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試卷答案 > 趣味語文知識能力競賽巧讀古詩答案

趣味語文知識能力競賽巧讀古詩答案

發布時間:2021-01-14 08:08:05

❶ 關於古詩詞的趣味語文故事

東晉時的一個冬天,北風呼嘯,天氣寒冷,紛紛揚揚地下起了大雪。宰相謝安專同侄兒謝屬朗,侄女謝道韞一塊兒賞雪。謝安忽然想考考孩子們的才學,他指著空中飛舞的雪花,激發了謝安的詩興,他脫口而出:「白雪紛紛何所似?」幾個侄兒、侄女一聽,知道伯父又來考他們了,一個個凝眉靜思,都想顯顯自己的詩才。侄兒謝朗搶先答道:「撒鹽空中差可擬。」謝安一聽,就皺起了眉頭:「比喻不恰當,譙能有那麼大力氣把鹽撒得滿天空都是,何況,鹽在空中很快成直線落下來,一點也不像雪花飄落的樣子。」侄女謝道韞聽了也搖搖頭,她不慌不忙地說:「未落柳絮因風起。」謝安一聽,點點頭,連聲稱贊說:「比得好!比得好!風吹柳絮上雲宵,正像雪花漫天飛舞。絮白似雪,雪輕如絮,這個比喻又貼切又形象。

❷ 怎樣運用信息技術來增強語文課中古詩詞的趣味性

語文教學負載著傳播中國古代文化的責任,古詩詞以其獨特的魅力在語文課本中獨佔一席之地。它們或寄情於花草,或抒發個人壯志遭遇,所特有的含蓄和意境,給我們帶來無窮的審美享受,同時也給我們的教學帶來一定的難度:講的多,詩味則太淡;講的少,味是濃了,只怕學生體會不透。由此看來,光靠常規教學的講解,想讓學生去體會詩歌的意境,學好古詩詞是有一定困難的,而藉助多媒體的優勢,優化教學,就成發挖掘詩歌意境的一種有效途徑了。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興趣,更直觀更形象地演繹詩歌的內容。
教學情境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了達到既定的教學目的,從教學需要出發,引入、製造或創設的,能夠引起學生的情感體驗,幫助學生迅速而正確理解教學內容,促進他們的心理機能全面和諧發展,提高教學效率的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具體場景或氛圍。」由於受傳統教學的影響,語文古詩文教學中普遍存在著教師講、學生聽;教師板書,學生記錄;教師提問、學生回答;重教輕學,重知識灌輸,輕能力培養的弊端,忽略了學生的主體性,導致學生學習被動。因此,在《語文課程標准》中指出:「教學應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語文學習規律,選擇不同的教學策略。教學中應當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運用多種直觀形象的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
而古詩文有著非常明顯的節奏,韻律和諧,具有音樂美;音樂又是聽覺語言,是人類心靈的詩章,二者具有相通共融之處。通過音樂設置情境,能夠渲染氣氛,烘托詩境,奏響詩詞的主旋律。我們可以用音樂的優美旋律烘托出詩歌美妙的意境,豪放的配上高昂激越的曲子,沉鬱的配上悲涼凄清的曲子,清麗的配上清新明快的曲子,傷感的配上悲涼凄清的曲子,因詩而異,這樣立體地作用於學生的視聽,最能關之以情,動之以心,會之以意。
如在教學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時,上課前可播放《三國演義》的主題曲《滾滾長江東逝水》為課前營造了壯美但又有點凄涼的氛圍,使學生獲得音樂美的同時,也獲得一種情感體驗。而在教蘇軾的《水調歌頭_明月幾時有》時可播放動畫誦讀,那頓挫有致,聲情並茂的男聲朗誦,將感染每一個學生,「不應有恨,何時長向別時圓」的幽怨,令人感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美好祝願,更令人激越振奮。我還曾聽過一位語文老師在教學《送元二使安西》這首送別詩時,播放了歌曲《陽關三疊》。那反復詠嘆的歌詞,優美滄涼的旋律,滲透到學生的心靈,使學生深切體會到了詩人對朋友遠去的惆悵之情,進而達到了升華感情的目的。
二、化難為易,減輕負擔,有利於詩詞的背誦
根據素質教育的要求,課堂教學中應減輕學生的負擔 ,提高教學效率。心理學認為,小學生具有好奇、好動的特點,他們在一節課中持續注意的時限只有二十分鍾。課堂教學中如何利用這個最佳時間進行教學,是減輕學生負擔,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由於受教學媒體的限制,傳統的教學方法一般是課文重點之處,老師認真講解,仔細分析,學生拚命記筆記,背筆記。實驗心理學家特瑞赤拉做過一個關於知識保持記憶持久性的實驗:人們一般能記住自己閱讀內容的10%,自己聽到內容的20%,自己看到內容的30%,自己聽到和看到內容的50%,在交流過程中所說內容的70%。這就是說,如果既能聽到又能看到,再通過討論和交流,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知識的保持將大大優於傳統教學。多媒體教學就具有這方面的優勢。詩詞一般都是要求背誦的,通過圖片演示,加上學生的想像,再由學生講解他們對詩詞的感悟,一首詩或詞往往能當堂背下來,而且記憶深刻。這比傳統的死記硬背要好得多。我們在教學中也可以採用「古詩填趣」活動,列出一組詩句,每句詩中有一兩個空缺,要求學生將相應的圖形拖至詩句中的空缺(漏字)位置。如這樣一組詩句:
1.留連戲( ) 時時舞,自在嬌( ) 恰恰啼。(杜甫《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
2.明月別枝驚( ),清風半夜鳴( ) 。(辛棄疾《西江月》
3.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 ) 聲一片。(辛棄疾《西江月》……
每一句詩中都有空缺,這時,學生只要將「蝶」、「鶯」、「鵲」、「蟬」、「蛙」、這些圖形拖入相應位置,圖形即變為文字,詩句也就完整了。這樣,學生不僅背熟了詩句,還增加了對詩歌的感性認識。
三. 拓展延伸,查找資料,有利於積累古詩詞
信息資源有百川匯海,囊括五洲的特點,網上豐富翔實的聲像圖文資料,是古詩詞教學取之不竭的源泉。無論你需要什麼資料,都能迅速,准確的查找。古詩文無論在時代歷史,作者背景,還是在字詞運用,句式特點上都可以通過查閱資料的方式來獲取知識,而且每一篇古詩文所引發開來了聯想是無限的,是每個閱讀者獨有的,學習者完全可以藉助多媒體網路快速地查找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形成個性化閱讀。《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實驗稿)》也提出:現代社會要求公民具有運用現代技術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因此有條件的課堂可以讓學生在網路上學習古詩文。而沒有這個條件的也可以讓學生在課外預先查找學習的相關資料,或在課後根據學習中的需求尋找更廣闊的學習天地。再次之,教師在課堂上展示教師自己學習的收獲,引導或激發學生去課外再發現。如在教學《兩小兒辯日》一課時,上課前我先要求學生課前上網去查找各種與太陽有關的資料,在課堂上設計了一個課外延伸的環節「關於太陽」,我自己在網上查找了關於太陽的詩詞、歌曲、散文、知識短文,知識短片等各種形式的資料製作成一個交互性較強的課件。這篇文言文並不難懂,加上學生課前查找了不少資料,對文本的理解和感悟進行的很順利,學習後對「關於太陽」的話題拓展得很開。在學生展示完自己的收獲後,我也請同學們看了我自己的製作,同學們對此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這樣的做法我經常用,經過一段時間,學生已經養成了自己通過多媒體網路查閱資料,收集信息的習慣。學生動手能力強了,收集的資料多了,信息量也隨之增大,思維的廣度和深度也相應提高。
信息技術的運用為古詩教學的情境創設提供了極大得便利,使枯燥的詩詞教學變得生動有趣。讓一首首好詩、好詞像一串串快樂的音符,流進學生的心田。盡管信息技術優化了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但任何一種新生事物的出現難免稚嫩與不足,我們對信息技術教學的理解、設計和應用也存在一些誤區、障礙,所以我們要結合信息技術的應用現狀、語文教學的特點及學生心理特點,注意因「材」施教 ,靈活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好,要用但不能濫用,製作和使用多媒體,應本著因「材」施教的原則,也就是這篇教材適合用多媒體則用,不適合則不用;能用小黑板、投影儀、錄音機解決問題就不用多媒體;能用文字表述的不用多媒體,要根據教材的特點,本著實效的原則,決不能讓多媒體替代教師的應有的創造性工作及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主導地位。
總之,對於信息技術輔助教學這一現代教學手段,我認為還是應該一分為二的看清它的利與弊,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帶著為學生健康成長的心理,揚利去弊,用好這一高科技的教學手段,讓多媒體這朵奇葩在語文古詩園地里開花結果,讓信息技術教學為語文教學折射出多彩的光芒!

❸ 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古詩趣味測試題急

古詩詞知識競賽
評分_____
一、根據提供的實際情況,運用學過的詩句填空。(100分)
1、在期末寫評語時,老師會祝你來年:「____________ 。」
2、小明成天心思不在學習上,請你用學過的詩句勸勸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當我們浪費糧食時,老爺爺常用唐代李紳的詩句來教育我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時候,有些人對自己所處的環境下正在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這就是人們常說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宋朝的詩人蘇軾在《題西林壁》中的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說明的就是這個道理。
5、當我們要報答母親的恩情時,我們會很自然地吟誦起唐代詩人孟郊的《遊子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當我們在外地過節時,常引用唐代詩人王維在《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來表達對家人的懷念。
7、現在人們常用《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來表達對遠別好友的深情厚誼。
8、來到瀑布腳下,仰望瀑布傾瀉而下,潑灑飛流,我不禁想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句詩。
9、昨晚有一道數學題,我絞盡腦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____________」時,爸爸點撥一下,我明白了,真是「____________」。
10、爺爺七十大壽,大家祝爺爺「壽比南山,福如東海」。爺爺卻嘆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趕緊把爺爺的話打住:「『____________』。爺爺,您的身子骨比年輕人還壯實。」爺爺笑了。

二、選擇題。(110分)
1、「少壯不努力,老大徒( )」出自《漢樂府•長歌行》。
A悲傷 B傷悲 C憂傷
2、晏殊的《浣溪沙》中「無可奈何花落去」的下一句是( )。
A似曾相識鳥歸來B似曾相識雁歸來C似曾相識燕歸來
3、《七步詩》的作者是( )。
A曹植B曹丕C曹操
4、「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 )陰山。」
A陰山 B邊關 C燕山
5、《春夜喜雨》「曉看紅濕處」的下句是( )
A花重綿陽城 B花重錦州城C花重錦官城
6、「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出自葉紹翁的()
A《游園不值》 B《山行》 C《春望》
7、「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是( )的詩句。
A王勃 B李白 C白居易
8、「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 )」是文天祥的詩句。
A漢青 B汗青 C汗清
9、「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中的「坐」的意思是( )。
A因為B坐下C座位
10、杜牧的《江南春》中「南朝四百八十寺」的下句是( )。
A多少樓台煙波中 B多少樓台風雨中 C多少樓台煙雨中
11、「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是( )的詩句。
A王維B王之渙C王勃
12、《天凈沙•秋思》是一首小令,作者是元代的( )。
A張養浩 B馬致遠 C元好問
13、「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一句出自( )。
A白居易的《賦得古草原送別》 B王昌齡的《出塞》 C杜牧的《江南春》
14、「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寫的是( )。
A春色 B梨花 C雪景
15、「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出自( )的《無題》。
A李賀 B李清照 C李商隱
16、「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出自杜甫的( )。
A《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B《登高》 C《蜀相》
17、「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是( )的詞句。
A岳飛B辛棄疾 C陸游
18、龔自珍的詩句「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中的「紅」是指( )。
A紅色 B花 C樹葉
19、「海上生明月,( )共此時」是張九齡的名句。
A天地 B天下 C天涯
20、「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出自( )的《別董大》。
A高適 B岑參 C王昌齡
21、「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中的「君」是指( )。
A李延年 B李龜年 C崔九
22、「別時容易見時難」「相見時難別亦難」分別是( )的詩句。
A李煜、柳永 B柳永、李清照 C李煜、李商隱

三、請用五顏六色「染」詩句。(30分)
1、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 )於二月花。
2、日照香爐生( )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3、兒童急走追( )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4、( )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 )絲絛。
5、兩個黃鸝鳴( )柳,一行( ) 鷺上青天。
6、春風又( )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7、( )日依山盡,( ) 河入海流。
8、( )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9、接天連葉無窮( ),映日荷花別樣( ) 。
10、千里( )雲( )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11、常恐秋節至,焜( )華葉衰。
12、遙望洞庭山水( ),( )銀盤里一( ) 螺。
13、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 ) 杏出牆來。
14、千里鶯啼( )映 ( ),水村山郭酒旗風。
15、曉看( )濕處,花重錦官城。
16、( )日放歌須縱酒,( )春作伴好還鄉。
17、( )發不知勤學早,( )首方悔讀書遲。
18 日出江花( )勝火,春來江水( )如( )。
19野徑雲俱( ),江船火獨明。

四、請把下面表示氣象的詞填入詩句中。(14分)
風、雪、霜、雷、雲、霧、雨
1、朝辭白帝彩( )間 2、北風吹雁( )紛紛 3、月落烏啼( )滿天 4、斜風細( )不須歸 5、日照澄州江( )開
6、水村山郭酒旗( ) 7、九州生氣恃風( )

五、連線題。(15分)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描寫山水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歌頌情誼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蘊含哲理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熱愛祖國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思念故鄉

六、請在下列詩句中,分別填上合適的花名。(18分)
1、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 )始盛開。 2、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 )無處尋。
3、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 )村。 4、待到重陽日,還來就( )。
5、人閑( )落,夜靜春山空。 6、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 )開。

七、按要求寫古詩。(32分)
1、寫一首送別詩: 2、寫一首思鄉詩:

3、寫一首詠物詩: 4、寫一首邊塞詩:

八、讀下面的小故事,默寫古詩。(31分)
有位廚師精通詩詞,每做一道菜,都能對出一句優美的詩句來。一位秀才故意出難題,給廚師兩個雞蛋,要他做幾道菜,並且每道菜要表示一句古詩。廚師欣然接受,做了四道菜。第一道菜是兩個純蛋黃,幾根青菜絲;第二道菜,把熟雞蛋白切成小塊,排成一字形,下面鋪了一張青菜葉子;第三道菜是清炒蛋白一撮;第四道菜,一碗清湯,上面漂著四隻蛋殼。秀才見了,深表佩服。
(1):你知道這四道菜表示哪四句詩嗎?默寫下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這首詩的題目是:《 》,作者是( )朝詩人( )。

我的秘密資料哦

閱讀全文

與趣味語文知識能力競賽巧讀古詩答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