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混齡班有哪些特點
1、學生的年齡差距較大
2、學生的學習能力差距較大
3、可以讓較小孩子更好的學習
在混齡班裡,年齡小的兒童與年齡大一些的兒童在一起游戲與生活,因而有機會向大齡兒童學習,得到大齡兒童的幫助,減少競爭壓力,增多合作的機會。
1、教育理念
混齡教育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幼兒園的班級類似於一個溫馨的家庭,在這樣一個家庭中,有不同年齡的孩子,他們象兄弟姐妹般的生活在一起,一起游戲、一起學習。既然每個孩子是這個家庭中的一員,他們也就有自己生活的空間和喜好。
2、環境創設
(1)場所
表現在環境創設上,有些幼兒園就將原來一個大的活動室分割成若干個小的活動區域,還搭建了一些小擱樓。孩子們除了有進行學習和游戲活動的場所以外,還有進餐的地方,如有小廚房(便於自己洗滌餐具),有休息(午睡)的地方和大齡兒童作業學習的場所。
(2)玩具
在教玩具的設置上,更多地考慮了不同年齡兒童的不同需求,如既有小年齡兒童喜愛的娃娃等玩具,也有大年齡兒童喜愛的智力拚插玩具。
(3)傢具
在傢具的准備上同樣如此,桌椅的尺寸有著一定程度的差異,特別是椅子的大小和高低,便於不同身高兒童的使用。與一般幼兒園不同的是,在有小學生的「中心」內。
還有專供大齡兒童做作業、探討問題和相互談心的設施,如書桌、台燈、各類書籍(參考書、字典、辭典等)、供小組討論所用的桌椅,以及供大年齡兒童玩耍的小足球場等等。當然,在進行活動時,教師並不嚴格限制兒童的活動類型,而是讓不同年齡的兒童共同游戲與學習。
Ⅱ 到底什麼是混齡教育
德國的幼兒園在年齡編班上,有一個非常鮮明的,即將不同年齡組的兒童編在一個班級(德國稱之為小組)中游戲、生活和學習。這種混齡編班在。
德國混齡班的年齡跨度非常大,他們最早是研究3--6歲兒童之間的混齡編班,並進行實踐。以後逐漸往兩頭延伸,為0--12歲的混齡編班目,但也有各種不同的情況:如「Thomizil幼兒中心」共有82名兒童,年齡分別在2--12歲之間,分成4個班,其中兩個班各為21人,另兩個班各為20人。每個班的年齡分配相同:2歲2人;3--6歲13/14人;6--12歲5人。又如在「Willy Althof」幼兒園,有五個班級,全部是8個月--4歲兒童的混齡編班(因為德國政府給予有8個月之前兒童的家庭一定的經濟補助,所以8個月之前的兒童一般不入托),每個班的各年齡段兒童數基本相同,分別為10、11、12、12、12人。以12人的一個班級為例,其中1歲以下2人;1--2歲5人;3--4歲5人。在教師的配備上,基本為一個班級2名教師,包括一名幼兒教師(班級負責人),一名幼兒看護(教育的後備力量),有的班級還另外配備一名准實習生(正在接受培訓的學生)。
2幼兒中心
德國小學入學年齡與我國大多數地區相同為6歲,所以在有6歲以上兒童的班級中,由於有不同的年齡段,又分成上下午不同的小小組。德國的小學實行半日制,上午學生在學校學習,中午就放學回家,其中部分兒童進入「幼兒中心」活動。在有6歲以上兒童的混齡班中,上午小學生去小學念書,其他兒童就成為一個更小的小組(他們稱之為核心小組)進行適合他們年齡的學習與游戲,如上述的「Thomizil幼兒中心」,上午為6歲以下的15個兒童一個小小組。中午以後,每班6個小學生放學回來,幼兒和小學生一起就餐。午餐後,小年齡的兒童或午睡,或安靜活動,小學生可以休息,也可以完成家庭作業。二、三點鍾以後,主要進行分散的、自由的游戲活動。這些活動是充分自由的,完全根據個人的意願和需要進行。這種年齡跨度大的混齡編班,除了有大帶小的好處以外,還解決了一些雙職工家庭因無人照看孩子而帶來的困難,除卻了家長的後顧之憂。又可以使小學生在放學後,有一個集體活動的場所。另外,在他們完成家庭作業時,中心內的教師可以給予兒童學業上的指導。「幼兒中心」就象我們中國小學里的「晚托班」,不同的是,「晚托班」主要是輔導小學生做作業和照管家中無人的兒童,而「幼兒中心」除此之外還利用了幼兒園中的游戲場所及部分設施,為小學生的游戲活動創設了良好的條件。由於以上的種種原因,在德國,有6歲以上兒童的混齡班非常普遍。
為配合混齡教育,德國幼兒園的環境創設也為之作了很大的努力。
Ⅲ 幼兒園混齡班課程表
蒙台梭利幼兒園收費沒有一個統一標準的。從2000多到一萬多都有。
水平也不一樣,當然服務和價格並不一定成正比。這個要具體去看幼兒園,以及所在d地的繁華程度。
Ⅳ 幼兒園如何實施混齡教育
混齡教育是指年齡相差12個月以上的幼兒編排在一個班級中,讓不同年齡和發展水平的幼兒身處在同一環境共同學習和生活。它既有深厚的理論基礎,又有一定的實踐價值。 我只知道這個 然後像我這邊園里,也就是把一些孩子一個班上課,年齡差距也是存在的,分班不是按照年齡來分,而是按照學習情況,適應狀態以及接受情況來分的。
Ⅳ 幼兒園該怎樣開展混齡教育
為了促進不同年齡的孩子共同成長,開展混齡互動活動。在混齡活動中,大帶小,小促大,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共贏效果。
「休息5分鍾再玩」
事件:4歲的豆豆、6歲的妞妞等幾位小朋友在寢室內的建築區玩游戲,共同建構「我們的小區」。當教師走近寢室時,發現豆豆一個人靜靜地坐在沙發上,就奇怪地問:「豆豆,你怎麼不玩了?」「妞妞讓我休息5分鍾。」「為什麼?」豆豆說:「玩游戲前大家定了一個規矩,玩游戲時大聲講話、影響他人、一下子拿許多積木在手上的人,都要休息5分鍾,等表現好了再玩。剛才我大聲講話了,所以妞妞讓我休息5分鍾。」「噢!」教師輕輕拍了拍豆豆的頭,走了。過了一會兒,妞妞走過來對豆豆說:「你去玩吧,不要再影響他人了。」豆豆便開心地走了過去,和同伴共同玩游戲。
分析:由於規則是大家在游戲中共同商定的,因此大家都能認可。在混齡活動中,教師引導孩子們自己商量制定規則。但由於混齡班孩子的年齡及個體性格的差異,有的孩子偶爾也會違反。比如,豆豆就違反了「不能大聲講話」的規則,所以妞妞就用規則來約束他的行為,而豆豆則自願接受規則的約束。在豆豆休息了5分鍾後,妞妞就恢復了他的游戲權利,這表明他們能完整地理解規則並能認真執行。
有了矛盾找「裁判」
事件:早晨8:00左右,在混齡班,3歲的小宇和4歲的燁燁一起玩木工玩具,4歲的涵涵玩積木,6歲的星星在練琴。游戲中,小宇和燁燁突然爭奪一個小錘子,兩人互不相讓,小宇委屈地找到涵涵。涵涵問:「怎麼啦?」小宇說:「他不給我錘子。」燁燁插話說:「他也不給我玩。」涵涵聽了「哦」了一聲就走開了。兩人見涵涵不理他們,就又去找人評理,正好看到星星,又將這件事告訴了星星。星星說:「小朋友之間要相互謙讓,你們兩人可以一起玩,也可以先給一個人玩,然後再交換。」後來,他倆接受了星星的建議,手拉手走了。
分析:受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的制約,孩子們對玩具的獨占欲很強,難免會引起矛盾,但靠自身的力量又無法解決。在有了矛盾時,教師鼓勵孩子自己想辦法解決或者請其他小朋友做裁判。小班的小朋友受其年齡和認知水平的制約,只能傾聽卻無能為力,於是他們又找到了大班的星星,星星此時充當的是調解員的角色。在充分了解矛盾的基礎上,藉助於自身的經驗儲備以及對交住策略、方法的理解運用,星星對小弟弟提出了合理建議,並關注小弟弟之間矛盾的解決狀況。很明顯,星星的建議得到了認同,小弟弟是信任小姐姐的,並按建議去做了,這就減少了孩子對教師的依賴,有利於孩子之間建立起良性的互動關系。
「我們猜拳決勝負」
事件:音樂游戲「蝴蝶找花」中,教師要求6位幼兒一組來合作表演。其中一位幼兒扮演花仙子,其他5位扮演蝴蝶。小寶(6歲)、樂樂(6歲)、乃夫(6歲)、琪琪(4歲)、浩浩(4歲)和源源(3歲)組合成一組,他們每個人都想做花仙子。怎麼辦?小寶提議:「我們猜拳決勝負。」最後,小班的源源勝出做了花仙子。隨後的各組交流中,教師問:「你們的花仙子是用什麼辦法獲得的?」孩子們說:「我們猜拳的。」教師問:「你們怎麼會想出這個與眾不同的方法的?」乃夫說:「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想當花仙子,小寶想出了這個辦法。」教師對孩子們的做法表示贊賞。
分析:大班幼兒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組里的中小班幼兒被動接受了此公平建議。在哥哥姐姐的幫助下,小班幼兒學會了「石頭、剪子、布」的玩法且勝出,對他來說,通過自己的努力得來的「花仙子」角色,讓其有了極其愉快的情感體驗,相信下次遇到同樣類似的情境,這次活動中積累的經驗一定會幫助他們解決類似的問題。而教師的適時贊賞,也會強化並鼓勵孩子的互動協商行為,有利於培養孩子的合作意識和規則意識。
望採納,謝謝!
Ⅵ 幼兒園混齡班怎麼樣
幼兒園的混齡班有好處也有壞處,這要看家長對取捨的定義也要看家長的教育方式是什麼樣子的,才能決定要不要把孩子送進幼兒園的混齡班。因為如果年齡不一致的話,加上小孩的天性會會讓不同年齡層次的孩子產生兩極分化。而且在我們班上課的時候也是一個比較具體的問題,到底是該上高層次的還是該上低層次的?
但從另一個方面來說,混齡班有些孩子比較有擔當意識的話會照顧小一點的孩子,這樣會培養大一點孩子的責任心和自信心,這一點是非常好的,但是實際上來看還是不介意將低齡和高齡的孩子混在一起教,畢竟這樣的風險有點大。而且孩子們最主要在幼兒園學習的啟蒙教育也是不一樣的,所以還是應該因材施教,這樣會比較符合大眾教育的思路。不僅如此,家長們不能將孩子送進幼兒園就什麼都不管了,家庭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Ⅶ 幼兒園採取混齡教學好不好
傳統分年齡的班級和上混齡教學的班級都各有各的好處,但是側重點不同: 傳統分年齡的班級是依據孩子的身心發展特點進行,孩子在同齡孩子中可以找尋自信心,發展自己的人際交往,而混齡教學打破了班級和年齡的界限,讓不同班級、不同年齡的幼兒在教師的指導下共同進行的活動。混齡活動為幼兒提供了類似於兄弟姐妹在一起游戲的機會,彌補了獨生子女缺乏異齡同伴交往環境的缺陷。它不同於同齡幼兒的活動,孩子與不同年齡夥伴之間的交往對他的認知、人格和社會性發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無論給孩子選擇什麼樣的班級,都要尊重孩子的意願,琪琪已經三歲了,已經有了自我意識和自我判斷的能力,家長可以以互動的方式,讓孩子自己選擇那個最喜歡的班級。
Ⅷ 如何開展混齡角色游戲活動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明確指出:「幼兒園教育應以游戲為基本活動」。角色游戲又稱象徵性游戲,是幼兒期典型的游戲形式。它是幼兒按照自己的意願,以模仿和想像藉助真實或代替的材料通過扮演角色,用語言、動作、表情等創造性地再現周圍生活的游戲。我園的混齡角色游戲活動是在角色游戲活動時間,全園不同班級、不同年齡的孩子混合在一起進行的活動。混齡活動可以較好彌補同齡教育及獨生子女家庭生活的不足,為幼兒提供更多的異齡觀摩學習的機會,對促進幼兒的社會性、個性化、認知發展及語言發展等有獨特價值。
我園從2011年11月開始研究探討幼兒園游戲活動的模式,構建了學習性、運動性、社會性的整體區域活動體系,並一直堅持學習型區域活動的日常化落實、運動游戲混齡活動的常態開展和幼兒園角色游戲混齡活動的實踐研究,凸顯了幼兒園玩中學的教育特點。
Ⅸ 幼兒園混齡活動中如何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
培養幼兒的合作來能力,有利自於幼兒在學會合作的過程中逐漸克服自我中心,關心他人,養成一種協商合作和利他的親社會行為。幼兒音樂活動的內容,一般包括唱歌、律動、打擊樂器、舞蹈和音樂欣賞。在開展音樂活動中有助於幼兒合作能力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