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2016中考語文試題分類匯編 對聯
舉例如下:
3.閱讀下面的文字,請你為三坊七巷中衣錦坊的一副檻聯選擇恰當的下聯。(3分)
在福州三坊七巷,曲藝文化是最時尚、最風雅的視聽盛宴。觀戲聽曲歷來是百姓的喜樂之事,有些富貴人家熱衷於在自己的家裡搭設獨具特色的宅院戲台,時常唱演些福州的伬唱、戲劇等曲藝節目,為坊巷的生活平添了無窮的樂趣。衣錦坊的鄭氏宅院里保留著福州城內唯一流傳至今的水上戲台,其設計精美,意境雅緻。夜晚聽戲,更以隔水聽音的效果為人所稱道。
上聯:春暖華堂人衣錦
下聯: (只填序號)
A.管竹琴弦樂齊鳴 B.婉轉鶯歌凌紫煙 C.千秋雅調遙相聞 D.月明水榭客聽歌
【答案】D
【解析】此題考查補寫對聯。對對聯,要注意其常識,如字數相同、詞性相對、平仄相協,寬對即可。同時,還要注意結合材料,針對三坊七巷衣錦坊主要功能來擬下聯。分析材料可知,三坊七巷作為文化街區,這里有著古來的水上戲台,但是人們可以觀戲聽歌。由此,可選出答案為D項。
【2016•廣東】
5.仿照畫波浪線的句子,在橫線上續寫一句話,使之構成排比。
思考是一種啟迪心智的旅行,深入的思考能夠活躍你的頭腦,拓展你的思維,沉澱你的智慧,豐盈你的精神;閱讀是一種照亮心路的對話,廣泛的閱讀能夠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豐富你的知識,開闊你的眼界,陶冶你的性情,凈化你的靈魂。
【解析】此題考查句子仿寫。句子仿寫要做到句式相同、結構相似,內容與上下文銜接。要用「……你的……,……你的……,……你的……,……你的……,」的格式,構成排比句,根據上文「廣泛的閱讀能夠」,可判斷出後面的句子要寫出廣泛的閱讀給人們帶來的好處。比如「豐富知識,增長見識,開闊眼界,陶冶情操,凈化靈魂」等。
【2016•廣東東莞】
5.仿照畫波浪線的句子,在橫線上續寫一句話,使之構成排比。(4分)
不光生活給我以什麼,我都報之以微笑。給我以嚴寒,我就是一朵清新俏麗的紅梅;
, ;
, ;
【答案】示例:給我以崎嶇,我就是一條輕盈活潑的小溪;給我以風雨,我就是一道旖旎絢麗的彩虹。
【解析】本題考查句子運用之仿寫能力。解答時先認真閱讀畫波浪線的句子,分析句式特點,然後找准不變的詞語,替換變的詞語即可。本題不變的詞語有「給我以……,我就是一……」,以這種句式造句,替換需要變化的詞語即可。
B. 貴陽普通中學2015-2016qu期末考試試卷八年級
語文:
**1.文言文(譯文必背、字詞解釋、要求背誦的古文)。
**2.課文(筆記).我考試感覺考課文的都是平常老師講的那些筆記,那些什麼理解語句,那些升華的句子特別要注意,他也會考一些用了修辭手法的句子,讓你賞析,回答這些問題也有一些固定格式,如果你要可以問我。
3.必背古詩。最好在考試前一天晚上看,別的事都不用做,這些要熟記的東西就去看,也不用再做題了。
4.最後就是名著,如果你沒看過的話,就去網上找簡介,大致知道整本書的內容、故事情節、人物性格特徵、本書的語言特色。
5.作文沒什麼好注意的,如果一定要看看的話,就去看你平時成績高的那些作文,看看的高分是因為你用了怎樣的手法,能掌握到的話,考試你就能派上用場了。
ps:6.如果平時考試有綜合性學習的考題,那麼你去看書里邊每個單元的綜和性學習,裡面如果有和主題有關的古詩、名言,就都起碼要背兩例。
數學:
1.整本書都去翻一遍,看到公式和定理的話多讀兩遍。
2.在考試前一天晚上可以做一些數學模擬題,訓練手感,不過要注意,不能太難。然後沒什麼好復習的了。
英語:
**1.如果你們的筆記有這些什麼to do sth這種固定搭配的句式,這些就都要背起來。
2.再看看英語書的詞彙表前面,如果有一些每個單元涉及的語法知識,就看一看
3.讀詞彙表咯。
4.聽力的話,大大都知道,專心,如果有一道聽力題你沒有聽懂,就不要再去回想,繼續下一題,免得下一題也漏了。
物理:
1.仍然是看書啊,考試也是以書本為基礎嘛,注意細節、公式(特別是細節啊,比如在公式的下方也有一些關於公式的細節,我們總會只記得背公式,不注意看細節)
2看看你復習時老師發給你們的試卷,看看,不論對還是錯的,都要看,不會的要及時問老師,不想的話,就去問哪個成績較好的同學。(你也可以問我,物理和英語的話我還是挺有信心)
歷史、政治:
1.書本、筆記
**2.政治的要注意書本里的觀點的三個問(老師教我們的:how怎樣,就是以什麼樣的態度;what什麼,做什麼事;why為什麼,意義)回答問題也可以用這三個問,不過要先注意審題,看清楚他要問什麼。如果是辨析題,就可以用,然後可以說說不這樣做的危害,中學生應該怎麼做。
3.政治的老師如果有發給你們時事的資料的話,就去看兩遍,沒有必要死記硬背,只會讓自己痛苦,倒不如多看幾遍。
**4.歷史的要注意地圖、時間、事件、代表人物、評價,就這些去看,考試也就考這些了
地理生物:
仍是看書啊,不過我讀這兩科時,就得只要看書就行了,沒什麼好注意的。
我復習地理時用的是提綱,你也可以看同學那裡有沒有。
我打「**」就是比較重要。這些是我復習的方法,如果和你平時不同,你就參考參考咯。我是初三畢業生,等到中考時就不用這么累了,各科老師都會有提綱的。語文的復習冊也有每本名著的簡介和賞析句子的句式。
個人感覺課後補習一定要找到一個好的地方老師要專業這樣才能對學習 起到一個很好的效果,噴水池陝西路口貴州科學院北大銘師堂學校挺好的,你可以去了解下,滿意請採納!
C. 跪求2019~2016年四年全國各地市中考語文試卷Word版
你用網路文庫搜索,有些資料是要出錢的!
D. 2016年初中中考語文答案
1——5:CDBBC6——10:BAABC追問:還有2011年石家莊市高中畢業班第一次模擬考試試卷英語試題B型的答案么?謝謝,來了馬上採納2016年初中中考語文答案
E. 貴陽市2015,2016年英語中考試卷分析
e must die, but usually we picture that day as far in the futur
F. 貴陽中考語文
寫作手法
寫作手法屬於藝術表現手法(即:藝術手法和表現手法,也含表達手法(技巧)),常見的有:誇張,對比,比喻,擬人,懸念,照應,聯想,想像,抑揚結合、點面結合、動靜結合、敘議結合、情景交融、襯托對比、伏筆照應、托物言志、白描細描、鋪墊懸念、正側面結合、比喻象徵、借古諷今、卒章顯志、承上啟下、開門見山,烘托、渲染、動靜相襯、虛實相生、實寫與虛寫、托物寓意、詠物抒情等。
表達方式就是常見的敘述、描寫、抒情、議論和說明。(其實也屬於藝術表現手法)。
1、第一人稱敘事法
2、第三人稱敘事法
3、順敘法
4、倒敘法
5、插敘法
6、補敘法
7、分敘法
8、詳敘法
9、略敘法
10、直接抒情法
11、間接抒情法
12、先敘後議法
13、先議後敘法
14、夾敘夾議法
15、以物為線索
16、以人為線索
17、以思想變化為線索
18、以中心事件為線索
19、寫生法
20、轉動法
21、剝筍法
22、擬人法
23、化動法
24、說明法
25、運用「五覺」法
26、借物抒情法
27、托物言志法
28、物品自述法
29、遠眺近看法
30、內外結合法
31、移步換形法
32、說明介紹法
33、環境襯托法
34、彩筆描繪法
35、遠近結合法
36、時序變換法
37、生長變化法
38、展開聯想法
39、突出重點法
40、對照比較法
41、贊美頌揚法
42、靜態素描法
43、總分結合法
44、特徵舉例法
45、特徵說明法
46、重點突出法
47、成長變化法
48、實驗證明法
49、群體描寫法
50、現場目擊法
說明方法
常見的說明方法
常見的說明方法有舉事例、分類別、列數據、作比較、畫圖表、下定義、作詮釋、打比方、摹狀貌、引資料等10種。寫說明文要根據說明對象的特點及寫作目的,選用最佳方法。下面分別加以說明。
(1)舉例子。舉出實際事例來說明事物,使所要說明的事物具體化,以便讀者理解,這種說明方法叫舉例法。
說明文中的舉事例的說明方法和議論文中的例證法,都可以起到使內容具體、加強說服力的作用。但二者又有區別。議論文中的事例,是用來證明觀點的,說明文的事例,是用來介紹知識的。
運用舉事例的說明方法說明事物或事理,一要注意例子的代表性,二要注意例子的適量性。
(2)分類別。將被說明的對象,按照一定的標准劃分成不同的類別,一類一類地加以說明,這種說明方法,叫分類別。
分類別是將復雜的事物說清楚的重要方法。
運用分類別方法要注意分類的標准,一次分類只能用同一個標准,以免產生重疊交叉的現象。這樣,每次分類只用一個標准,就眉目清楚了。
有的事物的特徵、本質需要分成幾點或幾個方面來說,也屬於分類別。
注意,運用分類別方法,所列舉的種類不能有遺漏。
(3)列數據。為了使所要說明的事物具體化,還可以採用列數據的方法,以便讀者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數字,一定要准確無誤,不準確的數字絕對不能用,即使是估計的數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據,並力求近似。
(4)作比較。說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們比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體的或者大家已經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較,使讀者通過比較得到具體而鮮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徵也往往在比較中顯現出來。
在作比較的時候,可以是同類相比,也可以是異類相比,可以對事物進行「橫比」,也可以對事物進行「縱比」。
(5)畫圖表。為了把復雜的事物說清楚,還可以採用圖表法,來彌補單用文字表達的缺欠,對有些事物解說更直接、更具體。
(6)下定義。用簡明的語言對某一概念的本質特徵作規定性的說明叫下定義。下定義能准確揭示事物的本質,是科技說明文常用的方法。
下定義的時候,可以根據說明的目的需要,從不同的角度考慮。有的著重說明特性,如關於「人」的定義;有的著重說明作用,如關於「肥料」的定義;有的既說明特性又說明作用,如關於「統籌方法」和「應用科學」的定義。
①人是能製造工具並使用工具進行勞動的高級動物。
②肥料是能供給養分使植物生長的物質。
③統籌方法,是一種安排工作進程的數學方法。
④工程技術的科學叫做應用科學,它是應用自然科學的基礎理論來解決生產實踐中出現的問題的學問。
無論從什麼角度考慮,無論採用什麼方式,只要是下定義,就必須揭示事物的本質,只有這樣的定義才是科學的。比如,有人說:「人是兩足直立的動物。」這個定義就是不科學的,因為它沒能揭示事物的本質。「人是能製造工具並使用工具進行勞動的高級動物。」這才是科學的定義,因為它揭示了人的本質。
(7)作詮釋。從一個側面,就事物的某一個特點做些解釋,這種方法叫詮釋法。
定義法和詮釋法常採用「某某是什麼」的語言形式。形式相同,如何區分呢?一般來說,「是」字兩邊的話能夠互換,就是定義;如果不能互換,就是詮釋。
(8)打比方。利用兩種不同事物之間的相似之處作比較,以突出事物的性狀特點,增強說明的形象性和生動性的說明方法叫做打比方。
說明文中的打比方的說明方法,同修辭格上的比喻是一致的。不同的是,比喻修辭有明喻、暗喻、和借喻,而說明多用明喻和暗喻,借喻則不宜使用。
(9)摹狀貌。為了使被說明對象更形象、具體,可以進行狀貌摹寫,這種說明方法叫摹狀貌。
(10)引資料。為了使說明的內容更充實具體,可以引資料說明。引資料的范圍很廣,可以是經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諺語等。
一篇說明文單用一種說明方法很少,往往綜合運用多種說明方法。採用什麼說明方法,一方面服從內容的需要,另一方面作者有選擇的自由。是採用一種說明方法,還是採用多種說明方法,是採用這種說明方法,還是那種說明方法,可以靈活,不是一成不變的。
議論是一種評析、論理的表述法。一篇或一段完整的議論,通常由論點、論據和論證三要素組成。議論分兩大類,即「立論」和「駁論」。立論稱「證明」式文章,駁論稱「反駁」式文章。在說理性的文章中,議論是一種主要的行文方式,它要求論點明確、論據成分、論據周密。在記敘文中,議論是由敘述和描寫引發出的對事物的感想、認識和評價,是在關鍵處的畫龍點睛之筆。但不宜多用、濫用。
議論文三要素:論點 論據 論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