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學生實習教學反思周記幼兒園第十三周
在這10多天的日子裡,我收貨了很多,有很多感悟,進一步熟悉幼兒園的全面工作,加深對幼兒園教育任務的理解。在學校上學的我們早已習慣學校的作息與被別人教育的角色,到幼兒園後,每天的流程還是要經過一段時間適應,才能很流暢的進行下去,而且,當我站在教育者、老師這一崗位上時,我知道我的責任更重大了,快樂、威嚴和責任心,這些是幼兒教師必需的職業素養,對孩子負責,對工作認真,在實習中努力實踐,讓我們真正能夠經驗知識相結合,我今後一定要好好努力,希望成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更好為幼兒服務。 在這兩周與幼兒熟悉的過程中,我發現叫幼兒的昵稱(小名)可幫助幼兒減少分離焦慮。幼兒是工作的本質。因此,我做的第一件事是了解幼兒。乘著早晨自主活動的時間,我逐一問了他們的名字和昵稱,也就是小名,我發現其實在幼兒園里叫他們的小名比叫名字更好,因為這樣會讓幼兒感覺很親切,尤其是對這些小班的幼兒。小班的幼兒容易有分離焦慮,若在園中叫他們的小名,會讓他們有一種在家裡的感覺,增加幼兒與教師之間的親密度,同時有利於減少分離焦慮。 實習的第四周開始,我感覺我已經越來越喜歡這里的工作了,雖然之前也很喜歡,但是現在這感覺,和之前不同。 「幼兒園老師」,雖然有很多美麗的光環圍繞著這個名字,但它很重,因為她必須要有愛心、耐心、細心、事業心、責任心,所以她必須付出加倍的愛,這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在幼兒園里,班上有二十八個幼兒,面對這么多的幼兒,要做到不落下每一個,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但是,我願意接受這份挑戰,我希望我班級中的每一個孩子都能得到平等的關心和呵護。 在這段時間,我班組織了一次家長會,通過這次家長會,我初步了解了家長會的流程以及如何與家長溝通。讓家長了解幼兒在園的真實情況,這樣能幫助家長更好的進行家庭教育。在家長會還沒有正式開始的時候,教師可以與家長進行簡單交流。如幼兒的自理能力,學習能力等,並適當對家長提一些要求及建議。家長會上,除了將近期主要事務告知家長外,對一些優秀幼兒的表現要進行適當表揚,對個別幼兒也要指出缺點及建議改進的方式方法。在會議結束的時候對會議內容進行總結,並對家長的支持給予感謝。教師與家長間,幼兒是溝通的橋梁,教師只有關注孩子,了解孩子才能給與家長正確的反饋,幼兒的發展是不斷的,無論是在幼兒園或是家裡。所以家園有機的合作才能使幼兒得到很好的發展。 又過了一個周末結束了,這周末雖然讓我能夠在家好好休息調整一下,但是,在我心裡,很是想念我班的孩子們,終於再次見到他們,我很是高興,開始還害怕兩天沒見,才幾歲的小孩,會不會變生疏,事實證明我的擔心是多餘的,早上到幼兒園,伴隨著孩子們和我親切的打招呼聲,我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眨眼間,已經實習接近兩個月了,在這里,不僅與孩子們培養了深厚的感情,也每天給孩子們上課了,好動愛鬧是幼兒的天性,集中教育活動時間不僅要有好的備課教案,更重要的是懂得如何控制課堂紀律,否則就是含破喉嚨也無濟於事,所以能讓小朋友在上課時候安靜的聽講,自己也會覺得很有成就感。每個集中教育活動我都認真備課:熟悉教學內容、結合幼兒年齡特點、精心准備各式各樣的教具,盡我最大的努力去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幫助幼兒理解記憶,讓她們能快樂的學習知識。當然,在教學活動中我也穿插一些小游戲,以讓達到幼兒在玩中學,游戲和充足的活動空間對小班的孩子很重要,這也是小班年齡段特點之一。。小班的年齡特點最突出的是模仿,因此在活動中應強調「可以„„還可以„„」或「有沒有和別人不同的辦法?,不斷引導他們發揮想像。小班幼兒的認知發展是依靠行為的,因為他們處於直覺行動到具體形象思維的過渡階段。接納幼兒「邊做邊說」或「先做後說」的行為,給予口頭和肢體語言一同來表達思想的機會。 時光荏苒,轉眼間來三軍醫大校直幼兒園實習已經三個月了,三個月的實習生活除了工作經驗和知識上的豐碩外,最大的收獲莫過於「轉變」二字。從校園思維模式到職場思維模式的轉變,為今後盡快適應融入職場生涯奠定了基礎。說到從校園模式到職場思維模式就不得不把角色定位。從進幼兒園開始,就要求自己以老師的標准要求自己,不能將學生行為帶到工作環境中,但是在學習新的知識時要保持謙虛的態度。實習讓我的思想逐漸成熟,在實習中讓我有了更多的思考,有了更深了體會,在今後的日子裡,我將會繼續努力,不斷完善自己的不足,提高技能水平。這對我將來學習和就業有很大的啟發與幫助。 實習即將結束了,通過三個月的實習,我與老師和幼兒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有萬千的不舍。但是天下無不散之筵席,今天的離別只為他日更好的相見。希望以後我再來的時候,我能夠展現出一個更優秀的自我,同時祝願所有老師幸福快樂,所有的孩子們健康成長。 終於開學一周了,我早已經迫不及待的見到我可愛的孩子們了,尤其是當我看到托班的小朋友親切的叫我李老師的時候,那感覺是多美妙,雖然我現在不教他們了,但是對他們的感情也絲毫不減。 我逐漸認識到,讓孩子們在游戲中學習的效果特別好,他們不僅不會感到厭煩,反而會聽的非常認真。將游戲貫穿於幼兒的一日生活,讓幼兒的學習生活充滿快樂。在課余時間,我會帶幼兒玩手指游戲,帶幼兒唱歌,特別是為幼兒設置了「表演節目」「請你來當小老師」這一系類活動,幫助幼兒樂於表現自己和樹立自信心。在活動中,我則重點運用藉助情境支架幫助幼兒理解活動的內容。比如,在語言活動《捉迷藏》中,我就請了玩偶小花貓參加我們的活動,讓幼兒置身於貓崽崽的情境中參加活動,從而使幼兒很好的理解了「上、下、裡面」這些方位詞。 我已經被分配到大班中來了,在這里,每天的上課成為了更重要的內容,在這里,我每周都要有三天的時間給孩子們上課,同時,大班的指導老師在教學上給了我很大的幫助,幫我分析上課的每一個環節,她精益求精甚至每個細節都會給我更好的意見,如何更大程度的激發學生的思維,讓他們更容易的發現老師的意圖,接受新的知識等等,當我講完課的時候,她還和我一起分析,我在上課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幫我一起總結,讓我在教學實踐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把所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初步地綜合運用於實際教育工作。在實踐中檢驗、鞏固、提高、豐富所學理論知識和技能。
Ⅱ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樣聽孩子才肯說》反思周記2000字
一.幫助孩子面對他們的感受。
當孩子的感受被不斷否定,他會感到困惑和憤怒。站在孩子的立場,去理解他們。
作者給出了四條建議:
1.全神貫注地傾聽代替心不在焉。
2.用「嗯」「哦」「是這樣啊」來回應他們的感受代替提問和建議。
3.說出孩子的感受代替否定感受。
4.用幻想的方式實現他們的願望代替邏輯上的解釋。這一條是不是感覺和哄女友的狀態相似?她們要什麼也許並不是真正要那個東西,只要你願意有那樣的態度和她一起天馬行空就好。
同時要記住,孩子所有的感受都是可以被接納的,但是某些行為則必須受到限制。比如,動手打人。
孩子處於極度難過的時候,身體上的發泄可以幫助他們緩解痛苦,比如,大聲吼叫,撕紙,扔枕頭,最和藹有效的方式莫過於,給他紙筆讓他把憤怒畫下來,亂寫亂畫都可以。
二.鼓勵孩子與我們合作
家長常用的措施不外乎這些:責備和問罪,謾罵,威脅,命令,說教,警告,控訴,比較,諷刺和挖苦,預言。這些方法既失控又效果甚微。
本書提供了五個技巧:
1.描述:描述你所看到的,或者描述問題。比如,孩子忘記關水龍頭,你只需要描述這一句「寶寶,我看見水要漫出來嘍」
2.明示正確行為的提示。比如,果皮放在桌上,你可以說「寶寶,垃圾應該丟到垃圾桶」。
3.用簡單的詞語表達。孩子不喜歡說教和長篇大論,對他們來說,越短越容易記住,越有效。
4.說出你的感受。不要評價孩子的個性和人品。
5.寫便條。有時候文字比口頭表達更有效。即使是不認得字的孩子對書面的表達也會有特別的反應。
但是切記,真實的情感表達很重要。如果孩子的行為所致的後果很糟糕,需要嚴厲的表達時就不能隱藏自己的氣憤假裝沒事。因為虛假的情感孩子是可以感受到的。
Ⅲ 學生實習教學反思周記幼兒園第九周
古人雲:「苦盡甘來。」不就是如此嗎? 感受初三作文400字 剛送走炎熱的夏,秋天就緊接著跟來,才告別快樂的初二,初三就踏著快節奏的拍子走來。於是我知道,最令人頭疼的初三終於來臨了。 告別了知了聲,我們走進校園,帶著一些激動和期待,甚至還有些欣喜。你聽,琅琅讀書聲從四周響起,每個人的目光都很堅定,帶著嚴肅的神情,似乎怕錯過了什麼,不敢鬆懈。 下課後,很多人都坐在位置上,全神貫注地復習,耳畔傳來筆尖在紙上滑過的沙沙聲,攪拌著風扇轉動的呼呼聲,在教室里向外散開…… 初三的生活並不全是緊張的,中午吃飯時,累了一上午的學子們爭先恐後地奔向食堂;有的並排著走,有說有笑地談論著,放鬆了全身,心情也覺得舒暢了,友情就在這中間慢慢溢出,不經意一瞥,一旁的花朵開得正艷…… 到了初三,晚自習也是必修課,天黑以後,教室里暗黃的燈一盞盞地亮了,照亮了整間教室,也照亮了每個人的心。外面的風一股股地吹進來,躍過臉頰,跳過書桌,像是在和學子們輕輕聲訴,說著什麼。這時候的學生們,心裡邊也是涼幽幽的,縱然肩上的壓力再大,這時也化為烏有,心裡邊全是滿滿的愉悅。皎潔的月亮悄悄地爬起來,靜悄悄地望著我們笑,並慷慨地撒下月光,祖國的未來啊!你們不能被困難打倒,面對它挑戰它,你們的手裡握著的全是我們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