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大全 > 小學生古文教學設計

小學生古文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21-01-19 07:47:28

Ⅰ 小學生小古文一百課1-10原文

第一組鄉村即景
1、放風箏
青草地,放風箏。汝前行,我後行。
2、鄉 村
鄉間農家,竹籬茅屋,臨水成村。水邊楊柳數株,中夾桃李,飛燕一雙,忽高忽低,來去甚捷。
3、蘆 花
水濱多蘆荻。秋日開花,一片白色,西風吹來,花飛如雪。
4、荷
池中種荷,夏日開花,或紅或白。荷梗直立。荷葉形圓。莖橫泥中,其名曰藕。藕有節,中有孔,斷之有絲。
5、菊
菊花盛開,清香四溢。其瓣如絲,如爪。其色或黃、或白、或赭、或紅。種類繁多。性耐寒,嚴霜既降,百花零落,惟菊獨盛。
第二組 天的魔術
6、雨
今日天陰,曉霧漸濃,細雨如絲。天晚雨止,風吹雲散,明月初出。
7、雪
冬日嚴寒,木葉盡脫,陰雲四布,彌漫天空,飛鴉千百成群,未暮歸林。夜半,北風起,大雪飛。清晨,登樓遠望,山林屋宇,一白無際,頓為銀世界,真奇觀也。
8、日月星
日則有日,夜則有月,夜又有星。三者之中,日最明,月次之,星又次之。
9、日 時
一日有夜,分為十二時。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是也。夏日長而夜短,冬日短而夜長。夜半為子,日中為午。午前曰上午,午後曰下午。
第三組 別樣的爭和辯
10、貓捕魚
缸中有金魚,一貓伏缸上,欲捕食之,失足墜水中,急躍起,全身皆濕。
11、貓 斗
黃白二貓,斗於屋上,呼呼而鳴,聳毛豎尾,四目對射,兩不相下,久之,白貓稍退縮,黃貓奮起逐之,白貓走入室,不敢復出。
12、龜兔競走
龜與兔競走, 兔行速,中道而眠, 龜行遲,努力不息.及兔醒,則龜已先至矣.
13、五官爭功
口與鼻爭高下。
口曰:「我談古今是非,而何能居上我?」
鼻曰:「飲食非我不能辨。」
眼謂鼻曰:我近鑒毫端,遠觀天際,唯我當先。「又謂眉曰:「爾有何功居上我?」
眉曰:「我雖無用,亦如世有賓客,何益主人?無即不成禮儀。若無眉,成何面目?」
第四組讀書要得法
14、讀書
飛禽走獸, 飢知食,渴能飲,又能營巢穴為休息之所.其異者,能為人言.惟不知讀書,故終不如人.人不讀書 ,則於禽獸何異?
15、讀書有三到
讀書須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看不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有不到者乎?
16、讀書需有疑
讀書,始讀,未知有疑;其次,則漸漸有疑;中則節節有疑。過了這一番,疑漸漸釋,以至融會貫通,都無所疑,方始是學。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卻要無疑,到這里方是長進。
17、鐵杵磨針
磨針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未成,棄去。過小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白笑其拙。老嫗曰:「功到自然成耳。」太白感其意,還卒業。
第五組 智慧少年
18、稱象
曹操得巨象。欲知其輕重, 不能稱。操之幼子名沖,告操曰:「置象於船上,刻其水痕所至。去象,將他物積載船中,使水及原痕。復稱他物, 則象重可知矣。」
19、道邊李苦
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游。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20、破瓮救友
光生七歲,凜然如成人,聞講《左氏春秋》,愛之,退為家人講,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釋書,至不知飢渴寒暑。群兒戲於庭,一兒登瓮,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瓮破之,水迸,兒得活。

Ⅱ 小學生小古文100課下冊50課原文

湖心亭看雪
朝代來:明源代
作者:張岱
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余挐 一作:余拏)
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請採納,謝謝。

Ⅲ 小學生簡短的文言文

論語八則: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悅,不亦君子乎?」(《學而》)

學習需要不斷復習才能掌握。學了知識,按時復習,這是愉快的事。這里既有學習方法,也有學習態度。朋,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在一起探討問題,是一種樂趣。

人家不了解,我卻不怨恨,是君子的風格。這是講個人修養問題。

2、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復習舊的知識,能夠從中有新的體會或發現。這樣,就可以做老師了。

3、子曰:「學而不思則閏;思而不學則殆。」(《為政》)

只讀書而不肯動腦筋思考,就會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讀書,就會有疑惑。

這里闡述了學習和思考的辯證關系,也是講學習方法的。

4、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為政》)

孔於說:「子路,教給你正確認識事物的道理吧。(那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聰明智慧。」

這段說的是對待事物的正確態度。

5、子貢問曰: 「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公冶長》)

子貢問道:「孔文子為什麼叫「文」呢?」孔子說:「他聰敏而又愛好學刁,並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因此用『文』做他的謚號。」這里借回答於貢的問話,借題發揮,教育弟子要勤學好問。

6、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述而》)

這一則是孔子的自述,講的是學習態度和方法。要把學過的東西默默地記在心裡,不斷積累知識。「學而不厭」,講的是好學精神,學無止境,從不感到滿足。「誨人不倦」,講的是教學態度,要熱情地教導學生。孔於一生都是這樣做的,所以他說:「對我來說,有什麼呀?」表現了孔子的自信。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孔子說:「幾個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當我的老師。應當選擇他們的優點去學習,對他們的缺點,要注意改正。」這里說的是只要虛心求教,到處都有老師。

8、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雍也》)

孔子說:「(對待任何事業和學問)懂得它的人不如喜愛它的人,喜愛它的人不如以它為樂的人。」這段主要講學習的三個層次,只有以之為樂的人,才能真正學好它。

Ⅳ 小學生古文

孔子到東方游歷,途中看見兩個小孩在爭論。就問他們在辯論什麼。
一個小孩說:「我認為太專陽剛出來時距屬離人近,而正午時距離人遠。」另一個小孩卻認為太陽剛出來時離人遠,而正午時離人近。
前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大得像車上的篷蓋,等到正午時就像盤子碗口那樣小,這不正是遠的顯得小而近的顯得大嗎?」
另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清清涼涼,等到正午時就熱得像把手伸進熱水裡一樣,這不正是近的就覺得熱,遠的就覺得涼嗎?」
孔子聽了,不能判斷誰是誰非。兩個小孩嘲笑說:「誰說你多智慧呢?」

Ⅳ 適合小學生用的學習文言文的方法是什麼

一、聽
聽示範,這包括聽錄音示範、教師朗讀示範等。標准規范的朗讀不僅可以達到正音、斷句的目的,而且也是初步了解課文語言、感情的過程。因為作為示範性朗讀特別是一些播音藝術家的朗讀,都是字斟句酌,深入領會文章主旨進行的二度創作。這正如現在小孩會說電視廣告詞一樣,聽高質量的示範朗讀甚至可能讓我們在還沒聽講前背誦過文言文最起碼一些經典句子會記住。
聽講解,就是聽老師上課講解。老師的講解會讓我們更快速更准確的理解,文字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點,理解了、喜歡了、好愛了,當然這個時候學習就變成了快樂的事。
二、讀
重視讀事我國傳統語文學習最重要的方法之一。首先讀熟,即「使其言若出於吾之口」。按照朱熹的說法達到這樣的程度: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他要求學生不可牽強暗記,多讀自然上口,將會永久不忘。其次讀精,即在重點文言文學習中不要放過每個字。比如初中階段十一文言實詞積累為主。

三、寫
1、改寫,即在保持原作思想內容,只把文言文改成白話文。切忌不是翻譯,比如還可以改文體、改結構、該人稱等。例如我們熟知的《公輸》就被魯迅改變成小說《非攻》。可見成功的改寫正是對文言最深入的理解。
2、擴寫,就是對原文在保持原意的基礎之上的擴展補充,使之充實具體。這一點對古詩歌學習尤為重要,詩歌的特點決定了它的跳躍性。而完美的擴寫給這種跳躍以最好的過渡。這正是我們理解詩歌的大好機會。

Ⅵ 小學生文言文

1、黃琬巧對 2、神童庄有恭 3、曹植聰慧
4、鮑子難客 5、曹紹夔捉「怪」 6、楊億巧對
7、解縉敏對 8、承宮樵薪苦學 9、桓榮勤學不倦
10、宋太宗學書 11、崔景偁拜師 12、為人大須學問
13、讀書五失 14、顏回好學 15、張孝基仁愛
16、陳實與「樑上君子」 17、趙簡子元日放生 18、鄧攸棄兒保侄
19、張之萬之馬 20、王安石辭妾 21、宋仁宗忍餓
22、范仲淹罷宴 23、顧榮施炙 24、逆旅主人無情
25、陸元方賣宅 26、昔齊攻魯,求其岑鼎 27、楊萬里與「誠齋」
28、和氏璧 29、幽王擊鼓 30、許生端方
31、王安石待客 32、範文正正直 33、王安國直言
34、海瑞清廉 35、呂蒙正不記人過 36、梁鴻尚節
37、蹇材望偽態 38、米芾索帖 39、趙孟頫過揚州
40、歐陽修不喜釋氏 41、唐伯虎識破術士 42、朱文公受騙
43、章惇書絕壁 44、李白之死辨誤 45、雋不疑之母
46、徐有功秉公執法 47、王翱秉公 48、么恩與公法
49、晉平公游於河 50、子產不毀鄉校 51、董閼於法無赦
52、商陵君養「龍」 53、錢貨入瓶 54、田真兄弟
55、樵夫毀山神 56、奇鷹 57、雉鳥報復
58、桑中生李 59、縣令捕捕蝗 60、天敵

Ⅶ 怎樣教小學生學文言文

步驟/方法

  1. 喜愛文言,培養興趣
    有些同學抱怨今天不用文言文,幹嘛去學「之乎者也」?此言差矣:首先文言文是我國古代所有文化的承載形式。無論是醫學、數學、天文、地理都是用文言文寫成,流傳至今。要培養學習文言文的興趣,平時課後要主動地閱讀文言文,可以閱讀一些故事性強、內容淺顯易懂的文言文,特別是一些學生耳熟能詳(或者以前曾經從課文中學過)的成語故事,如,《鄭人買履》《揠苗助長》《掩耳盜鈴》,自己嘗試自讀,能背誦更好。
  2. 讀好文言文
    相對於現代文,文言文的學習難度較大, 文言文與現代文相比,在詞語、句式等方面差別較大,但是,文言文的學習同現代文的學習一樣,需要從整體入手,也就是說從「文」上下功夫。
    首先要把全文讀熟練,達到文從字順,朗朗上口,在讀的基礎之上才能把握文意,因此,學習文言文一定要讀好,讀通順。文言文的朗讀要求:一要把朗讀的速度放慢,二要停頓得當,三要讀出不同句式的語氣,如,《學弈》中的「思援弓繳而射之」的正確停頓是「思/援弓繳/而射之」;「為是其智弗若與?」要讀出反問的語氣;「曰:非然也」應該讀出肯定的語氣。
  3. 讀懂文言文
    怎樣讀懂呢?最快捷的方法就是結合課文中的注釋。在讀好、讀通課文的基礎之上,對照課文中的注釋和平時掌握的語言表達特點相結合來理解,自己嘗試弄懂每句話的大概意思。同時發揚自主合作精神,和其他同學團結協作,從而讀懂課文的主要內容。
**************************************************************
如果你對這個答案有什麼疑問,請追問,
另外如果你覺得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請千萬別忘記採納喲!
***************************************************************

Ⅷ 小學生如何學習古文

方法如下:
1、注音+通讀課文,達到可以流暢朗誦程度。
2、逐句細讀,找出重內點詞語,例如古今異義、通容假字或典型句式,理解吸收。
3、重點關注不熟悉的實詞,將虛詞的不同用法歸類記憶。
4、從全文角度把握該篇文章,例如說理、事件、思想感情等。
5、背誦。

閱讀全文

與小學生古文教學設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