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小學教師資格證面試備課怎麼寫
教案分為導入,新授,鞏固提高,小結作業,板書設計這幾個環節。首先,導入設計出每節新課的教學引語,教學引語要起到「凝神、起興、點題」三個作用。分為開門見山式導入,情境式導入,質疑型導入,激趣型導入,知識型導入,釋題型導入。我們最常用的是情景導入,即是利用幻燈片或圖片進行描述場景,設置情景進行導入。
新授新課教學的基本流程: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1)朗讀指導;(2)課文的主要內容,行文思路。二、細讀課文、品味理解(1)重點精讀;圈點勾畫;(2)邊讀邊悟:分析表達技巧、語言特色、思想感情;品後再讀;(3)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三、拓展延伸(一)以讀為主的課堂拓展(二)以說為主的課堂拓展(三)以寫為主的(四)以情感熏陶為主的(五)引出下節。在教學結構設計中要注意體現下列6個要求:(1)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2)從學生的問題出發營造教學情境,設計教學問題並引導學生探究、解決問題。(3)設計出師生互動方式。(4)爭取准備兩、三種針對不同群體學生的教學安排。(5)對教材內容作適當的處理,發掘出教材內容之間的內存邏輯聯系及育人作用。(6)課堂教學要減少統一講解,增加學生的自主探究,增加學生的分組活動。在每個環節中都是用問題進行貫穿,形成線索。四、課堂小結1.歸納全文、提升主題、發出號召;2.巧設懸念、引出下節課。課堂總結部分課堂總結部分的寫作要求:(1)設計出針對教材知識內容的系統的回憶鞏固問題及方案。(2)設計出發散、擴展、升華學生思維的問題及復習鞏固方案。
最後一個是板書設計,因為板書設計在我們上半年的國考中進行了講解,所以主要對這部分的知識進行講解。板書設計,是課堂教學的一種輔助手段,與教師的口頭講述相輔相成。好的板書,能正確揭示課文的基本內容,准確提挈課文的基本結構,反映課文的基本寫作特點,給學生留下鮮明、深刻的印象。盡管電化教學已普遍進入課堂,板書,仍然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手段。
板書的類型1.詞語式,是以文章重點詞語為主而設計的一種板書。這種板書能促進學生更好地閱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有利於豐富學生的詞彙,並使用方便,便於設計,因而,使用也最為普遍。
2.提綱式,是以反映文章寫作提綱為主的一種板書形式,以事 J隋的發展為序的文章常採用這種板書形式。這種板書能幫助學生總結,概括課文內容,指導學生寫作構思,有利於選材和組織材料的訓練。
3.對比式,是以反映文章中兩種事物或兩種情況之間的對比關系為主的一種板書形式。它可以提取關鍵性的詞語或主要內容,利用線條等進行對比板書,以反映課文的外部形式和內在聯系。
4.回環式的板書,指首尾相連,狀如環形的一種板書形式。採用這種板書,能使課文線索更加清楚,更能展現課文的表現手法,能化難為易,清楚簡潔地呈現課文的脈絡,促進學生抽象思維和布局謀篇能力的發展。這種板書就是按照事情的發展順序來設計的。
5.對稱式,是以有形或無形,使板書內容上下、左右、前後等兩部分對稱的一種板書形式。一般常用於段落結構勻稱,或有對比成分的課文,這種板書能夠展示各部分內容的均衡,突出結構的勻稱美。
6.表格式,是用簡單的表格反映文章的結構內容的一種板書形式。這種板書能將課文內容簡明扼要地展示出來,幫助學生理解段落間的內在聯系,梳理課文的知識要點,以幫助學生更好掌握課文內容。
7.輻射式,是從一個中心,向各個方向沿著直線伸展開去的一種板書形式。課文以一個東西為中心寫的文章,常常採用這種板書。這種板書更有利突出中心物體,更能生動形象地展示課文內容。
8.條幅式,形狀如懸掛著一幅幅條畫式的板書。對於分列畫面組成的課文常用此方法板書。這種板書形式就能較好地展示課文的條理和布局謀篇的特點,有利於發展學生的思維和豐富兒童的想像力。
9.階梯式,是狀如階梯,拾級而上的一種板書形式。這類板書直觀形象地表現了課文層次以及層次間的關系。故事性強,情節逐步推向高潮的課文常用這種板書。
10.關系式,是以展示課文事物間各種關系為主的一種板書形式。這種板書有利於突出事物間的復雜關系,幫助學生掌握課文內容,以利於發展學生的抽象思維和邏輯思維能力。
11.輔圖式,是用簡筆畫與文字相結合的板書。這類板書以直觀形象代替抽象的文字,讓學生在圖的啟發下掌握課文內容,直觀性強,便於記憶,培養學生的思維和想像能力。心理學研究表明,中小學抽象思維和三維空間知覺的水平低,對一些形象和方位性較強的課文,僅憑口授和文字,是難以再現課文描繪的「形象」, 或掌握事物的空間方位,用輔圖式板書即可改變。
12.線條式,是以線條和文字配合組成的板書形式,不少板書都要輔之以線條。這里把它單列出來,以便突出各類線條所組成的板書,突出線條板書的作用。從線條的多少來看,可分單線和雙線;從線條的直曲來劃分,可分為直線和曲線等。這類板書把課文的情節線索,或根據作者的思想感清線索,以線條展示發展情形,直觀地呈現在學生面前。
13.綜合式,是文字、線條、標點、圖案等各種方式綜合運用設計的一種板書形式。以塑造各種強烈的視覺形象,訴諸於學生的感官。這種板書圖文並茂,全面兼顧,突出主體,幫助學生理解,激發學生興趣,發展學生思維能力。
上述對常見的基本板書形式作了介紹。我們在這里主要是就板書形式的某一種形式的主體而言來介紹的,但就其實質來說,每一種形式都不止一種形式,它都可能會包含了其他多種形式的要素。這些板書形式,有時是互為交叉的,我們在設計板書的時候,不可能孤立單一地只用一種形式。在此需要提醒的是,所介紹的某篇課文的板書形式,不能理解為只能有這樣一種板書模式,這里介紹的只是某種板書應具有的框架格式,而對某一篇課文來說則不應是固定不變的。以上我們僅對一些板書的基本形式加以介紹,但它僅是極少數的一部分,是不可能窮盡一切板書形式的,更多的則需要我們不斷地研究和創造。
2. 聯系中小學教學實際談談教師怎樣備課和上課
課堂教學是中小學教育教學的主渠道,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高質量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高質量的課堂教學,而備課是教師取得高質量課堂教學的前提和基礎。所謂備課,實際上指教師在課堂教學之前進行的設計准備工作,即教師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本門課程的特點,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對教材內容做教學法上的加工和處理,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方法,規劃教學活動。在備課的具體工作中,備學生是核心環節,備學生的工作效果對於備課質量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學生的現實狀況是教學的基本出發點,在備課活動中,備學生主要圍繞備學生的學科認知特點和規律、知識現狀、生活背景、情感因素和身心特徵等內容展開的。 1.研究學生的學科認知特點和規律 學生原有的學科認知特點和規律,對他進一步學習新的學科內容、構建新的認知結構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教師備課要根據知識、內容的內在邏輯性,學生心理發展規律,學生認知活動能力,注重從知識的整體入手。例如,在高中的開始階段,學生在初中數學學習的認知基礎上進入高中數學的學習,認知特點可概括為「具體——抽象——概括」,我們在備課中要結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生活經驗設計有趣的、循序漸進的教學活動。 2.研究學生的知識現狀 要了解學生,首先要了解學生的知識基礎現狀,這對備課具 有重要的指導作用。特別是在起始階段,即新生的入學階段,學生由初中升入高中,在數學方面的知識基礎差異很大,對各部分知識掌握的程度也不同,這對以後的數學學習有重要影響。教師應把學生以前的學習情況進行一次調查,對每位學生以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有個綜合研究,然後仔細分析,記錄下來,為今後的教學設計打下基礎。在平時的每次單元檢查後,也要對學生的情況進行統計分析,對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方法,普遍問題要重點指導,個別問題要個別輔導。 在具體備課時,還要注意了解學生其他相關學科的知識狀況,例如在學習向量部分的內容時,物理學科中的力、位移速度等概念就是向量的具體化和應用,我們可以從這樣具體的知識背景入手,讓學生更容易理解抽象的新概念。 3.研究學生的生活背景 學生的生活背景包括學生的經歷、經驗,思想和生活狀況,每位學生的生活環境,學習經歷都會不同,進而形成的對社會、對學習的觀點和態度也會很大不同,這些背景對於學生進一步學習起著重要的作用和影響。 新課程的基本理念,指出數學學習要講背景,講應用。數學的產生和發展,始終與人類社會的生產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任何一個數學概念的引入,總有它的現實或數學理論發展的需要。因此,新概念的引入中都應特別強調它的現實背景,數學理論發展的背景和數學發展歷史上的背景,這樣才能激發學生學 習數學的興趣和應用意識。另外,數學思維方式的背景也對學生的學習產生了重要影響,一個人能不能「數學地」思考和解決問題主要是由他所具備的數學知識和數學思維方式的背景決定,在學習新的數學知識時,原有的數學思維方式決定了他的學習效率和學習深度。 4.研究學生的情感因素和身心特徵 教育的對象是處在不斷發展變化過程中的人,而且高中階段,學生的身心發展趨於成熟,知識量增多,社會接觸面更廣,社會交往更頻繁,升學和就業的壓力促使他們的社會化進程加速。思維能力更加成熟,認知活動的自覺性明顯增強,但由於知識和經驗的不足,認識問題不準確、不深刻,有時帶有片面性。教師要採用多途徑和方法,在與學生接觸中了解、分析、記錄學生們存在的各種問題,包括情感的和心理上的。調整方法制定相應措施,要充分尊重他們,發揮其主觀能動性,進行心理疏導,多做細致的思想工作。 高中數學學科有其自身的特點,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邏輯思維的嚴謹和美感都在對培養學生奮發向上的精神、求真務實的品質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數學的人文價值在培養創新人格,進而培養創新人才方面的作用更為重要,充分發揮數學課程的人文價值,是數學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 5、備課中怎樣獲取學生信息 備好一節課,不僅需要考慮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過 程等幾個環節,更要以人為本,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表現在備課中就是必須更多地研究學生。 1).從研究學生的實際狀態中獲取信息,作為教學的起點 要遵循學生的思維特點設計教學過程,我們就必須把握教學的真實起點。為此,在備課中,我們可以從以下方面切入,尋找學生的起點: 第一,學生是否已經掌握或者部分掌握教學目標中要求掌握的知識和技能,掌握的程度怎樣,沒有掌握的是哪些知識。 第二,那些新知識學生自己能夠自主學習,哪些需要教師的引導和點撥。 教師應通過對學情的了解,確定哪些知識應該進行重點輔導,哪些可以忽略不講,從而很好地把握教學的起點,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過程,突出教學重點,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3. 小學數學的備課基本要求是
小學數學備課要求
為了進一步貫徹落實市教育局對小學教學常規的若干規定,為進一步加強教學管理,規范我校小學數學教學工作,全面推進課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特製定小學數學備課要求。望全體數學老師認真貫徹執行!
教學計劃
一、課標對本冊教材的教學要求(參見教師教學用書)
1、知識與技能。2、數學思考。3、解決問題。4、情感與態度。
二、教學本冊教材要採取的教學措施(參見教師教學用書中的教材的編寫特點,再加上自己對每一個知識點要採取的教法。)
三、教學本冊教材要需要准備的教具和學具(參見教師教學用書)
四、課時安排(參見教師教學用書)(具體到每一節課)
全冊備課
一、課標對本冊教材的教學目標(參見教師教學用書)
1、知識與技能。2、數學思考。3、解決問題。4、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二、教材簡析(參見教師教學用書)
1、教學內容。2、教學重點、難點。3、知識結構。
三、教學中要採取的教學措施。
四、我班學生學習數學的現狀分析(主要從知識與技能、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習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幾個方面來分析。)
五、課時安排(參見教師教學用書)(具體到每一單元就可以)
單元備課
一、教材簡析(參見教師教學用書)
1、教學內容。2、教學重點、難點。3、知識結構。
二、本單元教材的教學目標(參見教師教學用書)
1、知識與技能。2、數學思考。3、解決問題。4、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三、教學本單元要採取的教學措施。
四、課時安排(參見教師教學用書)(具體到每一節課就可以)
五、單元自測分析(主要從本單元測試的基本情況、教學的成功之處、不足之處、典型解剖、補救措施這幾個方面來分析。)
六、補教補學教案(一定要寫成教案。主要針對本單元測試中學生沒有掌握牢固的及易錯的知識來設計,鞏固練習中的每一題都要有針對性、梯度性,確實做到該補教的補教、該補學的補學,使學生達到理解、明白、學會的目的。)
課時備課
一、教學內容。
二、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2、過程與方法。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三、教學重點、難點。
四、教具和學具准備。
五、教學過程。
1、導入(不同的知識採取不同的導入方法,要靈活多樣)
2、探究新知(必要時要能體現出讓學生自主探究、分組討論、合作交流、大膽創新等新課標精神)
3、課堂演練(練習題的設計要有針對性、梯度性,一般要體現出基本題、變式題、開放題等練習題。)
4、課堂作業(課本上的練習題或補充拓展或《補充習題》)
5、課堂小結
6、教後感(主要寫本節課教法的成敗、學法的成敗,寫出自己的教完本節課的感想。)
4. 中小學備課有哪些要求中小學常用教學方法
小學常用的教學方法
(一)講授法
講授法是教師運用口頭語言系統地向學生傳授知識的方法。講授法是一種最古老的教學方法,也是迄今為止在世界范圍內應用最廣泛、最普遍的一種教學方法。講授法的基本形式是教師講、學生聽,具體地說,又可以分為講述、講讀、講解三種方式。
講述:教師向學生敘述、描繪事物和現象。
講解:教師向學生解釋、說明、論證概念、原理、公式等。
講讀:教師利用教科書邊讀邊講。
以上三種方式之間沒有嚴格的界限,在教學活動中經常穿插結合地使用。
講授法的優點在於,可以使學生在比較短的時間內獲得大量的、系統的知識,有利於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有利於教學活動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講授法的缺點在於,容易束縛學生,不利於學生主動、自覺地學習,而且對教師個人的語言素養依賴較大。
教師運用講授法,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1.保證講授內容的科學性和思想性。教師講授的概念、原理、事實、觀點必須是正確的,這就要求教師認真備課和教學。
2.講授要做到條理清楚、重點分明。講授邏輯清楚,學生才能夠理解清楚。
3.講究語言藝術。教師的語言水平直接決定著講授法的效果,因此必須不斷注重和提高自己的語言修養。首先要做到語言清晰、准確、精練,既邏輯嚴密又清楚明白;其次,要努力做到生動形象、富於感染力,這對於小學生尤其重要;再次,還應當注意語音的高低、語速的快慢,講究抑揚頓挫。
4.注意與其他教學方法配合使用。小學生的注意時間有限,在整節課中完全採用講授法很難取得良好效果,教師應當善於將講授法與其他教學方法和手段交叉替換使用,避免學生因長時間聽講出現疲勞和注意渙散現象。
(二)談話法
5. 中小學老師為什麼每節課前都要備課
備課是教學的必要手段,就像當官有印,當兵有槍一個道理。
備課有以下的好專處
1、提前備課,可以屬起到預習作用。
2、在上課之前把這節課所要講的內容系統的做一下梳理。知識點不會漏講。
3、學生可以聽到有條理的、豐富的課堂知識。
4、備課本還有一個教學反思作用,可以根據孩子們的接受情況,做批註,需要重點梳講。
備課的基本步驟和要求
1、教學內容
2、教學重難點
3、教學准備(所需教具、獎品)
4、教學過程(所講內容需幾節課講完,講完後給學生布置任務。)
5、板書設計
6、教學反思(對自己的課堂表現反思,如何講更易接受,看孩子表現突破重難點,疑難問題可以幾個老師一起討論。)
作為老師不要嫌備課麻煩,備課對新老師可以起到預習和梳理作用。對有經驗的老老師更可以起到提醒和突破的作用。
6. 4.新課程理念下的中小學備課包括什麼內容
教案是教師備課來成果的自書面體現,是教師綜合主客觀情況進行教學藝術處理的結晶,是教師進行課堂教學的依據,是教師綜合素質的具體體現。
我們總結優秀教師教案的特徵可以發現,一份好的教案,必須符合教學實際,必須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必須做到前後銜接,邏輯嚴密,必須做到重點突出,難點突破,必須做到層次分明,過渡自然。
當前,備課的基本內容包括:
1.研究課程標准。明確課堂教學的目的要求。
2.研究教材。特別是要認真鑽研教科書,理清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各維目標在教科書中的具體體現,准確理解重點、難點,確定教學的關鍵,制定切實可行的三維目標。
7. 初中小學英語怎麼備課
認真搞好備課,個性是群眾備課。教學中,備課是一個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環節,既專要備教材、備學生,又要備教屬法。備課充分,能調動學生的用心性,上課效果就好。因此,了解和分析學生狀況,有針對地教對教學成功與否至關重要至關重要。這個班在小學的英語學習基礎差,遠遠不足,而且本班中等生占較大多數,尖子生相對較少。因此,講得太深,就照顧不到整體,時間長了,學生的學慣用心性就會欠佳。因此教學時針對不同狀況,在授課時採取了不同的方法。效果就比較理想。備課的時候可以使用101教育PPT,可以很好的引導學生學習,特別是裡面的教學工具,還可以吸引學生的興趣。
8. 中小學老師為什麼每節課前都要備課
因為教師對文章的理解是否深刻、處理教材是否恰當,對一些關鍵問題能否產生頓悟與靈感,直接影響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