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試卷答案 > 2015高三無錫語文試卷

2015高三無錫語文試卷

發布時間:2021-01-04 16:24:36

Ⅰ 無錫市2007年秋學期普通高中高三質量調研試卷(語文)

蘇州市2008屆高三第一次調研測試
1.晚祈的鍾鳴,似乎是寒風帶來的,隱隱約約的,其實這只是一種感覺,這感覺是對廬山這座宗教名山的「誠心祈福」,(2分)也是「在這夕陽如血的黃昏」對廬山的一種「虔誠的參悟」。(2分) ,
2.第一次出現的「這么一想"單獨成段,承上啟下。既是對上文「一個俗人面對著這座『一山藏六教』的宗教名山……參悟」「這裡面又該有多少輪回的秘密呢?"等內容的小結,又領啟下文「讓人感懷」的內容。第二次出現的「這么一想」,引出對上文所寫的「先賢大家"登山行為的理性分析,使文章內容得到了進一步深化。
3.答題要點:①廬山是有生命的。 ②富有宗教色彩。 ③既有大山的偉岸,又有水的圓融。(每答出一點得2分)
4.廬山是有著偉岸生命的山,不可能被征服,人們只能在登山過程中與它交流,參悟人生的意味,尋求心靈的回歸。(3分)廬山是一座「一山藏六教」的宗教神山,對它應該充滿敬意,甚至膜拜。(2分)
5.C(斥:驅逐)
6.B(①②表現王彥超作戰有謀略,④講的古制,不是王彥超的舉動)
7.C(上表請求太祖處治的是自己當年沒有挽留太祖的罪過,而非失言)
8.①(王彥超)於是領兵奔赴石州,他親自擊鼓催促士卒登城,親自冒著箭石(指揮作戰),幾天後攻克了石州。(「趣」「鼓」「躬」各1分) ②宋太祖與王彥超有老交情,就來到作坊,召隨從大臣宴會習射。(「舊」「因」「幸」各1分) ③(我)如今已經老邁無能,希望能夠告老退休返回家園,這是我的願望。)(「衰朽」「乞骸骨」各1分,判斷句式1分)
9.(1)大雁是「孤雁」,太陽又是「寒日」,孤單感加上傍晚的寒意,寫出了浪跡飄零之苦。(2分)晚霞吐紅,在流浪人眼中看來,紅光慘淡,透出寒意,引發了作者凄苦無奈之感。(2分)
(2)兩者都寫了離人不堪離別之苦,借酒消愁;(2分)都寫了酒醒後的情景,突出了孤獨無依、凄涼難耐之感。(2分)
10.①無貴無賤 天長無少 ②未雲何龍 不霽何虹 ③廉頗老矣 尚能飯否 ④孰能無過 過而能改(每空1分)
11.D(審美主體在審美關系中起主導作用)
12.(:(「審美活動使心靈感到自由」這句話把意思說反了,在審美過程中主體心靈的自由是形成審美的基礎)
l3.主動地尋求心靈與自然的和諧;主體在審美活動中對想像力的運用;審美態度的歷史變遷和民族差異影響著審美關系的內涵。(每一點得2分)
14.不矛盾。兩者都強調了人的自然屬性。也都要求在審美過程中人與自然必須融合。(3分)兩者的區別在於,前者強調了主體心靈對自然的體認,後者則強調了以人的自然與萬物的自然相融合,以消除物我的界限。(3分)
15.D(「帶核」不是剛柔相濟的意思)
l6.C(A文中沒有這個信息;B豐子愷的繪畫才能不是鄭振鐸率先發現;D「治學嚴謹」沒有依據)
l7.朱自清認為豐子愷的漫畫反映了現實世界,他的作品幽默而意味深長,讓人會心一笑之後又覺得心情沉重。(或:他的作品有的發人深省,看了讓人心情沉重;有的非常幽默,看了令人發笑)(「嘆氣」和「笑」的解釋各得3分)
18.言語鼓勵,高度贊美豐子愷漫畫的意境;創造機會,激勵其創作;為其漫畫集寫序。(每一點得2分)
19.C(A委曲qū求全 B蒙méng混、啟蒙méng C著zháo急 著zhuó手成春)
20.B(A「潛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性格受其他方面的感染而不知不覺地起了變化。「潛移默化」不能用來修飾「模仿」。B岌岌可危,形容極其危險。C「連篇累牘」表示用過多的篇幅敘述。多指文章篇幅過長。D「不可一世」指自以為在當代沒有一個人能比得上,形容極其狂妄自大,用於貶義)
21.D(A句式雜糅;B主語和賓語搭酡不當;C重復)
22.這是一個開放性試題,要求比喻恰當,內容能表現出「80後」的優點。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思考,他們有很寬的視野和知識面,有夢想、有理想、有思想;有知識、有見識、有認識等等。(寫出比吟句得2分,內容合適得2分)
23.標志設計表現人與燈歡快舞動。(2分)燈籠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日不可或缺的吉祥物,象徵著團圓與喜慶,代表著中國傳統的文化精髓。(1分)北京奧運會文化節也是全人類的重大文化盛會,中華大地喜迎盛事,北京將張燈結綵迎接各地嘉賓。(1分)標志運用了中國獨特的傳統文化形式——中國書畫藝術風格,與會徽「中國印·舞動的北京」相互映襯。(1分)

Ⅱ 無錫市2008~2009學年度高三期末考試試卷語文

答案

1.C

2.D(A項「別出心裁」:比喻獨創一格,與眾不同。用法正確。B項「甚囂塵上」:本形容軍中忙亂喧嘩的情狀。後形容到處議論紛紛或反動言論十分囂張。用在這里適合語境。c項「空谷足音」:空曠的山谷里聽到人的腳步聲。比喻難得的音信、言論或事物。符合語境。D項「大快人心」:指壞人壞事受到懲罰,人們心裡非常痛快。這里應用「大快朵頤」。)

3。D(A項搭配不當,「難題」和「走向成熟」不能搭配;B項成分殘缺,應在「判定」後加上「的准則」;C項句式雜糅,刪去「在作怪」。)

4.讓人學會提出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讓人學會」1分:「提出問題」1分;「解決問題」1分,「思考問題」可不作要求)

5.中秋節一代一代地傳承,傳承的是民俗,傳承的是文化,傳承的是親人的牽掛。(四句話得分分別是2、1、1、2,內容無關,形式再好,最多得2分。)

6.c操,解釋為「持」,意思是所持的處世方法。

7。D((①是客觀陳述徐孺子的事跡,②④是評價朝廷公卿士大夫。)

8.c(徐孺子沒有「濟世救人」,更沒有「忘己為人」。)

9.(1)一百多年來,擁有強大的力量,對朝政有非分之想的人接連不斷,都猶豫不決不敢發難。(得分點:擅、相屬和逡巡,各1分,「擅」解釋為「獨攬、憑借」也可以)(2)這就是(表明)他的本心並不是在山林中自我滿足,遺棄世人而不顧。(得分點:其意、自足於丘壑和遺世,各1分)(3)描繪了徐孺子的肖像,用中牢之禮來祭祠他,率領州中的賓客僚屬來祭拜他。(得分點:圖、祠和焉各1分)

10.(1)深夜聽見風吹竹林的聲音,感到其中充滿怨恨;(2分)想在夢中尋找遠離的親人,偏偏夢難成而燈又熄。(2分)(2)這兩句可謂情景交融,其中運用了擬人手法,生動傳神地描寫了自然界的風竹秋韻,那萬葉千聲在主人公聽來都是怨恨之聲,引發了無限離愁別恨。(答出「情景交融」和「擬人手法」各得1分,分析恰當得2分)

l 1.(1)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2)楚人一炬(3)古來聖賢皆寂寞(4)醉不成歡慘將別(5)亂紅飛過鞦韆去(6)氣吞萬里如虎(7)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每條橫線】分)

12.「境地」之一是想使女書在更廣的范圍流傳;(2分)「境地」之二是渴望被人理解、有人傾聽、為人所用。(2分)

13.①流傳或傳播范圍很小,文字僅停留於瀟水河畔;②使用面很窄,只有女人才能透徹地解讀;③了解文字的人很少,很少有人認真地用心去傾聽過;④文字流傳的結果很特殊,懂得女書的女人臨死時都帶著女書而去。(答出三點即可,每點2分)

14。以「像秋冬的黃葉一樣飄零」為標題,表明女書正在逐漸遺落和消亡,難以長久流傳;(2分)突出體現了作者對女書命運的無奈和感傷,(或懷想和惋惜)(2分)。

15.在常人看來,「女書」作為遺落和消亡的文字,只能成為我們無邊的懷想,因而顯得十分「弱小」;(2分)但「女書」凝聚著女人的百折柔腸、縷縷情絲,傳達出最生動、最凄絕的聲音,(2分)凸顯出女陛對這個世界的反叛與憂怨,內容豐富,意味深長,值得玩味。(2分)(意思點到即可)

論述類文本

16.c(文中並未涉及社會哲學的起源)。

17.A(文中第二段解釋了形成原因,A項最准確。B、C、D三項均不能說明「各種哲學理論與哲學學派」形成的原因)。

18.(6分)第一問:具體科學的問題,主要是指事實的問題,經驗對象的問題,即形而下的問題;而作為哲學的問題卻是超越具體事實,超越經驗對象,即形而上的問題。第二問:哲學的問題比具體科學的問題,顯得更為抽象和富有思辨性。第三問:意在強調哲學的問題,既要面對現實,又要超越現實,提出或發現哲學的問題更具挑戰性。(每個問題2分)

19.(6分)第一問:哲學的「浪漫主義」指的是哲學超越現實、追求理想的一面。第二問:因為哲學是人的智慧之學,而人的生活的根本特徵在於,他總是生活在「理想」的世界,總是向著「可能性」行進。第三問:哲學首先體現為一種創新能力,其次體現為籌劃和建構未來的崇高理想的能力,而這兩者都是智慧的表現。(每個問題2分)。實用類文本16.B(原文是「覺得走進」,「令人矚目的成果」也與原文不符)。

17.D(「探索」不合文意,原文有「較成熟的學術思想體系」)。

18。①考進清華國學研究院,師從一批學術大師,進行讀書和學術研究。②成為章太炎的入室弟子,結交了諸多學術界和文化界的人士。③恩師王國維自盡,發憤撰寫《屈原賦校注》以寄託哀思。(每點2分)

19.①清華求學,在王國維指導下,完成了研究生畢業論文,確立了中國傳統學術研究的正確思維與方法。②藉助目錄學、版本學的深入研究,提出「個別分析、綜合整理」的主張。

③匯集歷代《楚辭》研究資料,多學科人手,多方面進行長期深入的研究。④淡泊名利,全身心投入學業,並執著追求。(每點2分,答對任何3點即可得6分)

20作文評分參考江蘇省2008年高考作文評分標准,建議切人分為52分。

參考譯文:

漢元興以後,朝政由宦官掌握,小人依仗他們的威福,互相鼓動煽惑做壞事,中材之人面面相覷,不知該怎麼辦。漢朝既失掉了它的權柄,朝政徹底敗壞。但在位的公卿大夫都是豪俊出色的人,相互發憤同心,行正直之道,說嚴正之話,區分辨別是非黑白,不稍微屈服他們的意志,以至於不被(宦官小人)所容,有羅織罪名株連黨人的案子發生。(但)他們的觀點更堅定,他們的行為更激烈。(他們的)志向雖然沒有完成,但忠心有餘。在這個時候,天下聽說他們風采,仰慕他們大義的人,個個感慨憤激,以至於解下印綬,拋棄家族骨肉互相勉勵,赴死而不避。一百多年來,擁有強權,對朝政有非分之想的人接連不斷,(但)都猶豫不決不敢發難。漢朝能在敗亡的情勢下繼續存在,就是這些公卿大夫的力量。

徐孺子在這個時候,豫章太守陳蕃、太尉黃瓊徵召他,他都不去。薦舉有道之人,授予他太原太守的官職,安排好車馬,備好禮節,召他(他)都不到。捨身而為人,與隱居而獨善其身,那選擇雖然不同,但有志於仁則是一樣的。在位的士大夫,在亂世保持他們剛正不屈的節操,不因生死問題動搖他們的意志,與(那些)貪圖俸祿的大臣差異太大了;然而(他們)不惜拋棄官位,大義在於救濟世人的緣故。徐孺子曾經對郭林宗說:「大樹將傾倒,不是一根繩子所能維系的,為什麼忙忙碌碌沒空閑安寧自處呢?」這(表明)他的本心也並不是在山林中自我滿足,遺棄世人而不顧啊!《易經》對君子小人的消長進退,選擇恰當的處世方法,未嘗不是主張只要(社會)正常合理就現身,混亂不可就停止。這就是徐孺子未能用隱居來換取出仕的原因。

徐孺子是豫章南昌人。據《圖記》記載:「章水向北流過南昌城,又向西流經白社。白社西面有孺子墓;又向北流過南塘,它東面是東湖。湖南部小洲上有孺子的住宅,稱『孺子台』。吳嘉禾中,太守徐熙在孺子墓道種松,太守謝景在墓側立碑。晉永安中,太守夏侯嵩在碑旁立思賢亭,世世修治。到拓拔氏的北魏,稱之為聘君亭。」現在亭子還在,而湖南小洲,世人不知它曾經是孺子的住宅,又曾經是台。我做太守的第二年,方才就在那地方。結茅為堂,描繪了孺子的肖像,用「中牢」的禮節來祭祠他,率領州中的賓客僚屬祭拜他。漢到現在將近千年,富貴而埋沒無聞的人無法計算。孺子身居陋巷,偏偏被人稱許思念至今。孺子的墓已經搞不清它確切的地方,而孺子台幸而可考查搞清。祭祠他,是用來向州民展示高尚的德行,所以一起收集了他出仕和隱居的觀點寫下這篇「記」。

語文加試題答案:

21.取之以詐力/守之以詐力者/秦也/以秦之所以取取之/以周之所以守守之者/漢也/仁義詐力雜用以取天下者

22.《出師表》、《隆中對》

23.諸葛亮失敗的原因是仁義詐力雜用。

24.A D(《祝福》不收在《吶喊》中;葛朗台沒有迫使女兒流落他鄉。)

25.(1)蔣干來訪,周瑜利用蔣干設計;(1分)群英會上,周瑜假裝醉酒,讓蔣干盜書;(2分)又故意讓蔣干偷聽信的內容,使其信以為真;(1分)曹操看信後殺了蔡瑁和張允,中了周瑜的反間計。(1分)(2)眾人斂聲屏氣,王熙鳳高聲說:「我來遲了,不曾迎接遠客!」可見其潑辣;當著老祖宗面誇贊黛玉,「天下真有這樣標致的人物,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孫女,竟是個嫡親的孫女。」可見其善於阿諛奉承;說到黛玉母親去世便用手帕做出擦眼淚的動作,賈母說了一句後又轉悲為喜。可見其善於機變和逢迎。王熙鳳一面詢問黛玉的歲數、吃、玩情況,一面吩咐傭人打掃房間、搬放行李。可見其精明、干練(能幹)。舉出1例並寫出其性格,得2分,舉出3例並寫出性格的,得5分。

26沖醫注重預防和養生,強調和諧和平衡;治療疑難雜症,中醫總給人們意外驚喜;中醫的獨特療法可避免西醫術後疼痛。(每點2分)

27.加強對中醫傳統文化的研究;加大對中醫傳統文化的宣傳力度,做好普及推廣工作;傳承中醫要汲取西醫的精華;改進中醫技術,使之更科學,更有效。

Ⅲ 無錫市2010年秋學期高三語文期末考試試卷答案,謝謝

參考答案
1.B
2.A
3.市政滯後(不足)、人口過多、治安嚴峻、地理環境差。(每點1分)
4.例:父親,你的教誨像一盞燈,照亮我前程;你的關懷像一把傘,為我遮擋風雨。你用最朴實的方式表達你的愛,你的愛足夠我一輩子享用,祝父親節日快樂!(兩個完整比喻3分,1句1分,2句3分;表達感激和祝福,2分,「感激」和「祝福」各1分) 5.B(稍:逐漸)6.C(①說明他少年有豪氣,②只說他做出選擇要做官,⑥是他的處世態度)7.D(「生逢其時,深得皇帝重用」錯)8.(1)北宋皇帝為嘉獎他們來投奔,准備讓他們享受國家的俸祿,沒有實行,於是在宋州的宋城定居下來。(祿:使……享受俸祿;家;句意各1分)(2)范諷因進言被皇上寵愛,推薦那些曾經為太後還政天子一事進過言的人,那些人很快得了高官,范諷要推薦曼卿,曼卿堅決推辭不就。(見幸:被寵幸;引:推薦;止:推辭或阻止;句意各1分)(3)北宋就推行(致力)休兵養息政策,天下安寧,從中央到地方放鬆軍事三十多年。(晏然:安寧;弛:放鬆;句意各1分)9.(1)楓林。楓葉荻花秋瑟瑟(2分)(2)一是晚年貶官遠赴外地,離別親人朋友,容易牽動愁情而落淚;二是流落江湖的樂人演奏了哀切的水調子,與詩人被冷落的心境相吻合,產生了同是淪落人的感慨,因而流淚多;三是看到秋景產生的凄涼之感。(答出任何兩點即可)(4分)(3)第一句寫景用孤舟、微月和楓林三個意象構成凄清的意境,奠定了全詩的感情基調(或為箏曲的演奏提供了典型環境);第三句寫景側重描寫音樂,運用通感手法,想像出「千重萬重雨」的視覺形象,表達聽音樂時的復雜心情。(4分)10.(1)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2)雖一毫而莫取;(3)唯見江心秋月白;(4)來吾道夫先路;(5)雕闌(欄)玉砌應猶在;(6)子欲養而親不在(待);(7)非淡泊無以明志。
11.用看似矛盾的表述突出其職業精神(2分);標題充滿懸念,吸引讀者。(2分)12.他是一個執著於理想、忠於職守的失敗英雄;他愛事業如生命,愛船勝過愛自己,船進水下沉時,他指揮大家搶救;大家棄船逃跑,他選擇和沉船在一起,這是他執著的信念和追求。(每點2分,如果寫外在形象,給2分)13.沉船時,船員紛紛逃命,船長卻堅守崗位與船共存亡,凸顯船長高度的責任感和敬業精神;「我」對瘋船長的理解、崇敬,而其他人冷漠、嘲笑,提醒人們對失敗英雄要有寬廣的胸襟,多一份理解;陸地上的船和航海時的船,突出他堅守的職業精神;船長發瘋時的形象和發瘋後恢復常態的形象對比,突出他的執著追求。(每點2分,答對任何兩點即可)14.世俗以成敗來論英雄,但並不是每一個執著追求的人都能成功;執著奮斗的失敗者應受到尊敬,同樣是英雄;英雄成其為英雄不是因為某件事的成功,而是其忠於職守、敬業的崇高精神。(每點2分)15.商業化改造歷史街區、古村古鎮;不尊重歷史,胡編亂造影視作品。(3分)重新打造的文化遺產失去了文化內涵;傷害了公眾的文化情懷和歷史觀;影響中華文化的傳承。(3分)16. 文章先列舉歷史街區改造和影視作品改編中出現的文化糟蹋現象,再分析此類現象產生的後果和社會根源,最後告誡人們「不要糟蹋自己的文化」(6分 )
17.歷史街區的改造應保留歷史的內涵,文化的意蘊、本土氣質和獨特的精神;宣傳歷史名人應尊重歷史,不能借歷史戲說,更不能無中生有;歷史文化建設應保持莊重感、神聖感、厚重感、甚至美感。(6分,每點2分)
19.彼 喜 穿 鑿 者/ 棄 其 大 旨/ 取 其 發 興 /於 所 遇 林 泉 人 物 /草 木 蟲 魚/ 以 為 物 物 皆 有 所 托 /如 世 間 商 度 隱 語 者
20.黃山谷:黃庭堅;杜子美:杜甫。21.讀詩不能穿鑿附會。22.A D
23.(1)華雄是董卓手下的一員猛將;諸侯會盟討伐董卓時,被華雄連斬多元大將;關羽挺身而出要戰華雄;曹操為他溫了一杯酒壯行,關羽沒接就飛身出馬;關羽斬了華雄,酒還未涼。(每點1分)(2)主要景物是翠竹,特點是清幽、安靜和恬淡;(3分)瀟湘館的景物就是林黛玉性格的襯托與寫照。(2分)24.選擇節能環保的發展模式;降低能耗;提高能源效率。(3分)25.高能耗與低能效相疊加;經濟發展過度依賴資源、過分強調速度;市場主體行為受到經濟力量的驅動。(每點2分) 26.①政府出政策調控市場;②改善產業結構和提高能源效率;③改變資源依賴型發展環境、速度導向型增長方式;④分解節能指標、嚴格政績考核;⑤建立全社會的節能環保機制;⑥嚴格環境成本內部化監管。(每點1分)
(參考譯文)
曼卿名延年,姓石,他的祖先是幽州人。幽州被北方的契丹佔領後,他的祖先自成才率領他的一族人向南逃逸,投歸北宋。北宋皇帝為嘉獎他們來投奔,准備讓他們享受國家的俸祿,沒有實行,於是在宋州的宋城定居下來。曼卿的父親,名叫補之,官至太常博士。
幽燕一帶一般人都強健勇武,石曼卿年少時也豪氣逼人。讀書不研究章節句讀,只仰慕古代那些有奇偉的節操品行並建立過非同尋常功勞的人,看輕世俗的小功名,心中不為所動。自認為跟時代不相合,於是整日借酒混世。且喜歡痛飲大醉,頹廢地放縱自己。從此更加與時代不相合。那些跟他交遊的人,都只懂得愛慕曼卿卓異超群的氣度,卻不懂得他的才華可以為世所用。康定二年二月四日,在京城逝去,時年四十八歲,擔任太子中允秘閣校理。
石曼卿年少時便被舉薦為進士,但沒被選中,真宗皇帝廣施恩惠,凡多次被舉薦的人都給予奉職。曼卿開始不肯就職,張文節一向以他為奇才,對他說:「你母親去世了,你才選擇官祿嗎?」曼卿驚視了一下,同意就職了,後調任殿直。不久,改任太常寺太祝,管理濟州金鄉縣。曼卿曾感嘆說:「這也可以施展治理國家的才華啊!」治縣得到好評,任乾寧軍通判。母親李氏逝世,服喪完後,任永靜軍通判,都得到好評。充任館閣校勘,調任大理寺丞,海州通判。後任校理。
庄獻明肅太後上朝處理國政,曼卿上書,請求太後還政給天子。後來太後去世,范諷因進言被皇上寵愛,推薦那些曾經為太後還政天子一事進過言的人,那些人很快得了高官,范諷要推薦曼卿,曼卿堅決推辭不就,范諷才作罷。
自從契丹與中原結好,黃河以南都臣服開始,北宋就推行(致力)休兵養息政策,天下安寧,從中央到地方放鬆軍事三十多年。曼卿上書談了留心邊事,平時練兵,防患未然等十件事,沒有引起重視。不久元昊背叛,北宋向西邊用兵,皇上才想起曼卿的諫書,召見了曼卿。逐漸採用了他的主張,在河北、河東、陝西百姓中徵兵,得到鄉兵幾十萬。石曼卿也奉命在河東徵兵,做得非常好,合乎皇帝的心意,回到朝廷,皇帝賜給他緋衣銀魚。皇上正想充分發揮他的才智,重用他,他卻身體不好。不久聽說有一位邊將想率領鄉兵與賊決斗,曼卿笑著說:「這只領悟了我的表面意思。沒有經過調教的士兵,勇敢的膽小的雜在一起,假如膽小的見到敵人就動搖潰逃,那麼勇敢的人也會跟著潰逃。現在或許沒有空閑來調教,不如招募那些經過調教有品行的人,這樣招來的人個個都是強兵。」他看待世事,輕得像不值得做似的。到聽了他設計的方案,即使是深思熟慮,也不能超過他。他儀表英俊,喜歡飲酒,性恪豪爽,表面看去好像不可用法度來約束他,退一步想想,他一生做事卻追求大節,從不違背事理。不管是賢者不賢者,都十分喜歡結交。等到閑暇議論天下是非善惡,卻沒有幾個人能符合他的心意。他寫文章遒勁剛健,正像他的為人。

Ⅳ 無錫市2012屆高三期末調研考試試卷 語文答案

世界上有無數關閉著的門。每一扇門里,都有一個你不了解的世界。求知和閱世的過程,就是打

Ⅳ 無錫2009秋高三語文調研 答案

無錫市2009年秋學期普通高中高三質量調研試卷語文答案
語文 2010.1
1.D (A.mèi /jué dī /tí zhuó ;B. bǐnɡ /pínɡ jiè / jí xiān ; C. yù/yǔ bó

bào/pù ;D. chòu /xiù lǜ /lù biàn /pián ) 2.B(A項的「美輪美奐」只能形容建築物高大華麗;B項的「竭澤而漁」比喻只圖眼前利益,而不考慮長期的收效;C項的「拍手稱快」多指正義得到伸張或事情的結局使人感到滿意,可改為「拍手稱道」;D項的「望其項背」意謂趕得上對方達到的成就或境界,但一定要用於否定形式)

3.一種以適度消費、減少環境污染、崇尚自然(或保護生態)為特徵的新型消費行為(「適度消費」、「減少環境污染」、「崇尚自然或保護生態」、「新型消費行為」每點為1分)

4.劉的標題強調這位文化人雖年老仍保持一顆童心,值得悼念(1分)編者改的標題既保留了老人童心未泯的性格特點,又突出了這位漫畫家的影響之大(2分),既保留了懷念丁聰的想法,又巧妙利用其名字鮮明地點出其智慧(2分)5.C(附:歸附)6.B(①說明其勤勞,③說明其勇敢,⑥說明其重情)7.C(「燒殺搶掠」是狼兵所為,天一去抵抗的也是狼兵)8.(1)下雨天,全身被雨淋得像蛇一樣蜷伏著,有時張起破傘來遮擋一下(在通順翻譯出大意前提下,關注得分點,以下同「淋漓、蛇伏和敝蓋」各1分);(2)不久,清兵攻打績溪,江天一日夜手持兵器登城防守,一點也不鬆懈(「已而、援兵、登陴和怠」各1分);(3)天一知道抗清之事已經無法挽回,就立即回家,把母親託付給弟弟天表(「為、遽和屬」各1分)9.(1)白雲和城垣的影子倒映在江面上,涼風吹拂,微波涌動,好像城垣在輕輕搖動(2分);白露從空中垂落而下,像珍珠般晶瑩,彷彿從月中滴出(2分)「搖」與「滴」使靜止的畫面流動了起來,情態逼真,使人浮想聯翩(2分)(2)身處暗世(濁世)、知音難遇、遭到排擠後孤寂郁悶(4分)10.(1)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2)畏途巉岩不可攀;(3)奈何取之盡錙銖;(4)問君能有幾多愁;(5)寄蜉蝣於天地;(6)則孤陋而寡聞;(7)歲歲年年人不同11.歷史悠久、人口稀少、居住高山深谷、文化獨具魅力與神秘(對1點1分,對2點3分,對3點4分,4點全對5分)12.第一線的羌文化研究學者幾乎全軍覆沒;世代居住的村寨多已震毀,很難找回歷史的生態和文化的靈魂;羌文化在此次地震中遭到近乎毀滅性的打擊(或:地震的破壞對於羌文化遺產的保護無疑是個巨大的難題)(每點2分)13.運用想像、比喻、擬人手法(1分),化虛為實(1分),把受地震破壞的羌族文化比喻為一個老者離去的背影(1分),藉此表達對羌族文化受破壞的惋惜之感(1分),既隱含了作者對保護羌文化遺產深深的擔憂之情(1分),又表示了對修復羌文化遺產的期待(1分)14.羌民族遭受巨大災難後,如何重建家園、重返家園;羌文化遭到毀壞後,如何將其修復、整理、保護和傳承下去;表達了作者對羌民生活、羌文化保護傳承深深的思考和擔憂之情(每點2分)15.D(這種功利心的閱讀不承載精神重負,文化含量低,收獲不可能格外寶貴和難忘)16.「重」是從精神上的影響來說的,強調閱讀給人身心的沉穩和力量(或是一種沉入心底的重量);「輕」是從書的功用心、實用心上說的,強調閱讀的自發性(或沒有預設期待)和閱讀心境的解放(前後各3分)17.「這」指代「無用的閱讀」(1分);「無用」是從功用心上講的,雖沒有功用心,卻具有精神價值(1分);「無用的閱讀」給人看不見的持久的滲透作用(1分),讓人獲得心靈的輕盈和潔凈(1分),使人感到他人的存在(1分),看到生活的美好、溫暖以及自身的價值(1分)

閱讀全文

與2015高三無錫語文試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