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試卷答案 > 2016年期末考試卷六年級語文試卷

2016年期末考試卷六年級語文試卷

發布時間:2021-01-01 01:51:30

㈠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期末考試試卷

一、積累與運用。(40分)
1、細心拼一拼,認真寫一寫,請把你最漂亮的字展示出來。(4分)
bào yuàn shū jí kuí wǔ chú chuāng

2、成語、對聯是祖國語言文字中的瑰寶,也很有意思,你來試試看。(5分)
(1)將成語補充完整:精兵( )政 ( )機妙算
堅持不( ) ( )( )子孫
(2)成語加減法:( )顧茅廬 +( )步登天 =( )海為家
十全十美 −( )上( )下 =( )心( )意
(3)對對子:虛心使人進步, 。
3、古詩文是我們民族文化的精華,這些千古佳句相信你一定記得。(4分)
(1)死去元知萬事空,_____________________。 (陸游《示兒》)
(2)人非生而知之者,_____________________? (《師說》)
(3)______________,潤物細無聲。 (杜甫《春夜喜雨》)
(4)洛陽親友如相問,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4、語文學習一定讓你閱讀了不少好文章吧,同時你一定也積累了不少知識,看看這些題目,會做嗎?給自己加把勁!(11分)
(1)本學期的課內外閱讀讓我們讀了幾篇外國小說如__________的《 》,我還讀了三國曹植的一首詩,其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達了自己悲憤之情,我還了解到是居里夫人發現了__________________,為科學作出巨大貢獻;我還從文言文《學弈》中學到了一個成語______________。(4分)
(2)《將相和》中的「將」指__________,「相」__________,「和」的意思是___________。文章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三個小故事組成,我欣賞的人是___________,由他的品質我想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遇到困難,他總是想:這是中國人自己修築的第一條鐵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則,不但那些外國人要譏笑我們,而且會使中國工程師失掉信心。」這段話選自課文《 》,他主持修築了第一條完全由我國工程技術人員設計、施工的_______鐵路。從這段話中我體會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5、六年的學習讓你掌握了不少的知識,綜合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請你試一試!(16分)
(1)根據朗讀語氣填上相應的語氣詞及標點。(3分)
_____________,今天是星期六 (疑問)
_____________,今天是星期六 (肯定)
_____________,今天是星期六 (興奮)
(2)下面這副對聯你一定讀得很好,請用「/」標注出停頓號。(2分)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3)我漫步在校園里,看到校園的景色真美呀!請寫出四個描寫景色優美的成語:(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這時我發現一棵小樹苗被風倒了。一向頑皮的我忙蹲下來把手伸向小樹苗。值日老師批評我把小樹苗弄倒了,不愛護校園的花草樹木,我忙解釋道:(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老師聽了我的解釋不但向我表示歉意,還獎勵我一個任務:設計一條愛護花草樹木的廣告語:(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5)來到閱覽室,低年級的同學讓我為他們介紹兩句與讀書有關的格言。(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6)六年的小學生涯讓我與母校小學結下了深厚的感情,在即將離開母校的時候,我不禁想對母校說……(寫幾句話,表達自己對母校的深厚感情,70字左右)(3分)

二、閱讀與理解。(30分)
「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笛卡爾語)請仔細閱讀下面的片段和文章,一定會讓你收益匪淺。認真思考,再完成練習。
(一)
「她多想給自己暖和一下……」人們說。誰也不知道她曾經看到過多麼美麗的東西,她曾經多麼幸福,跟著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12分)
1、你一定還記得,這個片段選自課文________________,它的作者是被稱為「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你還閱讀過他的其他童話,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2、回憶課文,美麗的東西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福」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寫字母( ),再查音節( )。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 ),再查( )畫。(2分)
4、 談談你對文中兩個幸福的理解,並說說透過這兩個「幸福」你感受到什麼?(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20世紀30年代,英國一個不出名的小鎮里,有一個叫瑪格麗特的小姑娘,自小就受到嚴格的家庭教育。父親經常向她灌輸(shū sū)這樣的觀點: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力爭一流,永遠做在別人前頭,而不能落後於人。「( )是坐公共汽車,你( )要永遠坐在前排。」父親從來不允許她說「我不能」或者「太難了」之類的話。

對年(幻 幼)的孩子來說,他的要求可能太高了,但他的教育在以後的年代裡被證明是非常寶貴的。正是因為(wéi wèi)從小受到父親的「殘酷」教育,才培養了瑪格麗特積極向上的決心和信心。在以後的學習、生活或工作中,她時時牢記父親的教導,總是抱著一往無前的精神和必勝的信念,盡自己最大努力克服一切困難,做好每一件事情,事事必爭一流,以自己的行動實踐著「永遠坐在前排」。
瑪格麗特上大學時,學校要求學五年的拉丁文課程。她憑著自己_____________的毅力和_______精神,硬是在一年內全部學完了。令人___________的是,她的考試成績(竟 競)然____________。
其實,瑪格麗特不光是學業上______________,她在體育、音樂、演講及學校的其他活動方面也都一直走在前列,是學生中鳳毛麟角的佼佼者之一。當年她所在學校的校長評價她說:「她無疑是我們建校以來最優秀的學生,她總是___________,每件事情都做得很出色。」
正因為如此,四十多年以後,英國乃至整個歐洲政壇上才出現了一顆耀眼的明星。她就是連續四年當選保守黨領袖,並於1979年成為英國第一位女首相,雄踞政壇長達11年之久,被世界政壇譽為「鐵娘子」的瑪格麗特•撒切爾夫人。
「永遠都要坐前排」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激發你一往無前的勇氣和爭創一流的精神。在這個世界上,想坐前排的人不少,真正能夠坐在「前排」的卻總是不多。許多人所以不能坐到「前排」,就是因為他們把「坐在前排」僅僅當成一種人生理想而沒有採取具體行動。那些最終坐到「前排」的人,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們不但有理想,更重要的是他們把理想變成了行動。
一位哲人說過:無論做什麼事情,你的態度決定你的高度。撒切爾夫人的父親對孩子的教育給了我們深刻的啟示。(18分)
1、劃去文中括弧內不正確的字或讀音。(2分)
2、第一自然段中缺少了一組關聯詞,請你在括弧內填上。(2分)
3、適當的詞語填在文中的橫線上。(3分)
堅強 頑強 拼搏 競爭 毋庸置疑 難以置信
名列前茅 異軍突起 出類拔萃 野心勃勃 雄心勃勃
4、聯繫上下文寫出詞語的意思。(2分)
鳳毛麟角:_________________「殘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請你給短文加個合適的題目:______________ (2分)
6、瑪格麗特以自己的哪些行動實踐著「永遠坐在前排」?(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讀了最後一段,你一定有許多想法,請寫出其中一兩點,把它寫明白。(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習作。(兩題任選一題,不少於400字。)30分
1、在平時的生活與學習中,你是怎樣對待時間的?古今中外,有許多惜時如金的名言與事例,請你以「珍惜時間」為話題,寫一篇作文,題目自擬。
2、想像一下未來的世界是怎樣的?請以「暢想未來」為題,對未來的科技、未來的衣食住行、未來的你,未來的……任選一項作一個盡情地描述。

參考答案
一、積累與運用
1、抱怨 書籍 魁梧 櫥窗 2、(1)簡 神 懈 炎黃
(2)三 一 四 七 八 三 二 (3)驕傲使人落後
3、(1)但悲不見九州同 (2)孰能無惑 (3)隨風潛入夜 (4)一片冰心在玉壺
4、(1) 安徒生 《賣火柴的小女孩》 《七步詩》
(2) 廉頗 藺相如 和好 完璧歸趙 澠池會見 負荊請罪
(3)詹天佑
5、(1)略 (2)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3) 略 (4) 略 (5) 略 (6) 略
二、閱讀與理解
(一) 1、《賣火柴的小女孩》 世界童話之王 安徒生2、略 3、F fú 礻 9
4、第一個「幸福」指小女孩臨死前是在幻想中度過的,是幸福的。第二個幸福指小女孩死了就沒有寒冷、飢餓和痛苦,就徹底幸福了。
(二) 1、sū 幻 wèi 竟 2、即使......也 3、頑強 拼搏 難以置信 名列前茅 雄心勃勃 4、略 5、略 6、略 7、略
三、習作
一類文(27—30):符合題意,中心明確,內容具體,層次清楚,語句通順,標點使用比較正確,錯別字少,卷面清潔。
二類文(20—27):符合題意,中心明確,內容比較具體,層次較清楚,語句通順,標點使用比較正確,錯別字少,卷面整潔。
三類文(12—20):基本符合題意,中心基本明確,內容欠具體,層次不夠清楚,語句基本通順,標點使用大體正確,錯別字多。
四類文(0—12):不合題意,中心不明確,內容很不具體,語句表達很差,層次不清,語句不通,標點錯誤和錯別字多。

㈡ 2015—2016學年第一學期寶安區期末調研測試卷,六年級語文,答案,急啊

唉,期末測試卷,你想的美~考試卷子都是完全保密的,可能給你嗎?還附答案,別人寫一遍卷子還給你抄一遍?搞笑!

㈢ 2014.2015.2016年的六年級小升初語文期末考試卷

2013-2014學年度小學六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 小學六年級數學試題 (時間:90分鍾 滿分:100分) 題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總分 得分 一、填空: 1、把2∶0.75化成最簡單的整數比是( ),它的比值是( )。 2、( )∶( )=5 3 2=( )÷10=( )% 3、一段路,甲車5小時行完,乙車4小時行完,那麼乙車的速度比甲車快( )%。 4、把周長為12.56厘米的圓平均分成兩個半圓,每個半圓的周長是( )厘米。 5、比值是0.72的最簡單整數比是( )。 6、20千克比( )千克輕20%。 ( )米比5米長3 1。 7、一項工作,6月1日開工,原定一個月完成,實際施工時,6月25日完成任務,到6月30日超額完成( )%. 8、甲數與乙數的比是7:3,乙數除以甲數的商是( ),甲數占兩數和的( )%. 9、圓周率是( )與( )的比值. 10、甲數的2/3等於乙數的3/4,甲乙兩數的最簡整數比是( )。 11、媽媽存入銀行60000元,定期一年,年利率是2.25%,一年後媽媽從銀行共取回( ) 元。 12、男生30人,女生28人,女生人數是男生人數的( )倍,女生人數與男生人數的比 是( ),男生人數是女生人數的( )倍,男生人數與女生人數的比是( ),男生人數與總人數的比是( ),總人數與女生人數的比是( )。 13、兩個長方形的面積相等,已知這兩個長方形長的比是8:5,它們的寬的比是( )。 14. 兩個正方形邊長的比是3:5,周長的比是( ),面積比是( )。 15. 小明爸爸的月工資是1840元,按照個人具所得稅的有關規定,超過1200元部分,要 按照10%的稅率來繳納的個人所得稅,那麼小明爸爸月工資應繳納所得稅( )元。 二、選擇題:(把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括弧里) 1、一個圓和一個正方形的周長相等,他們的面積比較( ) A 正方形的面積大 B 圓的面積大 C 一樣大 2、把20克鹽放入200克水中,鹽和鹽水的比是( ) A、1:10 B、1:11 C、10:1 D、11:1 3、生產同樣多的零件,小張用4小時,小李用了6小時,小李和小張的工效簡比是( )。 A 16 :14 B 2:3 C 3:2 D 14 :16 4、甲數是乙數的2倍,甲比乙多( ) A、50% B、100% C、200% 5、一種鹽水的含鹽率是10%,鹽與水的比是( )。 A、1:10 B、1:11 C、1:9 三、判斷。(正確的在括弧里畫「√」,錯的在括弧里畫「×」。) 1、甲數的 61等於乙數的5 1 ,甲數與乙數的比是6 : 5 ( ) 2、在100克水中放入10克鹽,鹽的重量占鹽水重量的10%。 ( ) 3.如果甲比乙多20%,則乙比甲一定少20%。 ( ) 4、圓的周長是直徑的3.14倍。 ( ) 5、π=3.14 ( ) 四、計算題: 1、求比值 60 : 25 3 : 4 1 1.5小時 : 45分 小學六年級全科目課件教案習題匯總
語文數學英語 小學六年級數學 密 封 線 內 不 得 答 題 2.化簡比 18 : 24 213 : 312 213 噸 : 750千克 85 : 9 5 3、計算下面各題。(能簡算的要簡算)。 (1)43×40%+43×60% (2)85×9 1 ×80% 4、解方程: (1)(65+85)x=20 7 (2)(1-25%)x=36 (3)30% x = 90 (4) x + 20% x = 40 五、動手操作: 1.填表。 2.畫出下列圖形的所有的對稱軸。 4.某次數學測驗中,甲、乙兩班各50名同學的成績如下: 甲班:60分以下有2人,60分以上有4人,70分以上有6人,80分以上有15人,90分以上有23人,其中滿分100分有8人。(60分以上是指包括60分而不包括70分) 乙班:60分以下有5人,60分以上有5人,70分以上有10人,80分以上有19人,90分以上有11人,其中滿分100分有3人。 請畫出統計圖,然後根據統計圖提出至少五個不同類型的問題,並作答。 我提出的問題是: 12.56 61.8 10 3 2直徑/cm 周長/cm面積/cm半徑/cm
補充:
好的話,請採納!別讓我好不容易找到,又沒採納哦!
追問:
好的謝謝

考試作文中,要注意及時分段,三四個段落顯得少了,八九個段落,顯得瑣碎了些。除非有特殊情況,段落以五六個為好。此外,卷面一定要整潔,不要塗改得亂七八糟。我的看法是,考試作文每段最好別超過5行,頂多是5行半。切忌一段都八九行。一旦給閱卷老師視覺上的疲勞,影響他的心理,分數就受影響。

㈣ 六年級下冊語文考試卷期末答案

1+1=2 在現代的精密科學中,特別在數學和數理邏輯中,廣泛地運用著公理法。公理法是從某一科學的許多原理中,分出一部分最基本的概念和命題,對這些基本概念不下
定義,而這一學科的所有其它概念都必須直接或間接由它們下定義;對這些基本命題(也叫公理)也不給予論證,而這一學科中的所有其它命題卻必須直接或間接由它們中推出。
這樣構成的理論體系就叫公理體系,構成這種公理體系的方法就叫公理法。

1+1=2 就是數學當中的公理,在數學中是不需要證明的。又因為1+1=2是一切數學定理的基礎,所以它也是無法用數學的方法證明的。 至於「1+1為什麼等於2?
」作為一個問題,沒要求大家必須用數學的方法證明,其實只要說明為什麼1+1=2就可以了,可以說這是定義,也可以說這是公理。不過用反證法還是可以證明的:假設1+
1不等於2,則數學就是一鍋粥,凡是用到數學的地方都是一鍋粥,人類社會就亂了套了,所以1+1必須等於2。1+1=2看似簡單,卻對於人類認識世界有非同尋常的意義
。 人類認識世界的過程就像一個小孩滾雪球的過程:第一步,小孩先要用雙手捧一捧雪,這一捧雪就相當於人類對世界的感性認識。第二步,小孩把手裡的雪捏緊,成為一個小
雪球,這個小雪球就相當於人類對感性認識進行加工,形成了概念。於是就有了1。第三步,小孩把雪球放在地上,發現雪球可以粘地上的雪,這就相當於人類的理性認識。雪可
以粘雪,相當於1+1=2。第四步,小孩把粘了雪的雪球在雪地上滾一下,發現雪球粘雪後越來越大,這就相當於人類認識世界的高級階段,可以進入良性循環了。相當於2+
1=3。1,2,3可以排成一個最簡單的數列,但是可以演繹至無窮。 有了1隻是有了概念,有了1+1=2才有了數學,有了2+1=3才開始了數學的無窮變化。
物理學與1+1=2的關系 人類認識世界的過程是一個由感性到理性,有已知到未知的過程。

在數學當中已知1、2、3,則可以至於無窮,什麼是物理學當中的1、2、3呢?通常它們代表著:質量、長度、時間等基本物理概念相當於1,它們是組成物理學宏偉大廈的
磚和瓦;牛頓運動定律相當於2,它使我們有了真正的物理學和科學的物理分析方法;力學的相對性原理相當於3,使牛頓運動定律可以廣泛應用。在經典物理學中一切都是確定
無疑的,有了已知條件,我們就可以推出未知。當年徐遲的一篇報告文學,中國人知道了陳景潤和歌德巴赫猜想。

那麼,什麼是歌德巴赫猜想呢? 哥德巴赫是德國一位中學教師,也是一位著名的數學家,生於1690年,1725年當選為俄國彼得堡科學院院士。1742年,哥德巴赫在
教學中發現,每個不小於6的偶數都是兩個素數(只能被和它本身整除的數)之和。如6=3+3,12=5+7等等。公元1742年6月7日哥德巴赫寫信給當時的大數學家
歐拉,提出了以下的猜想: (a)任何一個>=6之偶數,都可以表示成兩個奇質數之和。 (b) 任何一個>=9之奇數,都可以表示成三個奇質數之和。 這就是著名的
哥德巴赫猜想。歐拉在6月30日給他的回信中說,他相信這個猜想是正確的,但他不能證明。敘述如此簡單的問題,連歐拉這樣首屈一指的數學家都不能證明,這個猜想便引起
了許多數學家的注意。從哥德巴赫提出這個猜想至今,許多數學家都不斷努力想攻克它,但都沒有成功。當然曾經有人作了些具體的驗證工作,例如: 6 = 3 + 3,
8 = 3 + 5, 10 = 5 + 5 = 3 + 7, 12 = 5 + 7, 14 = 7 + 7 = 3 + 11,16 = 5 + 11, 18
= 5 + 13, ……等等。有人對33×108以內且大過6之偶數一一進行驗算,哥德巴赫猜想(a)都成立。但嚴格的數學證明尚待數學家的努力。
從此,這道著名的數學難題引起了世界上成千上萬數學家的注意。200年過去了,沒有人證明它。哥德巴赫猜想由此成為數學皇冠上一顆可望不可及的"明珠"。
人們對哥德巴赫猜想難題的熱情,歷經兩百多年而不衰。世界上許許多多的數學工作者,殫精竭慮,費盡心機,然而至今仍不得其解。 到了20世紀20年代,才有人開始向它
靠近。1920年挪威數學家布朗用一種古老的篩選法證明,得出了一個結論:每一個比大的偶數都可以表示為(99)。這種縮小包圍圈的辦法很管用,科學家們於是從(9十
9)開始,逐步減少每個數里所含質數因子的個數,直到最後使每個數里都是一個質數為止,這樣就證明了哥德巴赫猜想。
目前最佳的結果是中國數學家陳景潤於1966年證明的,稱為陳氏定理:「任何充分大的偶數都是一個質數與一個自然數之和,而後者僅僅是兩個質數的乘積。」

通常都簡稱這個結果為大偶數可表示為 「1 + 2」的形式。 在陳景潤之前,關於偶數可表示為 s個質數的乘積與t個質數的乘積之和(簡稱「s +
t」問題)之進展情況如下: 1920年,挪威的布朗證明了『「9 + 9」。 1924年,德國的拉特馬赫證明了「7 + 7」。
1932年,英國的埃斯特曼證明了「6 + 6」。 1937年,義大利的蕾西先後證明了「5 + 7」, 「4 + 9」, 「3 + 15」和「2 +
366」。 1938年,蘇聯的布赫夕太勃證明了「5 + 5」。 1940年,蘇聯的布赫夕太勃證明了「4 + 4」。 1948年,匈牙利的瑞尼證明了「1 +
c」,其中c是一很大的自然數。 1956年,中國的王元證明了「3 + 4」。 1957年,中國的王元先後證明了 「3 + 3」和「2 + 3」。
1962年,中國的潘承洞和蘇聯的巴爾巴恩證明了「1 + 5」, 中國的王元證明了「1 + 4」。 1965年,蘇聯的布赫 夕太勃和小維諾格拉多夫,及
義大利的朋比利證明了「1 + 3 」。 1966年,中國的陳景潤證明了 「1 + 2 」。
從1920年布朗證明"9+9"到1966年陳景潤攻下「1+2」,歷經46年。

自"陳氏定理"誕生至今的30多年裡,人們對哥德巴赫猜想猜想的進一步研究,均勞而無功。
布朗篩法的思路是這樣的:即任一偶數(自然數)可以寫為2n,這里n是一個自然數,2n可以表示為n個不同形式的一對自然數之和:
2n=1+(2n-1)=2+(2n-2)=3+(2n-3)=…=n+n 在篩去不適合哥德巴赫猜想結論的所有那些自然數對之後(例如1和2n-1;2i和(2n-
2i),i=1,2,…;3j和(2n-3j),j= 2,3,…;等等),如果能夠證明至少還有一對自然數未被篩去,例如記其中的一對為p1和p2,那麼p1和p2
都是素數,即得n=p1+p2,這樣哥德巴赫猜想就被證明了。前一部分的敘述是很自然的想法。關鍵就是要證明'至少還有一對自然數未被篩去'。目前世界上誰都未能對這
一部分加以證明。要能證明,這個猜想也就解決了。 1+1=?不就是等於二嗎?是的,的確是這樣。但是這個二卻不可小覬。2可以分解成1+1、0.1+1.9、0.5
+1.5……1裡面的成分是:0.5+0.5、0.1+0.9、0.56+0.44…換個角度1+1雖然等於二但是卻有許多含義。譬如說1+1=2分解後就是:0.5
+0.5+1=2
其中0.5+0.5=天生+後天培養;1=汗水。這是十分容易理解的一個公式。當然要是換個角度,聰明的人就知道凡事無絕對。答案不可能只有1個,含義亦是如此。

1+1從腦筋急轉來說也可以等於一個數字「王」、田、甲。

㈤ 六年級上冊語文期末考試卷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期末考試卷習題雖然都有答案,但是都是在自己完全答完題之後對的,在網上是問不到答案的哈不是對著答案抄襲的,那樣效果不是很好,多看書

㈥ 2016六年級語文期末測試卷答案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塊寶。」是的,在別人的心目中,媽媽是孩子心內中的天使,而在容我的心目中,奶奶卻是我生命中最離不開的人。在我很小的時候,媽媽就因病早早地離我而去了,爸爸長年在外,我只能和體弱多病的奶奶相依為命。靠著奶奶微薄的退休金,我們的日子過得很艱難。盡管如此,奶奶總是想方設法做一些好吃的給我吃。有一次,吃中午飯時,我夾了一塊肉給奶奶吃,奶奶卻把肉又夾到了我的碗里並對我說:「騰兒,奶奶不喜歡吃肉,你吃吧!奶奶只希望你能好好學習。」聽著奶奶的話,望著奶奶慈祥的面孔,我鼻子一酸,趴在奶奶的身上哭了。

閱讀全文

與2016年期末考試卷六年級語文試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