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培養幼兒學習舞蹈的興趣論文
如何培養幼兒學習舞蹈的興趣
在幼兒園音樂教學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它不僅能促進幼兒積極地參加各項音樂活動,使他們認真地、自覺地接受教育,同時也豐富了幼兒的生活,開闊了眼界,使他們經常保持愉快、歡樂的情緒。激發幼兒對舞蹈、音樂游戲的興趣。
首先,培養幼兒的節奏感。
我們都知道,孩了們在沒有經過訓練前,就會拍手、走、跑和唱,而這些自然性的動作會產生一種自然的節奏,我們可以充分利用這些自然節奏結合音樂訓練讓幼兒對一些基本節奏產生感性認識。當然在訓練時,基本節奏的速度和特點必須用聲音來表示。例如:用進行曲進行練習有節奏的走步。用2/4拍或4/4拍的樂曲練習踏跳,用帶有休止符的樂曲練習兔跳、跑跳等等,一讓幼兒通過跳的動作感覺到快而輕巧的節奏;通過3/4拍樂曲,如「蝴蝶找花」「堆雪人」等,讓幼兒來體會節奏是柔和優美的。教師在教幼兒學這些基本動作和節奏時,一定要注意到把訓練都建築在孩了們的本能和無意識感覺的基礎卜。也就是說,教師不能生硬地口令式地強加於幼兒),只能利用音樂這一有利條件加以引導和訓練,從而培養幼兒對舞蹈的興趣。
其次,舞蹈教學要形象化。
即教師在教幼兒的動作時要多用形象的比喻或其它形象、生動的語言,使幼兒能體會生動、形象的舞蹈動作特點和領會其方法。尤其是在較枯燥的基本步法和復雜的基本動作時,教師須用形象化的方法,這樣才能教得生動有趣,幼兒也樂於接受。例如:在教踵趾小跑步時,編成順口溜「腳跟腳尖跑跑跑」;在教交替步時用「兩個好朋友,永遠不分手,我走你也走,你走我也走」來比喻;教秧歌十字步時用「姐姐(左腳)弟弟(右腳)在一起,姐姐說我先跳,(左腳向右邁步)弟弟說我也跳(右腳向前邁步),姐姐說我讓你(左腳向左側拉開),弟弟說別客氣(右腳退後一步)」來比喻。生動、形象的教學方法,既符合幼兒具體、形象的思維特點,又使幼兒在愉快的氣氛中學會了舞蹈基本動作,幼兒學習積極性很高,興趣濃極了第三,在整個舞蹈教學中,教師要確立幼兒是學習主體的思想。教師的主導作用在於啟發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發展創造性。例如:教音樂游戲「熊和小孩」,我先教幼兒學會這首歌曲和掌握熊走路的基本要領,然後為幼兒提供創造、想像的條件。出現音樂,幼兒根據音樂、歌詞內容編出小孩出門玩耍的動作:有的提著花藍到草地卜採花,有的學小鳥飛,還有的學小兔跳,總之,孩子們會別出心裁地編出許多出乎意料之外的動作,教師及時地對孩子們的表演給子鼓勵,如點頭、微笑、拍手、伸拇指等。這樣幼兒完個成為學習的主人,使他們在優美的旋律中各自做自己喜愛的動作,在音樂游戲中感到愉快,表現出內心的喜悅,充分發揮一了自己的想像力、創造力,也進一步提高了幼兒學習舞蹈的興趣。
另外,對於個別性格比較孤癖、不喜歡跳舞或節奏感差、不能按節拍跳舞的孩子,怎樣培養他們對舞蹈的興趣呢?
我認為在音樂游戲活動中,應多讓他們欣賞優美的舞蹈,同時教師應更熱情、仁動地教會他們邊聽音樂,邊拍手以及表演的方法,喚起他們的情感,拔動他們的心弦。還有在集體跳舞時,將這些幼兒安排在舞跳得好的幼兒後而,便於模仿;還可以編一些簡單動作,讓他們進行練習,通過循序漸進的教學方法,生動活潑的形式,使這些對舞蹈沒有興趣的孩了能在跳跳玩玩中提高對舞晰的興趣。
實踐證明,提高幼兒學習舞蹈興趣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然而無淪你採取什麼方法,最終應盡快回到音樂中來,讓幼兒在音樂中尋找感覺、節奏和情緒,享受音樂的美、動作的美。
② 幼兒園腰鼓的基本動作
一、起跳步:(中速) 要求:右臂從體前伸直向上,鼓棒與地面平行。右腿成九十度,跳得越高越好。 二、大纏腰:(快速) (1)雙腿跳起直分,落下時成弓步,右臂起跳時從體前伸直向上,同時搖頭。 (2)右腳在原地踏一步,左腳吸在右小腿上,雙手後擊鼓。 (3)左腳向正前方踏出一步,右手擊鼓,左手甩綢。 (4)右腿伸直向上跳起,落下時吸左腳(手勢同二) (5)左腳向後踏一步,同時轉身(從左邊轉),雙手從右往上甩出。 (6)過檔,右手從褪下打擊鼓面{且不可彎腰,曲腿} (7)右腳落下時轉向前方跳一下,雙手自然下垂。 (8)雙腿跳成左前右後直叉。 (9)雙手在體側甩動四次,跳起並腳,曲腿彎腰。 (10)雙手自然下垂圓圈,並腳向上甩綢。 三、交叉跪打:(面對面)(中速) (1)一四同大纏腰,(5)左腳向前踏出一步,雙手從右往上甩綢。 (6)過檔 (7)同上 (8)雙腿跳落下時成右腿直跪左腿叉(學生 腳對腳) (9)雙手在 體側甩動四次,前爬後仰。 (10)跳起並腳曲 腿,彎腰右轉一圈。 四、大豐收(慢速) (1)起跳雙手從右向左平畫圓,雙腿落地成左前右後弓步,上身與地面平行低頭。 (2)後撤一步,變為右前左後弓步,雙手從左向右平畫圓甩出,上身同(一) (3)左腳向上跨一步,雙手自然垂在體側。 (4)向上跳起,右腿成90度,同時雙手向上甩綢。 五、十字梅花(中速) (交叉跪打) 六、擦背(中速)(面對面) (1)左腳向左跨跳一步,同時吸右腳於左小腿,搖頭,再向左踢出右腳,雙手從 胸前打開成左外高,右內低姿勢。 (2)相反方向,出右腳(同上) (3)左腳向對方踏出一步,同時吸、右腳打四下鼓。 (4)右腳向下方踏出成右弓步,同時背對背,左手 擊鼓,右手高舉過頭頂。 (5)--(8)換方向。 (9)彎腰曲腿從右方轉一圈,打四下鼓,到達對方位置。 (10)並腳向上甩綢。 七、盤龍記(快速) (1)到(7)同大纏腰。 (8)跳起落下成左弓步右跪姿勢。 (9)雙手在體側甩兩次綢。 (10)站起轉身並腳甩綢。 八、軟纏腰(慢速)(面對面) 特點:搖頭晃腦,扭腰擺胯。 (1)到(6)動作同交叉跪打,只是要扭腰擺胯,並搖頭,而且所有跳改為跨步。 (7)右腿落地跳一下,不轉身。 (8)成左弓步跪姿勢。 (9)--(10)同交叉跪打。 九、錦上添花(中速) (1)起跳步 (2)打四下鼓,兩人面看,同時喊嗨 (3)打四下鼓 (4)起跳,左腳落地,右腿向右跪出,同時左手向左上方伸出,右手向右下方伸 出。 十、十字步(中速) 特點:要有腳緊抓地面的感覺。 (1)右腳腳後跟踮起,同時吸左腳。右手迅速從前向後鼓棒朝下繞頭一周,擊鼓一 下,左腳向右踏出,身體朝向右側方。 (2)右腳向前方他出,曲腿,搖頭,在右手各擊鼓一下。 (3)左腳向左後方踏出,曲腿搖頭。 (4)右腳向後方踏出同上。
③ 幼兒園音樂游戲大班律動《秧歌十字步》教案
活動目標: 1、 學習秧歌步、秧歌十字步基本步伐 2、知道秧歌是一種傳統的民間活動以及它的種類、用途等知識 3、體驗舞蹈的樂趣,培養幼兒美的表現力和創造力 活動准備: 1 、舞蹈錄象、錄音資料 2、秧歌道具手巾花、綢帶等 3、十字步圖譜 活動過程: 幼兒在《纖夫的愛》的音樂中進入活動場地 一、觀看錄象,東北秧歌,引出課題 1、師提問 :有誰能告訴我這個舞蹈的名稱?錄象中看到了什麼?(師小結:秧歌舞最早流行在東北,東北地區的人們在喜慶的日子裡,就會用扭秧歌的形式來慶祝,後來我們江南的人們把秧歌改變成地方秧歌,因此手裡的道具呢,用的最多的是阿姨們用手絹花,叔叔們呢則用綢帶。) 2、在看一次,提出要求:仔細看,試著學一學。(試試手,腳的動作) 二、 學習秧歌十字步 1、師:今天我們也來學一學秧歌的基本步伐,它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秧歌十字步」(出示秧歌十字步大圖示,為幼兒講解圖示的看法,並讓幼兒試著看圖自己先走一走,老師指導 理解圖譜意思 ) 2、老師示範秧歌步動作 秧歌步:第一拍,左腳起步向前交叉方向走,第二拍,右腳向前交叉方向走,第三拍,左腳向後交叉方向走,第四拍,右腳向後交叉方向走。注意,准備的時候,雙腳站在小腳印上,走步時,可以根據圖譜上的口令提示走。注意腳步和顏色的對應。 3、幼兒學習秧歌十字 師:小朋友們別著急,我們隨著秧歌十字步圖示,老師和小朋友一起來學習,很快就能學會了! 幼兒人手一塊十字步圖譜,幼兒練習老師觀察輔導 4、鼓勵幼兒跟隨音樂邊唱邊練習秧歌十字步,老師個別輔導。 5、小朋友們快看,老師給你們帶來了道具,手巾花、綢帶 男小朋友拿綢帶,女小朋友拿手絹花,雙手自由舞動聽音樂練習。 三、嘗試聽音樂男女對舞,鼓勵幼兒創編造型。 四、小朋友們跳得真好,讓我們回家表演給爸爸媽媽看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