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濟南市天橋區初一2009語文期末試題
1.找出下面一段話中寫錯的字詞並訂正。
我們進入中學以經半年了,老師們精精業業地工作,同學們克苦努力地學習;校園里文明禮貌尉然成風,校榮校貌渙然一新,真是一片興興向榮的景象。
2.下列成語中有6個錯別字,先在錯別字下面畫橫線,然後在下面的方格中正確
規范地書寫。
水瀉不通 刻骨銘心 碌碌無為 津津樂到 見義思遷
明查秋毫 問心無愧 耀武揚威 德高望眾 晦人不倦
塞翁失馬 海枯石爛 時過境遷 苦心孤詣 夜色蒼茫
訂正:
3.下面語段中畫橫線的詞語有的運用不恰當,請找出並加以改正。
在實施新課標的今天,課堂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再也看不到老師一堂課里從頭至尾滔滔不絕地講授知識,學生只知道津津有味地做筆記的現象,而更多地看到老師、學生、教材之間的互動,學生成了課堂的主人,他們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常常聽到駭人聽聞的提問、千姿百態的答案,學生們在老師苦心孤詣創設的學習氛圍中學習,各方面能力得到了相應的培養和提高。
4.下面的朗讀節奏劃分有一項不正確,請找出來。
(1)A.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B.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C.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D.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2)A.斷腸/人在天涯。 B.謝太傅/寒雪日/內集。
C.你看,那淺淺的/天河。 D.問渠/那得/清如許。
5.按要求修改下面一位同學的演講稿。
我們懷化三中初一(1)班的同學個個都樂於助人。①特別是我班德高望重的班長王小剛同學,②在我生病住院期間,為了幫助我,竟然放棄了五一旅遊的打算;天天到醫院給我補課,③我要向天小剛和所有的同學表示忠心的感謝。
(1)句③中有一個錯別字,它是 ,應改為 。
(2)句①中有一個詞運用不當,這個詞是 。
(3)句③中有一處有語病,應將「 」改為「 」
(4)句②中的一個標點符號用錯了,應將「 」改為「 」
三、動腦筋,讓作家與作品等配對成功。
6.第一組:
作家 作品
魯迅 《春》
朱自清 《秋天》
老舍 《理想》
郭沫若 《紫藤蘿瀑布》
何其芳 《天上的街市》
流沙河 《濟南的冬天》
宗璞 《風箏》
7.第二組:
作家 國度 作品
安徒生 美 《走一步,再走一步》
莫頓·亨特 丹麥 《金色花》
泰戈爾 印度 《皇帝的新裝》
8.第三組:
作家 朝代 作品 出處
曹操 唐 《山市》 《樂府詩集》
自居易 東漢末年 《錢塘湖春行》 《聊齋志異》
辛棄疾 元 《觀滄海》 《稼軒長短句》
馬致遠 清 《西江月》 《白氏長慶集》
蒲松齡 宋 《天凈沙·秋思》 《金元散曲》
沈復 唐 《童趣》 《浮生六記》
二、你能根據語言環境,填寫出相應的課文原句嗎?試試看。
9.子曰:「由,誨女知之乎! , , 。」 13.子曰:歲寒, 。
10.問渠那得清如許?
11.潮平兩岸闊,
12. ,聽取蛙聲一片。
13.何當共剪西窗燭,
14.綠樹村邊合, 。…… ,還來就菊花。
15. ,夜泊秦淮近酒家。
16.定神細視, , , , 神遊其中, 。
17.君與家君期日中, ,則是無信; ,則是無禮。
18.「 」,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
19.春天像 ,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它生長著。
春天像 ,笑著,走著。
春天像 ,領著我們上前去。
20.遠遠的街燈明了, 。
天上的明星現了, 。
21.《論語十則》中有的談求知態度,如 , 不亦說乎? 見賢思其焉, 。
有的談學習方法,如: ,思而不學則殆。有的談修身做人,如
,不亦君子乎?為人謀而不忠乎? ?
22.《觀滄海》中以虛景表現詩人主觀感受的句子是: ,若出其中 若出其里。
23.《天凈沙·秋思》曲末一句:夕陽西下, 。點出了作者濃濃的鄉愁。
24.《錢塘湖春行》中的對偶句是:幾處早鶯爭暖樹, 。
25. ,志在千里。
26. ,禪房花木深。
27.我寄愁心與明月, 。
28.無可奈何花落去, 。
29.爭渡,爭渡 。
30.莫言下嶺便無難, ; ,一山放過一山攔。
三、你是一個愛讀書、善思考的孩子,認真讀題,完成答題任務,顯示出你的才華來。
31.下面文章的思路有些混亂,請認真閱讀,按正確的順序把句子的序號排列出來,寫在前面的括弧中。
( )一個人從接受知識到運用知識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記與識,學與思的過程。
( )正如人體對食物的消化過程那樣,只學不思,那是不加咀嚼,囫圇吞棗;舉一而不能反三,那是未經消化、吸收,所學知識無法化為「已有」。
( )學是思的基礎,思是學的補充,這二者是緊扣的兩環,缺一不可
( )只有學而思之,才能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舉一反三。
32.根據提供的句子,仿照示例,寫兩個句子。
當那片雲停在頭頂的時候,人們一起抬頭仰望。
示例:一個飢餓的人說:「像一塊麵包。」
一個疲憊的旅人說:「像一張舒適的沙發床。」
仿寫:
33.閱讀下列文字,回答問題。
兩條河流的理想都是投入大海的懷抱。它們結伴而行,奔流而下。
不久,它們遇到一片沙漠。沙漠浩瀚無邊,能吞沒一切。河流甲勇往直前,並充滿激情地說:「為了實現理想,哪怕犧牲自己,我也要穿越沙漠。」河流乙卻若有所思地說:「為了理想,我要等待好機會。」說著,它便掉轉了方向。
(1)請各用一句話概括兩條河流在遇到困難時所採取的不同做法:河流甲
,河流乙 。
(2)請發揮你的想像,描述兩條河流的結局。
答:
34.就你讀過的古詩文或中外名著,寫出你最喜愛的一句詩(文)或一個人物形象,說明出自何人之筆,並說說你喜歡的理由。
參考答案
一、1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2.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3.為有源頭活水來4.稻花香里說豐年5風正一帆懸6.卻話巴山夜雨時 7.青山郭外斜待到重陽日 8.煙籠寒水月籠沙9·以叢草為林,以蟲蚊為獸,以土礫凸者為丘,凹者為壑 怡然自得10.日中不至 對子罵父11.吹面不寒楊柳風12.剛落地的娃娃 小姑娘,花枝招展的 健壯的青年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13.好像閃著無數的明星好像點著無數的街燈14.學而時習之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 人不知而不慍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15.日月之行 星漢燦爛16.斷腸人在天涯17.誰家新燕啄春泥18.老驥伏櫪10.曲徑通幽處20.隨風直到夜郎西21.似曾相識燕歸來22.驚起一灘鷗鷺23.賺得行人空喜歡正入萬山圈子裡
二、24。①③②④25.一個天真的小孩說:「像奶奶的白發。』』(一個精明的商人說:「像我的貨物,從天上運來。」一個健壯的牧羊人說:「像我的羊群。」)(缺少「飢餓」之類的修飾限製成分扣分,人物身份與說話內容不一致,不用比喻者,均不得分)26.(1)答案一:甲河流矢志不渝,勇往直前,不畏困難(或甲河流急於求成,不夠慎重)答案二:乙河流審時度勢,講究策略,不盲目行事(或乙河流謹慎有餘,缺少在實踐和探索中尋找或創造機會的精神)(意思對即可)(2)略27。略
『貳』 山東省濟南市商河縣小學語文教師招聘考試專業知識考什麼啊有人說是高考題,是和高考題一樣的難度嗎
教師招聘考試的高考題,高考的一個二年級的標題,有人說,災難是沒有道理的,因為很長一段時間
『叄』 2012濟南市語文中考模擬試題
2012中考語文模擬測試題
一、積累與運用(20分)
1.請給加點字注音,並根據拼音寫漢字。(2分)
當朋友失意時,你送上幾句真誠的安wèi( );當同學無助時,你伸手幫他一把;在家裡,你給疲勞的媽媽梳梳頭,給勞累的父親泡上一杯香míng」( );節假日里,或開心的去郊遊,或悠閑地去垂釣。有了這些,生活便多了一份溫馨( ),多了一份甜蜜,多了一份qiè( )意。
2.選出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運用有誤的一項( )(2分)
A、為了熟悉老師講的這種解題方法,我又重蹈覆轍地將這道題做了一遍。
B、今年以來,鋼材等原材料價格漲勢兇猛,對本來利潤率就不高的電子信息企業造成較大影響,首當其沖的是家電行業。
C、胡錦濤主席說「靜下心來教書,潛下心來育人。」這句話已在老師們的心中根深蒂固了。
D、創新是時代的要求,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一旦產生小的靈感,就要相信它的價值,並鍥而不舍地把它發展下去。
3.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2分)
A、江南葯業集團採取積極有效的節水措施,日用水量由去年同期的四十噸下降為現在的十噸,下降了三倍。
B、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已經越來越成為全民的共識。
C、在閱讀名著中,使我們能夠明白許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人生的真諦。
D、東山中學積極推進課程改革,開展多項綜合實踐活動,學生們非常受歡迎。
4.默寫、填空。(6分)
(1)孟子在《魚我所欲也》中表達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人生追求的句子是 。
(2)王維《使至塞山》中描繪沙漠雄奇壯美景色的詩句是 ,
。
(3)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中通外直……(周敦頤《愛蓮說》
(4) ,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李清照《醉花陰》
(5)蒹葭蒼蒼, ,所謂伊人, 。(《詩經》)
(6)請你用學過的一句古詩來表達「站得高望得遠」的意思, 。
5.名著閱讀:(4分)
為了打造綠色精神家園,學校開展了營造書香校園的「名著競讀」活動。請從《西遊記》《水滸》《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三部名著中任選一個典型人物,按下面兩個欄目完成一期黑板報內容的撰稿。
(1)「名著人物形象欄。「(寫出人名並簡介其性格特徵)(2分)
(2)「讀書一得「交流台。(寫出你對此人物或此情節感受最深的一點體會)(2分)
6.綜合性學習。(4分)
近些年來,各地興起了過洋節的熱潮:聖誕節、情人節••••••商家也不失時機地推出豐富多彩的促 銷活動,到處洋溢著濃濃的節日氣氛。而我們自己的傳統節日如七夕、臘八等在年青一代的心目中已經漸漸淡化了,過得冷冷清清。為了加深大家對傳統節日的感情,班主任決定舉辦「傳統節日知多少」主題班會。下面是班會的活動內容,請你參加。
(1)班級徵集活動主題語,要求簡潔、形象的一句話或一個短語。你寫的是:
(1分)
(2)請寫出幾個你熟悉的傳統節日以及與之相關的對聯或詩句。(1分)
(3)請簡要介紹在你的家鄉人們是怎樣過這個節日的。(40字左右,2分)
二、閱讀(共30分)
(一)古詩詞鑒賞。(4分)
新柳
楊萬里
柳條百尺拂銀塘,且莫深青只淺黃。
未必柳條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長。
7.詩中的「新柳」有什麼特點?(2分)
8.「水中柳影引他長」中的「引」字有什麼妙處?(2分)
(二)閱讀下列兩段文言文,回答文後問題。(12分)
(甲)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周敦頤《愛蓮說》)
(乙)蘭之味,非可逼而取①也。蓋在有無近遠續斷之間,純以情韻勝。氳氳無所②,故稱瑞③耳。體兼彩④,而不極於色,令人覽之有餘,而名之不可,即善繪者以意取似,莫能肖也。其真文王、孔子、屈原之徒,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者耶?(選自張大復《梅花草堂集》)
[注釋]①取:這里是嗅取(蘭的香味)。②氳氳(yūn yūn)無所:彌漫飄忽,沒有一定的地方。③瑞:吉,善。④兼彩:兼有各種顏色。
9.解釋下面句中加點的詞:(2分)
(1)出淤泥而不染
(2)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
(3)陶後鮮有聞
(4)而名之不可
10.翻譯下面的句子。(4分)
(1) 蓮,花之君子者也。
譯文:
(2)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譯文:
(3)蘭之味,非可逼而取也
譯文:
(4)即善繪者以意取似,莫能肖也
譯文:
11.作者「獨愛蓮」的原因是什麼?(請用原文回答)(2分)
12.閱讀本文,許多同學喜歡「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因為這兩句寫出了蓮的高潔、質朴,比喻君子既不與惡濁的世風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許。你還喜歡本文中描寫蓮的那些語句?為什麼?(2分)
13.某市在確定市花的活動中,居於民意調查前三名的是蘭花、梅花、桂花。如果讓你從這三種花中選擇蘭花,請你說說贊成它的理由。(2分)
(三)閱讀下文,回答文後問題。
無邊的回憶
席慕容
我有一雙塑膠的拖鞋,是在出國前兩年買的,出國後又穿了五年。它的形狀很普通,就像你在台北街頭隨處可見的最平常的樣式:平底、淺藍色,前端鏤空成六條圓帶子,中間用一個結把它們連起來。買的時候是喜歡它的顏色。穿了五六年後,已經由淺藍變成淺灰,鞋底也磨得一邊高一邊低了。好幾次,有愛管閑事的,或者好心的女孩子勸我:「阿蓉,你這雙拖鞋太老爺了。」或者:「阿蓉,你該換拖鞋啦!」我總是微笑地回答:「這可以穿嘛,我很喜歡它。」
如果我的回答換來的是一個很不以為然的表情,我就會設法轉變一個話題。如果對方還會對我善意地搖搖頭,或者笑一笑,我就會忍不住要告訴她:「你知道我為什麼捨不得丟它的原因嗎?」
而這是個讓生命在剎那間變得非常溫柔的回憶。大學快畢業時,課比較少,家住在北投山上,沒有課的早上,我常常會帶著兩只小狗滿山亂跑。有太陽的日子,大屯山腰上的美麗簡直無法形容。有時候我可以一直走下去,走上一兩個鍾頭的路。最讓我快樂的是在行走中猛然回過頭,然後再仔細辨認,山坡下面,哪一幢是我的家。
走著走著,我的新拖鞋就不像樣了。不過,我沒時間管它,我的下午都是排得滿滿,別有用處的。晚上回家後趕快洗個澡就睡了。
直到有一天,傍晚,放學回家,隔著矮矮的石牆,看見我的拖鞋被整整齊齊地擺在花園里的水泥小路上。帶著剛和同學分手後的那一點囂張,我就在矮牆外大聲地叫起來:「何方人士,敢動本人的拖鞋?」花園里沒有動靜。再往客廳的方向看過去,外婆正坐在紗門後面,一面搖扇子,一面看著我笑呢。那時外婆住在永和,很少上山來。但來的話就會住上一兩天,把我們好好地寵上一陣子再走。那天傍晚,她就是那樣含笑地對我說:「今天下午,我用你們澆花的水管給你把拖鞋洗了,剛放在太陽地里曬曬就幹了。多方便!多大的姑娘啦!穿這么臟的鞋給人笑話。」
以後,外婆每次上山時,總會替我把拖鞋洗干凈,曬好,有時甚至給我放到床前。然後在傍晚時分,她就會安詳地坐在客廳里,一面搖扇子,一面等我們回來。我常常會在穿上拖鞋時,覺得有一股暖和與舒適的感覺,不知道是院子里下午的太陽呢,還是外婆手上的余溫?
就是因為捨不得這一點余溫,外婆去世的消息傳來以後,所有能夠讓我紀念她老人家的東西:比如出國前夕給我的戒指,給錢買料子趕做的小棉襖,都在淚眼盈盈中好好地收起來了。這雙拖鞋,也就一直留在身邊,捨不得丟。每次接觸到它的灰舊的表面時,便彷彿也接觸到曾洗過它的外婆的溫暖而多皺的手。便會想起那在夕陽下的園中小徑,和外婆在客廳紗門後面的笑容。那麼遙遠,那麼溫柔,而又那麼肯定地一去不返。
14.根據下列句子的意思從文中找出相應的詞語.(2分)
(1)因傷心而淚眼模糊。( )
(2)文中因興奮而沒有限制。( )
15.本文是一篇感人至深的記敘性文章,其寫作的線索是什麼?(2分)
16.「你知道我為什麼捨不得丟掉它嗎」這句話在文章結構上起什麼作用?(2分)
17.「那麼遙遠,那麼溫柔,而又那麼肯定地一去不返。」這是一句意味深長的話,說說你的理解。(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讀完本文,我們讀出了一個 的女孩形象,一位
的外婆形象。(2分)
19.文章的標題「無邊的回憶」包含著深刻的含義,請你談談自己的理解。(3分)
三、作文(50分)
微笑,是人類最美的表情,更是一種情懷,一種境界。帶著微笑上路,人生的路上就多一份幸運,少一分困難。帶著微笑上路,失去的只是自己的煩惱,贏得的則是整個美好的世界。
請以「帶著微笑上路」為題,寫一篇不少於600字的文章,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參考答案:
1、慰 茗 xīn 愜
2、A 3、B
4、(1)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2)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3)濯清漣而不妖。(4)莫道不消魂(5)白露為霜,在水一方(6)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5、(1)《西遊記》中的孫悟空本領高強,勇敢機智,愛憎分明又很幽默
(2)在三打白骨精中,孫悟空三次識破妖精的詭計,這個故事告誡我們在生活中要善於是破壞人的偽裝。
6、示例:(1)了解傳統節日,弘揚中華文化。
(2)清明節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3)每年4月5日的清明節,是傳統的掃墓、祭拜先人的日子。清晨,人們攜帶酒食、鮮花、紙錢等物品前往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
7、顏色淺黃,形態纖長、輕柔。
8、照應了「百尺」一詞,描繪出一幅柳條和水中倒影相連的畫面、優美而又動感。
9.(1)沾染;污染(2)我(3)聽說 (4)命名
10、(1)蓮,是花中的君子。
(2)對於蓮花的愛好,像我這樣的還有什麼人呢?對於牡丹的愛好,人該是很多了。
(3)蘭花的香氣,不是逼近可以聞嗅品賞的。
(4)即使是善於繪畫的人,也只能憑自己的體味來描繪蘭花的形狀,不能與蘭花的神韻相像。
11、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12.寫出喜歡的句子1分,表述理由時寫出蓮的形象1分,進一步表述出其喻義1分。
示例:我喜歡「香遠益清」這句話,因為這句寫出了蓮的芬芳,比喻君子美名遠揚。
13.(2分)示例l;贊成蘭花,蘭花無論後於何處都是默默無聞的綻放,默默散發出幽香,具有純朴高雅,不張揚、不媚俗的品質。
14.(1)淚眼盈盈 (2) 囂張
15、明線是一雙塑膠拖鞋的故事;暗線是作者對外婆的深情。
16、承上啟下
17、略。有真實感受,言之成理即可。
18、性格活潑開朗,有點囂張任性,感情豐富 對我疼愛有加的外婆
19、無邊說明了外婆對我的愛博大而無私;回憶則表明外婆的關懷使「我」難以忘懷
三、評分參照中考評分標准
『肆』 2004年濟南語文中考試題答案
濟南市2004年中考語文試題
語 文
一、積累(每題2分,共6分)
按要求默寫。
1.爭渡,爭渡, 。(李清照《如夢令》)
2.古詩詞中與「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蘊含哲理一致的詩句有:「 ,
。」
3.古詩詞中,有許多蘊含鄉愁之情的膾炙人口的名句,情景交融,意味悠長。如, (作者)的 「 , 。」
(此題多答一句且正確可加2分)
如, (作者)的「 , 。」
二、文言文閱讀(1 4分)
閱讀下而兩則文言短文或片段,分別回答文後的問題。
(一)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華西亭,望西山,始指異之。遂命仆過湘江,緣染溪,斫榛莽,焚茅筏,窮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則凡數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勢,岈然窪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攢蹙累積,莫得遁隱。縈青繚白,外與天際,四望如一。然後知是山之特立,不與培 凄為類。悠悠乎與顥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窮。引觴滿酌,頹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蒼然暮色,自遠而至,至無所見而猶不欲歸。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然後知吾向之未始游,游於是乎始。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
4.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的意思。(2分)
①望西山,始指異之。
②然後知吾向之未始游,游於是乎始。
5.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的字,並從學過的其他文言文中找出一個含有這個字且意義、用法相同的句子,寫在下面。(2分)
然後知是山之特立
6.閱讀選文,你有什麼啟發或感悟?請結合你的生活體驗談一談自己的看法。(2分)
(二)
楚莊王欲伐越。杜子諫曰:「王之伐越,何也?」
曰:「政亂兵弱。」杜子曰:「臣患智如目也,能見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見其睫。王之兵自敗於秦、晉,喪地數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蹻為盜於境內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亂也。王之弱亂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故知之難,不在見人,在自見。故曰:「自見之謂明。」
——《韓非子•喻老》
【注釋】庄蹻(qiāo):人名。
7.用「/」給下面的句子劃分節奏。(只劃一處)(2分)
王之弱亂非越之下也
8.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2分)
庄蹻為盜於境內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亂也。
9.寫出出自本文的一個成語並解釋。(2分)
1 0.請結合文章內容,分析楚莊王是一個怎樣的人? (2分)
三、現代文閱讀(40分)
閱讀下面兩篇文章,分別回答文後的問題。
(一)
日 歷
馮驥才
①我喜歡用日歷,不用月歷。
②厚厚一本日歷是整整一年的日子。每扯下一頁,它新的一頁——光亮而開闊的一天便笑嘻嘻地等著我去填滿。我喜歡日歷每一頁後邊的「明天」的未知,還隱含著一種希望。「明天」乃是人生中最富魅力的字眼兒。生命的定義就是擁有明天。它不像「未
來」那麼過於遙遠與空洞。它就等候在門外。走出了今天便進入了全新的明天。白天和黑夜的界限是燈光,明天與今天的界限還是燈光。每一個明天都是從燈光熄滅時開始的。那麼明天會怎樣呢?當然,多半還要看你自己的。你快樂它就是快樂的一天,你無聊它就是無聊的一天,你匆忙它就是匆忙的一天;如果你靜下心來就會發現,你不能改變昨天,但你可以決定明天。有時看起來你很被動,你被生活所選擇,其實你也在選擇生活,是不是?
③每年元月元日,我都把一本新日歷掛在牆上。隨手一翻,光溜溜的紙頁花花綠綠滑過手心,散發著油墨的芬芳。這一剎那我心頭十分快活。我居然有這么大把大把的日子!我可以做多少事情!前邊的日子就像一個個空間,生機勃勃,寬闊無邊,迎面而來。我發
現時間也是一種空間。歷史不是一種空間嗎?人的一生不是一個漫長又巨大的空間嗎?一個個明天.不就像是一間間空屋子嗎?那就要看你把什麼東西搬進來。可是,時間的空間是無形的,觸摸不到的。凡是使用過的日子,立即就會消失,抓也抓不住,而且了無痕跡。也許正是這樣,我們便會感受到歲月的匆匆與虛無。
④時間是從來不會逆轉的。於是,營孟德有「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的慨吧,晏殊有「無可奈何花落去」的傷感,……光陰歲月,就像一陣陣呼呼的風或是閃閃爍爍的流光,它最終留給你的只有無奈而頻生的白發和消耗中日見衰弱的身軀。為此,你每扯去一頁用過的日歷時,是不是覺得有點像扯掉一張生命的頁碼?
⑤我不能天天都從容地扯下一頁。特別是忙碌起來,或是從什麼地方開會、活動、考察、訪問歸來.看見幾頁或十幾頁過往的日子掛在那裡,黯淡、沉寂;被時間掀過的日瀝好似廢紙。可是當我把這一疊用過的日子扯下來,往往不忍丟掉,而把它們塞在書架的縫隙或夾在畫冊中間,就像從地上拾起的落葉——它們是我生命的落葉!
⑥別忘了,我們的每一天都曾經生活在這一頁一頁的日歷上。
⑦記得1976年唐山大地震那天,我住的長沙路四治里十二號那個頂層上的亭子間被徹底搖散,震毀。我一家三口像老鼠那樣找到一個洞爬了出來。當我的雙腿血淋淋地站在洞外,那感覺真像從死神的指縫里僥幸地逃脫出來。轉過兩天,我向朋友借了一架方形鐵盒子般的海鷗牌相機,爬上我那座狼咬狗啃廢墟般的破樓,鑽進我的房間——實際上已經沒有房頂。我將自己命運所遭受的慘狀拍攝下來。我要記下這一切。我清楚地知道這是我個人獨有的經歷。這時,突然發現一堵殘牆上居然還掛著日歷——那蒙滿灰土的日歷的日子正是地震那一天:1976年7月28日,星期三,丙辰年七月初二。我伸手把它小心地扯下來。如今,它和我當時拍下來的照片,已經成了我個人生命史上kè gǔ míng xīn的珍藏了。
⑧由此,我懂得了日歷的意義。它原是我們生命忠實的記憶。從某種意義上說,日歷是一本日記。它默默而無形地記載了我每一天遭遇的、面臨的、經受的、應對的一切。
⑨然而,人不能只是被動地被記憶,我們還要用行動去創造記憶。我們要用情感、忠誠、愛心、責任感,以及創造性的勞動去書寫每一天的日歷,並把這一天深深嵌入記憶里。我們不是有能力使自己的人生豐富、充實以及具有深度和分量嗎?
⑩所以我寫過:「生命就是創造每一天。」
11所以我說過:「我們今天為之努力的,卻是為了明天的回憶。」
12正像保存葡萄最好的方式是把葡萄變為酒,保存歲月最好的方式是致力把歲月變為永存的詩篇或畫卷。 (文章有刪改)
11.通讀全文,你認為作者「喜歡用日歷,不用月歷」的原因是什麼。(4分)
12.根據上下文,給加點的字注音,根據拼音寫出相應的詞語。(3分)
①一剎那 嵌入
②kè gǔ míng xīn
13.根據具體語言環境,說說文章第②段中用「笑嘻嘻地等著」形容新的一天的到來有什麼好處?(3分)
14.聯繫上下文,仿照第④段劃線句續寫句子。(3分)
15.文章第⑦段詳細記下「1976年7月28日,星期三,丙辰年七月初二」,有何用意?(3分)
1 6.文中作者說「人的一生是一個漫長又巨大的空間」,也思考「要把什麼東西搬進來」充實這空間。
聯系實際想一想,在生活中你已經或者打算拿什麼把自己的日子填滿?請寫一段話表述出來。(不超過60字)(4分).
(二)
光啊,你慢些走 。
①在人們的印象中,光總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讓人抓不住蹤跡,總希望能給光踩一腳剎車,看清它的模樣,說一句:「累了嗎?歇歇吧。」現在,科學家真的能勒住光的韁繩。別再以為光是「神行太保」,它也可能像蝸牛一樣蜿蜒爬行。
②宇宙中光跑得最快,這不僅表現在光的速度快,而且它走的路線一定最短。在真空中,光速能達到每秒29.979萬公里。光從太陽射到地球,用不了8分鍾。而一束月光照到大詩人李白的床前,僅需2秒鍾。不過,宇宙太大了,從最近的一個星系發出的光要經過200萬年才能到達地球。
③1 999年,科學家進行了一次革命性的實驗,首先使光速減慢,幾乎達到了與城市公路上行駛的汽車一樣的速度(時速60公里)。隨後,又接近人散步時的速度(時速1.6公里)。2001年,他們甚至讓光直接停了下來。這聽起來似乎是不可能的,但它的確是真實的。
④光的傳播速度不是一成不變的, 。
光的最快速度只有在真空和物質稀薄的空間才能達到,例如在空氣中。光在進入水或玻璃等介質後,由於折射傳輸速度會變慢,但在普通的光學材料里,光速一般只會減慢到原來的幾分之一,還是太快了。
⑤科學家採用的新「介質」是由施加激光後的超低溫原子雲構成的。研究人員首先將大量鈉原子組成的原子雲冷卻至接近絕對零度(一273.1 5℃),形成所謂的「玻色——愛因斯坦凝聚」狀態(這種物質凝聚態的存在是1 924年愛因斯坦和印度物理學家玻色預見到的。根據他們的理論,當一批原子被放置在極低溫度的高度真空環境中,它們之間的相對距離減至最短,原子就失去單個粒子的身份,而表現得像一個單一的「超級原子」)。在這種狀態下,原子的速度幾乎等於零,結果鈉原子被迫互相重疊,形成一種「凝聚物」。這種「冷凝物」一般會吸收照射它的光線,但科學家使用一種特殊激光束對其進行處理,使光可以通過,然後經過調節可以使光速降為零。這種控制激光束可與某種「手閘」相類比:當鈉原子被控制激光束照射時,處於一種激發狀態,光通過時表現為透明介質;相反,如果控制激光束降低強度,鈉原子不再表現為透明介質,轉而吸收光。
⑥科學家們將一束黃色激光通過該「冷凝物」後,成功地觀測到了黃色激光光速大幅度降低的現象。穿過「冷凝物」後出來的激光肉眼無法看到,但是儀器顯示它的顏色與進入時的激光顏色相同。慢化光速的實驗者是美國哈佛大學物理學教授莉娜•豪(Lene Hau),她被認為是有望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
⑦慢化光速無論是從理論上還是從實際應用上均意義非凡,在計算機領域更是如此。使光子停止,操縱光子以便把信息輸入光子,然後根據需要再將光子發往某地以及某時再發。這種可能性使人們看到了新一代計算機——量子計算機的曙光,它將比目前計算機的功能強大幾千倍。
⑧此外,利用它可以開發將不可見的紅外線轉換為肉眼可識別的可見光的技術、減少通信系統中的噪音以及研製性能更好的視頻顯示和夜視裝置等。
17.葉聖陶先生曾說過,一篇文章中,「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決不亂走的」。
閱讀全文,試簡要分析作者的寫作思路。(4分)
18.文章第①段的語言表達有什麼特點?請結合具體內容作簡要分析。(4分)
19.文章第②段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有什麼表達作用?(3分)
20.根據第④段說明的內容,在橫線上補寫一句話,使語意連貫。(2分)
21.認真閱讀第⑤段,請用簡明的語言概括慢化光速實驗採用的新「介質」的形成過程。(不超過60字)(3分)
22.在一般人看來,光速是無法控制的,可莉娜•豪教授等科學家經過努力使光速慢了下來,並將造福人類。你從莉娜•豪教授身上感悟到了什麼?請結合具體事例談一談你的看法。(4分)
四、作文(60分)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麥克牽一隻蝸牛去遠行,可是蝸牛走得太慢了。
麥克又是催促又是斥責,蝸牛隻是很歉疚地搖搖頭,表示無能為力。麥克又急又氣,對蝸牛又拉又扯又踢,蝸牛受了傷,越發爬得慢了。麥克只好耐著性子,讓蝸牛慢慢爬,自己則以一種接近靜止的速度跟在後面。就在這個時候,麥克聞到了陣陣花香,聽到了鳥叫蟲鳴,感到了微風拂面的舒適。後來,麥克還看到了美麗的夕陽、燦爛的晚霞,以及滿天的星斗。麥克不禁感慨道:「我牽著蝸牛遠不如蝸牛牽著我富有詩意!」
其實,生活中有很多我們沒有注意到的美麗。人生路上,不管是因為匆匆趕路錯過了美麗,還是因為慢下腳步欣賞美麗,都是曾經年少的證明,將來美好的回想,刻在生命年輪上的印記…… 讀了上面的材料,請以「感悟美麗」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體自選(詩歌除外);③題目自擬;④不少於600字;⑤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校名、姓名。
濟南市答案
一、積累(6分)
1.驚起一灘鷗鷺o
2.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o
3.示例:崔顥「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o",馬致遠「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評分意見:1、2小題各2分o 3小題作者和名句(名句不僅要蘊含鄉愁之情。還須情景交融)都對得2分,只寫對作者不得分,只寫對名句得1分,多寫且正確加2分。
二、文言文閱讀(14分)
4.①感到奇怪②從前
5.是:這。示例:是亦不可以已乎?/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
6.啟發或感悟可叢以下角度回答:①只有志存高遠,胸襟開闊,才能有所作為。②人與自然應該和諧相處,甚至達到關天人合一的境界。③只有躬身實踐,善於探索發現,才能正確認識事。物。
7.王之弱亂/非越之下也
8.庄蹻在婪國境內做強盜(橫行霸道),但官吏禁止不了他,這是政事混亂啊。
9.目不見睫:眼睛看不見自己的睫毛,比喻不能省察自己或見遠而不見近。 自知之明:了解自己(多指缺點)了解得透徹的能力。
10.楚莊王「欲伐越」,但聽了杜子的進諫後,「乃止」。可以看出楚莊王是一個善於納諫、知錯就改的人。
11.因為日歷使作者隨時感知自己的生命(或日歷隱含著作者對「明天」的希望,使作者感受到歲月的匆匆與虛無,日歷也是生命忠實的記憶)並思考如何珍惜生命。
12.①chà qiàn ②刻骨銘心
1 3.用了擬人的手法,賦予新的一天以人的情趣,生動形象;表現了作者對新的一天的喜愛,以及對明天的希望(或全新的一天等待著人們去豐富、充實,或新的一天帶給我無限的憧憬。以及用新的生命去創造每一天的渴望)。
l 4.示例:孔子有「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的感悟。/辛棄疾有「可憐白發生」的痛楚。
l 5.突出唐山大地震給我留下了刻骨銘心的印象;突出日歷是我們生命忠實的記憶。 16.略
17.作者按照邏輯順序先後說明了慢化光速的可能性、現實性、原理和意義。
I 8.①第l段是生動說明。②作者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如將光比作「神行太保」「蝸牛」等,具體、形象、生動地說明了光速的快慢變化;運用擬人的修辭方法,如用「來也匆匆,去也匆匆」說明了光速之快。
1 9.運用了列數字、舉例子的說明方法;列數字能更具體、更准確地說明光速快的特點;舉例子使說明具體真實,便於讀者理解。
20.示例:在不同的介質中有著不同的速度。
2 1.示例:首先將鈉原子雲冷卻,使其在「玻色一愛因斯坦凝聚」狀態下形成「冷凝物」,然後用控制激光束將其處理成透明介質。
22.觀點示例:只有不斷創新,勇於探索,才能促進科技進步和人類發展。具體事例略。 23.略
『伍』 初一語文《濟南的冬天》課後第四題。選擇課文中的一個片段,仿寫其寫法,以「_的秋天」為題寫一篇短文。
金色的秋天
秋風像一隻神奇的畫筆,一夜功夫,就把碧波盪漾的林帶版染成金燦燦的了。權登上山頭,向下眺望,眼前是一片金色,若是仔細觀察,便看到金黃中夾帶著一片片紅、一片片綠的。紅的得像瑪瑙,綠得像翡翠。還有山下那水平如鏡的池塘,倒映著眼前的美景,格外的好看。
秋天更有欣欣向榮的景象,碩果累累的秋色卻透著豐收的喜悅;金葉滿樹的秋色卻更爽氣宜人;果園里,瓜果飄香的金秋卻更富有燦爛絢麗的色彩,碩大的蘋果掛滿了枝頭,露出甜甜的笑容,荔枝妹妹太胖了,撐破了衣裳,露出了鼓鼓、白白的肚皮。
秋天來到了樹林里,從遠處看,黃葉紛落好似成群結對的金色的蝴蝶,它們飛累了,落到了我的肩膀上、頭上、腳上。把我的思緒從綠色的夏日帶到了金色的秋季。我一轉身,一片桃葉又落在我身旁。
秋天來到了花園里,這兒成了菊花的樂園。它們也許是喜歡這沉甸甸的金色,才選擇在秋天裡綻放自己的美麗。
『陸』 初一語文上冊 12課濟南的春天 課後題答案
1.請閉上眼睛想: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著陽光,暖和安適地睡著,只版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這權是不是個理想的境界?
「老城」本是無情物,作者卻說它們「睡著」,還能被春風「喚醒」,賦予老城以人的靈性,把這一個老城寫活了。
2.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
著一「鑲」字,就好像是山尖、小雪有意為之,而且好像是巧匠的妙手,給人留下想像的空間。
只是第二題的哦!可以嗎?
3.山坡上卧著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卧著點雪。
兩個「卧」字,與前邊的「暖和安適地睡著」相照應,傳神地畫出了小村莊和小雪的神態,就好像它們都有靈性一樣。
4.天兒越晴,水藻越綠,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況且那些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裡照個影兒呢!
「不忍得」三字將水人格化了。水是那樣多情,為了水藻的綠,為了垂柳的倒影,到了冬天仍然「不忍得」凍上,仍然充滿著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