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水粉畫入門指導
先去買馬利牌抄的水粉顏料,記住一定要是馬利牌的。然後去專門的文化用品商店買排筆,一般是20塊錢左右的就可以了,你是初學者嘛。那如果你是想學我建議最好去報名參加一個水粉班,老師教的可能比較全面。或者想自學的話可以上網看看視頻啊,去書店買幾本水粉入門的書籍。我學過幾年的水粉,對這個還是比較了解的。
Ⅱ 水粉畫自學入門
水粉筆,畫架,水桶,顏料及顏料盒,小鏟,調色板,水粉紙,畫板
其實畫具怎麼買都無所謂啦,剛開始學就買一些簡單點的書,多調顏色找感覺,多鋪大色調,慢慢熟練了再做細節,只要有耐心,學好水粉不難!
Ⅲ 水粉畫的入門技巧 怎樣快速地掌握水粉畫
簡單的說做到 1 素描基礎好 打形沒問題了明暗找對 2 色感好調色准 先鋪大版調子 3 切忌觀察權出幾種顏色全用 調一種顏色不能超過三種顏色 顏色太多會面會臟 最後我個人總結的一種感覺 要敢於用色 就是顏色要調重些 畫面顏色不要太淺 那樣會顯得很飄 當然具體畫面具體對待了
Ⅳ 水粉畫入門
你好
其實做好每一件事都有一個過程,也許很艱難,但是只要堅持下來就自然而然會順手的.以前我剛開始畫水粉的時候,也覺得很痛苦,很絕望,但是我堅持下來了,希望你也要堅持下來.堅持最重要,畫畫是個漫長的過程.經過日積月累的練習,就會成功.
和素描一樣,注意整體意識,用立體的,聯系的眼光去看待那一組靜物,切忌不要畫的孤立.注意協調整體,不能讓一個物體從整個畫面中孤立出來.
色感也是可以培養的.注意一定要仔細觀察,仔細觀察色彩之間那種豐富曖昧的微妙變化,沒必要刻意去調顏色,只要大致的色相對就行了.記住色調一定要和諧.
畫色彩的時候,注意四大對比,明度對比,冷暖對比.純度對比,面積對比.畫的時候一定要同時考慮四大對比.記住,多看,多想,多畫,那樣才會提高.
畫畫就是在畫對比,沒有對比,一切都是空談.
畫面中不要處處都用艷色調,不然整個畫面就顯得很火.
環境色是環境對於靜物的影響,通過反光體現出來.所以不能忽視.
固有色是靜物本身的顏色.主色調是整個畫面佔有的大部分色調.
互補色就是紅色對綠色,藍色對橙色,黃色對紫色.
切記顏色不能太花,太臟,太粉,尤其是你在畫水果的時候,一定不要畫臟,記住,水果是所有靜物中純度最高的.幾大筆解決一個蘋果,畫畫最重要的是概括,就算有細節,細節也是要服從於整體的.
如果畫不好水果,就這樣,暗部小面積,亮部大面積,中間灑脫地甩兩筆過渡就行了.
最鮮艷的色彩在明暗交界線周圍.
如果你覺得畫面太灰,你可以把明暗加強,誇張一些.
畫背景的時候不能畫太實際,盡量虛化,畢竟背景是用來襯托靜物的.
畫罐子的時候你重點刻畫瓶口,那樣罐子就出來了.
畫面一定要有主次,不能畫得面面俱到.
實在沒感覺你可以臨摩一下范畫,找找感覺.看看別人是怎麼調色的.
畫的時候希望你大膽放鬆地去畫,不要有任何畏懼.多加練習.
世界上的好畫都是用大筆搓出來的,沒有小筆會搓出來好畫,一個大筆揮灑下去,用的好的話,有許多細節.所以希望你用大筆去畫.
以上都是經驗.希望對你有幫助,有什麼問題可以問我.我會詳細解答.
至於你說的鋪大色調,和素描中的鋪大關系是同樣的道理.鋪大色調的時候,不要去在意太多的細節,先整體後局部,和素描是一樣的道理.鋪大關系的時候,把一幅畫整體的色調,空間關系,透視關系,色彩的大對比畫出來.建議你在鋪大關系的時候用大筆大膽地去畫.深入的時候,你再仔細觀察,把色彩之間那種豐富曖昧的微妙變化畫出來.
Ⅳ 學習畫水粉畫,如何起步.(調配顏色)
第一階段:講授色彩基礎理論知識階段
對於已接觸過色彩的大一學生,輔導教師也有必要向他們講授色彩的基礎知識,如色彩的三要素、色彩的情感特徵及其象徵意義、色彩的配合與表現、色彩的對比與調和、色彩的空間層次與主調關系、色調的常見類別。當學生有了一定的色彩理論知識以後就可以安排以下幾種練習。
練習1:在8開的水粉紙上畫上紅、黃、藍三筆三原色,然後依次畫上用三原色調配出的三種間色橙(紅+黃)、綠(黃+藍)、紫(紅+藍)和三間色相調而成的復色,如黃灰(橙+綠)、紅灰(橙+紫)、藍灰(綠+紫)。這作業看似簡單,但可以鍛煉學生准確的色彩調配能力和對不同色彩的感覺能力。
練習2:在8開的水粉紙上分別用深紅(原色)、綠(間色)、藍灰(復色)由少到多地加白做以2×2厘米為一格的明度推移作業,至少應有十格明度變化。作業目的是為了幫助學生明白,無論是原色還是間色和復色加入不同量的白粉調配後都可以提高其明度和降低其純度,並且可以鍛煉學生色彩明度和純度上的過渡能力、為日後用色彩塑造形體打下一定的基礎。
練習3:在8開的水粉紙上分別用檸檬黃(原色)、紫色(間色)、紅灰(復色)由少到多地加灰色或黑色做以2×2厘米為一格的純度推移作業,至少應有十格純度變化。作業目的是為了幫助學生明白,無論是原色還是間色和復色加入不同量的灰色或黑色後都會減弱原先的明度和純度。
練習4:在8開的水粉紙上做從紅到綠、從黃到紫、從藍到橙的三組色相轉換作業,要求色相之間銜接自然。作業目的是為了幫助學生懂得調配色彩與色彩之間的鄰近色、中間色、類似色和同類色,並把握它們之間微妙的色相轉換變化,為以後用豐富的色彩塑造形體做好准備。
第二階段:安排學生臨摹優秀水粉范畫階段
通過上述4張練習,可以幫助學生懂得色彩最基本的理論知識 ,並使他們對原色、間色和各種豐富的復色有了一個直觀的感受和初步的印象。如果此時就讓學生直接寫生,往往效果不太理想,學生無法畫出豐富的色彩、無法畫出既存在對比又需要協調的色彩關系、無法用色彩塑造出物體結實的體積和豐富的質感、無法把握和營造和諧統一的色調,畫面往往就出現火、粉、臟、花、膩、平、板的常見毛病了。故此,我認為教師應為學生安排一個色彩臨摹階段的過渡,因為臨摹畢竟是「站住前人的肩膀上成長」,起點高,眼光跟著高,自然就可以幫助學生少走甚至不走彎路!所以教師應為學生挑選一些適合其能力的、色彩豐富、色調明確、用筆肯定、塑造形體方中見圓的優秀范畫。在學生動筆臨摹之前,教師還應先向學生講解優秀范畫的成功之處和可取之處。例如,其構圖的特點、用色的原理、用筆的技巧、畫面藝術處理的方法等等,使學生明白自己的學習目的和學習要求,為下一步的實物寫生打好基礎。教師可先安排以下三種練習。
練習1:暖色調優秀范畫臨摹練習。學習目的:感受色調,體會暖色調的心理感受,分析其構圖,研究其用色的原理和用筆的技巧。學習要求:構圖美觀,調色准確,色調和諧統一,畫面效果與范畫一般無二。
練習2:冷色調優秀范畫練習。學習目的:感受色調,體會冷色調的心理感受,分析其構圖,研究其用色的原理和技巧。學習要求:構圖美觀,調色准確,色調和諧統一,畫面效果與范畫一般無二。
練習3:灰色調優秀范畫練習。學習目的:感受色調,體會灰色調的心理感受,分析其構圖,練習各種豐富灰色(指復色灰)的調配,提高學生對灰色的感覺和調色能力。學習要求:構圖美觀,調色准確,色調和諧統一,畫面效果與范畫一般無二。灰色調優秀范畫臨摹練習建議可多安排幾張,這樣就可以幫助學生避免用色上的生、燥和火氣的毛病,使學生調配的色彩變得豐富、漂亮和沉著起來。
第三階段:水粉靜物小色稿寫生階段
在學生臨摹完以上三種色調的水粉優秀范畫,且具有了一定的畫面效果後,輔導教師就可以先擺放以下幾種色調的靜物,交叉讓學生用16開的水粉紙做小色稿寫生練習,時間控制在半小時之內。這里要強調的是:為什麼要學生用16開這么小的紙去寫生呢?一來因為總會有一些學生在用8開紙構圖和抓形階段嫌紙太小、會把一部分物體沖出畫面,故此偏偏用再小一倍的紙讓其在上面構圖作畫,並且不得有任何物體沖出畫面,使其明白畫畫構圖不在於紙的大小而在於構圖時各物體之間的正確比例,只要比例正確,哪怕一張郵票大小的紙上也可以畫上一座高山和一條河流及艘艘漁船,這樣就可以在訓練學生色彩感覺的同時,繼續鍛煉和鞏固學生的構圖能力;二來因為學生剛接觸寫生時用小開紙畫小色稿,不僅可以避免學生寫生過程中鑽入局部出不來,而更主要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大的色彩感覺和組織畫面的能力,以及對整體色調的把握和塑造物體用筆上的概括能力。而事實上因為畫面太小,學生就是想鑽局部也會因為畫面物體太小難以下筆而不得不概括用筆地去處理色彩和體積,從而培養學生的色彩大感覺和用筆的高度概括能力。
第一種色調練習:暖色調靜物小色稿寫生練習。寫生目的:感受色調,體會暖色調造成的心理感受,訓練構圖能力,培養對色調敏銳的大感覺能力,鍛煉用色的准確性和用筆的概括性以及對整體色調的把握和營造能力。作業要求:構圖合理美觀,物體色相對比明確且用色豐富協調,塑造形體用筆方中見圓、概括有力,畫面色調和諧統一、具有一定的藝術感染力。
第二種色調練習:冷色調靜物小色稿寫生練習。寫生目的:感受色調,體會冷色調造成的心理感受,訓練構圖能力,培養對色調敏銳的大感覺能力,鍛煉用色的准確性和用筆的概括性。作業要求:構圖合理美觀,物體色相對比明確且用色豐富,色調和諧統一,塑造形體用筆概括、方中見圓,畫面效果響亮,既有對比又能調和且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和藝術性。
第三種色調練習:灰色調靜物小色稿寫生練習。寫生目的:感受色調,體會灰色調造成的心理感受,訓練構圖能力,培養對不同色相灰色敏銳的感覺能力和調配能力,鍛煉用色的准確性和用筆的概括性。作業要求:構圖合理美觀,色相對比明確,用色豐富協調;塑造形體用筆概括、方中見圓,畫面色調和諧統一,既有對比又能調和並具有一定個性的藝術處理。
第四階段:常規色彩訓練階段
我國各類高等美術院校的學生色彩繪畫練習,大多用4開、2開或全開的紙,我認為應先安排學生用8開和4開規格的紙做一段時間的色彩靜物寫生練習較好,使學生不管畫何種類型的靜物,都能用這種規格的紙熟練而美觀地構出圖形。特別是學生已經過小色稿寫生練習階段後,再用8開或4開的紙來構圖,再復雜的靜物都能合理而美觀地畫出來。在這個練習階段,還應以訓練學生大的色彩感覺為主,主張學生用大筆鋪大的色彩關系,用筆乾脆肯定,塑造形體用大筆方中見圓地概括性地去塑造;色彩上以把握物體色相對比、冷暖對比、明度對比、純度對比和補色對比為主。要求畫面色調明確,色彩豐富協調,色彩關系准確生動,用筆輕松自如,畫面應具有一定個性的藝術處理。
第五階段:造型復雜、具有表現靜物寫生訓練階段
在教師無論擺設何種色調的靜物,學生都可以准確生動地表現出一定的畫面效果時(即已達到了第四階段的學習水平),教師就可以安排一組造型較為復雜、質感和色相對比豐富且具有一定表現性的靜物,讓學生用2開或全開的紙做長期作業寫生練習。要求構圖合理美觀,物體造型和透視准確無誤,畫面色調明確,色彩豐富協調,色彩關系准確生動,用筆輕松自如,對不同物體的質感表現得准確生動而細膩,畫面色彩感覺好,空間感強,且具有一定的寫實效果和藝術性。
第六階段:默寫訓練
此階段教師可以用默寫(畫)的形式來檢驗學生的色彩感覺和對水粉靜物寫生掌握的程度。默寫(畫)內容可以用命名不同色調的靜物穿插進行。可以默寫(畫)整組靜物,也可以擺上一兩塊襯布然後要求默寫(畫)主體物和水果;亦可擺上主體物和水果要求默寫(畫)一兩塊襯布,或者擺上一兩塊襯布和水果要求默寫(畫)主體物等等。形式不一一逐舉,教師可以根據自己輔導的學生的實際情況來設計默寫(畫)的題目。
最後一個階段:主題性繪畫練習
教師在完成了以上六個階段的教學並達到了一定的教學效果後,就可以經常安排學生進行一些創作意味的主題性繪畫練習。這個階段的目的是穩定和提高學生的色彩感覺和色彩藝術的處理和表現能力,最終為學生今後更深層次的專業學習打下扎實的色彩功底。
Ⅵ 水粉畫入門圖片第一步
水粉畫入門的第一步是構圖(圖例左上的步驟),構圖不是上色,只是確定物體的大小、位置。然後才鋪色。
Ⅶ 初學者學習水粉畫,急!!!
我畫了很久的水粉畫,不知道你學過素描沒有,其實應該先畫一段時間素描,對造型能力會有很大的提高。如果你對你的造型能力有信心,也可以直接畫水粉。你的問題太大了,不知道怎麼回答,給你講一下過程吧。
准備的是:水粉紙;水粉畫筆(大中小各一個就行,不用買太多。不要買尼龍的,不要買圓頭的,要買平頭的。);顏料;涮筆用的水桶;抹布一塊(很有用)。
1:裱紙。把水粉紙均勻的弄濕。我都是用噴壺噴濕,然後鋪平,再用水溶膠帶粘牢四邊。其實也可以不用裱,四角固定大頭針就可以了,但是為了防止畫紙再畫完以後變得皺皺的,還是可以裱一下。
2:起稿。可以用鉛筆起稿,如果熟練了,用小號筆沾淡淡的普藍、熟褐、赭石、橄欖綠都可以起稿。一般整體畫面暖色我就用赭石,冷調子的就用普藍。這些顏色方便覆蓋。
3:起稿以後就正式開始畫啦。一般開始都是用大號筆鋪大色,從整體畫到局部。因為水粉的覆蓋力很強,所以可以從深色的開始畫,起好形以後先畫最深的部分,當然也要根據個人習慣。總之總整體到局部,從暗調到亮色是普通的路線。
大色調鋪完後,就要塑造了,就把畫面不協調的地方畫畫,然後加點環境色,和反光,把高光提一提,基本就可以了。顏色的方面注意三個方面:一個是物體的固有色,2環境色,3光源色,三個顏色都要考慮,不要看見什麼顏色就單純的畫什麼顏色。還有,畫的時候要一筆一筆的畫,不用一片一片的塗。
建議從水果和瓶瓶罐罐等靜物開始畫起。水桶的作用就是涮筆,每換一種顏色要把筆涮一涮,抹布既能清潔畫筆,也能控制畫筆的含水量,可以把畫筆的水吸出去一些,涮筆之後在抹布上沾一下,再沾下一個顏色的顏料。
不知道我說的大概懂了沒?其實找個老師帶你不到一個月就可以入門了,如果沒有時間,那麼建議找點水粉的視頻教程,跟著老師一點一點完整的畫一幅靜物畫,會迅速提高的。
Ⅷ 成年人想學水粉畫或者水彩畫 應該從哪步基礎學起請高手進
1.當然是洗筆,我畫了一年,一直是一套筆.
2.擠顏料我建議你盡量多擠些,盡量把格子填滿,要想畫好回水粉就要大膽答用色,對,在顏料上蓋沖水的海棉很必要,而且要注意水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要保持海棉上的水既不流出也不過於乾燥.
3.直接用畫筆.
5,那三個格子比較大,是用來放常用顏色的,比如說白色,檸檬黃,土黃等,放顏色很有講究,建議把暖色和冷色放開,既可以防止顏料污染又可以防止畫面臟.
6.這個是個人習慣問題,畫畫不應該有那麼多約束,創造出美麗的畫面才是最重要的.兌水多的畫畫面就會薄一點,水少的話畫面就會厚一點.
7.顏料盒的盒蓋有點小,建議去買一個調色板最後,對於初學者來說,建議去買一本水粉畫的入門書籍,自己摸索有的問題是不能解決的,在不斷的學習過程中,那些問題你會明白的:)
Ⅸ 水粉教學的步驟
水粉畫畫法與步驟
(一)觀察:
1、觀察的內容:觀察要全面、系統。具體來說:要從形、體、色三方面去觀察,要形成頭腦中的整體印象,便於構思畫面及想像色調與構圖。
①靜物的形,哪一個最大,哪一個最小,哪一個最左,哪一個最右,哪一個適中,各有什麼特點。
②靜物的體:每一個物體體積結構的特點及塊面組合,以及哪個物體空間位置最前,哪一個物體空間位置適中,哪一個空間位置最後,以及形與體、物與物之間的遠近、高低、向背等空間關系。
③靜物的色:整組靜物色彩的冷暖基調是什麼,最深色物體是什麼,次深的物體是什麼,最亮色物體是什麼,畫面什麼色與什麼色屬灰調(中間調子),什麼色與什麼色屬黑調(深色調),什麼色與什麼色屬白調(淺色調)。
2、觀察的方法:在動筆之前,應該用足夠的時間觀察、研究、分析物體的形象、形體特徵,要形成完整的印象。堅持多看、多分析,不但深化認識和理解的程度。
①整體地觀察:整體地觀察是觀察的核心,從整體到局部、從局部到整體,養成整體觀念及表現的習慣。整體觀察形、體、色形成第一印象。
②聯系地觀察:在整體中,局部與局部之間相互依存,有內在聯系。其中解剖關系、空間關系、透視關系要通過聯系地觀察,增強整體內容的把握能力。
③本質的觀察:任何錶面物象都以其本質為依據,不認識、不理解事物的本質,也就不可能真正理解現象,產生盲目性。在色彩中形體結構與色彩色調都包含著深刻、復雜、又協調的明暗素描關系,加深本質地理解,可以提高表現能力。看名家名畫,也能進步的道理也基於此。
(二)構圖:
一般分為兩個階段,整體構圖與深入構圖。①在觀察的基礎上把整組靜物的外輪廓線及單個物體的外輪廓線、主要結構線大體位置以簡潔概括的線條,輕輕描畫在畫稿上,要注意各物象的大小向背及相關關系是否正確,以及形體比例是否協調。②深入構圖:以抓結構為主,從整體形到局部形,根據觀察分析的結構及相關空間,抓結構線、明暗交界線及投影線,可適當表現明暗,要注意准確性與生動性,相互聯系地檢查與修改。1、整體構圖:整體構圖布局,主要物體與次要物體的位置、空間、大小等,背景及次要物背宜畫虛,主要物宜畫略重,初學者宜用鉛筆構圖,再直接上色(單色比較薄)。2、深入構圖:深入構准形體、比例、空間、主次後,確定明暗,交界線及投影,分出畫面大體明暗部位。
(三)上色彩:
1、上色彩的步驟(一般有三種畫法):
①先畫背景,其次檯面及襯布,最後畫主要物體。
②先畫主要物體,其次檯面、襯布最後背景。
③先畫襯布檯面,其次靜物,最後背景。
2、上色調的方法(一般有三種畫法):
①從物體暗部畫起,再畫灰部,最後畫亮部。②從物體亮部畫起,再畫灰部,最後畫暗部。
③先畫灰部,再畫亮部,最後畫暗部。
初學者以方法②和步驟①為最好。以上介紹的步驟和方法各有優缺點,對初學者來說方法②與步驟①可保持畫面的單純、明快和色彩亮麗。因初學者往往色彩感覺不豐富,畫色彩易越畫色彩感覺越遲鈍,最終畫臟,故方法②和步驟①可避免初學者畫臟、畫丟、畫壞3、以濕畫法用大筆「刷」的技巧鋪背景大體色,要注意背景的微妙色差及明暗過渡;畫背景留出主要物的外輪廓,不要畫傷主要物外形;要適當留出背景高光較白部位;背景宜上淺下深,光源近處淺,遠處深。
4、畫背景適當用水,干、濕結合用筆鋪排,宜近淺、遠深與背景連成一體,轉折色處色略深,抓大感覺鋪大體色,物體適當留白,以畫大皺紋與肌理為主。
5、畫主要物體從亮部畫起,先畫固有色,調准固有色,同時在調色盤上將色擺開一一對應上色,畫所有物體半明部的大體固有色,注意同樣的物體近處應亮,遠處應略暗,形成色彩空間次序。如色彩不準或面積不當,可待完全乾後,再覆蓋;畫主要物體顏色要純正,厚重,飽和,以「擺」的技法為主。穩准鋪排到位;筆觸要順應物體結構。
6、畫主要物體時,在固有色的基礎上加深顏色調色。銜接鋪排與固有色有區別又要有聯系。每一筆顏色要有區別,畫到此時應適當加深背景、襯布的層次,尤其是色較深的部位,有深色與淺色的對比,才能把握好淺色的程度與畫面的協調。
7、畫主要物體時,在固有色變化後的灰色基礎上進一步調深,畫明暗交界線。在明暗交界線的色上略加固有色。使色變淺,再畫暗部可恰當表現暗部色及反光。
(四)調整:
作畫中要機動、靈活地運用用水法、調色法、用筆法、造形法,最後用調整法。無論用哪一種上色方法及步驟都必須從整體著色、著大體色、逐步逐層整體推進深入,切忌一下子把某個物體畫完。待整體完成所有物體亮部、灰部、暗部之後,用調整法調整畫面。加深最暗的、點亮最亮的、減弱最跳的、提高較灰的達到整體協調的畫面效果。
調整要注意首先調整主要物體的色彩,色彩分層及變化,調整物體造型、形體結構,外輪廓等;畫面明暗對比,色彩冷暖對比;畫出最亮部分的高光及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