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一隻土碗刻畫人物主要運用什麼手法有什麼作用
你好,一隻土碗刻畫人物,主要運用抑揚結合,製造懸念的手法,主要作用使故事更有吸引力,人物形象更突出。
❷ 一隻土碗主人公是誰
你是不是一個粗瓷大碗那篇文章呀?不是一個塗完,是一個初瓷大碗
❸ 一隻土碗賞析
浙江省紹興市2008初中畢業生學業考試試題
語 文
一、積累運用 (30分)
1.根據拼音寫出漢字。(3分)
5.12汶川特大地震,震hàn(▲ )了整個中國,一個個鮮活的生命瞬間逝去,一座座美麗的城市頃刻變成廢xū( ▲ )。但是,天災無情人有情,在災難面前,我們眾志成城,抗震救災,pǔ(▲)寫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動人篇章,彰顯了中華民族齊心協力、攻堅克難的鋼鐵精神。
2.古詩文名句填空。(①一⑤題必做,第⑥⑦兩題選做一題)(12分)
①學而不思則罔,▲ 。
② ▲ ,暗花明又一村。
③剪不斷,理還亂, ▲ 。
④背灼炎天光, ▲ 。
⑤舉杯邀明月, ▲ 。
⑥龔自珍《己亥雜詩》中的「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與李商隱的「 ▲ , ▲ 」有異曲同工之妙,現在常來形容無私奉獻的精神。
⑦人生路上,我們不要因為一時的成功而洋洋得意,也不要因為一時的挫折而垂頭喪氣,只有保持一種「 ▲ , ▲ 」的良好心態,才能勇攀高峰,實現生命的價值。(請用范仲淹《岳陽樓記》中的句子填空。)
3.結合語境,在橫線上填上恰當的內容。(3分)
初中三年的語文之旅,我們欣賞沿途的風景,接受心靈的熏陶,受益匪淺;漫步蘇州園林,自豪於我國園林建築的傑出成就;走進黃土高原,驚嘆於安塞腰鼓熱烈奔放、震天動地的磅礴氣勢;登上地球之巔, ▲ ; ▲ , ▲ 。
4.名著閱讀。(3分)
請用一句話概述《駱駝祥子》或《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兩部名著中最令你感動的一個情節,並簡要說出感動的原因。
情節: ▲
感動原因: ▲
5.「名城文化探究」綜合實踐題。(9分)
學校組織開展「紹興名城文化探究」活動,作為「歷史文化研究小組」的成員,請你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務。
①了解歷史掌故(2分)
紹興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這塊土地上孕育了無數的文化名人,演繹過無數的傳奇故事。研究小組有一項活動是通過成語了解紹興的歷史掌故。下面是成員們搜集到的部分成語,請你選擇其中的一個,簡要說出其相關的歷史事件。
東山再起 一觴一詠 卧薪嘗膽 沉魚落雁
②挖掘精神內涵(3分)
大禹精神是「紹興精神」的核心內容。自2007年開始,公祭大禹陵典禮已經升格為國家級祭奠,繼承和發揚大禹精神成為我們時代的需要。研究小組的另一項活動是探究紹興精神,揭示內涵實質。現在請你根據下面的鏈接文字,用幾個詞語或短語概括出大禹精神的實質內涵(要求盡可能全面)
鏈接:據說大禹的父親鯀治水的方法是用息壤堙塞洪水,結果洪水不僅沒有平息,反而更加泛濫。鯀死後,禹繼承父親的治水大業,他認真汲取了父親治水失敗的教訓,改用疏導的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禹領導天下百姓劈山開河,歷盡千辛萬苦,不停地治水,其間曾經三次路過家門,也沒有回家去看一看天天掛念他的岳母和正在生病的妻子。這樣用了整整十三年,大禹共疏通了九條大河,無數條小河,填平了億萬個很深的大水坑,終於平息了水患。
大禹精神: ▲
二、現代文閱讀 (25分)
一隻土碗 游睿
這是有先生家的客廳,青年和先生相對而坐。
青年西裝革履意氣風發,從頭到腳都是用鈔票堆起來的名牌。他的面前擺著一隻土碗。碗毫無特色,是在鄉下隨處可買到的那種,做工粗劣,而且還有幾個缺口。先生微眯著眼睛,從規則的圓形眼鏡片里透出專注的目光。先生端著碗,反復端詳著,片刻之後,才小心地將碗放下。
沒錯,這就是我當初准備花20萬元買下的那隻碗。先生說。
青年呵呵地笑了笑,然後又搓了搓手說,現在……現在5萬元我就賣給你。如果你真想要的話,價格還可以商量。
哦?先生偏了偏頭,有些吃驚地看了看青年。你想通了?
先生是這一帶的名人。先生飽讀詩書,滿腹經綸,其為人為文在這一帶幾乎家喻戶曉。三年前,先生被一所大學邀去做講座。先生歷來為人低調,講座開始前先生謝絕了校方前來迎接的專車,一個人徒步來到學校。先生喜歡這種一邊欣賞風景一邊思考問題的生活方式。路過食堂的時候,一個學生和先生撞了個滿懷。端在學生手裡的碗頓時落到地上,碗里的飯也撒了一地。
先生連連說對不起,並蹲下來撿那隻碗。但這時候,先生愣住了。先生看見那隻落在地上的竟然是一隻土碗,慶幸的是,碗並沒有破,但碗的邊緣卻摔了好幾個缺口。先生早年當過知青下鄉,他知道除了偏遠的鄉下,城裡是沒有人用這種土碗的,更何況是在這充滿前衛和時尚的大學校園。
先生抬起頭,發現這個端土碗的學生格外清瘦,高高的個子穿著極不合身而且破舊的衣服。看見先生,他連忙退了一步,拿起那隻碗憐愛地撫摩著碗上的缺口。先生發現,這個學生的眼睛頓時有些紅了。
先生站起身,想對這個學生說點什麼,但學生轉眼跑開了。先生的心似乎被什麼東西扎了一下。
先生的講座很成功。講座結束之後先生沒有離開。他想起了那隻土碗和土碗的主人。經過努力,先生好不容易打聽到那個學生的一些情況。那個學生和先生想的一樣,來自鄉下,家裡的經濟條件十分不好,一直是學校幫扶的對象。而他手中的那隻土碗,從進校時就在使用。他是學校里唯一一個使用土碗的人,這幾乎成了學校里的一道風景。
最後,先生找到了那個學生。先生說,對不起,是我摔壞了你的碗,我想看看你的碗摔成什麼樣子了。
學生就把碗遞給了先生。
先生拿起碗仔細看了看說,這碗,已經破了幾道口子,你看我乾脆賠你一隻好嗎?
學生搖了搖頭說,你以為你賠得起嗎?
哦?先生吃驚地看了看學生,看來你我已經知道了,那我就實不瞞了,你這只碗的確是只價值不菲的古董,說吧,你准備多少錢賣給我?
你看走眼了,這只是我們家吃飯的碗。學生說。但你出多少錢我都不賣,這是我上學時我爹親手交給我的,爹說,看到這只碗你就知道自己是山裡的孩子,就應該努力學習。為了給我找學費,爹的腿……
先生的眼睛一亮。先生說,這明明是個古董嘛,反正你也需要錢,我出20萬賣給我。
我說了,你出多少我都不賣。最後學生轉達身離開,只留下先生一個人在風中沉思。
一晃三年過去了。這三年裡,先生一直惦記著這個學生。先生每學期都會匿名給這名學生捐助全部學費。但先生沒想到,三年後的今天,當年的那個學生,也就是現在坐在他面前的這個青年,竟然會主動找到他,要把那隻土碗賣給他。
先生問,你想通了?
青年笑了笑說,我早就想通了,現在錢才是最重要的,有錢什麼都好辦。還真謝謝您,三年前您願意出20萬元的價格沒買走我這只碗的消息傳出去以後,有不少媒體報道了我的故事,我收到了不少捐款,不過那些錢只夠我讀書用,現在我大學畢業了,急需錢找工作嘛,所以我就想到了您。
那你爹的腿……先生問。
老樣子,醫生說治不好了。我爹聽說有人願意出20萬元買我的碗我沒賣,狠狠地打了我一個耳光,還差點不認我這個兒子了,我今天來您這兒,也算是他的意思。您看,這碗……
先生又端起碗,端詳了片刻,然後嘆了口氣說,老實說,你這碗其實就是一隻土碗,一開始我就知道它不值錢。不過,既然你今天來了,我還是願意出一萬元買下它。接著先生就從抽屜里取也一沓錢扔過去說,送客。
青年高興地收下錢,接著起身。轉身之際,青年馬上又站住了。我想問問,既然你一開始就知道它是一隻平常的土碗,為什麼還要出高價呢?
我當初出20萬元是為了買一種精神,現在出一萬元是為了買一份教訓!先生並沒有抬頭,只一揮手,那隻土碗頓時在地上摔得粉碎。
6.文中劃線的句子「我當初出20萬是為了買一種精神,現在出一萬是為了買一份教訓!」其中的「精神」和「教訓」分別指什麼?(4分)
7.如果把小說的標題「一隻土碗」改成「轉變」,你認為怎麼樣?請闡述理由。 (6分)
8.讀有所味,讀有所感,讀有所言,是我們的閱讀追求。文章的思想內容、語言特色、表現手法等,往往成為我們「感言」的落點,對此,我們既可以作整體的賞析,也可以作局部的品味。請你在閱讀《一隻土碗》後,寫一則不少於200字的讀書筆記。(15分)
三、古詩文閱讀(25分)
(一) (5分)
從軍行 李白
百戰沙場碎鐵衣,城南已合數重圍。
突營射殺呼延將,獨領殘兵千騎歸。
注釋:呼延:匈奴貴族,這里指敵軍的一員悍將。
9.詩中哪些詞語反映了眼前這場戰事的嚴酷? (2分)
10.一個「碎」字和一個「獨」字刻畫了一位怎樣的將軍形象? (3分)
(二) (10分)
(鄒忌)於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於臣,皆以美於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於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後,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於齊。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1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4分)
①臣之妻私臣( ▲ )
②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 ▲ )
③王之蔽甚矣( ▲ )
④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 ( ▲ )
12.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3分)
期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
翻譯: ▲
13.用自己的話說說鄒忌是用什麼方法成功說服齊王的。(3分)
(三) (10分)
羆①說
鹿畏②,畏虎,虎畏羆。羆之狀,被發人立,絕有力而甚害人焉。
楚之南有獵者,能吹竹為百獸之音。寂寂③持弓矢罌火,而即之山,為鹿鳴以感其類,伺其至,發火而射之。聞其鹿也,趨而至,其人恐,因為虎而駭之。走而虎至愈恐則又為羆虎亦亡去。羆聞而求其類,至則人也,⑤搏⑥挽⑦裂而食之。
今夫不善內而恃外者,未有不為羆之食也。
注釋:①羆(pí):獸名,又名馬熊或人熊。②(chū):獸名,形狀像狐狸而形體較大的一種虎屬猛獸。③寂寂:悄悄地。④罌火:用瓶子裝著火。罌,一種腹大口小的瓶子。⑤(zuó):揪住。⑥搏:搏擊。⑦挽:拿來。
14.用「/」給下面的文字斷句(斷3處)。(3分)
走而虎至愈恐則又為羆虎亦亡去
15.選出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2分)
A.羆之狀,被發人立(通「被」)。 B.為鹿鳴以感其類(感動)
C.伺其至,發火而射之(點燃)。 D.聞其鹿也,趨而至(快步行走)
16.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句子的意思。(3分)
其人恐,因為虎而駭之。
意思: ▲
17.這篇短文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2分)
四、寫作 (70分)
18.仔細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作文。
情景:小文遠離父母在外地讀中學,汶川大地震發生後,他想把由父母替他儲蓄的500元壓歲錢捐給災區。小文知道自己的家境並不富裕,但他覺得必須說服父母取出這筆錢,獻出他的愛心。
嘗試:請以小文的身份,給父母寫一封信,表達這種心願。
要求:①文中不要出現真實的地名和校名。
②注意書信格式;不少於600個字。
答案:
一、 積累運用
1、撼 墟 譜2、思而不學則殆 山重水復疑無路 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足蒸暑土氣 對影成三人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示例:登上地球之巔,敬佩於登山隊員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氣概。置身雲南村寨,陶醉於情趣萬鍾的歌會盛況。來到地下森林,驚嘆於自然生命力的神奇偉大。4、略。5、大禹精神:按照客觀規律辦事的科學精神(或 「善於總結經驗教訓、注意方式方法的科學精神」);公而忘私的精神;吃苦耐勞的精神。馬寅初:心繫民生,人口新論破傳統;胸懷未來,計劃生育立國策 8、略
二、現代文閱讀
6、精神:人窮志不窮,堅守這著樸素的生活和朴實的情感。教訓:人是容易改變的,人心難測,尤其在這個物化的社會;真誠的幫助得不到真正的理解。7、不可。理由:一隻土碗作為小說的線索貫穿始終,小說的情節都圍繞它展開;以一隻土碗為標題,寓意含蓄,可以引起讀者興趣;以轉變為題,過於直白,不夠含蓄。
三、古詩文閱讀
(一)9、「數圍重」、「 殘兵千騎」、「獨(領)」10、「碎」、「獨」兩字刻畫了一位身經百戰、出生入死、驍勇無比的悲壯英雄形象。(二)11、偏愛 指責 (受)蒙蔽 使 聽到 傳12、一年以後,即使想要進諫,也沒什麼可說的了。13、鄒忌採用設喻說理的方法言辭委婉地進行勸說,既不失對齊王的敬重,又使之受到啟發,明白道理,並愉快地接受了意見。(三)14、走而虎至/愈恐/則又為羆/虎亦亡去15、B 16、那人害怕了,就模擬老虎吼叫的聲音來嚇唬 17、人要立足社會,靠的是真才實學;如果一味依賴外在的力量,反而會害了自己。(或:諷刺了社會上那些不學無術、缺少真本領的人;這種人雖然能夠依靠欺騙的手段矇混一時,但在緊要關頭,難免原形畢露,以致害了自己。)
四、寫作。18、略。
http://cache.qihoo.com/wenda.php?do=snap&act=fetchHtmlsnap&m=&surl=http%3A%2F%2Fszsjqiusi.tianyablog.com%2Fblogger%2Fpost_show.asp%3FBlogID%3D1070924%26PostID%3D14285507%26idWriter%3D0%26Key%3D0&kw=%A1%B6%D2%BB%D6%BB%CD%C1%CD%EB%A1%B7%B5%C4%C9%CD%CE%F6
http://szsjqiusi.tianyablog.com/blogger/post_show.asp?BlogID=1070924&PostID=14285507&idWriter=0&Key=0
參考資料教不了。
❹ 《一隻土碗》的讀書筆記
短短的一篇小小說卻揭示了當今存在的一個社會問題,叩問著我們的靈魂。先生在大內學校園里與容一位青年相撞,青年的一隻普通土碗被撞到地上,出現了幾個口子。先生知道他的家境一定很貧窮,想幫助他,於是說這是一件古董,願出20萬買下它。但是青年不賣,多少錢都不賣。然而三年後,當那個青年大學畢業,可以自立時,卻來賣碗了。是什麼使得這位青年發生了如此變化?我以為是功利目的,我不由得懷念起當初的那位青年來,當時的他是多麼毅然決然,「我說了,你出多少我都不賣。」從這里我們看到了一種積極向上,奮發圖強的精神,那才是我們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動力啊!但是,三年一過,知識的增加,卻反而使他的這種精神消失了。這是為什麼?不能不說,這是我們當前思想教育的一個失敗。有多少來自農村的學子,經歷幾年大學之後,成了一架謀利的機器?但願先生最後的一摔,能振醒那個學生,能摔醒所有像那個學生的人們。
❺ 一隻土碗 對先生最後的舉動 青年有什麼反映
09. 我知道我們不可能在一起,可我也知道,我不可能忘記你。
10. 從那以後我不在相信自己的事 只做理智的事別人認為對的事
11. 原來,世事都敵不過時間,喜怒哀樂都是他的手下敗將。
❻ 一隻土碗讀後感300字
一隻土碗,一份沉重的心情,文章結尾處那被扔碎的碗,彷彿也砸在心上.情感的表達是那麼自然真切.而這一切,都歸功於作者那細膩的細節描寫.在學校的時候,學生是「憐愛地撫摸著碗上的缺口」,可見他是多麼淳樸、守正,因此先生「眼睛一亮」,為下文做好鋪墊,但二年後,學生變了,「西裝革履意氣風發」「用鈔票包裝起來的名牌」,作者細致的描寫,彷彿讓我們已不認識這是個學生,學生要錢,先生「嘆了口氣」,把錢「扔」過去.先生是多麼恨鐵不成鋼,這就是一個教訓,學生的改變就這樣被體現出來,這些滲透真情的細節,把情感發揮得淋漓盡致,把人物刻畫得栩栩如生.同樣的一隻土碗,三年前後的價值卻天差地別.三年前的青年穿著極不和身而且破舊的衣服,並一直是學校幫扶的對象,是唯一一個使用土碗的人,但他人窮志不窮,並沒有因為家庭貧困而自暴自棄,反而更加努力,奮發讀書.但如今,這位青年卻變得西裝革履意氣風發,從頭倒腳都是用鈔票包裝起來的名牌.這時,他說他「相通了」.其實他並沒有「相通」,而是想歪了,在商品經濟的今天,他的心早就被金錢添滿了,當時不畏貧窮的精神早已被「現在錢才是最重要的,有錢什麼事都好辦」的思想代替了.正如先生所說「我當時出20萬元是為了買一種精神,現在出1萬元是為了買一份教訓.」正如這只土碗一樣,那個讓先生牽掛了3年的年輕人形象已經完全在先生心中破滅了.
其實,人生最大的資本是品性.在如今的社會,我們實在不能認為真正「相通」而將物質,金錢代替我們的精神財富.一定不能忘本,忘記自己的美好品德,要出淤泥而不染,不與世俗同流和污.
❼ 作文 一隻土碗
一隻土碗,一份沉重的心情,文章結尾處那被扔碎的碗,彷彿也砸在心上。情感的表達是那麼自然真切。而這一切,都歸功於作者那細膩的細節描寫。在學校的時候,學生是「憐愛地撫摸著碗上的缺口」,可見他是多麼淳樸、守正,因此先生「眼睛一亮」,為下文做好鋪墊,但二年後,學生變了,「西裝革履意氣風發」「用鈔票包裝起來的名牌」,作者細致的描寫,彷彿讓我們已不認識這是個學生,學生要錢,先生「嘆了口氣」,把錢「扔」過去。先生是多麼恨鐵不成鋼,這就是一個教訓,學生的改變就這樣被體現出來,這些滲透真情的細節,把情感發揮得淋漓盡致,把人物刻畫得栩栩如生。 同樣的一隻土碗,三年前後的價值卻天差地別。三年前的青年穿著極不和身而且破舊的衣服,並一直是學校幫扶的對象,是唯一一個使用土碗的人,但他人窮志不窮,並沒有因為家庭貧困而自暴自棄,反而更加努力,奮發讀書。但如今,這位青年卻變得西裝革履意氣風發,從頭倒腳都是用鈔票包裝起來的名牌。這時,他說他「相通了」。其實他並沒有「相通」,而是想歪了,在商品經濟的今天,他的心早就被金錢添滿了,當時不畏貧窮的精神早已被「現在錢才是最重要的,有錢什麼事都好辦」的思想代替了。正如先生所說「我當時出20萬元是為了買一種精神,現在出1萬元是為了買一份教訓。」正如這只土碗一樣,那個讓先生牽掛了3年的年輕人形象已經完全在先生心中破滅了。
其實,人生最大的資本是品性。在如今的社會,我們實在不能認為真正「相通」而將物質,金錢
❽ 《一隻土碗》讀後感
一隻土碗,一份沉重的心情,文章結尾處那被扔碎的碗,彷彿也砸在心上。情感的表達是那麼自然真切。而這一切,都歸功於作者那細膩的細節描寫。在學校的時候,學生是「憐愛地撫摸著碗上的缺口」,可見他是多麼淳樸、守正,因此先生「眼睛一亮」,為下文做好鋪墊,但二年後,學生變了,「西裝革履意氣風發」「用鈔票包裝起來的名牌」,作者細致的描寫,彷彿讓我們已不認識這是個學生,學生要錢,先生「嘆了口氣」,把錢「扔」過去。先生是多麼恨鐵不成鋼,這就是一個教訓,學生的改變就這樣被體現出來,這些滲透真情的細節,把情感發揮得淋漓盡致,把人物刻畫得栩栩如生。 同樣的一隻土碗,三年前後的價值卻天差地別。三年前的青年穿著極不和身而且破舊的衣服,並一直是學校幫扶的對象,是唯一一個使用土碗的人,但他人窮志不窮,並沒有因為家庭貧困而自暴自棄,反而更加努力,奮發讀書。但如今,這位青年卻變得西裝革履意氣風發,從頭倒腳都是用鈔票包裝起來的名牌。這時,他說他「相通了」。其實他並沒有「相通」,而是想歪了,在商品經濟的今天,他的心早就被金錢添滿了,當時不畏貧窮的精神早已被「現在錢才是最重要的,有錢什麼事都好辦」的思想代替了。正如先生所說「我當時出20萬元是為了買一種精神,現在出1萬元是為了買一份教訓。」正如這只土碗一樣,那個讓先生牽掛了3年的年輕人形象已經完全在先生心中破滅了。
其實,人生最大的資本是品性。在如今的社會,我們實在不能認為真正「相通」而將物質,金錢代替我們的精神財富。一定不能忘本,忘記自己的美好品德,要出淤泥而不染,不與世俗同流和污。
❾ 一隻土碗 閱讀答案
http://www.zhyww.cn/zk/mtbk/200806/10347_6.html
❿ 一隻土碗閱讀答案
http://www.zhyww.cn/zk/mtbk/200806/10347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