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多言何益翻譯全文
多言何益翻譯抄全文:子禽問墨子襲說:"多說話有好處嗎?"墨子回答說:"蛤蟆、青蛙、蒼蠅一天叫到晚,口乾舌燥,雖然這樣,人們卻不聽它們的。現在我們來看早晨的雞,到黎明時啼鳴,天下人被它驚醒。多話有什麼用呢?唯有在切合時機的時候說話才有用。"
原文:子禽問曰:「多言有益乎?」墨子曰:「蛤蟆蛙蠅,日夜恆鳴,口乾舌敝。然而不聽。今觀晨雞,時夜而鳴,天下振動。多言何益?唯其言之時也。」
出處:《墨子·墨子後語》
道理:多說話不一定有好處,只有在適當的時候說話才是明智的,如果像蚊蠅一樣喋喋不休,非但沒有益處,還遭人厭惡。
作者簡介:墨子,名翟,戰國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科學家、軍事家。墨子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農民出身的哲學家。春秋末戰國初期魯國人,生卒年不詳,約為前479年—前381年以內。創立墨家學說,並有《墨子》一書傳世。
分析:墨子就「多言有益乎?」這個問題,採用舉例子,作比較的手法,說明了一個道理:說話不在於多少,而在於切合時機,抓住關鍵,一語道破。誦讀時按圖「多言有益乎?」這一問題,從對比的兩個方面去理解,得出「惟其言之時也」的道理。
② 子禽問曰:多言有益乎 墨子曰:蛤蟆蛙蠅,日夜恆鳴。口乾舌擗,然而不聽。今觀晨雞,時夜而鳴,天下振動
子禽向老師請教道:「多說話有好處嗎?」墨子答道:「蝦蟆、青蛙,白天黑夜叫內個容不停,叫得口乾舌疲,然而沒有人去聽它的。你看那雄雞,在黎明按時啼叫,天下震動,人們早早起身。多說話有什麼好處呢?重要的是話要說得切合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