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大全 > 小學寫信教學設計

小學寫信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21-01-21 18:30:57

A. 小學二年級美術課《用畫來寫信》誰有優質的教學設計和課件,敬請幫助,謝謝!

第十一課 用畫來寫信
教學目標:
1、知道書信的一般格式。
2、用圖文的方式給朋友或親人寫一封信。
教學重、難點:
1、了解書信的一般格式。
2、用圖文的方式寫信和裝飾信封。
教學課時:2課時
課前准備:信封、彩色筆、信箋、圖夾文的兒童讀物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一、組織教學
二、引導階段
1、師問:小朋友你寫過信嗎?收過信嗎,看過信嗎,它們分別是什麼樣子的,你知道人們為什麼要寫信?你會寫嗎?小朋友,你們知道寫信的一般格式嗎?
2、欣賞信文,讓學生討論有幾個部分:
A、(1)、稱呼 (2)、正文 (3)、結尾 (4)、具名
(5)、日期 (6、附言)
B、展示各種圖文的兒童讀物作品文字,請學生討論:用畫來寫信與單純用文字寫成的信有什麼不一樣,你更希望收到怎樣的信,為什麼?
C. 用各種簡單的圖形代替文字。
D、用小插圖和花邊進行裝飾、文字的顏色可以不同
三、發展階段
1、展示信封,說出信封有幾個項目組成
A. 1.收信人郵政編碼 2、收信人的姓名 3、寄信人郵政編碼、地址
B. 託人代交的信
收信人的地址可以不寫
不貼郵票
只寫上「請交」、「煩交」等字樣
信封的裝飾
三、作業要求
你現在最想給誰寫信,想告訴他們什麼?趕快行動起來,用與眾不同的想法用畫筆表現出來。
折疊裝進信封,美化信封
四、學生練習,教師巡視輔導
五、教師小結,作業展示,整理學具
六、課後拓展
做一個信封,美化一下,把信放在裡面,送給朋友。
(第2課時)
一、 組織教學
二、 復習書信的基本格式:
稱呼、正文、結尾、具名、日期、(附言)。
三、 信封的書寫要點
A. 1.收信人郵政編碼
2、收信人的姓名
3、寄信人郵政編碼、地址
B. 託人代交的信
收信人的地址可以不寫
不貼郵票
只寫上「請交」、「煩交」等字樣
信封的裝飾
四、 學生練習,教師巡視輔導
五、 教師小結,作業展示,整理學具
教學隨筆:
如何讓學生寫出一封內容豐富又美觀的信呢?我沒有直接告訴學生創作的方法,而是通過幾封信的展示,循序漸進,步步引導學生觀察比較。學生通過看、聽、說、讀等活動,不但鍛煉了他們的語言能力,也讓學生體驗美術與文字結合的獨特魅力,同時大大豐富了學生的表象積累。通過對這一節課的實踐與反思,我想我會更加主動地學習、探索、實踐,展示全新的自我,我將與學生一起體驗,一起成長。

B. 我要一些小學寫作的教案

想像作文《春天來了》教學設計

愛因斯坦說過:「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人類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無不是創造思維和創造想像相結合的產物。所謂想像,就是在知覺材料的基礎上,對於不在眼前的事物經過思考,而創造出一種新形象的心理過程。目前,我們的學生生活環境比較穩定,「學校上課——家中作業——吃飯睡覺」三點一線的生活,單調、枯燥、乏味,學生缺乏想像的空間,甚至於不會想像。而學生寫作文實際上就是一個想像的創造過程,想像力的匱乏是學生作文水平難以提高的一個重要因素。

基於以上的思考,我在小學中年級設計一次想像作文,初步探索通過想像作文開啟學生想像力的方法和途徑。主題是「春天來了」,通過本次訓練力求達到這樣幾個目標:1、引導學生聽音樂,展開想像的翅膀,通過音樂培養學生創造想像的能力;2、激發學生想像力,鼓勵學生把心中的春天美景自由地畫出來;3、引導學生按一定的順序,抓住春天景物的特點以畫練說、以說促寫,把春天的畫描繪成筆下的話。為了完成以上的教學目標,我進行了以下的教學設計:

一、音樂與想像

1、首先用多媒體課件將舒緩、優美的背景音樂與表現出春天大自然中的聲音(溪水、鳥鳴、蟲叫、牛鳴等)合成在一起,再加上教師的語言描述:春天來了,春姑娘奏響了動聽的樂章,閉上眼睛,聽著音樂,你能想像出春天的景象嗎?

在這個設計中,教師向學生提供能讓學生展開豐富想像又富有表現的音樂(呈現給學生的知覺材料),加上教師的激情引導,要求學生根據音樂想像出各種相應的事物(經過學生思考而創造出的新形象)。通過這個教學設計,激活學生想像的興趣,一旦有了這個興趣,可以提高學生創造想像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愉快的活動中,學生想像的靈感頓時被激發出來,記憶中的表象材料躍然眼前,學生頭腦中的春天便會多姿多彩。

2、指導學生匯報自己想像的內容:聽著音樂,你彷彿看到了什麼?

通過這個設計,引導學生按一定的想像目標(想像一組與春天有關的內容)回憶剛才聽過的音樂,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對表象進行合理的加工。在學生匯報時,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想像,過去學生大膽的創造想像往往得不到我們的理解,我們常常有意無意地給學生一些條條框框,對學生的一些不符合「規矩」的大膽想像加以糾正,殊不知這種愚蠢的做法往往過早地扼殺了學生的想像。在學生匯報時,教師還要引導學生求異想像,想像與別人不一樣的想法,說與別人不一樣的景象。

二、繪畫與想像

1、學生匯報以後,教師激情引導:同學們,你們的想像力太豐富了,你能把自己想像中的春天用彩筆給畫出來嗎?你想到了什麼就畫什麼。教師還可以隨手在黑板上畫一棵柳樹,一條小河,鼓勵學生以「春天來了」為主題自由地添畫。

在這個教學設計中,指導學生繪畫是發展學生想像力的有效途徑,學生自己去想,自己去畫,想什麼就畫什麼,學生在構思圖畫內容和布局時,必然會進行豐富而活躍的想像,這個心理過程不正是和學生作文時構思、布局、描寫而一一對應起來了嗎?

2、在學生想像繪畫時,教師要適時點撥。

在這個教學設計中,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想像繪畫的情況,因學生受一定技能的限制,難以表達想像內容時,教師應適時給予點撥,幫助學生表達自己的想像。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還要啟發學生想像繪畫時要有獨創性、新穎性,而不是對現實生活的重復和再現,也不是「依葫蘆畫瓢」。這樣,一幅幅妙趣橫生的畫面便躍然紙上:有笑咪咪的太陽,有吹笛子的小鳥,有打鼓的青蛙,有跳舞的楊柳……

三、說畫與寫話

1、鼓勵學生將自己的想像畫用語言表達出來,在交流的過程中,指導學生說畫的方法:(1)說說你畫了哪些景物?(2)為什麼要畫這些景物呢?(3)你能按一定的順序說說嗎?(4)這些景物中,你最喜歡的是哪一個景物?引導學生抓重點、說具體。

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不但要引導學生把想像畫的靜態美表達出來(如事物的顏色、大小、形狀等),還要引導學生表達出想像畫的動態美(如小鳥在空中飛,春雨在淅淅瀝瀝地下著)。在引導學生說畫時要調動學生的視覺、觸覺、嗅覺等感官,把想像的內容與生活經驗聯系起來,並且在生活經驗的基礎上鼓勵學生「別出心裁」、「異想天開」,激起學生的童趣,使語言表達更形象、更生動、更感人。

2、鼓勵學生將自己說的內容用語言文字寫出來:同學們,你們的想像真是太豐富了,欣賞了你們的想像畫,聆聽了你們的描述,我彷彿覺得小樹活了,鳥兒飛起來了……畫面動了起來,真是太精彩了,如果你能給想像畫配上一段文字描寫,讓你的畫面也動起來、活起來,該有多好呀!

在這個教學設計中,學生通過聽音樂想像春天的情景,再把想像的情景用彩筆描繪出來,通過教師的引導說話,潛移默化地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這樣學生已經有了豐富的感受與積累。在教師的引導下,激發起學生用語言文字表達的慾望,這時學生的想像作文就有了豐富的語言、情感基礎,寫起作文來行筆如雲、一蹴而就。這樣通過想像寫出來的作文,內容生動而又不乏個性,語言流暢而又不乏跳躍,想像新穎而又不乏純真。

通過這次想像作文的教學實踐,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愛因斯坦的「一切創造性勞動都是從創造性想像開始的」這句話的含義,想像的確是一種立足現實而又跨越時空的思維。學生在想像的天空中自由翱翔,由聲音想像到事物,由花草樹木想像到鳥獸蟲魚,從一個思路跳躍到另一個思路,從一種意境跳躍到另一種意境,使學生的生活空間得到擴大充盈,使互不相連的事物聚合粘結……從而豐富了學生的語言表達的積累。在作文教學中,如果我們有意識地啟發引導學生想像,想像與作文之間就能相輔相成、相得益彰,一方面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性想像能力,一方面會使學生的作文內容更豐富、更充盈、更新穎。

21世紀是開拓人類創造力的世紀,將學生培養成具有創造力的人才,這是時代賦予我們的歷史使命,那麼,就讓我們在課堂教學的點滴中去滲透、去營造、去張揚,讓我們的學生盡快地成長為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質和個性素養的一代創造性人才。

C. 小學作文課教學設計

[小學作文課教學設計]小學作文課教學設計小學作文課教學設計「寫成長中的煩惱」
教學要求:
1、指導學生回憶成長中的煩惱,具體寫出一件令自己煩惱的事,小學作文課教學設計。
2、大膽寫出自己的心裡話,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3、引導學生正確對待成長中所遇到的困難和挫折。
4、拓展學生思維空間,培養學生在生活中尋找素材的良好習慣。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不覺間,我們已由孩童漸漸長成青少年,童年的幼稚已逐漸退去,所謂的成熟離我們又太遙遠。於是,在花季和雨季中,我們心中的煩惱也就隨之而來。今天,我們就上一節作文課——《成長的煩惱》。
二、討論暢談
1、明確要求:小組合作,各自暢談內心的煩惱。
2、交流自己的煩惱,引起同學的共鳴,作文指導《小學作文課教學設計》。
3、小組代表上台來講述自己的煩惱。
4、教室小結。
三、學會表達
你能用一定的形式,把你心中的煩惱形象化嗎?
舉例示範:
(1)我的煩惱是鞋子中的一個沙粒,它雖然很小,卻是我前行中的一大障礙。
(2)我的煩惱就像夏天的驕陽,熾熱下,我只好走在他人的陰影里。
學生模仿練習,指名表達。
四、引導化解
煩惱伴隨著我們的成長接踵而至,讓我們小小的心田承載不了這樣的困惑,可是你知道嗎,世界上許多的名人名家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也都曾經歷過這樣的日子。愛迪生、毛澤東成長的故事,你們都聽說過嗎?
讓學生把自己知道的名人成長中的煩惱講給同學聽,並模仿名言警句的格式寫出你對煩惱的認識和感悟。比如:煩惱是大海中的一滴水,但是它可以折射出太陽的光彩。
五、激情寫作
學生各自回憶,提筆寫作,表達真情實感。〔小學作文課教學設計〕【征服畏懼、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確實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獲得成功的經驗。】

D. 小學書信作文評課教案

通過游來戲的教學。老師要自多笑,與學生們多親近,免得發生尷尬。多找點學生感興趣的話題,避免死板教條。給學生以自由暢想的空間。通過生活中實際的例子來引發學生的興趣,讓他們從生活中發現問題,學會自主解決問題,從而將學習效率大大提高。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能力。我是個學生,只歸納出這么多,你可以跟你的學生交流哦!

E. 小學作文教學設計

[小學作文教學設計]小學作文教學設計小學作文教學設計:五年級作文指導
【習作要求】
從下面的幾組事物中選擇一組,以它們為主人公,想像一下,它們之間可能會發生一些什麼事,編一個故事,先說說,再寫下來,小學作文教學設計。故事要有意義,敘述要清楚,語句要通順。如果不想寫提供的事物,另選其他的編故事也可以。
1.鉛筆、橡皮、轉筆刀;
2.小溪、河流、大海;
3.眼睛、耳朵、鼻子、嘴。
【教學理念】
作文教學應從學生生活出發,選取他們熟悉的題材,營造快樂輕松的課堂。本次習作就是通過創設情境,點撥引路,自選材料等一系列充滿童心童趣的教學環節,積極創設生趣盎然的童話氛圍,讓學生在輕松活潑的氛圍中完成「思維——文字」的轉化,做到「我手寫我口,我手寫我心」。
【教學流程】
一、憶童話故事,領悟特點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童話故事嗎?
生:喜歡!
師:你們都聽到過哪些童話故事呢?
生1:我們二年級時學過童話故事《狼和小羊》,作文指導《小學作文教學設計》。
生2:還有《驕傲的孔雀》、《駱駝和羊》、《陶罐和鐵罐》。
師:結合我們知道的童話故事,想一想這些童話故事都有些什麼特點?
生:把各種故事擬人化,還告訴我們一些有教育意義的道理。
(教師板書:1.擬人化。2.告訴道理3,想像豐富4故事完整)。
二、編童話故事,學會方法
1.師生齊編童話故事。
師:今天老師帶來一個童話故事,你們想聽嗎?
生:想!
師:不過我有個要求,每個同學都要認真地聽,在聽的過程中還要幫我解決問題,可以嗎?……(教師說完後,把准備好的氫氣球放出來,然後抓住)
師:(用很神氣很驕傲的語氣)我是一個漂亮的氣球,每天都穿著漂亮的衣服,自由自在地飄來飄去,想去哪裡就去哪裡,生活過得無憂無慮,別提有多開心了!小朋友們,你們覺得我漂亮嗎?
生:漂亮!
師:你們羨慕我可以自由自在地飄動嗎?
生:羨慕!
師:我就知道我的美麗外表可以迷死人了,誰都沒有我漂亮!不過呀,我現在要到外面去呼吸新鮮的空氣了,不和你們聊了。(教師拿著氣球向門口走去)拜拜了,我親愛的朋友們,來點掌聲歡送我好嗎?(教師把氣球放出教室,同學們看著氣球飛上天空)此時教室里有了一些躁動,有驚訝聲也有惋惜聲。
師:同學們,氣球現在肯定是在快樂地飄著,大家想一想,氣球可能會飄過哪裡?在那裡會碰見什麼事物?
生1:我想那一個紅氣球可能會飄過果園,看見了許許多多的水果。
生2:我想那一個藍氣球可能會飄過大海,碰見大鯊魚。
生3:我想那個紅氣球會飄過我們的校園上空,看見我們在上課……〔小學作文教學設計〕【征服畏懼、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確實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獲得成功的經驗。】

F. 小學教案怎麼寫

教學目的
1、……
2、……
3、……
4、……
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內…
2、難點……
教學過程
(一)
情境創設,容倒入新課
……
(二)合作探究
……
(三)應用遷移(或拓展等)
……
課堂小結……
作業……
板書……(可寫可不寫)
你直接往裡面套內容就行了

閱讀全文

與小學寫信教學設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