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求2013年,港澳台聯考的具體考試時間,地點,報名方式等一系列資料(請詳細解釋)
報名時間:
3月1日至3月31日(周六、日除外),其中3月1日至3月15日為網上預報名時間,3月16日至3月31日為現場正式確認時間,具體工作時間安排以各報名點公告為准。
報名地點:
北京:
北京市高校招生辦公室(北京市海淀區志新東路9號,郵政編碼:100083,電話:(010)82837212)。
上海:
上海市高校招生辦公室(上海市欽州南路500號,郵政編碼:200235,電話:(021)64946010,(021)64511200)。
福建:
①福建省教育考試院(福州市北環中路59號,郵政編碼:350003,電話:(0591)87819345,傳真:(0591)87841550);
②福建省廈門市招生考試辦公室(廈門市火炬二路269號,郵政編碼:361006,電話:(0592)5703107,傳真(0592)5703106)。
廣州:
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廣州市天河區廣園東瘦狗嶺路377號,郵政編碼:510610,電話(020)87205925,傳真:(020)87206598)。
香港:
①香港考試及評核局新蒲崗辦事處(香港九龍新蒲崗爵祿街17號,電話:3628 8787 / 3628 8711)
②中國旅行社下列各區分社
灣仔分社:香港軒尼詩道138號修頓中心地下1號(電話:2832 3888)
北角分社:香港渣華道196-202 號嘉富大廈地下(電話:2565 0370)
筲箕灣分社:香港筲箕灣南康街18號天悅廣場2樓2003鋪(電話:2535 6726)
旺角分社:九龍旺角洗衣街62-72 號得寶大廈2樓(電話:2998 7888)
尖沙咀分社:九龍尖沙咀彌敦道27-33號良士大廈1字樓(電話:2315 7171)
將軍澳分社:九龍將軍澳東港城商場二樓209號鋪(電話:2628 6118)
觀塘分社:九龍觀塘牛頭角道300-302 號裕民中心商場地下(電話:2343 8243)
荃灣分社:新界荃灣青山公路(荃灣段)189號地下(電話:2499 1433)
元朗分社:新界元朗教育路31-41號(電話:2475 5367)
沙田分社:新界沙田連城廣場七樓717-718號鋪(電話:2692 7773)
大埔分社:新界大埔廣福道128-130號地下(電話:2657 2883)
屯門分社:新界屯門青山公路(新墟段)11-17號嘉華大廈1/F A鋪 (電話:2618 8188)
③京港學術交流中心(香港北角英皇道83號聯合出版大廈1404-05室,電話:2893 6355)
④中國教育留學交流(香港)中心有限公司(香港德輔道中272-284號興業商業中心2305室,電話:2542 4811)
澳門: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高等教育輔助辦公室(澳門羅理基博士大馬路614A-640號(入口位於果亞街105號)龍成大廈7樓,電話:(853)83969345)
各報名地點備有《普通高等學校聯合招收華僑、港澳台地區學生考試大綱》,考生可徑往索購。
報名方式:
2013年聯合招生報名採用網上預報名和現場正式確認相結合的方式。考生登錄聯招辦網站進行預報名。預報名時,考生需按要求輸入報考基本信息(含姓名、性別、出生年月、報考地點、報考科類、報考學校等)。預報名後,考生需記住自己的密碼,並按規定時間到有關報名地點辦理正式報名確認手續。如因特殊情況未能親自前往到報名點現場確認的考生,經報名點同意後,可以委託親屬代為正式報名,代報者憑考生身份證件、本人身份證件、考生親筆簽署的委託書、考生電子相片文件以及其它報名數據到報名點現場辦理相關手續,而且每個代報者只能代一名考生辦理確認手續。辦理正式報名確認手續時,考生或代報者須繳本人高中畢業證書副本(應屆高中畢業生可由就讀學校開具學歷證明)、高中各學年學習成績單正本(應屆高中畢業生可在報到時補繳高中畢業證書及最後一學期的成績單)、身份證件副本(以上數據同時帶備正本用以核對,其中學歷證明和成績單要收取正本,一經報名,所有收取的報名數據一律不再退還),並繳付報名考試費人民幣550元(在香港、澳門各報名地點報名繳付港幣550元)。持外國畢業證書(學歷證明)和成績單的考生,須將證書(證明)和成績單翻譯成中文並作公證。
以上資料摘自:
《201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普通高等學校聯合招收華僑、港澳地區及台灣省學生簡章》
考生可在「內地(祖國大陸)高校面向港澳台地區招生信息網」上查詢有關招生政策和招生辦法及高校信息,該網站同時向考生提供招生信息咨詢服務
Ⅱ 關於港澳台聯考語文考試范圍的問題
題目呢????????????????????????????????????????????????
Ⅲ 港澳台聯考的優勢及劣勢
總體來說,港澳台聯考還是簡單一些的:
1.語文(中文)
高考語文作文一般為材料作文,字數要求不少於800字,而聯考中文作文均為命題作文(二選一),字數要求不少於600字(超過800字倒扣分);聯考中文考的「虛詞、實詞、成語、病句、標點、文化文化常識」等,還是十年以前高考的題型,現在高考很多省份基本不考了,聯考中文名言警句的默寫,沒有專門的范圍,沒有專門的復習資料,考查學生的積累。
2.數學
聯考數學從2011年開始,文理同一張卷子,不再分文理卷,因此文科生很吃虧,每年文科生的數學,全國的平均分都在四五十分左右。
知識點的不同,聯考每年必考而國內高考不學的,大約有20、30分,比如:多項式除法,空間平面方程,微積分,復數的性質,極坐標變換等,這些基本都是國內大學數學的基礎知識,國內很多省份不涉及。聯考還考一些國內現在開始弱化的知識點,比如排列組合二項式定理,每年大約10到15分,再比如立體幾何中不建立直角坐標系直接找空間角等。
聯考與國內高考雖有70%到80%左右重合的知識點,但這一部分考查的側重點是不同的,聯考對技巧性及運算能力要求比高考要高,聯考沒有送分的題,聯考都是中上難度的題,有些題雖然明白怎麼做但就是算不對,而高考有六七十分的送分題,因此聯考中數學在130分以上的鳳毛麟角。
3.英語
從2017年開始,英語將退出高考,而現行的高考英語科目中,越來越多的省份也在降低難度和要求,體現在聽力成績不再計入總分值、閱讀難度降低等方面。而聯考中英語的地位依然十分重要,部分高校對英語單科的成績有要求。
聯考聽力只聽一遍,高考聽力聽兩遍;聯考閱讀5篇文章共20道選擇題,每題2.5分共50分,比重大,高考是4篇文章40分,聯考閱讀題型和四級考試比較相似,都是5篇20道,文章比較長詞彙比較大,有些超綱詞彙,所以有空多背下四級詞彙有好處;聯考有15分的短文改錯,國內很多省份不考短文改錯;聯考作文一篇20分,主要是考查應用文,字數為100字。
4.歷史
從考試范圍看,聯考歷史考查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和世界近現代史;而高考還有一個世界古代史,即古希臘古羅史。具體內容上,聯考考察中國古代的民族關系和對外關系,世界近現代史考察民族解放運動和社會主義運動,這些都是高考不考的內容。
從考試題型上看,聯考歷史有三種題型,選擇題20道,材料題2道和問答題3選2;而高考歷史只有選擇題和材料解析題,以及對歷史人物或事件評論、解析的小論文。
從考試考查方式上看,聯考歷史主要考察記憶性的較多,在記憶的基礎上理解掌握;而高考歷史題包括選擇題,大多都是以材料的形式出現,考察學生對材料的解讀能力。
從教材選用上看,聯考歷史復習使用舊版人教版教材最為適合,它以時間線索講述比較清楚;而新教材是以專題形式出現,每一單元介紹一個專題,要求學生基礎知識扎實才能掌握。
5.地理
聯考地理結構和題型基本穩定,主流趨勢明顯,那就是以區域地理為載體,以淺顯的系統知識(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為貫穿,以常識或熱點為覆蓋、以各種區域圖為疊加。
在形式上的最大差別在於聯考增加了20分的填空題和40分的填圖題,主要考察區域地理(世界地理和中國地理填圖)較多,也考察到高中地理的填圖。
在內容上,高考主要考察為什麼的問題,層次較深,聯考關於高中地理內容的考察內容較淺,但寬度較廣。
6.物理
聯考物理必考的兩大知識點——光學和熱學,國內高考基本不涉及或弱化,而聯考必出兩道大題外加選擇題,聯考對原子物理考查的也比國內多,這些加起來大約有50分。一般題干比較簡練,但運算量大,有時就像一個純數學運算。聯考試卷整體難度大於高考。
7.化學
聯考化學考查的知識面比國內要廣,沒有國內考查的那麼深,沒有復雜的計算與推導,聯考化學主要考查化學中的基本原理及基本理論,最近三年聯考化學問答型的題變多了,主要讓學生用文字或化學原理來解釋為什麼,變的比較不容易得分。
Ⅳ 求2011港澳台聯考語文,英語選擇題答案
及時關注北京博飛教育中心(華僑港澳台高考輔導中心)網站
Ⅳ 港澳台聯考考卷誰有啊 附答案的啊
中國留復學社的論壇就有以往制的港澳台聯考試題下載,得注冊一個ID才能登陸。
那裡還有很多人分享港澳台聯考的經驗,還會有人解答關於港澳台聯考的疑問。
網址如下:
http://www.chinaecenter.com/forum/viewforum.php?f=6&sid=
我就是從那裡下載的試題,你想要的話,我也可以發給你。
Ⅵ 港澳台聯考科目
是的抄,理科沒有考生物。
會有這本資襲料是因為,兩校聯招要考一些相關專業就需要考生物了。【
1.考試科目類別
文史類各專業的考試科目:中文、數學、英語、歷史、地理
理工農醫類各專業的考試科目:中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
各科滿分均為150分,各科目類別滿分為750分。
考試內容和要求參見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等學校聯合招收華僑、港澳台地區學生考試大綱》(2005年版)。
2.考試時間
5月25日至26日進行考試。考試時間和科目為:
日 期
時 間
科 目
5月25日 (星期六)
9:00-11:30
中文
13:30-15:30
英語
5月26日 (星期日)
9:00-11:00
數學
13:00-15:00
物理、歷史
16:00-18:00
化學、地理
Ⅶ 小孩子問我港澳台地區怎麼樣防止語文課考試閱讀理解題「打敗」原作者,怎麼解釋清楚
每個領域的上空都有雷達監視的,
現在國家的技術很先進的,
別說私人飛機了,就稍微大一點的飛機玩具模型只要在監視區域出現,都能時刻監測到的。
所以完全不不必要擔心這個問題,會有專門的部門管理這個的。
Ⅷ 急求港澳台聯考語文科目歷年考題及模擬題!!
試卷要買的。。。網上基本沒資料,頂多有考綱而已
而且港澳台聯招沒有模擬題,畢竟考試的人太少了,基本上都會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
Ⅸ 港澳台聯考 語文,數學,英語,化學,物理 的考試范圍
1) 語文
2) 數學
3) 英語
4) 物理
5) 化學
6) 地理
7) 歷史
-----------------------------------------------------------------------------------------------------------------------------------------------
1) 語 文
Ⅰ.考試要求
中國語文指的是漢語和中國文學。本學科主要考查考生在中國語文方面的能力,即基礎知識、閱讀和寫作能力。閱讀能力包括現代漢語(白話文)的閱讀和古代漢語(文言文)的閱讀兩個方面的能力。寫作能力是指用現代漢語普通話和現代漢字表達思想和情感的能力。考生答題的語言以現代漢語普通話為標准,文字則繁體字和簡體字。
Ⅱ.考試內容
一、語文基礎知識
1. 漢語知識
(1) 正確辨析詞義
(2) 正確使用詞語
(3) 根據表現方法、場合、對象和目的的差異,恰當地運用語言
(4) 分析結構復雜的長句,正確把握語意
(5) 藉助語法、邏輯知識修改表達不清楚的語句,使之清晰連貫
(6) 藉助修辭、語法知識,使語句表達准確、有文采
(7) 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2. 中國文學常識
(1) 了解文學體裁的主要特點(辭賦、樂府、古體詩、近體詩、詞、曲、雜劇、章回小說)
(2) 了解中國古代著名作家及其代表作
(3) 了解與重要文學作品相關的古代文化常識
(4) 默寫常見的中國古代名言名句
二、閱讀
1. 現代漢語(白話文)閱讀
(1) 理解重要詞語在文章中的含義
(2) 理解文章中結構復雜的句子
(3) 篩選並整合文章中重要的信息
(4) 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觀點和態度
(5) 歸納文章的主旨
(6) 分析文章的結構層次
(7) 分析和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
(8) 評價、鑒賞作品的形象、語言和寫作技巧
2. 古代漢語(文語文)閱讀
(1) 理解常見文言實詞的詞義
(2) 了解常見文言虛詞的用法
(3) 了解古代漢語的句式和用法
(4) 把淺近文言文翻譯成現代漢語
(5) 了解作者在文中的觀點和態度
(6) 歸納文章的主旨
(7) 評價、鑒賞作品的思想內容和表現手法
三、寫作
1. 准確理解題意
2. 觀察准確,聯想恰當、想像合理
3. 語言規范、連貫、得體
4. 文章中心明確,結構完整,條理清楚
5. 文章內容充實,情感健康
6. 記敘清楚完整、詳略得當;描寫具體、生動;說明能把握特徵、語言簡明;議論論點明確、論述充分、論證合理
7. 了解常見應用文的格式及行文習慣
Ⅲ.考試形式及試卷結構
1. 考試方式採用閉卷、書面筆等。考試時間150分鍾,滿分150分。
2. 試卷各部分內容的佔分比例
語文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 約20%
文言文閱讀 約15%
白話文閱讀 約25%
寫作 約40%
3. 試卷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為選擇題,第二部分為簡答題和作文。
2) 數 學
Ⅰ.考試要求
1. 正確理解和掌握中學數學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方法。
2. 熟練運用本大綱規定范圍內的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法問題(包括簡單的應用問題)。
Ⅱ.考試內容
一、 代數(Algebra)
1. 數(Number)
有理數、無理數和實數,絕對值,復數及其向量(Vector)表示,復數的四則運算。
2. 代數式(Algebraic expression)
整式、分式及其運算,因式分解,根式及其運算,二次根式的有理化。
3. 方程(Equation)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及其應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與系數的關系,二元一次聯立方程組和三元一次聯立方程組的解法。 【矩陣 行列式】
4. 不等式(Inequality)
不等式及其性質,簡單不等式的證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5. 集合(Set)
集合,子集,交集,井集,補集。
6. 函數(Function)
函數,函數符號,函數的定義域,函數的增減性、奇偶性,反函數,互為反函數的函數以及它們的圖像間的關系。
7. 一次函數(y=ax+b,a≠0),二次函數(y=ax2+bx+c,a≠0),反比例函數(y=k/x,k≠0)冪函數(y=xa),它們的圖像和性質。
8. 指數函數(y=ax,a>0且a≠1),對數函數(y=logax,a>0且a≠1、以10為底的常用對數記作lg x),它們的圖像和性質,對數換底公式,簡單的指數方程和對數方程的解法。
9. 數列(Sequence):等差數列及其通項公式和前n項之和的公式,等比數列及其通項公式和前n項之和的公式。
10.極限(Limit):數列和函數的極限及其四則運算,公比的絕對值小於1的無窮等比數列的和。
11.加法原理,乘法原理,排列及排列數公式,組合及合數公式。
12.二項式定理,數學歸納法(Mathematical inction)
13.多項式(Polynomial):多項式、余式定理、因式定理。
二、 三角(Trigonometry)
1. 角的度量和角的孤度制,銳角a的正弦(sin a)、餘弦(cos a )、正切(tan a)和餘切(cot a)的定義。
2. 化任意角三角函數為銳角三角函數的公式(誘導公式),同角三角函數間的關系公式,已知三角函數值求角,正弦函數、餘弦函數、正切函數的圖像和性質。
3. 直角三角形的解決及其應用,正弦定理和餘弦定理以及它們在斜三角形解決中的應用。
4. 兩角和與差的三角函數公式,二倍角的正弦、餘弦和正切公式,半形的正弦、餘弦和正切公式。
5. 反正弦函數、反餘弦函數和反正切函數以及它們的圖像。
三、 立體幾何(Solid geometry)
1. 空間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平行直線,對應邊分別平行的角,異面直線所成的角。
2. 直線與平面的位置關系,直線和平面平行的判定與性質,直線與平面垂直的判定與性質,斜線在平面上的投影,直線與平面所成的角,如果在平面內的一條直線和這個平面的一條斜線的射影垂直,則它也和這條斜線垂直(稱為三垂線定理)及其逆定理。
3. 兩個平面的位置關系,兩個平面平行的判定和性質,二面角,兩個平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質。
4. 正稜柱、正棱錐、正稜台、圓柱、圓錐和圓台的體積和側面積,球體的體積和表面積。
5. 正命題、逆命題、否命題和逆否命題間的關系,必要條件和充分條件。
四、 解析幾何(Analytical geometry)
1. 坐標系(Coordinate)
平面直角坐標系,兩點間的距離公式,線段的定比分點分式。
2. 向量(Vector)
向量,有向線段與向量,平面向量的內積。
3. 直線的傾斜角與斜率,直線的點斜式、斜截式、兩點式、截距式和一般式方程,兩條直線平行和垂直的條件,兩條直線所成的角,兩條直線的交點,點到直線的距離。
4. 曲線與方程,簡單的軌跡問題。
5. 圓的標准方程和一般方程,橢圓的定義、標准方程、圖形及其性質,雙曲線的定義、標准方程、圖形及其性質,拋物線的定義、標准方程、圖形及其性質。
6. 坐標軸的平移,利用坐標軸平移將缺xy項的二元二次方程化為標准方程。
7. 極坐標系,極坐標與直角坐標的互化。
8. 空間直角坐標系,空間中的直線與平面,平面方程式,空間直線方程式。
五、 微積分(Differential and integral calculus)
1. 連續函數及導數(Derivative)的概念及其幾何意義,幾種常見函數〔C,xm(m為有理數),ex ,ax ,ln x ,logax〕的導數,兩個函數的和、差、積、商的導數,復合函數的導數,基本導數公式。
2. 利用導數研究函數的單調性、極值(Extremum)、最大值和最小值.。
六、 概率與統計(Probability and Statistic)
1. 隨機事件的概率、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相互獨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獨立重復試驗。
2. 抽樣方式(隨機抽樣、系統抽樣、分層抽樣等),總體分布的估計,正態分布及其總體特徵數的估計。
Ⅲ.考試形式及試卷結構
1. 考試時間為120分鍾,滿分150分。
2. 考試採用閉卷筆答方式,用鋼筆或圓珠筆作答,不許用紅色筆述,不許用鉛筆。
3. 文理科考生使用同一份試卷,其中包括對文理科考生要求不同的試題。
4. 考試可使用計算器和圓規、直尺等繪圖儀器。
5. 各部分知識內容的比例
代數 約35%
三角 約15%
立體幾何 約10%
解析幾何 約20%
微積分 約10%
概率與統計 約10%
6. 各種題型的比例
試卷包括選擇題、填空題和解答題三種題型。選擇題為四選一型的單項選擇題;填空題只要求直接填寫結果,不要求寫出計算或推證過程;解答題包括計算題、論證題和應用題,解答應寫出文字說明、演算步驟或推證過程。試卷三種題型所佔分數比例:
選擇題 約35%
填空題 約25%
解答題 約40%
4) 物 理
Ⅰ.考試要求
1.理解本大綱中所列的基礎物理知識(包括現象、概念、定律和應用)。
2.掌握本大綱中所涉及的科學方法和技能(包括實驗方法和實驗技能)。
3.能夠運用基礎物理知識、方法和技能解決具體問題。
關於考試要求的幾點說明:
(1)本大綱既包含理論知識,也包含實驗知識。但考試時,實驗知識只要求用書面回答,不要求考生在考場動手做實驗。
(2)本大綱所涉及的數學知識包括三角、代數、幾何、解析幾何等普通數學知識。微積分不作要求。
(3)一般採用國際單位制(SI)。但也要求熟悉下列符號:µ(微),m(毫),k(千),cm(厘米)。還要求會用下列一些單位:A(埃),degree(度,指角度),℃(攝氏度),eV(電子伏特),kWh(千瓦小時),atm(標准大氣壓),mmHg(毫米汞高),以及年、日、小時、分、秒。
(4)考試答卷時,物理專用名詞可以寫成英文。
Ⅱ.考試內容
考試內容包括力學、熱學、電磁學、光學、原子物理學(包括核物理)五部分及實驗。
一、力學
1.運動學(kinematics)
標量(scalars)和矢量(vectors),矢量的加法,矢量的分解(限於二納)。質點。
位移和路程。速度。加速度。相對速度(relative velocity)。
勻速運動。勻變速運動。落體和拋體運動。
圖示法(s-υ圖,υ-t圖)。
曲線運動:鈄拋運動。勻速圓周運動,線速度和角速度,向心加速度。
2.牛頓運動定律(Newton's law of motion)和萬有引力定律(Law of universal gravitation)
牛頓第一定律。慣性(inertia)
牛頓第二定律。力。質量。
牛頓第三定律。
萬有引力定律。
彈性力。胡克定律(Hooke's law)。
摩擦力。靜摩擦和靜摩擦系數。滑動摩擦和滑動摩擦系數。
牛頓定律的應用。
質點做圓周運動時的向心力。人造地球衛星的運動(限於圓軌道)。
3.物體的平衡(equilbrium)
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
4.動量(momentum)
動量。
沖量(impulse)
動量守恆定律(law of conservation of momentum)
碰撞(collisions)(限於一維)
反沖(recoil)
5.功和能(work and energy)
功。功率(power)。
動能(kinetic energy)。
勢能(potential energy)。重力勢能。彈簧的勢能。
機械能(mechanical energy)安恆定律。
6.振動(vibration)
彈簧振子(loaded light spring)。簡諧運動(simple harmonic motion)。
振幅。周期和頻率。
單擺的周期公式。
受迫振動(forced vibration)和共振(resonance)現象。(定性)
7.波(wave)
橫波(transverse)。縱波(longitudinal wave)。
波速(wave velocity),波長(wavelength),頻率(frequency)以及三者的關系。
波的干涉(interfetence)。駐波。波的衍射(diffraction)。(定性)波形圖。
二、熱學
1.溫度
攝氏溫標(Celsius temperature scale)。
熱力學溫標(thermodynamic scale of temperature)。
2.熱量(heat)
熱量。熱容量(heat capacity)。比熱容(specific heat capacity)。
3.理想氣體(ideal gases)和分子運動論(kinetic theory of gases)
理想氣體。普通氣體恆量(universal gas constant)
分子運動論。布朗運動(Brownian movement)。分子力。
溫度和壓強的微觀解釋(microscopic interpretation)。
4.熱力學第一定律
分子的動能。分子的勢能。物體的內能(internal energy)。熱力學第一定律
三、電磁學
1.靜電學
電荷。電荷守恆。
導體。半導體。絕緣體。
庫侖定律(Coulomb's law)。
電場強度(electric field intensity)。點電荷的電場強度。電場線。
場強迭加原理(superposition principle)。
電勢差(electric potential difference)和電勢(potential)。等勢面。
電場強度和電勢差的關系(限於勻強電場)。
帶電粒子在勻強電場中的運動。示波管(oscilloscope tube)。
靜電場中導體上的電場強度,電勢以及電荷分布。
電容器。電容。
平行板電容器的電容與板面積和間距的關系(不要求推導)。
電容器的串聯和井聯。
2.直流電
電流強度。奧姆定律(Ohm law)。電阻。電阻率(resistivity)。電阻率與溫度的關系。
電阻的串聯和井聯(resistors in series and in parallel)。
電源的電動勢(e.m.f.)和內電阻(internal resistance)。
電功和電功率。電阻上消耗的功率。
3.電流的磁場
電流的磁效應。
磁感應強度(magnetic flux density)。磁場線(magnetic field lines)
通電流的長直導線,圓環和螺線管的磁場線分布。右手螺旋定則,right-handed screw rule)
4.磁場對電流的作用
均勻磁場對通電流的直導線的作用力。左手定則。
洛蘭茲力(Lorentz force)。
荷質比(e/m)的測定。
5.電磁感應和交流電
電磁感應現象。
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Faraday's law of electromagnetic inction)。楞次定律(Lenz's law)
自感(self-inction)現象。
互感(mutual inction)現象。變壓器原理。
交流發電機原理。
正弦交流電的波形。有效值(effective value)。峰值(peak value)
6.電磁振盪和電磁波
振盪電路(定性)。電磁波。電磁波的波速。電磁波譜(electromagnetic spectrum)。
四、光學
1.幾何光學(geometrical optics)
光的直線傳播。
光的反射。反射定律。
平面鏡成像。
光的折射。折射定律。折射率(refractive index)。折射率與光速的關系。
光路的可逆性(reversibility)。
全反射(total reflection)。臨界角(critical angle)。
三棱鏡折射。色散(dispersion)。
透鏡(lens)成像。作圖法。
2.光的干涉(interference)和衍射(diffraction)。
光的電磁學說。
光的干涉(定性)。
光的衍射(定性)。
3.光電效應(photoelectric effect)
光電效應。普朗克恆量(Planck constant)。
光的波粒二象性(wave-particle ality of light)。
五、原子物理學
1.原子
光譜。發射光譜和吸收光譜。線狀光譜(line spectra)和連續光譜(continuous spectra)
原子的核式結構。盧瑟福(Rutherford)散射實驗(定性)
氫原子的玻爾模型(Bohr model of Hydrogen atom)
2.原子核
天然放射現象。半衰期(half-life)。
原子核的人為嬗變(artificial transmutation),原子核的組成。
核反應方程(nuclear equation)。
放射性同位素(radioisotope)。
質能關系式(mass-energy relation)。
六、實驗
1.游標卡尺(vernier calipers)的使用和讀數。
2.螺旋測微器(micrometer callipers)的使用和讀數
3.打點定時器(ticker-tape timer)或數據收集器(digital data log-ger)的使用。
4.驗證牛頓第二定律。
5.研究單擺的振動周期。
6.溫度計的使用和讀數。
7.用描述法畫出電場中平面上的等勢線。
8.學習使用變阻器(theostat)。
9.用電壓表和電流表測電阻。
10.測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電阻。
11.電流表改裝成電壓表。
12.學習使用多用電表(multimeter)。
13.測定玻璃的折射率。
14.用雙縫干涉測光的波長。
Ⅲ.考試形式及試卷結構
1.考試方式採用閉卷、書面筆答,考試時間為120分鍾,滿分150分。
2.試卷中各部分內容(包括有關的實驗)的佔分比例:
力學 約 34%
熱學 約 12%
電學 約 34%
光學 約 10%
原子物理學 約 10%
3.試卷分兩部分。第一部分為選擇題,第二部分為普通題。兩種題型的佔分比例:選擇佔40%,普通題佔60%
5) 化 學
Ⅰ.考試要求
1.正確理解和運用化學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2.了解常見元素單質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質、製法和用途。
3.了解有機化學基本知識。
4.掌握基本化學計算。
5.掌握實驗基本技能。
6.注意以上各部分知識的聯系和綜合運用。
7.了解化學與生活、社會、環境及相關學科的聯系。
Ⅱ.考試內容
一、化學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1.原子和分子
(1)原子、分子、離子;
(2)物質的量(amount of substance)及其單位摩爾(mole)、摩爾質量(molar mass)、氣體摩爾體積(molar volumes of gases);
(3)化學式(chemical formula)、化學方程式。
2.原子結構
(1)原子組成,原子核(nucleus)、質子(proton)、中子(neutron)、電子(electron);
(2)原子序數、同位素(isotope);
(3)以稀有氣體元素為例,掌握原子孩外電子層排布。
3.元素周期律(Periodic Law)
(1)原子核外電子排布的周期性和元素性質遞變的關系,原子半徑、化合價等的周期性變化;
(2)元素周期表,周期、主族和副族。
4.化學鍵
(1)離子鍵(ionic bonds of electrovalent bonds)、共價鍵(covalent bonds)、金屬鍵(metallic bonds)。
(2)極性鍵(polar bonds)與非極性鍵(non-polar bonds)、極性分子(polar molecules)與非極性分子(non-polar molecules);
(3)分子間作用力(即van der waals forces)、氫鍵(hydrogen bonding);
(4)原子晶體(atomic crystals)、離子晶體(inoic crystals)、分子晶體(molecular crystals)、金屬晶體(metallic crystals)。
5.化學反應熱
(1)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
(2)吸熱反應(endothermic reaction)和放熱反應(exothermic reaction);
(3)熱化學方程式(thermochemical equation);
(4)燃燒熱(heat of combustion)、中和熱(heat of neutralization)。
6.化學反應速率(chemical reaction rates)
(1)化學反應速率的表示法;
(2)濃度、壓強對反應速率的影響;
(3)溫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
(4)催化劑(catalysts)及其對反應速率的影響。
7.化學平衡(chemical equilibrium)
(1)化學反應的可逆性,化學平衡狀態;
(2)反應物的轉化率;
(3)濃度、溫度、壓力對化學平衡的影響,勒沙特列原理(Le Chateler's principle)
8.電解質溶液(electrolyte of electrolytes)
(1)電解質與非電解質,強電解質與弱電解質;
(2)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
(3)水的離子積(ionic proct of water),pH的定義及有關的計算,指示劑(indicators);
(4)酸鹼中和反應、鹽類的水解反應;
(5)離子反應及離子反應方程式。
9.氧化還原反應(oxidation rection reactions)
(1)氧化劑(oxidizing agents)、還原劑(recing agents);
(2)氧化還原方程式的配平;
(3)典型金屬及典型非金屬氧化還原能力的比較;
(4)原電池(primary batteries)原理、金屬的腐蝕和防護;
(5)電解原理及其應用。
二、無機化學
1.氫(H)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氫氣的性質、製法、用途;
2.鹵素(halogens)的原子結構及其單質和化合物的化學性質的比較;
3.氧(O)、硫(S)、氮(N)、磷(P)、碳(C)、硅(硅Si)等非金屬元素及其常見化合物的重要性質和用途;
4.鹼金屬(alkali metals)、鹼土金屬(alkaline earth metals)及其常見化合物的重要性質和用途;
5.絽(Al)、鐵(Fe)、銅(Cu)及其常見化合物的重要性質和用途。
三、有機化學
1.有機物的特點、有機物的命名(IUPAC命名法);
2.典型的有機反應:取代(substitution)、加成(addition)、加聚(addition polymerization)、縮聚(condensation polymerization)、酯化(esterification)、消去(elimination)等;
3.甲烷(methane)、乙烯(ethene)、乙炔(ethyne)、苯(benzene)的分子結構及性質;
4.烷烴(alkanes)、環烷烴(cycloalkanes)、烯烴(alkenes)、芳香烴(aromatic hydrocarbons),同系物(homologous compounds),同分異構體(isomers);
5.石油的分餾和裂化;煤的干餾和綜合利用;
6.烴的衍生物(derivatives of hydrocarbons)和官能團(functional groups)概念,鹵代烴(halohydrocarbons)、醇(alcohols)、酚(phenols)、醛(aldehydes)、酮(ketones)、羧酸(carboxylic acids)、酯(esters)、醚(ethers)等化合物的性質;
7.糖類(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s)、氨基酸(aminoacids)、蛋白質(proteins)的基本組成結構,主要性質和用途;
8.塑料(plastics)、橡膠(rubbers)、纖維(fibers)等三大合成材料的特性和應用;
9.空氣、水的污染及防治。
四、化學計算
1.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計算各物質之間的質量關系、物質的量(摩爾)關系和氣態物質的體積關系;
2.原料雜質含量、產品純度、產率等有關計算;
3.根據化學分析數據求實驗式、分子量、確定化學式等有關的計算;
4.溶解度及其有關計算;
5.溶液濃度的計算[如溶質的質量分數(質量百分比濃度)、摩爾濃度、ppm濃度等];
6.反應物轉化率的計算;
7.水的離子積及溶液的pH等有關計算。
五、化學實驗
1.正確使用化學實驗中常見的儀器;
2.常見氣體的制備、收集和鑒別;
3.常見離子的檢驗;
4. 常見有機物的性質和鑒別;
5.濃度、溫度、催化劑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濃度、溫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
6.溶液的配製和稀釋;
7.中和滴定、指示劑、pH試紙的使用;
8.溶解度的測定及溶解度曲線的繪制;[硝酸鉀]
9.原電池原理,金屬的電化學腐蝕;
10.電解飽和食鹽水;
11.分子量的測定;
12.重結晶法提純硫酸銅及其結晶水含量的測定;
13.粗鹽的提純;
14.乙酸乙酯的製取;
15. 脲醛樹脂的製取
Ⅲ.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1.閉卷、書面筆答
2.考試時間為120分鍾
3.滿分150分。
4.各部分內容在試卷中所佔百分比
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約占 40%
無機化學 約占 20%
有機化學 約占 15%
化學計算 約占 15%
化學實驗 約占 10%
5.各類題型在試卷中所佔百分比
選擇題 約佔40%
填空題 約佔15%
問答題 約佔25%
計算題 約佔20%
(其中選做題 約佔20%)
Ⅹ 港澳台聯合招生考試,
港澳台聯考的考試大綱是跟內地高考大致相似(當然存在差異,有少量香港中學的考試內容),而且題目形式也會有所差別;除了中、英、數三門,文科還要考歷史、地理,理科還要考物理、化學,並不是像高考那樣考文、理綜合卷。
所以,一般的在內地就讀高中的學生未必適合來考港澳台聯考,而就讀於香港的學生就更加不適合來考港澳台聯考了(香港的考試形式跟內地的考試形式差別很大,考試范圍也不同)。建議想要參加港澳台聯考的考生去報讀相關的港澳台聯考預備班,這樣才能更好地了解港澳台聯考的考試內容和形式。
港澳台聯考是不分區域的,所有考生都是一張卷子,不像國內高考那樣每個省份自主命題。理科要考: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文科要考語文、數學、英語、歷史、地理。語文大概是理科的難度,英語和國內同等的高考難度持平,物理和數學要難於國內同等高考,化學很簡單,難度略高於國內會考水平,客觀地來講還是有一定難度的。
我就是參加了今年的港澳台聯考的香港考生,個人覺得港澳台聯考的難度跟以上的描述差不多。
不過,每個人的水平不同,也會有不少人覺得全國聯招比高考較為簡單。當然,我們始終不應該一概而論,試題難不難畢竟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