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求高一語文試題一套!!!!!!(含答案)(急!!!)
http://www.5156e.com/showzip9715.html
你來這裡面只要注冊一下,就可以下載很多試卷:
都是免費的
高一期末練習
語文試題
本試題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共10頁。滿分 150 分。考試時間 120分鍾。
第Ⅰ卷(選擇題 共 45 分)
注意事項:
1、答第Ⅰ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准考證號、考試科目塗寫在答題卡紙上。考試結束,將試題卷和答題卡一並交回。
2、每題選出答案後,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A.B.C.D)塗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乾凈後,再選塗其它答案標號,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一、單項選擇題(共18 分,每小題 3 分)
1.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的字,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
A.膏腴(yú) 雋(juàn)永 纖(qiān)腰 冠(guān)冕堂皇
B.熨(yù)帖 漫溯(sù) 恪(kè)守 卓(zhuō)有成效
C.慰藉(jiè) 百舸(gě) 伺(cì)候 發酵(jiào)
D.漪(yī)淪 估量(liàng) 憧(chóng)憬 義憤填膺(yīng)
2.下列沒有錯別字的一組詞語是 ( )
A.真諦 焦燥 無辜 永葆青春
B.縹緲 鑒署 躊躇 黯然失色
C.褻瀆 踟躕 暇想 貽笑大方
D.歧視 印戳 戕害 按部就班
3.下列各句的括弧內,依次應填入的一組詞是 ( )
①小屋的出現,( )了山的寂寞。
②每個晚上,山下亮起( )的萬家燈火,山上閃出疏落的燈光。
③大學時代,( )人的一生會產生深遠的影響,希望風華正茂的同學們要千萬珍惜。
④北大方正之所以能成為北大新精神的代表,( )在於它的成功,更在於方正人所體現的新的精神氣質。
A.打破 閃爍 對於 不是
B.點破 閃爍 對 不僅
C.點破 燦爛 對 不僅
D.打破 燦爛 對於 不是
4.下面句子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
A. 田院長的報告持續了五個多小時,他那詳實的資料、淋漓盡致的分析、深入淺出的語言,征服了在場的每一個人。
B. 我和吳吳小學同班,初中同桌,高中不僅同桌,還是同宿舍。共同的愛好、長期的接觸使我們成了同病相憐、形影不離的好朋友。
C. 賀家屯的百姓歷來淳樸厚道,貴不鄙賤,富不欺貧,歷時三百餘年,至今保持著「端木遺風」。
D. 畫家以酣暢淋漓的筆墨,描繪出江南的一片新綠,真使人有妙手回春之感。
5.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句意明確的一句是 ( )
A.當我同天真的孩子們一起重看這部影片,聽著他們的歡聲笑語時,也不禁想起了自己的童年。
B.在交際活動中,說寫者所表達的意義和聽讀者所理解的意義應當是大體一致的,但又不可能完全一致。
C.同學們都發揚了團結互助的精神和認真學習的態度。
D.善於選擇最恰當的可靠的材料,對一篇文章的成敗很重要。
6.填入下面橫線上的句子,與上下文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 ( )
鳥和花雖有連帶關系, ,幾乎沒一個是雷同的,惟有杜鵑卻是花鳥同名,最為難得。
A.然而花有花名,鳥有鳥名 B.然而鳥有鳥名,花有花名
C.然而鳥是鳥,花是花 D.然而花是花,鳥是鳥
二、閱讀理解(共12 分,每題 3 分)
7.對下面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我 愛 這 土 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隻鳥,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
這被暴風雨所打擊的土地,這永遠洶涌著我們的悲憤的河流,
這無止息地吹刮著的激怒的風,和那來自林間的無比溫柔的黎明……
——然後我死了,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裡面。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1938年11月17日
A. 詩人未用「珠圓玉潤」之類詞語而用「嘶啞」來形容鳥兒鳴唱的歌喉,使人體味到歌者經歷的坎坷、悲酸和執著的愛。
B. 關於「土地」、「河流」、「風」、「黎明」的一組詩句,抒寫了大地遭受的苦難、人民的悲憤和激怒、對光明的嚮往和希冀。
C. 「然後我死了,/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裡面。」這兩句詩形象而充分地表達了詩人對土地的眷戀,而且隱含獻身之意。
D.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這兩句詩中的「我」,指喻體「鳥」而不是指詩人自己。
閱讀下段文字,完成8—10題。
我在年輕時期也曾做過許多夢,後來大半忘卻了,但自己也不以為可惜。所謂回憶者,雖說可以使人歡欣,有時也未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絲縷還牽著已逝的寂寞的時光,又有什麼意味呢?而我偏苦於不能全忘卻,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現在便成了《吶喊》的來由。
8.文中的「夢」的含義正確的一項 ( )
A.尋求真理的種種理想 B.對國家民族抱有美好的憧憬
C.青年時代救國救民的理想 D.喻指對前途的打算
9.既然回憶「夢」使人寂寞,為什麼又「偏苦於不能全忘卻」?理解正確的一項( )
A. 當年那救國救民壯志,雖未實現。但到底令人欣慰,不免常回想起來。
B. 用「苦於不能全忘卻」來反襯當年寂寞的經歷實在刻骨銘心。
C. 雖想擺脫當年理想破滅的痛苦惆悵,但實在難於擺脫。
D. 當年的「夢」雖然破滅了,回想起來,仍令人痛苦惆悵,但救國救民的願望,是強烈而不能忘卻的。
10.這節文字的中心是 ( )
A.具體說明《吶喊》成書的原因
B.總括地寫《吶喊》的創作緣由
C.敘述自己年輕時所做的「夢」
D.自己被回憶所牽扯著的痛苦、惆悵
三、文言文閱讀(共15 分,每題 3 分)
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11—15 題。
曹攄字顏遠,少有孝行,好學善屬文,太尉王遠見而器之,調補臨淄令。縣有寡婦,養姑甚謹。始以其年少,勸令改適,婦守節不移。姑憫之,間自殺。親黨告婦殺姑,官為考鞫,寡婦不勝苦楚,乃自誣。獄當決,適值攄到。攄知其有冤,更加辯究,具得情實,時稱其明。獄有死囚,歲夕,攄行獄,憫之,曰:「卿等不幸致此非所,如何?新歲人情所重,豈不欲暫見家邪?」眾囚皆涕泣曰:「若得暫歸,死無恨也。」攄悉開獄出之,克日令還。掾吏固爭,咸謂不可。攄曰:「此雖小人,義不見負,自為諸君任之。」至日,相率而還,並無違者,一縣嘆服,號為聖君。入為尚書郎。仁惠明斷,百姓懷之。時天大雨雪,宮門夜失行馬(宮前用以阻止人馬通行的木柵),群官檢察,莫知所在。攄使收門士,眾官感喟不然。攄曰:「宮掖禁嚴,非外人所敢盜,必是門士以燎寒耳。」詰之,果服。及齊王輔政,嘗從容問攄曰:「天子為賊臣所逼,莫有能奮。吾率四海義兵興復王室,令人輔朝廷,匡振時艱,或有勸吾還國。於卿意如何?」攄曰:「盪平國賊,匡復帝祚,古今人臣之功未有如大王之盛也。然道罔隆而不殺,物無盛而不衰,非唯人事,抑亦天理。願大王居高慮危,在盈思沖,精選百官,存公屏欲,舉賢進善,務得其才,然後詣車秣馬,高揖歸藩,則上下同慶,攄等幸甚。」後戰死,故吏及百姓並奔喪會葬,號哭即路,如赴父母焉。
(《晉書•良吏傳》)
1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好學善屬文(寫作) B. 死無恨也(怨恨)
C.在盈思沖(謙遜) D.存公屏欲(問候)
12.比較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 )
①攄行獄 ②宮門夜失行馬 ③見而器之 ④義不見負
A.①與②同③與④不同 B.①與②不同③與④同
C.①與②不同③與④亦不相同 D.①與②同③與④亦相同
13.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更加辯究(另外加以) B.相率而還(一起)
C.高揖歸藩(邊境) D.宮掖禁嚴(宮廷)
14.以下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從分句間語意關系的角度看,分類正確的一項( )
①相率而還,並無違者。 ②群官檢察,莫知所在。
③仁惠明斷,百姓懷之。 ④若得暫歸,死無恨也。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④/②/③
15.下列敘述不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
A.曹攄初為縣令便遇上媳婦殺婆婆一案,他沒有主觀臆斷,也不輕信他人,而是仔細調查,據實判斷,為婦伸冤,一縣之人均稱贊他很聖明。
B.新年即來,曹攄不顧眾官反對,而把獄中國犯私放回家,限期返回。這些囚犯無比感動,准時回獄,無一違令。
C.曹攄為尚書郎時,在宮馬走失, 群官查問、眾人不知的情況下,果斷採取提審守門士兵的辦法,有理有據地斷出了此案。
D.有大功於當朝的齊王,向曹攄徵求是退還是進時,曹攄用「物極必反」的天理勸他居高思危,進賢舉善,然後還鄉,見解甚為高明。
2003-2004學年度第一學期高一第三次月考
高一語文試題 2003.12
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 105 分)
注意事項:
1、用藍、黑鋼筆或圓珠筆直接答在試題卷中(除題目有特殊規定外)。
2、答題前將密封線內的項目填寫清楚。
題號 四 五 六 七 總分
得分
四、(18分)
16.翻譯上文加橫線的語句(5 分)
①致此非所 (1 分)
②具得情實 (1 分)
③獄當決 (1 分)
④義不見負,自為諸君任之
(2 分)
17.默寫下列語句的上句或下句(7分,每小題1 分))
①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 , 。
② , ;失其所與,不知。
③寡人聞古之賢君,不患其眾之不足也, 。
④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 ,
。
⑤父母之愛子, 。
⑥ ,善假於物也。
⑦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 。
18.閱讀下面的詩歌,回答問題(6分)
游園不值
葉紹翁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注 不值:未遇,沒有見到。
(1)柴扉不開的原因是什麼?
(2)詩人要見的是什麼人?
(3)將「一枝紅杏」改成「數枝紅杏」好不好?為什麼?
五、(18分)
閱讀下文,回答19—22題。
大 度 讀 人
一個人就是一本書。
讀人,比讀其他文字寫就的書更難。我認認真真地讀,讀了大半輩子,至今還沒有讀懂這本「人之書」。
有的人,在陽光明媚的日子裡願意把傘借給你,而下雨的時候,他卻打著傘悄悄地先走了。
——你讀他時,千萬別埋怨他。因為他自己不願意被雨淋著(況且是人家的雨傘),也不願意分擔別人的困難,你能說什麼呢?還是自己常備一把傘吧。
有的人,在你有權有勢的時候,圍著你團團轉,而你離職了,或無權無勢了,他卻躲得遠遠的。
——你讀他時,千萬要理解他。因為他過去是為了某種需要而贊美你,現在你沒有那種功力了,也就沒有必要再為你吟唱什麼贊美詩了。在此,你就需要靜下心來,先反思一下自己過去是否太輕信別人了。
有的人,在面對你傾訴深情的時候,語言的表述像一條流淌著的清亮、甜美的大河,而在河床底下,卻潛藏著一股污濁的暗流。
——你讀他時,千萬別憎恨他。因為凡是以虛偽假面來欺騙別人的人,人前人後活得也挺艱難,弄不好還會被同類的虛偽所懲罰,你應該體諒他的這種人生方式,等待他的人性回歸和自省。
有的人,在你辛勤播種的時候,他袖手旁觀,不肯灑下一滴汗水,而當你收獲的時候,他卻毫無愧色地以各種理由來分享你的果實。
——你讀他時,千萬別有反感。因為有人肯於分享你豐收的甜蜜,不管他懷著一種什麼樣的心理,都應該持歡迎的態度。你做出一點犧牲,卻成全了一個人的業績欲,慢慢地,會讓他學會一些自尊和自愛。
有的人,注重外表的修飾,且穿著顯示出一種華貴,而內心深處卻充滿了空虛,充滿了無知和愚昧,那種無文化的形態,常常不自覺地流露在他的言語行動中。
——你讀他時,千萬別鄙視他。因為他不懂得服裝是裁縫師製作的,僅僅是貨幣的標志,而人的知識、品德和氣質,卻是一個人的真正人生價值。對於庸俗的人,你可以反觀對照一下自己的行為。
讀別人,其實也是在讀自己,讀真、讀善、讀美的同時,也讀道貌岸然背後的偽善,也讀美麗背後的丑惡,也讀微笑背後的狡詐……
讀人,最重要的是讀怎樣為人。
讀人,是為了要做一個真正的人。
因此,讀人時,要學會寬容,要學會大度,由此才能讀到一些有益於自己的東西,才能讀出高尚,才能讀出歡樂,才能讀出幸福。
盡管我還沒有讀完這本「人之書」,但我會一直努力從各個方面去閱讀。
19.「讀人」的「讀」在文中的語境義是什麼?(不超過6個字)(3分)
答:
20.正文中有5組「有的人……你讀他時……」,請你把這5組10段文字的內容概述出五個要點來。(不超過60個字)(5分)
21.作者在文中說:「讀別人,其實也是在讀自己」,請你說出其中的道理來。(40字以內)(6分)
答:
22.下面不屬於「大度讀人」內涵的兩項是(4分) ( )
A. 一個人就是一本書。讀人,比讀文字寫就的書更難。
B. 讀人,就是要善於體諒別人的困難,不依賴別人。
C. 讀人,也不要埋怨別人太勢利,要反思自己而不輕信於人。
D. 讀人,不要反感別人來分享你的勝利果實,這是讓他學會自尊自愛。
E. 讀人,要努力從各個方面去閱讀他,讀出其本質來。
六、(9分)
23.為下面一則消息擬一個最恰當的標題。(3分)
[勞動報]美國地理學會上周四宣布,他們一個七人登山隊在今年5月5日登上珠峰山巔後,以兩套全球衛星定位系統作了五十分鍾的測量,科羅拉多大學的科學家就測量所得,計算出更准確的新高度:珠穆朗碼峰離海平面的實際高度是8850米。
目前通用的世界地圖上關於珠峰8848米的高度是1954年由印度地質學家測量出來的。
24.按下面設定的情景寫話(4分)
你的班主任對工作十分負責,對學生也十分關心,只是脾氣急燥了一點。
①請你用一句話委婉地向老師表達你的意見。(2分)
②同學們對班主任有情緒,請你以班長的身份,用一句話勸勸同學們。(2分)
七、(60 分)
26.作文
閱讀下面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有人曾問我:「世界上最長的橋是哪一座?」我思考了很久,才微笑著告訴他:「世界上最長的橋是心靈之橋,你想它有多長,它就有多長……」
要求:以「建造心靈之橋」為話題,寫一篇記敘性文章。
【注意】
①只要與「建造心靈之橋」這個話題有關,都符合題意。
②可以記敘經歷,編述故事。
③題目自擬。
④800字左右。
參考答案
一、1、C 2、D 3、C 4、A 5、B 6、B
二、7、D 8、C 9、D 10、B
三、11.B 12.C 13.C 14.A 15.C
四、16.①到了這種不該到的地方
②詳細了解了實際情況
③案子判作死刑
④(他們)守信用不會違背我的意願,我替各位擔這風險。
17.①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③而患其志行之少恥也。
④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於王。
⑤則為之計深遠。
⑥君子生非異也
⑦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
18、(1)要拜訪的主人不在家或閉門謝客。
(2)懶於社交,無心利祿,品德高尚,為隱居之人。
(3)不好。因為詩中描寫的是早春的景色,眼看出牆「一枝」,心想牆內百花,給讀者留下了想像和回味的空間。
五、19、觀察、研究。
20、不:要埋怨自私的人,要理解勢利的人,別憎恨虛偽的人,別反感分享你勝利的果實的人,別鄙視精神空虛愚昧無知的人。
21、讀出別人的缺點並引以為戒,讀出別人的優點來認真學習,使自己成為真善美的人。
22、A E(這兩項只是讀人的現象,未涉及本質內涵)
六、
23、珠峰「長高」兩米。
24、①××老師,您對我們十分負責,十分關心,我們非常感謝您,如果您脾氣再溫和一點,那就更好了.(3分)
②同學們,××老師雖然脾氣急躁了一點,但他的用心是好的,是為我們負責,希望大家理解老師.(2分)
② 高一上學期語文期末試題(人教版)
只作參考"高一年級第一學期期末考試
語文試題
把答案都寫到答題卡上,否則不得分
第 I 卷 選擇 45分
一、基礎知識(每小題3分,共21分)
1.下列加點字的讀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A.遒勁(qiújìn) 舟舸(gě) 幽燕(yàn) 青荇(xìng)
B.浮藻(zǎo) 追溯(shuò) 記載(zǎi) 亞洲(yǎ)
C.束縛(shùfù) 彳亍(chìchù) 紙屑(xiè) 顫栗(zhànlì)
D.脊樑(jǐ) 熨帖(yùntiē) 雋永(juàn) 壁龕(kān)
2.下列詞語書寫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A.寧謐 霎時 狼籍 聲明狼藉
B.坍圮 竟相 艱韌 堅忍不拔
C.簽暑 踟躇 膚淺 淺嘗輒止
D.端倪 報負 發憤 憤發有為
3.下列文學常識的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A.魯迅(1881-1936),中國現代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其作品主要有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雜文集《南腔北調集》《而已集》等。
B.羅曼
③ 高一語文《必修1》期末考試試題及答案,謝謝
http://mypage.zhyww.cn/post/200512/83691.html上有的
高一語文期末考試模擬試題及答案
本試題共150分,時間150分鍾。其中第Ⅰ卷30分,為單項選擇題;第Ⅱ卷分,為主觀題。
第Ⅰ卷(30分)
一、(30分,每小題3分)
1. 下列各組詞中加點的字的讀音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
A.吞噬 (shì) 熨(yù)帖 小心翼翼(yì) 入不敷(fū)出
B.倒坍 (tān) 熾( chì)烈 不屈不撓(ráo) 魂牽夢縈(yíng)
C.愜意 (qiè) 瞭望 (liáo) 凝眸遠眺(mōu) 曝(pù)背談天
D.粗獷 (kuàng) 呆滯 (zhì) 目光炯炯(jiǒng) 不可勝(shèng)數
2. 下列各組中字形均正確的一組是:( )
A.震盪 匱贈 眾說紛紜 下筆千言,離題萬里
B.震顫 甲胄 臭名昭著 出於其類,拔乎其萃
C.肅睦 呆滯 震撼人心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D.和睦 暄鬧 哀聲嘆氣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3. 下列各句中標點正確的一項是( )
A.人心裡有一股毀滅的沖動、發怒、殺人的沖動。
B.在樓下時,不是有人在喊「其他人抬到美術教室去」嗎?我不屬於「其他人,」我還活
著。
C.「這個城叫什麼名字?」我問這位躺在我旁邊的人。
D.「該死的,」司機大聲地回答:「你們已經解除燈頭管制了嗎?」
4.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上的詞語,恰當的一組是( )
①跟他(凡尼亞)不論怎樣總可以過下去的,只是我的心 的歷害,得換一個活塞了……
②我感到左大腿上挨了一針,全身猛地 了一下,我想抬起身子,可是坐不起來……
③每一幅照片都有 人心的故事,從中可以看到戰爭給人類帶來的 。
A.震盪 震撼 震顫 結果 B.震撼 震盪 震顫 後果
C.震盪 震顫 震撼 後果 D.震顫 震撼 震盪 結果
5. 下列各句成語使用正確的一句是 ( )
A.1945年,聲名顯赫的德國貝爾森集中營,在納粹潰逃後,寧靜的中午,一個孩子走在遍布
屍體的營地的路上。
B.譚嗣同是甘為變法流血的始作俑者,相比之下,康有為、梁啟超他們確乎少了些剛烈。
C.我不相信戰爭只是政客和資本家搞出來的,芸芸眾生的罪過和他們一樣大。
D.一個月後,他的病逐漸好起來了,這已是他第四次起死回生了。
6. 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句意明確的一句是 ( )
A.專家認為,減少煙害,特別是勸阻青少年戒煙,對預防肺癌有重要意義。
B.這家醫院白血病和再生障礙性貧血病的治療達到了國內先進水平,建立了細胞動力學研究的
基本方法。
C.思想要通過或者依附於一定的東西——畫家用色綵線條,音樂家用音響旋律,文學家用的主
要是語言。
D.我們要採取各種措施,推進消費體制改革,努力完善消費環境,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產品
和價格欺詐行為。
7. 填入下句橫線上的語句語序排列恰當的一項是( )
我仰視天空,________________。
①這場殘酷的戰爭也會告終。
②和平與安祥會重新回來
③冥冥之中覺得世界還能好轉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③①②
8.下面關於散文的誦讀,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
A.散文的誦讀,表喜之情態,語氣宜氣滿聲平,語調宜平穩舒緩;表哀之情態,語氣宜氣緩聲柔,
語調宜平穩舒緩;表樂之情態,語氣宜氣快聲高,語調宜逐漸上升;表憂之情態,語氣宜氣短聲細,
語調宜升降曲折。
B.《荷塘月色》一至三節寫淡淡的哀愁,朗讀時語氣宜氣緩聲柔,語調宜鏗鏘有力;四至六節寫淡
淡的喜悅,朗讀時語氣宜氣滿聲平,語調宜平穩舒緩;第七節寫愉悅之情,語氣宜氣快聲高,語調
宜逐漸上升。
C.《聽聽那冷雨》全篇以抒發遊子思鄉之情為主,朗讀時語氣宜氣短聲細為主,語調宜升降曲折為
主。適當加入沉穩、強疾節奏。
D.散文整篇的朗讀節奏大致有輕快、沉穩、舒緩和強疾四種。輕快節奏,一般語速較快,氣快聲清,
表示歡快、幽默;沉穩節奏,一般語速較緩,氣足聲強,表示莊重、壓抑、悲痛;舒緩節奏,語速較
慢,氣緩聲柔,表示舒坦、悠閑;強疾節奏,一般語速較快,氣促聲強,表示激動、緊張。
9.下面關於詩歌的誦讀說法錯誤的一項是( )
A.《沁園春·長沙》格調昂揚豪邁,要讀得聲韻飽滿、大氣磅礴。「看」、「悵」、「問」、「憶」
領起的句子,要讀出不同的語氣。
B.《致青年公民》激情洋溢,聲音的停連可以藉助階梯詩的格式來處理,讀出熱情奔放的氣勢,但
不能一味高亢,要整體設計聲音高低、節奏快慢的變化,在聲音形式的變化中突出點題的關鍵詩句。
C.《相信未來》沉穩而堅定,前3節收尾的「相信未來」要用逐次遞進的聲音表現,與第4節前兩句
情感貫通。第5、6兩節,不能在每句詩後都作停頓,以免阻滯情感表達,要抓住「不管……是……
還是……」、「我堅信……一定會……」幾個關鍵詞,一氣呵成,在語氣對比中表現堅定的信念,然
後用真誠而高昂的語氣讀出第7節。
D.《六月,我們看海去》節奏明快,可以用拖調徐吟的方式來朗誦,要處理好節奏,和著一群風風
火火的青年人奔向大海的腳步聲來讀,甚至可以嘗試用現代搖滾樂「說唱」的節奏形式,來表現詩句
中那中天然的韻律感。
10. 下列有關表述錯誤的一項是( )
A、《赤壁賦》選自《蘇軾文集》,是北宋文學家蘇東坡謫居黃州期間所作。「賦」是一種文體,
「主客問答」是賦常用的一種形式。《赤壁賦》保留了傳統賦體那種詩的特質,同時又吸取散文的筆
調與手法,以文為賦,駢散結合,極具特色。
B、梭羅的《寂寞》與利奧波德的《像山那樣思考》都是美國自然文學的經典之作,都對人與自然的
關系進行了深入的思考。只是前者更多是從感性的生存方式方面展示了一種自足的生存境界;而後
者則帶有明顯的生態憂患意識,帶有更多的理性思考。
C、歐·亨利是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大師之一,他的小說結尾很有特色,被人們稱為「歐·亨利式結
尾」,代表作品有《警察與贊美詩》《麥琪的禮物》《最後的常春藤葉》等。
D、肖洛霍夫是蘇聯作家,曾獲1965年諾貝爾文學獎,主要作品有《靜靜的頓河》《被開墾的處女地》
《復活》等。
第Ⅱ卷(120分)
二、文言文閱讀(20分)
(一)課內語段翻譯(8分)
11. 把《赤壁賦》中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
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把《六國論》中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
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並力西向,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二)課外語段閱讀(12分)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文後各題
晚游六橋待月記
袁宏道
西湖最盛,為春為月,一日之盛,為朝煙,為夕嵐。今歲春雪甚盛,梅花為寒所勒,與杏桃相次開發,
尤為奇觀。
石簣數為余言:傅金吾園中梅,張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觀之。余時為桃花所戀,竟不忍去湖上。由
斷橋至蘇堤一帶,綠煙紅霧,彌漫二十餘里。歌吹為風,粉汗為雨,羅紈之盛,多於堤畔之草,艷冶極
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時,其實湖光染翠之工,山嵐設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極其濃
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態柳情,山容水意,別是一種趣味。此樂留與山僧遊客受用,安可為俗士道哉!
13.解釋下列加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3分)
①今歲春雪甚盛
②石簣數為余言
③與杏桃相次開發
14. 解釋下列加點文言虛詞的用法(3分)
①梅花為寒所勒 此中人語雲:「不足為外人道也。」
②羅紈之盛,多於堤畔之草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③此樂留與山僧遊客受用 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
15. 文章第二段中,作者反復寫桃花的迷人之處,既有正面描寫,也有側面烘托。正面描寫的句子是,
側面描寫的句子有 與 。(3分)
16.闡述一下你對袁宏道的觀點、態度的看法(3分)
三、現代文閱讀(22分)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7—18題
①江南的地質豐腴而潤澤,所以含得住熱氣,養得住植物;因而長江一帶,蘆花可以到冬至而不敗,
紅葉也有時候會保持得三個月以上的生命。像錢塘江兩岸的烏桕樹,則紅葉落後,還有雪白的桕子著
在枝頭,一點一叢,用照相機照將出來,可以亂梅花之真。草色頂多成了赭色,根邊總帶點綠意,非
但野火燒不盡,就是寒風也吹不倒的。若遇到風和日暖的午後,你一個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則青天碧
落之下,你不但感不到歲時肅殺,並且還可以飽覺著一種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裡的生氣;「若是冬天
來了,春天也總馬上會來」的詩人的名句,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體會得出。
②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濱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氣里時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時也會下著微雨,而
這微雨寒村裡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種說不出的悠閑境界。你試想想,秋收過後,河流邊三五家人家會
聚在一道的一個小村子裡,門對長橋,窗臨遠阜,這中間又多是樹枝槎椏的雜木樹林;在這一幅冬日
農村的圖上,再灑上一層細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層淡得幾不成墨的背景,你說還夠不夠悠閑?
若再要點些景緻進去,則門前可以泊一隻烏篷小船,茅屋裡可以添幾個喧嘩的酒客,天垂暮了,還可
以加一味紅黃,在茅屋窗中畫上一圈暗示著燈光的月暈。人到了這一個境界,自然會得胸襟灑脫起來,
終至於得失俱亡,死生不問了;我們總該還記得唐朝那位詩人做的「暮雨瀟瀟江上樹」的一首絕句罷?
詩人到此,連對綠林豪客都客氣起來了,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麼?
③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沙
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則雪月梅的冬宵三友,會合在一道,在調戲酒姑娘了。「柴門聞犬吠,風雪
夜歸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靜後的景況。「前村深雪裡,昨夜一枝開」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
狗一樣喜歡弄雪的村童來報告村景了。詩人的詩句,也許不盡是在江南所寫,而做這幾句詩的詩人,
也許不盡是江南人,但假了這幾句詩來描寫江南的雪景,豈不直截了當,比我這一枝愚劣的筆所寫的
散文更美麗得多?
17、文章第①段中劃線句子說江南的冬天「不但感不到歲時肅殺,並且還可以飽覺著一種莫名其妙的
含蓄在那裡的生氣」的依據是什麼?(至少要找出三點,3分)
⑴
⑵
⑶
18、作者寫江南雪景,並未進行描寫,而是引用了四句詩,請簡要分析這樣寫的妙處。(2分)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後試題。
秋天的懷念
史鐵生
雙腿癱瘓後,我的脾氣變得暴怒無常。望著望著天上北歸的雁陣,我會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聽
著聽著李谷一甜美的歌聲,我會猛地把手邊的東西摔向四周的牆壁。母親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
不見的地方偷偷地聽著我的動靜。當一切恢復沉寂,她又悄悄地進來,眼邊紅紅的,看著我。「聽
說北海的花兒都開了,我推著你去走走。」她總是這么說。母親喜歡花,可自從我的腿癱瘓後,她
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這兩條可恨的腿,喊著:「我活著有什麼勁!」
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說:「咱娘兒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
可我卻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經到了那步田地。後來妹妹告訴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來覆
去地睡不了覺。
那天我又獨自坐在屋裡,看著窗外的樹葉「唰唰啦啦」地飄落。母親進來了,擋在窗前:「北海的
菊花開了,我推著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臉上現出央求般的神色。「什麼時候?」「你要是願意,
就明天?」她說。我的回答已經讓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說。她高興得一會坐下,
一會站起:「那就趕緊准備准備。」「唉呀,煩不煩?幾步路,有什麼好准備的!」她也笑了,坐
在我身邊,絮絮叨叨地說著:「看完菊花,咱們就去『仿膳』,你小時候最愛吃那兒的豌豆黃兒。
還記得那回我帶你去北海嗎?你偏說那楊樹花是毛毛蟲,跑著,一腳踩扁一個……」她忽然不說了。
對於「跑」和「踩」一類的字眼兒。她比我還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沒回來。
鄰居們把她抬上車時,她還在大口大口地吐著鮮血。我沒想到她已經病成那樣。看著三輪車遠去,
也絕沒有想到那竟是永遠的訣別。
鄰居的小夥子背著我去看她的時候,她正艱難地呼吸著,像她那一生艱難的生活。別人告訴我,她
昏迷前的最後一句話是:「我那個有病的兒子和我那個還未成年的女兒……」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黃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潔、紫紅色的花熱烈而深沉,潑
潑灑灑,秋風中正開得爛漫。我懂得母親沒有說完的話。妹妹也懂。我倆在一塊兒,要好好兒活……
19.篩選並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概括史鐵生在本文中的觀點態度(5分)
(三)閱讀下文,完成 20—23 題。
峭壁上的樹
①是為了擺脫那飢寒交迫的日子,你才無可奈何地跳下懸崖?是為了免遭那場被俘的恥辱,子彈盡
糧絕之後你才又無反顧地投落這峭壁?
②那一天你確實跳下來了,像俯沖捕獵的雄鷹,像劃破靜夜的流星。然而,你並沒有死,一道峭崖
壁縫救助了你,一捧貧瘠的泥土養育了你。生根,發芽,長葉……從此,你就在這里安家落戶,日
日夜夜、年年歲歲,終於頑強地活了下來,長成一簇令人刮目的風景。這便是故鄉那座大山的懸崖
峭壁上一棵搖曳在我記憶中達三十年之久的酸棗樹。
③它高不足尺,葉疏花遲。雲纏它,霧迷它,雨抽它,風摧它,霜欺雪壓,雷電轟頂。然而,酸棗
樹並沒有被征服。它不低頭,不讓步,於數不盡的反擊和怒號中,煉就了一身錚錚鐵骨,凝聚了一
④一次次,它在風雨中抗爭吶喊;一回回,它把雲霧撕扯成碎片;它以威嚴逼迫霜雪乖乖地逃遁;
它以剛毅驅逐雷電遠避他方……
⑤它明知道自己成不了棟梁高樹,卻還是努力地生長;它明知道自己不可能蔭庇四鄰,卻還是努力
地茂盛著。不像山前的桃樹,山後的李樹,一個個嬌生慣養讓人伺候、撫慰,動輒就使性子給點顏
色瞧瞧。也不像貪圖熱鬧的楊樹柳樹們,一個個占據了水美土肥的好地方,便忘乎所以地搔首弄姿,
輕飄飄只知炫耀自己。酸棗樹默默地兀立著,不鄙位卑,不薄弱小,不懼孤獨。與春天緊緊攜手,
與日月親切交談。天光地色,盡納盡吮。從不需要誰的特別關照與愛撫,完全靠了自己的力量,長
成了那堵峭壁上的生命,讓人領略那簇動人的風采。它真誠而沒有嫉妒,它純朴而從不貪婪;抬手
向路人致意問候,俯首向勝利者恭賀祝福。
⑥那一年秋天,在不知不覺中,它竟結出一粒小小的酸棗。只有一粒,而且幾乎小得為人們所不見。
⑦那酸棗是春光秋色日月星辰的饋贈,是一片濃縮的丹霞霓雲,亮亮的、紅紅的,像瑪瑙,像珍珠,
像一團燃燒的火焰,像那萬仞峭壁的靈魂。見到它果實的那一刻,我陡地生出一個奇怪的想法:小
酸棗,或許正是那棵酸棗樹苦修苦熬數十年而得道的一顆心吧!有了心,它便會有夢,便會更加熱
烈地擁抱世界了!
20.第一段由兩個問句組成。(4 分)
(1)作者寫第一個問句的目的是為了表現 (不超過 11 個字)
(2)作者寫第二個問句的目的是為了表現 (不超過 11 個字)
21.第五段寫桃李楊柳,有什麼作用?(4 分)
0 (不超過 20 個字)
22.體會第三段和第七段中加點的句子,想一想,作者這樣寫在表達上有什麼好外?(4 分)
(1)使用第三段中加點的句子的好處是 (不超過 18 個字)
(2)使用第七段中加點句子的好處是 (不超過 32 個字)
23.下列對文章的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4 分)
A.文中的酸棗樹是主動選擇艱苦的生存環境來鍛煉自己的。
B.作者寫酸棗樹「竟結出一粒小小的酸棗」,形象地闡述了所有奮斗者必定會成功的哲理。
C.原文最後劃線句子的含義是:有了崇高的信仰、理想,就會為使整個世界更美好而努力奮斗。
D.全文共七個自然段,可分為三個部分:第一、二段是第一部分,第三、四、五段是第二部分,
第六、七段是第三部分。
E.本文是借贊美酸棗樹來贊美具有酸棗樹精神的人。
四、現代詩歌鑒賞、文學常識和名句名篇(18分)
24.現代詩歌鑒賞(5分)
我用殘損的手掌
戴望舒
我用殘損的手掌
摸索這廣大的土地:這一角已變成灰燼,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這一片湖該是我的家鄉,
(春天,堤上繁花如錦障,嫩柳枝折斷有奇異的芬芳)
我觸到荇藻和水的微涼;這長白山的雪峰冷到徹骨,
這黃河的水夾泥沙在指間滑出;江南的水田,
你當年新生的禾草是那麼細,那麼軟......現在只有蓬蒿;
嶺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盡那邊,
我蘸著南海沒有漁船的苦水......
無形的手掌掠過無限的江山,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粘了陰暗,
只有那遼遠的一角依然完整,溫暖,明朗,堅固而蓬勃生春。
在那上面,我用殘損的手掌輕撫,像戀人的柔發,嬰孩手中乳。
我把全部的力量運在手掌貼在上面,寄與愛和一切希望,
因為只有那裡是太陽,是春,將驅逐陰暗,帶來蘇生,
因為只有那裡我們不像牲口一樣活,螻蟻一樣死......
那裡,永恆的中國!
(1) 「我用殘損的手掌」這一標題有何內涵?(2分)
(2)詩人巧妙地將祖國的大地河山,壓縮在一張地圖里,通過用手撫摸地圖的聯想,全詩採用了什
么手法?這樣寫有什麼效果?(3分)
25.閱讀下面這首詞,回答問題:
念奴嬌
登建康賞心亭,呈史留守致道
辛棄疾
我來弔古,上危樓、贏得閑愁千斛。虎踞龍蟠何處是?只有興亡滿目。柳外斜陽,水邊歸鳥,隴上
吹喬木。片帆西去,一聲誰噴霜竹? 卻憶安石風流,東山歲晚,淚落哀箏曲①。兒輩功名都付與,
長日惟消棋局②。寶鏡難尋③,碧雲將暮,誰勸杯中綠?江頭風怒,朝來波浪翻屋。
註:①安石,是東晉名將謝安,他統率八萬兵力,迎擊號稱百萬大軍的苻堅軍,取得了淝水之戰的
輝煌勝利。但是,謝安有過一段不得意的歷史,曾被奸佞構陷,皇帝不信任他。有一次東晉孝武帝
召宴,謝安在場。一位叫桓伊的人彈箏唱歌,唱的是曹植的《怨詩》,其中唱道:「為君既不易,
為臣良獨難,忠信事不顯,乃有見疑患。」替謝安表忠心。於是,謝安觸景傷懷,忍禁不住落下淚
來。②淝水之戰時,謝安的兒子謝石和侄子謝玄,率兵迎戰,當捷報傳來時,謝安與客人下棋,他
十分從容的說:「小兒輩遂已破賊。」由於被皇帝猜疑,不為世用,只有在棋局中打發日子,忠
信見疑,不為世用。③李浚的《松窗雜錄》載:「漁人於秦淮得古銅鏡,照之盡見臟腑……」
姜夔說:「一篇全在結尾,如截奔馬。」試結合這首詞的結尾分析這首詞的思想內容。(5分)
26.名句名篇默寫(8分)(每小題2分,共4小題)
①故不積跬步,__________;不積小流,__________。
②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_________,__________。
③請默寫出《六國論》中論述六國滅亡的根本原因的句子: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楚人一炬,可憐焦土。(杜牧《阿房宮賦》)
五、作文(任選一題)(60分)
(一)命題作文
作文題目:長大的感覺
寫作要求:文體為記敘文,立意自定,不少於600字。
(二)話題作文
我們之所以不斷地回憶童年,最根本的原因還在於童年是我們成長的出發點,童年是我們精神的家
園和靈魂的棲息地。回憶童年,是對現實的重新認識,是對心靈的重新審視,是對自己生活空間的
認可和理性的思索。
請以「精神的家園」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寫作要求:文體為記敘文,立意自定,題目自擬,不少於600字。
高一語文模擬試題參考答案
一、(30分,每小題3分)
1. A 2.B 3. C 4. C 5. C 6. D 7. D 8. B 9. D 10. D
二、文言文閱讀(20分)
(一)課內語段翻譯(略)
(二)課外語段閱讀
13.①盛 多 ②數 多次,屢次 ③開發 開花
14. 解釋下列加點文言虛詞的用法(3分)
① 被 向
② 去消句子獨立性 賓語前值的標志
③ 給 和
15.(略)
16.(略)
三、現代文閱讀(22分)
(一)17. 蘆花可以到冬至而不敗、紅葉也有時候會保持得三個月以上的生命、雪白的桕子著在
枝頭可以亂梅花之真、草色頂多成了赭色,根邊總帶點綠意(答出三點即可得3分)
18. 引用詩句,避實就虛,寫出了江南冬天傍晚、夜裡、清晨的雪景,巧借詩句意境,通過自己
的品評,將江南的雪景推向一個新的境界。增強了文章的知識性、趣味性。(畫橫線的三點,每
少一點扣一分)
(二)必修模塊(二)課文延伸閱讀(答案略)
(三)閱讀下文,完成 20—23 題
20.(1)酸棗樹艱苦求生的本領(2)酸棗樹堅貞不屈的氣節(4 分,答對一小題得 2 分;句
子不通順或有錯別字的酌情扣分。意思對即可)
21.反襯酸棗的生長條件的惡劣和品格的高尚(4 分,「反襯」占 2 分,「生長條件惡劣」和
「品格高尚」各占 1 正分。意思對即可)
22.(1)形象地表現了酸棗樹生長條件的惡劣(2)由現象到本質,逐步升華,形象地贊頌了酸
棗的外表形象和內在精神(4 分,每小題 2 分。意思對即可)
23.AB(4 分)
四、現代詩歌鑒賞、文學常識和名句名篇(18分)
24. ⑴既控訴了敵人殘暴的本性,又抒發了詩人赤誠真摯的愛國激情。
⑵通過記憶中的故鄉和江南與眼前的荒涼圖景對照,詩人對侵略者的刻骨仇恨,對祖國人民苦
難的哀痛,溢於言表。
25.這是一首弔古傷今的詞章。詞中感慨很深,雖是弔古,實是傷今。上片以危樓所見的山川
形勝,斜陽歸鳥,引出興亡滿目的感慨。下片作者用歷史故事,抒發和表達作品的思想情緒。
辛棄疾胸懷大志,又是棟梁之才,歸宋六年一直得不到重用。所以,與聽哀箏而落淚的謝安發
生共鳴。「寶鏡難尋,碧雲將暮,誰勸杯中綠?」因為辛棄疾從淪陷區歸宋,被視為「歸正人」。
「歸正人」受歧視,被懷疑有異心。所以,作者登臨賞心亭,面對秦淮河,便想起秦淮漁人那
面寶鏡來了。他恨不能得到「寶鏡」,以明心曲啊!現在呢?寶鏡尋不到——無法表明心跡,
而年紀卻快老了(碧雲將暮),更無人來一起飲酒消愁。結句:「江頭風怒,朝來波浪翻屋。」
這兩句是說:從賞心亭遠望,江頭風大浪險,有使房屋傾倒之勢。這里暗喻國勢危急,是點睛
之筆。辛棄疾以沉鬱悲壯的音響,熱烈豪放的氣勢,走上詞壇。抒豪情、敘壯志,關心國家民
族的興亡,象這樣的一支曲子詞,就是一支救亡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