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試卷答案 > 2010河南中考語文試題及答案

2010河南中考語文試題及答案

發布時間:2021-01-14 23:55:40

Ⅰ 2010河南省中招語文作文題目

2010河南中考語文作文試題

題目:任選一個作文

()我身邊的____________

要求:

①把題目補充完整,然後作文。

②除詩歌外,文體不限;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

來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1fb3030100joxs.html) - 2010河南中考語文作文試題_豫北敘事_新浪博客

(2)閱讀下面材料,然後作文。

路邊長著一株雛菊,一小女孩每天都來都來給它澆水,然而有一天,小女孩不來了。雛菊開始擔心起來,它將從哪裡得到維持生命的水?「總會有辦法的」,雛菊鼓勵自己說。它閉上眼睛陷入沉思……它開始努力向下生長它的根,它的根向泥土下越扎越深,它終於從深深的泥土下品嘗到清涼而甘甜的水。日子一天天過去,雛菊越來越茁壯,開出新的花朵。

要求:

①根據材料寓意,任選一個角度作文.題目自擬。

②除詩歌外,文體不限。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

Ⅱ 2010年河南省中考語文試題及答案

2010年河南省初中學業水平暨高級中等學校招生考試
語文試題參考答案及評分標准
一、積累與運用(共28分)
1.B(2分)
2. D(2分)
3. B(2分)
4.(1)何當共剪西窗燭(2)皆若空游無所依(3)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4)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剪不斷理還亂(每空l分,若出現錯字、別字、添字、漏字,該空不得分。共8分)
5.③①②(2分)
6.(林沖)示例:發配滄州府風雪山神廟
(魯達)示例:大鬧五台山倒拔垂楊柳
(每個人物任選兩個情節,符台要求即可。每空1分,共4分)
7.(1)共同特點:建築造型都取材於一個漢字。 好處:造型獨特,彰顯了兩座博物館的特點,富有文化內涵。(共同特點2分,好處2分。意思對即可。共4分)
(2)示例:從殷墟博物館的甲骨文展廳中,我們了解到了漢字的悠久歷史。從甲骨文到我們今天使用的文字,漢字又經歷了怎樣的發展演變過程呢,下面讓我們繼續參觀中國文字博物館。(能找到兩個博物館之間的聯系並將其串聯起來2分,過渡自然l分,語句通順l分。共4分)(共8分)
二、現代文閱讀 (共27分)
(一)(共15分)
8.作文課上老師要求大家寫「尋找媽媽」的尋人啟事,但是由於同學們從來沒有關注
過母親,作文課失敗了。 (一句l分,意思對即可。共3分)
9.示例:「我媽媽特別愛嘮叨 」「我媽媽很勤快,每天都要洗很多衣服,還要做飯,搞衛生 」「我媽媽總是要管我,連電視都不讓我看,說我浪費時間……」「我媽媽最疼我了,有什麼好吃的都留給我……」 (聯繫上下文,用敘述的語言寫出「七嘴八舌」的內容也可。(3分)
10.「干凈漂亮」從側面反映了母親對孩子的精心照料,反襯出孩子們對母親的忽視。
「從來也沒有」寫出了孩子們潛意識里認為母親對自己的關心是理所應當的,而自己不需要關注母親,與上面對同學和明星穿戴的關注作對比,突出了孩子們對母親的忽視。,(一處2分,意思對即可。共4分)
11.過渡(承上啟下)。收束前文的敘事部分.引起下文的議論、抒情部分。 (3分.只答過渡或承上啟下給l分)
12.委婉地批評了孩子們對父母的忽視,殷切呼喚我們要懷著一顆關愛父母的心.從現在開始,及時回報父母。 (意思對即可。2分)
(二)(共12分)
13.我們不應滿足於做「匠人」,要有較高目標、有追求、有不斷創新的精神。(2分。意思對即可。若只答匠人和大師的區別不給分)
14.甲:比喻論證,把匠人憑經驗做事比作一個一個摘瓜,把大師按規律做事比作提瓜藤,生動形象地論證了匠人在實踐層面,大師在理論層面。 對比論證.用匠人和大師不同的摘瓜方式作對比,突出大師已上升到理論層面,靠規律運作。(答出一種即可)
乙:舉例論證,以魯班由匠人到大師的經歷為例,令人信服地證明了只有追求更高的目標才會不斷進步的道理。(一處2分,共4分)
15.畫家的事例不恰當。第④段闡述的觀點是「匠人較單一,大師善綜合」,而這個論據的重點在目標和信念上,不能很好地證明觀點。(意思對即可。2分)
16.先從三個方面分析匠人和大師的區別,然後揭示研究這種區別的目的,提出中心論點.最後總結全文。(意思對即可。4分。只答「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給1分)
三、古詩文閱讀 (共l5分)
17.(1)離開(2)E1光,陽光(每小題1分,共2分)
18.(1)在朝廷上做官,就為平民百姓憂慮;在僻遠的江湖間,就替君主擔憂。
(2)(如果)沒有這樣的人,我和誰同道呢7 (每小題2分,共4分)
19.一陰一晴的自然風物,觸發了遷客騷人的悲喜情感,引出下文對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這種更高境界的議論。 (意思對即可。2分)
20.「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的憂國憂民之心,「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濟世情懷。(2分) 范公之賢是通過王質的行動和語言.從側面表現出來的。(1分)(共3分)
21.示例一:「悠然」形象地寫出,詩人遠離世俗後心靈的自得、閑適、恬淡。
示例二:「見」寫出了詩人看到南山美景時的隨意與自然,體現了作者心靈的自由和愜意。 (任選一詞.言之成理即可。2分)
22.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諦。 (意思對即可。2分)
四、作文(50分)
23.(50分)
按照河南省2010年評分標准。
說明:
1.堅持三人獨立評卷。
2.作文滿分的比例掌握在5%左右。
3.以下四項有一項突出者,可酌情加l一4分,加到滿分50分為止。
(1)感情特別真摯感人,對人生、社會、自然有獨特感受。
(2)立意新穎、深刻。
(3)構思巧妙。
(4)語言有特色。
4.沒寫題目扣2分。

Ⅲ 近幾年河南省中考語文試卷備用卷(B卷)古詩詞題

約12960字。
09年各地中考語文試題古詩詞鑒賞匯編
2009年龍岩閱讀下面一首詩歌,回答問題。(4分)
江 漢 杜甫
江漢思歸客,乾坤一腐儒。片雲天共遠,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猶壯,秋風病欲蘇。古來存老馬,不必取長途。
4、這是杜甫晚年客滯江漢時所作的詩。人們認為詩中雖然流露出了漂泊思歸之苦,但詩人孤忠仍存,壯心猶在,洋溢著一種自強不息的精神。你同意嗎?請說明理由。(4分)
① 同意。從「落日心猶壯,秋風病欲蘇」一句可以看出詩人不服老,不怕病,積極用世的精神。上文已寫到了月景,可見落日乃是詩人自比,表現了自己雖已暮年,壯心不已的豪邁情懷。尾聯也借用老馬識途的典故,比喻自己雖已年老,並非毫無用處,再次表現出老當益壯渴望報國的熱情。(能找出一處理由即可)②不同意。詩歌中的片雲、孤月、落日、秋風、老馬等意象傳達出的是詩人一生漂泊的滄桑之感。詩的結尾兩句更流露出一種報國無門的怨憤。(老馬尚能識途,我竟連一匹老馬也不如了嗎?) (4分)
2009廣西壯族自治區貴港市閱讀下面詩歌,完成7-8題。
望 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盪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7.解釋下列加點的詞的意思。(2分)
①齊魯青未了 未了: ②會當凌絕頂 會當:
8.對這首詩理解不恰當的一項是………………………………………………( )(2分)
A.詩的每一聯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
B.這首詩描寫了泰山的神奇景色,抒發作者仰慕贊嘆之情以及企望攀登絕頂的心情。
C.「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
D.「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上句寫泰山是實寫,下句是虛寫。
7.①不盡②終要,終當 8.D(上句是虛寫,下句是實寫。)
2009年河池市(一)浣溪沙 蘇 軾
游蘄水清泉寺,寺臨蘭溪,溪水西流。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蕭蕭暮雨子規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
6.下面是對這首詞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 上闋寫景,描繪了三幅畫面,表現了環境的清幽。
B、「蕭蕭暮雨子規啼」一句,寫黃昏時蕭蕭細雨中杜鵑的啼叫聲,正所謂鳥鳴山更幽,以聲襯靜,更顯靜謐。
C.下闋抒情,為了表現時光易逝、青春難留的思想,作者用河水西流的現象闡述了人生不可以重來的道理。
D.全詞語言淺顯,音韻和諧,情、景、理交融。
7.詞的下闋抒寫了作者 的看法,表現作者 的生活態度。
6、C 7.老當益壯,要奮發進取(2分) 雖身處困境,仍曠達、樂觀(1分)(共3分,意思相近即可。)
2009年柳州市下列對詩歌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黃鶴樓(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A.開頭四句以傳說落筆,巧借今昔變化,抒發了寂寞惆悵之感,氣概雄渾,感情真摯。
B.後四句想像在天晴時登樓遠眺,由渺不可知的感覺轉到晴川草樹的景象,文勢波瀾起伏。C.尾聯緊承前三聯,用煙波浩渺的長江烘托作者的歸思,與開頭意境相應,情融景中。
D.此詩起、承、轉、合出神入化,文思如行雲,富於變化,歷來被推崇為題黃鶴樓的絕唱。
B
2009遵義市 如夢令(6分)
李清照
昨夜雨疏風驟,濃夜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 知否? 應是綠肥紅瘦」。
22.首句「昨夜雨疏風驟」描繪了怎樣一幅畫面?(3分)
23.作者運用了什麼抒情方式,抒發了怎樣的感情?(3分)
22. (3分) 寫出了春天晚上(1分) ,雨點疏落(1分)風颳得很猛烈的情景(1分)(要點:時間和「風」「雨」的情態。)
23. (3分) 運用了寓情於景(或借景抒情、間接抒情)的方法(1分)抒發了作者的傷春之情(2分)。(意思表達清楚即可)
2009年河南省閱讀下面古詩,完成20-21題。(4分)
行路難 李白

Ⅳ 2010河南中考語文滿分作文內容是什麼

2010年河南中考滿分作文:我身邊的美
美在何方?我時常問自己。我曾經登上泰山的頂峰觀看日出,認為那是壯觀的美;曾經與九寨溝清澈的溪水嬉戲,認為那是活潑的美;曾經看過夏天滿天的繁星與銀河,認為那是憂郁的美……可是,我總以為美是短暫的,稍縱即逝,就像無比絢爛的煙花。可是,現在我知道了——美在我身邊。
何以見得?
當你走在大街上,看到正在為各種募捐箱里投擲自己的愛心的老人、孩子——這時你感覺到的,是不是美呢?當你坐在公共汽車上,看到小學生為老人讓座時,老人及周圍的乘客對他露出欣慰的笑容——這時你感覺到的,是不是美呢?當你看到風雨中被壓彎了腰的小樹苗被「紅領巾」一次次扶起時,你感覺到的,又是不是美呢……所以,美是高尚的品德,是每個人所擁有的愛心,美在我的身邊。
美有許多的表現形式,還有一種美,相信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體會——當你快樂時,與你一起分享快樂的人;當你難過時,在你身旁安慰你的人;當你成功時,眼角里有淚花的人;當你失敗時,眼神里有鼓勵的人……不管他(她)是你的朋友、老師、父母或其他,他(她)帶給你的,你所感覺到的——是的,就是美。
有人認為美是無限的風光,是畫家的風景畫,是音樂家譜寫的樂章。可是這樣的美是抽象的美,而實實在在的美——永遠在你的心中!其實,美是畫家的畫筆,是音樂家的一個個小音符,是組成壯觀美景的每一個部分乃至一棵小草。有時美就是這樣微不足道,可是它帶給你的卻是無比的享受。所以——美在我們的身邊。
朋友,不要再長途跋涉的尋找美的真諦,也不要冥思苦想美的真正含義,美是很實在的東西,千萬不要把它抽象化。試著向募捐的人、讓座的人說聲謝謝吧——是他們給你以美的享受;試著向你的親人、朋友說聲謝謝吧——是他們給你以美的感覺!高尚的品德、愛心、親情、友情……這些其實都是實實在在的美,正因為如此,美就在我身邊! 美在我身邊 過去的人認為,長相漂亮就是美,而現代人的審美眼光不僅僅局限於外表,而且集中在氣質、品格上,否則,只有美麗的外表則只是一支精雕細琢的花瓶,只有欣賞價值,而永遠沒有實用意義。美,一直在我身邊。祖國的錦綉河山,有著氣魄之美;廣袤無垠的大海,有著雄渾之美;星月蒼穹,有著夢幻之美;鳥語花香,有著自然之美……當我們身處於如此美景之中,遠離世俗喧囂,心底也會油然而生一種淡然之美。美,在我身邊。
每天清晨,當我們迎著第一縷和風,感受著第一縷陽光,聽著第一聲鳥啼上學時,我們會看到清潔工人忙碌的身影,體會到了奉獻之美;當我們經過公園,看到老人與貓狗共歡,與鳥兒共唱時,我們感受到和諧之美;當我們聽說南方暴雪成災,許多人們都無法回家團圓時,來自四面八方的群眾紛紛自發地捐款、捐衣物、食品,當車子連夜趕到災區,我們看到了災民們帶著幸福微笑的臉,此刻,我們在欣慰的同時也感受到了愛心之美;當「嫦娥一號」載著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來的飛天夢,飛往月球,並傳回第一張我們自己的月球表面照片時,那震耳欲聾的掌聲告訴我們:這是夢想之美!當我們在殘奧會上看到殘疾人運動員在自強不息、努力拚搏時,我們也悟到了進取之美…… 其實,美就在我們身邊。
只要我們善於觀察、留意,會發現就在我們自己身上也存在美,那就是自信之美。美,就在我身邊;美,無處不在。

閱讀全文

與2010河南中考語文試題及答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