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求一份2015東北三省四市聯合題三模語文 數學 答案
2015年東北三省四市教研聯合體高考模擬試卷(一)
數 學(文 科 類)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5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設集合x2x3,xx1,則ð( ) R
A.3, B.2,1 C.1,3 D.1,3
2、復數z2i(i為虛數單位)在復平面上對應的點位於( ) 1i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3、下列四個命題中真命題的個數是( )
①「x1」是「x23x20」的充分不必要條件
②命題「xR,sinx1」的否定是「xR,sinx1」
③「若am2bm2,則ab」的逆命題為真命題
④命題p:x1,,lgx0,命題q:xR,x2x10,則pq為真命題
A.0 B.1 C.2 D.3
y14、已知實數x,y滿足y2x1,則目標函數zxy的最小值為( )
xy8
A.2 B.5 C.6 D.7
5、執行如圖所示的程序框圖,則輸出的結果為( )
A.20 B.30
C.40 D.50
6、等差數列an的公差d0,a120,且a3,a7,a9成
等比數列.Sn為an的前n項和,則S10的值為( )
A.110 B.90
C.90 D.110
7、將函數fxcos2x的圖象向右平移
性質( )
A.最大值為1,圖象關於直線x
個單位後得到函數gx,則gx具有4對稱 B.在0,上單調遞增,為奇函數
24- 1 -
33C.在,上單調遞增,為偶函數 D.周期為,圖象關於點,0對稱 888
8、某由圓柱切割獲得的幾何體的三視圖如圖所示,其中俯視
圖是圓心角為60的扇形,則該幾何體的側面積為( )
A.121010 B.6 33
C.122 D.64
x2y2
9、已知拋物線y2px(p0)與橢圓221(ab0)ab2
有相同的焦點F,點是兩曲線的一個公共點,且Fx軸,則橢圓的離心率為( )
A
1 B
1 C
D
10、已知C90,平面C,若C1,則四面體C的外接球(頂點都在球面上)的表面積為( )
A. B
C.2 D.3
11、若G是C的重心,a,b,c分別是角,,C的對邊,若aGbG
( ) cGC,則角0A.90
B.60
C.30
D.45
12、已知函數fx是定義在1,1上的奇函數,對於任意x1,x21,1,x1x2總有fx1fx20且f11.若對於任意a1,1,存在x1,1,使x1x2
fxt22at1成立,則實數t的取值范圍是( )
A.2t2
B
.t1或t1
C.t0或t2 D.t2或t2或t0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13、在區間3,5上隨機取一個數a,則使函數fx
x22ax4無零點的概率是 .
- 2 -
⑵ 2015年楊浦區初三語文三模答案,跪求
還是自己多多做練習吧
⑶ 2015南昌高二零模語文作文
2015南昌高二零模語文作文:1元錢背後的「真相」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60分)
陳小姐帶著在BB車中熟睡的1歲大的孩子乘公交車,司機李師傅讓陳小姐將BB車折疊放好,否則就要購買1元的行李貨品票。陳小姐表示,如果把車折疊起來會把孩子弄醒,而車上沒有空座位,把孩子抱在手中乘車又很危險。她認為司機的要求不合理,堅決不交這1元錢,而司機拒不開車。為了這1元錢,陳小姐與司機「對峙」數小時,期間陳小姐多次報警,警察兩度出警,車上數十人被迫轉車。最後,在警察苦口婆心的勸導後,陳小姐搭乘警車回家。此事引起了社會各方面的反響,議論不一。
對於以上事情,你怎麼看?請就陳小姐、李師傅、其他乘客或警察的行為,表明你的態度,闡述你的看法。要求綜合材料內容及含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完成寫作任務。
【下水作文】
1元錢背後的「真相」
感喟陳小姐對這1元錢的執著,這執著讓自己深陷輿論;感喟司機對公交公司規則的遵守,這種遵守卻傷害了職業中服務的對象。小小故事已然超越自身,直指個體生命成長體驗——執著與固守固然是一種美好的品德,但若過甚,則這份堅守的行為就值得商榷。
毫不否認,陳女士的確是一位合格,甚至是優秀的母親,舉手投足之間編織出來的,是母親對孩子濃濃的愛。然而,正是這份濃得化不開的「愛」,使她在與司機對峙時義正言辭;使她只記得自身權益而忘卻了作為公民該肩負的社會責任。倘若是在不涉及他人權益的前提下,從白天對峙到晚上也是沒事的,只要事主雙方願意;但這是在公家車上,當只為了執著於自身權益而無視公共利益時,那麼,這份執著還那麼義正言辭嗎?同樣,也毫不否認司機是一個合格甚至很優秀的司機,他的堅持也是對公交公司規則的固守,但當這份固守傷害到公眾利益時,他的這份固守也就失去了當初的意義。
同時,深深感到,他們這樣的各執一詞、各行其是在深層次上是一種潛意識的駁不下面子;在人的內心深處都希望讓他人看到自身的存在;陳小姐站在「情」的層面以母愛的形式希望司機認可自己的存在進而認可自己的行為,而司機則是站在「理」的層面「綁架」全車乘客希望陳小姐知難而退。正是這樣的潛意識,演出了一場為1元錢對峙數小時甚至讓警察兩度出警,車上數十人被迫轉車的荒唐戲。當車上數十人被迫轉移時,不禁要問,這曲戲由始到終難道只有兩個主角嗎?
不,還有滿滿一車的乘客;准確地講,是一車看客。當陳小姐與司機潛意識之爭演變為意氣之爭時,我們民族文化的劣根性在陳小姐和司機以及眾多乘客的身上得以淋漓盡致的體現。陳小姐與司機意氣之爭是一種「看誰耗得過誰」的賭氣之爭,中華民族的謙恭禮讓在那意氣之爭時盪然無存;而眾多乘客則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看客心態,這種心態推動事件向不好的方向發展,最終導致了我們看到的這一幕。
讓人感到痛心的是,太多的人只關注到司機和陳小姐的爭執,卻很少有人看到在背後推波助瀾的正是那滿車被迫轉車的乘客;表面上看起來乘客是無辜的、是受害者,實質上他們只是咽下了自己釀造的苦果而不自知。
荒唐在於此,痛心也在於此。
試想,當事情發生時,有一個乘客上前解圍嗎?或有乘客起身讓座使陳小姐能夠安置BB車嗎?如果有,還會導致後面發生的一系列的事情嗎?魯迅先生當年就曾痛斥那些伸長脖子的看客,為此棄醫從文、以筆為刀來醫治國人麻木的靈魂。悠悠八十載,先生的聲音依舊振聾發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