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試卷答案 > 2009湖南學考試卷語文答案解析

2009湖南學考試卷語文答案解析

發布時間:2021-01-09 01:14:28

① 2014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湖南卷語文答案

太難打了,去買份湘潭日報吧

② 2009年高考語文答案(湖南卷)

16、「看過盧錫麟先生的攝影後,必有許多人方儼然重新覺醒,明白自己是生在雲內南,或住在雲南。」容句中「儼然」的含義是(許多人看雲之後覺悟到對國家、民族的責任以及人生價值後的)莊重或庄肅的樣子;就文章機構而言,該句在全文中的作用是總括並領起全文。 (4分)
17、作者希望「我們」也「靜觀默會天空的雲彩」的目的是什麼?(4分)
答:讓雲物的美麗景象陶冶我們,啟發我們,改造我們,使我們習慣於向遠景凝眸,不敢墮落,不甘心墮落。(就在「靜觀默會天空的雲彩」後面,照抄即可)
18、在第2自然段中,作者寫「雲有雲的地方性」的用意是什麼?運用了哪些藝術手法?(4)
答:作者寫「雲有雲的地方性」的用意是將「雲」與人事勾連起來,為寫雲南的雲給人的深刻的教育意義鋪墊張本。運用了對舉、鋪陳、比擬、誇張等藝術手法。
19.請簡析文中雲南的「雲」的主要特點及象徵意義。 (5分)
答:雲南的「雲」的主要特點素樸、單純。
雲南的「雲」的象徵意義:始終堅守一個庄嚴偉大的理想――把個人的發展統一到國家民族發展的同一目標上:抗戰必勝(抗戰到底)。

③ 2009年湖南高考和江西高考的語文試卷答~案

湖南:1-5 CDBCA 6?8 BBD 9-11 ACC

12.①人不經歷磨難,智慧就不明達。
②如今卻是妻子兒女靠我養活,想不做官,也辦不到。
③賞賜給他車輛馬匹卻推辭的人,是不害怕步行的人。

13.引用重耵流亡、子胥出奔的故事,說明遭遇困境、憂患等遷變,能使人彌補不足,增進能力,學到更為豐富的東西。

14.①秦詩之理趣:作者闡發了季節更替、風物變化乃自然之理,認為春天固然美好,「留春」的痴心兒女對春逝無需遺憾,夏天深幽的樹蔭也足以怡人。
元詞之情趣:作者用「綠窗猶唱」「花落」「鶯無語」「煙中樹」「暮」「疏雨」「夢」等詞語刻意營造春逝之氛圍,用「留春」「問春」「尋春」等傳達出他對春逝的悵惘意緒。
②語淡情濃,表明作者不忍春逝,著意到夢中尋覓春天的蹤跡,正可見(現實世界中)春逝之無可挽回。起結回環,結句更凸顯此詞蘊藉之特點。

15.⑴ 推此志也雖 與日月爭光可也
⑵ ①舍南舍北皆春水 但見群鷗日日來 花徑不曾緣客掃 蓬門今始為君開
②早歲哪知世事艱 中原北望氣如山 樓船夜雪瓜洲渡 鐵馬秋風大散關

16.(「許多人」看「雲」後覺悟到對國家、民族的責任以及人生價值後的)莊重或庄肅的樣子

17.讓雲物的美麗景象陶冶我們、改造我們;使我們習慣於向遠景凝眸,不敢墮落,不甘心墮落。

18.①將「雲」與「人事」勾連起來,為寫雲南的雲給人的深刻的教育意義鋪墊張本。
②運用了對舉、鋪陳、比擬、誇張等藝術手法。

19.主要特點:素樸、單純、象徵意義:始終堅守一個庄嚴偉大的理想??把個人的發展統一到與國家、民族發展的同一目標上,抗戰必勝(抗戰到底)。
20.賞析提示
(1)根據題意,須緊扣「看」字,賞析文章主題的責達。要求意思完整、語句通順、書寫規范,300字左右。
(2)既可作全面而概括的賞析,也可就某一方面或特點作具體深入的賞析。

賞析要點如下:
①本文的主題是通過對人們看雲的不同結果比照敘述,寄望人們從「靜觀默會天空的雲彩」的意義中得到教育和啟發,表達了「抗戰到底」的堅定信念。
②賞析應當緊扣文本進行,角度可以多樣。例如:
A.提綱挈領的概括式賞析:「看」一字是全文的主脈,通過看雲、看地方的人事、看盧先生的雲物的攝影,在比熙中「深思」自然與藝術之「雲」的現實教育意義,進而「向遠景凝眸」,「相信堅持抗戰必然翻身」,將文章主題逐漸「看」出,眼中之景之物之事與心中之思之慮之望相間相融,臻於一體。
B.以點帶面的對比式賞析:

a.從「許多人」看雲的實用和自利(「得到一點晴雨知識」「把一個頸脖昂酸」而「仰望結果,不過增加了許多人對於財富得失的憂心罷了」)與藝術家看雲的感興和熱情(「靜觀默會天空的雲彩」「向遠景凝眸,不敢墮落,不甘心墮落」)的對比中賞析主題的表達;

b.從看到「雲」的美麗景象與看到「人事」的庸俗(「似乎到處就只碰到『法幣』」「糊口混日子了事」)的比照中賞析主題的表達。

C.從「向遠景凝眸」與「只顧艱前」的對比中賞析主題的表達。

七、寫作(60分)21.作文例文略
江西:
一、(15分,每小題3分)

1. A 2. C 3. B 4. D 5. D

二、(9分,每小題3分)

6.C 7. A 8. C

三、(12分,每小題3分)

9. D 10. D 11. C 12. B

四、(24分)

13. (10分)

(1)天氣非常寒冷,所以以博弈為名,客人(您)必然不肯大吃大喝。

(2)賣酒的人聚集眾多親戚朋友,整治棺木更換服裝等待死亡。

(3)賣酒的人不僅是有德行的人,而且是有智慧的人啊!

14. (6分)

(1)此詩表達了作者悲喜交加(或悲中有喜,喜中帶悲)的感情。

(2)以悲景寫哀情;不著悲字而悲情自現(或寓情於景,不直接寫情,而將情完全寄寓在景物中)。

15. (8分)

(1)五四 馬爾克斯 (2)搔首踟躕 洵美且異

(3)策扶老以流憩 雲無心以出岫 (4)親朋無一字 老病有孤舟

(5)竟無語凝噎 暮靄沉沉楚天闊

五、(21分)

16. (4分)

孔子及其弟子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為思想而活,為理念而不知疲倦,終其一生為實現自己的理想而往復奔走的精神。

17. (5分)

引出下文,為下文寫「木車的激情」作鋪墊;與文中孔子及其弟子乘坐緩慢的木車艱難求索而不知疲倦形成對比,從而突出「木車的激情」的強大和值得信賴。

18. (6分)

文章通過對幾千年前孔子及其弟子的「木車的激情」的懷想和高科技時代人們精神現狀的反思,抒發了作者對「木車的激情」的崇敬之情,表達了作者對現代人心靈缺失現狀的憂思與批評。

19. (6分)

A、C

六、(9分)

20. (4分)

王力先生認為中國舊體詩的音樂美分為以音布、平仄相間構成的抑揚美和以同韻字來來回回的重復構成的回環美。

21. (5分)略

七、(60分)

22. (60分)略

④ 2009年湖南高考語文試題

因為後面的秋水對夏日(秋對春,而夏是對冬),芙渠對楊柳(這個不好解釋~~~~),湘水對麓山(這個都是湖南的景點,而且水對山不對湘),碧當然對青(哪有碧對紅的?)所以選A。
你仔細品位一下就知道了。
(其實我不是高三的,記得在哪做過。呵呵,祝你高考順利,考上心中的大學!!!!)

⑤ 09年高考湖南卷語文答案

2009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湖南卷)
答案詳解
一、語言知識及運用(分,每小題3分)
1.【解析】 C(A項,渲- xuàn,B項,怦-pēng,D項,脊-jǐ,這三個字中,前二個屬於形聲字誤讀,後一個屬於習慣性誤讀。)
2.【解析】D(「嘻」應為「嬉」。本題仍然保持了近年在具體語境中正確辨識漢字字形的命題方式。做這道題,看起來每項都有40餘個信息符號,但實際上辨識點每項只有那麼一兩個,可以快速掃描,順手標志辨識點,無把握的情況下,可以通過比較排除等方法得出答案。實際上,本題D項的「嘻」從構字法上一眼可知,用於小球狀或顆粒狀的東西,「棵」多有用於植物,「古柏」屬於植物。)
3.【解析】B(做這道題,在積累理解詞語含義的前提下,一定要通觀選項的整體語境。B項「一揮而就」意為一動筆就完成,形容寫文章、寫字、繪畫很快就完成。這里陳述對象是計算機的工作,不可能「一揮而就」,這里屬對象不當所造成,可改為「一蹴而就」。A項中「唇齒相依」象嘴唇和牙齒那樣互相依靠,比喻為關系密切,互相依存;C項「格格不入」形容互相抵觸,不相投合;D項「林林總總」 形容眾多,這三個成語均符合語境。) 4.【解析】C(A項「獲得……好評」與「好評如潮」屬句式雜糅,應刪掉「如潮」。B項中「對於」應該為「對」, 這兩個介詞凡是可以用「對於」的地方,都可以用「對」,但是有的用「對」的地方不能用「對於」 ,「對於」常指問題(貶),且只能做補語或獨立於句首做狀語,而「對」常用做介詞,在表示人與人之間或人與事物之間的對待關系,或者表示「跟」和「朝」、「向」的意思時只能用「對」,不能用「對於」,這里「群體、社會、他人」表示的是人與事物的對待關系;另外這一句中「群體、社會、他人」並列順序應該是「他人、群體、社會」。D項中「闡明」與「張揚」屬搭配不當。)
5.【解析】A(四個選項中,末字都是平聲,與出句的仄聲相反,符合平仄規律,但C項的末字「飛」為動詞,與上句表顏色的形容詞「青」不配對,先排除這一項;D項中「高」雖為形容詞,但與「碧」不屬同一范疇,且「風平浪靜」與「身正才卓」在意境上難以對接,亦排除;B項基本上也可對上上句,但「闊」字與對字的「靜」同屬仄聲,已犯對聯忌諱,「情深海闊」中「情深」與「海闊」並無聯系,而且「心平浪靜」與「情深海闊」也不存在多大關系,比較起來「志遠天高」與「心平浪靜」就存在一定的邏輯聯系,全句平仄相對,意境相合,屬最工整的對句,當選A。) 二6.【解析】 B(選項中「無條件禁止一切基因重組研究以避免可能導致的無法預知的後果」,比較原文「在全世界范圍內無條件禁止一切有可能導致無法預知後果的基因重組研究」,可知B項中意思變為了禁止一切基因研究,而原文只是禁止可能導致無法預知後果的基因重組研究,屬范圍擴大。這真是似是而非,一切要仔細辨析。)
8.【解析】 D(「科學反對它自己」,並不是指「新科學」與「舊科學」。) 9.【解析】 A(「季」即排名最後一個,如「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季父即叔父,那麼季秋即晚秋。)
10.【解析】 C(兩個「以」均在謂語前,作連詞,A項中前一個「其」是代詞,後一個表希望語氣副詞,可譯為「還是」;B項中前一個「於」表比較,譯為「比」,第二個「於」表對象,譯為「對於」,這一選項最有迷惑性,事實上,匹夫不可能與社稷比,只能說對於社稷有重大意義;D項中第一個「者」表示「的人」,後「者」錶停頓兼判斷,這一選項也容易誤選,粗心一看都是「者……也」為判斷句,其實仔細分辨即可判斷正誤。)
11.【解析】 C(C項的表述出自原文「予問其故,秦子曰:『予世之介士也,性所不樂不能為,言所不合不能交,飲食起居,動靜百為,不能勉以隨人,令一為吏,皆失已而惟物之應,少自偃蹇,悔禍隨至』」,秦少章不快樂的原因是「性所不樂不能為,言所不合不能交」,那麼,「令一為吏,皆失已而惟物之應,少自偃蹇,悔禍隨至」只是不快樂的結果。)
12.【解析】 (1)人不經歷磨難,智慧就不明達。(2)如今卻是妻子兒女靠我養活,想不做官,也辦不到。(3)賞賜給他車輛馬匹卻推辭的人,是不害怕步行的人。
13.【解析】 引用重耳流亡、子胥出奔的故事,說明遭遇困境、憂患等遷變,能使人彌補不足,增進能力,學到更為豐富的東西。

⑥ 2009高考語文湖南卷詩詞鑒賞答案

2009高考語文湖南卷詩詞鑒賞答案:

14、閱讀下面的詩詞,根據提示,完成賞析。(7分)
三月晦日偶題
秦觀
節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兒女挽留春。
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
點絳唇
元好問
醉里春歸,綠窗猶唱留春住。問春何處,花落鶯無語。
渺渺予懷,漠漠煙中樹。西樓暮,一簾疏雨,夢里尋春去。
⑴詞多富情趣,而宋詩多理趣。請從作品中對春逝態度的角度,分析秦詩之理趣、元詩之情趣是如何表現的。(5分)
秦詩之理趣
元詩之情趣
⑵《點絳唇》一詞起句與結句頗有藝術特點。起句「醉里春歸」深婉有致,「醉里」可見作者沉迷於春景,但「春歸」卻明確點出「春去也」之無奈,奠定了全詞的基調。結句「夢里尋春去」。(2分)
【解析】
(1)題考查對詩歌風格的比較;(2)題考查詩歌表現手法的分析。答題思路是:風格+例子+簡析。例子最好是關鍵詞,不必完整引用。(1)要抓住區別點「理」、「情」入手,結合具體詩句;(2)一般地,開頭和結尾首尾呼應;結尾點題。詩歌講究含蓄的特點與兩個句子結合起來分析。
【參考答案】
⑴秦詩之理趣:作者闡發了季節更替、風物變化乃自然之理,認為春天固然美好,「留春」的痴心兒女對春逝無需遺憾,夏天深幽的樹蔭也足以怡人。
元詩之情趣:作者用「綠窗猶唱」「花落」「鶯無語」「煙中樹」「暮」「疏雨」「夢」等詞語刻意營造春逝之氛圍,用「留春」「問春」「尋春」等傳達出他對春逝的悵惘意緒。
⑵結句「夢里尋春去」語淡情濃,表明作者不忍春逝,著意到夢中尋覓春天的蹤跡,正可見(現實世界中)春逝之無可挽回,起結回環,結句更凸顯此詞蘊藉之特點。
【賞析】
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秦觀的《三月晦日偶題》,富有哲理,蘊含「理趣」。「三月晦日」,即暮春三月的最後一天,過了這天,意味著時令進入夏季。春去的傷感,對於情感敏銳的人而言,不言而喻。但這首詩,卻反其道而行之,寫出了新意。「節物相催」,是自然規律,非人力所能為。因為新陳代謝,是自然運行的鐵的規律!但那些「痴心兒女」卻想「挽留春」,不欲讓春歸去。這樣寫足了人們對春將逝去時的悵惘之感。為詩的後兩句翻出新意,做了充分的鋪墊。
後兩句,反振一筆,如異峰突起,醒人耳目。繁華似錦(「芳菲」)的春天歸去,又有什麼值得留戀的呢?那「陰陰」的「夏木」同樣「可人」呢!詩人的樂觀、豪放、豁達,躍然紙上!
元好問《點絳唇》詞
詞中沒有著意渲染殘春景色,而是旁處落筆,側筆取妍。起句「沙際春歸」,語似直露,而畫面見於文字之外。為什麼說春從水邊歸去呢?春來先遣楊柳青,是春在柳梢頭;而暮春時節,春色似乎和柳絮一道隨著流水飄走了。故吟詠「沙際春歸」四個字,乃覺無字處有意,空白處皆是畫。
次句「綠窗猶唱留春住」,詩思奇妙。不說自己思春惡春,卻說旁人春歸而不知,猶自痴情挽留。綠窗中人或是歌妓之流。或許不必定有此人此唱,不過是作者設置的一種境界,借說綠窗少女的歌聲以表達自己惜春的情懷。這是詞體幽微宛轉處,作者掌握和運用得很成功。
「問春何處,花落鶯無語」二句,熔鑄前人詞中意象,而翻進一層,歐陽修《蝶戀花》:「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王安國的《清平樂》:「留春不住,費盡鶯兒語」。黃庭堅《清平樂》:「春無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鸝。百月兆無人能解,因風飛過薔薇」。上述諸作,或問花,或問鳥,不論是落花還是鶯啼,總還有點春天的影子。在這首詞中,不僅是問而無答,乃更無可問訊。「花落鶯無語」,春光老盡,連點聲息都沒有了。
詞人對春天的深情眷戀,在詞中表現為一種徒勞的追尋。起句既說「春歸」,已是無可置疑,然而還要「問春」。問而無答,則繼之以遠眺、尋覓。「漠漠煙中樹」,意象似從謝眺「遠樹暖阡阡,生煙紛漠漠」。李白「平林漠漠煙如織」化來,是高樓遠眺之景,又彷彿「涉涉吟懷」的物化形態。極目遠望,不見春之蹤影,只有在日暮歸樓後,隔簾疏雨生中,求得好夢,夢中去尋覓了。
結句「夢里尋春去」,語淡情深。現實之春確已逝去,而詞人不作絕望頹唐之想,還要到夢境中去追尋。這種對美好事物的執著追求,也正反映了詞人年輕健康的心理情緒。
這首詞所表現的是傳統的傷春主題。但不是濃重的感傷,而是淡淡的悵惘。詞人是年輕的,情調也是健康而執著的。

——————————

⑦ 2007年湖南高考語文試卷

2007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湖南語文卷評分細則及答案詳解
一、語言知識及運用(15分,每小題3分)
1. 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讀音全都正確的一組是
A.颯爽sà 框架kuàng 榛莽zhēn 大廈shà
B.睦鄰mù 河畔bàn 棲息qǐ 文牘dú
C.發酵xiào 混淆xiáo 綏靖jìng 楔子xiē
D.手絹juàn 軸心zhóu 土坯pī 正月zhèng
答案:A
解析: B. 河畔pàn C. 發酵jiào D.正月zhēng
2. 下列句子中有錯別字的一句是
A. 寒冬臘月,買一些水仙,用小泥盆栽上或用小瓷碗盛清水供上,就可以坐對窗頭案上著意欣賞一番
B. 與人間世事變幻、朝代更迭一樣,羅布泊也經歷了幾榮幾衰,曾經的浩瀚大湖如今變成了茫茫沙海。
C. 科學研究不能急功進利,而應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前進,這樣才能實現自己的目標,登上光輝燦爛的頂峰。
D. 少小觀潮江海上,常常壯懷激烈,遐想著未來;晚歲觀潮,則大多回頭審視自己的七色人生,咀嚼著多歧的命運
答案:C 急功近利
3.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句是
A.回到住所,我饒有興味地翻看著一張張劇照,耳邊又隱隱奏起城隍廟小戲台的流雲之響和繞梁之聲。
B.在《哈利 波特》系列電影中,導演藉助匪夷所思的特技,為銀幕前的我們打開了一扇扇魔法的大門。
C.附庸風雅的人主觀意圖是為了裝點門面,但他們不去學野蠻,卻來學風雅,也總算見賢思齊,有心向善,未可厚非。
D.由於構思精巧,章法嚴密,這幅巨型國畫表現的人物與場景雖然眾多,但卻具有內在聯系,畫面上各部分水乳交融。
答案:D 水乳交融:像水和乳汁融合在一起,比喻關系非常融洽或結合十分緊密。這里形容畫面各部分的配合顯然不當。
A饒有興味:很有興味
B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談行動離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據常情所能想像的。
C未可厚非: 厚非:過分責難、責備。不能過分責備。指說話做事雖有缺點,但還有可取之處,應予諒解。
4、下列各句中有語病的一句是
A.當我在一個白夜從易卜生的故鄉斯凱恩返回奧斯陸的時候,沿途那幽深的有野鹿出沒的森林裡,那起伏著綠色的松濤的山谷里,到處都響著娜拉出走時的關門聲。
B.文學經典是歷史的回聲,是審美體驗的延伸,也是後代作家超越自我的精神刻度,作家只有在與經典大師的競爭中,才能拓展文學的想像空間,為未來提供嶄新的審美體驗。
C.三峽圍堰爆破使用的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數碼雷管,每個雷管都有唯一的編號,就像我們的身份證有自己的號碼一樣,而且人們還能像給手機設定鬧鈴那樣,給每個雷管單獨設定起爆時間。
D.中國史學家在世紀之交進一步提升了自己的辨析能力,越來越顯示出相當高的學術含量,從對外國史學的一般性介紹走向研究和判斷的層面,從而為中外史學家的真正對話提供了可能和前提
答案:D
解析:

以下內容需要積分達到66才可以瀏覽
「中國史學家」「顯示」「學術含量」搭配不當。應改為在「越來越顯示相當高的學術含量前加「其作品」
5.下列各項中最適合填在橫線上的一項是
某校邀請著名學者劉教授來校講學,在向全校師生作介紹時,校長的話中有這樣一段:「劉教授是我校的校友,他長期從事學術研究,成果豐富,貢獻卓著,去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A. 這既是他本人的榮耀,也是敝校的榮耀
B. 這既是他的光榮,也是我們學校的光榮
C. 這既是本校的自豪,也是他本人的自豪
D. 這既是他的驕傲,也是全國人民的驕傲
答案:B
解析:這里既考了「得體」也考了「連貫」。考慮是否符合語境,可以排除A,「他本人」「敝校」太過於書面化;考慮是否連貫,可以排除C 和D,C由「學校」到「本人」不合邏輯,D中由「他」個人到「全國人民」跳躍性太大,且與前面「校友」的交代無照應關系;
二、現代文(一般社會科學類、自然科學類文章)閱讀(12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
最近在死海中發現了一種叫嗜鹽菌的極小微生物,對它的研究,讓科學家們探知了更多有關生物技術和癌症的秘密,也許還有助於解決一個難題:如何讓宇航員在太空旅行中免受宇宙射線的傷害。宇宙射線能穿透宇航員的身體,損傷人體細胞中的DNA,引發癌症和其他疾病,DNA損傷也是生活中地球上的人類患各種癌症的原因之一。
嗜鹽菌似乎是修復DNA損傷的高手。為了解其中的奧秘,馬里蘭大學在美國航空航天局的資助下進行了一系列研究。研究人員用輻射轟擊法破壞嗜鹽菌的DNA,使其分裂成碎片,但穹們在幾個小時內就能將所有的染色體「召集」到一起,重新恢復正常功能。嗜鹽菌為何能有如此頑強的生存能力?馬里蘭嗜鹽菌研究項目主任喬斯林?迪魯吉羅認為,根本的原因於嗜鹽菌是在一個原本就不適合生命生存的地方生存和進化的。死海海水的鹽濃度是正常海水的5—10倍,多數海洋生命在死海里會很快死亡。高鹽濃度導致與輻射類似的後果,使有機體的細胞,特別是細胞中的DNA受損。在這種含鹽量極高的極端環境中生存和進化,正是嗜鹽菌能夠承受輻射和其他惡劣環境的原因。在強烈的紫外線光束的照射下,多數微生物會全部死亡,但80%的嗜鹽菌活了下來,且能繼續正常生存和繁殖,研究人員還做了一個實驗,將含有嗜鹽菌細胞的海水置於模擬太空的真空環境里,結果水分很快蒸發,留下的鹽分形成了含有微量水分的結晶體,嗜鹽菌細胞躲藏在這些像一個個小房子似的鹽的晶體里,能避免進一步的乾燥缺水,可以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處於半休眠狀態。如果鹽的晶體有機會重新溶入有水環境中,嗜鹽菌細胞會重新活躍起來,修復由於缺水引起的DNA損傷,迅速恢復正常的生存活動。
嗜鹽菌為何能在這一系列實驗中存活下來?迪魯吉羅研究小組和西雅圖系統生物技術研究所的科學家們用現代基因測試工具觀察嗜鹽菌細胞DNA受損的全過程,發現嗜鹽菌在受到強烈紫外線照射和被置於模擬太空的真空環境後,其整套「分子修復工具」都被激活了。所謂「分子修復工具」是一種叫做酶的蛋白質。嗜鹽菌里有著一定數量承擔修復工作並「隨時待命」的酶,當受到致命劑量的輻射照射時,這些「埋伏」著的酶會很快出動,並DNA進行「搶救」,然後其他種類的酶繼續其修復工作,並激活產生這些酶的基因。迪魯吉羅研究小組還發現,在嗜鹽菌2400個基因的基因組里包含了好幾套獨特的DNA修復「工具」。嗜鹽菌的這些DNA修復「工具」,有的其他動植物也有,有的則是細菌才有的,還有的是一種叫做archaea太古代微生物(嗜鹽菌所屬的種類)所特有的,嗜鹽菌則擁有所有這些修復「工具」,此外,它還有幾種別的物種所沒有的新奇的DNA修復「工具」。所有這些DNA修復「工具」,對研究人類的DNA修復功能具有重要意義,也許能為增強人體修復DNA受損的自然能力開辟新的途徑,並將極大地造福於太空旅行的宇航員,因為archaea太古微生物中的許多修復蛋白質為真核細胞(包括你我在內的生命組成形式)中的修復蛋白質非常相似。
6.依據原文,不屬於科學家們所做的嗜鹽菌實驗的一項
A.觀察嗜鹽菌在高鹽濃度環境中是否具有承受強輻射的能力
B.觀察嗜鹽菌在其DNA被破壞之後能否重新恢復正常功能
C.觀察嗜鹽菌細胞在模擬太空的真空環境中是否能繼續生存
D.觀察嗜鹽菌細胞DNA在受損過程以探索其被恢復的奧秘
答案A
解析:文中無此義,研究人員分別觀察過嗜鹽菌在高鹽濃度環境中和強輻射條件下的生存情況。
7.下列關於「嗜鹽菌」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科學家們已經發現,即使DNA被分裂成為碎片,嗜鹽菌的染色體也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被「召集」起來。
B.因為嗜鹽菌原本就是在一個不適合於生命生存的惡劣環境中生存和進化的,所以它具有極強的抗輻射能力。
C.在模擬太空的真空環境里,多數微生物包括部分嗜鹽菌會死亡,但絕大部分的嗜鹽菌細胞會重新活躍起來。
D.嗜鹽菌是archaea太古微生物中的一種,它的許多修復蛋白質與人體真核細胞中的修復蛋白質非常想似。
答案C
解析:文中原句為,「在強烈的紫外線光束的照射下,多數微生物會全部死亡,但80%的嗜鹽菌活了下來,且能繼續正常生存和繁殖」。混淆了環境特點。
8、依據原文,下列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A.迪魯吉羅研究小組與西雅圖系統生物技術研究所的科學家通過觀察嗜鹽菌細胞DNA受損的全過程,發現它有好套獨特的DNA修復「工具」
B.在嗜鹽菌中,「隨時待命」以對受損的DNA進行「搶救」的酶,與繼續進行修復工作的其他種類的酶,都屬於「分子修復工具」。
C.在強烈的紫外線光束照射下,只有80%的嗜鹽菌的整套「分子修復工具」被激活,它們會很快出動,對那些受到損傷的DNA進行「搶救」
D.在極端的乾燥環境甚至真空環境中,嗜鹽菌也能繼續生存並正常繁殖,因為其承擔修復工作並「隨時待命」的酶會修復細胞中的DNA損傷。
答案:B
解析:A科學家們通過觀察嗜鹽菌細胞DNA受損的拿過程,發現的是「嗜鹽菌在受到強烈紫外線照射和被置於模擬太空的真空環境後,其整套分子修復工具『都被激活了」。而不是「有好幾套獨特的DNA修復『工具』」
C 應該是所有嗜鹽菌的整套「分子修復工具」都被激活了,但80%的嗜鹽菌活了下來。
D「繼續生存並正常繁殖」有誤。
9.依據原文信息,下列推斷正確的一項是
A.高鹽濃度導致與輻射類似的後果,在強烈紫外線輻射下嗜鹽菌的存活率達80%,因此在高鹽濃度海水嗜鹽菌的存活率也約為80%。
B.實驗證明嗜鹽菌在模擬太空的真空環境中仍能繼續生存,可見嗜鹽菌在完全無水的極端乾燥環境中也可存活下來,或處於半體眠狀態。
C.如能獲取嗜鹽菌特有的DNA修復「工具」並將其移植到人體中,那麼人類也能在致命的紫外線照射下和極端乾燥的真空環境里生存。
D.美國航空航天局之所以願意資助嗜鹽菌的研究項目,一個重要原因是希望它有助於解決宇航員因受宇宙射線傷害而引發各種疾病的難題。
答案D
解析:A中相似的結果是指「使有機體的細胞,特別是細胞中的DNA受損,
B文中的「嗜鹽菌躲藏在這些像一個個小房子似的鹽的晶體里,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處於半休眠狀態」,而這些晶體是「含有微量水分」,如果要恢復正常的生存活動,則要「鹽的晶體有機會重新融入有水環境中」,所以推斷錯誤。
C過於主觀。文中是說「也許能為增強人體修復DNA受損的自然能力開辟新的途徑。

三、文言文閱讀(21分,其中選擇題每小題3分,翻譯題9分,簡答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小題。
明主之道,如有若之應宓子也。人主之聽言也美其辯,其觀行也賢其遠。故群臣士民之道言者迂弘,其行身也離世。
宓子賤治單父。有若見之曰:「子何臞1也?」宓子曰:「君不知賤不肖,使治單父,官事急,心憂之,故臞也。」有若曰:「昔者舜鼓五弦、歌《南風》之詩而天下治。今以單父之細也,治之而憂,治天下將奈何乎?故有術而御之,身坐於廟堂之上,有處女子之色,無害於治;無術而御之,身雖瘁臞,猶未有益。」
楚王謂田鳩曰:「墨子者,顯學也。其身體則可,其言多而不辯,何也?」曰:「昔秦伯嫁其女於晉公子,令晉為之飾裝,從衣文之媵七十人。至晉,晉人愛其妾而賤公女。此可謂善嫁妾,而未可謂善嫁女也。楚人有賣其珠於鄭者,為木蘭之櫃,薰桂椒之櫝,綴以珠玉,飾以玫瑰,輯以翡翠。鄭人買其櫝而還其珠。此可謂善賣櫝矣,未可謂善鬻珠也。今世之談也,皆道辯說文辭之言,人主覽其文而忘有用。墨子之說,傳先王之道,論聖人之言,以宣告人。若辯其辭,則恐人懷其文忘其直,以文害用也。此與楚人鬻珠、秦伯嫁女同類,故其言多不辯。」
宋王與仇齊也,築武宮。謳癸倡,行者止觀,築者不倦。王聞,召而賜之。對曰:「臣師射稽之謳又賢於癸。」王召射稽使之謳,行者不止,築者知倦。王曰:「行者不止,築者知倦,其謳不勝如癸美,何也?」對曰:「王試度其功。」癸四板,射稽八板;擿其堅,癸五寸,射稽二寸。
夫良葯苦於口,而智者勸而飲之,知其入而已己疾也。忠言拂於耳,而明主聽之,知其可以致功也。
10.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有處女子之色,無害於治:害:妨害
B.其身體則可 體:實踐
C.謳癸倡,行者止觀 倡:倡導
D.王試度其功 度:衡量
答案:C
解析: 倡:通「唱」,唱歌
1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人主之聽言也美其辯 王無異於百姓之以王為愛也
B.人主覽其文而忘有用 與時俯仰以通其狂惑
C.則恐人懷其文忘其直 於其身也,則恥師焉
D.臣師射稽之謳又賢於癸 故燕王欲結於君
答案:A:之,前後都是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B前「其」,第三人稱代詞,它的,它們的;後「其」第一人稱代詞,自己的
C前「則」表假設,那麼;後「則」表轉折,卻
D前「於」連詞,表比較;後「與」,介詞,和,與。
12.下列各句對文章的闡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韓非子在本文中闡述了「明主之道」,他指出,作為「明主」。一個重要的方面是治國有「術」,而不在於事必躬親。
B.在作者看來,「舜鼓五弦、歌《南風》之詩而天下治」以及「人主之聽言也美其辯」都是治國有「術」的表現。
C.韓非子認為,君主「聽言觀行」,應注重其「功」「用」,而不應被事物的種種表象迷惑,去追求不切實用的東西。
D.文中作者連用三個有關進言的事例說理,進言者有若的論「治」、田鳩的談「文」和謳癸的說「謳」都極為生動。
答案:B
解析:「人主之聽言也美其辯」不是治國有「術」的表現。

13、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9分,每小題3分)
(1)身雖瘁臞,猶未有益
譯文:自己即使憔悴、清瘦,還是沒有益處。
解 析:三個計分點:「雖」 「 瘁臞」「猶未有益」,每個計1分。
評分細則:雖,譯為「即使」,表讓步,答成「即便」「就算」等相近表述,也給1分;答「雖然」,不給分。
「瘁」,憔悴;「臞」,消瘦。「瘁臞」兩字均有「瘦」這層意思,答成「消瘦」「瘦弱」「枯瘦」等也給1分。
(2)從衣文之媵七十人。
譯文:使七十個穿華麗衣服的陪嫁侍妾跟隨。
解 析:三個計分點:「從」「衣文」「媵」,第個計1分。
「從」有使動意味。如《鴻門宴》「從沛分百餘騎來見項王」。
「衣文」,「衣」為動詞,穿著;「文」,取其本義,線條交錯的圖形,花紋,此處是指有花紋和圖形的衣服,即華麗的衣服。
「媵」譯為「陪嫁的侍妾」。如遺漏了「陪嫁的」這個消息,不給分;如答「妾」,也給1分。
(3)知其入而已己疾也
知道它(良葯)喝進去就能使自己的病治好
解 析:三個計分點:「其」「入」「已己疾」,每個計1分。
「其」指示代詞,代前文「良葯」。
「入」,「喝下」之意。
「已己疾」,譯為「使自己的病治好」。
14.原文說「此與楚人鬻珠、秦伯嫁女同類」,「此」指什麼?請聯繫上下文作答。(3分)
答:指墨子「若辯其辭」
解 析:這里考查的是代詞「此」所代指的內容,結合上文「墨子之說,傳先王之道,論聖人之言,以宣告人。若辯其辭,則恐人懷其文忘其直,以文害用也」加以概括可得。
評分細則:如僅答出「若辯其辭「,沒有行為主體「墨子」,只給2分;如答「墨子之說」,則與標准答案相反,不給分;
考生如引用原文作答,以「若辯其辭」或「若辯其辭,則恐人懷其文忘其直,以文害用」作答,均給2分;如僅引用「則恐人懷其文忘其直,以文害用」或「以文害用」,則給1分;
如果雖出現「若辯其辭」這個關鍵詞,但還引用了「墨子之說,傳先王之道,論聖人之言以宣告人」,或「今世之談也,皆道辯說文辭之言」句作答,則只能給1分。

譯文:
英明君主的治國原則,就像有若回答宓子時所說的那樣,治國要有術。君主聽取言論時,欣賞說話人的口才;君主觀察行動時,贊賞他們的遠離實際。所以群臣、士人、百姓講話都深遠闊大,行為也遠離實際。
宓子賤治理單父這個地方,有若來拜見他,說:「您為什麼瘦了?」宓子賤說:「國君不知道我沒有才能,讓我治理單父,政事緊急,心裡憂慮,所以瘦了。」有若說:「從前虞舜彈奏五弦琴,歌唱《南風》之詩,天下就太平了。現在單父這樣小,治理它還憂慮,治理天下將怎麼樣呢?所以掌握術來統治國家,身子坐在朝廷里,臉上有少女的紅潤氣色,對治理國家沒有什麼妨害;不掌握術而治理國家,即使身體勞累、消瘦,還是沒有什麼益處。」
楚五對田鳩說:「墨子,是聲名顯赫的學者。他親自實踐是可行的,但是他的言論卻多而不動聽,這是為什麼?」田鳩說:「從前秦伯把女兒嫁給晉國公子,讓晉國修飾打扮他的女兒,隨著陪嫁去的衣著華麗的女子有七十人。到了晉國,晉國人喜歡陪嫁的妾而看不起秦伯的女兒。這可以說是善於嫁妾,不能說是關於嫁女。楚國有個人到鄭國去賣珠子。做了一個木蘭的匣子,匣子又用肉桂和花椒熏過,用珠子和寶玉點綴,用玫瑰來裝飾,積聚起綠色的翡翠。鄭國人買了他的匣子卻退還了他的珠子。這可以說是善於賣匣子,不可以說是善於賣珠子。現在世上的言論,都說一些漂亮動聽的話,君主只看到他的文辭華麗卻忘記了它是否有用。墨子的學說,傳播先生之道,論述聖人之言,以宣示人們。如果修飾他的言辭,擔心人們就會流連於文采而忘記了它的價值,因為言辭而損害了實用。這和楚國人賣珠子,秦伯嫁女兒是同類的事,所以他的言論雖多卻並不動聽。
宋王和齊國作對,修築武宮。一個名叫癸的歌手唱著歌,行人停下來觀看,修築的工人不知疲倦。宋王聽說此事,就召見歌手癸並賞賜他。歌手癸回答說:「我的老師射稽唱得比我還好。」宋王召見射稽讓他唱歌,行人不停步,修築的人感到疲倦。宋王說:「行人不停步,修築的人感到疲倦,射稽唱得不如你好,這是為什麼呢?」歌手癸回答說:「您可以檢查一下我們的功效。」癸唱歌時修築的人只築了四板,而射稽唱歌時卻築了八板;檢查牆的堅度,癸唱歌時築的牆能戳進去五寸,射稽唱歌時修築牆能戳進去二寸。
良葯苦口,可聰明的人都鼓勵自己喝下去,知道喝下去以後自己的病能痊癒。忠言逆耳,可英明的君主卻願意聽取,知道它可以達到功效。

四、古詩詞鑒賞與古詩文默寫(11分)
15.閱讀下面的宋詩,按照要求,完成賞析(5分)
示長安君
王安石
少年離別意非輕,老去相逢亦愴情。[1]
草草杯盤供笑雨,昏昏燈火話平生。
自憐湖海三年隔,又作塵沙萬里行。
欲問後期何日是?寄書應見雁南征。
註:長安君為王安石(1021—1086)的大妹,工部侍郎張奎之妻,封長安縣君。些詩為王安石於宋仁宗嘉佑五年(1060)出使遼國前所作。此時他尚未拜相變法
詩中表現了「愴情」之感,請就中間兩聯逐聯賞析作者是如何表現這種情感的。
答:頷聯:(1)「供笑語」表達了相逢的歡樂,「話平生」則道盡了人生的滄桑:二者相互映襯,更添一層悲涼況味(2)「草草杯盤」「昏昏燈火」營造了氛圍,在這樣的環境中,詩人更容易生發悲愴之情。(3)「草草」「昏昏」是疊詞妙用。「草草」可見酒菜的簡單,歡聚中有些許不足;「昏昏」則烘託了人物情感,暗示了將別的傷痛。
頸聯:(1)「自憐」與「又作」貫通一氣,詩人藉此直抒胸臆,表達了心中的萬端悲慨。
(2)「湖海」久隔,「塵沙」遠赴,旦夕間重逢又別,且是出使不無艱險的遼國,時空的拓展將悲意又加深了一層。
(3)「三年」言時間之長,「萬里」謂距離之遠,以數字入詩,一縱一橫,使悲情更為濃烈。
解 析:從內容、手法、語言三個方面分析。
評分細則:答到要點,分析合理,一個要點記1分,答對四個及四個以上記5分。只是摘引了詩中與要點相關的字詞,沒有分析或分析不合理,不記分。
答題不在參考答案之內的,能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
表述條理清晰,語言流暢得體,分析到位,結構完整,可酌情增加1分。

閱讀全文

與2009湖南學考試卷語文答案解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