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幼兒園大班數學6的分解組成怎麼上簡單一點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6的分解組成 一、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自主探索動手操作,感知6的分解組成,掌握6的5種分法。 2、在感知數的分解組成的基礎上,掌握數組成的遞增、遞減規律、互相交換的規律。 3、發展幼兒觀察力、分析力,記錄能力培養幼兒對數學的興趣。 二、活動重點 感知整體與部分的關系,學習並記錄6的5種分法。 三、活動難點 總結歸納6以內數的分解和組成規律。 四、活動准備 教具:黑板上畫上兩座房子、房子兩邊各有一個畫有空格的6的分解式、6隻熊貓卡片、 五、活動過程 復習5的分解組合、 對對碰 教師:我說五、 幼兒:我對五、 教師:5可以分成1和幾? 幼兒:5可以分成1和4
② 幼兒園數學分解與組合中0的意義
一、設計意圖 數的組成和分解是數概念教育內容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新《綱要》要求幼兒「從生活和游戲中感知事物的數量關系」,還要關注幼兒探索、操作、交流、問題解決和合作的能力。本學期大班幼兒已經學過了《6—9以內各數分解與組成》,對於數的組成他們也已經有了一定經驗。我嘗試讓幼兒親自動手操作、然後記錄結果,在教師的引導下尋找分解和組成的規律,讓幼兒在玩中學,以達到活動目標與幼兒興趣最優化的結合。 二、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通過動手操作,感知10的分解組成,掌握10的9種分法。 2、在感知數的分解組成的基礎上,掌握數組成的遞增、遞減規律和互相交換的規律。 3、發展幼兒觀察力、分析力,培養幼兒邏輯思維能力和對數學的興趣。 三、活動重點 感知整體與部分的關系,學習並記錄10的9種分法。 四、活動難點 總結歸納10以內數的分解和組成規律。 五、活動准備 教具學具:礦泉水瓶若干個,廢報紙球10個,鉛筆,記錄單,黑板,粉筆,學習教科書,數字卡片。 六•活動形式:集體•小組和個別相結合 七、活動過程 一、復習9的組成,玩碰球游戲,出示數卡。如 師:這是數字寶寶幾?(9)今天我們來玩碰球游戲,小朋友與老師的數合起來是9 嘿嘿,我的1球碰幾球?(2•3•4•5•••••) 嘿嘿,你的1球碰8球(集體小組和個別) 二、學習10 的組成和分解。 (一)、創設情境,手指歌導入。 1•手指頭呢,可重要了我們做事情都需要它。手指頭還可以變成小動物和我們一起玩,看他們來了•••• 2•手指頭除了跟我們玩,還可以幫我們數數呢!今天我們就用手指頭數數,大家快來試一試吧! (二)•手指動起來 1•小小手指有幾根,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一根一根數來做好朋友。 2•教師引導幼兒10根手指的伸法,伸出雙手(和老師一起伸手指數數) 3•小朋友可真棒,來一邊說一邊做吧,相信你們能行! 4•數的真好,1和9合在一起是多少呢?2和8?3和7?4和6?5和5?(指名回答適時鼓勵)我們還可以這樣說:10可以分成1和9,9和1••••• (三)•玩游戲:打保齡球 1•幼兒動手操作,把10個礦泉水瓶擺成一排,用廢報紙球去打水瓶,讓幼兒觀察打到了幾個?還有幾個沒打到?這樣和起來有幾個?(記一記,思考10 的多種分法) 〈1〉把幼兒分成10組,每五人一組。 〈2〉每組請一名幼兒做記錄,其餘幼兒動手操作。
〈
3
〉
教師總結
10
的九種分法引導幼兒觀察
10
的分解式,
發現總結
10
以內數分解組成規律:
除
1
以外,每個數分法的種類都比本身少
1
;把一個數分解成
兩個較小的數,所分成的兩
個數合起來就是原來的數,即整體大於部分;把一個數分成兩部分,如果一部分增加
1
,另
外一部分就減少個
1
,即遞增遞減規律;交換規律。
(四)
•
趣味兒練習,《十隻青蛙》
10
10
10
10
10
∧
∧
∧
∧
∧
1 9
2 8
3 7
4 6
5 5
9 1
8 2
7 3
6 4
(五)結束活動:學生齊讀兒歌《十隻青蛙》,分組到室外組織打球比賽,鞏固對
10
的分解和組成。回家把今天學習
10
的組成說給爸爸媽媽聽,比比誰的辦法更好。
③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6可以怎麼分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6的組成和分解 教師:屈老師 活動名稱:數學活動 活動內容:6的分解和組成 一、活動目標 1. 激發幼兒參加數學活動的興趣。 2. 使幼兒通過觀察,比較,了解數的組成的互補和互換關系,發展幼兒初步的推理能力。 3. 知道6的各組分法。 二、活動准備 1.水彩筆6支。 2.小石子,紙諾干。 三、活動過程 1.復習5的分解組成。 (1)探索數的組成的互換關系。 教師:「誰知道5可以分成幾和幾?在黑板上寫出5的各組分法。如下圖所示: 55 5 5 ∧∧ ∧∧ 14412332 教師:「5可以分成1和4,5可以分成4和 1.這兩組分法什麼地方一樣,什麼地方不一樣?」 教師:「5可以分成2和3,5可以分成3和 2.這兩組分法什麼地方一樣,什麼地方不一樣?」 (2)用互換的方法寫出5以內各數的組成。 教師在黑板上寫出3、4、5各數的一種分法。請幼兒寫出另一種。 2.學習6的分解組成。 (1)教師:「今天,老師帶來了6支漂亮的水彩筆。這6支水彩筆分給兩個小朋友,可以怎麼分?」「請小朋友每人拿6粒小石子試一試,然後做記錄。」 幼兒操作探索6的各種分法,教師觀察指導。提醒幼兒分完,做記錄,找出6的各種分法。 3.討論。 (1)教師:「你是怎麼分的?怎麼記錄的?」「你找到了幾種分法?」「6有幾種分法?」 (2)游戲。 教師(出示兩個神秘袋):「請一名小朋友來摸一摸,裡面分別有幾塊糖?然後合起來看看,一共有幾塊糖?調換其中一個袋中糖果的數目,換別的小朋友來摸。 四、活動延伸 把小石子放在活動室,引導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操作。 五、溫馨提示 1.引導幼兒用互換的方法寫出6的各種分法。 2.幼兒操作作用的小石子要先洗干凈。 六、活動反思 在6的分解和組成這一教學內容中,我注意創設有意義的活動情境,給孩子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機會。允許孩子用自己不同的方法去學習,使不同的孩子在數學的學習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體現了因材施教的過程。 1、創設情景,在活潑氣氛中引發興趣。這節課,我根據教學內容,結合孩子的個性特點,大膽地創造、使用教材,以「分彩珠」這一游戲情景出發引入課題,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使孩子一開始就處於積極狀態中,激發孩子的思維,激起孩子學習數學的興趣。 2、動手操作,在合作交流中感受快樂。因為孩子們已有一定的分解組合知識經驗,於是我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嘗試,去探索,去記錄、去交流嘗試的結果。在這個探索、交流的過程中,孩子印象必然較深,同時增強了自信心,激發了成功、愉悅感。總之,在教學中,教師要設計生動、活潑的教學環節,不斷地激發孩子學習的樂趣和慾望,不斷地使孩子得到鼓勵,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培養孩子積極的情感。
④ 幼兒園數概念分解組成中互補關系怎麼解釋
設計意圖 數的組成和分解是大班幼兒數概念教育中的一個重要部分。但通過實踐與觀察,幼兒對數的分解、組成、總數與部分數之間的等量關系及部分數之間的互換、互補關系的理解有一定的難度。在教育活動過程中,教師往往忽略數的組成規律及部分數之間的互換、互補關系,有的只是點到為止,無法使幼兒真正理解,特別是一些年輕的教師對數的教育活動總是存在著諸多問題。我們知道,數學本身具有較強的邏輯性,枯燥、乏味的教學活動,會影響到幼兒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也不能很好的實現教育活動的目標。為此,在數學教研活動中,我構思了本節數學活動,讓幼兒從游戲和操作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性。讓幼兒在玩中學,在學中樂。幼兒在寬松自由的氛圍中探索出5的分解與組成,通過引導幼兒觀察,發現互換、互補、遞增、遞減等規律,從而也使枯燥的數的組成變得豐富有趣,是孩子愛學、樂學。 活動目標 1、學習5的組成,知道5有4種分合法,進一步理解總數與部分數之間的等量關系及部分數之間的互換、互補關系。 2、培養幼兒分析、推理、概括能力和對數學的興趣。 活動准備 1、小白兔指偶一個,紅眼睛兔和短尾巴兔圖片各一張。 2、5的組成的數字卡片、分合號,每個幼兒5個蘑菇圖片、兩個小盤子。 3、練習卡、記錄紙每人一張。 4、《找朋友》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1、聽《找朋友》音樂,自由的游戲。音樂結束,每人找一座位坐下。 2、出示小白兔指偶,引起幼兒活動興趣。 談話:今天小白兔來到我們班,要考一考大家,它踩了5個蘑菇,要分給它的好朋友紅眼睛和短尾巴,小朋友分一分,一共有幾種分法? 3、幼兒自由操作。 把5個蘑菇分別分在兩個小盤子里,看看有幾種不同的分法。並在記錄紙上記錄下來。 5 ∧ 3 2 4、歸納比較。 (1)把幼兒的操作結果展示在黑板上。 (2)分析理解總數與部分數之間的關系。 (3)歸納比較。引導幼兒觀察發現5有4種分合式,重點分析互換、互補、遞增、遞減的規律。 5 ∧ 1 4 2 3 3 2 4 1 4、發放練習卡,引導幼兒鞏固練習5的組成。讓幼兒把左邊的圖形與右邊的圖形能組成5的用線連起來,看誰連的又對又快。 5、拍手游戲鞏固5的組成 師:按節奏邊拍手邊說:「你拍一,我拍一,5可以分成1和幾?」 幼:按節奏邊拍手邊說:「岳老師,告訴你,5可以分成1和4,1和4合起來是5.」 以此類推進行。熟後可讓一幼兒帶領進行。 6、游戲《找朋友》 放《找朋友》錄音磁帶,每個幼兒拿一個數字卡片,跟隨音樂去找組成5的數字朋友,音樂結束時重新開始。 活動延伸:在數學區域活動中,投放適宜材料,讓幼兒鞏固練習5的組成。 課後反思: 本活動首先設置情景導入,能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氣氛活躍,而重點部分的教學採取動手操作實踐,保證數學活動效果。幼兒了解了5的組成,知道5的4種組成方法。幼兒在整個活動中,能積極主動的動手操作。通過教師的引導,觀察、發現分合式中數的互換、互補、遞增、遞減規律,理解了總數與部分數之間的等量關系。又通過連線練習和游戲,鞏固了所學知識,培養了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本教學活動環環相扣,讓幼兒在學中玩,玩中學,很好的完成了活動目標。通過教研活動,成為優質數學示範課。
⑤ 幼兒園創思數學合成分解2、5、10、教案
【活動目標】 1、在情境中體驗學習數學的快樂。 2、發展幼兒觀察力、分析力,發現數組成的遞增、遞減及互相交換的規律。 3、在動手操作,感知10的分解組成,掌握10的9種分法。 【活動重點】感知整體與部分的關系,學習10的9種分法。 【活動難點】總結歸納10以內數的分解和組成規律。 【活動准備】 幼兒操作材料、課件、記錄紙。 【活動過程】 一、通過游戲,復習學過的數的組成和分解。 1、師:我來問,你來答,9可以分成3和幾?(幼兒邊拍手邊回答) 2、教師引導10、9、8、7、6、5、4、 3、2、1根手指的伸法。 伸出雙手,如圖:雙手平伸是10,彎下一根是9,彎下二根是8,彎下三根是7,彎下四根是6,彎下五根是5。也可以說,彎下一根手指是9和 1,彎下二根手指是8和 2,彎下三根手指是7和 3,彎下四根手指是6和 4,彎下五根手指是5和5。 二、通過故事情境,感知10的分解與組成。 師:在一座茂密的森林裡,住著一位美麗的白雪公主,今天,白雪公主非常高興,因為有小客人要到森林裡作客,它們帶來很多的寶貝,請幼兒每人取出10個寶貝,試著把它們分成兩部分,看看有多少種分法?自己試著來記錄一下…… 三、通過課件,學習10的組成和分解。 1、師:數一數來了幾位小矮人?10位小矮人要住進兩座小房子里,該怎麼住呢? 2、思考10的多種分法,幫助白雪公主做出不同的安排方法。 3、引導幼兒觀察10的分解式,發現總結10以內數分解組成規律:除1以外,每個數分法的種類都比本身少1;把一個數分解成兩個較小的數,所分成的兩個數合起來(jy135幼兒教育 www.jy135.com)就是原來的數,即整體大於部分;把一個數分成兩部分,如果一部分增加 1,另外一部分就減少個1,即遞增遞減規律;交換規律。 四、鞏固練習。 10個小朋友一組,邊唱找朋友的歌曲邊做游戲,唱完後迅速分成兩部分,說一說10分成了幾個幾? 五、活動延伸。 將各種操作材料投放到數學區供幼兒操作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