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大全 > 小學方程式的教學

小學方程式的教學

發布時間:2021-01-19 15:39:55

❶ 小學數學怎樣進行方程教學

求什麼,設什麼,不能直接轉換的時候,要抓住題目中的等價關系設未知數,不要讓孩子對未知數產生害怕。

❷ 小學五年級數學解方程視頻教學

小學五年級數學解方程優酷教學視頻網頁鏈接

解方程常用基本方法:

1,利用等式的性質解方程。

因為方程是等式,所以等式具有的性質方程都具有。

(1)方程的左右兩邊同時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方程的解不變。

(2)方程的左右兩邊同時乘同一個不為0的數,方程的解不變。

(3)方程的左右兩邊同時除以同-個不為0的數,方程的解不變。

2,兩步、三步運算的方程,可根據等式的性質進行運算,先把原方程轉化為一步求解的方程,在求出方程的解。

3,根據加減乘除法各部分之間的關系解方程。

(1)根據加法中各部分之間的關系解方程。

(2)根據減法中各部分之間的關系解方程,在減法中,被減速=差+減數。

(3)根據乘法中各部分之間的關系解方程,在乘法中,一個因數=積/另一個因數

(4)根據除法中各部分之間的關系解方程。


(2)小學方程式的教學擴展閱讀:

解方程依據:

1,移項變號:把方程中的某些項帶著前面的符號從方程的一邊移到另一邊,並且加變減,減變加,乘變除以,除以變乘;

2,等式的基本性質

性質一

等式兩邊同時加(或減)同一個數或同一個代數式,所得的結果仍是等式。用字母表示為:若a=b,c為一個數或一個代數式。則:(1) a+c=b+c (2) a-c=b-c

性質二

等式的兩邊同時乘或除以同一個不為0的數,所得的結果仍是等式。

用字母表示為:若a=b,c為一個數或一個代數式(不為0)。則:a×c=b×c 或 a/c=b/c

性質三

若a=b,則b=a(等式的對稱性)。

性質四

若a=b,b=c則a=c(等式的傳遞性)。

❸ 小學方程式的知識講解

1.明確等量關系式定義,例,小明買了三支鉛筆,六元錢,每支多少錢?則回「三支×每支價格答=六元」
2.在等量關系式里找到未知數,例題里為每支價格,則列出方程:
3X=6
3.強調在解決問題前寫「解:設」
解:設每支鉛筆X元
3X=6
4.解方程利用天平左右同加同減同乘同除關系不變的性質解方程
X=6÷3
X=2
答:每支鉛筆兩元錢
望採納!我是笨笨我驕傲~

❹ 小學四年級解方程教案

教案一:
方程 教學目標: 1、認識方程。
2、會用方程表示簡單情景中的等量關系。
教學重點:怎樣建立等量關系。
教學難點:理解等號兩邊分別表示什麼含義。
教 法:自主探究法、發現法。
學 法:討論法,小組合作 教具准備:天平(8個)、小黑板 。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同學們玩過蹺蹺板嗎,如果兩個小朋友的重量一樣,會出現什麼情況?對,這就是平衡,今天我們就用到一種稱量的工 具——天平,天平由天平秤和砝碼組成,當放在兩端托盤的物體重量相等時,托盤就會平衡,請同學們觀察自己組的天 平。產生質疑,引入新課。
二、探究新知,交流自學情況 (一)讀課本66頁,相信你可以完成下面各題。 1、天平左邊的托盤里是( ),右邊的托盤是( ),天平的指針在中間,說明天平平衡了,那麼兩邊( )我可 以用這樣說( )+( )=( ),用x表示櫻桃的質量,那麼是( ) 2、4塊月餅的質量一共是380 克,我可以這樣說( )×( )=( ),用y表示每塊月餅的質量,那麼( ) 3、一個裝有2000毫升水的鋁壺可以倒滿2個熱水瓶和1個水杯,我可以這樣說( )+( )=( )用z表示熱水瓶 的盛水量,那麼( )
(二)、小組展示成果, 探究目標一:方程的意義 上面的等式的共同點( ),什麼叫做方程? 組內交流、解疑、個別匯報、老師點撥。 三、點撥升華 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做方程,方程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獨立思索小組交流總結方法教師點撥。
四、達標檢測
1、用方程表示下面的數量關系 (1)x的1.5倍除以1.2,商是0.25. (2)從30里減x的2倍,差是14. (3)50減去5的差,再加上4個x,結果是61. (4 )x個2與x的5倍的和等於x的一半.
2、完成89頁練一練第1、2題。 先獨立做,最後組內交流。
五、課堂總結 通過本節課學習你有什麼收獲或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 先小組內說一說,最後班上交流。
六、拓展提高 一列火車從甲地開往乙地,每小時行50千米,開了3小時到達乙地,甲乙兩地相距x千米,甲乙兩地的路程是( ) 先獨立做,最後組內交流。
七、作業設計:完成相關配套練習 板書設計

教案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並掌握等式、方程、解方程和方程的解的意義。
2、學會檢驗方程的解。
3、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掌握概念。
教學難點:掌握檢驗書寫格式。
教學准備:投影、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情境興趣
1、(小黑板)在下面的括弧中填入「>」「<」或「=」。
24×5()25×454+6()6078÷3()78×3
50×18()5×18031-3×5()1623×9+1()23×10
程序:
A、先口答什麼號。
B、(板書如下)把這6個算式分成兩類,應該怎麼分?
24×5>25×454+6=60
78÷3<78×350×18=5×180
23×9+1<23×1031-3×5=16
得出概念:(板書)用「=」連接,表示左右兩邊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那麼這些左右兩邊不相等的式子,當然就叫不等式了。
2、(投影製成復合片)下列式子中有幾個等式?
45×2<1009999-9991=87=6+1
X+18=2034+5×7240÷X=10
程序:
A、說出哪些是等式後,揭去不是等式的式子。
B、(板書)把這四個等式分成兩類,你認為應該怎麼分?
X+18=2040÷X=10
得出概念:(板書)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做方程。(突出兩個條件:含有未知數、等式。)
3、(投影)下面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方程?(手勢表示)
35-X=1284÷12=74-X>3269+X=24×564=X+60X÷5
4、(板書)方程中的不知數X等於多少我們能把它求出來嗎?比如上面的例子:X+18=2040÷X=10中X等於多少?(板書解出來)得出:(板書)使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過程叫做解方程。
5、(書面練習)判斷哪個是方程的解?P22練一練3。
6、我們以前學習的求未知數X的值其實就是解方程。怎麼解方程大家會不會呀?我們再學一點大家不會的,哪就是寫出解方程的檢驗過程,寫檢驗過程有它特殊的格式,我們應認真學好。(板書上面其中一題的檢驗過程)
「檢驗:用X=4代入原方程,
左邊=40÷4=10,右邊=10。
左邊=右邊,
所以4是原方程的解。」(注意講清各個步驟的含義)
三、反饋矯正
1、(板演)P22試一試。
2、(課堂作業)P22練一練2。(注意:寫出檢驗過程)
3、(小黑板)看圖列出方程並求解。(內容同《作業本》P19D3)。
四、評價激勵
1、小結:本節課我們學習了「等式、方程、方程的解、解方程」四個概念,(復述概念)並掌握了檢驗的書寫格式。

❺ 小學數學方程的意義教學摸式

一、 創設情景引入

師:你們玩過蹺蹺板嗎?下面老師給你們講一個蹺蹺板的故事。兩只小青蛙在玩翹翹板很開心,一隻小熊也要玩,同學們,你們說會怎麼樣?(沒法玩)為什麼?有什麼辦法也讓小熊也能玩的開心呢?(讓學生思考討論)學生回答後師總結出要讓蹺蹺板兩邊平衡。

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在數學里也有這樣的蹺蹺板,今天我們就來研究我們數學里的蹺蹺板。引出課題並板書。

二、 探究新知

出示主題圖(1)

請學生說說在這副圖里你獲得了那些信息?(天平兩邊平衡,一個空杯重100克。)

出示主題圖(2)

請學生說說在這副圖里你獲得了那些信息?(在空杯里加一杯水後天平不平衡了。)

問:你們知道一杯水有多重嗎?(不知道)

如果要你現在表示這杯水有多重,你有辦法嗎?

(學生思考,可以討論)

用未知數x來表示水的重量,那麼杯子和水一共有多重又該怎樣表示呢?(指名回答)

100+x

出示主題圖(3)

請學生觀察這副圖里的兩架天平,發現了什麼?(不平衡)

哪邊重一些呢?你們能用數學算式來表示這兩架天平的狀況嗎?

(學生分組討論,教師巡視指導)

學生匯報:用>、<符號來表示哪一邊重。(學生回答後,師板書)

100+x>200 100+x<300

出示主題圖(4)

請學生觀察這副圖里的天平,發現了什麼?(平衡了)

你們能用數學算式來表示這天平的狀況嗎?(學生思考後教師指名回答)

100+x=250 (師板書)

觀察比較:

100+x>200

100+x<300

100+x=250

同學們,我們剛才寫的這三個數學算式有什麼不同?

前面兩個算式兩邊不相等,後面一個算式兩邊是相等的。

教師總結:像這樣兩邊相等的算式我們把它叫做等式。(板書)

師:你們能寫出等式嗎?(學生自由的寫)

把學生寫的等式有選擇的用實物展示器展示出來。

如:3+8=11100-90=10

3+x=2560-x=7

10×x=800 70÷x=7等等

請學生把這里的等式分類

(學生小組合作分類)

學生匯報後讓學生說出分類的理由。(有的含有未知數x,有的沒有未知數x)

教師總結:像100+x=250這樣的含有未知數的等式,稱為方程。(板書)

(學生寫一些方程)教師把學生寫的在實物展示器展示出來。

三、 實踐應用

1、 觀察分類

①30+20=50 ② 2x+50>100

③80<2x ④3x=180⑤x÷11=5 ⑥100+2x=50×3

⑦x-18=24 ⑧ 60÷20=3

⑨100+20<100+50

2、下面式子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方程?

? 6+x=14

? 3+x

? 50÷2=25

? 6+x>23

? 51÷a=17

? x+y=18

3、 判斷

1)等式都是方程。( )

2)方程都是等式。( )

3)3x=0也是方程。()

4)含有未知數的式子叫方程。( )

5)方程是等式,所以等式也叫方程。( )

四、小結

同學們,今天你們有知道了什麼知識呢?

五、 板書設計

方程的意義

不平衡 平衡

100+x>200

100+x<300 100+x=250

像100+x=250這樣的含有未知數的等式,稱為方程。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理解與掌握方程的意義,弄清方程和等式兩個概念的關系,使學生初步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質。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認真觀察、思考分析問題的能力。發展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加強數學知識與現實世界的聯系,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培養學生認真觀察、善於思考的學習習慣,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

教學重點

使學生初步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質,理解與掌握方程的意義。

教學難點

幫助學生建立「方程」的概念,並會應用。

❻ 小學五年級解方程怎樣才能學好

五年級屬於一個非常時期,面臨小升初的壓力必須要在這一時期將數學成績有所提高.另外五年級的數學難度有所提高,下一步是迎接初中.五年級在其中發揮重要的作用.那小學五年級數學輔導具體有哪些.

(不外乎)

1.對症下葯.首先要做的是找到孩子較弱的內容,並為弱小的模塊提供建議,以便有效地提高目標效率.

2.及時整合審查.根據記憶曲線,如果不及時復習,很容易忘記知識點,因此有必要及時復習並不斷鞏固知識點,以便記住知識.記住的知識在復習,沒記牢的知識加強記憶.

3.總結問題解決方法.有一種方法可以做數學,反向推理學習五年級數學.問題中心方法、散射方法等.不同的問題可以採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

4.循序漸進.用階梯法教學,讓學生不會立刻接受太難的知識點,而是從簡單的問題開始,先建立學生的自信心,然後慢慢增加難度.

除了以上的方法之外,學好數學首先就是計算能力的過關,整數運算、小數運算、分數運算都要做到准確無誤.有很多的同學計算的速度相當的慢,原因就是沒有掌握計算的法則,導致老是犯錯誤或者是犯同樣的錯誤,使做題的效率大大減低.所以很有必要進行將強計算,並掌握計算的技巧和規律.

基礎知識和方法如果能掌握好,對於數學來說也就不那麼難了.在學習了合數和質數之後,會出現判斷一個數是合數或者是質數,而對於某個題目來說,常常有很多個思路能夠解決,但是學生需要掌握每個方法和思路的要點,才能在考試中做到准確無誤.平時的積累和學習是有效掌握方法和總結思路的重要方法,所以學生要養成良好的習慣.

(難度)


對於孩子的學習往往使家長感到很頭大,此時可以在假期藉助輔導班來對孩子進行全面的輔導,從學習的要點到學習方法,還有就是學習習慣的養成利用好假期,使孩子在假期中不浪費時間,提高數學的成績.小學五年級數學輔導單單依靠家庭有時候是不能完成的,家長朋友給孩子找個輔導班或者是一對一家教,利用假期時間,制定好學習計劃,讓孩子嚴格按照計劃按部就班堅持去做,相信會有很大的收獲.

❼ 小學生幾年級數學學習方程式

對於那些成績較差的小學生來說,學習小學數學都有很大的難度,其實小學數學屬於基礎類的知識比較多,只要掌握一定的技巧還是比較容易掌握的.在小學,是一個需要養成良好習慣的時期,注重培養孩子的習慣和學習能力是重要的一方面,那小學數學有哪些技巧?

由此可見小學數學的技巧就是多做練習題,掌握基本知識.另外就是心態,不能見考試就膽怯,調整心態很重要.所以大家可以遵循這些技巧,來提高自己的能力,使自己進入到數學的海洋中去.

❽ 小學數學(解)方程式入門!!!

列方程解應用題,應進行如下一些訓練:

(1)列代數式的訓練。正確、迅速地列出代數式是列方程的基礎,可以用以下幾種形式進行訓練:

①用數學語言敘述代數式。例如:

3x+5(一個數的3倍與5的和);

7×8-4x(7的8倍減去一個數的4倍)。

②用代數式表示數量關系。例如:

a的6倍(6a);

90減去x的5倍(90-5x)。

③根據題意敘述代數式的意義。例如:「學校買來6個小足球,每個a元,又買來8個排球,每個b元。」要求學生敘述以下各式的意義。

6a(表示6個足球的價錢),

8b(表示8個排球的價錢),

6a+8b(表示兩種球的總價),等等。

反過來,老師提出問題,要求學生列出代數式。

(2)找等量關系的訓練。找出題目中的等量關系是列方程的關鍵。教學時,可以讓學生找出日常生活事例中的一些等量關系,使學生逐步熟悉。

例如:小俠到商店去買筆記本,總價錢是1.6元,小俠付出2元,找回0.4元。把這件事情列出等式。

付出的2元-筆記本總價1.6元=找回的0.4元,

筆記本總價1.6元+找回的0.4元=付出的2元,

付出的2元-找回的0.4元=筆記本總價1.6元。

(3)列方程的訓練。把列代數式的訓練和找等量關系的訓練結合起來進行(只要求列出方程,不必解方程)。

例1:計劃修一條水渠260米,已經修了7天,每天能修x 米,還剩50米沒有修。

等量關系是:計劃米數-已經修的米數=剩下的米數;

方程是:260-7x=50

例2:農具廠兩個車間計劃生產720把鐮刀。第一車間每天生產鐮刀38把,第二車間每天生產鐮刀42把,x天完成了任務。

等量關系是:第一車間生產數+第二車間生產數=全部任務;

或(第一車間工作效率+第二車間工作效率)×x=全部任務。

方程是:38x+42x=720,

或 (38+42)×x=720。

❾ 解方程小學的

1️⃣利用等式的性質解方程。
因為方程是等式,所以等式具有的性質方程都具有。回
①方程的左右兩邊答同時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方程的解不變。
②方程的左右兩邊同時乘同一個不為0的數,方程的解不變。
③方程的左右兩邊同時除以同一個不為0的數,方程的解不變 。
2️⃣兩步、三步運算的方程的解法
兩步、三步運算的方程,可根據等式的性質進行運算,先把原方程轉化為一步求解的方程,在求出方程的解。



4️⃣根據除法中各部分之間的關系解方程
解完方程後,需要通過檢驗,驗證求出的解是否成立。這就要先把所求出的未知數的值代入原方程,看方程左邊的得數和右邊的得數是否相等。若得數相等,所求的值就是原方程的解,若得數不相等,就不是原方程的解

閱讀全文

與小學方程式的教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