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2012今年湖南省語文高考的答案全
2012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湖南卷)
一、語言文字運用(12分,每小題3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讀音全都正確的一組是
【答案】A
【解析】B項「捕獲」讀音為「bǔ」;C項「炫目」的讀音為「xuàn」;D項「積淀」的讀音為「diàn」。解答本題需要考生牢記「多音讀次音,形聲莫套讀和方言要糾錯」三大原則,平時的讀和說中使用普通話,練習普通話,這樣才能減少方言讀音的影響,做出正確的判斷。
【考點定位】本題考查識記現代漢語普通話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層級為A。
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答案】B
【解析】難度不大。具體為A 項中的「寧缺毋爛」應為「寧缺毋濫」。 C項中的「贖職」應為「瀆職」,D項中的「得壟望蜀」應為「得隴望蜀」。解答本題需要考生平時正確的讀寫的積累,否則很容易錯選。
【考點定位】本題考查識記並正確書寫現代常用規范漢字,能力層級為A。
3.下列選項是四則「遺失啟事」的主要內容,其中表達通順、得體的一項是
【答案】C
【解析】A項錯在「鄙人」,謙辭,舊時用於自稱,此處不得體。B項錯在「璧還原物」,敬辭,用於歸還原物或辭謝贈品,「璧」敬稱對方的東西,D項錯在「高抬貴手」,這個成語是舊時懇求人原諒或饒恕的話。意思是您一抬手我就過去了。不合語境。
【考點定位】本題考查語言得體,與生活聯系緊密,同時將病句與成語一並考查。能力層級為C。
4.下列選項中的詩句填入《夏日西齋書事》一詩畫橫線處,恰當的一項是( )
【答案】B
【解析】先看內容照應,這首詩是《夏日西齋書事》,詩人以細致的筆觸描繪了一幅幽靜清美的夏日圖畫,體現了詩人此時寧靜淡遠的心境和情趣,那麼「小院地偏」正是一種「心遠地自偏」的意境,這種人跡罕至的偏僻小院更符合當時詩人的心境,且與下句「滿庭鳥跡印蒼苔」相照應。再看平仄押韻,這是一首七言絕句,第三句末字不押韻且為仄聲,即可排除C、D;從平仄來講,二三句中平仄相粘,三四句平仄相對,且主要看2、4、6三個字,第二句為「影、沉、勢」,即仄平仄,那麼所填這句所對應的三個字亦應為仄平仄,那麼,A項是仄平平,B項是仄平仄,C項是仄平仄,D項是仄平仄,即排除A項;解答本題首先需要通讀全詩,理解詩意,詩意理解准確的話,可以直選答案。
【考點定位】本題考查語言表達准確、鮮明、連貫,能力層級為E。通過詩句留白的形式考查語言表達的准確、連貫,同時還考查了一定的古詩文閱讀理解能力,題目新穎,但難度不大。
二、文言文閱讀(22分。其中,選擇題12分,每小題3分;翻譯題10分)
(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題。
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答案】C
【解析】「劫」有三種解釋:①劫持,強奪;《荊軻刺秦王》中有「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約契以報太子」。②威逼,脅迫;《六國論》中有「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哉」。③佛教用語,天地一成一敗叫一劫,成語中有「萬劫不復」。此處根據語境用代入法即可推出,這里應該是「威逼,脅迫」之意。
【考點定位】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能力層級為B。
6.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
【答案】D
【解析】A項兩個「為」均表被動,B項兩個「之」均為主謂之間,取消獨立性,C項兩個「以」均作介詞,解釋為「用、拿」,D項第一個「其」表反問的語氣詞,第二個「其」代詞,可譯為「它們」。解答本題既需要考生熟知大綱規定的18個虛詞的意義和用法,又要回到上下文,利用語言環境幫助理解虛詞,同時還需做好課內知識的遷移。
【考點定位】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能力層級為B。
7.下列各句對原文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答案】D
【解析】從題目中可以看出,這是一篇「自戒」的文章,故不存在「勸諫他人」。解答本題需要考生的細心,在整體把握文意的基礎上,比對選項與原文信息的異同,難度不大。
【考點定位】本題考查考生的分析綜合能力,能力層級為C。
8.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答案】(1)有品行的人,綱常法紀嚴明,一舉一動都符合法令制度。
(2)即使貧困也不認為不富足,無緣無故給他東西尚且不接受,何況是用不正當手段去謀取呢!
(3)得到這樣的人並與他交往,不是損害我,實在是對我有好處。
【解析】需要考生注意的得分點(1)行:一詞多義,此處指品行;森然,嚴明的樣子;法度,名詞作動詞,符合法度。(2)雖,即使。與,給予。無故,古今異義,無緣無故。妄:胡亂,引申為行為不正。(3)若人,這樣的人。益,對……有好處。兩個「也」字判斷句。本題的三個文言翻譯句子,特別需要理解的是實詞意思,考生務必把語句放到原文上下文語境中整體考慮,以提高理解的正確率,還需注意翻譯語句的通順合理。
【考點定位】本題考查文言文翻譯,能力層級為B。
(二)文言文斷句。(3分)
9.下列文句斷句不正確的一項是()
【答案】B
【解析】本題新穎而又回歸課本,對很多考生來說是熟悉的陌生題。單憑感覺很難選出答案,需要冷靜地去分析對與錯。這四段文字均出自人教版高中必修與選修教材的課後練習題中。
三、古代詩歌鑒賞和古詩文默寫
(1)從題材來看,這首詩屬於 詩。(2分)
(2)請從意境營造的角度,賞析全詩。(6分)
【答案】(1)邊塞(2)全詩描繪了戍邊將士戰罷歸來的圖景。前兩句寫大漠遼遠、大雁高飛,既有勝利者的喜悅,也有徵人的鄉思;後兩句寫日出東南、鐵衣生寒,既表現了壯闊背景上軍容的整肅,也暗含了軍旅生活的艱辛。詩歌擷取極具邊塞特色的含蘊豐富的意象,通過喜憂、暖冷、聲色等的比照映襯,營造出雄健、壯美的意境,抒寫了徵人慷慨悲壯的情懷。
11.古詩文默寫。(5分,每空1分)
(1)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裊裊兮秋風, 。(屈原《湘夫人》)
(2)閭閻撲地, ;舸艦迷津, 。(王勃《滕王閣序》)
(3)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 ,而人之所罕至焉, 。(王安石 《游褒禪山記》)
【答案】(1)洞庭波兮木葉下
(2)鍾鳴鼎食之家 青雀黃龍之舳
(3)常在於險遠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解析】需要注意的是錯別字現象,(1)中的「兮」有可能誤寫為同音字,(2)中的「鼎」、「舳」注意筆畫和偏旁,(3)中的「……者……也」不能寫丟。
【考點定位】本題考查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能力層級為A。
四、現代文(論述類、實用類)閱讀(10分。其中,填空題4分;選擇題6分,每小題3分)
12.本文重點介紹了解決生態建築聲環境問題的兩條途徑,即 和 。
【答案】選址 提高自保護性
13.
【答案】A
【解析】本題是今年高考客觀題中比較容易的一個題目,「隔聲性能」講的是功效,「協調」屬於美學范疇,「節約材料」講的是經濟問題。
【考點定位】本題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為C。
14.
【答案】C
【解析】A項梳理主幹,等於「綜合環境」即「生態建築的聲環境」,顯然是錯誤的。B項屬於典型的強加因果,D項根據最後一句話可知「如何增加通風效率,提高計權隔聲量是通風隔聲窗設計和改良的要點」,「如何增加通風效率」屬於改良范圍,但「聲衰減」取代了「提高計權隔聲量」,這是典型的張冠李戴。
【考點定位】本題考查結合文本進行推斷的能力,能力層級為C。
五、現代文(文學類)閱讀(21分)
15.談談你對文中「沉靜著,又嚙碎了自己的心」這句話的理解。(4分)
【答案】①韋素園這樣的人面對當時的社會,如果保持沉默的話,內心就會十分痛苦;②表現了魯迅對韋素園認真、激烈性格的透徹了解,及對他這種性格嚴重影響健康的痛惜與無奈
16.簡析「一九二九年五月末」這一自然段情感表達的特點。(5分)
【答案】①該段先寫見到韋素園的高興,後寫高興中的悲哀,由喜至悲,情感跌宕起伏;
②運用排比句式,描寫了作者一連串的心理活動,充分表達了對韋素園處境和命運的關切與憂慮。
17.綜觀全文,分析魯迅筆下韋素園形象的特點(6分)
【答案】①韋素園是一個「瘦小,精明,正經」的進步文學青年;②他有一種踏實苦乾的精神,雖然窮困但仍「釘住著文學」,支持、經營未名社;③他性格認真而激烈,關愛別人勝過關心自己。
18.文章的結尾部分魯迅說「在中國第一要他多」,聯系現實,談談你的認識。(6分)
【答案】①魯迅把韋素園比喻為「樓下的一塊石材」「園中的一撮泥土」,贊賞了他認真踏實的精神;並希望中國有更多的像韋素園這樣的人。②當今中國需要大力弘揚這種認真踏實的精神,一方面,我們要像韋素園一樣做一個甘於奉獻,腳踏實地干實事的人;另一方面,我們不要忽視干實事的人,要看到他們對社會發展、進步的作用和貢獻。
六、選做題(19、20題任選做一題,12分)
19.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題目。(12分)
(1)用第一人稱視角,描述我(蓋拉新)「呻吟了一個整夜」的心理活動。(6分)
【答案】以「我」為敘述人稱,以「痛苦」為基本心理,可以結合焦急、自責、思念、擔心,對往事的回憶和對未來的設想等進行心理描述。
【解析】答題要求:注意人稱(第一人稱)、表達方式(描述)寫作方向(人物心理活動)。
【考點定位】考查外國小說閱讀,強調的是外國小說的敘事角度和寫作實踐。
(2)自選欣賞角度,談談所選文段是如何塑造蓋拉新這個人物形象的。(6分)
【答案】所選文段通過敘寫蓋拉新在木木丟失後的焦急和痛苦,塑造了一個善良、敏感、執著和飽受折磨的農奴形象。
【解析】答題角度:可以從以下角度分析:①敘事視角的角度;②情節設置的角度;③動作的角度;④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的角度。如考生答案不在以上角度內,但言之成理也可。
【考點定位】考查外國小說鑒賞,強調的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發掘作品的意蘊和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有創意的解讀,屬於探究范圍。
20.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題目。
(1)請為上述消息擬一個標題並闡述理由。(6分)
【答案】倫敦書展:讓更多的讀者了解中國
(2)根據上述消息,自選角度,寫一段新聞短評。(6分)
【答案】倫敦書展(所選消息內容)的意義主要在於展示了中國出版業蓬勃發展的現狀,擴大了中國書籍在世界的影響,為中西文化的溝通搭建了平台、提供了媒介,增進了西方對中國文化的了解,促進了中國文化與世界文化的交流。
七、寫作
② 求2013湖南高考語文試題,要文字版的
2013年湖南高考語文試卷及答案(word精校版)
本試題卷共7道大題,21道小題,共8頁。時量150分鍾,滿分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12分,每小題3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讀音全都正確的一組是 【 C 】
A.愜意qiè 靜謐bì 伊甸園diàn 驚鴻一瞥piě
B.乘勢chng 戲謔xuè 可塑性suò 跬步千里kuǐ
C.佳餚yáo 莧菜xiàn 瞭望哨liào 獨辟蹊徑xī
D.篆刻zhuàn 黝黑yǒu 口頭禪chán 力能扛鼎káng
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D 】
A.扮靚 商賈 關懷倍至 餘音繞梁
B.輻員 魁梧 天花亂墜 彪炳千秋
C.聯袂 眈誤 滄海一粟 插科打諢
D.寒暄 遴選 克勤克儉 針鋒相對
3.下列各句中,有語病的一句是 【 B 】
A.人生苦樂並非純粹由物質條件決定,百萬富翁很可能不如身無分文的流浪漢生活得幸福,原因就在於感受生活的樂趣還需要藝術的眼光與悠閑的心境。
B.文化具有多向性與多面性:既有物質性,也有精神性;既是固態的,也是動態的;既有過去時,也有現代時、將來時;既要傳承它,更要創新和發展它。
C.准確預報天氣是一個難題,因為天氣不僅受各種氣團的影響,還受地形、水域狀況等因素的影響,任何一個因素的改變都可能引起意想不到的天氣變化。
D.要徹底根治「中國式過馬路」的陋習,僅僅寄希望於運動式的治理並不現實,倡導交通文明,增強法律意識,完善道路設施,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途徑。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畫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組是【 C 】
閑情,是 ,什麼也不做,也不想了。也是 ,去水邊品茗。有時,從午後一直坐到日暮黃昏, 。人散去,一回頭,彷彿看見豐子愷先生那幅畫《人散後,一鉤新月天如水》,只見天空淡月一彎,竹簾半卷,竹椅幾把,桌上剩茶幾盞,就是 。
①偷得浮生半日閑,邀三兩知己 ②不見一個人,卻有說不出的意境
③不知不覺,一彎月兒掛上柳梢 ④三月間看桃花開遍陌上,聽杜鵑鳴
A.②①③④ B.④③①② C.④①③② D.②③④①
二、文言文閱讀(22分。其中, 選擇題12分,每小題3分;翻譯題1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題。
《魏略》曰:劉備屯於樊城。是時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荊州次當受敵,而劉表性緩,不曉軍事。亮乃北行見備,備與亮非舊,又以其年少,以諸生意待之。坐集既畢,眾賓皆去,而亮獨留,備亦不問其所欲言。備性好結毦,時適有人以髦牛尾與備者,備因手自結之。亮乃進曰:「明將軍當復有遠志,但結毦而已邪!」備知亮非常人也,乃投毦而答曰:"是何言與!我聊以忘憂耳。"亮遂言曰:"將軍度劉鎮南孰與曹公邪?"備曰:"不及。"亮又曰:"將軍自度何如也?"備曰:"亦不如。"曰:"今皆不及,而將軍之眾不過數千人,以此待敵,得無非計乎!"備曰:"我亦愁之,當若之何?"亮曰:"今荊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平居發調,則人心不悅;可語鎮南,令國中凡有游戶,皆使自實,因錄以益眾可也。"備從其計,故眾遂強。備由此知亮有英略,乃以上客禮之。《九州春秋》所言亦如之。
臣松之以為亮表雲"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則非亮先詣備,明矣。雖聞見異辭,各生彼此,然乖背至是,亦良為可怪。(以上是裴松之為《三國志·諸葛亮傳》所作的一條注文。《三國志》,中華書局簡體字版)
臣前被詔,使采三國異同以注陳壽《國志》。壽書銓敘可觀,事多審正。誠游覽之苑囿,近世之嘉史。然失在於略,時有所脫漏。臣奉旨尋詳務在周悉上搜舊聞傍摭遺逸按三國雖歷年不遠而事關漢晉首尾所涉出入百載注記紛錯每多舛互。其壽所不載,事宜存錄者,則罔不畢取以補其闕。或同說一事而辭有乖雜,或出事本異,疑不能判,並皆抄內以備異聞。若乃紕繆顯然,言不附理,則隨違矯正以懲其妄。其時事當否及壽之小失,頗以愚意有所論辯。自就撰集,已垂期月。寫校始訖,謹封上呈。
(節選自裴松之《上〈三國志注〉表》,《三國志》,中華書局簡體字版)
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
A.亮知荊州次當受敵 次:駐軍
B.乃投毦而答曰 投:扔掉
C.將軍自度何如也 度:估計
D.則非亮先詣備 詣:謁見
6.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 】
A . 而劉表性緩,不曉軍事 塗有餓殍而不知發
B. 我聊以忘憂耳 如惠語以讓單於
C. 乃以上客禮之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 《九州春秋》所言亦如之 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7.據《上〈三國志注〉表》所述,裴松之注《三國志》有四種情形,這條注文引用《魏略》主要屬於下列中的哪一種 【 B 】
A.壽所不載,事宜存錄者,則罔不畢取以補其闕。
B.同說一事而辭有乖雜,或出事本異,疑不能判,並皆抄內以備異聞。
C.紕繆顯然,言不附理,則隨違矯正以懲其妄。
D.時事當否及壽之小失,頗以愚意有所論辯。
8.下列用「/」給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C 】
臣奉旨尋詳務在周悉上搜舊聞傍摭遺逸按三國雖歷年不遠而事關漢晉首尾所涉出入百載注記紛錯每多舛互
A.臣奉旨尋詳/務在周悉/上搜舊聞/傍摭遺逸/按三國/雖歷年不遠/而事關漢晉首尾/所涉出入百載/注記紛錯/每多舛互
B.臣奉旨/尋詳務在周悉/上搜舊聞/傍摭遺逸/按三國/雖歷年不遠/而事關漢晉/首尾所涉/出入百載/注記紛錯/每多舛互
C.臣奉旨尋詳/務在周悉/上搜舊聞/傍摭遺逸/按三國雖歷年不遠/而事關漢晉/首尾所涉/出入百載/注記紛錯/每多舛互
D.臣奉旨/尋詳務在周悉/上搜舊聞/傍摭遺逸/按三國雖歷年不遠/而事關漢晉首尾/所涉出入百載/注記紛錯/每多舛互
9.把文中文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 備與亮非舊,又以其年少,以諸生意待之。 (3分)
譯文:劉備與諸葛亮不是舊交,又因為他年紀輕,(劉備)把他當作一般書生看待。
(2) 今皆不及,而將軍之眾不過數千人,以此待敵,得無非計乎! (4分)
譯文:如今都比不上(曹操),而且將軍的部眾不過幾千人,憑借這些對付敵人。恐怕不是辦法吧!
(3) 然乖背至是,亦良為可怪。(3分)
譯文:然而(彼此)背離到這個程度,也確實是值得奇怪。
三、古代詩歌鑒賞和古詩文默寫(13分)
10.閱讀下面的宋詞,完成題目。(8分)
釣船歸
賀鑄
綠凈春深好染衣。際柴扉。溶溶漾漾白鷗飛。兩忘機。 南去北來徒自老,故人稀。夕陽長送釣船歸。鱖魚肥。
(1)「鱖魚肥」三字讓人聯想起張志和《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句 。(1分)
(2)簡析首句中「凈」字的妙處處。(3分)
答:聯系「春深」「染衣」,「凈」字巧妙展現了暮春時節芳菲凋盡,「綠」成了自然的主色調的情景,委婉道出詞人內心的純凈。
(3)探究本詞的思想感情。(4分)
答:詞人通過「釣船」「柴扉」「白鷗」「鱖魚」等意象的描寫,展現出田園生活自然之美,寓示了他自甘淡泊,隱居為樂,不再以世事縈懷的內心世界。
如考生答案不在以上要點內,但言之成理,也可根據具體情況給分。
12.古詩文默寫。(8分,每空1分)
(1)桑之未落,其葉沃若。於嗟鳩兮,無食桑葚! (《詩經氓》)
(2) 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餘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 (賈誼《過秦論》)
(3) 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越人語天姥,雲霞明滅或可睹。( 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四、現代文(論述類、實用類)閱讀(10分。其中,填空題4分,選擇題6分,每小題3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題。
在整個殖民時期,不論是對歐洲殖民者,還是對被他們壓迫的非洲奴隸及本土的印第安人來說,烈酒都是艱難歲月中的一種慰藉。
對於印第安人為什麼如此喜歡烈酒,人們眾說紛紜。最有說服力的解釋是印第安人認為烈酒就像當地能讓人產生幻覺的植物一樣具有超自然能力,而飲用者只有讓自己完全喝醉才能產生這種幻覺。一位17世紀的法國研究者在介紹印第安部落時說道「他們非常喜歡酒精濃度高的飲品。但如果手邊的飲品不足以讓人一醉方休,他們往往不屑一飲。」如果手邊的酒不足以讓一大群人全部喝醉,那麼這些酒就給一小部分人喝,其他人則在一旁看著。印第安人有「要喝必醉」的習慣,因此,當看到歐洲人有時選擇喝葡萄酒時,他們感到非常納悶。
我們且不說印第安人到底為什麼對烈酒如此著迷,單說歐洲人,他們著實充分利用了印第安人的這一習慣,在與印第安人進行土地和貨物貿易時,他們提供了大量的烈酒(如朗姆酒、白蘭地等)。法國毛皮商人給加拿大提供了大量的白蘭地,對此,一位法國的傳教士大加批評:「罪惡的白蘭地交易讓這些地區的印第安人變得殘忍、暴躁和逆來順受,我們在深表憤慨的同時,更要阻止這種罪惡交易,因為它回讓人變得麻木和放盪。」然而,當地的法國軍隊不但不阻止這種交易,反而把保證白蘭地的供應作為自己的首要職責。因為這些酒一部分要賣給印第安人,另一部分要留著自己喝。
在墨西哥,自從西班牙人引進了蒸餾術後,麥斯卡爾酒得到了發展。它是墨西哥和中美洲人的日常飲料,經當地的阿茲台克人發酵製作的一種酒精濃度較低的龍舌蘭酒蒸餾而成。後來殖民者使阿茲台克人和其他的當地印第安人愛上了麥斯卡爾酒,並逐漸離不開這種高濃度烈酒。1786年,墨西哥總督認為,既然印第安人如此喜歡烈酒,而這種喜好又能很好地幫助殖民者鞏固統治,那麼這種以酒治人的方法也完全可以用來對付北方阿帕奇人。他建議「這樣,我們就能讓他們有一種新的需要,這種需要就會讓他們清楚地意識到他們必須依靠我們。」
在火器、槍炮、疾病、瘟疫和蒸餾飲品的幫助下,老牌帝國的殖民者成了新世界的統治者,烈酒幫助殖民者對成百萬的人進行奴役和驅逐,幫助他們建立新國家,並幫助他們侵略異國文化,今天,烈酒不再與奴役和剝削聯系在一起,但它仍然被人所用:由於它長時間不變質,飛機上的乘客總喜歡在行李中放上一瓶免費的烈酒;另外為了逃避消費稅,消費者總是購買免徵賦稅的烈酒,這種行為不正是對朗姆酒經營者和威士忌愛好者傳統的一種繼承嗎?
12.文章以「烈酒」為話題,先分析印第安人喜歡烈酒的緣由,再敘述殖民者以酒治人的行為,最後指出烈酒在今天仍然被人所用的情況。(4分)
13.下列最適合作本文標題的一項是【 D 】
A.烈酒與印第安人
B.烈酒里的精神慰藉
C.酒瓶與異國文化
D.酒瓶里的殖民主義
14.根據原文信息,下列推斷正確的一項是【 D 】
A.印第安人之所以對烈酒著迷,是因為它像某些能讓人產生幻覺的植物一樣具有超自然能力。
B.印第安人如果不能一醉方休就謙讓旁觀的飲酒現象,表明民族傳統習俗中精華與糟粕並存。
C.法國傳教士對「罪惡的白蘭地交易」的批評,是源於法國的毛皮商和軍隊在加拿大的行為。
D.麥斯卡爾酒的發展和被利用的事實,提醒我們在引進外國技術的時候,應警惕其負面影響。
五、現代文(文學類)閱讀(21分)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題。
未婚妻
(法) 奧 杜
度過了幾天假期之後,我要回巴黎了。
當我走進車站,火車已擠滿了旅客。我發現靠近車門坐著的旅客旁邊,有一個空座位,但上面放著兩個大籃子,裡面的雞和鴨子把頭伸在籃子外面。
我猶豫了好一會兒之後,決定走進車廂。我說,很對不起了,讓我來把籃子移開。可是一位穿著工作服的農民對我說:「小姐,請等一等,我就來把它們從這里拿開。」 當我把放在農民膝上的水果籃子提在手中時,他輕輕地把兩籃家禽塞在凳子下面。
我坐下以後,坐在我對面的旅客問農民是否他把家禽帶到市場上去賣。農民回答說:「先生,不是的。後天,我的兒子就要結婚,我把雞鴨帶來送給兒子。」
他臉上顯出幸福愉快的神情。他看了看周圍的人,彷彿要向所有的人們表達他自己的快樂。另外的旅客都留心傾聽,他們似乎聽了之後感到很高興。只有一個老媼是例外,她佔了兩人的座位,枕著三個枕頭,正在叱罵擁塞在車廂中的農民。
火車開動了。剛才說話的旅客開始閱讀報紙。這時農民對他說:「我的兒子在巴黎,他是一家商店的職員,將和一位小姐結婚,她也是一家商店的職員。」
這個旅客把已經打開的報紙放在膝上,問道:「未婚妻美麗嗎?」
農民說:「不知道,我還沒有見過她。」
這個旅客有些驚訝,又說:「真的嗎?假如她長得丑,使你不喜歡,將怎樣辦?」
農民回答:「這種事情可能發生,但我相信,她會使我們喜歡,因為我們的兒子很愛我們,他不會娶一個難看的妻子。」
農民的妻子又補上一句:「再說,既然她使我們的兒子腓力普喜歡,她也會使我們喜歡的。」
農民的妻子轉過身來向著我,我看到她一雙柔和的眼睛中充滿著微笑。
她想知道我是否也去巴黎,當我回答說也是去巴黎時,這個旅客就開玩笑了。他說:「我打賭:這位小姐就是未婚妻,她是來迎接她的公公婆婆而沒有介紹自己使他們認識。」
所有的眼睛都向我注視,我羞得面紅耳赤,這時農民夫婦同聲說:「唉!真是這樣的話,我們將非常高興。」
我向他們說明這完全是誤會。可是這個旅客提醒他們,說我曾沿著火車走過兩次,好像我是盡力找認什麼人;又說我在登上車廂前是多麼猶豫遲疑。
所有的人都笑起來,我在困窘中解釋說,這個座位是我能夠找到的唯一的座位。
農民的妻子說:「這沒有什麼關系,你使我非常喜歡。假使我們的媳婦能像你那樣,我將多麼高興。」
農民接著說:「是啊,我們的媳婦最好能像你。」
這個旅客對於他自己的這番笑話感到得意,他帶著開玩笑的樣子看了我一眼後,對農民夫婦說:
「你們相信我沒有弄錯。當你們到達巴黎時,你們的兒子會對你們說:『這位就是我的未婚妻。』」
他說完後,放聲大笑一陣,便往凳子里邊一坐,開始專心讀他的報紙了。
過了一會兒,農民的妻子完全轉身向著我;她在她帶來的籃子底層找尋一會兒,便拿出一塊煎餅。她一面請我吃煎餅,一面對我說,這煎餅是她今天早晨親手做的。
我不知怎樣辭謝才好,只得採用誇大的方法,把傷風說成發燒,她才把這塊煎餅放進籃子的底層。
接著,她又請我吃一串葡萄,我不得不接受了。
當火車在一個站停下時,我很難阻止農民下車為我購買一杯熱的飲料。
我看到這一對好人一心只想愛他們兒子所選中的未婚妻時,自己因不是他們的媳婦而感到遺憾。他們的愛情使自己覺得多麼溫暖。我是孤女,從未見過父母的慈容;而和我一起生活的人,誰都對我漠不關心。
我驚異地看到他們的眼光時時注視在我身上,好像他們是在愛撫我那樣。
到達巴黎時,我幫助他們把籃子從車上搬下來,並領他們向出口處走去。
我看到一個身材高高的青年向他們撲過來,用雙臂抱著他們時,我就稍稍離開他們遠一些。他熱情地吻著他父親,又吻著他母親。
他們在前面走著,我在後面跟著。
他像他父親,一雙眼睛鮮明快樂,笑聲爽快而響亮。
外面,天幾乎全黑了。我撐起大衣的領子。我落在他們後面,稍離開他們幾步路。這時,他們的兒子去雇一輛車子。
農民愛撫著一隻美麗的花母雞的頭時,對他妻子說:「假如我早知道她不是我們的媳婦,那麼我早就把這只花母雞送給她了。」
「是啊!假如我早知道……」
農民的妻子向著已走出車站的長長人群做手勢,眼睛望著遠處說:「她已隨著人群走了。」
正在這時,他們的兒子已僱到一輛車子回來了。他看起來長得身強力壯,性情溫和,我想他的未婚妻一定是很幸福的。
他們的車子消失在黑暗中,於是我沿著每一條街道慢吞吞地走去。孤零零的我不由自主地回到了自己的房間。
我已二十歲了,還沒有一個人來向我談過愛情。
(選自《世界名人散文精選》華,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10年版,有刪改)
15.「看報紙的旅客」在文中起什麼作用?(4分)
答:①從情節發展的角度看,他的「玩笑」引起農民夫婦對「我」的身份的誤會,從而推動情節發展; ②從人物關系的角度看,他是一個穿針引線式的人物,把「我」與農民夫婦、未婚妻聯系起來。
16.作品運用了對比手法,請列舉人物對比的兩個例子,並分別談談其藝術效果。(5分)
答:①老媼與農民夫婦形成對比,老媼的自私、冷漠更加凸顯農民夫婦的善良、熱情;(或老媼與其他旅客形成對比,相互映襯,表現出老媼的冷漠和其他旅客的熱情。)②「我」與未出場的「未婚妻」形成對比,「未婚妻」的幸福,突出了「我」的孤苦處境。
如考生答案不在以上要點內,但言之成理,也可根據具體情況給分。
17.文中兩處畫橫線的文字對農民夫婦的描寫,表現了他們怎樣的性格特點?後一處文字對深化作品主題有何意義?(6分)
答:①這兩處描寫表現了農民夫婦純朴、善良、慷慨的性格特點;②後一處文字在描寫農民夫婦誤以為「我」是兒媳時表現出的親情的基礎上,寫誤會消除後仍表現出對「我」的關愛,由表現家庭親情向表現人間溫情拓展,深化了作品主題。
18.綜觀全文,作品表現了「我」這個人物怎樣的思想感情?(6分)
答:①「我」從農民夫婦對「我」父母般的關愛中感到了溫暖,同時產生了對自己身世和處境的傷感之情;②看到農民夫婦一家的恩愛、和諧,「我」產生了羨慕之情;③「未婚妻」的幸福,引發了「我」對親情、愛情的期待和渴望。
六、選做題(12分。19、20題任選做一題)
19.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題目。(12分)
天鵝知道自己高貴,所以很自豪。知道自己美麗,所以很自好。它彷彿故意擺出它的全部優點:它那樣兒就像是要博得人家贊美,引起人家注目。而事實它也真是令人百看不厭的,不管是我們從遠處看它成群地在浩瀚的煙波中,和有翅的船隊一般,自由自在地游著;或者是它應著召喚的信號,獨自離開船隊,游近岸旁,以種種柔和、婉轉、妍媚的動作,顯出它的美色,施出它的嬌態,供人們仔細欣賞。
天鵝,亦稱「鵠」。鳥綱,鴨科,天鵝屬各種的通稱。如大天鵝天鵝,亦稱 「鵠」。鳥綱,鴨科,天鵝屬各種的通稱。如大天鵝雄體長1.5米以上,雌體較小。頸極長,羽毛純白色;嘴端黑色,嘴基黃色。群棲於湖泊、沼澤地帶。主食水生植物,兼食貝類、魚蝦。飛行快速而高,分布極廣,冬季見於中國長江以南各地,春季北遷蒙古和中國新疆、黑龍江等地繁殖。另有疣鼻天鵝,嘴紅色,基部具疣;小天鵝,體型較小,嘴短,嘴基黃色,未達鼻孔。三種天鵝均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1)分別分析以上兩則材料在語言表達上的主要特點及效果。(6分)
答案要點提示:①第一則材料是描述性文字,主要使用了描寫、敘述等表達方式、運用了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刻畫了天鵝的神態、動作等特徵,鮮明生動,具有形象性、情感性;②第二則材料是說明性文字,主要使用了說明的表達方式、運用了較多的科學術語進行解說,介紹了天鵝的種類、特徵、習性、分布等知識,平實准確,具有科學性、客觀性。
如考生答案不在以上要點內,但言之成理,也可根據具體情況給分。
(2)發揮想像力與創造力,寫一段以「保護天鵝」為主旨的文字。不超過140字。(6分)
答題要求: 主旨緊扣「保護天鵝」,表達富有創意。
20.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題目。(12分)
中國語中「學」與「問」連在一起,意義至為深妙。人生來有向上心、有求知慾,對於人生來有向上心,有求知慾,對於不知道的事物歡喜發疑問。對於一種事物發生疑問,就是對於它感興趣。既有疑問,就想法解決它,幾經摸索,終於得到一個答案,於是不知道的變為知道的,所謂「一旦豁然貫通」,這便是學有心得。學原來離不掉問,不會起疑問就不會有學。許多人對於一種學問不感覺興趣,原因就在那種學問對於他們不成問題,沒有什麼逼得他們要求知道。但是學問的好處正在原來有問題的可以變成沒有問題,原來沒有問題的也可以變成有問題。
君子之學必好問。問與學相輔而行者也,非學無以致疑,非問無以廣識。好學而不勤問,非真能好學者也。賢於己者,問焉以破其疑,所謂「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問焉以求一得,所謂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也;等於己者,問焉以資切磋,所謂交相問難,審問明辨之也。
(1)上述材料都強調「學」與「問『的密切關系,分別分析兩則材料中「問」的內涵與作用。(6分)
答案要點提示:①第一則材料中的「問」指的是生發疑問,「問」能激發興趣、促進探索,從而學有心得;②第二則材料中的「問」指的是詢問請教,「問」能解決疑問、豐富知識。
如考生答案不在以上要點內,但言之成理,也可根據具體情況給分。
(2)結合中國古代文化典籍中有關「學」的觀點,簡要談談你對學習的認識,不超過140字。(6分)
答題要求: 內容緊扣「學習」論題,能夠正確徵引中國古代典籍中相關論述。
七、寫作(60分)
21.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60分)
它被天邊的彩雲所吸引,奮力飛騰,寒冷、飢寒、風雨都無法阻止它,它毅然決然的向上飛,飛上高山之巔,它已經精疲力竭,傷痕累累,一個聲音問,值得嗎?天地蒼茫、彩雲繚繞,它內心充實而滿足,喃喃的答道:我願意!
父親的書桌對面有一把小椅子,兒子坐在那裡陪伴回家在桌子前剪報的父親,父子倆沒有說話,靜靜相對,兒子望著父親,祥和的面容,心裡充溢著寧靜的幸福。父親,您辛苦了,能這樣陪陪您,我真的很願意。
根據上面兩則材料,結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任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記敘文和議論文。
③ 2010湖南高考語文試題及答案
詞語中加點的字,讀音全都正確的一組是
A.吉祥áng 馥郁fù 窈窕yǎo 蟾宮折桂chán
B.聰穎yǐng 愛慕mò 芳馨 xīn 龍駒鳳雛chú
C.幽婉wǎn 榮膺yīng 醇美shún 歲稔年豐rěn
D.盪漾yī 富饒shù 清澄chéng 萬壑爭流huò
答案:1.A
2.下列各句中,有錯別字的一句是
A.湖南地處要地本地而不克被要地本地認識束縛,位居中部而不克甘居中游,這是毋庸置疑的。
B.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恢復之路》的宏壯氣魄和精美獻技,劇烈地動撼了觀眾。
C.素有「自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之譽的景德鎮瓷器,備受耗費者青睞。
D.候鳥們憑著體內孕藏的驚人能量,沿途搏擊風雨,繕寫了萬里遷移的生命稀奇。
答案:2.D
3.下列各句中,加點的針言應用不得當的一句是
A.中國國度館在東方的晨光里,在竹苞松茂的世博園建設群中,發出耀眼的中國紅。
B.大舉提議低碳綠色的生存式樣,開拓高效低耗無混濁的新能源,政府責無旁貸。
C.在飛奔的高速列車上,人們津津樂道地辯論著乘坐高鐵出行帶來的快捷與方便。
D.萬涓聚作河,便有了一瀉千里的奔放;江河匯成海,便有了一望無際的壯闊磅礴。
答案:3.C
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A.隨著經濟環球化過程陸續加速,國際生齒滾動越發一再,推動環球人力、資本、信息等生產要素的加快滾動、優化。
B.有氧行動因此增強有氧代謝才能為主意的耐力性行動,它可以有用地磨煉呼吸編制和心血管編制接收、運送氧氣。
C.很多水果都有葯用效用,如檸檬中含有檸檬酸、檸檬多酚及維生素C等身分就具有很強的剋制血小板聚合的作用。
D.讓老公民吃飽、吃好、吃得安寧,永久是農業成長的基礎任 務,它並不隨著農業自身成長階段的轉變而有所變動。
答案:4.D
5.下列選項中的詩句填入《到京城》一詩畫橫線處,得當的一項是
城雪初消薺菜生,角門深巷少人行。 ,此是春來第一聲。
A.落紅滿地乳鴉啼 B.柳梢聽得黃鸝語
C.春山沿途鳥空啼 D.樓閣新成花欲語
答案:5.B
二、文言文閱讀(22分。此中,選擇題12分,每小題3分;翻譯題1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題。
孔明,伊、周之徒也。而論之者多異說,以其遭時之難,而處英豪之倒霉也。夫眾人皆進,而我獨退,雍容草廬,三顧後起。挺身託孤,不放不攝,而人無間言。權逼人主而上不疑,勢傾群臣而下不忌。厲精治蜀,風化寂然。宥過無大刑 故無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雖勞不怨以生道殺人雖死不怨殺者王者之事也。孔明皆優為之,信其為伊、周之徒也。而論者乃謂其自比管、樂,委身偏方,特霸者之臣爾。是何足與論孔子之仕魯與自比老、彭哉!甚者至以為非仲達敵,此無異於兒童之見也。彼難道以仲達之言而信之耶?而不知其言皆譎也。仲達不克逞其譎於孔明,故常伺孔明之開闔,妄為狂言以譎其下。論者特未之察耳。
始孔明出祁山,仲達興兵拒之,聞孔明將芟上邽之麥,卷甲疾行,晨夜往赴。孔明糧乏已退,仲達譎言日:「吾倍道疲乏,此曉兵者之所貪也。亮不敢據渭水,此易與耳。」夫軍無見糧而轉軍與戰,縱能勝之,後何故繼?此少辯事機者之所必不為也。仲達心知其然,外為失口以譎其下耳。已 而孔明出斜谷,仲達又率兵拒之。知孔明兵未逼渭,引軍而濟,背水為壘。孔明移軍且至,仲達譎言曰:「亮若勇者,當出武功依山而陣。若西上五丈原,諸軍無事矣。」夫仇敵之兵已在死地,而率眾直進,來與之戰,此亦少辨事機者之所不為也。仲達知其必不出此,姑誑為此言以妄表其怯,以示吾之能料,且以少安其全軍之心也。故孔明持限度之師,不消權譎,不貪小利,彼則曰:「亮志大而不識趣,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凡此者,皆伺孔明之開闔,妄為狂言以譎其下,此豈其真情也!
夫善觀人之真情者,不於敵存之時,而於敵亡之後。孔明之存也,仲達之言則然。及其歿也,仲達按行其營壘,斂衽而嘆曰:「天下奇才也!」彼見其端正法式,出於其所不克為,恍然自失,不覺其言之發也。可以觀其真情矣。論者不此之信,而信其譎,難道復為仲達所譎哉!
唐李靖,談兵之雄者也。吾嘗讀其問對之書,見其述孔明兵制之妙,曲折備至;曾紛歧齒仲達。彼曉兵者,固有以窺之矣。書生之論,曷為其否則也!孔明距今且千載矣,未有能諒其心者。吾憤孔明之倒霉,故備論之,使世以成敗論人物者其少戒也。
(選自《陳亮集》,中華書局1974年版)
6.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註解,不正確的一項是[來歷:學_科_網]
A.甚者至以為非仲達敵 敵:仇敵[來歷:
B.故常伺孔明之開闔 伺:窺測
C.仲達興兵拒之 拒:抵抗
D.夫軍無見糧而轉軍與戰 見:現成的
答案:6.A
7.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雷同的一組是
A. 勢傾群臣而下不忌 爽籟發而清風生
B. 孔明移軍且至 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
C. 不覺其言之發也 翳桑之餓人也
D. 論者不此之信,而信其譎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答案:7.B.
8.下列用「/」給文中畫海浪線局部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宥過無大刑故無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雖勞不怨以生道殺人雖死不怨殺者王者之事也
A.宥過無大刑/故無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雖勞不怨/以生道殺/人雖死不怨殺者/王者之事也
B.宥過無大/刑故無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雖勞不怨/以生道殺人/雖死不怨殺者/王者之事也
C.宥過無大刑/散無小/帝者之政 也/以佚道使人/雖勞不怨/以生道殺人/雖死不怨/殺者/王者之事也
D.宥過無大/刑故無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雖勞不怨/以生道殺/人雖死不怨/殺者/王者之事也
答案:8.B
9.下列各句對原文相關內容的明白,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開篇即精確指出,諸葛亮與古代聖賢伊尹、周公是一類人物,然後歷數諸葛亮的德性與功業,呈現出作者對諸葛亮的高度評價。 B.文章始末分析仲達對諸葛亮上邽芟麥和兵出斜谷兩件事的言論,論證了作者關於仲達用誑言欺詐下屬、所說非其真實想法的主張。
C.作者在讀了唐代李靖的文章後,嘆息李靖作為一個懂得兵書的人竟然也會公布書生式的陳舊議論,可見後人難以知道諸葛亮的本質。
D.這是一篇史論,文章對諸葛亮賜與充足明白和深刻憐憫,嚴明駁倒了一些人對諸葛亮的進攻和貶損 ,而且精確抵制以成敗論英豪。
答案:9.C
10.把文言文閱讀材猜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當代漢語。(10分)
(1)委身偏方,特霸者之臣爾。(4分)
譯文:託身在偏遠的地方,只只是是稱霸的臣子完結。
(2)亮不敢據渭水,此易與耳。(3分)
譯文:諸葛亮不敢據守渭水,這簡單應付啦。
(3)引軍而濟,背水為壘。(3分)
譯文:領導隊伍渡河,背靠渭水築下營壘。
三、古代詩歌玩賞賞識和古詩文默寫(13分)
11.閱讀下面的宋詞,依據提示,完成賞析。(7分)
功德近① 陸游
湓口放船歸,傍晚散花洲宿。兩岸白蘋紅蓼,映一蓑新綠。 有沽酒處便為家,菱芡四季足。嫡又乘風去,任江南江北。
【注】①本詞寫於作者54歲時東歸江行途中。
(1)賞析上片「映一蓑新綠」句中「蓑」「映」二字的精巧之處。(4分)
答:「蓑」字勾連「新綠」,「新綠」如蓑,引人遐想,近觀是非錯落,遠望綿延滋潤,形象生動。「映」字體物甚細,將綠草與前句之白蘋、紅蓼相映襯,組成一幅深淺比擬、冷暖融會的色彩豐裕的美景,足以怡悅民氣。
(2)簡析下片中作者抒發的思維情感。(3分)
答:下片緊扣江行特點,抒發了自己只需以酒為伴、生存上別無奢求,乘風順流、任意飄揚、隨地為家的曠達自適的情懷。
12.古詩文默寫。(6分,每空1分)
(1) 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涉江采芙蓉》)
(2)不奪農時,谷弗成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弗成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弗成勝用也。( 《寡人之於國也》)
(3)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不有佳詠,何伸雅懷 ?(《春夜宴從弟桃花圃序》)
四、當代文(敘述類、實用類)閱讀(12分。此中,選擇題6分,每小題3分;簡答題6分)
閱讀下面的筆墨,完成13~15題。
志願精力可以表述為一種具體化或常日化的人文精力。作為促進社區成長、社會前進和社會成員個體身心完備的一種價格見解和社會心緒,志願精力在常日生存層面的現實呈現式樣便是志願舉動。志願精力的崛起,作為一種特殊的社會文化式樣,呈現了在差別層面上的成效。
志願精力的崛起和志願舉動的發生,在社會運行層面大將發揮出其專有的作用。志願精力和志願舉動看待人的社會化可能發揮特殊的作用,使社會成員接納基礎的社會准則,塑造具有社會取向的價格觀,從而形成潛伏的辦事社會的舉動偏向,這便是
它的社會教導成效;志願精力和志願舉動可能起到將差別群體的社會成員舉行凝集和聯合的作用,它提供了統一個場景和機緣,使他們協同參預到統一項運動中,乃至還會起到聚合種種社會資源的作用,這便是它的社會整合成效;志願精力和志願舉動可能對社會成員發揮號令作用,並且這種召喚經常因此無聲的式樣舉行的,但是,其高出性的社會關切又是使具有這種精力的人無法抗拒的,從而會最終在舉動上展現出來,這便是它的社會啟發成效;志願精力和志願舉動可能以本來際的效應,普遍地宣傳並大舉地發揚最具有廣泛性的、作為最可能表達卓絕文化身分的社會價格見解和民族精力,並且在越重大的社會事故中,這種特性就會展現得越明晰,這便是它的社會導向成效。
志願精力的崛起和志願舉動的發生,在人的成長層面上也會發揮其專有的作用。志願精力和志願舉動呈現了社會成員對價格公道性的追求。當代化的物質成績在很洪流平上得益於對器材公道性的追求,然而,當代化過程的悖論特性之一就在於,對器材公道性的重視經常極洪流平地剋制了價格公道性。因此,為了防備社會成長和人的成長過程中出現反常走勢,誇大價格公道性的意義就會顯得極其重要。而志願精力和志願舉動的意義之一便是呈現出了社會成員以及社會自己看待價格公道性所作的追求。志願精力和志願舉動表達了社會成員對人本化取向生存的嚮往。在當代化過程加快的時間,社會運行節拍加速,社會競爭狀態加重,社會滾動范疇擴大,個別價格取向增強等,使得社會成員看待高情緒的嚮往和看待團體生存的需求展現得日益突出。而在表達志願精力或參預志願舉動的進程中,過一種寬裕意義的團體生存,實現自己幫助他人和辦事社會的善良願望,可以充足地展現出此中內含的人本化取向的生存對象。
志願精力和志願舉動成為促進社會成員全面成長的重要途徑。從社會角度看,志願精力和志願舉動成為社會凝集其成員的一種重要場域;從社會成員角度看,志願精力和志願舉動則成為社會提拔其成員品質的一個平台。正是在自願參預公益行狀或提供大眾辦事的現實舉動中,社會成員實現了其精力田野的提拔,完成了其價格見解的轉變和人生閱歷的豐裕,乃至促進了其自身知識的擴展和技藝的增強,而這總共的履歷及其感想也必將成為生擲中一份名貴的精力財產。
13.依據原文內容,下列志願舉動所呈現的成效與其他三項不屬於統一層面的一項是
A.「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在玉樹抗震救災舉動中,天下各族人民氣系災區,現在已為災區捐錢45億多元人民幣。
B.「贈人玫瑰,手多餘香」,「開心天使」們永遠堅持照顧孤殘兒童,實現了幫助他人的善良願望,成果了開心和快樂。
C.「一個也不克少」,期望工程志願者們以他們的滿腔熱心和無擅自動,喚起了社會各界人士對失學兒童的真誠關愛。
D.「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社區辦事志願者「一對一」定人到戶幫助孤寡老人,發揚了中華民族愛老敬老的精良古代。
答案:13.B
14.依據原文內容,下列相關清楚不正確的一項是
A.志願精力通常具有自願性、公益性和切身參預性的人文內在。
B.志願舉動是人文精力的一種具體化和常日化的現實呈現式樣。
C.社會成員追求器材公道性在很洪流平上有助於物質成績的取得。
D.社會成員在當前特定社會配景下對強競爭和高情緒將更為嚮往。
答案:14.D
15.扼要談談,假如缺乏志願精力和志願舉動,在社會成長過程中,對人的成長會有怎樣的影響。(6分)
答: ①從人對社會的融入(社會角度)看,少了一種擴大來往面、凝集來往標的目的的重要場域,對價格公道性社領會義的重視以及人本化取向的生存對象都或許趨於淡化;②從個體成長角度看,少了一個提拔個體品質的平台,一條讓個體全面成長的重要途徑,在人的成長過程中或許出現反常走勢。
五、當代文(文學類)閱讀(22分)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題。
一朵午荷 洛夫
這是去夏玄月間的往事,我們為了荷花與戀愛的相關,曾產生過一次溫柔的爭辯。
「愛荷的人不只愛它花的嬌美,葉的芬芳,枝的挺秀,也愛它夏季的吵鬧,愛它秋季的零落,乃至認為連喂養它的那池污泥也污得有些原理。」
「花凋了呢?」
「愛它的翠葉田田。」
「葉殘了呢?」
「聽打在上面的雨聲呀!」
「這種結論豈不太甚羅曼蒂克。」
「你以為……?」
「欣賞別人的孤獨是一種罪惡。」
記得那是一個落著小雨的下戰書,晝寢醒來,忽然想到去博物館觀光一位摯友的畫展。為了喜好那份涼意,手裡的傘不斷未曾撐開,冷雨溜進頸子里,竟會引起一陣小小的驚喜。沿著南海路走從前,一輛赤色計程車側身馳過,濺了我一褲腳的泥水。抵達畫廊時,正在口袋裡亂掏,你忽然在我眼前出現,並遞過來一塊皎皎的手帕。總是喜好做一些平凡而又驚人的事,我心想。[來歷:學+科+網]
這時,室外的雨勢越來越大,群馬奔跑,眾鼓齊擂,整個寰宇蘢罩在一陣陣激昂的殺伐聲中,但過度的吵鬧中又有著出奇的靜。我們相偕跨進了面臨植物園的陽台。
「快過來看!」你靠著玻璃窗失態地叫著。我挨從前向窗外一瞧,立時為窗下一幅自然的奇景所激動,怔住。窗下是一大片池荷,荷花多已凋落,也許說多已雕塑成一個個壯實的蓮蓬。滿池的青葉在雨中翻飛著,大者如鼓,小者如掌,雨粒劈頭灑將下來,鼓聲與掌聲響成一片,節拍急切而多轉變,陣容相當懾人。
我們印象中的荷一貫是青葉如蓋,卑鄙一點說是亭亭玉立,之因而亭亭,是由於它有那一把 瘦長的腰身,風中款擺,韻致絕佳。但在雨中,荷是一群仰著臉的動物,專注而自持,顯得非常英姿勃發,靈活中再有一種嫵媚。雨落在它們的臉上,開始水珠沿著中心滴溜溜地轉,逐漸凝集成一個水晶球,越向葉子的邊沿擴展,水晶球也越旋越大,瘦弱的枝桿好似已支持不住水球的重負,由旋轉而左搖右晃,驚險萬分。我們的眼睛越睜越大,心跳加快,牢牢抓住窗欞的手掌沁出了汗水。突然,要產生的終於產生了,荷身一側,嘩啦一聲,整個葉面上的水球傾注而下,緊接著荷枝彈身而起,又收復了原有的矗立和自持,我們也隨之噓了一語氣。我點燃一支煙,深深吸了一口,然後徐徐吐出,一片濃煙恰好將臉上尚未褪盡的紅暈掩住。 可能由於太過緊急,可能由於天色陰晦,這天下戰書我除了在思索你那句「欣賞別人的孤獨是一種罪惡」的話外,不斷到畫廊關門,我們再也沒有說什麼。
但我真正知道荷,是在本年一個秋末的下戰書。這次我是忠心去植物園看荷的,內心有了准備,仍難免有些緊急。跨進園門,在石凳上坐憩一下,調解好呼吸後,再輕步向荷池走去。
噫!那些荷花呢?怎麼又碰上花殘季候,在等我的只剩下滿池涌動的青葉,好大一拳的空虛向我襲來。花是沒了,代替的只是幾株枯乾的蓮蓬,黑黑瘦瘦,一副 營養不良的身架,跟豐滿的荷葉比較之下,顯得越發孤絕。這時忽然想起我那首《眾荷吵鬧》中的詩句:「眾荷吵鬧/而你是挨我最近/最靜,最最溫柔的一朵/……」
午後的園子很靜,除了我別無遊客。我找了一塊石頭坐了下來,獃獃地望著滿池的青荷入迷。眾荷田田亭亭仍然,但歌聲已歇,盛況不再。兩個月前,這里照舊一片繁華與吵鬧,處處擁堵不勝;而今靜下來了,剩下我獨自坐在這里,吸煙,扔石子,看池中自己的倒影碎了,又拼合起來,情勢逆轉,而今已輪到殘荷來欣賞我的孤獨了。想到這里,我競有些赧然,乃至感應難受起來。本來,孤獨也並麻煩是一種羞辱,當有人在欣賞我的孤獨時,我絕不會以為他有任何罪過。摯友,這點你不要跟我辯,興衰無非都是生命進程中的一局部。本年花事已殘,來歲照樣由根而莖而葉而花,仍然一大朵一大朵地呈而今我們眼前,接納人的贊賞與攀折,它卻毫無忌憚地一腳踩污泥,一掌擎藍天,激紅著臉高聲唱著「我是一朵怒放的蓮」,唱完後不到幾天,它又平靜地退回到葉殘花凋的自然運轉進程中去接納另一次布置,比及第二年再來接唱。
撲撲灰塵,站起家來,繞著荷池走了一圈,繞第二圈時,忽然發掘面前目今紅影一閃而沒。我又返來繞了半匝,然後蹲下身子搜羅,在重重疊疊的荷葉遮掩中,終於找到了一朵將謝而未謝,卻已冷寂無聲的紅蓮,我驚喜得措手不及起來,這不正是去夏那挨我最近,最靜,最最溫柔的一朵嗎?
(選自平常高中課程准繩實踐教科書《語文讀本②·一朵午荷》,人民教誨出書社2007年版,有刪節)
16.縱觀全 文,談談標題「一朵午荷」中「午」的寄義。(4分)
答:明指「我」欣賞池荷的時間;暗寓荷的生命狀態,雖已由「吵鬧」走向「零落」,「將謝而未謝」,但它平靜地等候來年再唱,在「我」心中永久是「怒放的」。
17.扼要概括畫線段落的段意,並簡析該段在全文構造上的作用。(4分)
答:始末「忠心」、「緊急」等描述「我」的心緒,證明第二次看荷前「我」的心緒准備和心緒盼望。該段是全文的症結地方,構造上起著「承先啟後」的作用:「但我真正知道荷,是在本年一個秋末的下戰書」緊承上文,而「再輕步向荷池走去」則引領下文。
18.概述文章所展現的荷之美。(6分)
答: ①形象美:由花的嬌美、葉的芬芳、枝的挺秀所顯現出來的自然美;亭亭玉立中的韻致美;在雨中英姿勃發的靈活美。②精力美:風雨中偉岸、矗立的氣質美;將謝未謝而平靜溫柔的孤獨美;接納運氣布置,等候生命第二次接唱的安寧美。
19.連合兩次觀荷,談談「我」在思索「欣賞別人的孤獨是一種罪惡」這句話的進程中,思路產生了怎樣的轉變?(8分)
答:第一次觀荷,面臨雨中之荷靈活矗立自持的形象,聽到「欣賞別人的孤獨是一種罪惡」,「我」有些不解,這引起了「我」的思索,也引發了「我」第二次忠心觀荷。第二次觀荷在花殘季候,面臨「空虛向我襲來」,「殘荷來欣賞我的孤獨」,「我」由此悟出「興衰無非都是生命進程中的一局部」,從而清楚到「孤獨也並麻煩是一種羞辱」,欣賞孤獨也不是「一種罪惡」,生命在澄明的自我觀照中得到升華。兩次觀荷,圍繞「欣賞別人的孤獨是一種罪惡」,展示出「我」「不解——思索——感悟——升華」的心路進程。
六、選做題(2小題任選做1題,6分)
20.閱讀下面的筆墨,完成標題。
水 中的倒影 【俄】亞.索爾仁尼琴
在水流涌動的水面,無論是遠照舊近的倒影全都辨認不出,即便水流清晰,即便水流上沒有泡沫,——在時常涌動的水面,在永連續止的水的調換中,倒影是不真實的、不清楚的、難以明白的。
只有當水流穿過一道又一道河抵達一片平靜、廣闊的海灣,或是在小河灣中駐足,或是在水波不興的小湖中安卧,——只有在這些地方,我們才華在鏡子般的水面上看到岸邊樹木上的每一枚葉子,淺淺白雲中的每一抹雲絮和天空那飽滿而又蔚藍的深處。此亦似君,此亦如吾。假如說,我們各樣勤奮,至今仍未瞥見、仍未觀照到不朽的、清楚的真理,這可能正是由於,我們還正在向某處行動,我們還正在生存?……
在行動中可否清楚地辨認事物或清楚自我,請連合原文,談談你的看法。100字左右。(6分)
答: ①能。事物是在陸續地行動中成長轉變的,清楚會追隨事物的成長轉變而陸續調解、變動以至深化;②否。辨認與觀照事物須得在穩定的狀態或事物行動結果之後,靜觀默會、凝思結想,這樣才華掌握事物的整體與全貌,才華告終「清楚」的清楚;③辯證地認知,既可在行動中也可在穩定的狀態下認知事物。其它,因人、因事、因時、因地和因清楚事物的角度等的差別,清楚也會有轉變。
21.下面是選自《光亮日報》的4條消息的標題,請在剖析標題所報道的真相之間內涵關聯的根基上,寫一則100字左右的訊息短評。(6分)
社交部發言人:
谷歌若撤出不會影響中國的投資處境澳聯邦通訊部長表現
網路不克獨立於司法之外
瑞士堅強嚴打(網路)「黃毒」信息
互聯網凝集慈善氣力網民掀起抗旱捐助高漲
答:當今時期,網路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築中發揮著重要的主動作用,但其宣揚的「黃毒」信息等也帶來緊要的負面影響,它還引發國際爭端,成為益處團體博弈的器材,因此,用司法的辦法囚禁網路,已成為國際社會的共鳴。
七、寫作(60分)
22.請以「早」為標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議論文或記敘文。(60分)
④ 2012湖南高考語文作文題目是什麼
湖南高考第一門科目語文的考試已經結束,作文題目並非之前網上風傳的版《別把聰明打碎》,權而是一幅圖片加四句話。圖片的內容為一隻伸出的手,四句話分別是:伸出是溫暖的服務,攤開是放飛的想像,張開是創造的力量,捧起是收獲的希望。一位考生表示,這樣的作文題比較活,可以選一個或幾個點來寫,比去年的命題作文容易一些。
⑤ 2012年湖南高考的語文作文題到底是「別把聰明打碎了」還是一副漫畫
一幅雙手的圖。伸出手是溫暖的服務,張開手是創造的力量,攤開手是放飛的想像,合攏手是收獲的快樂。以此寫一篇文章,題目自擬。
⑥ 2012年湖南高考語文作文題如何解析呢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60分)
伸出是溫暖的服務,攤開是放飛的想像,張大內是創造的力量,捧起是容收獲的快樂……根據上述圖文,自選角度,自定立意,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記敘文或議論文。
點評:圖畫和材料都圍繞著「手」的主題,從系列的揭示性話語來看,題目似乎有很多角度都可入題,但是無論從方面切題,都必須緊緊圍繞著材料。圖片只是思路打開的形象觸發點,考生重點思考的應是後面的文字表述。四句話就給了考生確定立意的四個方向,後面的省略號更體現了審題立意的多維度與大視野。考生在選擇時,如果從穩妥的角度來的話,可以選擇其中一句話來寫,因為每句話都是考生平時訓練較多的內容,考生應該可以駕輕就熟,想要得高分的話,只需要在形式上和語言上多下功夫即可。
⑦ 2013湖南高考語文答案
2013年湖南高考語文試卷及答案(word精校版)
本試題卷共7道大題,21道小題,共8頁。時量150分鍾,滿分150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12分,每小題3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讀音全都正確的一組是 【 C 】
A.愜意qiè 靜謐bì 伊甸園diàn 驚鴻一瞥piě
B.乘勢chng 戲謔xuè 可塑性suò 跬步千里kuǐ
C.佳餚yáo 莧菜xiàn 瞭望哨liào 獨辟蹊徑xī
D.篆刻zhuàn 黝黑yǒu 口頭禪chán 力能扛鼎káng
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D 】
A.扮靚 商賈 關懷倍至 餘音繞梁
B.輻員 魁梧 天花亂墜 彪炳千秋
C.聯袂 眈誤 滄海一粟 插科打諢
D.寒暄 遴選 克勤克儉 針鋒相對
3.下列各句中,有語病的一句是 【 B 】
A.人生苦樂並非純粹由物質條件決定,百萬富翁很可能不如身無分文的流浪漢生活得幸福,原因就在於感受生活的樂趣還需要藝術的眼光與悠閑的心境。
B.文化具有多向性與多面性:既有物質性,也有精神性;既是固態的,也是動態的;既有過去時,也有現代時、將來時;既要傳承它,更要創新和發展它。
C.准確預報天氣是一個難題,因為天氣不僅受各種氣團的影響,還受地形、水域狀況等因素的影響,任何一個因素的改變都可能引起意想不到的天氣變化。
D.要徹底根治「中國式過馬路」的陋習,僅僅寄希望於運動式的治理並不現實,倡導交通文明,增強法律意識,完善道路設施,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途徑。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畫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組是【 C 】
閑情,是 ,什麼也不做,也不想了。也是 ,去水邊品茗。有時,從午後一直坐到日暮黃昏, 。人散去,一回頭,彷彿看見豐子愷先生那幅畫《人散後,一鉤新月天如水》,只見天空淡月一彎,竹簾半卷,竹椅幾把,桌上剩茶幾盞,就是 。
①偷得浮生半日閑,邀三兩知己 ②不見一個人,卻有說不出的意境
③不知不覺,一彎月兒掛上柳梢 ④三月間看桃花開遍陌上,聽杜鵑鳴
A.②①③④ B.④③①② C.④①③② D.②③④①
二、文言文閱讀(22分。其中, 選擇題12分,每小題3分;翻譯題1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題。
《魏略》曰:劉備屯於樊城。是時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荊州次當受敵,而劉表性緩,不曉軍事。亮乃北行見備,備與亮非舊,又以其年少,以諸生意待之。坐集既畢,眾賓皆去,而亮獨留,備亦不問其所欲言。備性好結毦,時適有人以髦牛尾與備者,備因手自結之。亮乃進曰:「明將軍當復有遠志,但結毦而已邪!」備知亮非常人也,乃投毦而答曰:"是何言與!我聊以忘憂耳。"亮遂言曰:"將軍度劉鎮南孰與曹公邪?"備曰:"不及。"亮又曰:"將軍自度何如也?"備曰:"亦不如。"曰:"今皆不及,而將軍之眾不過數千人,以此待敵,得無非計乎!"備曰:"我亦愁之,當若之何?"亮曰:"今荊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平居發調,則人心不悅;可語鎮南,令國中凡有游戶,皆使自實,因錄以益眾可也。"備從其計,故眾遂強。備由此知亮有英略,乃以上客禮之。《九州春秋》所言亦如之。
臣松之以為亮表雲"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則非亮先詣備,明矣。雖聞見異辭,各生彼此,然乖背至是,亦良為可怪。(以上是裴松之為《三國志·諸葛亮傳》所作的一條注文。《三國志》,中華書局簡體字版)
臣前被詔,使采三國異同以注陳壽《國志》。壽書銓敘可觀,事多審正。誠游覽之苑囿,近世之嘉史。然失在於略,時有所脫漏。臣奉旨尋詳務在周悉上搜舊聞傍摭遺逸按三國雖歷年不遠而事關漢晉首尾所涉出入百載注記紛錯每多舛互。其壽所不載,事宜存錄者,則罔不畢取以補其闕。或同說一事而辭有乖雜,或出事本異,疑不能判,並皆抄內以備異聞。若乃紕繆顯然,言不附理,則隨違矯正以懲其妄。其時事當否及壽之小失,頗以愚意有所論辯。自就撰集,已垂期月。寫校始訖,謹封上呈。
(節選自裴松之《上〈三國志注〉表》,《三國志》,中華書局簡體字版)
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
A.亮知荊州次當受敵 次:駐軍
B.乃投毦而答曰 投:扔掉
C.將軍自度何如也 度:估計
D.則非亮先詣備 詣:謁見
6.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 】
A . 而劉表性緩,不曉軍事 塗有餓殍而不知發
B. 我聊以忘憂耳 如惠語以讓單於
C. 乃以上客禮之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 《九州春秋》所言亦如之 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7.據《上〈三國志注〉表》所述,裴松之注《三國志》有四種情形,這條注文引用《魏略》主要屬於下列中的哪一種 【 B 】
A.壽所不載,事宜存錄者,則罔不畢取以補其闕。
B.同說一事而辭有乖雜,或出事本異,疑不能判,並皆抄內以備異聞。
C.紕繆顯然,言不附理,則隨違矯正以懲其妄。
D.時事當否及壽之小失,頗以愚意有所論辯。
8.下列用「/」給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C 】
臣奉旨尋詳務在周悉上搜舊聞傍摭遺逸按三國雖歷年不遠而事關漢晉首尾所涉出入百載注記紛錯每多舛互
A.臣奉旨尋詳/務在周悉/上搜舊聞/傍摭遺逸/按三國/雖歷年不遠/而事關漢晉首尾/所涉出入百載/注記紛錯/每多舛互
B.臣奉旨/尋詳務在周悉/上搜舊聞/傍摭遺逸/按三國/雖歷年不遠/而事關漢晉/首尾所涉/出入百載/注記紛錯/每多舛互
C.臣奉旨尋詳/務在周悉/上搜舊聞/傍摭遺逸/按三國雖歷年不遠/而事關漢晉/首尾所涉/出入百載/注記紛錯/每多舛互
D.臣奉旨/尋詳務在周悉/上搜舊聞/傍摭遺逸/按三國雖歷年不遠/而事關漢晉首尾/所涉出入百載/注記紛錯/每多舛互
9.把文中文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 備與亮非舊,又以其年少,以諸生意待之。 (3分)
譯文:劉備與諸葛亮不是舊交,又因為他年紀輕,(劉備)把他當作一般書生看待。
(2) 今皆不及,而將軍之眾不過數千人,以此待敵,得無非計乎! (4分)
譯文:如今都比不上(曹操),而且將軍的部眾不過幾千人,憑借這些對付敵人。恐怕不是辦法吧!
(3) 然乖背至是,亦良為可怪。(3分)
譯文:然而(彼此)背離到這個程度,也確實是值得奇怪。
三、古代詩歌鑒賞和古詩文默寫(13分)
10.閱讀下面的宋詞,完成題目。(8分)
釣船歸
賀鑄
綠凈春深好染衣。際柴扉。溶溶漾漾白鷗飛。兩忘機。 南去北來徒自老,故人稀。夕陽長送釣船歸。鱖魚肥。
(1)「鱖魚肥」三字讓人聯想起張志和《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句 。(1分)
(2)簡析首句中「凈」字的妙處處。(3分)
答:聯系「春深」「染衣」,「凈」字巧妙展現了暮春時節芳菲凋盡,「綠」成了自然的主色調的情景,委婉道出詞人內心的純凈。
(3)探究本詞的思想感情。(4分)
答:詞人通過「釣船」「柴扉」「白鷗」「鱖魚」等意象的描寫,展現出田園生活自然之美,寓示了他自甘淡泊,隱居為樂,不再以世事縈懷的內心世界。
如考生答案不在以上要點內,但言之成理,也可根據具體情況給分。
12.古詩文默寫。(8分,每空1分)
(1)桑之未落,其葉沃若。於嗟鳩兮,無食桑葚! (《詩經氓》)
(2) 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餘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 (賈誼《過秦論》)
(3) 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越人語天姥,雲霞明滅或可睹。( 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四、現代文(論述類、實用類)閱讀(10分。其中,填空題4分,選擇題6分,每小題3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題。
在整個殖民時期,不論是對歐洲殖民者,還是對被他們壓迫的非洲奴隸及本土的印第安人來說,烈酒都是艱難歲月中的一種慰藉。
對於印第安人為什麼如此喜歡烈酒,人們眾說紛紜。最有說服力的解釋是印第安人認為烈酒就像當地能讓人產生幻覺的植物一樣具有超自然能力,而飲用者只有讓自己完全喝醉才能產生這種幻覺。一位17世紀的法國研究者在介紹印第安部落時說道「他們非常喜歡酒精濃度高的飲品。但如果手邊的飲品不足以讓人一醉方休,他們往往不屑一飲。」如果手邊的酒不足以讓一大群人全部喝醉,那麼這些酒就給一小部分人喝,其他人則在一旁看著。印第安人有「要喝必醉」的習慣,因此,當看到歐洲人有時選擇喝葡萄酒時,他們感到非常納悶。
我們且不說印第安人到底為什麼對烈酒如此著迷,單說歐洲人,他們著實充分利用了印第安人的這一習慣,在與印第安人進行土地和貨物貿易時,他們提供了大量的烈酒(如朗姆酒、白蘭地等)。法國毛皮商人給加拿大提供了大量的白蘭地,對此,一位法國的傳教士大加批評:「罪惡的白蘭地交易讓這些地區的印第安人變得殘忍、暴躁和逆來順受,我們在深表憤慨的同時,更要阻止這種罪惡交易,因為它回讓人變得麻木和放盪。」然而,當地的法國軍隊不但不阻止這種交易,反而把保證白蘭地的供應作為自己的首要職責。因為這些酒一部分要賣給印第安人,另一部分要留著自己喝。
在墨西哥,自從西班牙人引進了蒸餾術後,麥斯卡爾酒得到了發展。它是墨西哥和中美洲人的日常飲料,經當地的阿茲台克人發酵製作的一種酒精濃度較低的龍舌蘭酒蒸餾而成。後來殖民者使阿茲台克人和其他的當地印第安人愛上了麥斯卡爾酒,並逐漸離不開這種高濃度烈酒。1786年,墨西哥總督認為,既然印第安人如此喜歡烈酒,而這種喜好又能很好地幫助殖民者鞏固統治,那麼這種以酒治人的方法也完全可以用來對付北方阿帕奇人。他建議「這樣,我們就能讓他們有一種新的需要,這種需要就會讓他們清楚地意識到他們必須依靠我們。」
在火器、槍炮、疾病、瘟疫和蒸餾飲品的幫助下,老牌帝國的殖民者成了新世界的統治者,烈酒幫助殖民者對成百萬的人進行奴役和驅逐,幫助他們建立新國家,並幫助他們侵略異國文化,今天,烈酒不再與奴役和剝削聯系在一起,但它仍然被人所用:由於它長時間不變質,飛機上的乘客總喜歡在行李中放上一瓶免費的烈酒;另外為了逃避消費稅,消費者總是購買免徵賦稅的烈酒,這種行為不正是對朗姆酒經營者和威士忌愛好者傳統的一種繼承嗎?
12.文章以「烈酒」為話題,先分析印第安人喜歡烈酒的緣由,再敘述殖民者以酒治人的行為,最後指出烈酒在今天仍然被人所用的情況。(4分)
13.下列最適合作本文標題的一項是【 D 】
A.烈酒與印第安人
B.烈酒里的精神慰藉
C.酒瓶與異國文化
D.酒瓶里的殖民主義
14.根據原文信息,下列推斷正確的一項是【 D 】
A.印第安人之所以對烈酒著迷,是因為它像某些能讓人產生幻覺的植物一樣具有超自然能力。
B.印第安人如果不能一醉方休就謙讓旁觀的飲酒現象,表明民族傳統習俗中精華與糟粕並存。
C.法國傳教士對「罪惡的白蘭地交易」的批評,是源於法國的毛皮商和軍隊在加拿大的行為。
D.麥斯卡爾酒的發展和被利用的事實,提醒我們在引進外國技術的時候,應警惕其負面影響。
五、現代文(文學類)閱讀(21分)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題。
未婚妻
(法) 奧 杜
度過了幾天假期之後,我要回巴黎了。
當我走進車站,火車已擠滿了旅客。我發現靠近車門坐著的旅客旁邊,有一個空座位,但上面放著兩個大籃子,裡面的雞和鴨子把頭伸在籃子外面。
我猶豫了好一會兒之後,決定走進車廂。我說,很對不起了,讓我來把籃子移開。可是一位穿著工作服的農民對我說:「小姐,請等一等,我就來把它們從這里拿開。」 當我把放在農民膝上的水果籃子提在手中時,他輕輕地把兩籃家禽塞在凳子下面。
我坐下以後,坐在我對面的旅客問農民是否他把家禽帶到市場上去賣。農民回答說:「先生,不是的。後天,我的兒子就要結婚,我把雞鴨帶來送給兒子。」
他臉上顯出幸福愉快的神情。他看了看周圍的人,彷彿要向所有的人們表達他自己的快樂。另外的旅客都留心傾聽,他們似乎聽了之後感到很高興。只有一個老媼是例外,她佔了兩人的座位,枕著三個枕頭,正在叱罵擁塞在車廂中的農民。
火車開動了。剛才說話的旅客開始閱讀報紙。這時農民對他說:「我的兒子在巴黎,他是一家商店的職員,將和一位小姐結婚,她也是一家商店的職員。」
這個旅客把已經打開的報紙放在膝上,問道:「未婚妻美麗嗎?」
農民說:「不知道,我還沒有見過她。」
這個旅客有些驚訝,又說:「真的嗎?假如她長得丑,使你不喜歡,將怎樣辦?」
農民回答:「這種事情可能發生,但我相信,她會使我們喜歡,因為我們的兒子很愛我們,他不會娶一個難看的妻子。」
農民的妻子又補上一句:「再說,既然她使我們的兒子腓力普喜歡,她也會使我們喜歡的。」
農民的妻子轉過身來向著我,我看到她一雙柔和的眼睛中充滿著微笑。
她想知道我是否也去巴黎,當我回答說也是去巴黎時,這個旅客就開玩笑了。他說:「我打賭:這位小姐就是未婚妻,她是來迎接她的公公婆婆而沒有介紹自己使他們認識。」
所有的眼睛都向我注視,我羞得面紅耳赤,這時農民夫婦同聲說:「唉!真是這樣的話,我們將非常高興。」
我向他們說明這完全是誤會。可是這個旅客提醒他們,說我曾沿著火車走過兩次,好像我是盡力找認什麼人;又說我在登上車廂前是多麼猶豫遲疑。
所有的人都笑起來,我在困窘中解釋說,這個座位是我能夠找到的唯一的座位。
農民的妻子說:「這沒有什麼關系,你使我非常喜歡。假使我們的媳婦能像你那樣,我將多麼高興。」
農民接著說:「是啊,我們的媳婦最好能像你。」
這個旅客對於他自己的這番笑話感到得意,他帶著開玩笑的樣子看了我一眼後,對農民夫婦說:
「你們相信我沒有弄錯。當你們到達巴黎時,你們的兒子會對你們說:『這位就是我的未婚妻。』」
他說完後,放聲大笑一陣,便往凳子里邊一坐,開始專心讀他的報紙了。
過了一會兒,農民的妻子完全轉身向著我;她在她帶來的籃子底層找尋一會兒,便拿出一塊煎餅。她一面請我吃煎餅,一面對我說,這煎餅是她今天早晨親手做的。
我不知怎樣辭謝才好,只得採用誇大的方法,把傷風說成發燒,她才把這塊煎餅放進籃子的底層。
接著,她又請我吃一串葡萄,我不得不接受了。
當火車在一個站停下時,我很難阻止農民下車為我購買一杯熱的飲料。
我看到這一對好人一心只想愛他們兒子所選中的未婚妻時,自己因不是他們的媳婦而感到遺憾。他們的愛情使自己覺得多麼溫暖。我是孤女,從未見過父母的慈容;而和我一起生活的人,誰都對我漠不關心。
我驚異地看到他們的眼光時時注視在我身上,好像他們是在愛撫我那樣。
到達巴黎時,我幫助他們把籃子從車上搬下來,並領他們向出口處走去。
我看到一個身材高高的青年向他們撲過來,用雙臂抱著他們時,我就稍稍離開他們遠一些。他熱情地吻著他父親,又吻著他母親。
他們在前面走著,我在後面跟著。
他像他父親,一雙眼睛鮮明快樂,笑聲爽快而響亮。
外面,天幾乎全黑了。我撐起大衣的領子。我落在他們後面,稍離開他們幾步路。這時,他們的兒子去雇一輛車子。
農民愛撫著一隻美麗的花母雞的頭時,對他妻子說:「假如我早知道她不是我們的媳婦,那麼我早就把這只花母雞送給她了。」
「是啊!假如我早知道……」
農民的妻子向著已走出車站的長長人群做手勢,眼睛望著遠處說:「她已隨著人群走了。」
正在這時,他們的兒子已僱到一輛車子回來了。他看起來長得身強力壯,性情溫和,我想他的未婚妻一定是很幸福的。
他們的車子消失在黑暗中,於是我沿著每一條街道慢吞吞地走去。孤零零的我不由自主地回到了自己的房間。
我已二十歲了,還沒有一個人來向我談過愛情。
(選自《世界名人散文精選》華,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10年版,有刪改)
15.「看報紙的旅客」在文中起什麼作用?(4分)
答:①從情節發展的角度看,他的「玩笑」引起農民夫婦對「我」的身份的誤會,從而推動情節發展; ②從人物關系的角度看,他是一個穿針引線式的人物,把「我」與農民夫婦、未婚妻聯系起來。
16.作品運用了對比手法,請列舉人物對比的兩個例子,並分別談談其藝術效果。(5分)
答:①老媼與農民夫婦形成對比,老媼的自私、冷漠更加凸顯農民夫婦的善良、熱情;(或老媼與其他旅客形成對比,相互映襯,表現出老媼的冷漠和其他旅客的熱情。)②「我」與未出場的「未婚妻」形成對比,「未婚妻」的幸福,突出了「我」的孤苦處境。
如考生答案不在以上要點內,但言之成理,也可根據具體情況給分。
17.文中兩處畫橫線的文字對農民夫婦的描寫,表現了他們怎樣的性格特點?後一處文字對深化作品主題有何意義?(6分)
答:①這兩處描寫表現了農民夫婦純朴、善良、慷慨的性格特點;②後一處文字在描寫農民夫婦誤以為「我」是兒媳時表現出的親情的基礎上,寫誤會消除後仍表現出對「我」的關愛,由表現家庭親情向表現人間溫情拓展,深化了作品主題。
18.綜觀全文,作品表現了「我」這個人物怎樣的思想感情?(6分)
答:①「我」從農民夫婦對「我」父母般的關愛中感到了溫暖,同時產生了對自己身世和處境的傷感之情;②看到農民夫婦一家的恩愛、和諧,「我」產生了羨慕之情;③「未婚妻」的幸福,引發了「我」對親情、愛情的期待和渴望。
六、選做題(12分。19、20題任選做一題)
19.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題目。(12分)
天鵝知道自己高貴,所以很自豪。知道自己美麗,所以很自好。它彷彿故意擺出它的全部優點:它那樣兒就像是要博得人家贊美,引起人家注目。而事實它也真是令人百看不厭的,不管是我們從遠處看它成群地在浩瀚的煙波中,和有翅的船隊一般,自由自在地游著;或者是它應著召喚的信號,獨自離開船隊,游近岸旁,以種種柔和、婉轉、妍媚的動作,顯出它的美色,施出它的嬌態,供人們仔細欣賞。
天鵝,亦稱「鵠」。鳥綱,鴨科,天鵝屬各種的通稱。如大天鵝天鵝,亦稱 「鵠」。鳥綱,鴨科,天鵝屬各種的通稱。如大天鵝雄體長1.5米以上,雌體較小。頸極長,羽毛純白色;嘴端黑色,嘴基黃色。群棲於湖泊、沼澤地帶。主食水生植物,兼食貝類、魚蝦。飛行快速而高,分布極廣,冬季見於中國長江以南各地,春季北遷蒙古和中國新疆、黑龍江等地繁殖。另有疣鼻天鵝,嘴紅色,基部具疣;小天鵝,體型較小,嘴短,嘴基黃色,未達鼻孔。三種天鵝均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1)分別分析以上兩則材料在語言表達上的主要特點及效果。(6分)
答案要點提示:①第一則材料是描述性文字,主要使用了描寫、敘述等表達方式、運用了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刻畫了天鵝的神態、動作等特徵,鮮明生動,具有形象性、情感性;②第二則材料是說明性文字,主要使用了說明的表達方式、運用了較多的科學術語進行解說,介紹了天鵝的種類、特徵、習性、分布等知識,平實准確,具有科學性、客觀性。
如考生答案不在以上要點內,但言之成理,也可根據具體情況給分。
(2)發揮想像力與創造力,寫一段以「保護天鵝」為主旨的文字。不超過140字。(6分)
答題要求: 主旨緊扣「保護天鵝」,表達富有創意。
20.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題目。(12分)
中國語中「學」與「問」連在一起,意義至為深妙。人生來有向上心、有求知慾,對於人生來有向上心,有求知慾,對於不知道的事物歡喜發疑問。對於一種事物發生疑問,就是對於它感興趣。既有疑問,就想法解決它,幾經摸索,終於得到一個答案,於是不知道的變為知道的,所謂「一旦豁然貫通」,這便是學有心得。學原來離不掉問,不會起疑問就不會有學。許多人對於一種學問不感覺興趣,原因就在那種學問對於他們不成問題,沒有什麼逼得他們要求知道。但是學問的好處正在原來有問題的可以變成沒有問題,原來沒有問題的也可以變成有問題。
君子之學必好問。問與學相輔而行者也,非學無以致疑,非問無以廣識。好學而不勤問,非真能好學者也。賢於己者,問焉以破其疑,所謂「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問焉以求一得,所謂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也;等於己者,問焉以資切磋,所謂交相問難,審問明辨之也。
(1)上述材料都強調「學」與「問『的密切關系,分別分析兩則材料中「問」的內涵與作用。(6分)
答案要點提示:①第一則材料中的「問」指的是生發疑問,「問」能激發興趣、促進探索,從而學有心得;②第二則材料中的「問」指的是詢問請教,「問」能解決疑問、豐富知識。
如考生答案不在以上要點內,但言之成理,也可根據具體情況給分。
(2)結合中國古代文化典籍中有關「學」的觀點,簡要談談你對學習的認識,不超過140字。(6分)
答題要求: 內容緊扣「學習」論題,能夠正確徵引中國古代典籍中相關論述。
七、寫作(60分)
21.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60分)
它被天邊的彩雲所吸引,奮力飛騰,寒冷、飢寒、風雨都無法阻止它,它毅然決然的向上飛,飛上高山之巔,它已經精疲力竭,傷痕累累,一個聲音問,值得嗎?天地蒼茫、彩雲繚繞,它內心充實而滿足,喃喃的答道:我願意!
父親的書桌對面有一把小椅子,兒子坐在那裡陪伴回家在桌子前剪報的父親,父子倆沒有說話,靜靜相對,兒子望著父親,祥和的面容,心裡充溢著寧靜的幸福。父親,您辛苦了,能這樣陪陪您,我真的很願意。
根據上面兩則材料,結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任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記敘文和議論文。
希望能解決您的問題。
⑧ 2012年全國語文高考答案
1、【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中重要詞語概念的理解。能力層級為B。
【方法點撥】原文第一段第四句話「在科技黑箱的生產過程中,科學知識是基礎,價值觀和倫理道德則對科學知識進行選擇」。原文是「選擇」而備選項為「修正」,顯而易見,不符合文意。
【答案】【C】
2.【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對文章理解和分析能力。
【方法點撥】B項原文信息,「計算機天才、黑客的年齡越來越小,神童不斷出現,他們未必理解計算機的製作過程就能編寫軟體、破譯密碼。每一代新科技黑箱的出現,就為相對無知識的年輕一代的崛起與趕超提供了機會。」備選項說法過於絕對。
【答案】【B】
3.【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對文章信息推斷的能力。
【方法點撥】將備選項與原文比較,「科學技術是一把雙刃劍,科技黑箱無疑會使得雙刃劍的哪一刃都變得更為鋒利」。可以看出D項在說法上明顯有問題,「科技黑箱」與「科技」在概念含義上是不同的。
【答案】(D)
4.【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的能力。
【方法點撥】結合語境,理解實詞含義,要注意一詞多義、古今異義、通假字、詞類活用等。闕:通「缺」,動詞,空缺。
【答案】【D】
5.【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篩選文中信息的能力。
【方法點撥】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看清題乾的要求,然後從文中找出篩選信息的區間,運用排除法,找出答案。
【答案】【C】
6.【解析】本題考查考生分析概括文章內容的能力。
【方法點撥】首先要審清題意要求,選不正確的一項,其中三項正確。把每一選項和文中相應的事件對應,針對選項劃定區域,小心比對,看是否搞混做事情況。如秦檜當權,他的親黨密告蕭,而不是秦檜與其親黨密告蕭。
【答案】【A】
7.【解析】本題考查考生理解和翻譯文中句子的能力。
【方法點撥】翻譯句子要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字字落實,達到「信、達、雅」的標准。同時要注意實詞:一詞多義、詞類活用、古今異義、通假字的翻譯;還要注意一些虛詞,一些虛詞,也有意義;再就是注意一些特殊句式的翻譯也要到位。
【答案】(1) 如今有德才和無德才的人混雜一道,風俗澆薄虛浮,兵力未強,財力未富,應當卧薪嘗膽以求國內安定太平。
(2) 蕭燧說:「東部西部不屬同路,按說不該給糧食,但哪能忍心對原管轄地區不管不問呢?」
8.【解析】本題考查考生對詩歌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
【方法點撥】解答時要聯系全詞詞句,聯系題目、作者的情況,准確把握。從題目上可以看出(思遠人),可以看出是一首思念懷人之作;在寫法上,借秋景、飛雲、歸鴻等意象來表現這一情感。
【參考答案】這首詞表達了對遠方行人的深切思念。首句起興,以紅葉黃花染繪出深秋的特殊色調,渲染離別的悲涼氣氛,增添對遠方行人綿綿不盡的思念情懷。
9.【解析】本題考查考生對詩歌內容的理解能力。
【方法點撥】通過閱讀,理解詩歌內容,把握各個意象之間的關系,是解答本題的關鍵。用什麼研墨,用淚水也,以淚水研墨,和淚作書。思念到深處,不停流淚,淚水落到紙上,紅箋因而褪去了顏色。
【參考答案】關系是:「就硯旋研墨」暗指以臨窗滴下的淚水研墨,和淚作書。
原因是:紅箋被淚水浸濕。由於情到深處,詞中主人公在作書時不停流淚,淚水落到紙上,紅箋因而褪去了顏色。
10.【解析】考查學生只記名言名句名篇的能力。
【方法點撥】看清題目要求,認真作答,不能出現錯字、漏字、別字、衍字,順序顛倒的情況。
【答案】(1)非獨賢者有是心也 賢者能勿喪耳
(2)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3)望中猶記 佛狸祠下
11.(1)【解析】本題考查考生理解文章內容、鑒賞文學作品藝術技巧的能力。
【方法點撥】E項「馬褲先生看起來不合常理的言行」是通過馬褲先生對人對事的態度和做法體現出來,和我的言行關系不是十分的大。C項馬褲先生向茶房要手巾把,一把手巾擦了至少有一刻鍾。意在表現其斤斤計較,愛佔小便宜,自私自利,其實我們也看到,他並不是一個愛講衛生的人。
【答案】D給3分。答B給2分,答A給1分;答C、E不給分。
(2)【解析】本題考查考生鑒賞文學作品藝術特點和表達技巧的能力。
【方法點撥】審清題干,第一段,意味著這樣的開頭對全文有重要作用,答題時從內容和形式兩方面作答,看看這一描寫對塑造人物形象、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有何作用,最後再思考對表達主題有什麼作用即可。
【答案】①勾畫一個衣著言行與眾不同、令人發笑的人物形象;②為後文即將發生的幽默、可笑的故事作鋪墊;③引發讀者的閱讀興趣。
(3)【解析】本題考查考生分析鑒賞文中人物形象的能力。
【方法點撥】這道題考查對小說人物形象的理解概括。概括的方法是「聽其言,觀其行」並結合文中的側面描寫。
【答案】①頤指氣使,目中無人,缺乏公德;②斤斤計較,愛佔小便宜,自私自利;③不講衛生,不顧他人感受,趣味低下。
(4)【解析】本題考查考生探究文學作品形象看法的能力。
【方法點撥】探究人物形象只要結合文本,立足原文,思考這些人物在行文中的重要作用,回答分析時,只要言之有理,說之有據即可。
【答案示例】觀點一:同意,「我」也有人性弱點。
①「我」對馬褲先生的不當言行不加制止,聽之任之;②「我」對馬褲先生的諷刺過於誇張,且語言近於刻薄;③「我」對自己缺乏反思精神。
觀點二:不同意,「我」沒有人性弱點。
①「我」是作者思想的體現者,不是性格人物;②「我」在事件中言行很少,性格特徵不明顯;③「我」在小說中主要起連綴情節的作用。
12.(1)【解析】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概括能力。
【方法點撥】C項「謝希德對烹飪可能也感興趣,只不過他不希望別人過於宣傳她精於此道」,備選項說得過於絕對。D項備選項與原文「她特地畫了一個簡明易懂的示意圖供作者參考」顯然出入過大。
【答案】E給3分,答B給2分。答A給1分;答C、D不給分。
(2)【解析】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理解和概括的能力。
【方法點撥】謝希德放棄自己的專業研究,從事自己不熟悉的表面物理研究,既有內因也有外因。找原因,要立足第二段,從一些關鍵句中去概括原因即可。
【答案】①這項研究可以解決鋼材腐蝕的問題,節約能源,對國家建設有重要意義;②作為科學家,積極進取,勇於創新,轉入科研新領域;③作為學術前輩,可以藉此鼓勵年輕人,開拓科研新領域。
(3)【解析】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概括能力。
【方法點撥】傳主的性格特點體現在多個方面,而本題限制為「在科學工作中的求真態度」,這樣就大大降低了難度,概括時也不會遺漏,我們不妨先找出區域(如第二段和最後一段),尋找關鍵句,然後從中歸納。
【答案示例】①密切關注學術動態,努力探索真知;②研究過程中認真細致,注重積累,追求高水平;③修改科普文章一絲不苟,注重概念和表述准確無誤,不片面追求形象生動。
(4)【解析】本題考查考生對傳主性格特點中「誠」的理解。屬對學生探究能力的考查。
【方法點撥】只要考生結合文本,立足原文,思考傳主的精神品質。謝希德的「誠」,你對他的理解,不能離開文本,從一個方面肯定,然後回答分析,只要言之有理,說之有據即可。
【答案示例】方面一:對祖國無限忠誠。
①視祖國的利益高於一切,不計個人得失,毅然回到科研條件差的祖國參加建設;②為國家建設需要調整研究方向,轉入科研新領域。
方面二:對事業充滿熱誠。
①作為科學家,銳意創新,勇闖難關,實事求是,一絲不苟;②作為大學校長,謙虛做人,認真做事,深入群眾,不搞特權。
方面三:對親人至愛至誠。
①不被丈夫身患重病的殘酷現實所壓倒,為治癒丈夫的疾病傾注深情;②不顧自己工作繁忙,盡心盡力地照顧丈夫,具有勤勞朴實的美德。
五、語言文字運用(20分)
13.【解析】本題考查的是考生正確使用成語的能力。
【方法點撥】A項,芝蘭玉樹:比喻有出息的子弟。形容對象錯了。B項,聞過則喜:聽到別人批評自己的缺點或錯誤,表示歡迎和高興。指虛心接受意見。C項,上下其手:比喻玩弄手法,串通做弊。褒貶不當。D項,從一而終:丈夫死了不再嫁人,這時舊時束縛婦女的封建禮教。形容對象錯了。
【答案】【B】
14.【解析】本題考查的是考生正確辨析病句的能力。
【方法點撥】A項重復贅余,「造成、遭到」,將「遭到」刪去。B項搭配不當,「取得的成績」與「得到了回報」不搭配。D項語序不當,「嚴峻的形勢將巨大的挑戰帶給了歐洲各國的經濟復甦」改為「嚴峻的形勢給歐洲各國的經濟復甦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帶」。
【答案】【C】
15.【解析】本題考查考生語言表達連貫的能力。
【方法點撥】可由語段上半句「葫蘆」可以判斷出緊跟下句為③,介紹「葫蘆」情況,⑤句它指代③句葫蘆較為順暢,④⑥介紹葫蘆的製作過程,①介紹葫蘆的歷史,②是對整個語段進行總結。
【答案】【D】
16.【解析】本題綜合考查考生句式變換以及語言表達連貫、簡明、得體、准確的能力。
【方法點撥】作答本題首先要審清題意要求,如內容貼切,語意連貫,邏輯嚴密,語句通順,不得照抄材料,每句不超過20個字,按照要求,才能得到理想的分數。
【答案示例】我們的祖先就開始採掘銅了
這卻一直沒有得到考古發掘的證實
我國至遲在夏晚期就已經開始使用銅器了
17.【解析】本題考查考生仿寫句式的能力。
【方法點撥】作答本題注意要求,要選用一個對象,使用到擬人修辭,句式和原句相同。在仿寫時注意擬人要用詞貼切,體現出擬人的特點,內容上要合理通順,所選話題要相關,如梅花、曇花都屬植物。
【答案示例】
荷花在臟水污泥的池塘開放,意在告訴我們:保持高潔
蘭花在雜草橫生的山谷生香,意在提示我們:堅持自我
18.【寫作指要】 審題立意要從兩個角度思考:船主和漆工。從漆工的角度立意,可以圍繞責任心、良知、善良、與人為善、敬業等切入;最佳立意:塗漆工所謂「順便補的」,並非「無心」,而是一種不以善小而不為的「有意」——與「善良」有關,與金錢無關;即便非自己份內之事,也要盡責做好,人要有社會責任感。
從船主的角度立意,要建立健全對好人好事、見義勇為者進行保護、獎勵、表彰等機制,形成良好的社會氛圍和輿論導向,讓好人不吃虧,讓好人有好報,讓好人有尊嚴,要懂得感恩等。
⑨ 湖南高考語文試卷選做題《新聞短評》是否要寫標題
當然要啦。寫什麼都要標題的,,
⑩ 2012湖南高考語文作文題目是什麼
江蘇2012高考作文題目:故事與結局
2012年陝西高考作文題目 危中尋機
北京: 書生之路
四川:回《你是天邊的一答朵雲彩〉
浙江:生命的意義。
遼寧:如何救海參?
山東:平凡中的偉大
福建:論馬刺奪冠歷程
【福建】論馬刺奪冠歷程
【廣東】另一面
【湖北】那些年
【江蘇】故事與結局
【河北】 把握方向
【北京】書生之路
【山東】平凡中的偉大
【浙江】生命的意義
【陝西】危中尋機
【安徽】曾經
【遼寧】如何救海參?
【四川】你是天邊的一朵雲彩
【湖南】別把聰明打碎了
2012年北京高考作文第二版:《最美的___》
2012年北京高考語文作文題目:書生之路
2012全國高考作文題目(有一個上一個)
如果對你有幫助請及時採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