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南京市2010屆高三第一學期期末調研測試 語文 答案、
一、語言文字運用(15分)
1.C(yōng/yòng lěi/lèi yīng/yìng chā/chā A zhì/shì cuì/cù xuān/xuān fēi/fěi B zhuó/zhuō jī/qì pī/pí jìng/jìng D qiáo/qiáo zhuó/zháo lòu/lù tiè/tiē)
2.B(A、不合邏輯,把「不被」改為「的」;C、成分殘缺,在「發展」後加「的階段」;D、搭配不當,「交代」 「作品節選」不通)
3.示例:她慢慢地蘇醒了;甘願滋養廣袤的大地(每句2分,內容、句式各1分)
4.清華大學要求的閱讀量高於美國同類院校(1分);長篇、中篇、短篇,論文寫作要求均高於美國同類院校,長篇論文更(2分);考試要求則低於對方(2分)。
二、文言文閱讀(19分)
5.D(慎,千萬)
6 C(①是直接,但其大節;⑥可以其大節,但不直接。)
7.C(「卧床不應」錯,唯唯是指對勸慰者客氣而簡單的答語,此處有敷衍意)
8.(1)我小心謹慎地堅守的節操,還擔心沒法報答您的恩德,哪敢這件事而連累您?(一句1分)
(2)國庫虧損,軍隊物資用盡,軍隊出征,發布檄文告曉天下人捐錢財救國。(一句1分)
(3)史可法憑大學士的身份在揚州指揮軍隊抗清,城池被攻破後為國而死。(句2分,句1分)
附參考譯文
楊維岳是廬州府巢縣人。生性孝順而恭謹,愛好讀書,堅守正道。曾經憑借他的文章被知府賞識。一天,去拜訪知府,恰好碰上犯法的富人,知府教楊維岳替他打官司,可以幾百兩銀子。楊維岳推辭說:「犯罪自有公法處置。假使人不應該判罪,而我他的銀子,就會不吉利;假使人應該判罪,卻我的緣故而赦免了他,這是用私情干擾公法。我小心謹慎地堅守的節操,還擔心沒法報答您的恩德,哪敢這件事而連累您?」知府敬重他。楊維岳讀書讀到忠孝大節之處,常常多次流淚。他仰慕文天祥的為人,就畫了他的像供奉他。
崇禎年間,盜賊蜂起,都御史史可法任揚州巡撫。楊維岳說:「人是當代偉人,不可以不拜見。」於是徒步到駐軍營地拜見史可法。沒過多久,北寇的進攻急迫,皇上詔令天下起兵救援。這時史可法已被任命為南京兵部尚書,國庫虧損,軍隊物資用盡,軍隊出征,發布檄文告曉天下人捐錢財救國。楊維岳捧著檄文哭著說:「大事到地步,我還要家干呢!」當即變賣家產來做大家的表率。
崇禎十七年,皇上死在煤山。楊維岳聽到這件事,面向北方痛哭,連續幾個晝夜不願吃飯睡覺。一年,清兵渡過長江,國都被攻陷。史可法憑大學士的身份在揚州指揮軍隊抗清,城池被攻破後為國而死。楊維岳哭著說:「培養讀書人幾百年,以身殉國的,為史公!」於是在庭院里設下史公的牌位,寫了祭文哭拜他。家人送來米粥食物,他揮揮手叫拿走;平時喜歡飲酒,也拒絕了。他說:「現在正遇上大事如此糟糕,還能吃得下喝得下嗎!」過了幾天,清兵到來,下令剃發,楊維岳不肯。有人說:「您何不為此而避一避呢?」楊維岳說:「能躲避到哪裡去呢?讓我死吧!讓我死吧!」他的兒子對著他哭泣,楊維岳說:「孩子!我一生讀書做用?有一天要我苟且偷生,我信守大義,堅決不幹!我現在能夠死得其所了,你哭呢?」有人來勸慰他,他只是躺著隨便答應罷了。寫下寧死也不剃發的文字來他的志向。一連七天不吃飯,僅存一點氣息。來看望他的親屬越來越多,他忽然睜大眼睛看著兒子說:「前幾天我的志向的文字,千萬不要拿它給世人看。」不一會兒就去世了,享年五十六歲。知道這件事的人不為他流淚的,民間給他立的謚號是文烈公。
唉!三代,興亡更替的事情多了。做臣子的常常身居高位卻不願為而死,平民、書生又為國而死的事,那麼就一人願為國而死,君臣之義絕還能有多久呢!
三、古詩鑒賞(10分)
9.(1)作用:象徵南宋的國勢日漸衰微;(2分)奠定全詞蒼涼感傷的情感基調。(2分)
(2)借代;(1分)代指達官貴人(註:簪和纓,古時達官貴人的冠飾,用來把冠固著在頭上)。(1分)
(3)「中原亂,簪纓散」,作者憶及中原淪陷,士族南逃往事,抒發了沉痛之情;(1分)「幾時收?」,抒發了對收復河山的渴望(1分)與一時又難以收復的無奈(或擔憂)之情。(1分)「試倩悲風吹淚,過揚州」,作者要請悲風將的熱淚吹到揚州前線,抒發了對戰事的關切之情(解為「作者要請悲風將的熱淚吹過揚州前線,灑到淪陷的故鄉,抒發了對故土的深切懷念之情」亦可)(1分)。
四、名句名篇默寫(8分)
10.(1)其聞道也亦先乎吾 (2)紅杏枝頭春意鬧(3)小樓昨夜又東風(4)曾益其所 (5)大漠孤煙直 (6)自知者明 (7)使人聽此凋朱顏 連峰去天不盈尺
五、文學類文本閱讀(23分)
11.了相識之長,感情之融洽(3分,答對一點1分,兩點3分);為下文寫老友猝然離世而感到悲傷寂寞作鋪墊(2分)。
12.前一次是實寫(1分),後一次是虛寫(1分)。由實而虛,既了老友愛花、樂觀的形象(2分),又形象地了作者對老友深切的懷念(2分)。
13.老友在世時,他種花,我賞花,聊天,覺得尋常事(2分);現在老友去世了,就覺得當時的尋常事,彌足珍貴,難以忘懷(2分)。
14.①用往日的花美人樂來反襯花開人亡的寂寞。②用失主之花的低眉斂目來映襯失友的作者的寂寞。③想像故人的園花在今冬明春的悲慘命運,來內心的寂寞。④結尾用貌似不合情理的祈禱(不要再讓春天降臨人間)來強化寂寞(每點2分)。
六、論述類文本閱讀(15分)
15.C(「…………」錯,夏志清例外。)
16. ①粉絲為成名錦上添花,知音為寂寞雪中送炭。②粉絲需要現場溫度,知音總是默想獨行。③粉絲是對偶像崇拜,知音是與天才會心。(每點2分)
17.說孔子是知音,是他對音樂有的體會和的理解;戲稱他為粉絲,是他對音樂的痴迷至三月不知肉味,已類似於現代粉絲對偶像的狂熱追逐。(每點3分)
七、作文(70分)
18.見「等級評分標准」
南京市2010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
語文附加題參考答案
審編:劉艷娥
19. 太宗合而言之/餘蓄疑頗久/今見青藤諸畫/離奇超脫/蒼勁中姿媚躍出/與其書法奇崛略同/太宗之言為不妄矣。
20.(1)王維;徐渭(2分) (2)不同的藝術可以融會互通。(2分)
21.C. (覺慧離家出走,與封建家庭徹底決裂) E.( 了蘩漪極力抗爭卻無法掙脫的痛苦)
22. 膽識過人;足智多謀;儒雅自信;氣量狹小。(每點1分)
23.哈姆雷特懷疑叔叔殺死了的父親,試探叔父,請來了戲班,導演了一出叔父殺兄娶嫂的戲。他的叔父驚惶失措,驗證了哈姆雷特心中的疑慮。(起因2分,過程2分,結果2分)
24.① 文化同化(答「弱小民族的語言被優勢文化所取代」亦可)
② 戰爭殺戮、外來疾病、自然災難引起的種族滅絕。
③ 經濟全球化和現代信息傳播。(答「全球化浪潮」亦可)(每點2分)
25.① 尊重並保護弱小民族文化。
② 世界和平,用先進手段來疾病、自然災害對土著和民族的傷害。
③ 喚醒人們的母語意識,號召人們珍惜、保護的母語。(每點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