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求07年高考北京卷的語文作文範文(兩篇)
2007年北京卷作文:春夜喜雨
「細雨濕衣看不見,閑花落地聽無聲」是唐朝詩人劉長卿在《別嚴士元》中的詩句。 曾經有人這樣理解這句詩:1、這是歌頌春天的美好意境。2、閑花、細雨表達了不為人知的寂寞。3、看不見、聽不見不等於無所作為,是一種恬淡的處世之道。4、這種意境已經不適合當今的世界……根據你的看法寫一篇作文。題目自擬,體裁不限。字數800以上。
滿分作文: 雨中漫步的感覺
這一個冬天雨水極少,土地已乾渴得張大了口,一道道地縱橫交錯,如復雜繁亂的心情。
想不到在今晚,剛吃過晚飯小雨便淅淅瀝瀝地來赴春天的約會了,讓我這個喜歡雨的人憑添了幾許喜悅。喜歡雨,是因為喜歡在雨中漫步的感覺,微斜的雨絲落在臉上,空氣中多了許多清新的味道,涼絲絲地沁人心脾,心情便豁然起來。我突然心生一種沖動,便撐了一把傘,在漫天蓋地的雨簾中漫步。
夜色沉沉,街燈已經閃爍起來,在雨霧中泛出柔柔的光,像情人深情的眼睛。那些千姿百態的燈光有的像串起的星,有的如成片的彩雲,有的彎成一道道彩虹,有的似花一樣在空中怒放,在天地中盡情地展示著各自的風采,給這鄉鎮的夜憑添了不知多少嫵媚。走在路上,看燈光的倒影,聽著雨滴飄落的聲音和著鞋跟輕輕地敲擊著水泥面,讓心情隨著雨一起飄逸。過往的車輛呼嘯而過……不會有人來打擾我的思緒,我的心一片寧靜。我喜歡寧靜,在寧靜中享受孤獨,今夜,對我來說,有一種別樣的愜意。
雨滴落地的聲音,是那樣柔和,牽著我的心,讓我想起曾經的浪漫故事……在今夜,可否還會有人和我一起聽雨?雁過的天空沒有留下翅膀的痕跡,可是纏綿的思緒早已銘刻在心,飽含深情的目光依然在盈盈地張望,粉色的夢幻依舊在心中漫延,流逝的時光總是美得那樣憂傷。我漫無目的地在街燈中前行,不知該向何方,只有一路向前。
絲絲的雨,綿綿的雨,灑落在我的周圍,像一張無形的網……恍惚間彷彿有個聲音似乎來自天簌,似曾相識,卻說不清是什麼,惹隱惹無地在飄過耳際。漸漸地,才慢慢地清晰起來,是那首不知道已經聽過多少回的凄怨的《二泉映月》在雨中飄逸開來,彷彿在向路人訴說著過往的雲*。
在這個清冷的雨夜,聽到這扣人心弦的聲音,眼前恍惚有一口清幽的泉,冷冷的月,冷冷的清暉,勾起的是人的無限思緒……
是誰在這個雨夜中彈起這水一般纏綿的曲子?
雨漸漸大了起來,舉首四望,路上已無任何的行人,只有路燈把我的身影在拉長拉長……
---------------------------------------------------------------------------------------------------------
2007北京市高考作文例文
2007北京地區高考作文題:給材料作文,劉長卿《別嚴士元》兩句詩「細雨濕衣看不見,閑花落地聽有聲」,好多人對這兩句詩有評論,根據這些評論材料,寫作文對《春夜喜雨》的不同評論。題目自擬,體裁不限,800字以上。
例文 無為的智慧
詩人杜甫雖然是現實主義大師,卻時常在自己的詩作中包孕道家的智慧。比如這首《春夜喜雨》,在我看來,就精妙地傳遞了老子「道法自然」、「道常無為」的哲學理念。而這種「無為」的精神境界,是很多中國人畢生追求的品格,也是實現「和諧社會」的終極途徑。
為什麼說「春夜喜雨」講得是道?從開篇第一句就可體味出: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所謂好的雨水並不是不期而至的,而是等待著合適的時機,降臨人間。第二句: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繼續頌揚著「好雨」的品格,它伴隨著夜風而來,默無聲息地滋潤萬物,不張揚,不做作,一切都在自然狀態中,沒有絲毫強求。這就是雨的品格,也就是杜甫心目中中國人應當具有的品格。
為什麼說「春夜喜雨」講得是無為呢?這裡面有一個觀念需要更正。很多人認為道家所謂「清凈無為」就是什麼都不做,平靜地等待死亡,這是一個錯誤的觀點。老子闡述「無為」的時候,特意解釋道:所謂無為,就是生而不有,為而不持,長而不宰。解釋起來,是說我們要尊重自然規律,不要大張旗鼓地去改變事物本來的狀態,要隨世間萬物的本性而因勢利導。而《春夜喜雨》為我們講述得就是這樣的道理。杜甫大師以雨喻人,暗示著我們應當效法清靜自然的狀態,在一種和諧之中把自己的職責履行好。或者,用季羨林先生常說的話來總結:天人合一。
《春夜喜雨》中所包孕的老子的智慧,直至今天仍對我們的社會有深刻的現實意義。由於追求經濟的高速增正,中國近年來逐漸成為全世界污染最為嚴重的國家。在騰飛的經濟輝煌之下,是一片片越來越灰暗的天空,一條條越來越骯臟的江河。這種為滿足自身慾念而不惜破壞自然規律的行為,已經讓中華民族品嘗到了苦果。幸運的是,國家的領導者們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和諧社會」的提出就是要我們回歸自然狀態,「輔萬物之自然」,不去違逆世界發展的規律,取得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雙重成就。
老子是2000多年前的人物,杜甫也已離世千餘年,但古人的智慧仍舊對我們今日的生活富有指導意義。在我看來,「春夜喜雨」應當成為當下無數中國人勵志和效仿的榜樣。在全社會都一股腦去模仿西方、追隨西方思潮的時候,老子的智慧給予我們一個嶄新的、本民族的視角,讓我們更加清楚地認識自己,認識這個世界。
希望能幫到你!!!!!!
② 給作文提供論點——2009年西城區高三期末考試語文作文(進入有材料)
海鷗老人
海鷗老人的名字叫吳慶恆,是一位普通的昆明市民。之所以叫他海鷗老人,是因為每年的秋天,昆明的滇池都會迎來大批的遷徙的海鷗,這個時候,總有一個老人,幾乎每一天都帶一些自己買來的麵包,去呵護這些美麗的海鷗。
老人很蒼老了,布滿皺紋的臉上,有一雙很善良的眼睛,肩上挎一個自製的泛白的布袋子,裡面裝滿了喂海鷗的食物,很細心,總是微笑著看著眼前飛上飛下的海鷗們。據老人講,這些海鷗很通人性的,當一隻海鷗受到傷害的時候,他會用凄厲的叫聲呼喚其他的海鷗離開,曾經有一個海鷗,因為遊客的抓捕,導致骨折,老人很小心地呵護著這只受傷的海鷗,從1992年起,老人每年都能看到這只受傷的海鷗來昆明,彷彿,海鷗很惦念這個風燭殘年的老人,飛臨昆明,也是一種探望和安慰吧。來公園遊玩的人很多,但沒有人知道老人的家境,只是聽他自己說每一個月只有四百多元的退休金,而他要用其中的三分之一給海鷗們買吃的東西。有的時候,由於老人病了,每月自己的開銷多了些,給海鷗們買東西的錢就少了,於是,老人就去飯館里撿拾別人丟掉的東西,用他的話說就是窮人要有窮辦法。
雲南電視台的記者們知道了老人的情況,請老人講述自己和海鷗們的故事,老人很激動,也許是寂寞太久了,看著老人激動忘我的講解,心裡升起了莫名其妙的傷感。臨到最後,記者和老人約好,要帶記者們去看海鷗晚上棲息的地方,那時海鷗的一個臨時的家。臨別之時,老人一直很客氣的道別,連說了幾個再見和謝謝,最後竟然摘掉了帽子,和鏡頭和記者朋友們道別,那種客氣的背後,實際上是一個人的涵養和尊貴。隔天約見的時間到了,老人並沒有赴約。又隔了幾天,記者忽然見到了老人,老人低著頭,已經沒有了往日的精神,他坐在滇池水邊的石凳上,很沉靜,只是用手無力的把麵包伸向海鷗。記者問老人情況,老人的聲音很低,很安詳的告訴記者,這幾天病倒了,幾天的時間,只喝了一碗面條。過了一會,老人說他很累,想回家休息。夕陽中,留給人們的是老人蹣跚的背影。
又過了一些天,年輕的記者朋友們很掛念老人,經過了很多打聽,終於知道了老人的家,等走過彎彎曲曲的巷子,看到的卻是老人已經去世的消息。經詢問才知道。老人的名字叫吳慶恆,是早年西南聯大的學生,建國後受到了政治的迫害,沒有了家庭,老人一生孤獨,海鷗成了他孤寂晚年的唯一的朋友。
後來昆明的人漸漸知道了海鷗老人的情況,自發的捐款,塑了一尊老人的像,依靠在滇池,微笑中若有所思。這算是對老人的告慰。
紀念海鷗老人——吳慶恆先生。如果有來生,希望他永遠有微笑。啊!好偉大!
[編輯本段]課文《老人與海鷗》
那是一個普通的冬日。我和朋友相約來到翠湖時,海鷗正飛得熱鬧。
在喂海鷗的人群中很容易認出那位老人。他背已經駝了,穿一身褪色的過時布衣,背一個褪色的藍布包,連裝鳥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朋友告訴我,這位老人每天步行二十餘里,從城郊趕到翠湖,只為了給海鷗送餐,跟海鷗相伴。
人少的地方,是他喂海鷗的領地。老人把餅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邊的圍欄上,退開一步,撮起嘴向鷗群呼喚。立刻便有一群海鷗應聲而來,幾下就掃得乾乾凈凈。老人順著欄桿邊走邊放,海鷗依他的節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飛的白色,飛成一篇有聲有色的樂譜。
在海鷗的鳴叫聲里,老人抑揚頓挫地唱著什麼。側耳細聽,原來是親昵得變了調的地方話——「獨腳」「灰頭」「紅嘴」「老沙」「公主」……
「您給海鷗取了名?」我忍不住問。
老人回頭看了我一眼,依然俯身向著海鷗:「當然,哪個都有個名兒。」
「您認得出它們?」相同的白色翅膀在陽光下飛快閃過,我懷疑老人能否看得清。
「你看你看!那個腳上有環的是老沙!」老人得意地指給我看,他忽然對著水面大喊了一聲:「獨腳!老沙!起來一下!」
水面上應聲躍起兩只海鷗,向老人飛來。一隻海鷗腳上果然閃著金屬的光,另一隻飛過來在老人手上啄食。它只有一隻腳,停落時不得不扇動翅膀保持平衡。看來它就是獨腳,老人邊給它餵食邊對它親昵地說著話。
談起海鷗,老人的眼睛立刻生動起來。
「海鷗最重情義,心細著呢。前年有一隻海鷗,飛離昆明前一天,連連在我帽子上歇落了五次,我以為它是跟我鬧著玩,後來才曉得它是跟我告別。它去年沒有來,今年也沒有來……海鷗是吉祥鳥、幸福鳥!古人說『白鷗飛處帶詩來』,十多年前,海鷗一來,我就知道咱們的福氣來了。你看它們那小模樣!嘖嘖……」海鷗聽見老人喚,馬上飛了過來,把他團團圍住,引得路人都駐足觀看。
太陽偏西,老人的塑料袋空了。「時候不早了,再過一會兒它們就要回去啦。聽說它們歇在滇池裡,可惜我去不了。」老人望著高空盤旋的鷗群,眼睛裡帶著企盼。
朋友告訴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來,和海鷗就像親人樣。
沒想到十多天後,忽然有人告訴我們:老人去世了。
聽到這個消息,我們彷彿又看見老人和海鷗在翠湖邊相依相隨……我們把老人最後一次喂海鷗的照片放大,帶到了翠湖邊。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一群海鷗突然飛來,圍著老人的遺像翻飛盤旋,連聲鳴叫,叫聲和姿勢與平時大不一樣,像是發生了什麼大事。我們非常驚異,急忙從老人的照片旁退開,為海鷗們讓出了一片空地。
海鷗們急速扇動翅膀,輪流飛到老人遺像前的空中,像是前來瞻仰遺容的親屬。照片上的老人默默地注視著周圍盤旋翻飛的海鷗們,注視著與他相伴了多少個冬天的「兒女」們……過了一會兒,海鷗紛紛落地,竟在老人遺像前後站成了兩行。它們肅立不動,像是為老人守靈的白翼天使。
當我們不得不去收起遺像的時候,海鷗們像炸了營似的朝遺像撲過來。它們大聲鳴叫著,翅膀撲得那樣近,我們好不容易才從這片飛動的白色旋渦中脫出身來。
……
在為老人舉行的葬禮上,我們抬著那幅遺像緩緩向靈堂走去。老人背著那個藍布包,撮著嘴,好像還在呼喚著海鷗們。他的心裡,一定是飛翔的鷗群。
③ 2016朝陽區高三第一學期期末語文作文
閱讀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中國體育界曾出現過不少巨星,但讓觀眾始終關注、熱議不斷的似乎只有劉翔一人: 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劉翔打破了歐美選手壟斷了一個世紀世界紀錄,成為中國人的驕傲。有人視他為神,將「翔」解釋為「飛翔」。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劉翔因傷退賽,雖不乏理解的聲音,但也有不少人罵他是「劉降」。直到劉翔手術後,「詐傷說」依然存在,「勸退論」也很流行。2009年東亞運動會上,劉翔復出奪冠,再次掀起了「粉絲」們崇拜的熱潮,媒體上「王者歸來」的贊譽鋪天蓋地。 劉翔曾說:「人不可能一直站在高峰,沒有低谷。想通了就沒什麼,就等自己再變得好起來的那一天唄。在被批評的環境當中歷練,人能成長很多。」 以上材料不免觸發我們許多聯想和思考。請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除詩歌外,文體不限。一、分析材料中國體育界曾出現過不少巨星,但讓觀眾始終關注、熱議不斷的似乎只有劉翔一人: 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劉翔打破了歐美選手壟斷了一個世紀世界紀錄,成為中國人的驕傲。有人視他為神,將「翔」解釋為「飛翔」。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劉翔因傷退賽,雖不乏理解的聲音,但也有不少人罵他是「劉降」。直到劉翔手術後,「詐傷說」依然存在,「勸退論」也很流行。2009年東亞運動會上,劉翔復出奪冠,再次掀起了「粉絲」們崇拜的熱潮,媒體上「王者歸來」的贊譽鋪天蓋地。 劉翔曾說:「人不可能一直站在高峰,沒有低谷。想通了就沒什麼,就等自己再變得好起來的那一天唄。在被批評的環境當中歷練,人能成長很多。」可能的立意觸發點劉翔的人生有高峰必然有低谷,有成功就有失敗劉翔有得到肯定的時候,也有被批評的時候劉翔不是總能被別人理解即挫折、失敗、困境、逆境……能夠促進人的成長,是人生的歷練,是成功的必經之路……二、構思選材結構:議論文結構? 開頭一段出論點(表意准確、凝練的肯定句。一般可以用「我想、我覺得、我認為」來開頭,也可以用「只有才、只要就、因為所以、雖然但是」等關聯詞來構句,但要注意關聯詞的內在邏輯關系) 第二段開始,選擇能夠證明論點的材料,先簡單敘述材料,再進行分析論證(分析論證時常用的語言形式是「某人某事正是因為……才……」或從反面分析「試想,如果某人/某事不……怎麼能夠……呢?」) 聯系現實生活,可以是具體的人或事,也可以是道理方法 結尾總結前文的觀點,爭取使文章結論比論點更深刻更具有現實價值。給材料作文必須從材料入手,不能把材料撇開不理。題目:《逆境與成功》第一段:逆境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但它能夠促進人的成長。第二段:司馬遷、勾踐、辛棄疾等等經歷逆境,但他們都沒有沉淪,而是自強不息,終於有所成就。第三段:我們高三學生都會有考試失敗的逆境,我們也不能放棄,要努力。因為逆境能夠助人成功。溫馨提示: 論點必須從材料中得出,也就是說,要在開頭第一段就對材料作出分析,整體感知材料——三個時間段內容的歸納提煉:人們對劉翔的不同反映:04年被奉為「神」(飛翔)08年被稱為「劉降」(詐傷說,勸退論)09年被贊譽為「王者歸來」這一段材料看,劉翔是被動的:材料想暗示我們什麼?想啟發我們從什麼角度去分析這則材料?劉翔成績的變化,引起了中國社會輿論的巨大變化評:對此,你有怎樣的看法(你所持的觀點)?論:這種現象說明什麼(你領悟的道理)?選出其中自己准備「作文章」的某一點,定下立意的角度。我們中國人常說「不以成敗論「英雄」,「勝敗乃兵家常事」,然而不得不承認我們最喜歡以成敗論英雄,而且我們也是一個最好面子的民族。以「成敗論英雄」折射出:扭曲的心態、價值觀民眾的不成熟民眾的冷漠輿論的跟風倒多些期待,少些指責被輿論充斥的時代(材料中第一段從劉翔的角度說走自己的路正確面對批評真正的對手是自己只求盡力,不求完美拼搏是你的精神品質輝煌的不全是成績走好人生路你的曾經是所有人的財富人生之常便是無常 寵辱不驚,與己為伴感謝批評內容)其他值得關注的細節:「人不可能一直站在高峰,沒有低谷」客觀地說出了一個真理; 作為觀眾的我們為什麼不曉得這個道理?劉翔所說的「高峰」 「低谷」指成績的高與低,隨之而來的則是評價的好與壞「想通了就沒什麼」把什麼想通了?想通前與想通後有什麼區別?「就等自己再變得好起來的那一天唄」。這是怎樣的語氣?體現什麼樣的心態呢?蓄勢待發;堅強樂觀;堅忍不拔有沒有「熬過、挺過」的意思呢?
④ 2014年北京東城區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語文作文微寫作範文
2013-2014學年的高三期末語文試卷,終於在深化語文教學改革的背景下,在眾人的各種猜測中,在高三學子的忐忑不安中,露出了廬山真面目。
先從海淀區作文部分的「微寫作」說起,無論如何,海淀高三期末語文命題組也算不負眾望,給出的「微寫作」話題正是當前熱門的「漢語盤點活動」。這個話題不僅起到了引導高三學子在繁忙的學習外也要關注社會熱點的作用,還結合了當前關注母語教學改革的教育熱點,算是為語文教學改革交上了一份還算可以的答卷。
⑤ 2016年北京高考語文作文題目範文怎麼寫及審題立意點評
1、 2016年北京高考語文大作文兩道題目中,其中一道是以「『老腔』何以令人震撼」為題寫一篇議論文。要求從老腔的魅力說開去,不要局限於陳忠實散文的內容,觀點明確,論據充分,論證合理。
作文寫作提示中已經指出,《白鹿原上奏響一支老腔》記述老腔的演出每每「撼人胸腑」,令人有一種「酣暢淋漓」的感覺,並稱某種意義上,「老腔」已超越其藝術形式本身,成為了一種象徵。
綜合這些內容來看,寫作這道題並不難,考生即使沒有看老腔的演出,沒有看猴年春晚上老腔的節目,現場閱讀了陳忠實的散文,也會對老腔有所了解。就算是認識還不夠清晰,也可以不寫老腔,而是可以寫自己熟悉的地方曲藝、民俗活動、民風、手工藝等。
2、 這是北京市高考大作文題,考生是北京市的。北京作為全國文化中心,有著3000年建城史、800年建都史、在全球擁有最多世界文化遺產,民俗文化非常豐富。生活在這座城市中的學生,找一個類似老腔的藝術形式來寫作,並不是多難的事情。長期生活在北京的學生,已經有豐富的生活體驗。高考大作文讓學生們都有話說,這樣的命題值得肯定。
優秀傳統文化是鮮活的、生動的、有魅力的。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命力在於作用於現實。北京高考大作文聚焦優秀傳統文化,並且激發了學生的強烈共鳴,一方面展示了優秀傳統文化穿越時空的久遠活力,另一方面也顯示了優秀傳統文化對學生精神世界的深遠影響。傳統文化離我們並不遙遠,並不是只屬於過去,也屬於現在和將來。老腔進入高考作文,倡導全社會重視優秀傳統文化,善於利用優秀傳統文化,積極發揚優秀傳統文化,讓青少年從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前進的動力,作出的探索具有很強的示範價值。
⑥ 2010海淀區高三語文期末作文
閱讀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中國體育界曾出現過不少巨星,但讓觀眾始終關注、熱議不斷的似乎只有劉翔一人:
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劉翔打破了歐美選手壟斷了一個世紀世界紀錄,成為中國人的驕傲。有人視他為神,將「翔」解釋為「飛翔」。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劉翔因傷退賽,雖不乏理解的聲音,但也有不少人罵他是「劉降」。直到劉翔手術後,「詐傷說」依然存在,「勸退論」也很流行。2009年東亞運動會上,劉翔復出奪冠,再次掀起了「粉絲」們崇拜的熱潮,媒體上「王者歸來」的贊譽鋪天蓋地。
劉翔曾說:「人不可能一直站在高峰,沒有低谷。想通了就沒什麼,就等自己再變得好起來的那一天唄。在被批評的環境當中歷練,人能成長很多。」
以上材料不免觸發我們許多聯想和思考。請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一、分析材料
中國體育界曾出現過不少巨星,但讓觀眾始終關注、熱議不斷的似乎只有劉翔一人:
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劉翔打破了歐美選手壟斷了一個世紀世界紀錄,成為中國人的驕傲。有人視他為神,將「翔」解釋為「飛翔」。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劉翔因傷退賽,雖不乏理解的聲音,但也有不少人罵他是「劉降」。直到劉翔手術後,「詐傷說」依然存在,「勸退論」也很流行。2009年東亞運動會上,劉翔復出奪冠,再次掀起了「粉絲」們崇拜的熱潮,媒體上「王者歸來」的贊譽鋪天蓋地。
劉翔曾說:「人不可能一直站在高峰,沒有低谷。想通了就沒什麼,就等自己再變得好起來的那一天唄。在被批評的環境當中歷練,人能成長很多。」
可能的立意觸發點
劉翔的人生有高峰必然有低谷,有成功就有失敗
劉翔有得到肯定的時候,也有被批評的時候
劉翔不是總能被別人理解
即挫折、失敗、困境、逆境……能夠促進人的成長,是人生的歷練,是成功的必經之路……
二、構思選材
結構:議論文結構?
開頭一段出論點(表意准確、凝練的肯定句。一般可以用「我想、我覺得、我認為」來開頭,也可以用「只有才、只要就、因為所以、雖然但是」等關聯詞來構句,但要注意關聯詞的內在邏輯關系)
第二段開始,選擇能夠證明論點的材料,先簡單敘述材料,再進行分析論證(分析論證時常用的語言形式是「某人某事正是因為……才……」或從反面分析「試想,如果某人/某事不……怎麼能夠……呢?」)
聯系現實生活,可以是具體的人或事,也可以是道理方法
結尾總結前文的觀點,爭取使文章結論比論點更深刻更具有現實價值。
給材料作文必須從材料入手,不能把材料撇開不理。
題目:《逆境與成功》
第一段:逆境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但它能夠促進人的成長。
第二段:司馬遷、勾踐、辛棄疾等等經歷逆境,但他們都沒有沉淪,而是自強不息,終於有所成就。
第三段:我們高三學生都會有考試失敗的逆境,我們也不能放棄,要努力。因為逆境能夠助人成功。
溫馨提示:
論點必須從材料中得出,也就是說,要在開頭第一段就對材料作出分析,整體感知材料——三個時間段內容的歸納提煉:
人們對劉翔的不同反映:
04年被奉為「神」(飛翔)
08年被稱為「劉降」(詐傷說,勸退論)
09年被贊譽為「王者歸來」
這一段材料看,劉翔是被動的:
材料想暗示我們什麼?想啟發我們從什麼角度去分析這則材料?
劉翔成績的變化,引起了中國社會輿論的巨大變化
評:對此,你有怎樣的看法(你所持的觀點)?
論:這種現象說明什麼(你領悟的道理)?
選出其中自己准備「作文章」的某一點,定下立意的角度。
我們中國人常說「不以成敗論「英雄」,「勝敗乃兵家常事」,然而不得不承認我們最喜歡以成敗論英雄,而且我們也是一個最好面子的民族。以「成敗論英雄」折射出:
扭曲的心態、價值觀
民眾的不成熟
民眾的冷漠
輿論的跟風倒
多些期待,少些指責
被輿論充斥的時代(材料中第一段從劉翔的角度說
走自己的路
正確面對批評
真正的對手是自己
只求盡力,不求完美
拼搏是你的精神品質
輝煌的不全是成績
走好人生路
你的曾經是所有人的財富
人生之常便是無常
寵辱不驚,與己為伴
感謝批評
內容)
其他值得關注的細節:
「人不可能一直站在高峰,沒有低谷」
客觀地說出了一個真理; 作為觀眾的我們為什麼不曉得這個道理?
劉翔所說的「高峰」 「低谷」指成績的高與低,隨之而來的則是評價的好與壞
「想通了就沒什麼」
把什麼想通了?想通前與想通後有什麼區別?
「就等自己再變得好起來的那一天唄」。
這是怎樣的語氣?體現什麼樣的心態呢?
蓄勢待發;堅強樂觀;堅忍不拔
有沒有「熬過、挺過」的意思呢?
⑦ 高三語文作文
高三的語文作文,你完全可以在一些作文網上去找一些範文,有很優秀的一些範文。
⑧ 急求~~ 東城區09年高三第一學期期末考試語文作文的範文
親愛的媽媽:
您好!
您一定感到十分意外吧,女兒忽然會給您寫信。
在家中,我和您無時無刻都在見面,彼此之間的談話更是家常便飯,但是,有些話是不能當面澄清的,它需要有一種中介物來傳遞。今天,我就借著這封信來對您說出最想對您說的心聲吧!
媽媽,我想告訴您,女兒需要自由。在家中,您老是逼我穿裙子、緊身衣之類的衣服,您是了解我的,我這人就是有點兒男孩子性格,對於女孩子該有的搽脂抹粉、穿漂亮衣服、愛打扮,我是一點興趣都沒有。可您為何還要逼我呢?記得有一次,您讓我穿一套裙子去上學,可任憑你說什麼,我都不穿,我們在家裡鬧翻了。那天中午,也因此耽誤了上學時間,在學校,我挨了老師好一頓訓。我喜歡一些寬大的、穿上去舒適的衣服,這樣比較好活動,媽媽,您就依了我吧,給我點自由。
還有,媽媽,我想告訴您,請您不要對弟弟太偏心了。6年前,在弟弟還沒有出世的時候,您是多麼疼我啊,鼓浪嶼、清源山、游樂園……您到處帶我去玩,而6年後的今天,您犯了嚴重的錯誤———重男輕女。在家裡,您不像以前那麼疼我了,雖然您還是很關心我,可每當我和弟弟吵架時,您總是護著弟弟,您不問青紅皂白就罵我、責備我,你知道我有多傷心嗎?不管引起吵架的罪魁禍首是不是我,您總是說,弟弟還小,要處處讓著他。要是我不服氣,反擊您時,您就大聲罵我。媽媽,女兒在此請您不要太重男輕女了。
媽媽,我想告訴您,請您給我多一點信心多一點支持吧。每年「六一」節,在學校舉辦的運動會上,我幾乎都不能奪冠,回到家裡,您沒有安慰我,反而將我數落了一頓,您知道我當時的心像被刀割的一樣嗎?再拿這一次來泉州參加作文比賽的事來說吧,在我准備報名參賽的時候,您就說我想奪冠簡直是痴人說夢。我沒有理會您,毅然地報了名,後來您才不那麼反對了,但免不了在平時的談話中提及。我不服氣,決心要跟您對干到底。在這次的作文比賽中,我一定會盡我的全部力量的,我不想讓您看扁。媽媽,您知道嗎?一個孩子在失去父母對自己的信心與支持後,會是多麼落魄啊,媽媽,女兒需要您給予我信心和支持啊。
媽媽,今天我借著這封信,把我的心聲都對您說了,也覺得心裡舒坦極了,我希望這封信的內容能早日映入您的眼簾。在此女兒祝您
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您的女兒:小紅
2004年12月28日
⑨ 求《海淀區2009高三年級第一學期期末練習 語文》作文範文 是關於『文化的材料作文
長城頌
文 / happyworm
題記:
這首詩是我在大一暑假游覽長城後有感而發寫成的,發表在《北京科大》,用長城來比喻祖國,希望祖國在風雨中變得更加強大!
彷彿巨蟒游弋於起伏的山嶺中,
又似蛟龍翻騰在遼闊的海面上,
你,長城,
炎黃子孫為之自豪的瑰寶,
中華民族亘古不變的靈魂。
經歷過太多次暴風雨的洗禮,
接收過太多場硝煙戰火的考驗,
數千載歷史長河,彈指一瞬,
不變的,
依然時你昂首挺立的身軀,
凝聚著華夏兒女頑強拼搏的鬥志。
從遠古起步的瞬間,
註定你將在血雨腥風中
苦苦而不懈地掙扎,
一步一步
你艱難而執著地前進,前進。
青磚縫中,記述著一幕幕曾經震天動地的悲壯;
烽火台上,
寫滿了勇敢、血淚、善良、智慧……
也許,
有血紅色的青磚,
在炮火中化為粉末;
也許,
有矗立於山顛的城牆,
在喊殺聲中變為廢墟。
但是,透過斑駁的斷壁殘垣,
我們看到的,
依然是一個五千年文明的歷史,
依然是一顆輝煌過並將再次輝煌的璀璨明珠。
長城,中國人永遠的驕傲,
長城,中國人不便的脊樑。
當紅日又一次冉冉升起的時候,
長城,
你將更加雄偉,更加壯大!
長城頌
卞育能盤旋在崇山峻嶺之上
綿延峭拔的八達嶺啊
舞起矯健的巨龍
短兵相接的年月
你是抵禦外敵入侵的壁壘
和平建設的時代
你是顯示民族氣魄的支柱
站在古老的烽火台上遙望群峰
山川秀美
江山多嬌
不到長城非好漢
如織的遊人往最陡最險地段涌來
思緒飛揚在那人背馬馱的時代
巨石是如何運上陡峭的山峰
整整齊齊地壘起
無法知道
想像也蒼白無力
但一個勤勞智慧的民族
永永遠遠定格在硬朗的青山之巔
樹起一座民族豐碑
鐫刻著永不褪色的字痕
征服一切困難
戰勝一切險阻
哦,一個偉大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