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2016年山東語文高考試題很難嗎
1、2016年高考全抄國共有九套試卷,其中襲教育部考試中心統一命制四套,另有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蘇分省自主命制五套。由於高考試卷不同,難度是有差異的。
2、其實高考試卷的難度也是因人而異,不同的考生對高考試卷難度的理解是不一樣的,山東省高考試卷難不難主要還要看考生本人的答卷體驗。
❷ 山東2016年高考語文AB答卷卞
莊子①欲刺虎,館豎子②止之,曰:「兩虎方且食牛,食甘必爭,爭則必斗,斗則大者傷,小者死,從傷而刺之,一舉必有雙虎之名。」卞莊子以為然,立須③之。有頃,兩虎果斗,大者傷,小者死。莊子從傷而刺之,一舉果有雙虎之功。(選自司馬遷《史記張儀列傳》)【注釋】①莊子:此指卞莊子,春秋時魯國的勇士。②館豎(shù)子:旅館的童僕。豎子,對人的蔑稱。③須:等待。【參考譯文】莊子正要刺殺猛虎,旅館有個童僕阻止他,說:「兩只虎正在吃牛,等他們吃出滋味來的時候一定會爭奪,一爭奪就會打起來,一打起來,那麼大的就會受傷,小的就會死亡,追逐受傷的老虎而刺殺它,這一來必然獲得刺殺雙虎的名聲。」卞莊子認為他說得對,站在旁邊等待它們。不久,兩只老虎果然打了起來。結果大的受了傷,小的死了,莊子追趕上受傷的老虎而殺死了它,這一來果然獲得了殺死雙虎的功勞。補充:卞莊子刺虎【原文】卞莊子欲刺虎,館豎子止之,曰:"兩虎方且食牛,食甘必爭,爭則必斗,斗則大者傷,小者死.從傷而刺之,一舉必有雙虎之名."卞莊子以為然,立須之.有傾,兩虎果斗,大者傷,小者死.莊子從傷者而刺之,一舉果有兩虎之功.【譯文】卞莊子發現兩只老虎,准備刺殺。身旁的旅店僕人勸阻他說:「您看兩只老虎,正在共食一牛,一定會因為肉味甘美而互相搏鬥起來。兩虎相鬥,大者必傷,小者必死。到那時候,您跟在受傷老虎的後面刺殺傷虎,就能一舉得到刺殺兩頭老虎的美名。」卞莊子覺得小僮說得很有道理,便站立等待。過了一會兒,兩只老虎果然為了爭肉,嘶咬扭打起來,小虎被咬死,大虎也受了傷。卞莊子,揮劍跟在受傷老虎的後面刺殺傷虎,果然不費吹灰之力,就刺死傷虎,一舉獲得兩虎。字詞解釋莊子:此指卞莊子,春秋時魯國的勇士。館豎(shù)子:旅館的童僕。豎子,童僕。方且:正要須:等待。止:勸阻食甘:吃得有滋有味須:等待有頃:過了一會兒道理從童僕的角度上看:同樣一件事情,由於掌握的時機、處理的方法不同,會得到完全不同的結果。這則寓言告訴我們,只有善於分析矛盾,利用矛盾,把握時機,有智有勇,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從兩只老虎身上:局部利益要服從整體利益,眼前利益要服從長遠利益,小道理要服從大道理,否則,內部爭斗不休,互不相讓,只會兩敗俱傷,使第三者得利。
❸ 2016年高考全國卷一,二語文試題真題及答案解析估計能考多少分
第一部分(
27
分)
一、本大題共
5
小題,每小題
3
分,共
15
分。
1.C
(巧奪天工:指精巧的人工勝過天然
,
形容技藝極其精巧。
)
2.B
3.C
4.A
(
B
緬
mi
ǎ
n
懷,淋漓盡致
C
疵
c
ī,非此即彼
D
摒
b
ì
n
g
,彌足珍貴
)
5.D
二、本大題共
4
小題,每小題
3
分,共
12
分。
6.A
(窮:困厄,絕境)
7.B
(表被動。
A
代詞,指吾粲;動詞,到,往。
C
定語後置的標志;代詞。
D
作
狀語,表反問,為什麼;作定語,什麼。
)
8.B
(省略成分應為「水中生人」
)
9.A
(
「表現不凡」有誤;在孫河奏請之前,吾粲已為小吏。
)
第二部分(
123
分)
三、本大題共
4
小題,共
35
分。
10.
(
4
分)參考答案:文章第②段寫洞口之戰時,面對落水呼救的兵卒,
吾粲不顧大船沉沒的危險,救活一百多人。由此看出他是一個果斷、見義
勇為的人。
(概括內容
2
分,說明性格特點
2
分。意思對即可。
)
11
.
斷句(
5
分)
桓公入蜀
/
至三峽中
/
部伍中有得猿子者
/
其母緣岸哀號
/
行百餘里不去
/
遂跳
上船
/
至便即絕
/
破其腹中
/
腸皆寸寸斷
/
公聞之怒
/
遂黜其人
(評分標准:標記「
/
」處,共
10
處,每斷對
2
處,得
1
分;每斷錯
2
處,
扣
1
分,扣完為止。
)
參考譯文:
桓溫帶兵進入川蜀地區,
到了三峽,
部隊中有人抓到一隻猿崽。
那猿崽的母
親沿著長江岸邊哀號鳴叫不已,
一直追著船隊跑了一百多里還不離開,
終於跳到
了船上,
一跳到船上便氣絕死了。
人們剖開它的肚子,
才發現它的腸子都斷成一
寸寸的了。桓公聽說這件事後大怒,於是罷黜了那個人。
12.
默寫(
8
分)
①風乎舞雩
②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③彼竭我盈
④東晉
⑤王羲之
⑥滕王閣序
⑦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⑧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每空
1
分,有錯則該空不得分。
)
13.
(
18
分)
①(
3
分)
A
(
「因為戰亂」有誤)
②(
5
分)
B
(
3
分)
E
(
2
分)
(此兩項為比喻句)
③(
10
分)評分要點:
(舉例
2
分,賞析
4
分,語言
4
分。
)
四、本大題共
3
小題,共
13
分。
14.
(
5
分)
B
(
2
分)
E
(
3
分)
(
A
是卡爾思考的課題,而非事實;
「正在犧牲」
不等於「喪失了」
;
C
卡爾是引用他人的研究成果;
D
文中是先改變大腦神經系
統,從而影響人的思維方式。
)
15.
(
4
分)
①互聯網從總體上提升了大多數人的閱讀時間。
②互聯網式的碎片化閱讀,讓隨時閱讀成為了可能和習慣。
③電子化閱讀也有可能促發深度思考。
④利用互聯網的互動式和可拓展性,能讓閱讀走得更遠更深入。
(
4
點,每點
1
分)
16.
(
4
分)
數據「
46.7%
」說明小學生的網路閱讀具有普遍性,有一定規模。
(說明數據
1
分,結合理論
1
分,提出建議
2
分。
)
五、本大題共
3
小題,共
15
分。
17.
(
4
分)
B
C
(
B
「承上啟下」
、
「過渡段」
、
「描繪今日的過年」有誤。
C
「意
在說明母親迷信」有誤。
)
18.
(
5
分)說明父親祭祖非常慎重、虔誠(
1
分)
,表現了他對先祖的懷念和崇
敬(
1
分)
,對先祖或神靈護佑的祈求(
1
分)
;父親的行為也讓我懂得了對生
命的慎重,懂得敬與愛,懂得珍惜和感謝(
2
分)
。
(意思對即可)
19.
(
6
分)過年異常熱鬧而忙碌;過年食物豐盛;過年有許多禁忌,感覺神秘;
對除夕夜尤其感到意義深重
❹ 2016年山東高考語文試卷難不難,難度系數解讀答案點評解析
我就是一六年的考生,考試難度跟平時是一樣的,幾乎沒有什麼差別,只是內容變了變。
❺ 2016年山東卷高考語文作文,求助大神,我自己想了個立意,凡事做好萬
作文題目是來《我的行自囊》吧?既然是旅行隨身的帶的,您說的"萬全的准備「就比較危險了。想像一下,我們如果要長途旅行,不會樣樣物品都隨身,必須帶什麼呢?一是關鍵的東西,比如錢,地圖,指北針,水壺;二是工具類的東西,比如刀具組合;三是精神類的東西比如筆記本(寫游記),音樂。
當然考這個題目不是要你寫出遠門,多是想讓您與人生相聯系,那麼上述的三點就化為:一,抓重點。二、掌握工具類的知識。三、不忽視精神生活。
我不是語言老師,只是覺得您問題提出的立意挺危險的,很可能在行文過程中寫不下去,只是請您參考。
❻ 2016年高考山東卷作文立意得與失對不對
2014年全國各省高考作文試題將如何命制,似乎並無懸念,採用新材料作文題型幾乎成了一種必然。這是因為:
第一,自2013年起,新材料作文一統天下的格局已經形成。2013年高考,全國大綱卷、新課標卷以及其他各自主命題的省份都是採用的新材料作文這種題型。
其二, 新材料作文優勢明顯,它融「讀」、「寫」、「思」於一爐,更接近語文學習的本真,能比較客觀地反映考生的語文素養,這與高考語文命題改革的總體思路較為合拍。
其三, 新材料作文,由於寫作的視角多維,立意多向,自由表達的空間較大,具有較高的思維含量和張力,能比較有效地檢測學生的語言表達尤其是思維品質這兩種寫作的核心能力。
但採用這一題型,並不意味著命題技術一成不變,沒有變化。總結並反思2013年全國各地高考作文命題的得與失,2014年的高考作文命題將有進一步完善的地方。
主要是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寫作內容更加貼近生活實際和學生的情感實際。這一點從2014年與2013年江蘇高考《語文考試說明》題型示例部分幾道樣題的增刪和選擇的比較中也大抵可以看出。這不僅符合「合時合事」的寫作準則,也便於考生寫出真情實感。
二是思維開放的力度將進一步加大,盡管有必要的限制。材料中的「主題預設」或「結論先行」的成分將會減少。
三是視野更加開闊,題材更加廣泛。當然考生也不必無所適從,因為高考寫作內容盡管千變萬化,但「萬變不離其宗」,其指向始終圍繞三個向度,即社會、自然和人生。
註:以上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