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漢語拼音和生母音母教學法
下面結合教材,介紹漢語拼音的主要教法。 漢語拼音的聲母和一些韻母,全是漢字的音素。有些在漢語中有獨立存在的音,就是有相應的漢字表示,如a(語氣詞「啊」),o(公雞的叫聲「喔」),i(衣服的「衣」),in(原因的「因」)等;有些就找不出相應獨立的字音,如聲母d|(等。另外,由於漢字不是拼音文字,學生對拼音是怎麼回事,也缺乏基本認識。 六、七歲的小孩,在入學前已會說很多話了,這是漢族 ,小孩學習本族語言的有利條件。就拼音角度來講,他們已經會發很多音節的音了,但是他們往往不理解為什麼要分解 ,音節,如將gao(高)分出聲母g,韻母ao o聲母和韻母,如何拼讀,又成為一個字音(音節)o這些都是拼音教學入門時的難點。在具體了解各項教法時,要考慮到這些特點。
關於聲母和韻母的教學 聲母發音的特點是: (1)發音時氣流在口腔中受阻; (2)大部分聲帶不顫動; (3)聲音不響亮。 聲母本來的音叫本音,因為聲帶不顫動,發音大都不響亮。例如爸爸的「爸」字,聲母是b,b的本音發音方法是』雙唇緊閉,氣流發出時與雙唇摩擦,由於聲帶不顫動,所以聲爵極不響亮。其他聲母ptk等都有這樣的特點。這些玉I然足鈺標準的音刀,但因為聽不清,在教學肘極不方便。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使教與學都能方便地進行,就給這些聲母配上了不同的韻母,使聲母也能發出響亮的音。如b,配上o發bo的音;t配上e,發te的音;j配上i,發ji的音。這種音叫呼讀音j但要注意,不能使學生誤認為聲母b就完全讀bo,否則,菠菜的「菠」字就會寫成一個聲母b o在教學時,可讀得比音節bo略輕一點,略短…點,介乎音節bo和本音b之間。 這樣,既能發出較響亮的音,又有別於音節b。而比較接近本音了。掌握了聲母的本音,才能正確地和韻母拼成音節。 聲母的讀音一般不響亮,不能獨立成為音節存在於語言中。為了適應小學生的理解能力,可以採用分音的方法,即從音節(漢字字音)中去分析,提煉出聲母來。 如:教b這個聲母時,可先讓學生看書上的圖提問:「這個小女孩在干什麼呀?」學生可能回答: 「這個小女孩在聽話匣子呢o\"或者說成「聽半導體」, 「聽故事呢?等等。教師要引導學生說出: 「這個小女孩在聽廣播o,,當然,也可以由教師直接告訴學生剛聽話匣子』,『聽半導體』,我們也叫做聽廣播,)o接著讓學生發出正確的讀音,如「播,)(bo),然後把音節(bo)讀得輕些、短些,這樣的發音就比較接近本音,也有別於bo的字音了。 用這神辦法,可以教g k h j q×z c s zh ch s卜yw,配合這些字母的插圖,都能引出與聲母相適應的字音來。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聲母dtn l中,d可結合馬蹄dada聲分析出d,但d讀音是de,不作da,而tnl三個聲母的插圖不是取的聲,而是突出了形,因為tn l表聲的圖不好阿。這三幅引不出聲來,所以要由教師直接教發音。也可以結合『「塔」、 「你」、「了」等字音分解出聲母的音來。 不論是教聲母還是教韻母,都離不開教師的示範和正音。從漢語拼音的主要教學方法上看,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口授耳聽」的教學,所以教師應掌握發音部位、發音方法和正音的要點。
教發音時,應注意三點。 (1)先示範,讓學生觀察、聽准、體會發音的要領。如: n,示範時,應先讓學生看清舌頭抬起,抵住了上牙根部位,同時鼻腔發聲,再讓學生也照著這樣做。要提醒學生不要閉嘴。然後教師將舌頭輕輕離開上牙根,完成「n」的發音,同時讓學生跟著做。發音總的要求是聲音較輕而口齒清楚。 教復韻母發音時,由於舌位、口型都要變化,更要讓學生注意觀察和體會。如Ci,這是由a到i的發音變化過程,舌位由低往高,口型由大到小。學生有時只發O,不知連到i的舌位上去,這樣就成了單韻母a了,針對這類問題,可以讓學生多看教}『幣的口型變化,用耳朵仔細聽,再結合圖上兩個小孩挨著的「挨」字音去糾正。 又如ang eng{的ong這四個鼻韻母,既難發音,又難區別,難點就在發ng這個鼻尾音上o ng是上軟齶抬高,示範時學生無法觀察,只能靠耳朵聽;學生發音是否正確,也只能靠教師聽來鑒別。要指導學生讀准,關鍵是指導氣流從鼻腔通過,可用手捏鼻孔的辦法讓學生俸會,如捏後還能發音,說明不對;如捏鼻孔後即發不出音來了,這就是正確的發音。在這個基礎上再結合ng前面的a e i o發這四個鼻韻母的音。 其他如單韻母aoeluU,一般聲母,復韻母都可以採用示範及結合字音的辦法來教發音。 (2)抓住特點,區別比較。有些音,。往往兩個之間大\'部相同,只小處有所區別,如b與p,發音部位完全相同, ,只在發音方法上有點區別,b不吐氣,p吐氣強些。其他如n與l,g與k,j與q,zh與ch,z與c,d與t等等。但它們的特點區別不清,就容易使發音相混,進而帶來字形相混,以後拼讀音節就更不會清楚了。區別吐氣與不吐氣這兩種發音方法,在小學漢語拼音教學中可用手掌放在嘴前來體會,教師還可以用一張小紙條懸在嘴前,當發送氣的音,如p t k c ch q時,紙條就向外飛起,而發b d g z zh j時,紙條是靜止的。 又如區別舌尖前音ZCS與舌尖後音zh ch sh時,要i著重讓學生體會舌尖的位置。舌尖前音就是平時所說的平舌音,舌尖是平伸,雙齒稍微離開,氣流從舌尖上齒之間擦過 二 而發音。舌 後音就是平日所說的捲舌音或叫翹舌音,舌; 向後卷,翹起接近上硬齶,氣流從舌尖和硬齶之間擠出。所 以,從發音的方法不同來看,可以體會zh ch sh後邊那個 不發h的音,只是借了那個從來不與zcs發生拼音關系的h做為捲舌符號而已。 (3)反復練習,不斷糾正。教師要不斷地讓學生練習、鞏固,以達到十分熟練,兄形發音,准確無誤的程度。在練習鞏固中如發現有發音不對的,還要再進行指導、區別。
② 如何理解小學生拼讀的教學方法
漢語拼音是學生學習語言文字不可缺少的工具,是一年級新生入學後首要的學習內容,但是,純拼音的教學又是抽象枯燥的,因此,「研究教學方法,選擇適當合理的方式」,就成為拼音教學中的一項重要任務,漢語拼音教學方法的教學反思。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如果教學方法巧妙得當,就能引起學生對拼音的長久興趣,讓他們積極愉快地度過小學學習中的第一道難關。下面是我在拼音教學中的幾點具體做法。
一、注重學生認知特點,設置合理的教學方法
由於一年級學生具有年齡小,自製能力差,思維形象具體化,注意力不集中等特點,因此,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充分注重教學內容的具體性和直觀性,選擇、設置合理的教法,使之符合兒童的上述認知特徵,以期收到好的教學效果。具體而言,可採用以下幾種做法。
1.情境圖示法。
人教版實驗教材小學語文第一冊拼音單元第五課可作此法的典型範例。課文中出現的畫面為公園一角。在此情境圖里,和平鴿的「鴿」提示「g」的音,橄欖枝的形狀提示「g」的形;水裡的小蝌蚪與水草構成的形狀提示「k」的形,蝌蚪的「蝌」提示「k」高音;椅子的形狀提示「h」的形.喝水的「喝」提示「h」的音,整幅畫面涉及「g」「k」「h」三個單韻母。為幫助學生理解、記憶這三個單韻母的音和形,可教學生以下順口溜:「鴿子鴿子ggg,蝌蚪蝌蚪kkk,喝水喝水hhh」。
第一課、第二課的教學亦可採用此法。通過課文提供的情境圖,使學生形象直觀地掌握「a」「o」「e」「i」「u」「ü」六個單韻母的音和形。總之,在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利用課文的插圖,抓住插圖所具有的「圖表音」「圖表形」的特點,幫助學生直觀、形象地掌握所學拼音字母。
2.實物演示法。
用實物來幫助學生掌握某些字母的音和形。例如,教學聲母「f」和「t」時,可選用一根帶短柄的彎頭拐杖做教具。拐杖拄地可表「f」的形,拐杖豎直舉起可表「t的形;又如,教學「d」時,可選用一面小鼓和一支鼓捶做為教具。豎直靠近隊鼓的捶與鼓組成的圖案,可表「d」的形,鼓捶敲擊小鼓發出的「的的的」的聲音可表「d」的音;再如,在區分「b」和「p」和「d」和「t」的發音是否送氣的教學中,可選用一張薄紙做為教具。把這張薄紙放在唇邊,有意識地發出「b」「p」「d」「t」各音,讓學生直觀地觀察送氣的情況。
二、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利用表演活動.在活動中掌握所學內容。
學習聲母j、q、x與ü相拼時,可採用製做頭飾、教兒歌、組織學生表演等形式進行。兒歌:「j、q、x好朋友,一塊出去玩,路上碰見小ü,教學反思《漢語拼音教學方法的教學反思》。小ü小ü有禮貌,脫下帽子問聲好」。在教學中,組織同學進行一次小表演活動,讓四位戴有「j、q、x、ü」頭飾的學生上台表演,其餘學生大聲朗讀兒歌,在四位同學的即興表演中記住「j、q、x」與「ü」相拼的規律,然後在各組之間、同學之間亦進行類似的表演。通過這些表演活動,使學生既掌握了「j、q、x」與「ü」相拼的規律,又受到了「尊重他人,做有禮貌的好孩子」的思想教育。
2.編說童話故事,寓教學內容於故事情節中。
聲調教學中,應主要講清聲調符號的形狀和四聲的讀法。可將「四聲」的學習內容編成故事,以故事的形式來學習。
故事:森林裡只有小熊開了家商店,東西非常好賣,這不,小熊今天又該去城裡進貨了。開車行駛在平坦的大道上,想著商店紅火的生意,小熊高興地唱起了歌:「āā ā」。不一坐,前方出現了一個斜坡,為了爬上這道坡,小熊加大了油門,汽車在坡上吃力地行駛著,小熊嘴裡哼的歌也變成了「áá á」。好不容易爬完了這道斜坡,低頭一看,眼前的路又讓小熊吃了一驚:路面凹凸不平,坑坑窪窪。唉,又是一段難走的路!小熊是樂觀的,盡管眼前的路不好走,汽車上下顛簸著前進,但它仍然沒有忘記唱歌,不過此時的歌已變成了「ǎǎ ǎ」。走完了這段難走的路後,前方又出現了一大段向下的斜坡,站在坡頂,已能看見城裡了。小熊高興得不得了,大聲叫著「ààà,進城啦!」汽車飛快地下了坡,小熊為森林裡的小動物們又進了很多貨物。
同學們在聽上述故事的同時也學會了「a」的四個聲調的讀法及四種聲調符號。
③ 小學英語教學中自然拼讀法的問題
現在能看到的教學類基本都是台灣的,國內吉林出版集團出過一本什麼名記內不清了的拼容讀書,國內沒有更多的教學法引進。但是有相關的閱讀分級讀物,比如機靈狗故事樂園系列,培生英語分級讀物系列,攀登英語分級讀物,體驗英語閱讀文庫等。
④ 如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運用「自然拼讀法」
在進行pep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伴隨著詞彙量的增加和書寫、閱讀要求的提高,許多學生對英語學習會感到緊張,有困難。這些不良情緒又會進而影響其學習效能,產生不良循環。而老師在教學中盡管採取了很多方法和手段,也常感到不能徹底解決這個問題。在同一些學生和英語老師的談話中,可明顯感覺到老師最頭疼的就是聽寫效果差;而學生面臨最根本的困難就是單詞難讀、難記,有的甚至會注諧音漢字來幫助記憶。另一方面,詞彙的掌握又對小學生後期的閱讀和寫作有著重要的意義。
有的老師建議使用音標進行教學。但小學生心智的發展水平一般低於中學生,過早涉及音標,易和拼音混淆;另外小學生的專注力一般也弱於中學生,進行枯燥的音標學習,會打消其學習興趣。總之,對小學生而言,音標教學又是一套全新的知識系統,要重新認識其發音,形態等,其要求高於學生現有能力,易於造成新的學習困難。
分析英語單詞的發音和書寫規律,可以發現英語單詞主流是規則的,少部分的所謂不規則發音也都有一定的發音模式,這些模式隨著更多詞彙的學習是可以有效掌握的。
phonics(自然拼讀法)就是根據這一語言現象產生的。這種發音學習法利用5個母音字母本身代表的發音及各種字母組合產生的音來學習字母和單詞,系統的歸類,最終讓初學英語的人建立字母與發音的直覺音感。它不同於音標教學,無需重新學習一套新的知識體系,而是去學習如何發現和掌握單詞音、型的內在關聯和規律。學生如果通過這樣的學習和訓練,能做到看到任何的字母組合就會立即直覺反應應該如何發音;聽到任何發音,也立即拼寫出單詞。那前面提到的難題就迎刃而解了。進而,對學生的閱讀、書寫和學習信心和策略產生積極的影響和作用。因此我們需要探索如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運用「自然拼讀法」來解決單詞學習上難讀、難記的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單詞教學效率。
⑤ 少兒英語自然拼音教學法好不好分哪些階段
英語自然拼讀法通過直接學習26個字母及字母組合在單詞中的發音規則,建立字母回及字母組合與發音的感知,答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了解和學習英語字母組合的奧妙,掌握英語拼讀規律,從而達到看到單詞就會讀,聽到單詞就會拼的學習目的。
對於大多數英語初學者,自然拼讀法是一門實用的工具與方法,如能掌握,不需要藉助音標,就都能夠讀出80%的英語單詞,把枯燥無味的背單詞變成一件簡單的事,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六個階段
第一階:建立字母與字母自然發音之間的直接聯系。
第二階:能夠成功拼讀母音+輔音(輔音+母音)。如:c-a ca a-t at
第三階:能夠成功拼讀輔音+母音+輔音。如d-o-g dog
第四階:能夠成功拼讀雙音節或多音節單詞。如sw-ea-t-er sweater
第五階:能夠聽音辨字,即聽到單詞讀音就能拼出該單詞。
第六階:單詞量大量擴充,能夠閱讀英語文章。
⑥ 老師給幼小銜接孩子進行拼音教學時,僅依靠模仿發音的方法嗎
這個不行,模仿發音,只能是孩子自己理解,以後他自己不能溝通!
這個肯定不行的!
我有個朋友,他孩子就是這樣,只能說多多,不能說哥哥!
遇到這樣的,要有耐心,多次鍛煉,孩子能學會的!aqui te amo。
⑦ 語音教學的原則和方法
(1)語音教學的基本原則
①音素教學與語流教學相結合的原則
只有堅持音素訓練與語流訓練相結合,充分體現語音的表現功能,才能夠既為學習者打下良好的語音基礎,又能夠讓他們形成良好的語流表達能力。
②針對不同學習者的特點進行教學的原則
語音教學的針對性必須包括兩個方面:
a.一是要針對成年人語音學習的生理和心理特點;
b.二是要針對學生的母語和漢語的不同特點進行教學設計。
③不同的教學階段與不同的教學目標相互適應的原則
應根據不同的教學對象提出側重點不同的教學要求,根據不同的教學階段提出不同高度的教學要求。如趙金銘(1985)提出簡化音系教學的思想:
a.指導思想
從語音教學的全過程來看,教授和訓練字音以外的語音表達方式,即掌握漢語的韻律,其重要性並不亞於聲、韻、調的教學。鑒於語音是要反復訓練的,故而音素教學不宜過細,也不應要求過高,應力求把語音系統最簡單、最基本的內容教給學生,使其掌握。
b.具體內容
針對初級階段音素教學過細過嚴的狀況,趙金銘主張,開始階段的語音教學要簡化,整個的語音教學可採用「蛛網式」教法,先拉線,即給經過簡化、適合外國人學習的聲、韻、調系統;以後再織網,即不斷地正音、鞏固。
(2)語音教學的微技巧
①演示法:主要通過直觀手段體現發音部位、發音方法。如使用形象的板書、藉助實物、利用演示等。
②對比法:對學生的母語與漢語的語音系統中相近似的音素進行比較,或對漢語語音系統內的各個音素進行比較,找出差別。
③誇張法:把平時說話時的發音部位與發音方法適當誇張,造成清晰、形象的效果。
④手勢法:藉助手勢輔助展示口腔發音時的運動過程和狀態是一個很有效的方法。
⑤拖音法:延長音程導出新音是教舌尖母音-i的一種簡易有效的辦法。
⑥帶音法:用一個已經學過的發音部位相近的音素帶出另一個新的音素。
⑦分辨法:通過聽覺、視覺來甄別一個音素發音的正誤。
⑧固定法:突出容易模仿的一點,然後固定其發音部位的方法,可以收到一定的效果。
⑨模仿法:是語音教學中最基本的方法,有直接模仿和自覺模仿兩種形式。模仿法必須同其他方法配合使用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3)聲調教學改革
①漢語聲調的特點
a.漢語是一種聲調語言,不同於大多數西方的語調語言;
b.漢語每個音節都有固定的聲調,不但有高低之分,而且有升降曲折之別。
②聲調教學存在的不足
a.教學計劃薄弱,表現在語音教學尤其是聲調教學缺乏層次性和有序性上;
b.教材薄弱,缺乏一部實用性強的、能夠突出漢語聲調語言特色的、以聲調和語調訓練為中心的基礎漢語教材;
c.教學手段薄弱,目前對於聲調的特徵只是採用五度標記法來標明四個聲調的調型,所以大多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採用手勢來幫助學生認識和理解漢語聲調的調型特徵。這種教學手段固然比較形象,能發揮一定的作用,但是這種方法並不能說明漢語聲調最本質的問題。
⑧ 老師給孩子進行幼小銜接拼音教學時,僅依靠模仿發音的方法嗎
一般情況下,在拼音教學時都是依靠模仿發音的方法,這是最根本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因為小朋友還不知道什麼是發音,只能通過這樣的模仿讓他們認知。
⑨ 如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運用Phonics
讓學生掌握代表英語42個基本音的字母和字母組合(即這些字母和字母組合在單詞中的發音,而不是它們的名稱音。),以及一些英語拼寫和讀音關系的基本規律,讓學生可以看到一個英語單詞,就能讀出來。也就是音形一致的英語教學法。如shark一詞,一般學生會逐個字母記憶拼寫,而Phonics則是要求在讀寫這個詞時,把sh、ar、k當作整體看待……
在實踐中,我確實體會到,學生具備了一定的英語拼讀能力,能大幅度提高他們學習課文單詞的效率,並能不斷地拓展自身的課外閱讀,擴充詞彙量,促進聽、說能力的發展。下面我簡單從目標制訂,方法和形式,這兩方面談談。
一、目標制訂:
三年級上學期:掌握26個字母當中5個母音的長、短發音以及其它字母發音和發音規律,會拼讀開、閉音節或生詞,進行少量的聽音寫詞訓練和配圖閱讀訓練。
三年級級下學期:掌握r音節、母音的輔音字母組合的發音,並開展相應的聽音寫詞訓練。
四年級:知道一些常見組合的發音如an、en、in、or、il、ing、ble等初步學會多音節詞的劃分和音形讀寫規律,結合教材進行較熟練的見詞讀音,聽音寫詞,開展形式多樣的讀報、閱讀活動。
五年級:可以給學生介紹一些常見的構詞法,讓優生更自主地學習和閱讀,繼續鞏固見詞讀音,聽音寫詞的成果。結合音標教學,指導學生學習不符合發音規則的生詞。同時能進行快速大量的閱讀,擴大詞彙量。
二、教材的選擇
基本依據《趣味記單詞》的幾冊書,裡面有很多很好的練習內容,特別是句子、故事等閱讀材料,圖文並茂,助於理解。當然,作為教師我也根據不同年級的目標需用搜集有關的練習詞彙和閱讀材料。
三、方法和形式
1、讀音:
當然我採取的教學形式是課前5分鍾分散教學,每天滲透一點點、關鍵在持之以恆地訓練,所以這42個音被分散在三年級一年的教學目標當中,《趣味學單詞》一書是把42個字母音分組教學。剛開始我則利用學生拼音學習的正遷移、講故事、Phonics小課等簡單快捷的方法讓學生掌握26個字母的發音,選擇《趣味》一書的聽辯音題目進行鞏固。這種方式的優點是:一兩周以後就可進行單詞拼讀與拼寫練習,且含蓋的單詞量可以多一些。
2、拼讀:
三年級上學期我叫每位學生自製26個字母卡,我自己則准備25條特製的長方形卡紙條,每班同時可兩人一組練習,我配備有一套多功能拼讀抽拉教具。(聽音寫詞,形式多樣,多音節詞都可用兩人,有兩套的字母卡。)不一定是有意義的單詞隨意組合也可以。通過你追我趕的組合拼讀訓練後,給出一些十個單詞為一組的小海報,分組限時拼讀,或讓學生製成單詞卡片,用蓋棉被方式兩人競讀,鼓勵學生查字典掌握已會讀的生詞的意思。讓單詞拼讀從無意識地組合練習過度到有意義學習記憶。
上了四年級,我把字母組合發音、常見發音等編成Phonics小詩,做成一本「bigbook」,讓學生每節課前幾分鍾滾動朗讀,熟練掌握它們的發音。下學期開始,每兩天我讓科代表抄出一條諺語或繞口令,讓學生比賽朗讀,氣氛可緊張、活躍了,同時也增加了Phonics學習的難度和趣味性。
五級年以後,幾乎每天都有兩位學生把他們搜集的新詞(5個)或句子(1句)抄在黑板的英語角上,這就是課前5分鍾很好的Phonics練習材料了,每學期堅持組織至少一次別開生面的Phonico競讀比賽,內容有拼讀單詞、朗讀順口溜和諺語等,學生們涌約參與,他們都希望老師能多提供練習機會。
所有練習過的新詞或句子我都建議學生記錄在各自的英文小檔案本里,為更進一步的聽音寫詞作準備。
3、聽音寫詞
利用Phonics來教學字母的目的之一是記學生掌握通過其音形一致的規律去記憶單詞的方法。基本步驟包括聽音、辯音、寫音。也就是教師由慢到快說一個詞幾次,讓學生辯出其中含有的音素,當學生正確聽出單詞含有的音不後,教師就可以指導學生把聽到的音轉後嘗試雙音節,甚至多音節聽寫、材料主要選自《趣味學單詞》一書。
聽音寫詞並不是非要到等某個年級才能開始的訓練,我覺得它可以與拼讀練習同時但必須循序漸進地開展。我就看見過一本書上把學生練習過的新詞、書中的例詞等弄成一個Phonics默寫表,覺得挺實用的,就把它移植過來,這樣也很好地解決學生學得快,忘得也快的問題,讓學生真正成為大量單詞的「主人翁」。同時,可以順理成章地展開閱讀訓練了。
4、閱讀
如果說見詞讀音、聽音寫詞只是單詞的音、形結合、那麼閱讀則是單詞音、形、義的三結合。在有意義的情景中運用是Phonics教學的最終目的,適時開展閱讀教學就很有必要了。閱讀應該從辯認單詞、然後到句子閱讀,再過渡故事閱讀。三年級可以利用圖片或實物來導入句子意義,包括一些押韻的句子。中、高年級學生由於有了一定的詞彙積累和拼讀能力,碰上文章的新詞可以較快地拼讀並聯系全文的理解詞意。
在學生一開始就建立英語字母代表發音的觀念,讓學生形成一個遇到新詞就張口念、出聲讀的良好習慣,讓Phonics教學成為我的常規教學的一個小亮點,持久、有效地進行。教學實踐告訴我:通過Phonics來培養學生的拼讀拼寫、閱讀能力是可行的,也是很有效率的,我們獲得了一些課堂課題實施可取的經驗。
豐富多樣的教學方法是提高拼讀教學質量的關鍵。結合「玩中學,歌中練,畫中學」的理念,我們運用TPRChantsStory-tellingDrama等先進的英語教學方法,開展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把英語的音素、音標、單詞、小故事、歌謠等很好地結合起來學習。
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允許他們按自己的情況選擇以下三種拼讀方法之一:對拼讀單詞不熟練的學生用具體拼讀法:如cake,a[ei]k[k]ake[eik]c[k]c-a-k-ecake,反復讀幾次,讓學生明白單詞的基本拼讀方法;二、對拼讀單詞較熟練的學生用直呼母音法:[ei][ei]cake;
三、對拼讀單詞很熟練的學生用直呼法:cake。
依據漢語拼音中聲母與韻母的拼讀法則,在教字母和單詞之前先呈現與之相關的音標卡片,引導學生運用「遷移法」進行拼讀。
幫助學生建立起初步的Phonics概念,幫助學生在字母與其相應的讀音之間建立起初步的對應關系,根據字母和音素的內在聯系,運用拼讀分解音素的方法,分步、分類、分層的教學。
採用讓學生背九九表的方法去記住各字母在單詞里的發音(並採用輕音、高音及做嘴唇動作而不發音等多種多樣的朗讀方式來提高他們背頌的興趣),如:[b][b]ba[ei]
教師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音標發音部位和發音方法,教字母發音「先輔後元」,使學生感到Phonics並不難學。
將學習Phonics、學習單詞,學習句子、短文、故事相結合,使學生的Phonics學習、單詞學習達到在詞中學、句中學、文中學相統一的效果。
將「見詞讀音」、「聽音寫詞」的能力運用到閱讀教學和單詞學習中。課內加大語音內容技能的檢查,限時計速,引入競爭機制,「一幫一」互助型,「英語日」交際型,「檢查記錄成績」激勵型。通過Phonics教學進行拼讀單詞大比拼、辯音「抓間諜」、「找朋友」、開設Phonics英語興趣小組、舉行見詞讀音的比賽、朗讀句子、故事的比賽展示台等形式集中學習Phonics、復習單詞。
⑩ 對外漢語語音教學的方法有哪些
1.圖示法
圖示法是指教學藉助掛圖或直接通過畫圖的方式來輔助教學。
圖示法具有直觀、生動、具體、快捷等特點,效果最為明顯。比如:在講聲母的發音部位、發音方法時,我們可以充分利用發音器官示意圖,在圖上直接指出發音的部位及氣流的出處,用以代替齒齦、軟齶、舌尖、舌面等這些枯燥乏味的間介面頭描述。在講母音時,可以直接在母音舌點陣圖上標出母音舌位的高低、前後。對於聲調的講解,也可以採用五度標記法,把圖畫出來後清除明了,學生一看即懂。因此,凡是能用圖表示的教學內容,都應盡量採用圖示法。
2.演示法
圖示法具有靜的特點,而演示法具有懂的特徵。演示法同樣能達到直觀的效果,可以和圖示法結合使用,相輔相成。
在講漢語聲母的發音是,通過看掛圖可以知道其發音部位、氣流的出處,並知道其發音方法為塞音、塞擦音等,但究竟塞音、塞擦音是怎麼發出的,就需要演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如果沒有教師的演示,學生根本不會發語音。
演示法的運用,不僅限於做出正確的發音演示,還可以根據教學的需要,靈活多變。如「吹紙法」:拿一張很薄的紙,放在嘴的前方,讓學生從發音時紙的顫動與否,體會送氣與不送氣的差別。
3.練習法
語言作為一種工具,與其他的工具一樣,只知道怎樣使用的道理還遠遠不夠,還得親自使用,並經歷一個由不熟到熟練,由不正確到正確的過程。教師在這個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首先教師要設計出科學合理而有效的練習方法給學生,使他們達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在這一點上緊密聯系學生的語言背景至關重要,對不同的學生需要區別對待。接著,在學生的聯系過程中,老師同樣很重要,他需要細致觀察學生的發音並即時指出錯誤幫助糾正。
4.對比法
將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學習者往往會受第一語言的影響對有的漢語發音混淆不清,發生偏誤,而對於他們的母語是怎樣影響漢語的學習的至今仍然是一個爭論的熱點。但是如果能很好地運用好對比法,即能讓學生清晰深刻地領悟漢語發音與他們母語發音的區別。
要運用好對比法,首先要選取適當的參照物。從留學生的實際情況來看,在教授漢語語音時,恰當的參照物應該是他們的母語以及他們熟悉的外語。此外,還可以從漢語本身的要素中選取適當的參照物。比如:在進行聲母的教學時,以下各組聲母可以互為參照物:b--p,d--t,g--k,m--n等。這是因為各組聲母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
對比法還可以應用於不同語言中語音與書寫字母關系的比較。
5.誇張法
適當運用誇張的手法,擴大音與音、調與調之間的差別,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和模仿漢語的發音。首先可以誇張板書,在教復合韻母時,結合發音口形a,o,e寫成大一點的a,o,e,使學生直觀地理解復合韻母中各母音開口度的不同。其次還可以誇大口形、延長音程、增大音量、加強音高對比等來幫助學生理解。
除了以上所述五種方法外,對外漢語語音教學中還有引導法、誇張法、擴展法、自我觀察法、語音分析法、模式法等方法,各種方法之間也不是相互隔離的,而是相互貫通相輔相成的,教師應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選擇運用,同時也鼓勵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