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試卷答案 > 七上語文教與學答案

七上語文教與學答案

發布時間:2021-01-01 04:38:36

1. 語文七上教與學答案。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 /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4、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5、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6、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8、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11、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12、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孔子說:「學了(知識)又按時復習它,不也是很高興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也是很快樂嗎?人們不了解我,我卻不怨恨生氣,不也是君子嗎?」2、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呢?和朋友交往是否誠實?老師傳授的學業是否復習了?」

3、我十五歲開始立志做學問,三十歲能自立於世,四十歲遇事能不迷惑,五十歲的時候知道哪些是不能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歲能聽得進不同意見,到七十歲能隨心所欲,又不會逾越規
矩。

4、孔子說:溫習舊的知識,可以得到新的理解與體會,就可以當老師了。

5、孔子說:「只學習不思考,就會迷惑;只空想而不學習,就會有害。」

6、孔子說:「顏回的品質是多麼高尚啊!一簞飯,一瓢水,住在簡陋的小巷子里,別人都忍受不了那窮困的憂愁,顏回卻依然自得其樂。顏回的品質是多麼高尚啊!」
7、孔子說:「對於學習,知道怎麼學習的人,不如愛好學習的人;愛好學習的人,又不如以學習為樂的人。」

8、孔子說:「吃粗糧,喝冷水,彎著胳膊當枕頭,樂趣也就在這其中了。用不正當的手段得來的富貴,對於我來講就像是天上的浮雲一樣。」

9、孔子說:「幾個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作我的老師的人。我選擇他的優點來學習,(看到自己也有)他們的缺點就要改正。」

10、孔子在河邊感嘆道:「時光就像這流水一樣消逝,日夜不停!
11、孔子說:「軍隊的可以改變主帥,但哪怕一個普通人,也不可以改變志氣。」
12、子夏說:「廣泛地學習,堅守自己的志向,懇切地提問並。

2. 求七年級上冊中學教材全解語文上的易錯音和易錯字

七年級上冊中學教材全解語文上的易錯音和易錯字
【中國古代史】
su粟 禪讓制 司母戊 鼎 齊桓公 都江堰 商鞅 嬴政 丞相 太尉 御史大夫 小zhuan篆 主父偃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霍去病
張qian騫 蔡侯紙 華佗 紀傳體 赤壁之戰 (三國時吳定都)建ye業 賈思勰 酈道元 王羲之
顧愷之《女史箴圖》 sui隋yang煬帝 zhuo涿郡 吐bo 蕃 遣唐使 玄奘 雕版印刷術 《步輦圖》 趙匡胤 元宵節 畢升 《資治通鑒》 張擇端 bian汴河 八股取士 戚繼光 康熙
達賴喇嘛 班禪額爾德尼 伊犁將軍 嘉峪關 《本草綱目》 《水滸傳》
【中國近現代史】
伊藤博文 《辛丑條約》 曾國藩
戊戌變法 三民主義【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民生主義】
黃埔軍校 張作霖 井岡山 遵義會議 盧溝橋 張謇 (實業救國口號)
詹天佑 侯德榜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冼星海 鄧稼先 民族區域自治 「 一國兩制」 神舟七號 秈型雜交水稻 焦裕祿
【世界史】
《漢謨拉比法典》 剎帝利 吠舍 伯利克里
《馬可·波羅行紀》 《天方夜譚》 xie楔形文字 耶穌 喬達摩·悉達多(釋迦牟尼) 穆罕默德
《俄底浦斯王》 《權利法案》 拿破崙 蒸汽時代 史蒂芬孫 玻利瓦爾 歐仁·鮑狄埃 萊特兄弟
電氣時代 fan梵高 《凡爾賽和約》 慕尼黑 綏靖政策 斯大林格勒戰役 戈爾巴喬夫改革
初中生易錯字大全

和藹(靄)可親、 唉(哀)聲嘆氣、黯(暗)然銷魂、 飛揚跋(拔)扈 、 甘拜(敗)下風、 略見一斑(般)、 班(搬)門弄斧、英雄輩(倍)出、 並行不悖(背)、 關懷備(倍)至、 大有裨(稗)益、 還璧(壁)歸趙、 白璧(壁)微瑕、 金碧(壁)輝煌、 鋒芒畢(必)露、 比比(彼)皆是、 奴顏婢(卑)膝、 蓬蓽(壁)增輝、 麻痹(庳)大意、 明(辯)辨是非、 針砭(貶)時弊、 按部(步)就班、 部(布)署已定、 相輔相成(承)、 一張一弛(馳)、 慘(殘)無人道、 竄(篡)改文件、 為虎作倀(帳)、 揚長(常)而去、 老生常(長)談、 誠(城)惶誠恐、 稱(趁)心如意、 良辰(晨)美景、 計日程(成)功、 瞠(嗔)目結舌、 故作矜持(恃)、 一籌(愁)莫展、 觥籌(疇)交錯、 憂心忡忡(重)、 充(沖)耳不聞、 相形見絀(拙)、 川(穿)流不息、 別出心裁(才)、 因材(才)施教、 義不容辭(詞)、 義正詞(辭)嚴、 含糊其辭(詞)、 閃爍其辭(詞)、 出類拔萃(粹)、 強詞(辭)奪理、 信口雌(詞)黃、 不知所措(錯)、 鞠躬盡瘁(粹) 、披星戴(帶)月、 感恩戴(載)德、 嚴懲不貸(待)、 以逸待(代)勞、 責無旁貸(代)、 殫(憚)精竭慮、 肆無忌憚(殫)、 虎視眈眈(耽)、 投機倒(搗)把、 循規蹈(韜)矩、 中流砥(抵)柱、 喋喋(諜)不休、玷(沾)污清白、 掉(調)以輕心、 瘦骨伶仃(丁)、 橫渡(度)長江、 歡度(渡)春節、 連篇累牘(櫝)、 一刀兩斷(段)、 墮(墜)落腐化、 咄咄(拙)逼人、 入不敷(付)出、 趨炎附(赴)勢、 一服(付)中葯、 牽強附(副)會、 一副(幅)手套、 感人肺腑(俯)、 廢(費)寢忘食、 三番(翻)五次、 翻(反)雲覆雨、 翻(番)然悔悟、 要言不煩(繁)、 半途而廢(費)、 奮(憤)發圖強、 發奮(憤)忘食、 安分(份)守紀、 恰如其分(份)、 阿諛逢(奉)迎、 破釜(斧)沉舟、 匪(誹)夷所思、 言簡意賅(該)、 亘(更)古未有、 鬼斧神工(功)、 異曲同工(功)、 事必躬(恭)親、 卑躬(恭)屈膝、 一鼓(股)作氣、 提心吊(掉)膽、 待價而沽(估)、 懸梁刺股(骨)、 蠱(盅)惑人心、 羽扇綸(倫)巾、 一仍舊貫(慣)、 行蹤詭(鬼)秘、 食不果(裹)腹、 陰謀詭(鬼)計、 短小精悍(干)、 貌合(和)神離、 隨聲附和(合)、 一丘之貉(鶴)、 曲高和(合)寡、 寬宏(洪)大量、 哄(轟)堂大笑、 侯(候)門似海、 精神渙(煥)散、 風雲變幻(換)、 慘絕人寰(環)、 煥(渙)然一新、 荒(謊)謬絕倫、 病入膏肓(盲)、 富麗堂皇(惶)、 張皇(慌)失措、 心灰(恢)意冷、 詼(恢)諧幽默、 融會(匯)貫通、 天網恢恢(詼)、 直言不諱(違)、 渾(混)身是膽、 插科打諢(渾) 、百廢具(俱)興、 疾(急)風勁草、 集(積)思廣益、 迫不及(急)待、 杯盤狼藉(籍)、 土地貧瘠(脊)、 故伎(技)重演、 黔驢技(計)窮、 無濟(計)於事、 痛心疾(擊)首、 豐功偉績(跡)、不假(加)思索、 矯(驕)揉造作、 緘(箴)口不言、 艱(堅)難困苦、 草菅(管)人命、 精兵簡(減)政、 唇槍舌劍(箭)、 截(絕)然不同、 口蜜腹劍(箭)、 開源節(截)流、 直截(接)了當、 弱不禁(經)風、 噤(禁)若寒蟬、 不脛(經)而走、 既往不咎(究)、 龍盤虎踞(據)、 據(居)為己有、 面面俱(具)到、 千鈞(均)一發、 不卑不亢(抗)、 豆蔻(寇)年華、 膾(燴)炙人口、 功虧一簣(潰)、 眾目睽睽(暌) 、色厲(勵)內荏、 史無前例(列)、 火中取栗(粟)、 一枕黃粱(梁)、 寥寥(廖)無幾、 書寫潦(了)草、 眼花繚(暸)亂、 萬古流(留)芳、 戮(戳)力同心、 高官厚祿(錄)、 金石可鏤(褸)、 語無倫(綸)次、 滿腹經綸(倫)、 脈絡(胳)分明、 鳳毛麟(鱗)角、 巧言令(厲)色、 心狠手辣(棘)、 陳詞濫(爛)調、 無恥讕(闌)言、 粗製濫(亂)造、 寧缺毋濫(爛)、 知書達理(禮)、 變本加厲(利)、 勵(歷)精圖治、 老驥伏櫪(瀝)、 再接再厲(勵)、 風聲鶴唳(戾)、 冠冕(勉)堂皇、 漫(滿)山遍野、 無理謾(漫)罵、 風靡(糜)一時、 彌(迷)天大謊、 冥(暝)思苦想、 死不瞑(暝)目、 綿(棉)里藏針、 墨(默)守成規、 漠(莫)不關心、 驀(募)然回首、 名列前茅(矛)、 牟(謀)取暴利、 助紂為虐(謔)、 俗不可耐(奈)、 無可奈(耐)何、 強弩(駑)之末、 嘔(漚)心瀝血、 堅如磐(盤)石、 如法炮(泡)制、 蓬(篷)蓽增輝、 通貨膨(澎)脹、 紕(批)漏百出、 虛無飄(縹)渺、 心懷叵(巨)測、 一抔(杯)黃土 東施效顰(頻)、 平(憑)心而論、 前仆(撲)後繼、 星羅棋(旗)布、修葺(茸)一新、 氣(器)宇軒昂、 恰(洽)如其分、 洽(恰)談業務、 喬(巧)裝打扮、 一竅(竊)不通、 煢煢(窮)孑立、 提綱挈(契)領、 沁(浸)人心脾、 山清(青)水秀、 頃(傾)刻之間、 罄(磐)竹難書、 屈(曲)指可數、 能屈(曲)能伸、 委曲(屈)求全、 怙惡不悛(俊)、 熙熙攘攘(嚷)、 防患未然(燃)、 當仁(人)不讓、 任(忍)勞任怨、 水乳交融(溶) 矯揉(糅)造作、 耳濡(儒)目染、 含辛茹(如)苦、 繁文縟(褥)節、 有恃(持)無恐、 挑撥是(事)非、 惹是(事)生非、 各行其是(事)、 首(手)屈一指、 授(受)予勛章、 戰略部署(暑)、 夙(宿)興夜寐、 毛骨悚(聳)然、 煞(刷)費苦心、 潸(潛)然淚下、 贍(瞻)養父母、 姍姍(跚)來遲、 禮尚(上)往來、 孤芳自賞(償)、 喜上眉梢(捎)、 談笑風生(聲)、 伸(聲)張正義、 盛(神)氣凌人、 捨生(身)取義、 名落孫(深)山、 視(誓)死如歸、 手不釋(失)卷、 人情世(事)故、 肆(肄)無忌憚、 曇(壇)花一現、 恬(括)不知恥、 花天(田)酒地、 出人頭(投)地、 蛻(退)化變質、 混為一談(團)、 唾(垂)手可得、 韜(滔)光養晦、 走投(途)無路、 名門望(旺)族、 文(聞)過飾非、 惟(唯)命是從、 枉(妄)費心機、 運籌帷幄(握)、 趨之若鶩(騖)、 貪贓(臟)枉法 黯然銷(消)魂、 九霄(宵)雲外、 通宵(霄)達旦、 獨辟蹊(溪)徑、 名聞遐(暇)邇、 目不暇(瑕)接、 白璧微瑕(暇)、 喧(宣)賓奪主、 氣喘吁吁(噓)、 栩栩(詡)如生、 一筆勾銷(消)、 銷(消)聲匿跡、 水泄(瀉)不通、 一瀉(瀉)千里、 休(修)養生息、 歡欣(心)鼓舞、 杳無音信(訊)、 以身殉(徇)職、 徇(殉)私舞弊、 循(緒)序漸進 意(義)氣用事、 巍然屹(仡)立、 偃(堰)旗息鼓、 察言(顏)觀色、 綠樹成蔭(陰)、 聲勢赫奕(弈)、 優(憂)柔寡斷、 怨天尤(憂)人、 過猶(尤)不及、 濫竽(芋)充數、 坐收漁(魚)利、 忠貞不渝(逾)、 世外桃源(園)、 無緣(原)無故、 斷壁殘垣(桓)、 緣(沿)木求魚、 鴉(啞)雀無聲、 杳(沓)無音信、 贊嘆不已(己)、 甘之如飴(怡)、 異(一)口同聲、 自怨自艾(弋)、 苦心孤詣(旨)、 貽(遺)笑大方、 倚(以)老賣老、 綠草如茵(蔭)、 蜂擁(涌)而上、 記憶猶(尤)新、 良莠(秀)不齊、 嶄(暫)露頭角、 戒驕戒躁(燥)、 口乾舌燥(躁)、 心浮氣躁(燥)、 讀書札(扎)記、 破綻(錠)百出、 通貨膨脹(漲)、 舉世震(振)驚、 振(震)聾發聵、 膾炙(灸)人口、 出奇制(致)勝、 專心致(至)志、 錯落有致(制)、 閑情逸致(志)、 淋漓盡致(至)、 因地制(治)宜、 莫衷(哀)一是、 捉襟見肘(紂)、 助紂(肘)為虐、 滿臉皺(縐)紋、 一勞永逸(易)、 濃妝(裝)艷抹、 招搖撞(闖)騙、 梳妝(裝)打扮、 橫沖直撞(闖)、 神聖庄(壯)嚴、 惴惴(揣)不安、 呱呱墜(墮)地、 真知灼(卓)見、 作(坐)壁上觀、 裝腔作(做)勢

(本文摘自《網路文庫》)

3. 求《教與學》語文七上第四單元《給予》閱讀答案,我只有那麼多分了。

我有一位朋友叫保羅,在聖誕節前夕收到一輛新車,是他哥哥送給他的聖誕禮物。聖誕節前夜,他從辦公室里出來,看見一個小淘氣正在看他的新車。小男孩問到:「先生,這是你的新車嗎?」
保羅點點頭,「我哥哥送給我的聖誕禮物。」小男孩吃驚地瞪大了眼睛,「你是說這車是你哥哥白白送給你的,你一分錢都沒花?天啊!希望......」他猶豫了一下。
保羅當然知道他希望什麼。
-----------------------
「我希望,」小男孩接著說,「我將來能像你哥哥那樣。」保羅吃驚地看著這個小男孩,不由自主地問了一句:「你願意坐我的車兜一兜嗎?」
「當然,我非常願意。」
車開了一段路,小男孩轉過身來,眼裡閃著亮光,說道:「先生,你能把車開到我家門口嗎?」
保羅笑了,這回他想他知道這小男孩想干什麼:這個小男孩想在鄰居面前炫耀一下他是坐新車回家的。但是保羅又錯了。小男孩請求他:「你能把車停到那兩個台階那兒嗎?」
車停後,小男孩順著台階跑進了屋,不一會兒,保羅看到小男孩又返回來了,不過這次他回來得很慢。他背著腳有殘疾的弟弟,他把弟弟放在最下面的台階上,然後扶著他,指著車對他說:「伙計,看那新車,是不是跟我在樓上告訴你的一樣?他哥哥送他的聖誕禮物,他一分錢也沒花。你等著,有一天我也會送你一輛車,那樣你就可以坐在車里親眼看一看聖誕商店櫥窗里那些好東西!」
保羅下了車,把那個小男孩抱進了車里,那位小哥哥也坐進了車里,他們三個人一起度過了一個難忘的夜晚。
1 小淘氣這個稱謂有什麼意思?能否換成小男孩?為什麼?
2 第二段的「吃驚」寫出了( )第五段的「吃驚」寫出了( )?
3、七段中小男孩「眼裡閃著亮光」的原因
4、說說「給予」的多重意思
5、保羅是主人公嗎?穩重寫他的目的是誰嗎?

1.不能哦!因為「小淘氣"點出了文中小男孩的調皮,是為下文做鋪墊,使讀者產生一種意外,在上文淘氣的小男孩竟然是那樣善良。
2.第二段中的「吃驚」是為了寫出小男孩的心裡所受到的震撼和感動,他沒想到「哥哥」可以是那麼的偉大,與此同時他也做出了一個偉大的決定,就是長大以後也為自己的弟弟買一輛這樣的車。
第五段中的「吃驚」是指保羅內心的感動和震驚,小男孩小小年紀就這么愛弟弟,以及小男孩那份責任心震撼了保羅。
3.小男孩眼裡閃著光是因為小男孩想這樣能為弟弟帶來快樂,想到弟弟臉上即將掛上的笑容就覺得興奮。
4.給予是快樂的,是幸福的,給予別人即是給予自己快樂。文中的小男孩承諾給予弟弟車,也相當於承諾給予自己快樂。
5.不是。;是為了突出小男孩承諾中的給予。

4. 天府教與學2016語文答案

同學,您的提問不清晰,相關答案可能在下面的網站找到
http://www.1010jiajiao.com/daan/index.php
在練習冊欄輸入練習冊的版年級,權名稱,版本等可准確搜索,如果是書,就是搜索**教材。
希望能幫助你。

5. 求六下語文 《教與學·課程同步講練》 (人教版)參考答案

自己去專業網站找一下啊

6. 初一上學期語文試卷(人教版)和答案

2006學年七年級上語文競賽試卷
(考試時間90分鍾,總分100分 )
一、語言積累與運用(28分)
1、下列詞語注音完全正確的一組是(3分)┅┅┅┅┅┅┅( )
A、青冥(míng) 暢(chàng)談 喑(ān)啞 骸(hái)骨
B、連亘(gèn) 指令(lìng) 靜謐(mì) 猛獁(mǎ)
C、鳥喙(huì) 篡(cuàn)奪 孤(gū)舟 一霎(sà)間
D、預兆(zhào) 裹(guǒ)藏 高垣(huán) 蜃(shèn)樓
2、下列句子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3分)┅┅┅┅┅┅┅( )
A、卷雲絲絲縷縷地漂浮著,有時像一片白色的羽毛。
B、月球離地球有38萬公里,真是可往而不可及。
C、誠實,從本質上說,就是按照事物的本來面貌反應事物。
D、這是一個偉大的時刻,這是人類探索太空的里程碑。
3、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理解錯誤的一項是(3分)┅┅┅┅( )
A、那些低而厚密的雲層,常常是陰雨風雪的預兆(事前露出來的跡象)
B、讓我們遠離喧囂(聲音雜亂、不清凈)去傾聽,去沉思吧!
C、因為蟬沒有武器,只能哀鳴(大聲地呼叫)踢蹬。
D、肉體早已腐朽化為烏有(虛幻,不存在)。
4、下列成語運用得體的一句是(3分)┅┅┅┅┅┅┅┅┅( )
A、媽媽很早就去世了,她和爸爸相依為命。
B、每天來靈隱寺燒香拜佛的人連綿不斷,很是興旺。
C、東北大豆產量高,品質好,在世界上舉世聞名。
D、舞台上小朋友們表演得神氣活現,受到觀眾們的熱烈稱贊。
5、依照下面例句寫句,把「家」字嵌入其中(3分)
藍天是白雲的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為了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樹立良好的學風,本校決定針對抄襲作業的惡習進行一次聲討活動。請你為這次活動擬一條標語。(3分)
7、名句連句(3分)(任選三句)
①三人行,_________________。《論語》
②_________________,風正一帆懸。《次北固山下》王灣
③曲徑通幽處,_________________。《題破山寺後禪院》常健
④_________________,誰家新燕啄春泥。《錢塘湖春行》白居易
8、請寫出五個由中國古代歷史故事演化而來的成語。(3分)
9、下面本是四副完整的對聯,但是失散了,請你用線段把它們聯接起來。(4分)
A、兩袖清風存正氣. E、琴棋書畫自陶情
B、竹菊梅蘭可養性 F、莫愁兩鬢霜雪寒
C、且喜滿園桃李艷 G、雪壓難摧澗底松
D、風吹不動天邊月 H、一間陋室遺書香
二、閱讀理解(28分)
閱讀下列文章(文段),然後按要求答題:
(一)(12分)
然而我的懲罰終於輪到了,在我們離別得很久之後,我已經是中年。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國的講論兒童的書,才知道游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於是二十年來毫不憶及的幼小時候對於精神的虐殺的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開,而我的心也彷彿同時變了鉛塊,很重很重的墮下去了。
但心又不竟墮下去而至於斷絕,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墮著,墮著。
我也知道補過的方法的:送他風箏,贊成他放,勸他放,我和他一同放。我們嚷著,跑著,笑著。——然而他其時已經和我一樣,早已有了鬍子了。
我也知道還有一個補過的方法的:去討他的寬恕,等他說,「我可是毫不怪你呵。」那麼,我的心一定就輕鬆了,這確是一個可行的方法。有一回,我們會面的時候,是臉上都已添刻了許多「生」的辛苦的條紋,而我的心很沉重。我們漸漸談起兒時的舊事來,我便敘述到這一節,自說少年時代的胡塗。「我可是毫不怪你呵。」我想,他要說了,我即刻便受了寬恕,我的心從此也寬鬆了罷。
「有過這樣的事么?」他驚異地笑著說,就像旁聽著別人的故事一樣。他什麼也不記得了。
全然忘卻,毫無怨恨,又有什麼寬恕之可言呢?無怨的恕,說謊罷了。
我還能希求什麼呢?我的心只得沉重著。
10、、「精神的虐殺的這一幕」指的是哪一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第一段中加點的「不幸」可以換成「有幸」嗎?為什麼?(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小兄弟記不起這件事,可「我」為什麼「心只得沉重著」?(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對於學生上網玩游戲,說法也是不一的,你是怎麼看待這件事的?(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美麗如初(16分)
①月色皎潔,一如閃亮的白綢,寧靜而安詳地彌漫。我握著母親的手站在街口,等放晚學的弟弟歸家。並不冷,然而街靜人空,我等得焦急不耐,母親卻等得耐心又耐心,遙望著那條很寬很白的路,母親說:「一直這樣等,慣了。」我的心悚然一動,目光在母親單薄的身影里模糊了。
②我也曾讓母親這樣地等待過,並不是小的時候,女兒大了,反而更讓母親牽掛。那些個月朗星稀的夜晚,和學友們一路高歌神侃地回家,一個人轉進僻靜的街口,卻望見母親的衣衫和著樹影飄動,一樣的迷離,心忽地跳快了,跑過去,卻只叫了一聲「媽媽!」母親也不說什麼,很欣慰地笑著,拍拍我的手,一起走回家去。
③而今我去了異地,只在假期里歸來,母親的身影卻依然准時地站在街口樹下,等待不久也要離家求學的弟弟。我忽然很羨慕母親,可以把那麼深沉的愛包容在靜靜的等待中。
④清脆的鈴聲響過來,弟笑嘻嘻立在我和母親面前:「媽!姐!」「怎麼才回來,讓媽等那麼久?」我半是歡喜半是埋怨。 「回家吧!」母親還是那麼欣慰地笑著,拍拍弟的手。弟沖我做個鬼臉。看弟高大的身影在母親的身邊,我忽然覺得失去了什麼,起航的船隻能留戀溫暖的港灣,卻不能永遠停泊。
⑤返校之前,母親安靜地替我整理行囊,見我跟著她走來走去,卻不開口,母親說:「從前你外婆也是這樣送我走。」啊,我默默地望著母親,彷彿看見外婆的雙手在忙碌。我忽然明白了,從前外婆一定也曾站在街口,等母親回家,就像母親今天等我們回家,而我也會有那麼一天,讓深深的愛溶在等待中。
⑥眼前晃動著月光里母親靜立的身影,才知道不論經過什麼,我記憶中的那些夜晚永遠美麗如初。
14、文章首段的景物描寫寫出了景物什麼特點?在文中主要起什麼作用?(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首段中,在等放晚學的弟弟時,為什麼我會「等得焦急不耐」,母親卻「等得耐心又耐心」?(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第④段中寫到,「我忽然覺得失去了什麼」,「我」覺得失去了什麼呢?(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綜觀全文,(1)寫出在全文結構上與末段中「眼前晃動著月光里母親靜立的身影」這個句子相呼應的一句話。(2)說說為什麼「我記憶中的那些夜晚永遠美麗如初」?(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言文閱讀(14分)
(甲)、詠雪 《世說新語》劉義慶
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擬?」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乙)、借書速還 宋 濂
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以致書以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
18、下列加點詞解釋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陳太丘與友期行(約定) 余幼時即嗜學(喜歡、愛好)
B、與兒女講論文義(子女) 無以致書以觀(沒有辦法)
C、公欣然曰(高興) 即公大兄無奕女(即使)
D、撒鹽空中差可擬(大致、差不多) 不敢稍逾約(經過)
19、與例句「故時有物外之趣」中「之」意義相同的一項是(3分)( )
A、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B、錄畢,走送之
C、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D、每假借於藏書之家
20、翻譯下列句子(4分)
①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讀了第二則文言文之後,你有什麼啟發?(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30分)
22、人間最純真的感情莫過於親情,從小到大,你在與親人的交往中,一定有許多事情凝聚著濃濃的親情,請你以「親情故事」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題目自擬;②故事要真實、完整;③字數在500字以上。
2006學年戴村片七年級(上)語文競賽試卷答案卷
一、語言積累與運用(28分)
1、 2 、 3、 4、
5、
6、
7、① ②
③ ④
8、
9、 A、兩袖清風存正氣. E、琴棋書畫自陶情
B、竹菊梅蘭可養性 F、莫愁兩鬢霜雪寒
C、且喜滿園桃李艷 G、雪壓難摧澗底松
D、風吹不動天邊月 H、一間陋室遺書香
二、現代文閱讀(28分)
10、 (3分)
11、
(3分)
12、 (3分)
13、
(3分)
14、
(4分)
15、 (4分)
16、
(4分)
17、
(4分)
三、文言文閱讀(14分)
18、 (3分) 19、 (3分)
20、①
② (4分)
21、 (4分)
四、作文(略)

7. 跪求:【語文新課程教與學目標評價七年級語文(上)第三單元答案】

你運氣太好了!
一、語文基礎知識及運用(26分)
1.用漢語拼音給漢字注音,從小就學會了,你這學期肯定又有進步,試試看!(4分)
(1)貪婪( ) (2)萵苣( )( )(3)乾涸( )
(4)倔強( )( )(5)棲( )息 (6)哭泣( )
2.在所給的橫線上改正下列詞語中的錯別字。(2分)
(1)玷污 籠罩 忍俊不禁 (2)訣別 辜負 小心翼翼 (3)墮落 厄運 津津樂道 (4)嘹亮 盛名 害人聽聞

3.解釋下列詞語中的加點字。(4分)
(1)獲益匪淺:
(2)慧心未泯:
(3)花枝招展:
(4)溫故知新:
4.結合句意解釋加點詞語。(4分)
(1)這也真夠滑稽,但我決不能讓人看出來。
滑稽: (安徒生《皇帝的新裝》)
(2)濟南的冬天是響晴的。
響晴: (老舍《濟南的冬天》)
(3)一點點黃暈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靜而和平的夜
烘托: (朱自清《春》)
(4)於是二十年來毫不憶及的幼小時候對與精神的虐殺的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開。
虐殺: (魯迅《風箏》)
5.寫出下列各句的意思。(2分)
(1)何遽不為福乎?(《塞翁失馬》)

(2)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十則》)

6.填空及默寫。(共10分)
(1)明月別枝驚鵲, 。 ,
聽取蛙聲一片。(辛棄疾《西江月》)
(2)樹木叢生, 。 ,洪波湧起。
(曹操《觀滄海》)
(3)客路青山外, 。 ,風正一帆懸。
(王灣《次北固山下》)
(4)孤山寺北賈亭西, 。 ,誰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5)無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6)問渠哪得清如許? 。(朱熹《觀書有感》)
(7)《論語十則》中論述個人修養的名句是:(只寫一句)「 , 。」
(8)《春》的作者是 ,文中寫花競相開放的語句是: ,
, , 。
(9)《世說新語》是 朝 組織編寫的。選文《詠雪》中東晉才女謝道韞的一句詠雪詞:「 」被廣為傳誦。
二、閱讀理解(44分)
【一】閱讀下面文言文語段,完成7-11題(17分)
童趣
①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之物必細察( )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②夏蚊成雷,私擬( )作群鶴舞於空中,心之所向( ),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昂( )首觀之,項為之強( )。又留蚊於素帳中,徐( )噴以煙,使之沖煙而飛鳴,作青雲白鶴觀,果如鶴唳雲端,為之怡然稱快。
③余常於土牆凹凸處,花台小草叢雜處,蹲其身,使與台齊;定神細視,以( )叢草為林,以蟲蚊為獸,以土礫凸者為丘,凹者為壑( ),神遊其中,怡然自得。
④一日,見二蟲鬥草間,觀之,興正濃,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蝦蟆,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覺呀然一驚。神定,捉蝦蟆,鞭數十,驅之別院。

7.解釋文中加點的字詞,將答案填入文中括弧。(4分)
8.按照出現的順序抄出文章中的兩個成語,按要求解釋。(5分)
(1)成語 在文章中的意思是
在白話文中的意思是

(2)成語 意思是

9.作者在第(2)、(3)、(4)段中記述了哪些「藐小之物」?(2分)答:

10.第三段中作者描寫「物外之趣」的句子是
。(2分)
11.翻譯劃線的句子。(4分)
(1)郭如鶴唳雲端,為之怡然稱快。

(2)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吐。

【二】閱讀下面語段,完成12-18題。(16分)
風箏
(1)我是向來不愛放風箏的,不但不愛,並且嫌惡他,因為我以為這是沒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藝。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時大概十歲內外罷,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歡風箏,自己買不起,我又不許放,他只得張著小嘴,呆看著空中出神,有時至於小半日。遠處的蟹風箏突然落下來了,他驚呼;兩個瓦片風箏的纏繞解開了,他高興得跳躍。他的這些,在我看來都是笑柄,可鄙的。
(2)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見他了,但記得曾見他在後園拾枯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間堆積雜物的小屋去,推開門,果然就在塵封的什物堆中發見了他。他向著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驚惶地站了起來,失了色瑟縮著。大方凳旁靠著一個胡蝶風箏的竹骨,還沒有糊上紙,凳上是一對做眼睛用的小風輪,正用紅紙條裝飾著,將要完工了。我在破獲秘密的滿足中,又很憤怒他的瞞了我的眼睛,這樣苦心孤詣地來偷做沒出息孩子的玩藝。我即刻伸手抓斷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將風輪擲在地下,踏扁了。論長幼,論力氣,他是都敵不過我的,我當然得到完全的勝利,於是傲然走出,留他絕望地站在小屋裡。後來他怎樣,我不知道,也沒有留心。
(3)然而我的懲罰終於輪到了,在我們離別得很久之後,我已經是中年。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國的講論兒童的書,才知道游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於是二十年來毫不憶及的幼小時候對於精神的虐殺的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開,而我的心也彷彿同時變了鉛塊,很重很重地墮下去了。
(4)但心又不竟墮下去而至於斷絕,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墮著,墮著。
(5)我也知道補過的方法的:送他風箏,贊成他放,勸他放,我和他一同放。我們嚷著,跑著,笑著。棗然而他其時已經和我一樣,早已有了鬍子了。
(6)我也知道還有一個補過的方法的:去討他的寬恕,等他說,「我可是毫不怪你啊。」那麼,我的心一定就輕鬆了,這確是一個可行的方法。有一回,我們會面的時候,是臉上都已添刻了許多「生」的辛苦的條紋,而我的心很沉重。我們漸漸談起兒時的舊事來,我便敘述到這一節,自說少年時代的胡塗。「我可是毫不怪你啊。」我想,他要說了,我即刻便受了寬恕,我的心從此也寬鬆了吧。
(7)「有過這樣的事嗎?」他驚異地笑著說,就像旁聽著別人的故事一樣。他什麼也不記得了。
(8)全然忘卻,毫無怨恨,又有什麼寬恕之可言呢?無怨的恕,說謊罷了。12.「我」對風箏十分厭惡,又哪兩種具體表現?(2分)
答:

13.從小兄弟自己製作精美風箏一事看,小兄弟具有怎樣的可貴素質?(2分)
答:

14.聯繫上下文看,「精神的虐殺」具體指代的內容是什麼?(2分)
答:

15.第五段中「臉上都已添刻了許多『生』的辛苦的條紋」,「生」的含義是什麼?(2分)
答:

16.「我」極力企求小兄弟的寬恕,而小兄弟卻「什麼也記不得了」。這一組對比有什麼作用?(2分)
答:

17.文章結尾說,「我的心只得沉重著」。這句話有什麼深刻含義?(2分)
答:

18.當「我」得到完全的勝利,傲然走出,「留她絕望地站在小屋裡」時,小兄弟有什麼表現?請展開想像,用100字左右描述出當時的情景。(2分)
答:


【三】閱讀下面語段,完成19-23題。(11分)
不要腳的朋友
老皮匠的眼皮垂下來了,一雙木頭腳立刻從他拿著的鞋子里跳出來。它想找一個新主人,不像老皮匠那樣,總是把它關在鞋子里,要能夠常常帶它到街上去蹦蹦跳跳的。
它看見一條蛇睡在草堆里,木頭腳在它的周圍走了兩圈,看了又看,這傢伙的身體倒是挺長的,可惜沒有腳。木頭腳可樂了,它想:「請它做我的主人吧。」
等蛇醒來,它就問:「沒有腳的朋友,你要不要腳?」「腳?」蛇說,「我從來沒有想到要腳。」
「難道你不想走路嗎?」木頭腳很失望。
蛇把它的長身子向左右擺動,長肚子一伸一縮,身子就向前走了。
木頭腳很奇怪地問:「沒有腳你怎麼能走路的?」
「因為我有著比腳更好的『腳』哩!在我的肚子底下,有許許多多鱗片,它們會動,會像小腳一樣地推著我在地上爬。」蛇說時很快地又在草地上爬了一圈,然後向著正在發呆的木頭腳說:「木先生,謝謝你的好意,我不想要什麼腳了,因為我的鱗片,能夠幫助我走路的。」
「你們要不要腳?」木頭腳一邊繼續向前走,一邊高叫著,它很像一個販子。
小雞從雞棚里走出來看它,黃狗從狗窩里奔出來看它,它們都是有腳的,要木頭腳做什麼呢?木頭腳很失望地看了它們一眼,再向前走,高叫著:「你們要不要腳?」
它看見泥土上有一條蚯蚓躺著。
「可憐的東西!」木頭腳想,「它是多麼需要兩只腳啊!」
木頭腳很快地走過去說:「蚯蚓弟弟!我給你送腳來了。」
「……」
木頭腳再喊得響一點:「蚯蚓弟弟,你要不要腳?」
木頭腳為了想使它聽見自己的話,就更走近一步,哪知它仍是理也不理,原來蚯蚓不但是個聾子,而且是個瞎子哩!
木頭腳於是踢踢蚯蚓的頭,又是一件奇怪的事情發生了:沒有腳的蚯蚓在泥土上爬動了,而且爬得很快,像溜冰一樣。木頭腳想看看它是不是穿著溜冰鞋?就把蚯蚓夾住,仔細地看它貼在地面上的肚子,沒有腳,沒有溜冰鞋,只看見幾叢硬毛。
「算了吧!用硬毛當作腳的朋友!我才不希罕你呢!」
木頭腳恨恨地朝前走,又高叫著:「誰要腳啊?」
「是什麼腳呀?」一個細小的聲音在河裡響。
木頭腳立刻有了新的希望,它要去碰碰運氣,走近河邊去。
「哦!你是一雙木頭腳!」小魚浮起在水面上說。
「是的,我是一對可憐的木頭腳,你願意做我的主人嗎?」
「哦!」小魚吐了兩個水泡說,「我是用不到腳的呀。」「又是一個不要腳的朋友!倒霉——那麼你是怎麼走路的?」
小魚搖動著肚子旁邊的鰭,擺擺尾巴,在水裡兜了一個圈子,說:「我不是像一隻小船嗎?尾巴是我的舵,鰭是我的槳,劃著,劃著,小船開了。你想小船要不要腳呢?」
木頭腳懂得小魚的意思了,它又難過又疲倦,走到大樹底下,哭得很傷心:「世界上為什麼有那麼多不要腳的朋友啊。這樣看來,我永遠找不到一個好主人了!」
它的話被正在曬太陽的烏龜聽見了,它抬起了頭,爬到大樹底下,把頭和腳縮進殼里,說道:「你想找一個主人,那麼容易!」
木頭腳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它驚奇地問:「你要腳?」
烏龜從殼里伸出腳來,使木頭腳抽了一口冷氣,烏龜接下去說:「有一個木頭人,他烤火的時候,不留心把兩只腳燒掉了,他很悲哀地呆在家裡,不能走路,他多麼希望有一雙新的木頭腳呀,希望你去,因為你們都姓木,還是自家人哩!」
「天哪!我的運氣來了。」
木頭腳實在很疲倦,好心的烏龜就馱著它去。
一路走去,木頭腳想,當我遇見可愛的新主人時,第一要講故事給他聽,我的故事是這樣開始的:「老皮匠的眼皮垂下來了……」

19.這段文字的體裁是 ,其主要特點是:
。(2分)
20.這篇知識性的故事告訴你哪幾點知識?輕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出來。(3分)
答:

21.木頭腳向蛇、蚯蚓、魚幾次問要不要腳,而對雞、狗,並不問它們要不要腳,只是失望地看了他們一眼,為什麼?(2分)
答:

22.故時的最後,烏龜為木頭腳介紹了個新主人,並且說:「你們都姓木,還是自家人哩!」
這句話的潛在意思是什麼?(2分)
答:

23.讀完此文後,你得到哪些啟示?(2分)
答:


三、作文(30分)
不知不覺中,一個學期已經過去。回想開學初的情景還歷歷在目。上了中學,我們結識了許多老師、同學、我們學到了許多知識、技能,我們溝過了許多歡樂、難忘的時光。請以『上了中學以後』為題寫一篇作文,字數在500字以上,要寫出真實感。

期末測試卷參考答案:
1.lán wō jù hé jué jiàng qī qì
2.決改訣 害改駭
3.非,不 滅 迎風擺動 知道、了解
4.(動作語言)引人發笑 (天空)晴朗無雲 襯托 殘暴的傷害
5.這怎麼就不是福呢?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聰明的。
6.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里說豐年 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 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
水面初平雲腳底 幾處早鶯爭暖樹 似曾相識燕歸來 為有源頭活水來 吾日三省吾身 朱自清 桃樹 杏樹 梨樹 你不讓我 我不讓你 都開滿了花趕趟兒 南朝 劉義慶 未若柳絮因風起
7.觀察 比做 想 抬 同「僵」僵硬 慢慢 把 山谷
8.(略)
9.蚊蟲 叢草 土礫 草叢間爭斗的小蟲
10.以從草為林 以蟲蚊為獸 以土礫凸者為丘 凹者為壑 神遊其中 怡然自得
11.(略)
12.一是認為小兄弟看放風箏是可笑可鄙的,而是踏扁小兄弟做的風箏。
13.有豐富的想像力,較強的動手能力。
14.扼殺兒童喜歡游戲的天性,將小兄弟做的風箏折斷踏扁。
15.一指臉上條紋的形狀縣嗯條紋的形狀像「生」的字形,二指生活的艱辛體現在了他的臉上。
16.表現我想不過又無法不過的內疚。
17.兒童的心一旦被傷害,是很難補救的。
18.略,符合情境即可。
19.童話 通過豐富的想像和幻想來反映生活,對兒童進行教育。
20.(略)
21.雞狗都長著能看到的腳。
22.每種動物都有適宜生存的條件和本領,木頭腳的歸宿應在相應的木製品中。
23.略,能扣緊主體,言之成理即可。
參考資料:看看有沒有用

8. 初中語文教與學閱讀 《浮冰上》 求高手告訴答案

1.不能,原文這樣寫強調突出了冰山上的孤獨氣氛,沒有一絲生命的跡象。
2.作用是補充說明,版解釋。不能刪權去,用這樣的句子補充說出諾尼對尼瑪克的愛的真切感,而且是鮮明、實在的。
3.反問,突出了村裡的人的沒有辦法,強調了條件的極端惡劣。
4.這種感情具有復雜性:認為狗是忠實的卻又對它心存戒備;真切地愛狗卻又極力剋制自己;以種種借口來自我安慰卻又痛恨自己。
5.(1)是文章的線索,起到推動情節發展的作用(2)前後呼應,升華主題。昭示了真誠、真摯善待生命的人自然也會得到善的回報。

9. 熱愛生命閱讀 答案 追思滕子京閱讀 答案 (初中語文教與學 閱讀)這本書的

19.例「羌笛何須怨揚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寫出其他的邊塞詩,內容符合要求也可)

20.①他「不以物喜」,在岳州「三年政治,成就三件大事」,「治為天下第一」。他是完全有資本以物喜的。②他「不以己悲」,作為一個負罪的貶官,他不顧仕途的失意,人生的坎坷,於政治是如此的投入,於黎民是如此的體恤!被冤枉和誣陷之後仍然能如此的「萬家憂樂獨關心」③最令人感動的是他「不以己悲」(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21.藤子京受冤貶官,但他「不以己悲」,努力「政治」,看到重修的岳陽樓落成,他百感交集,「憑欄大慟十數聲」。說他「悲愴」.是他含冤受貶,欲哭無淚;說他壯烈,是他如此「苦澀」卻仍然忍辱負重、勤於政績,上任一年便「政通人和百廢具興」,這樣的襟懷何等壯烈!

22.表明藤子京的清廉,強調藤子京「負罪」的冤,突出藤子京「欲哭無淚」的悲劇遭遇。

23.面對洞庭美麗的湖光山色,那些仕途坎坷的貶官們觸景生情,文思泉湧,巴陵的山、洞庭的波使地們忘卻了自我,落魄的人生得到了撫慰。這一撥撥有著人生苦難經歷的「棄兒」,將熱淚拋灑在岳陽樓頭,鑄成了岳陽的靈魂;他們用自己的「苦澀」鑄就的心,投入政治,體恤黎民,讓洞庭愈加壯麗,讓岳陽的靈魂愈加感人。

24.D

閱讀全文

與七上語文教與學答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