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榆林市農業「三新模式」是哪三新
十年前,種田還是傳統的牛拉犁、人執杖,牛拉車、人後推。而如今,農機購置回補貼政策的實施答,讓以山高坡陡為典型特徵的榆林農村也逐步實現機械化作業,種田用上了播種機,運輸用上了拖拉機。
榆林市在打造特色農業的同時,把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列為實現榆林農業更新換代和品牌化發展的關鍵,每兩年一次的農業產業化經營重點龍頭企業認定和一年一度的農業產業化經營重點龍頭企業運行監測,市農業局嚴格把關,嚴格審查,淘汰發展緩慢的,增補發展速度較快、有發展前景的農業企業。政府出台優惠政策,引進適合榆林生長、提高產量、市場價格較高的農作物新品種,政府以科技特派員的名義提供全程的農業技術跟蹤服務,正是這種「三新」模式為榆林成功踏上新農業時代提供了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