (1)4/25+19/100=7/20
答:海拔在1000米及1000米以下的面積共佔7/20。
(2)1-7/20=13/20
答: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面積共佔13/20。
(3)海拔在2000米以上的面積共佔多少?
9/50+19/100=37/100
答:海拔在2000米以上的面積共佔37/100。
5. (1)+ (2)+
6. (一條條來)1 5/6 26/45 2/3 1/2 11/45
7. 1/4 9/10 5/12 1/4 3/4
8. 1/6 1/12 1/20 4/5
練習27(總復習)
1. 錯 對 錯 對 錯
2. (1)1 20 (2)2 48 (3)5 75 (4)21 63
3. (這個自己找,誰也幫不了你)
4. 6 4 5/3 2/3
5. 0.32<3/5<5/8<1<2.8
6. 19/12 5/12 11/6 44/7 7/6 97/20
7. (4,6)=12
12的倍數:12,24,36,48,60,72,84……
答:有72個松花蛋。
8. (1)1-3/4-3/25=13/100
答:褐煤占煤炭總量的13/100。
(2)褐煤比無煙煤多煤炭總量的幾分之幾?
13/100-3/25=1/100
答:褐煤比無煙煤多煤炭總量的1/100。
9. 81 0.7 0.56 2300
10. 25*30-5*5*4=650(平方厘米)
(25-5*2)*(30-5*2)*5=1500(立方厘米)
答:這個盒子用了650平方厘米鐵皮,它的容積有1500立方厘米。
11.(自己想,誰都幫不了你)
12. 4*4*4-8*6*(4-2.8)=6.4(立方分米)
6.4立方分米=6.4升
答:缸里的水溢出6.4升。
13.(1)
一班:
平均數:(8.8+8.2+8.4+8.5+8.6+8.4+8.3+8.1+8.3+8.5+8.6+8.7)/12
=101.4/20
=8.45(秒)
中位數:(8.4+8.5)/2
=16.9/2
=8.45
眾數:8.3,8.4,8.5和8.6。
答:一班數據的平均數是8.45秒,中位數是8.45,眾數是8.3,8.4,8.5和8.6。
二班:
平均數:(8.5+8.3+8.4+8.5+8.3+8.4+8.3+8.4+8.5+8.4+8.4+8.4)/12
=100.8/12
=8.4(秒)
中位數:(8.4+8.4)/2
=16.8/2
=8.4
眾數:8.4
答:二班數據的平均數是8.4秒,中位數是8.4,眾數是8.4。
(2)8.45秒>8.4秒
答:我認為用平均數來表示兩個班的成績更合適。如果這兩個班進行50米的往返接力比賽,我認為二班獲勝的可能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