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試卷答案 > 三中語文試卷

三中語文試卷

發布時間:2021-01-05 04:01:09

『壹』 哈三中2015年第一次模擬考試語文試卷的答案

三中2015年第一次模擬考試 語文試卷答案 1.C(原文中表述的是裝飾的主要目的是美化自己) 2.C(強加因果,原文中兩句話是遞進關系,前者並不是後者的原因) 3.B(A項張冠李戴,原文中描述用羽毛等裝飾不夠表現主宰者的氣魄;C項原文中人類的目的並不是為了向自然環境示威;D項過於絕對,誇大了裝飾的作用。) 4.B(領:領受,接受) 5.A 6.C(朝廷是考慮到於敏中在朝為官很久,為官清廉於文無據。) 7.(1)大學士劉統勛認為這不是施政要領(政治上重要的事),想要暫時擱置他的提議。於敏中認為朱筠的奏議很好,和劉統勛全力(盡力、極力)爭論,於是(朝廷)任命於敏中作為正總裁,主管這件事。(采分點:政要,古今異義詞,翻譯出施政要領等意思1分;寢,擱置1分;善,意動用法,認為„„好1分;主,主管,主持1分;句意1分) (2)現在大事將要完成,於敏中竟然有這樣的事情,這是你福澤有限,不能接受我的深厚的恩情,他難道不自己感到痛苦羞愧後悔嗎?(采分點:垂,將要,接近1分;乃,竟然1分;是,這或翻譯出判斷句式1分;寧,難道1分;句意1分)8. 嗟為嗟嘆之意,一嘆惜別離,因同知己離別而惆悵;二為故人被貶、宦海沉浮而感傷;三是抒發因病不能親自送別友人的遺憾之情。四是在憤懣不平友人遭遇中寄託撫慰與希望。(答出一種情感給2分,兩種情感給四分,三種情感給5分) 9. 宋詩用典抒情(1分),借用孫楚和屈原的典故表達友人才學高超卻仕途坎坷,寄託詩人對友人的同情和惋惜。(2分) 陳詩借景抒情(1分),高高的樹蔭遮掩了西向低沉的明月,滔滔江河淹沒在破曉的曙光中,表現時間催人離別和面對離別的不舍之情。(2分) 10.(1)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2)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3)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11.(1)答D給3分,答 E給2分,答A給1分,答B、C不給分。(A項目的概括不全面,塑造人物以及表現戰爭的復雜殘酷也是小說創作的目的。B項開篇沒有細節描寫。C項小說主人公形象有不同側面,不是發展變化,而且「抗日英雄」是對人物形象的過分拔高。) (2)①遵守職業道德。剃頭張有高超的技藝,卻為了給同行留口飯,不肯使用「八音刀」。②樸素的愛國精神。拒絕成為中村專用理發師,為了保護游擊隊大義滅親。(每個觀點1分,結合材料分析2分) (3)①小說介紹小剃頭張人活絡,朋友廣,這是給地下黨傳遞情報的條件。②在父親拒絕為中村剃頭時,主動承擔這個工作,為獲得情報提供可能性。③敵人掃盪游擊隊據點,游擊隊提前得到消息的情節,暗示了小剃頭張為游擊隊提供了情報。 (4)示例一:①「剃頭張」②「剃頭張」是小說主人公。③小說情節全都圍繞「剃頭張」展開④「剃頭張」身上表現出的樸素的愛國情懷是小說的主旨。 示例二:①「絕殺」②小說主人公剃頭張用送終的刀工「絕殺」了自己的獨生子。③暗示抗日軍民對日本侵略者「絕殺」。④以「絕殺」為題,一語雙關,更具匠心。 12.(1)答B給2分,答 D給3分,答A給1分,答C、E不給分。(A項「梅汝璈無能為力,無可奈何,深深地失望」表述不準確,原文說到了「虔誠地學習俄語,試圖不被形勢甩下」。C項「梅汝璈沒有遭遇身體上的痛苦和物質生活的匱乏」表述有誤,原文是「他沒有受太大的罪」。E項「孤軍奮戰」不準確,有一些法官支持梅的做法。) (2)①這段回憶表現了梅汝璈對自己年輕歲月的追憶,對自己堅持法理信念的追思。②通過梅小璈的回憶和評價,引出了梅汝璈所處的處境孤寂。③兒子的回憶,使傳主的事跡更加真實可信。描寫具體鮮活,吸引讀者閱讀興趣。 (3)①強烈的愛國精神。嚴懲戰犯以慰同胞,不使戰爭元兇逃脫法網。②崇尚法理的精神。主張法治時代,先審後斬;依據收集證據審判;無意於把日本帝國主義者欠下的血債寫在日本人民的頭上。③堅持正義的精神。面對其他法官無罪的意見,梅汝璈據理力爭,對罪大惡極的甲級戰犯給予了相應的審判。 (4)①「法袍」是梅汝璈法理信念的象徵,「孤寂」表明堅守這種信念的困境。②東京審判中,他力排眾議,以事實為依據,依法理為准繩,使戰犯得到應有的判決。③新中國的學科建制使梅汝璈的學科沒有了,學術沒有了,梅汝璈的法理信念只能成為一種追憶。④在法理信念失落的「孤寂」中,梅汝璈沒有放棄對這種信念的嚮往,才會更加孤寂。 13.D(出類拔萃:形容某人的水平超出同類;與眾不同:表示和大家都不一樣;卓爾不群:指才德超出尋常) 14.C(A項承讓是承蒙對方相讓的意思,使用錯誤,不能說感謝對方承讓;B項雜糅,原因或所致去掉一個;D項語序問題,將不僅和甚至的內容調換。) 15.B 16.例 《牆頭馬上》是元代著名劇作家白樸的代表作,至今已有600多年歷史。這部當時就大獲成功的愛情喜劇,反應了當時那個時代的精神。塑造了富有斗爭精神的新女性形象。(至少拆分出3重意思,各1分。句意表達2分) 17.略(考慮要點:觀點鮮明,以評論為主,表達得體,字數) 18.略你有數學文科的答案么哈三中2015年第一次模擬考試語文試卷的答案

『貳』 2019婁底三中初二語文期中測試卷作文題目是什麼

我學會了包餃子
在我的記憶里,有許許多多、各種各樣的事,有甜的,有苦的,有酸的,有辣的,有鹹的……。其中,有一件事,我回想起來至今還是甜滋滋的呢?

記得去年冬天,我學會了包餃子。那天,奶奶買了許多餃子皮和肉餡料,叫正在看書的我來包餃子。我一驚,怎麼辦?我之前學過包餃子,非但沒有成功,還浪費了不少材料。奶奶看出了我的心思,輕輕地摸了摸我的頭,親切地鼓勵我:「沒有關系,你總結一下上次為什麼失敗,說不準這次就能成功喲!」聽了奶奶的話,我頓時干勁十足,擼起袖子,沾了點水,大刀闊斧地跟起奶奶幹了起來。只見奶奶的動作老練,行雲流水,不一會兒一個個白娃娃似的可愛餃子就「騰空出世」了。可我呢?動作笨拙本來白白嫩嫩的餃子皮,從我手中一經過,頓時不成樣子,幾乎全軍覆沒,慘不忍睹,粗糙難看,不是餃子皮破了,就是露餡了。

正當我想放棄時,王老師經常對我們講的,鼓勵我們的話「堅持就是勝利」,在我耳邊響起,讓我頓時恢復了信心。開始尋找自己包餃子的不足。過了一會兒,我整理出了「包餃子三步曲」:1、把餃子皮平攤,將餡料放進餃子皮中,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2、將餃子皮對折,然後捏緊,越緊越好,鬆了會散開。3、雙手握住餃子,將其擠壓出花紋,不要太用力。不然會將餃子擠破。終於,在奶奶耐心指導和我不懈努力下,我成功包出了第一個餃子,接著第二個,第三個……。很快餃子下鍋了。經過十五分鍾三次的加小碗冷水後,三次的沸騰,可愛的餃子娃娃一個個露出了白白的肚皮,一陣陣香氣撲鼻而來……。

餃子出鍋了!我顧不上燙,迫不及待的品嘗起來,我突然間覺得這是世界上最美味的餃子!享受美味的同時,我深刻地體會到: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堅持就是勝利!

『叄』 2016年某市三中尊德中學入學語文真卷一

以幸福為話題的作文
什麼才是我要的幸福,是擁有無盡的財富,是衣食無憂的生回活,還是受人注目的地位,如果這些都不是,那麼什麼是幸福呢?
古往今來,無數人執著地追求著各自心目中的幸福,嫦娥懷抱著幸福的夢想,吞下了長生不老丹,飛上九天,成了月中仙子.可獨守著寒冷的廣寒宮,她是否會感到做神仙的幸福呢.
而渴望進入上流社會的馬蒂爾德,在戴上項鏈做著幸福的夢的同時,卻沒有想到這幸福是答那樣地短暫,她為她的幸福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對嗜財如命的葛朗台,擁有如山的金幣大概就是他最大的幸福吧.但當他年老力衰地坐在輪椅上盯著他的密室,甚至在他生命的最後一刻仍念念不忘他的金子時,這樣的幸福是多麼的可悲.

『肆』 哈三中2015年第一次模擬考試語文試卷的答案

三中2015年第一次模擬考試
語文試卷答案
1.C(原文中表述的是裝飾的主要目的是美化自己)
2.C(強加因果,原文中兩句話是遞進關系,前者並不是後者的原因)
3.B(A項張冠李戴,原文中描述用羽毛等裝飾不夠表現主宰者的氣魄;C項原文中人類的目的並不是為了向自然環境示威;D項過於絕對,誇大了裝飾的作用。) 4.B(領:領受,接受) 5.A
6.C(朝廷是考慮到於敏中在朝為官很久,為官清廉於文無據。)
7.(1)大學士劉統勛認為這不是施政要領(政治上重要的事),想要暫時擱置他的提議。於敏中認為朱筠的奏議很好,和劉統勛全力(盡力、極力)爭論,於是(朝廷)任命於敏中作為正總裁,主管這件事。(采分點:政要,古今異義詞,翻譯出施政要領等意思1分;寢,擱置1分;善,意動用法,認為„„好1分;主,主管,主持1分;句意1分)
(2)現在大事將要完成,於敏中竟然有這樣的事情,這是你福澤有限,不能接受我的深厚的恩情,他難道不自己感到痛苦羞愧後悔嗎?(采分點:垂,將要,接近1分;乃,竟然1分;是,這或翻譯出判斷句式1分;寧,難道1分;句意1分)8. 嗟為嗟嘆之意,一嘆惜別離,因同知己離別而惆悵;二為故人被貶、宦海沉浮而感傷;三是抒發因病不能親自送別友人的遺憾之情。四是在憤懣不平友人遭遇中寄託撫慰與希望。(答出一種情感給2分,兩種情感給四分,三種情感給5分) 9. 宋詩用典抒情(1分),借用孫楚和屈原的典故表達友人才學高超卻仕途坎坷,寄託詩人對友人的同情和惋惜。(2分) 陳詩借景抒情(1分),高高的樹蔭遮掩了西向低沉的明月,滔滔江河淹沒在破曉的曙光中,表現時間催人離別和面對離別的不舍之情。(2分) 10.(1)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2)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3)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11.(1)答D給3分,答 E給2分,答A給1分,答B、C不給分。(A項目的概括不全面,塑造人物以及表現戰爭的復雜殘酷也是小說創作的目的。B項開篇沒有細節描寫。C項小說主人公形象有不同側面,不是發展變化,而且「抗日英雄」是對人物形象的過分拔高。) (2)①遵守職業道德。剃頭張有高超的技藝,卻為了給同行留口飯,不肯使用「八音刀」。②樸素的愛國精神。拒絕成為中村專用理發師,為了保護游擊隊大義滅親。(每個觀點1分,結合材料分析2分)
(3)①小說介紹小剃頭張人活絡,朋友廣,這是給地下黨傳遞情報的條件。②在父親拒絕為中村剃頭時,主動承擔這個工作,為獲得情報提供可能性。③敵人掃盪游擊隊據點,游擊隊提前得到消息的情節,暗示了小剃頭張為游擊隊提供了情報。
(4)示例一:①「剃頭張」②「剃頭張」是小說主人公。③小說情節全都圍繞「剃頭張」展開④「剃頭張」身上表現出的樸素的愛國情懷是小說的主旨。
示例二:①「絕殺」②小說主人公剃頭張用送終的刀工「絕殺」了自己的獨生子。③暗示抗日軍民對日本侵略者「絕殺」。④以「絕殺」為題,一語雙關,更具匠心。 12.(1)答B給2分,答 D給3分,答A給1分,答C、E不給分。(A項「梅汝璈無能為力,無可奈何,深深地失望」表述不準確,原文說到了「虔誠地學習俄語,試圖不被形勢甩下」。C項「梅汝璈沒有遭遇身體上的痛苦和物質生活的匱乏」表述有誤,原文是「他沒有受太大的罪」。E項「孤軍奮戰」不準確,有一些法官支持梅的做法。)
(2)①這段回憶表現了梅汝璈對自己年輕歲月的追憶,對自己堅持法理信念的追思。②通過梅小璈的回憶和評價,引出了梅汝璈所處的處境孤寂。③兒子的回憶,使傳主的事跡更加真實可信。描寫具體鮮活,吸引讀者閱讀興趣。
(3)①強烈的愛國精神。嚴懲戰犯以慰同胞,不使戰爭元兇逃脫法網。②崇尚法理的精神。主張法治時代,先審後斬;依據收集證據審判;無意於把日本帝國主義者欠下的血債寫在日本人民的頭上。③堅持正義的精神。面對其他法官無罪的意見,梅汝璈據理力爭,對罪大惡極的甲級戰犯給予了相應的審判。 (4)①「法袍」是梅汝璈法理信念的象徵,「孤寂」表明堅守這種信念的困境。②東京審判中,他力排眾議,以事實為依據,依法理為准繩,使戰犯得到應有的判決。③新中國的學科建制使梅汝璈的學科沒有了,學術沒有了,梅汝璈的法理信念只能成為一種追憶。④在法理信念失落的「孤寂」中,梅汝璈沒有放棄對這種信念的嚮往,才會更加孤寂。
13.D(出類拔萃:形容某人的水平超出同類;與眾不同:表示和大家都不一樣;卓爾不群:指才德超出尋常)
14.C(A項承讓是承蒙對方相讓的意思,使用錯誤,不能說感謝對方承讓;B項雜糅,原因或所致去掉一個;D項語序問題,將不僅和甚至的內容調換。) 15.B
16.例 《牆頭馬上》是元代著名劇作家白樸的代表作,至今已有600多年歷史。這部當時就大獲成功的愛情喜劇,反應了當時那個時代的精神。塑造了富有斗爭精神的新女性形象。(至少拆分出3重意思,各1分。句意表達2分)
17.略(考慮要點:觀點鮮明,以評論為主,表達得體,字數) 18.略

你有數學文科的答案么

閱讀全文

與三中語文試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