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求一張初二下學期的語文期中試卷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注音全部正確的一項是(2分) ( )
A.同僚(liáo) 憬悟(ǐng) 棱鏡(líng) 虯枝(qiú)
B.躋身(jī) 闊綽(chuò) 褻瀆(xiè) 相公(xiàng)
C.顢頇(gān) 羼水(chàn) 翡翠(fěi) 醒豁(huò)
D.淵藪(sǒu) 避諱(huì) 秀頎(qì) 旁騖(wù)
2.下面句子中標點符號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A. 《水滸傳》里景陽岡下那個小酒鋪門前,一桿旗子高豎,上書五個字:「三碗不過岡。」
B. 這次四川汶川地震的捐款,據不完全統計:初一年級捐了862元,初二年級捐了754元,而初三年級則多達1584元,同學們十分踴躍。
C. 漫天飛雪的冬天,才會思念春天的綠意盈盈;七月流火的夏日,才會思念冬天的白雪皚皚。
D.中國每人平均每年總要吃四、五百斤糧食,還要有種子、飼料和工業用糧。
3.選出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項。(2分) ( )
A. 一提到運河近幾年的變化,街道辦的張大媽就誇誇其談,充滿了自豪感。
B.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泰興經濟發展日新月異,高樓林立,美麗迷人,走在大街小巷,簡直讓人嘆為觀止。
C. 他在這部影片中的表演很出色,把角色演得栩栩如生。
D. 貨櫃上擺滿了具有傳統特色的瓷器、悲翠、玉雕、字畫,品種齊全,真是鱗次櫛比。
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句意明確的一項是(2分) ( )
A.經過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使我市的空氣質量狀況有了明顯改善。
B.蘇通大橋建造的初衷是,拉近蘇北、蘇南的距離,進一步推動江蘇省沿江開發戰略的實施。
C.教育觀念能否從根本上轉變,是我們解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進程問題的重要保證。
D. 美國女演員莎朗•斯通惡毒攻擊中國的言論,不但遭到了全世界維護正義人們的譴責,而且激起了中國人民的憤慨。
5.對下列句中加點詞的理解全部正確的一項是(2分) ( )
A. 斯是陋室(判斷詞) 無案牘之勞形(使……勞累)
嘗貽余核舟一(曾經) 援疑質理(詢問)
B. 中間力拉崩倒之聲(用力拉) 不以木為之者(用)
以中有足樂者(因為) 俯身傾耳以請(相當於「而」,表修飾)
C. 神情與蘇、黃不屬(類似) 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原來是)
走送之(跑) 以紙帖之(標簽)
D. 故雖有名馬(雖然) 何陋之有(助詞,不譯)
非天質之卑(助詞,不譯) 鳴之而不能通其意(代詞,代千里馬)
6. 將①—④句填在橫線上,順序最恰當的一項是
寫文章有深造的方法, ,作文也如此,修改舊的文章,重寫舊的題目,才能不斷深造。
①這樣不斷地加工,石頭鑿完了,玉就完全出來了。
②如還是寫不好,再過幾個月還是寫這個題目,一定有更好的語句出現。
③如果文章第一次做得不好,過幾個月再重寫這個題目,一定會有優美的語句出現。
④這就像加工玉石一樣,今天鑿去外面的一層石頭,就可以看到一點玉;明天又鑿去一層石頭,玉看得更清楚。
A、②③①④ B、③①④② C、①③②④ D、③②④①
第二部分 非選擇題(共138分)
一、按要求答題(36分)
7.下列詞語中共有4個錯別字,一一找出打「×」,然後按順序改正在田字格里。(4分,書寫工整、規范、美觀可另加1分)
狹隘 貪婪 血氣方剛 死心蹋地 節衣縮食 麻木不仁 趁熱打鐵
秘決 分歧 洗耳恭聽 離經判道 不省人事 以身殉職 漠不關心
殺戮 矢志 交頭結耳 卷帙浩繁 海市蜃樓 縱橫決盪 潛滋暗長
改正
8.根據提示補寫名句或填寫課文原句。(10分)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盡長江滾滾來。
⑵耳聞不如目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獨學而無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____________________,卻話巴山夜雨時。
⑸_____________________,病樹前頭萬木春。
⑹愚者暗於成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⑺范仲淹在《漁家傲 秋思》中,揭示自己和征夫們想家卻不甘無功而返的心理矛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⑻李商隱《無題》的 , 兩句是詩中的警句,現常用來贊譽那些為事業,為他人無私奉獻、鞠躬盡瘁的人。
9、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下列題目。(5分)
雨 晴 王駕
雨前初見花間蕊,雨後全無葉底花。蜂蝶紛紛過牆去,卻疑春色在鄰家。
(1)本詩前兩句是扣住什麼來寫春景的?這樣寫表達了詩人怎樣的心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前人評價「卻疑春色在鄰家」為「神來之筆」,你認為這句詩「神」在何處?(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據最新的統計資料表明,中國網民的數量已超過2000萬,其中18歲以下青少年約佔五分之一。下面是對某市初中生上網目的的調查,從農村和城市初中抽取各200名學生進行統計,仔細觀察圖表,回答下面的問題。(6分)
網路
游戲 交友
聊天 娛樂
時尚 占卜類 新聞
網站 教育
學習
農村 56.8% 35.35% 3.85% 3% 1% 0%
城市 47.9% 27.4% 6.8% 3% 3.8% 11.1%
(1)請用一句話概括你從圖表中獲得的結論。(2分)
(2)從調查結果看,中學生上網應成為社會、家長、老師共同關心的話題。請你分析一下出現此情況的原因,不少於兩點。(4分)
11.虎,一直被視為兇猛的象徵。打虎成為英雄的標志。施耐庵的《水滸傳》中以各種不同的方式打死或殺死老虎的英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空有打虎之名,而無打虎之實的是__________。(5分)
12. (1)「汶川地震」給四川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今天距離「汶川地震」已經過去了整整30天。學校決定以「永不能忘記的記憶」為主題出一期校刊。請你為校刊擬定幾個欄目。請寫出欄目名稱。(不少於三個)(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汶川地震」發生後,全國各族人民紛紛對災區伸出了援助之手。面對餘震不斷的情況,如何妥善安置受災群眾,尤其是在校學生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熱點。現在,一批來自四川膠南中學的學生已經被安置到我市職業教育中心校就讀。學校打算派你為代表前去慰問。你打算說些什麼?(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貳』 語文試卷哪裡有初二下學期的
2007--2008年八年級下冊語文期末考試姓名 班級 號次 成績 命題人: 一、積累及其運用(37分) 1、給畫線加粗的字注音或根據拼音寫漢字(3分) 匿名( ) 眾目睽睽( ) 招徠( ) 家pēi( ) juàn念( ) hàn首低眉( ) 2、選擇題(12分) (1)下列與課題對應的作者或朝代有誤的一項是( )(3分) A、《五柳先生傳》--陶淵明--東晉 B、《山坡羊?潼關懷古》--張養浩--宋代 C、《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劉禹錫--唐代 D、《送東陽馬生序》--宋濂--明初 (2)下邊沒有錯別字的一項( ) (3分) A千山萬合 鶴立雞群 拖泥帶水 B慷概激昂 花團錦簇 冥思暇想 C油光可見 海誓山盟 相形見絀 D滄海桑田 莫衷一是 隨機應變 (3)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是 ( )(3分) A.在建設三峽大壩的過程中,無論工人們遇到什麼樣的困難,他們卻能披荊斬棘,一往無前。 B.在列車長粗暴的干涉下,使愛迪生在火車上邊賣報邊做實驗的願望破滅了。 C.中國殘疾人藝術團在香港演出大型音樂舞蹈《我的夢》,受到觀眾的熱烈歡迎。 D.為了防止非典疫情不再反彈,市領導要求各單位進一步加強管理,制定嚴密的防範措施。 (4)下列句子加點成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 (3分) A、 在繁華的商業大街上,觀光購物的人濟濟一堂,笑容滿面。 B、 領導幹部要對人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切實負起責任,決不允許馬虎從事,敷衍塞責,玩忽職守。 C、體育考試時,李明考試成績優秀,無獨有偶,王新也獲得了優秀。 D、談起互聯網,這孩子竟然說得頭頭是道,左右逢源,就連在場的專家也驚嘆不已。 3、根據提示填空(10分) (1)蘇軾在《水調歌頭》一詞中,表現對人們美好祝願的句子是 , 。 (2)德高望重的方老先師退休後仍然關心青年教師的成長,正如龔自珍在《己亥雜詩》中所說的: , 。 (3)《行路難》中表明李白遠大的志向和敢於勝利的信心的句子是 , 。 (4)贈別詩在中國古代詩詞中佔有相當的比率。不少詩句至今仍被人們廣為傳誦。王維在《送元二使安西》中通過「 , 」來表達對友人的深摯感情王勃更是樂觀,他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用「 , 」 寄語遠方朋友,表明只要心心相印,哪怕距離遙遠,也會覺得近在咫尺。 4、文學常識。(5分) (1)《西遊記》這部小說一定看過了吧?請你說說你最喜歡其中的哪個人物,並說明理由。(30字以內)(3分) (2)《海底兩萬里》是凡爾納的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 》,第三部是《 》。(2分) 5、下面的句子不成對偶,請改動下句,使它們組成一組對偶句。(2分) 上句:看社會知國情堅定報國志下句:放眼瞻望未來明確自己肩負的重大任務使自己的愛國心情越來越增強。改動: 6、好的廣告語耐人尋味,給人美感,使人難忘。請寫出你喜歡的一條廣告語,並說說喜歡的理由。(3分) 廣告語: 喜歡理由: 7、羅伯特是德國著名的醫生。有一天,他為國王看病。國王說:「你給我看病,不能像看別的病人那樣!」羅伯特非常平靜地回答說:「請原諒,陛下,在我眼裡,病人都是國王。」醫生答話的的言外之意是 。(2分) 二、現代文閱讀(40分) (一)(12分) 突然,客人驚奇地屏住了呼吸,只見面前的小個子那對濃似灌木叢的眉毛下面,一對灰色的眼睛射出一道黑豹似的目光,雖然每個見過托爾斯泰的人都談過這種犀利目光,但再好的圖片都沒法加以反映。這道目光就像一把鋥亮的鋼刀刺了過來,又穩又准,擊中要害。令你無法動彈,無法躲避。彷彿被催眠術控制住了,你只好乖乖地忍受這種目光的探尋,任何掩飾都抵擋不住。它像槍彈穿透了偽裝的甲胄,它像金剛刀切開了玻璃。在這種入木三分的審視之下,誰都沒法遮遮掩掩。--對此,屠格涅夫和高爾基等上百個人都作過無可置疑的描述。 這種穿透心靈的審視僅僅持續了一秒鍾,接著便刀劍入鞘,代之以柔和的目光與和藹的笑容。雖然嘴角緊閉,沒有變化,但那對眼睛卻能滿含粲然笑意,猶如神奇的星光。而在優美動人的音樂影響下,它們可以像村婦那樣熱淚漣漣。精神上感到滿足自在時,它們可以閃閃發光,轉眼又因憂郁而黯然失色,罩上陰雲,頓生凄涼,顯得麻木不仁,神秘莫測。它們可以變得冷酷銳利,可以像手術刀、像X射線那樣揭開隱藏的秘密,不一會兒意趣盎然地湧出好奇的神色。這是出現在人類面部最富感情的一對眼睛,可以抒發各種各樣的感情。高爾基對它們恰如其分的描述,說出了我們的心裡話:「托爾斯泰這對眼睛裡有一百隻眼珠。」 1、選文第一段運用了 、 等修辭手法,寫出了托爾泰眼睛的 、 的洞察力。(2分) 2、作者在描寫托爾斯泰的眼睛犀利時,說它像 ;在描寫托爾斯泰的眼睛滿含粲然笑意時,又說它猶如 。那麼,假如作者要描寫托爾斯泰的眼睛憂郁時,應說它 。(3分) 3、 文段中加點的「像村婦那樣」能否刪去?為什麼?(3分) 4、文段引用高爾基的話作結,有什麼的好處?(2分) 5、托爾斯泰是一位文學巨匠,他一生創作了許多文學著作。請你列舉其中一部。(1分) (二)(13分) 在蒼茫的大海上,狂風卷集著烏雲,在烏雲和大海之間,海燕像黑色的閃電,在高傲地飛翔。一會兒翅膀碰著波浪,一會兒箭一般地直沖向烏雲,它叫喊著,--就在這鳥兒勇敢的叫喊聲里,烏雲聽出了歡樂。在這叫喊聲里--充滿著對暴風雨的渴望!在這叫喊聲里,烏雲聽出了憤怒的力量、熱情的火焰和勝利的信心。海鷗在暴風雨來臨之前呻吟著,--呻吟著,它們在大海上飛竄,想把自己對暴風雨的恐懼,掩藏到大海深處。海鴨也在呻吟著,--它們這些海鴨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戰斗的歡樂:轟隆隆的雷聲就把它們嚇壞了。蠢笨的企鵝,膽怯地把肥胖的身體躲藏在懸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飛翔! 1、作者滿懷激情塑造了「海燕」這一形象,請你結合全文談談「海燕」的象徵意義。(3分) 2、請你說說畫線句子運用的修辭方法及其作用。(3分) 3、從選段中摘錄描寫「海鷗」、「海鴨」和「企鵝」丑態的重點詞語(不少於6個)(3分) 4、「海鷗、海鴨和企鵝」象徵什麼?文章描寫他們的丑態有什麼作用?(4分) (三)一碗餛飩(15分) ⑴那天,她跟媽媽又吵架了,一氣之下,她轉身向外跑去。 ⑵她走了很長時間,看到前面有個面攤,這才感覺到肚子餓了。可是,她摸遍了身上的口袋,連一個硬幣也沒有。 ⑶面攤的主人是一個看上去很和藹的老婆婆,她看到她站在那裡,就問:「孩子,你是不是要吃面?」「可是,可是我忘了帶錢。」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沒關系,我請你吃。」 ⑷老婆婆端來一碗餛飩和一碟小菜。她滿懷感激,剛吃了幾口,眼淚就掉了下來,紛紛落在碗里。「你怎麼了?」老婆婆關切地問。「我沒事,我只是很感激!」她忙擦眼淚,對面攤主人說,「我們不認識,而你卻對我這么好,願意煮餛飩給我吃。可是我媽媽,我跟她吵架,她竟然把我趕出來,還叫我不要再回去!」 ⑸老婆婆聽了,平靜地說道:「孩子,你怎麼會這么想呢?你想想看,我只不過煮了一碗餛飩給你吃,你就這么感激我,那你媽媽煮了十多年的飯給你吃,你怎麼會不感激她呢?你怎麼還要跟她吵架?」 ⑹女孩愣住了。 ⑺女孩匆匆吃完了餛飩,開始往家走去。當她走到家附近時,一下就看到疲憊不堪的母親正在路口四處張望……母親看到她,臉上立即露出了喜色:「趕快過來吧,飯早就做好了,你再不回來吃,菜都要涼了!」 ⑻這時,女孩的眼淚又開始掉了下來! ⑼這時候,我們會對別人給予的小恩小惠「感激不盡」,卻對親人一輩子的恩情「視而不見」。 1、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本文記敘的內容。(3分) 2、文中畫線加粗的兩個「又」字的作用各是什麼?(2分) 3、文中第⑺自然段中用「疲憊不堪」、「露出了喜色」來描寫母親的神態,這種變化表露了母親怎樣的情感?(3分) 4、第⑹段為什麼獨句成段?(3分) 5、請結合你自身的經歷,談談你對選文第⑼段的理解。(3分) 三、文言文閱讀(23分) (一)若夫 , ,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至於負者歌於途,行者休於樹,前者呼,後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冽,山餚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14分) 1、解釋畫線加粗的詞語:(4分) ① 野芳發而幽香 ②佳木秀而繁陰 ③ 宴酣之樂 ④ 觥籌交錯 2、用現代漢語解釋下列句子(4分) ①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 ②負者歌於途,行者休於樹 3、文章勾勒出一幅「與民同樂」的圖畫,其中包括風景畫和風習畫,而風習畫由 、 、 、 四個畫面組成,其中 的畫面是核心,其餘三幅畫面為寫這幅畫面服務,起到陪襯作用。(3分) 4、簡答題:(3分) 第一段主要寫景,第二段主要寫人。全文扣住一個「樂」字,請你結合前面學過的知識,簡要分析歐陽修的「樂」和范仲淹的「後天下之樂而樂」、五柳先生的「樂其志」中的「樂」的不同含義。 (二)司馬溫公①幼時,患記問不若人,群居講習,眾兄弟既成誦,游息矣;獨下帷絕編②,迨③能倍誦乃止。用力多者收功遠,其所精誦,乃終身不忘也。溫公嘗言:「書不可不成誦,或在馬上,或中夜不寢時,詠其文,思其義,所得多矣。」 (《三朝名臣言行錄》)(9分) 【注釋】①司馬溫公:即司馬光(1019-1086年),北宋政治家、史學家。曾主編過《資治通鑒》。②下帷絕編:「下帷」,是指東漢儒生董仲舒放下帷帳講學,三年不看窗外事;「絕編」,是指孔子讀《易》時,好幾次把穿簡(書)的牛皮繩子翻斷了。③迨(dài):等到。 1、 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4分) ①患記問不若人( ) ② 眾兄弟既成誦( ) ③ 溫公嘗言 ( ) ④或中夜不寢時 ( ) 2、本文中概括主旨(中心思想)的句子是(2分)( ) A. 用力多者收功遠。 B. 其所精通乃終身不忘。 C. 書不可不成誦。 D.詠其文,思其義,所得多矣。 3、文中「獨下帷絕編」意思是只有司馬光一人苦讀。我們學過一些類似的成語,也是形容讀書勤奮,請你列舉一個: 。(1分) 4、解釋下面句子。(2分) 書不可不成誦,或在馬上,或中夜不寢時。 四、作文在我們生活中,另我們感動的事例很多很多。有時是一種聲音,有時是一種色彩,有時是一種狀態,有時是一種場景…… 生活中你一定經歷、體驗過許多令你感動的事情。請以「感動」為話題寫一篇作文。可以敘述經歷,抒發感受;可以發表議論,評述世態,等等。 注意: 1、 立意自定。2、文體自選。3、題目自擬。4、不少於600字。
『叄』 初二下學期語文試卷(人教版)
八年級語文試題卷
(總分:150分包括卷面分分 時間:120分鍾)
一、積累與運用(30分)
1、讀下列這段話,給加點的字注音,根據拼音寫漢字:(4分)
江南的雪,可是滋潤( )美艷之至了;那是還在隱約著的青春的消息,是極壯健的處子的肌膚。雪野中有血紅的寶珠山茶,白中隱青的單bàn( )梅花,深黃的qìng( )口的蠟( )梅花;雪下面還有冷綠的雜草。
2、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橫線上的詞語,最恰當的是( )(2分)
_______,飄逸著沁脾的清香;__________,散發著濃烈的祝福;________,只有細細品嘗,才能體味著這淡淡的苦澀中所蘊含的真諦。
①生命是酒 ②生命是咖啡 ③生命是茶
A、 ②③① B、 ①②③ C、 ③②① D、 ③①②
3、參照加點的文字,將畫線部分加以調整,使整段話更整齊、和諧。(2分)
正當平緩似錦綉的黃河得意之時。她突然以數里之闊的水面。跌入百尺寬的峽谷。發出的聲響如虎嘯震川,濁流如奔涌如騰飛的巨龍,懸垂的水流如張掛的天幕,激起的水珠如四濺的鋼花,使每一位風塵僕僕走近她的遊客都受到強烈的震撼。
畫線部分應該改為:
4、班裡要開展《感受母愛》的綜合性學習活動,語文老師要求每一位學生完成以下活動:(8分)
(1)寫一句與母親有關的俗語或格言。(1分)
(2)仿寫句子。(2分)
母愛是一種最無私的感情,它像春天的甘霖,灑落在我們的心田;它像
, 。
(3)為了教育孟子。其母三易其居,古今中外象這樣的事例不少,母親對子女的教育和影響常常影響孩子的一生,請你寫出一個著名的事例或能給人啟發意義的故事。(不少於50字)(3分)
(4)五月的第二個星期天是母親節,請設計一句手機簡訊,祝願天下所有的母親節日快樂,(不少於15字)(2分)
5、古詩文名句默寫填空(10分,前4小題每題1分,後3小題每題2分)
(1)風聲一何盛,___________________。(2) ,兒女共沾巾。
(3)念天地之悠悠, (4) ,坐看雲起時。
(5)民族英雄文天祥在《過零丁洋》一詩中,巧借兩個含情感色彩的地名與他的心情暗合,表現他的凄苦處境的詩句是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
(6)《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一詩中常用來比喻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春天是一個洋溢著詩情畫意的季節,我國古代詩人留下了不少描畫春天的名句,請你寫出最喜歡的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名著填空(4分)
(1)《名人傳》主要敘述了德國音樂家貝多芬、義大利畫家 和俄國作家托爾斯泰的苦難和坎坷的一生。其作者是法國的
(2)《海底兩萬里》是凡爾納的三部曲的第二部,小說主要講述了 號潛艇的故事。作者凡爾納被公認為是「 」
二、閱讀訓練與提高:(60分)
(一)鼾聲 (21分)
因公因私,我已好幾年沒回故鄉了。忙忙亂亂地行走在城市的街頭,幾乎忘記了獨自生活在鄉村老屋裡的父親。
前不久,家鄉的表哥寫信告訴我,父親蹲在村口路邊守望的身軀像是一塊堅硬的石頭……看到這里,①我的淚水滾了出來,連忙推去所有的事務,一刻不敢停留地往故鄉趕。在村口的路邊,父親終於看到他風塵僕僕的兒子出現在回家的路上。他站起來,搓著那雙大手嘿嘿地笑著。吃過簡簡單單的晚飯,嘮過一陣子家常,窗外夜色已深。
我打了個哈欠說:「爸,咱睡吧。」
父親的眼中露出難色,他說:「嗯,睡吧。」隨後又站起身往門外走,「我愛打鼾,怕吵你睡覺,我找人搭鋪去。」
我攔住他笑說:「爸,我是你的崽,像你,也打鼾,你不是不知道,兩只喇叭一塊兒吹,熱鬧。」
父親不好意思地笑了一聲,開始脫鞋寬衣。於是,我跳上了那張自己睡了十幾年的破舊、寬大而又溫暖的床。跟以前一樣,父親睡那頭,我睡這頭,彼此枕著一雙臭腳。
月亮在窗外移,樹梢搖動,篩下一床碎銀。但聽不到那熟悉、親切的鼾聲。
父親在那頭說:「不早了,睡吧。」
我在這頭應道:「睡吧。」
月亮從窗口消失,雞啼在村莊遠遠近近的地方響起,床上仍然沒有那親切的鼾聲。記得以前與父親同寢時,在田頭地尾累了一天的父親頭沾枕頭就睡過去,鼾聲驚天動地,吵得我無法入眠,就惱怒異常地用腳踹醒他,叫他熬著等我睡去後他再睡……想到這里我的心好痛。於是,就裝作打鼾,打得既重又急,彷彿睡得極香極沉。
父親在那頭輕輕地側了側身,並欣慰地舒了一口氣。
隨後,我發現父親輕輕地起來,輕輕地給我掖被角,最後,父親竟用手輕輕地摸我的臉。當那粗糙而又溫暖的手在我臉上滑過時,我嗅到了一種特別的氣息,鼻子一酸,②淚水便滾出了眼眶,父親的手一抖,替我抹去淚水,嘆了一聲說:「雞都叫了,睡吧。」
我哽咽著答道:「睡吧。」
7、這篇文章以_ 順序展開情節,請找出相應的標志性詞語,寫在橫線上: 。(4分)
8、文中加橫線句「父親…………石頭」表現父親 (3分)
9、文中加點的四個「輕輕的」表現了父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10、簡析這篇小說寫「我」兩次流淚的原因。(4分)
第一次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第二次是因為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11、文中畫波浪線處是_________敘,其表達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4分)
12、本文通過寫「鼾聲」表現了 (3分)
(二)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23分)
[美]海倫•凱勒
我們誰都知道自己難免一死。但是這一天的到來,似乎遙遙無期。當然人們要是健康無恙,誰又會想到它,誰又會整日惦記著它。於是便飽食終日,無所事事。
有時我想,要是人們把活著的每一天都看作是生命的最後一天該有多好啊!這就能更顯出生命的價值。如果認為歲月還相當漫長,我們每一天就不會過得那麼有意義,有朝氣,我們對生活就不會總是充滿熱情。
我們對待生命如此倦怠,在對待自己的各種天賦及使用自己的器官上又何嘗不是如此?只有那些瞎了的人才更加珍惜光明。那些耳聰目明的正常人卻從來不好好地去利用他們的這些天賦。他們視而不見,充耳不聞,無任何鑒賞之心。事情往往就是這樣,一旦失去了的東西,人們才會留戀它,人得了病才想到健康的幸福。
我有過這樣的想法:如果讓一個人在他成年後的某一個階段瞎上幾天、聾上幾天有多好。黑暗將使他們更加珍惜光明;寂靜將教會他們真正領略喧嘩的歡樂。最近一位朋友來看我,他剛從林中散步回來。我問他看到些什麼,他說沒有什麼特別的東西。要不是我早習慣了這樣的回答,我真會大吃一驚,我終於領會了這樣一個道理,明眼人往往熟視無睹。
我多麼渴望看看這世上的一切,如果說我憑我的觸覺能得到如此大的樂趣,那麼能讓我親眼目睹一下該有多好。奇怪的是明眼人對這一切卻如此淡漠!那點綴世界的五彩繽紛和千姿百態在他們看來是那麼平庸。也許人就是這樣,有了的東西不知道欣賞,沒有的東西卻一味追求。在明眼人的世上,視力這種天賦不過增添一點方便罷了,並沒有賦予他們的生活更多的意義。
假如我是一位大學校長,我要設一門必修課程:"如何使用你的眼睛。"教授應該讓他的學生知道,看清他們面前一閃而過的東西會給他們的生活帶來多大的樂趣,從而喚醒人們那麻木、呆滯的心靈。
請你思考一下這個問題:假如你只有三天光明,你將如何使用你的眼睛?想到三天以後,太陽再也不會在你的眼前升起,你又將如何度過那寶貴的三日?你又會讓你的眼睛停留在何處?
13、第一段中「誰又會想到它,誰又會整日惦記著它」一句話重復嗎?為什麼?(3分)
14、第二段中為什麼說「這就更能顯示出生命的價值」?(3分)
15、第二段中採用了什麼修辭手法?作用是什麼?(3分)
16、如何理解「有了東西不知道欣賞,沒有的東西又一味追求」這句話?(3分)
17、從文中你可以看出作者具有什麼樣的生活態度?對比作者的態度,談談你的生活態度。(4分)
18、寫出一句珍惜時間的名言警句或詩句。(3分)
19、假如你只有三天的光明,你將如何使用你的眼睛?(4分)
(三)(15分)
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聖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捨生皆被綺綉,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余則縕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若此。
20、本文的作者是 ,他是 朝文學家。(2分)
2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4分)
⑴俟其欣悅 ( ) ⑵媵人持湯沃灌 ( )
⑶同捨生皆被綺綉 ( ) ⑷腰白玉之環 ( )
22、翻譯下列句子。(2分)
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
23、作者從哪三個方面來表現自己求學的艱難?(3分)
24、你覺得「先達」對弟子「未嘗稍降辭色」的態度可取嗎?為什麼?(4分)
三、作文(50分)
25、閱讀下面三則材料,然後作文。
1、一花不成春,獨木不成林。2、如果你想走得遠,請和大家一起走。
3、一隻螞蟻來搬米,搬來搬去搬不起;兩只螞蟻來搬米,身體晃來又晃去;3隻螞蟻來搬米,輕輕鬆鬆進洞里。
要求:1根據材料寓意作文,題目自擬。 2除詩歌外,文體不限。600字左右。
3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
參考答案
一、積累與運用(30分)
1、rùn 瓣 磬 là
2、B
3、發出的聲音如震川的虎嘯,奔涌的濁流如騰飛的巨龍。
4、略
5、(1)(2)(3)(4)略(5)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6)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7)略、
6.略
二、閱讀訓練與提高:(60分)
(一)(21分)7、時間 「夜色已深」、「月亮在窗外移」、「月亮從窗口消失」、「隨後」、「最後」。
8、對兒子堅定的盼望與思念。 9、對兒子細心、周到的關愛。10、父愛如磐石,我感動又內疚;父愛如母,我被深深地感動。 11、插 表現「我」當年的無知,為下文寫「我」裝作打鼾作鋪墊。 12、父子之間深沉感人的愛。
(二)(22分)
13、不重復。起到了強調的作用,突出健康的人們不珍惜自己的優越條件,不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為下文闡述做了鋪墊。
14、因為只有人們意識到將要離開世界時,才會感到生命的壓力,感到時間的寶貴,才會珍惜生命,努力呈現出渴求生命而奮斗的真實一面。
15、對比,突出了健康人與盲人對待生命的截然不同的消極與積極的態度,告訴人們"應該珍惜現在"的道理。
16、這不僅是作者對生活發出的感慨,也是她人生哲理的總結,告訴人們:每個人都應當珍惜現在的生活。
17、樂觀、堅強,勇敢面對生活中的一切災難。
18、例如: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19、略
(三)
20略
21、⑴等待 ⑵熱水 ⑶通「披」,穿 ⑷腰佩(用作動詞)(4分)
22、家裡窮,沒有辦法得到書,就經常向有書的人家去借,親手用筆抄寫,計算著約定的日子按期歸還。(2分)
23、幼年讀書的艱難;成年從師的艱難;求學生活條件的艱難。(意同即可,3分)
24、例:不可取。師生關系應該是民主平等關系,老師應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與學生平等交流、相互信任、共同成長。這樣才能有利於我們的學習和成長。可取。我認為「先達」的「未嘗稍降辭色」並非不尊重學生,而是一種更負責的尊重。因為只有「嚴師」,才能出「高徒」,出高素質的學子。同時,尊重師長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無論贊同與否,言之成理即可,2分)
八年級下冊語文第五、六單元試卷(附答案)
一、積累與運用(24分)
1下列加點字的讀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軒邈(miǎo) 銜觴(shān) 食(sì)馬者 負篋(qiè)
B、清冽(niè) 謫(zhé)守 屬(zhǔ)予 靧(huì)面
C、墮(huī)事 觥(gōng)籌 晦(huì)明 卷(juǎn)石
D、折戟(jǐ) 媵(yìng)人 外見(xiàn) 鳶(yuān)飛
2、下列加點字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2分)
A、互相軒邈(高) 造飲輒盡(往、到)
B、不以千里稱也(出名) 緼袍敝衣(舊絮)
C、照汗青(指竹片水分蒸發如汗)千里共嬋娟(指月亮)
D、悄愴幽邃(憂傷的樣子)雜然而前陳者(擺開)
3、找出句子朗讀節奏劃分不正確的一項( )(2分)
A、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乍出於匣也。
B、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C、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
D、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4、句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項是( )(2分)
A、或置酒而招之 B、黔婁之妻有言
C、無懷氏之民歟 D、祗辱於奴隸人之手
5、連線題。(2分)
《山坡羊 潼關懷古》 龔自珍 元朝
《水調歌頭》 張養浩 清朝
《己亥雜詩》 蘇軾 唐朝
《行路難》 李白 宋朝
6、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2分)
A、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以作記為名,借題發揮,表達了作者的曠達胸襟和政治抱負。
B、《馬說》一文通過寫千里馬的遭遇,暗示在封建社會統治者既不識別人才,又不重視人才,致使大批人才終身被埋沒。
C、《與朱元思書》是一篇清新雋永的寫景美文,著力刻畫了富春江的山山水水,抒發了作者積極樂觀的處世情懷。
D、《醉翁亭記》一文駢散結合,寫景和抒情相結合。
7、填空。(12分)
1)、文學常識填空:
①、《滿井游記》選自《 》,作者 (朝代)文學家 。
因為是公安人,所以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被世人稱為 。
②、《與朱元思書》選自 ,作者 , 文學家。
2)、古詩文填空:
①、 ,病樹前頭萬木春。
②、傷心秦漢經行處, 。
③、忽如一夜春風來, 。
④、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表現詩人杜甫身處漏屋,還存憂國憂民的情思的詩句是 , 。
⑤、《過零丁洋》中最能體現文天祥民族氣節的詩句是 ,
。
⑥、 , 。是李商隱《無題》中的詩句。常用來比喻教師的工作,被人們用來贊美無私奉獻的精神。
⑦、《送元二使安西》中表達對友人的深摯感情的詩句是 ,
。
⑧、《赤壁》一詩蘊含機遇造人的哲理,且隱含詩人對自己生不逢時,懷才不遇的詩句是 , 。
8、寫出兩句含山水的詩句。
①
②
二、文言文閱讀
(一)閱讀下列短文,回答問題。(20分)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贊曰:黔婁之妻有言:「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其言茲若人之儔乎?銜觴賦詩,以樂其志。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
1、這篇短文選自 ,作者 。(2分)
2、解釋下列加點的詞。(2分)
造飲輒( )盡 或( )置酒而招之
不戚戚( )於貧賤 銜觴( )賦詩
3、給下列加點字注音:(2分)
嗜( )酒 汲汲( )銜觴( ) 黔( )婁
4、翻譯下列句子。(4分)
1)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2)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
5、閱讀回答:(10分)
1)、「五柳先生」之號是如何得來的?(2分)
2)、 五柳先生的三大志趣是什麼?並說明各自刻畫了五柳先生怎樣的形象?(3分)
3)、 說說贊語與前文有什麼聯系?(2分)
4)、 結合課文內容和自己的課外閱讀所知,說說五柳先生是一個怎樣的人。(3分)
(二)閱讀《送東陽馬生序》一文,回答問題。(27分)
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聖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捨生皆被綺綉,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余則縕袍敝衣處其間,暗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表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難若此。
1、解釋加點的詞語。(2分)
弗( )之怠 走( )送之
又患( )無碩師 持湯( )沃灌
2、給下列加點字注音:(2分)
皸( )裂 容臭( ) 以衾( ) 俟( )其欣悅
3、寫出文段中的兩個通假字:(2分)
通 解釋
通 解釋
4、下面「以」字用法與例句相同的是( )(2分)
例:俯身傾耳以請
A.無從致書以觀 B、計日以還
C.人多以書假余 D、以衾擁覆
5、翻譯下面的句子。(4分)
①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
②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6、作者求學的艱苦表現在哪幾個方面?(3分)
7、文中的一個比喻句是 (2分)
8、作者寫富家子弟衣飾華美,自己縕袍敝衣,用了什麼寫法?有什麼作用?(2分)
9、文中極敘作者少年時期求學的艱難和刻苦,用意何在?(2分)
10、本文在寫作上有什麼特點?(2分)
11、結合課文,說說現代中學生應有怎樣的苦樂觀?(4分)
(三)閱讀下面語段,回答問題。(19分)
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嶽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鬱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1、解釋下列詞語(3分)
若夫( ) 春和景( )明 連月不開 ( )
嘗求( ) 居( )廟堂 微( )斯人
2、用「/」劃分下面句子的朗讀節奏。(2分)
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3、翻譯下列句子。(3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4、上文第一段極力渲染 的氣氛,第二段極力渲染 的氣氛。(2分)
5、對文中照應手法的理解:「進」和「退」分別照應「 」和「
」。「二者之為」照應 。「斯人」照應 。(2分)
6、前兩段文字寫「遷客搔人」在岳陽樓上「覽物之情」因景而異的原因是什麼?(2分)
7、概括第③段的主要內容,並指出文段主要運用了什麼表達方式。(3分)
8、作者認為一個人應當有怎樣的抱負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用原文的話回答)(2分)
三、作文。(30分)
1、話題作文:
書,各種各樣的書。書,寄託著人類熱切的希望;書,蘊著人類豐富的感悟。提起書,會有說不完的話語……請以「書」為話題,寫一篇文章,文體不限,自擬題目,不少於600字。
2、半命題作文。
將《我迷上了 》題目補充完整,寫一篇作文。字數在600字左右。
3、以上2題作文任選一題。
參考答案:
一、1、D 2、C 3、D 4、A 5略 6、C 7 1)、①袁中郎集箋校 明
袁宏道 公安三袁 ②《藝文類聚》 吳均 南朝梁 2)、略 8、略
二、1、《五柳先生》 陶淵明 2、就 有時 憂愁的樣子 酒杯 3、shì
jí shāng qián 4、(1)喜歡讀書,不過分在字句上下功夫,每當對書中意旨有所領會的時候,就高興地連飯也忘了吃。(2)不為貧賤而憂心忡忡,不熱衷於發財做官5、(1)因其宅邊有五棵柳樹,而人們又不知道他是什麼地方人,姓什麼,因此稱其為五柳先生。(2)1、好讀書,展現了一個在讀書中得到精神愉悅的五柳先生。2、性嗜酒,展示了一個率真放達的五柳先生。3、著文章,展示了一個自得其樂的五柳先生。(3)、和「不慕榮利」相照應,突出了五柳先生最大的特點和優點。其互為補充,使人物個性更加鮮明。(4)是一個不拘小節,性情豪爽,淡泊名利,安貧樂道,獨立於世俗之外的隱士。
(二)1、不 跑 憂慮 熱水2、jūn xiù qīn sì 3、「支」通「肢」肢體 「被」通「披」穿著 4、A 5、①我的表情更加恭順,禮節更加周到,不敢多說一句話。 ②因為心中有足以快樂的事,不感到衣食的享受比不上其他人。6、三個方面:得書難,從師難,求學難 7、燁然若神人8、對比的寫法,突出自己求學生活的艱苦9、勉勵馬生不要辜負良好的學習條件,要刻苦讀書,以期有成。10、運用對比手法。①以自己年幼得書,從師,求學之難和同捨生優越的學習條件作對比②以自己年幼時奔走之辛勞,生活之清苦和同捨生優越的生活條件作對比。 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11、言之有理即可
(三)1、像那 日光 放晴 探求 處在 沒有2、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3、(1)、不因為外界的好壞或喜或憂,也不因為自己心情的好壞或樂或悲。(2)、在天下人憂愁之前而憂愁,在天下人快樂之後才快樂。4、悲涼 喜悅 5、居廟堂之高 處江湖之遠 上文遷客騷人的悲喜 古仁人 6、遷客騷人以物喜,以己悲。7、寫作者的胸襟抱負,並與友人共勉。主要運用了議論的表達方式。8、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肆』 初二語文下冊期末試卷
一、語文積累與綜合運用(35分)
1、古詩文填空。(10分)
(1)_____________,自將磨洗認前朝。(2)但願人長久,_____________。
(3)劉禹錫在《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一詩中表達了新事物必將代替舊事物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經綸世務者,窺谷忘返。
(5)不畏浮雲遮望眼,_____________。
(6)《小石潭記》中能反映作者心境感傷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草色遙看近卻無。
··············································································太多了,不想打了。
風箏與少年(20分)
①廣場的上空,各種各樣的風箏飄來盪去,地上的孩子們大呼小叫,春天的氣息被渲染得令人熏熏欲醉。
②走到一個賣風箏的流動攤位前。攤主是一名婦女,她殷勤地拿出格式風箏,讓我們挑選,兒子挑中一個「豬八戒背媳婦」,很是滑稽、有趣。 攤邊站著一位和我兒子年齡相仿的男孩,眼巴巴地看著天空發呆。我跟她的母親說,也拿一隻風箏給你兒子放一放。話音未落,男孩突然轉過臉,充滿希望地望著母親。而他母親搖了搖頭,她說她是下崗職工,一天賣風箏只能賺二三十元錢,一隻十幾元的風箏怎麼能白白地給他糟蹋呢?
③我兒子興奮地拿著風箏的線軲轆奔跑,風箏時而上升,兒時降落,最後跌落在一棵樹上,風箏線纏繞著樹枝。任憑怎麼拉拽,風箏只是隨著樹枝搖晃。
④正當我們無計可施。對面的男孩走過來,走到我身邊,膽怯地問,叔叔,如果我把它取下來,你能否給我一元錢?他眼巴巴地看著我,生怕我拒絕他。我有些躊躇,最後還是說,我給你兩元錢,不過你得特別小心才行。
⑤男孩挽了挽褲腿,抱住樹干,蹭了幾下腿,就上到了樹頂。我害怕他從樹上掉下來,在樹下做出隨時接住他的姿勢。男孩滿不在乎地沖我笑了笑。很快,他就取下了被樹枝纏繞的風箏。 陪著兒子跑了一會兒,累了,我坐在廣場邊休息。放風箏的人越來越多,不斷地有風箏纏在樹梢。男孩一次一次跑過去,爬上樹,替人取下風箏,然後接過一元錢。當他後來幾次從我身邊跑過的時候,褲袋裡的硬幣在叮當作響。
⑥後來,從褲袋中掏出硬幣,低著頭一枚一枚地數著。然後猶豫地站了一會兒,才朝他母親走去。他站在他母親的攤前,和母親說話,好像交涉了很長一段時間。終於開始向母親的掌心點數硬幣。最後,從他母親手裡接過一個「美猴王」的風箏。
⑦他拿著從母親手中買來的風箏,像我兒子一樣興奮地奔跑,不過奔跑的速度更快,裸露的腳踝上留有上樹留下的劃痕。他放的技巧很嫻熟,風箏越飛越高,在藍天上所謂一個小點。
⑧臨近中午,放風箏的人們紛紛回家。我和兒子算是最後走。因為我願意看著這個男孩奔跑,奔跑的姿勢和他買風箏的想法一樣執著。回頭看去,廣場上空。一隻「美猴王」的風箏還在飛翔,孤獨卻不跌落,像一個孩子的心,越飛越高。
1、請用簡練的語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第⑥段中說「後來,從褲袋中掏出硬幣,低頭一枚一枚的數著。然後猶豫地站了一會兒,才朝他母親走去。」男孩在猶豫什麼?請補寫一段心理描寫。(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交代男孩和「我」的兒子「年紀相仿」有什麼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第⑧段說「回頭看去,廣場上空。一隻「美猴王」的風箏還在飛翔,孤獨卻不跌落,像一個孩子的心,越飛越高。」你對這句話怎麼理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對文中的小男孩通過爬樹為他人取風箏賺錢來買風箏的行為,你有怎樣的看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還有一個閱讀。
岳陽樓記(節選)
①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②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耀,山嶽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③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鬱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④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1、解釋下列加點的字詞
①薄.暮冥冥()②春和景.明()
③連月不開.()④沙鷗翔集.()
2、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
②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
3、給第④段中()內加上標點。
4、第②③兩段文字,在景物上體現一___一___兩種截然不同的特點,在感情上體現出「登樓者」一___一___兩種截然不同的心情。引起「登樓者」變化的原因是:____和____。
5、請根據上聯,聯系《桃花源記》或者《小石潭記》補充下聯。
上聯:岳陽樓壯美雄奇下聯:__________
6、「微斯人,吾誰與歸」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
閱讀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我們一方面對自己說對人要有愛心,要時刻關心他人;一方面在外頭又怕跟陌生人說話。
我們一邊嘆息人際關系越來越冷漠,一遍又不願意伸手幫助在路旁跌倒了的老人。
我們的借口是:怕自己被人騙了,怕自己在路邊與麻煩惹上關系。
我們之怕,大概已經快要把我們的愛吃掉了。在生活中,類似的事情也許我們經常聽到、見到、甚至遇到,你有些什麼看法呢?
請以「生活充滿矛盾」為題寫一篇作文。
要求:文體自選,立意自定,不少於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