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小班安全教育公開課受傷的眼睛教案
活動目標:
1.認識眼睛的基本構造,知道眼睛的用途。
2.知道要愛護眼睛以及可能會傷害眼睛的危險行為,學習保護眼睛的方法。
活動准備:
1.眼睛的特寫圖片,小男孩玩偶,細樹枝。
2.胡蘿卜沙拉。
2.教學掛圖和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謎語導入活動。
教師:
(1)謎語:上邊毛,下邊毛,中間夾顆黑葡萄。上大門,下大門,關起門來就睡覺。
(2)教師:小朋友們這個謎語的謎底是什麼呢?
2.讓幼兒觀看眼睛的特寫圖片,了解眼睛的大概構造以及作用。
(1)教師:這是什麼?眼睛的上面有什麼?眼睫毛有什麼用處?中間的黑葡萄是什麼?
(2)教師:眼睛是用來干什麼的?(請幼兒閉上眼睛感受一下看不見東西的感覺。)
(3)教師小結:眼睛對我們來說很重要,沒有眼睛我們什麼也看不到。
3. 觀看情景表演,了解可能會傷害眼睛的種種行為。
(1)教育引導幼兒觀察、理解情境1--看電視時離電視機很近,會傷害我們的眼睛,也不能看的太長時間。
(2)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理解情境2--偷偷地戴大人的眼鏡。眼睛有問題的時候才需要戴眼鏡,不要隨便戴別人的眼睛會傷害自己的眼睛。
(3)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理解情境3--用臟手揉眼睛。臟手上有許多細菌,用臟手揉眼睛會讓眼睛受傷。
(4)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理解情境4--對著太陽看,盯著強光看。看很強的光線會傷害我們的眼睛。
(5)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理解情境5--玩尖銳的物品。會不小心扎到眼睛。眼睛受傷了就什麼耶看不見了。
4.引導幼兒了解保護眼睛的方法。
(1)教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有哪些保護眼睛的方法嗎?
(2)教師小結:看書看電視時間長了要向遠處眺望一下,看看遠方的東西,還可以看看綠色的樹林、草地,讓眼睛休息、放鬆。也可以多吃一些對眼睛有好處的胡蘿卜、鴨肝、豬肝等。等我們長大一點兒,我們還學會做眼保健操,這些都是保護眼睛的好辦法。
5.引導幼兒觀看教學掛圖或幼兒用書,懂得有危害的行為不可以去做。
6.讓幼兒愉快地享用胡蘿卜沙拉,活動結束。
⑵ 我要給中班上安全教育的公開課!我該怎麼上
給孩子們講一下生活中的安全常識。
如過馬路看交通燈,家裡的門要及時關,不要玩火,玩電。等。
⑶ 幼兒消防安全教育公開課的意見和建議
消防知識對成人來講可以是陌生的,
因為大家都不希望此類事情的發生。
但是又只怕萬一的出現,
因此我們應該趁早給幼兒打消防安全的預防針。安全教育也是一個長期、連續的過程。幼兒園的孩子
年齡小,自我保護意識差,每次活動前的安全教育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幼兒原有的認識的基礎
上,應適時、及時地提醒幼兒,讓幼兒鞏固已有的知識並獲得更深層次的認識。讓安全意識逐漸在幼
兒心裡紮根。
幼兒的記憶力和理解力還處於發展階段,對他們僅僅進行說教不行,孩子聽後很快就忘,很難留
下深刻的印象。那麼,將安全知識作為活動主題對幼兒進行集中教育就是必不可少的了。通過一系列
的活動,幼兒在輕松與自然、積極與主動、認真與嚴肅的活動中了解有關的安全知識,同時也掌握了
對突發事件的應對方法。
安全教育不僅要在集體活動中集中進行,還應在日常生活中隨機進行,應滲透在幼兒的一日活動
中。結合幼兒在活動中出現的問題,給予必要的、合理的安全教育。隨機教育及時提醒。
同時通過幼兒的帶動,提醒其全家乃至周邊的人們共同關注安全問題,排除安全隱患,預防悲劇
的發生。
自然是如此美好,生活是如此安寧。然而,躲在和平、文明背後的火魔,正窺視著我們。在所有
的自然災害中,發生頻率最高的,莫過於火災。一個小小的火星可以使人類創造的物質、精神財富化
為灰燼,可以奪走人最寶貴的生命。新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
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然而對於火,幼兒缺乏相應的防火知識和能力。因此,增
強幼兒的防火意識,提高幼兒的防火自救能力,加強幼兒防火安全教育至關重要。
⑷ 幼兒中班安全教育倒開水時要注意公開課怎麼上
幼兒園中班的孩子還比較小,他們好奇心強,對周圍的一切都感興趣。由於運動功能尚不完善,動作不協調,往往不是磕到這兒,就是碰到那兒。如果碰倒水壺、湯鍋,就會造成燙傷。 如果孩子不小心碰倒了熱水瓶或打翻了湯鍋,身體被燙傷,不要驚慌失措。首先應去除造成燙傷的原因,將孩子抱離原地;然後將被熱水浸透的衣服脫下來。如果衣服與皮膚緊緊粘在一起,可用剪子將未粘的部分輕輕剪掉,不要強行撕扯,以防加重創面損傷。為了保護創面,防止污染,可用清潔的被單等包裹。如燙傷面積較大應及時送醫院治療。運送途中要讓孩子平卧,可喂些淡鹽糖水。 怎樣判斷燙傷的輕重程度及面積大小呢?簡單的方法是根據受傷孩子手掌的大小來估計。1個手掌大小約佔全身面積的1%,因此,如果燙傷面積>5個手掌,就應送醫院。燙傷的深淺分三度:I度,皮膚發紅,疼痛;Ⅱ度,起皰,疼痛;Ⅲ度,皮膚發白或發黑,失去痛感。Ⅳ度以上的燙傷要送醫院治療。 燙傷面積不超過5%的I度燙傷,不必送醫院,可立即將燙傷處浸入干凈的涼開水中並持續30—45分鍾,這樣可起到止痛及減輕水腫的作用。傷面塗「京萬紅」、「萬花油」等燙傷葯膏,也可將食用油加熱消毒後塗抹患處。如果局部起皰,不要將水皰挑破,以免造成繼發感染,水皰會慢慢被吸收掉的。
⑸ 遇到火災不要慌的安全教育幼兒園小班公開課怎麼講
遇到火災不要慌這個主題安全教育的話在有就是原小班開展的話一定要注意方式因回為小朋友們還不知道答這些所以說做公開課的話一定要讓小孩子們參與進來這樣他們能夠成為這堂課的主題讓他們更好地去了解安全教育也是公開課顯得更加的鮮明有特非常的吸引人常成功
⑹ 怎樣小結幼兒園教師安全教育公開課課評
日常生活中,孩子們喜歡玩小汽車、小摩托車、小自行車等玩具,而這些車都具有圓圓的輪子,軲轆軲轆的輪子滾動著、轉動著,給幼兒驚奇,引導幼兒遐想,令幼兒著迷,讓幼兒去觀察、去操作、去發現、去主動構建自己的知識經驗。科學活動《輪子在哪跑得快》,讓幼兒既獲得了極大的情感滿足,也積累了豐富的感性經驗。課前我和孩子們收集了很多有關輪子的圖片和實物,孩子能通過圖片及實物認識很多有關輪子的車。本次活動,通過探索體驗來感知輪子會滾的特性,從而引發探索性問題,讓幼兒在實驗中進行探索、發現、思考從而真正了解輪子在不同材料上跑,它的速度是不一樣的,輪子在光滑的地面比在粗糙的地面跑得快。在有坡度的地方比在沒有坡度的地方跑得快。探索操作,感受體驗。是這節課的主要宗旨。 整個活動分三個環節。 第一個環節,設置情景,用滾動的球體,引出課題。 第二個環節,讓孩子操作、實驗,感知跑道越光滑,輪子跑得越快;跑道越粗糙,輪子跑得越慢。 第三個環節,再次提出探究的內容,引發幼兒更進一步的探究活動,體驗輪子運動的速度與路面的傾斜度的關系。 最後,運用表演形式,來鞏固所學的知識,這是本次活動的擴展與延伸,也是科學與藝術的整合的體現。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嘗試著運用多種方法體驗輪子運動速度與路面、材料及路面傾斜度的關系。 2、發展幼兒的學習觀察能力與探究慾望。 3、幼兒嘗試用肢體語言大膽演繹輪子的運動速度。 【活動准備】 1、裝沙的布袋若干個、木板5塊。 2、師生共同收集:玩具汽車、球、易拉罐、飲料盒、鞋盒等。 【活動過程】 一、設置情景,激發興趣。 1、師幼用《開火車》游戲進入活動室。 2、用圖形寶寶做客導入活動,幼兒探索圓圓的球體可以滾動。 3、老師提出探索性的問題,讓幼兒思考。 4、通過實驗發現球體寶寶可以滾動,其它圖形寶寶都不能滾動。 5、引導幼兒發現生活中哪些東西是圓形,是可以滾動的。 請幼兒說說哪些東西有輪子(自行車、摩托車、汽車、火車、超市購物車)。讓幼兒知道凡是車都有輪子,輪子能給人們帶來方便,又省時又省力。因此人們非常喜歡它。 二、引發新問題,鼓勵幼兒繼續探索 1、用故事《汽車廠試車》引出課題,交待試車程序。 2、幼兒試車,教師巡迴指導。 將幼兒分成五組,每組兩條跑道,一條是用沙袋鋪設的,一條是用光滑的木板鋪設的,每組幼兒在兩條跑道反復試車。 3、幼兒討論小結:輪子在光滑路面上跑得快,在坑坑窪窪的小路上跑得慢。 得出結論:輪子在不同材料上跑,它的速度是不一樣的,輪子在光滑的地面比在粗糙的地面跑得快。 4、引導幼兒探索材料表面,了解速度與材料表面之間的關系。 師生小結:通過實驗我們知道,材料表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輪子跑得越快,材料表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輪子跑得越慢。 5、遷移經驗講述 。 (1)汽車在高速公路跑得快還是在石子路面上跑得快?哪個乘坐更舒服? (2)剛才我們說了路面越平滑,輪子的速度越快,那為什麼冬天結冰的時候,要在輪子上綁上鐵鏈?因此,冬天路滑要提醒司機師傅注意安全。 三、再次提出探究的新內容,引發進一步的探究活動。 1、雖然輪子在平滑的材料上跑的很快,但怎樣使輪子在這些材料上跑得更快?老師提供了一些材料(鞋盒、書、木板),幼兒開動腦筋,想辦法再玩。 2、幼兒運用不同的輔助材料並改變路面的坡度進行嘗試,解決問題。 集中幼兒。 教師提問:你們改變了木板原來的坡度,有了什麼發現? 幼兒講述。(會滾動的玩具比以前跑的更快了,坡度越大,輪子下滑的速度越快。) 3、教師小結:汽車在有坡度的地方比沒有坡度的地方跑得快。因此下坡時,司機要減速,要安全開車。 4、老師與幼兒總結性互動問答:輪子輪子在哪跑得快? 輪子輪子在光滑的路面跑得快; 輪子輪子在哪跑得快? 輪子輪子在下坡的路面跑得快; 四、幼兒運用肢體語言演繹輪子的快與慢。 1、啟發幼兒用肢體動作表示輪子的快與慢。 2、通過音樂,教師和幼兒一起用動作演繹輪子的快與慢。 五、延伸。 教師帶幼兒開車去旅行。
⑺ 幼兒園安全教育公開課走失了怎麼辦
活動目標: 讓孩子提高保護意識。 活動准備: 手偶一支活動過程: 1、利用手偶為幼兒講述「在公共場所與大人走散」的故事。 2、讓幼兒幫助小主人公想辦法找到爸爸媽媽。 3、為幼兒講出正確的解決方法。 (1) 不要慌張,也不要哭泣,站在原地等一會兒,也許爸爸媽媽會來這里找你呢! (2) 如果等不到爸爸媽媽,可就近求助商場的工作人員或保安,告訴他們你和家人走散了,請他們幫忙用廣播尋找。 (3) 不要漫無目的的在商場內亂跑,更不要隨便找一個人就告訴他,你的爸爸媽媽不見了。 (4) 不要離開商場,更不要跟陌生人走,因為他可能是騙子。 (5) 要乖乖地聽商場工作人員的話,站在他們身邊,一起耐心地等待爸爸媽媽來找你。 活動結束: 小朋友一起探討。 附參考資料: 走散了怎麼辦?其實家長們完全可以在問題出現之前先打好"預防針", 1.教孩子記住爸爸媽媽的姓名.與家裡的電話或手機,這樣就算走算,孩子不會打電話.也可以通過其他人通知,(給孩子配手機是不現實的,不管家裡有沒有錢) 2.教孩子如果走散,就站在原地不要亂走,因為爸爸媽媽發現走散時一定會按原路找一遍,這是本能,如果當孩子意識到不見了爸爸媽媽,他肯定會很慌,會哭...哭也不是件壞事,呵呵...孩子哭能引起注意,特別是心急的父母此時會對孩子的哭聲很敏感,當然也會引起其它行人的注意或一些不法份子, 3.教孩子不認識的人不要跟對方走,除非是警察,(當然要先讓孩子知道什麼是警察,呵呵) 4.教孩子不認識的人給的東西不能吃,雖然孩子都貪吃,但這點完全可以在家長平日里講故事時嚇嚇他,讓他意識亂吃東西後的後果,,,嘿嘿.這故事書嘛就慢慢找了...現在幼兒教育書很多媽媽該告訴孩子的話:在超市裡和大人走散該怎麼辦呢? 1、不要害怕,也不要驚慌,並且不能離開超市。 2、不要到處亂走。你應該待在原來的地方耐心地等待,可能爸爸媽媽就在附近的地方找你呢。 3、請旁邊的售貨員阿姨幫你找到廣播室,告訴阿姨,你和爸爸媽媽走散了,請他們幫你找爸爸媽媽。說清楚自己和爸爸媽媽的姓名。乖乖地和售貨員阿姨一起等待爸爸媽媽來找你,不要哭,也不要鬧。找到了爸爸媽媽,要向阿姨說聲謝謝。
⑻ 幼兒園大班安全教育優質課教案有哪些
二、活動目標: 1、知識目標:讓幼兒初步了解什麼是垃圾食品、"三無食品"、腐爛變質食品,知道吃了這些食品會危害身體健康。 2、能力目標:通過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等多種感官活動,讓幼兒初步掌握辨別垃圾食品、"三無食品"、腐爛變質食品的具體方法。 3、情感目標:增強幼兒對安全食品的自...我意識,拒絕垃圾食品、"三無食品"、腐爛變質食品,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 三、活動重、難點: 重點:讓幼兒了解什麼是垃圾食品、"三無食品"、腐爛變質食品,知道這三類食品對身體的危害性。 難點:讓幼兒掌握分辨垃圾食品、"三無食品"、腐爛變質食品的具體方法。 四、活動准備: 1、經驗准備:在家長的配合下,讓幼兒簡單了解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識。 2、物質准備:課件、喜洋洋娃娃一個、垃圾食品、腐爛變質食品、"三無"食品若干包和其他安全食品若干包。裝食品的籃子若干個。 五、教法、學法: 教法:情境導入法、提問法、直觀教學法、游戲競賽法等。 學法:觀察分析法、討論法、多種感官參與法。 六、活動過程: (一)應邀做客,激發興趣活動一開始出現喜洋洋娃娃,並以接到小熊的應邀做客激發幼兒興趣。 喜洋洋娃娃:小朋友們好,我是食品專家喜洋洋,我的本領可大了,今天我收到了小熊寄來的邀請函,它邀請我跟你們一起去他家做客呢,你們高興嗎? (二)觀察討論,分析講解 1、觀看多媒體課件畫面 一,認識垃圾食品。 師:小熊為我們准備了很多好吃的東西,我們看看有什麼?請幼兒觀察並說說食品的名稱。接著播放喜洋洋為幼兒分析講解有關垃圾食品知識的聲頻後讓幼兒根據喜洋洋的講解說說生活中還有那些食品是垃圾食品? 2、觀看多媒體課件畫面 二,引導幼兒觀察食品外包裝,認識"三無"食品。 教師分發一些食品給幼兒,在喜洋洋的提醒下讓幼兒認真觀察食品的外包裝,並進行對比,再由喜洋洋引導幼兒觀察衛生條件極差的食品生產小作坊後告訴幼兒在這種環境下生產出來的食品就是"三無"食品。再由喜洋洋通過講解進行小結,進而使幼兒明確什麼是合格和"三無"食品。 3、觀察課件畫面 三,認識腐爛變質食品。 小熊又拿出它最喜歡的水果、雞蛋(其中有些開始腐爛變質)請客人吃。喜洋洋再一次的提出問題:"這些食物有何不同?"幼兒進行觀察後討論,然後喜洋洋進行總結:像這種開始腐爛有異味顏色不鮮艷的食品就是腐爛變質食品,上面有大量有害細菌,不能食用。 (三)采購食品,游戲鞏固創設超市貨架情境。食品架上混合放著垃圾食品、三無食品、腐爛變質食品和一些安全食品,幼兒分成三個小組進行食品分類采購比賽,看哪一組采購的食品又多又安全。教師以食品檢驗員的身份參與游戲。 (四)延伸活動,目標提升師:今天我們在小熊家做客時又學到了一項新本領,知道了什麼是垃圾食品、"三無"食品、腐爛變質食品,請小朋友們回家後和爸爸媽媽一起看一看、找一找生活中還有哪些食品是垃圾食品、三無食品和腐爛變質食品。
⑼ 走丟了怎麼辦安全教育公開課教案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運用已有的經驗幫助走丟的朋友想出最適合的辦法 ;
2、大膽的表述自己的想法,培養關心他人的情感。
重點與難點:
重點:幫助走失的朋友想出尋求幫助的最適合的辦法。
難點:培養幼兒關心他人的情感。
材料創設:走丟錄象3段,事先環境創設
活動過程:
一、感知經驗:
師:我們班有三個小朋友走丟了,迷路了,讓我們一起去幫助她們。
播放馬路走丟的情景(十字路口)l
提問:XX小朋友在哪?他怎麼了?接下來怎麼辦呢?我們一起幫助他。
指導:
1、引導幼兒幫助朋友,激發關心他人的情感
2、 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小結:在馬路的人行道上原地等是最安全的方法,還可以請警察叔叔幫忙。(協管也行)
二、講述經驗:
l 播放小區走丟的情景
小結:可以在原地等,也可以找小區里的門衛伯伯,讓他們打電話給爸爸媽媽或家裡人,讓大人來領你。
三、提升經驗:
l 播放超市走丟的情景(大賣場)
請走失幼兒講講當時的情景,請其他幼兒發表看法。想想可行的辦法。
小結:在超市裡可以原地等也可以找營業員和工作人員,通過廣播小喇叭讓爸爸媽媽知道你在那裡,然後來領你。(繼續看錄像,XX小朋友是怎樣做的)
四、延伸:
走丟了以後,爸爸媽媽會很著急,我們都不想把自己弄丟,那麼我們平時和家裡人一起出去的時候要注意些什麼呢?(幼兒自由講述)
馬路上的「紅綠燈」
活動目標
1、通過做游戲,使幼兒初步知道過馬路時,我們大人小朋友都必須遵守交通規則。
2、培養幼兒遵守紀律的習慣,以及初步掌握安全小常識,從而學會自保的能力。
活動准備:
幼兒日常生活中曾觀察到的紅綠燈標志的圖片、交通標志的作用投影片。
用紙板做的紅綠燈,紅綠黃燈頭飾各一個
活動過程
1、出示交通安全圖畫,引出課題:「遵守交通安全規則」;然後老師與幼兒一起認識三種顏色的燈,並通過兒歌內容的了解初步知道「紅燈停,綠燈走,黃燈停一停」。
2、老師交代游戲規則。(把幼兒分成兩組,一組做小汽車,另一組做小朋友步行,當汽車行人看見紅燈時都必須停下,當看見綠燈才能行走……)
3、游戲中教師注意指導幼兒遵守交通規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