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試卷答案 > 台州市高三年級調研考試語文

台州市高三年級調研考試語文

發布時間:2021-01-01 17:58:57

⑴ 浙江台州市2009年高三年級第一次調考試題語文試題

這個比較難找了,你們老師沒發答案?

⑵ 台州市2011學年第一學期高三期末質量評估試題語文答案

1.C(A 碇dìng B熨yù C娠shēn 剽piāo D攫jué 鰥guān 呱gū)
2.A(B渡—度 C漚—嘔 D瘴—障)
3.D(D比喻不合理地遷就現成條件或不顧具體條件,生搬硬套。用在此處正確。A「逗留」是指「暫時停留」,與「長期」矛盾;B「休戚相關」是指彼此禍福互相關聯,應改成「息息相關」;C「牆里開花牆外香」比喻成績不為本地重視而為他處重視。)
4.D(A「降低」與「手續」搭配不當B「靠的是……所取得的」句式雜糅C關聯詞語位置不當,「你只要」改成「只要你」)
5.B(標志性詞語:④神話—②詩體變化多端—③我國四言詩—⑤總起詩經和擊壤歌的比較—①擊壤歌簡單,詩經復雜。)
6.參考示例:
貝爾曼:你用生命換來的傑作,實現了你一生的夙願;你給予病人生的希望和信念,閃爍著人性的光輝。
金岳霖:你把滿腔的熱忱投入到歲月的熔爐中,把一份綿密細致的愛冶煉成一壇流觴的靜水,從中令世人感受到的只有細水流長的一握柔美。
格拉斯:你雖然窮困,但你恪守了職業的尊嚴。你一生中只做一件事——製作靴子,並把這件事做到盡善盡美,死而無憾。
老王:你生活艱難,卻擁有一顆金子般的心;你用一個發自內心的小小的善舉,鑄就了普通人大愛的人生。
顏佩韋:你只是一個無權無勢的平民,為了忠義二字,挺身而出,引領了一場運動,用自己的壯舉踐行了「仗義每多屠狗輩」的詩句。
(評分說明:人稱1分,概敘恰當2分,語言得體1分)
7.答案示例
觀點:在市場經濟體制下,這一現象很正常,對此不必大驚小怪。
理由:近年來各地持續出現的「民工荒」促使農民工的身價越來越高;農民工的工作,勞動環境差,勞動強度大、時間長,有的甚至沒有生命保障,工資高一點,這是理所應當的;大學生剛開始工作,缺乏必要的勞動技能與經驗,月薪少於農民工,也屬正常。ks5u
答案示例二
觀點:這種現象是暫時的,從長遠發展看,大學生月薪一定會超過農民工。或這一現象需辯證(理性、正確)看待。
理由:農民工的工作,勞動環境差,勞動強度大、時間長,掙的錢其實是靠無數次加班和辛勤的汗水換來的。因此,從這個角度說,他們的收入其實並不高;大學生的工作環境、勞動時間、所享受到的福利待遇、社會保險等,多是農民工無法比擬的;他們有知識、有文化,經過實際工作鍛煉後,發展空間和薪酬的提高肯定比農民工好和快。
評分細則:答出觀點1分,答出理由4分(理由只涉及大學生或農民工單方面,得2分;有兩方面的比較,得4分)。
8.B(A「葯物不會產生消極預期」錯;C必須要有一個前提,就是「不告知受試者」;D倒數第二段最後一句,要注意原文的「檢測」和「或」字)
9.C(「頭部和腿部進行掃描檢測」錯,正確應該是頭部,腿部只是安裝刺激裝置)
10.人的心理作用會對身體機能產生顯著的影響(1分)。材料中人物出現的狀況,都屬於心理的消極影響,屬於反安慰劑效應(2分)。
11.①點明題旨,扣住「優哉游哉」;②與下文「遊客拍照而吵醒漁夫」的情節相呼應。③為遊客的開導埋下伏筆。
12.①否定遊客的話,不想被打攪。②敷衍遊客,更想閉目養神。③承認遊客的話,內心不願意這樣。④不僅否定,更主要是對遊客所問的不解,體現漁夫的平淡心態。
13.這篇小說的遊客和漁夫兩個人物形成了有趣的對比。如遊客和漁夫的情態對比,遊客熱情主動(居高臨下),漁夫冷淡疏懶;遊客和漁夫的語言對比,遊客饒舌不止,漁夫緘默寡言;不同裝束的對比,遊客穿著時髦,漁夫衣著寒傖;以及破舊的漁船和暢想中的機動漁船的對比。(3分)兩人一動一靜,一攻一守,遊客的汲汲以求和漁夫的平和、淡定(樸素)的性格差異在互相對比映襯中得到充分展現。(1分)
14.採用「延遲」手法,讓遊客對漁夫的開導在一組組對話中完成。(1分)從而增強小說情節的曲折性,使敘事更加生動;(1分)給人物有充足時間進行表演,從而展現人物性格、心理,在對比中揭示小說主題。(1分)
15.參考要點:①人們在追求理想的人生時,終點就在他的起跑線上。贊揚漁夫追求生活的平淡、恬適,在平平淡淡的生活中自得其樂。②過分追求物質財富,是對人性自由的束縛。③人生的意義在於不斷追求自身的解放,人應該從無止境的物質享受中解脫出來。④生活應該有更高的追求目標,不能永遠停留在一種自我滿足的狀態中。(觀點1分,分析2分;回答兩點即給滿分)
16.D(竟:最終)
17.B(B竟然、卻;A ①連詞,表目的 ②介詞,用、拿; C ①結構助詞,的 ②定語後置的標志;D ①介詞,替 ②動詞,認為)
18.D(張栻沒有擔任過「公輔」,應是「有公輔的聲望」)
19.學莫先於義利之辨/義者/本心之當為/非有為而為也/有為而為/則皆人慾/非天理。(對一處得1分,對三處得3分,斷錯一處扣1分)
20.①皇帝聽了驚愕地說:「如你所說,這是我借發運使的手來使我的百姓困苦了!」 (得分點:矍、是、假、病 各1分)
②(他)病重(患病)將死時,還親手寫奏疏勸導皇上親近君子、疏遠小人。(得分點:疏、親、句意各1分)
21.「窺」字運用擬人手法,(1分)不說小園里的人越過短牆能看見牆外山光,卻說「山光窺短牆」,好像那山光探頭進入短牆,在窺視這小園中的景物,想一睹其真容,生動地突出了小園景物的美麗動人,富有魅力。(分析及效果2分)
22.幽竹、寒花(菊花),是孤傲貞美的意象;新月、新霜都是高雅聖潔、白璧無瑕的象徵。(2分)幽竹亭亭靜立,秋菊凌霜傲放,如霜新月輝映,烘托出一個品行高潔、胸懷澄明、具有高風亮節的詩人形象。(2分)
23.子路的冒失 曾皙推瑟發出的聲音(狀推瑟之聲)
24.不正確。曾皙所描繪的雍容暇豫的盛世氣象,正體現了孔子的政治理想。孔子思想的主導面是積極入世,希望在政治上一展宏圖,創造出一個太平盛世的世界,只是在「天下無道」時才去過一種清淡自適的生活。(2分)而接輿、長沮、桀溺等隱士們是懷著無為的襟懷主動選擇避世的。(1分)
25.(1)博我以文 約我以禮 (2)氣凌彭澤之樽 光照臨川之筆
(3)百步九折縈岩巒 以手撫膺坐長嘆 (4)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便縱有千種風情
(5)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 使我不得開心顏
26.參考高考作文評分標准。
【參考譯文】
張栻字敬夫,是丞相張浚的兒子。以父蔭補入官列,被徵召為宣撫司都督府書寫機宜文字,拜直秘閣。張栻當時很年輕,在內幫助秘密謀劃,在外參預諸多事務。他的全面謀劃,幕府眾人都自認為不如。偶爾向皇帝稟奏軍事,於是他進言曰:「陛下上念及國家的仇恨和恥辱,下憐憫中原之地遭受塗炭,心中警驚,想著有所振作。我認為這種心思的萌發,就是因為天理的存在。希望陛下更進一步內省俯察,研習古事,親近賢人來自相輔助,不要使它稍有止息,那麼當今的功業一定能夠成就,而因循守舊的弊端就可以革除了。」孝宗對他的話感到驚異,於是就定下了君臣關系之宜。
這時史正志擔任發運使,名義上是均輸,實際上是奪走州縣的資財賦稅,遠近為之騷動。士大夫爭相論說它的害處,張栻也為之論說。皇帝說:「史正志說只是取之各州郡,不是從百姓那裡收取。」張栻說:「現在州郡的資財賦稅大體上沒有富餘,如果取之不止,而經費不足,那就不過是巧立名目來從百姓那裡侵取罷了。」皇帝聽了驚愕地說:「如你所說,這是我借發運使的手來使百姓困苦了!」隨即查核實情,果然像張栻說的那樣,於是立即下詔書罷免了史正志。
知閣門事張說拜官簽書樞密院事,張栻連夜草擬奏疏極力諫說不可以,早晨到朝廷去,他責備宰相虞允文說:「宦官執政,從蔡京、王黼開始;親信執政,是從相公您開始。」虞允文聽了,羞怒難當。張栻又上奏說:「文和武確實不可偏廢,但現在想崇尚武功來均衡文武,可是任用的竟然是這樣的人,這不只是不能使文臣心服,恰恰恐怕反而會激起武臣的憤怒。」孝宗為之感悟,命令得以中止。然而宰相實際上暗地裡附和張說,第二年命令張栻出知袁州,重申張說原來的命令,朝廷上下一片喧嘩,張說最後因為遭受貶謫而死去。
張栻為人表裡如一,光明磊落,他見義勇為,沒有一絲的遲疑。每次入朝論對,都一定要說心中想說的話,不會因為主上高興就順從其意。他病重臨死的時候,還親手寫奏疏勸導皇帝親近君子遠離小人,防止以一己的偏見去信任他人,要用天下的公理去秉持好惡之心。天下人都流傳誦讀。張栻有三公輔相的聲望,去世時四十八歲。孝宗聽說他去世後,深感痛悼,各地的賢士大夫都淚灑悼念,而江陵、靜江的百姓哭悼得尤其傷心。嘉定年間,朝廷賜他謚號「宣」。
張栻的言論是:「為學沒有比分清義和利更重要的。義,是本心所應當做的,不是有所為才去做的;有所為才去做的,都是人慾,而不是天理。」這是張栻論學的要領。

⑶ 台州市2008—2009學年度第二學期期初聯考高三語文試題

高三語文試題參考答案
1、 襯托「八重櫻花」之盛景,進一步表現自己對花天美景的陶醉,為下文抒寫櫻花凋謝的感情落差作鋪墊。(4分,「襯托」1分,「表現自己對花天美景的陶醉」 1分,「鋪墊」2分)
2、 運用比喻、擬人的手法,形象生動地寫出綉球落地的情形,委婉含蓄地表達了作者對春天逝去的傷感之情。通過對比手法,揭示時光必然流逝的道理,也表達了作者的曠達之情。(6分,「比喻」「擬人」各1分,「形象生動」1分,「表達傷感之情」1分,「對比」1分,「揭示道理」或「表達情感」1分)
3、(1)美麗往往是短暫的,我們不應錯過。(2)人世滄桑,世事無常,有些東西是無可挽留的。(3)愛情和婚姻時常割離,應當將它們完美地結合在一起。(4)對於那些逝去的美好,那些無可挽留的事實,坦然待之。(答到其中三點即可得6分)
4、(1)寧可花辜負人,人不可辜負花;(2)表達了作者對美好事物的熱愛和追求。(4分,每點2分)不贊同:盡管鮮花是美好的,但如果我們看不到鮮花盛開的美景,就不必浪費時間和精力。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很多,而人生短暫,我們應該理性地追求心目中美好的目標,而不能為了一個縹緲的希望辜負美好的時光。贊同:因為鮮花是美妙的,開放的時間又是短暫的,所以主動賞花是必須的,即使看不到鮮花盛開的美景,也不必為此感到遺憾,主動賞花不在於是否欣賞到美景,是否被花辜負,而是為了從追求的過程中獲得生活的樂趣、體現人生的價值。(3分,言之成理即可)
5、 D (D項「戮」解釋為「羞辱」。根據上下文語境推斷可知。)
6、 B( A項:介詞,因為;連詞,相當於「而」。B項:介詞,通過。C項:介詞,到;介詞,和。D項:連詞,表承接;連詞,表修飾。)
7、C(A項「自認為」錯,無中生有。B項「加官進爵」是在「委以重任」之前,時序錯亂。D項「釋典」應指「佛典」,表述為「解釋佛典」是曲解詞義。)
8、(1)如果山東各州發生兵變,敵人的輕銳部隊從南向北出擊,在我們的家鄉炫耀武力
(2)如今百姓糊口已無法到來年的秋天,來年秋天(作物)或許又不成熟,將又拿它怎麼辦呢?
(3) 現在我們應當派人前去弔唁祭奠,慰問他那些孤兒寡女,同情他們不幸的遭遇,這些都是展示我們美德的事情啊。
【(1)翻譯時要注意的字詞有:「假令」,如果;「南」,從南向北;「桑梓」,家鄉。(各1分)(2) 翻譯時要注意的字詞有:「既」,已經;「無以」,沒有用來……的辦法,無法; 「如……何」,拿……怎麼辦。(各1分)(3) 翻譯時要注意的字詞有:「宜」,應該;「存」,慰問;「恤」,同情;判斷句式也應注意。(「宜」「存」「恤」判斷句式各1分)】
【參考譯文】
崔浩字伯淵,清河人。從小愛好文學,對於天文、陰陽和諸子百家的著作,也無不涉獵,當時沒人能和他相比。太祖因為他擅長書法,常把他安排在自己的身邊。太祖晚年用法嚴峻,內廷許多親近的人,都因為細小的過失而受到懲處,於是大家無不逃避躲藏,只有崔浩慎守職事,努力不懈,有時還成天不回家。崔浩就是這樣,不因仕途的阻滯或順利而改變自己。
太宗初年,被授官博士祭酒,賜爵武城子。太宗喜歡天文地理及八卦,聽說崔浩講解易經以及洪範五行學說,就對他很好,於是命崔浩觀察星相,考查推定疑難異象。
神瑞二年,秋天的作物沒有成熟,太史令王亮、蘇垣通過華陰公主等上言讖書說國家應當定都於鄴地,勸太宗遷都。崔浩和特進周澹對太宗說:「如今國家遷都到鄴,可以救今年的飢荒,但這不是長久的計策。現在我們處在北方,如果山東各州發生兵變,敵人的輕銳部隊從南向北出擊,在我們的家鄉炫耀武力,誰知道會發生什麼後果呢?到了春天草木復甦,飲用的乳酪就將要產出,再加上有蔬菜水果,足以接到來年的秋天。如果能夠有一半成熟,事情就可以成功了。」太宗十分贊同這種說法。又派中貴人問崔浩和周澹:「如今百姓糊口都無法到來年的秋天,來年秋天(作物)或許又不成熟,將又拿它怎麼辦呢?」崔浩等人回答說:「可以挑選貧窮的人家,到各州去接受官府救助獲得穀物。如果來年秋天沒有收成,希望另作打算。只是不可以遷都。」太宗聽從了崔浩等人的意見,於是分派百姓到山東三州求食,各州發放糧倉里的穀物來供給他們糧食。來年穀物成長順利獲得了大豐收。
劉裕死後,太宗想奪取洛陽。崔浩說:「陛下不因為劉裕突然發跡,接受他的使臣帶來的貢品,劉裕也恭敬地侍奉陛下。現在劉裕不幸去世,我們趁人家遭遇喪事而攻打他們,即使得手了也是不好的。《春秋》上說:晉國的士丐率領軍隊攻打齊國,聽說齊侯去世,就班師回國了。君子重視的是,不乘敵國喪亂的機會去進攻,認為恩德足以使孝子心服,道義足以使諸侯感動。現在我們應當派人前去弔唁祭奠,慰問他的那些可憐的兒女,對他們遭遇這樣的不幸表示同情,這些都是展示我們的美德的事情啊。」太宗沒有聽從。
世祖即位以後,世祖身邊的人都嫉妒崔浩正直,一起排擠詆毀他。真君十一年六月終於誅殺了崔浩。
當初,崔浩才二十歲的時候,太原郭逸把女兒嫁給了她。崔浩大器晚成,沒有顯示出他的才華和風采,所以當時的人並不了解他。可是郭逸的妻子王氏,常常對崔浩的才能感到驚奇,自以為找到了乘龍快婿。不久她的女兒不幸過世了,王氏深深地引為傷痛遺憾,又把她的小女兒嫁給他續弦。崔浩詆毀佛法,而他的妻子郭氏敬信喜好佛典,時不時在家誦讀。有一次,崔浩聽到後大怒,奪過來燒了,把灰倒在廁所里。等到崔浩被拘禁,把他關在木囚籠里,送到城南,讓數十個衛士在他頭上撒尿,叫喊聲一片,路人都能聽到。自古以來,宰相一級的官員被羞辱的情形,沒有比得上崔浩的,世人都認為這是報應的證明啊。
9、(1)以「紅艷」代指「杏花」, 突出了杏花的嬌艷與熱烈,描繪出了一枝紅杏出牆、春意涌動的絢麗景象。(2分)以樂景寫哀情(反襯),更加突出了詩人獨自漂泊的愁情。(2分)
(2)表達了詩人的身世之悲(或孤獨寂寞的情感)。由於「春淺」,一般樹木枝梢上還是空疏的,空氣里的花香仍夾帶著料峭的寒意,不見蝴蝶飛來,只有歸巢的黃鶯聊相陪伴;在這種情景下,獨自盛開的杏花難免感到孤獨寂寞,這里顯然融入了詩人的身世之感。(每答對一點得2分,三點滿分,意思對即可)
10、⑴落英繽紛 ⑵直掛雲帆濟滄海 ⑶社稷次之 ⑷駑馬十駕
⑸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楊柳岸曉風殘月 ⑹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11、B (A zǎi/zǎi hé/gāi shě/shè káng/gāng B luò/là léi/lěi gòng/gōng zhà/chà C pú/pú ké/qiào lòu/lù sè/sè D pǔ/fǔ bào/pù héng/hèng xǐng/xǐng)
12、C(A 「一年一度的09春晚」不合邏輯。B項成分殘缺,「房源」後面應加上「的方式」或刪去「通過」。D 用詞不當,「駭人聽聞」指使人聽了非常吃驚,多指社會上發生的壞事,這里應用「聳人聽聞」)
13、童年是旭日,老年是夕陽,歲月充滿變幻的風雲,理想則是人生永遠的北斗。(注意例句包含暗喻、借喻兩種情形,上下句內容上有聯系)(內容2分,句式和修辭各1分)
14、④②⑦①③⑥⑤
15、評分標准參見高考作文評分標准,切入分52分。
一、論述類文本
16、D (此句並非有關公民權利的表述)
17、①文章認為其主要原因是權力本身的強勢特質造成的。權力是一種社會的控制力和支配力。運行權力的是個人,就可以夾帶有個人利益。②引用這段話,為論證權力的強勢特點提供了有力的論據;同時,通過對權力本質的分析,指出一些社會腐敗現象產生的根源,除了有利益的驅使,還與權力本身的缺陷有關。(每點3分)
18、 ①權力處於強勢的地位,具有對社會的控制力和支配力。②權力還有一種自我擴張的特質,掌握權力的人可能會越權辦事。③在任命制下,本應出於公民權利的權力,容易被官員理解為手中的權力來自上級的信任,從而忽視權力為民所用。(每點2分)
二、實用類文本
16、D (中學教育片面追求升學,是原因之一)
17、知識分子在90年代後出現了新問題,那就是知識分子與民眾的分離。(2分)
①生活本身的變化,知識分子貴族化,脫離民眾。
②知識分子越來越關注自己,而忽略了包括民眾在內的身外的廣大的世界。
③有的知識分子把知識分子與民眾關系的問題推向極端,認為民眾總是非理性的(每點2分,以上三點答對兩點即可得滿分)
18、①知識結構有缺陷。成長的時代,所有人類文明都在被批判,跟魯迅那個年代不能相比。②生存狀態暴露出致命的問題。我們這一代是最沒趣味的、最沒文化的一代,這是一個差距。③部分選擇「生命之輕」的人,難以接受魯迅。(每點2分)

泰州市2008~2009學年度第二學期期初聯考
高三語文加試題參考答案
19、(6分)臣聞戰以勇為主,以氣為決。天子無皆勇之將,而將軍無皆勇之士,是故致勇有術。致勇莫先乎倡,(倡莫善乎私。)(每錯一處扣1分,扣完6分為止)
20、《念奴嬌?赤壁懷古》(也可以是《定風波?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等)、《赤壁賦》(《前赤壁賦》《後赤壁賦》)(寫出兩篇即可)(2分)
21、要形成軍隊勇敢的戰斗作風,要講究使人勇敢的方法(講到「勇敢的重要」1分,講到「致勇有術」1分,意思對即可)
附2 加試卷文言文譯文:
我聽說作戰主要依靠勇敢,戰爭的勝負由士氣的盛衰決定。天子沒有全都勇敢的將軍,將軍沒有全都勇敢的士兵,因此要講究使人勇敢的方法。使人勇敢首先要使人起帶頭作用,使人帶頭沒有比偏愛更好的方法了。這兩點,是用兵的一種很微妙的權術,英雄豪傑都暗中使用卻不對別人說(不告訴別人),因而人們也不知道這種使人勇敢的方法。
22、B D(B.性格特點分析有錯,三人的性格特點主要是梅悒鬱,瑞珏賢慧,鳴鳳善良卻柔中有剛; D.奧菲利婭媒是溺水而死,不是抑鬱成疾而亡。對1項2分,對2項5分)
23、(1)黛玉忙往寶玉處問詢,回來後,將題詩的絹帕和一本詩稿燒毀(焚絹毀詩),病倒在床。(答出「焚絹毀詩」2分,「問詢寶玉」或「病倒在床」1分。)寶玉哭鬧著要去找黛玉,得知林妹妹已死,他便昏死過去。醒來後,堅持去了瀟湘館,哭祭黛玉。(「哭找黛玉」,1分;「哭祭黛玉(寶玉哭靈)」1分。)
(2)曹操大軍南下,孫權手下的謀士大都主張降曹自保,只有魯肅主張聯劉抗曹。(1分)但魯肅自知難以說服孫權和東吳的文臣,特意請諸葛亮來當說客。(1分)魯肅引諸葛亮見了東吳的一群謀士,東吳的謀士一個接一個地向諸葛亮發難,先後有七人之多,都被諸葛亮反駁得有口難辯。(2分)最後孫權終於下定決心跟劉備聯合起來共同抗擊曹操。(1分)
24、(1)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國的變化對世界必然產生影響。
(2)世界不大了解在東方文化、中華文化中的「和合」思想,以自己過去的所作所為來推斷他國的行為。(每點3分)
25、(1)具有先進性(或:富有吸引力)(2)具有民族性(或保持個性)(3)具有共享性或進入對方文化而非征服對方文化(4)具有話語權(或:增強話語權)(每點3分,答對三點即可得滿分)

⑷ 2017——2018學年高三年級調研考試(二)

期未成績高三

閱讀全文

與台州市高三年級調研考試語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