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樣用文言文告訴別人名字幾點去一個地方
原文:孫晷(guǐ),字文度,吳國富春人。晷為兒童時,神明清審,志氣貞立。及長,恭孝表約,學識有理義。雖家豐厚,而晷常布衣蔬食,躬親壟畝,誦詠不廢,欣然獨得。父母起居嘗饌,雖諸兄親饋,而晷不離左右。富春車道既少,動經江川,父難於風波,每行乘籃輿,晷躬自扶侍,所詣之處,則於門樹下籓屏之間隱息。兄嘗篤疾經年,晷躬自持侍,葯石甘苦,必經心目,跋涉山水,祈求懇至。見人飢寒,並周贍之,鄉里贈遺,一無所受。親故有窮老者數人,恆往來告索,人多厭慢之,而晷見之,欣敬逾甚,寒則與同衾,食則與同器,或解衣推被以恤之。時年飢谷貴,有人偷刈其稻者,晷見而避之,須去而出,既而自刈送與之。鄉鄰感愧,莫敢侵犯。譯文:孫晷,字文度,是吳國富春人。孫晷還是兒童的時候,內心聰明精細,志氣堅定。長大了,他對待兄長恭敬,對待父母孝順,衣著簡朴,學識有理論深度。雖然家資豐厚,但是孫晷常常穿著布衣,吃著粗糙的食物,親自到田野里耕作,誦讀詩書也沒有廢馳,高高興興地有自己獨到的收獲。父母的起居飲食,即使是兄弟們親自饋贈的,孫晷也不離左右地照顧。富春一帶車路少,出門動不動就要經歷江河,而他的父親難於經受江海的風波,每次出乘坐籃輿,孫晷都親自服侍,所到這處,他都會藏在在人家門前、樹下、籬笆或屏風休息、等待。他的哥哥曾經多年患病,孫晷親自扶持伺候,葯的甜苦,他都一定要嘗一嘗、看一看,跋山涉水懇求醫生登門為哥哥醫治。孫晷看見別人吃不飽,穿不暖,都會周濟贍養他,鄉里贈送給他的東西,他一概不接受。親朋中有幾個窮苦的老年人,經常來向他索要東西,人們大多嫌棄怠慢他們,但是孫晷看見他們,總是高興、恭敬地很,冷的時候與他們同床而卧,吃飯就與他們共同使用器皿,或者脫下自己的衣服給別人穿,把自己的被子推給別人蓋。當時年成歉收,谷價很高,有的人就偷割他家的稻穀,孫晷看見了就躲開他,等著他離開了才出來,然後自己了些稻穀給那人送去。鄉里鄰居非常感激、慚愧,沒有人敢再來侵犯他的。(本人自譯,個別地方可能不確,僅供參考。)
⑵ 須去而出翻譯
(1)本題考查理解對文言實詞含義的辨析能力.理解詞語的含義時要注意文言詞語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和古今異義;能結合具體語境來准確辨析即可.涉及的詞語都是常見的文言實詞.解答時要聯繫上下文,根據語境作出判斷.
①句意:總是前來訴苦索要物品.恆:總是
②句意:歡喜的態度比以往更甚.逾:通「愈」,更加
(2)本題考查翻譯語句.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然後思考命題者可能確定的賦分點,首先要找出關鍵實詞、虛詞,查看有無特殊句式,運用「留」「刪」「調」「換」「補」的方法,直譯為主,意譯為輔.並按現代漢語的規范,將翻譯過來的內容進行適當調整,達到詞達句順.
「晷見而避之,須去而出」句意:孫晷見到卻避開,等到那人離開才出現.故選:C.
(3)本題考查理解課文內容.解答此題的關鍵是根據題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內容,找出相關的語句,概括即可.閱讀全文,了解內容,從「保護他人自尊心」「寬以待人」「體諒他人的難處」等方面來回答.
答案:
(1)①恆往來告索 (總是) ②欣所逾甚(通「愈」,更加 )
(2)對畫線句「晷見而避之,須去而出」翻譯正確的一句是( C ):(3分)
(3)①人多厭慢之,欣所逾甚
②示例:保護他人自尊心;寬以待人;體諒他人難處;選擇恰當的方式幫助人
⑶ (9分)孫 晷孫晷①見人飢寒,並周贍②之,鄉里贈遺,一無所受。親故有窮老者數人,恆往來告索,人多厭慢
小題1:(1)總是(2)離開 小題2:C 小題3:保護他人自尊;寬以待人;體諒他人難處;選擇恰當的回方式幫助別人。(回答任答意三點即可得滿分) ⑷ 求一個語文文言文翻譯,或者告訴我文言文的名字,具體點
孫晷字文度是吳國富春人,吳國伏波將軍孫秀的曾孫子。孫晷是孩童的時候,從沒有被呵斥過。顧榮見到後稱贊他,對他的外祖父薛兼說:「這個孩子神色清明,有志氣,不是普通的兒童。」等他長大後,為人恭敬孝順,熟知理法和禮義。每次獨自處在幽暗的地方,行容舉止從不有所改變。即使家裡家產豐富,而孫晷常常穿著麻布衣服只吃青菜,親自種田,從不間斷讀書,愉快地獨自生活。父母欣慰他這樣,想讓他放鬆,而他早晨起來晚上睡覺,沒有暫時的鬆懈。父母的衣食起居,雖然哥哥們經常給予,但孫晷卻不離開父母左右。富春的道路較少,經常需經過山河,父親難以經受風波,每次出行孫晷都親自服侍,所到之處,就在門外樹下籬笆間悄悄休息,不想讓那家主人知道。哥哥曾經常年患病,孫晷親自服侍,用葯的味道,一定要先知道,跋山涉水去求醫,懇切地祈禱。聽說別人的優點,高興地像是自己有所得;聽說別人的缺點,難過地像是自己有所失。見到別人飢餓寒冷,就周濟他,鄉人的饋贈,從來不接受。親戚朋友中有貧窮而年紀大的人,常四處求告,人們大都厭惡他們,而孫晷迎見他們,更加愉快恭敬,冷了則與他們同蓋一條被子,餓了與他們同吃一鍋飯。有時解下衣服贈送被子來憐恤他們。遇到飢年糧食價格高,有人偷割他的稻子,他見到後避開,等那人走了,然後把自己的稻子割了送去。鄉鄰感激愧疚,沒有再敢侵犯他。 ⑸ 文言文孫晷中恆往來告索恆的意思
恆:常常,經常。 ⑹ 孫晷 文言文
19. B ⑺ 翻譯文言文
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顯諸仁,藏諸用,鼓萬物而不與聖人同憂,盛德大業至矣哉!富有之謂大業,日新之謂盛德。生生之謂易,成象之謂乾,效法之謂坤,極數知來之謂占,通變之謂事,陰陽不測之謂神。 ⑻ 文言文《晉書●列傳第三十二》翻譯
孫晷字文度是吳國富春人,吳國伏波將軍孫秀的曾孫子。孫晷是孩童的時候,從沒有被呵斥過。顧榮見到後稱贊他,對他的外祖父薛兼說:「這個孩子神色清明,有志氣,不是普通的兒童。」等他長大後,為人恭敬孝順,熟知理法和禮義。每次獨自處在幽暗的地方,行容舉止從不有所改變。即使家裡家產豐富,而孫晷常常穿著麻布衣服只吃青菜,親自種田,從不間斷讀書,愉快地獨自生活。父母欣慰他這樣,想讓他放鬆,而他早晨起來晚上睡覺,沒有暫時的鬆懈。父母的衣食起居,雖然哥哥們經常給予,但孫晷卻不離開父母左右。富春的道路較少,經常需經過山河,父親難以經受風波,每次出行孫晷都親自服侍,所到之處,就在門外樹下籬笆間悄悄休息,不想讓那家主人知道。哥哥曾經常年患病,孫晷親自服侍,用葯的味道,一定要先知道,跋山涉水去求醫,懇切地祈禱。聽說別人的優點,高興地像是自己有所得;聽說別人的缺點,難過地像是自己有所失。見到別人飢餓寒冷,就周濟他,鄉人的饋贈,從來不接受。親戚朋友中有貧窮而年紀大的人,常四處求告,人們大都厭惡他們,而孫晷迎見他們,更加愉快恭敬,冷了則與他們同蓋一條被子,餓了與他們同吃一鍋飯。有時解下衣服贈送被子來憐恤他們。遇到飢年糧食價格高,有人偷割他的稻子,他見到後避開,等那人走了,然後把自己的稻子割了送去。鄉鄰感激愧疚,沒有再敢侵犯他。 與語文新觀察孫晷文言文閱讀答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