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大全 > 小學互動教學探析相關書籍

小學互動教學探析相關書籍

發布時間:2021-01-16 21:48:12

❶ 關於小學教學方法的書籍

小學基礎知識叢書

❷ 推薦幾本有關小學班級管理或教學理論的書籍

1、《中國著名班主任德育思想錄》 作者:竇桂梅等 江蘇教育出版社 2、《愛心與教育》作者:李鎮西 3、《走進心靈》作者:李鎮西 4、《班主任工作創新藝術100招》 作者:張萬祥 江蘇教育出版社 5、《新課標德育資料庫》 作者:張萬祥 寧波出版社 6、《班主任兵法》 作者:萬瑋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7、《今天怎樣做教師——點評100個教育案例(中學)》 作者:王曉春 8、《班主任工作招招鮮》 主編:鄭學志 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 9、《教師專業成長的途徑》 主編:張萬祥 萬瑋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10、《心理健康研究與指導》作者:張玲 教育科學出版社 11、《教育的55個細節》作者:(美)羅恩·克拉克著 電子工業出版社 12、《愛的教育》作者:(義大利)德·亞米契斯 中國社會出版社 13、《給教師的建議》作者:(蘇)蘇霍姆林斯基 教育科學出版社 14、《學會關心——教育的另一種模式式》作者:(美)內爾·諾丁斯 教育科學出版社 15、《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與明天》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育叢書 教育科學出版社 16、《教學機智——教育智慧的意蘊》作者:(美)馬克斯·范梅南 教育科學出版社
經典課堂教學設計叢書(10本)

❸ 關於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設計研究的書籍文獻有那些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與特色案例評析》
作 者: 呂世虎 編出 版 社: 首都師范專大學出版社ISBN: 9787810644266出版時間: 2003-06-01版屬次: 1頁數: 167
《小學數學教學活動設計》作者:曾令格,禹明,陳清容 編 叢書名:新課程教學活動設計叢書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1071991 出版時間:2005-06-01 版次:1 頁數:289《小學數學教學活動設計案例精選》ISBN:9787301202548定價:33.00元作者:陳清容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時間:2012年03月版次:1開本:16開字數:400千字

❹ 我需要一些小學教育教學方面的書籍,麻煩給推薦一下

《新課程教學案例與分析》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小學語文教學活動設計》北京大學出版社,《有效教學》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❺ 小學語文 教學策略的書籍有哪些

小學語文知識全解

❻ 關於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研究的著作推薦

一般搞這些古文詩詞教學研究的人很多,如果要買相關的書籍的話,建議直接到相關的。圖書館啊之類的,親自去選,然後找他們推薦。

❼ 小學老師關於教學方面的,可以看些什麼書

《 玫瑰與教育》(竇桂梅)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教學機智》教育科學 《走進快樂語文回課堂答 》《語文教師教學知識發展研究 》《方利民快樂作文教學26招 》《 小學語文有效教學》(沈龍明)中國出版社《 有效教學方法》江蘇教育 《 案例教學指南》 華師大《 走進新課程》北師大 《 小學語文模塊備課》教育科學出版社 《 陶行知文集》 江蘇教育《寫給語文老師的書-如何教出精彩的語文 》《小學語文:決定教學質量的關鍵策略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作者 吳正憲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❽ 關於小學語文教育中的合作學習的有關書籍有哪些

學習綜合課程實施的最基本、最有效的形式。它在促進學生的認識、情感和技能等方面有著獨到之處。針對我們當前小學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本文提出有關解決策略,以期進入更深入的探討。
[關鍵詞]小組合作學習 存在問題 解決策略
小組合作學習,又稱合作學習、小組協作學習,最先於70年代在美國興起。它是指在師生合作的基礎上,有意識地給學生提供更廣闊的學習空間和學習自由,引導 參與學習,讓學生在合作的過程中掌握知識、學會學習。聯繫到當前的綜合實踐課程,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便成為該課程實施的最基本、最有效的形式。它在促進每一個學生在認知、情感和技能等方面的充分發展上有著獨到之處,不僅可短時有效地讓學生復習和鞏固所學知識,強化了知識點,能從更高的層次、更廣的角度較好地理解所學知識,學會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激發學生的自豪感、成就感,並且在逐步地、不知不覺地超前學習某些復雜課題的過程中,鍛煉了思維能力、培養了自學能力,養成了良好的學習思考習慣,更重要的是:能夠激發創造力,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技能,有利於學生之間的交流溝通,培養團體精神,凝聚人心,增進認識與理解,促使學生進行不斷地自我反省,為終生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但是,認真地反思我們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我們發現是存在一定問題的:小組劃分的隨意性;合作過程的盲目性;突出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忽視了老師在學習中必不可少的導學性;課堂教學時不會靈活整合其他課程,只局限於語文這一門課程。最近有幸聽了一些公開課,這些公開課中都有熱鬧的課內小組討論。不少教師只看到了這種學習模式的形式,但都沒有把小組合作學習這種學習模式在優化教學程序、促成學生認知等方面的優點顯現出來。從這一點上來說,我們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的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是急需改進的。結合自己的學習與實踐,就「如何充分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等方面談幾點初步的認識。
一、科學合理地分組是成功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的前提
我們目前的小組劃分方法比較單一,更多的情況下採取的是隨機的劃分方法。這種劃分方法缺乏科學的依據,不能促使組內、組際之間的人際互動,也就不能為學生提供寬松的學習環境和氛圍。那麼「小組合作學習」這一模式也就不可能使學生在知識、情感等方面產生積極有利的因素。
科學合理地分組,可以使小組成員之間產生積極的相互促進作用。合作小組的組建,我們需要通盤考慮兩個因素,即「注意組內學生的個性、氣質、興趣、愛好、習慣、意志品質等各方面的合理安排;選拔是要考慮孩子的學習能力、調節人際關系的能力」,既要依據學生的共同興趣、特長等個性傾向,使其「同聲相應」、「同氣相求」,也要考慮學生個性差異,讓每個學生在小組中都能發揮獨特的作用,做到揚長避短,人盡其才。下面我利用重慶市沙壩區樹人小學董小宇教師執教的《梅花魂》這一可感的教學案例來更深地體會這一課是怎樣實施小組合作學習中的分組的這樣實施的效果。
1、分學習小組。每組6至8人;每個小組應配齊各方面的人才,分別有擅長或愛好寫作、繪畫、手工製作、歌唱等的同學;孩子們自由組合,各組內有男同學,又有女同學,每個組自己推選出一個組長。
2、學習重點段落(第13自然段)。先以小組為單位讀重點段落、詞句。接著各組交流信息,交流課前搜集的有關體現中國歷史上像梅花一樣有品格、有靈魂、有骨氣的英雄人物資料,各小組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介紹自己最敬佩的一位英雄人物。這樣教師給學生選擇的時空,充分尊重學生個性化的學習在寬松自由的心境中學生的潛能將得到更大的開發。有了科學合理的分組,就必然有好的學習效果。六個小組分別採用朗誦、書法、歌舞、演奏等方式展示了自己的合作成果。用朗誦的形式朗誦了吉鴻昌臨犧牲前的名言,岳飛的著名詞作《滿江紅》,學生們介紹清楚,朗誦富有激情,字正腔圓,鏗鏘有力;以書法的形式用漂亮的隸書寫出方誌敏的名著「可愛的中國」幾個大字;以歌舞的形式表演《紅梅贊》來介紹紅岩英烈江姐,這一小組四個學生歌唱,兩個男同學吹奏豎笛,一個女同學伴舞,更善於充分發掘本組人才資源,採用了集唱、跳、讀於一體的介紹方式,他們選用的方式和《紅梅贊》的內涵相得益彰。這是一個很成功的課堂教學中的一個片段,正因為科學合理的分組才有如此學習效果。合作小組的組建還應注意:在將學生分到各小組的過程中,一定要使各小組之間保持平衡。在組員的選擇上,家庭居住比較靠近的學生盡可能分在一組,以利於課外同學間的互助;那些性格孤僻的學生盡可能分配在關系融洽、隨和的小組。同時還應注意小組成員在興趣、能力等方面的合理搭配。
二、注重合作的過程是成功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的重點
目前,我們採用的小組合作學習形式,還是流於表面,它只是易於老師控制的一般組合形式,其熱鬧只是滿足與裝點門面,許多情況下具有弄虛作假的成份,沒能強化合作過程,讓學生在開展思索、交流、討論、練習中獲取知識。一公開課《半截蠟燭》,教師採用的也是小組合作的方式,但是在實施過程中,教師卻呆在一起,「放任學生自由」,結果學生雖熱情很高,用表演話劇的形式再現課文內容,可是學生們的學習、合作意識極差,觀看的同學哈哈大笑,表演的同學由演員變成小丑。整個課堂亂作一團,此時,學生們只把這當作一件好玩的事情、一種樂子,根本就沒有對課文內容進行理解與思考,更談不上有任何研究與提高了。這便使得小組合作學習成了一個幌子。根據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協作」和「會話」是兩個密不可分的過程。在「協作」過程中,每個學習者的思維成果會為整個群體所分享,使學生間的關系更加密切,學習的自覺大大增加。因此,我們在採用小組協作學習時,要盡可能地讓學生自己商定學習途徑,自動、自我開展思索、交流、討論、練習,爭取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預定的學習任務。為此我們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要明確分工,定位角色,增強學生參加合作的意識。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小組成員必須明確自己在小組合作、實現目標中的角色定位,承擔起自己的責任。這種責任承擔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做好自己在組內分工的任務;二是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積極主動的協助他人,這是組內成員應盡的義務和不可推辭的責任,因為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沒有個人的成功,只有小組共同目標的達成。二是要大膽交流,樂於合作,提高學生交往協作的能力。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也是小組成員之間的學習活動相互調整、相互促進、互補共效的過程。每個組員的學習行為將會不斷受到來自夥伴的建議、提醒和修正,同時每個組員也要關注他人,自己的觀點和意見。這就要求同學之間學會尊重,善於接納和尊重他人的勞動與業已做出的努力,尊重他人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在堅持真理的過程中,認真虛心接納他人的合理化建議,甚至敢於否定自己。在直言無忌而又從善如流、主動配合、和諧默契的心理氛
圍中,每個人的創造潛能得到充分發揮。
三、加強老師的作用是成功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的關鍵
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顯現,老師的作用有所削弱。在當前教學中,我們許多教師只是將小組劃分成功後,便交由學生討論,自己只是游離於各個小組之間。完全忽略了教師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導作用。我們說,學習主體地位的凸現,並不是說老師的作用就消失了。它只是要求老師的指導變得更精、更巧。
老師的作用,我認為有兩點:
一是疏導。在小組合作學習的時侯,不可避免學習夥伴之間會存有意見沖突,如果沒有正確的引導,小組成員間往往會爭得「你死我活」,從而造成了學習的偏向。所以我們在組織時要引導學生在充分發表自己意見的基礎上學會分析,學會判斷,學會歸納整理,在合作學習時,老師要善於引導學生聽其他學生的發言,並從中鑒別哪些看法與自己的相同,哪些與自己的不同,避免交流時過多的內容雷同,從而提高學習的實施。
二是點撥。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遇到學習障礙時,教師要適當點撥;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要運用各種點撥方式使學習能進一步的深入。如:合作學習前創設良好的合作學習基礎,教師要運用直觀、形象的,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教學手段來再現教材提供的情境,如一些實物、圖片、聲音、錄象,或者使用一些多媒體輔助教學課件。在《梅花魂》這一課堂上,董老師一開始便點出了學習重點是第13自然段,既有利於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也為後面小組展示留出了時間,有一小組以書法形式展示了方誌敏的名著「可愛的中國」書名時,教師善於因勢利導問該同學有沒有讀過此書,談談感受,並建議沒讀過的同學課後讀一讀。教師不忘向學生推薦好書,通過課外閱讀來進一步陶冶學生的情感,每個小組都介紹了各組的英雄人物之後,教師也參加了交流。教師向學生展示自己搜集的一位英雄——鄧世昌的資料,為學生放映電影《甲午風雲》的片段,教師的參與既展示了一種「學習夥伴」式的師生交往,也用音像資料啟示學生如何開拓搜集資料的渠道。再學第13自然段這一環節中,教師引導用4個「愈」說了一句話。有一位同學出現了錯誤。這時老師及時的插話:「請孩子們再聽一聽,這個句子有問題嗎?」經過老師的提醒,學生們紛紛舉手錶示要修改------教師適時的引導、點撥與指正,讓學生的學習更加豐富,准確規范,在語文實踐中培養了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
點撥的方式有很多,有肯定式的點撥、提示式的點撥、突破式的點撥、反駁式的點撥。關鍵在於教師用的靈活、巧妙。另外,教師的作用還體現在學生的小組合作暫告一段落的時候,教師要作一個適當的總結和點評,便於學生認清知識的本質,系統掌握知識,迅速提高學習能力。不作出總結或點評,容易使學生產生一種錯覺,認為只有合作學習出來的東西都是對的。
四、課程的整合能促使小組合作學習的不斷完善
教材改革的基本原理之一——統整性原理。所謂統整性是指整合學科分割所造成的知識支離破碎的狀態,學生的知識體系窄化、僵化和脫離生活實際的發生。課程的統整的層面之一便是學科關系的統整:旨在消除學科分離或界限分明的課程體系中不同學科之間水平的學科聯絡或科學統整。那麼在語文教學中,尤其在課堂中,我們要靈活地將其他學科與語文整合。加德納教授在《多元智能》書中告訴我們人類至少存在七種以上的思維方式,據此他提出七種智能。在實施小組合作學習時,若能注意學科間的整合便使學生的不同優勢智能得到發展,同時,學生不同的經驗可以得到共享。在《梅花魂》這節課里,董老師就運用得恰到好處。再學第13段,教師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設計以繪畫、剪貼、寫作、朗讀為主要內容的語文跨學科——整合了美術課、勞動課,綜合性學習有利於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完成這一段的跨學科、綜合性學習對於培養學生團結合作、主動探究、勇於創新的精神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在課外快結束時,教師點出一顆漂流在外的赤子們永遠的中國心,師生共唱歌曲《我的中國心》。全課自然掀起高潮。師生自主選擇式整合聽、讀、寫、畫、貼、誦、唱、跳、奏等學習方式,各小組自主合作學習,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合作意識和進取精神、學科之間的巧妙整合、使得學生全面提高了各方面的素養,跨學科的綜合性學習方式用得恰切,它和語文學科本身水乳交融,具有動人心魂的力量。

參考文獻:
[1]張瑛:《中學生物學》、《小組協作學習模式在生物復習中的應用》[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7
[2]王天蓉\柳棟.《基於學習者視角的網路教育信息資源組織》[M]唯存教育網
[3]丁鏡宏《「分層——協作」教學模式是對個別化教學模式的超越》[J]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4
[4]張貴新\侯國范《新課程理念下的創新教學設計.小學語文》[M]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❾ 關於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書籍(名稱)

《 玫瑰與教育》(竇桂梅)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教學機智》教育科學回 《走進快樂語文課堂答 》《語文教師教學知識發展研究 》《方利民快樂作文教學26招 》《 小學語文有效教學》(沈龍明)中國出版社《 有效教學方法》江蘇教育 《 案例教學指南》 華師大
《 走進新課程》北師大 《 小學語文模塊備課》教育科學出版社
《 陶行知文集》 江蘇教育
《寫給語文老師的書-如何教出精彩的語文 》《小學語文:決定教學質量的關鍵策略 》

❿ 小學語文教學理論書籍有哪些

語文教師在實踐抄中形成多種多樣的教襲學能力。按照教育教學實施的過程可以分為:(1)教學設計能力。即根據教育教學的有關理論,對教育教學的全過程進行規劃和設計的能力。(2)教學實施能力。即根據教學設計組織教學活動,通過一定的過程和形式實現教學目標的能力。(3)教學評價能力。即通過適時適當的反饋方式搜集有關信息,判斷教學目標的達成度,以及確定有效的矯正措施或發展計劃的能力。

閱讀全文

與小學互動教學探析相關書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