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求九年級上語文《資源與評價》參考答案,請幫忙。
九年級(上)參考答案
第一單元
一 鼎湖山聽泉
1.wǎng chà yíng 詳 稚 嬉
2.①昂—盎 慕—穆 ②悅—躍 尋—循
3.(1)劉禹錫 《陋室銘》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2)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4.寫景散文 寒翠橋 慶雲寺 入夜
5.D.
6.①示例:山清水秀 山重水復 風起雲涌 ②秋山人在畫中行
7. 略。可以從保護自然環境就是為了人類生存、繁衍的角度來談。
8.①鼎湖山多層次的泉聲 ②作者在聽泉時所產生的人生感悟 ③對鼎湖山泉水的由衷贊美
9.作者領悟到了泉聲的層次,領悟到了歷史、生活、宇宙的規律。
10.示例:①哺育人類,澆灌土地,水就是生命的源泉。②陶冶情操,開拓眼界,知識就是人類的導師。
11.我俯身聽著……引我遐想。
12.示例:①淅淅瀝瀝的雨聲,猶如貝多芬的曲子般清脆美妙,我好像進入仙境,陶醉在雨水的歌唱之中。②雨是大自然孕育的小精靈,你聽,滴滴嗒嗒的雨聲,匯成一曲奇妙的鋼琴曲,在這曲子之中,靈魂得到洗禮,得到升華,清新柔美的感覺遍布全身。③淅淅瀝瀝的雨聲就像一曲輕音樂,讓人陶醉,引人遐想,它盪滌了人的心靈,凈化了萬物,還我們一個清新美麗的世界。
13.老槐樹上落滿了可愛的鳥兒,鳥兒的鳴叫聲使得寂寞的冬天很熱鬧,富有生氣。表達了作者崇敬、贊賞、喜愛的感情。
14.老槐樹給了作者童年生活無限的樂趣和無窮的遐思;作者同情、可憐老槐樹死得很慘,消失得很慘;老槐樹的消失使作者再也不可能有對老槐樹回憶的慰藉了。
15.好。月光下樹的年輪像泉水的漣漪,所以月光下的樹樁很像一口泉;老槐樹的生命沒有結束,它像泉一樣生命永不枯竭,因為嫩枝又長了出來;所以這個比喻顯得生動形象,很新鮮,寓意很深刻。
16.老槐樹死了,但她的生命仍在延續;嫩枝一定會長大,對未來充滿著期盼和信心;對生命力強大的崇拜與敬仰。
二 林中小溪
1.lín lìn jié sù róng qiè xù hé
2.D
3.D
4.示例: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5.示例:①竹筍突破頑石而出是一種堅持;滴水永不停息穿越石頭是一種堅持。
②紅軍不怕困難繼續前進是一種堅持;霍金不怕病魔纏身繼續研究是一種堅持。
6.普里什文 蘇聯 奧斯特洛夫斯基 高爾基等
7.別的書銷量很好,都賣完了。
8.(1)寫出小溪無私的精神。(2)表現小溪頑強的精神。
9.這些物象均有象徵意義,寫出與小溪對立的生活,形成鮮明的對比。
10.從小溪奮力沖破障礙的流程中領悟到搏鬥的價值——搏鬥創造時間,時間構成生活。
11.表達了小溪的堅強信念。
12.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團結奮進。
13.認定一個目標,什麼也阻擋不了。自信、樂觀、頑強,渴望戰斗的生活,享受著與困難斗爭所帶來的無窮樂趣。作者已經把「小溪」人格化了。對人生,對困難、挫折又何嘗不應該像「小溪」那樣?
14.是水,滋養著江南的風物、江南的人,孕育了江南獨特的文化。 江南的水哺育了如水的江南。(兩句任答一句即可)
15.江南的水,既柔弱秀美又堅韌頑強,江南的人,既柔腸百轉又俠骨錚錚。
16.第二段提到「劍」,為了點出江南具有凌厲強悍的氣質;第五段提到「劍」,為了表明江南的水涵養了江南人的英豪之氣。
17.示例:梁山伯與祝英台;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18.示例:十月你看江南的山,輕霜來把山林染。
三 飛紅滴翠記黃山
1.B
2.C
3.說明 描寫 抒情 抒情和議論
4.B(A.別具匠心:別有一種巧妙的心思,多指文學藝術方面創造性的構思C.頭暈目眩:頭發暈眼睛發花D.懷古傷今:追念古代的人和事,為現在的人和事而萬事感傷。)
5.C.
6.(1)明 《徐霞客游記》 泰山 華山 衡山 恆山 嵩山
(2)毛澤東 示例: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7.示例:煙雲輕盈飄忽
8.①歷史悠久②具有頑強的生命力,傲霜鬥雪,意志堅強。
9.破石而出 干曲枝虯
10.這句話把黃山松描寫得神形兼備,「殷勤」,「招手致意」擬人手法運用得很貼切。使人看後對千年老松頓生親切之感。
11.示例:只有在艱苦的環境中,創造出一流業績,才能顯得出類拔萃。
12.從聽覺(聲音)的角度來寫下雪,「吱吱」的,清脆而幽雅。寫出雪的急驟。從視覺(顏色和形狀)的角度來寫下雪過後一片白色,像覆蓋了一叢白毯(形狀:蘆絮般,一小片一小片)。寫出雪的潔白與韻味。
13.第④段寫下雪時的寧靜,第⑤段寫雪給人們帶來了興致和希望。這樣安排使文章內容更為豐富,更具詩意(情趣),也更能表達作者喜愛雪的情感。
14.這樣寫好。通過比較更突出江南雪的特點。
15.炫耀、澆滅:用擬人的手法,寫出雪的大和毫無顧忌,很有生氣,極富動感。糾纏:寫出雪的密和行人在雪中奮勇前行的姿態。游離:寫出行人在雪中緩慢移動的情態,具有水墨畫的美感。
16.瑞雪兆豐年,農夫因這場雪而有了豐收的憧憬。雪留下了一片潔白,使人們更加嚮往和諧幸福的生活,樹立起純潔灑脫的生活信念。這些憧憬和嚮往將永存心間,不會消失。
四 畫山綉水
1.cuán bá liào zhù zhǎn tián suǐ tī
2.鈍 崖 馳 競
3.攢聚 嶙峋 精髓
4.(1)楊朔 《紅石山》 《三千里江山》(2)互文,意思是畫出來和綉出來的山水。
5.C
6.示例:愛心放飛著不屈的希望
7.「江山再美,誰知道曾經灑過多少勞動人民斑斑點點的血淚」。
8.不能,去掉之後語氣就變得十分肯定,表達不準確。
9.作者對讀者以第二人稱「你」來稱呼,彷彿是與讀者進行面對面的交談,很親切,拉近了作者與讀者的心靈距離。
10.「這」 指的是極美的江山,永久刻下千百年來我們人民艱難苦恨的生活記錄。作者意在要人們不要忘記舊中國人民的苦難,不要忘記階級壓迫。
11.萬物之靈是人,桂林山水千萬年來除了自身特有的美麗外,還經歷了無數的人和事,傳說的引入與自然山水之美有機相融,情趣自然生發。
12.A蒼茫B清幽C豪放D深沉
13.讀山:視角不同,意境也不同。品水:由於各人的氣質不同,心境不同,也各有各的品味。
14.領略山的靈性,品味水的神韻。
15.D(御:駕馭,控制)
單元檢測
1.D.
2.
錯別字 篇 嘗 消 記
改 正 翩 償 銷 計
3.B.
4.書破萬卷,神交古人。
5.(1)《水滸傳》《三國演義》 (2)李清照 「南唐後主」李煜
6.(1)那柔曼如提琴者 那清脆如彈撥者 那厚重如倍司轟響者 那雄渾如銅管齊鳴者
(2)宵眠抱玉鞍
(3)羌笛何須怨楊柳
(4)欲將輕騎逐
(5)春江水暖鴨先知
7.(1)刪去「應該」或「必須」;(2)在「衷腸」的後面加上「的對象」(或「的人」);(3)將「走進」改為「翻開」,或將「一頁」改為「天地」(意合即可);(4)應將「無數的」放到「生靈」前。
8.(1)地理位置的差異,對花開的先後具有一定的影響。 (2)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通過「歸」「覓」「轉」三個動詞,賦予了春天具體可感的形象。
9.泉的蹤影不可捉摸,顯示出的「半含半露、欲近故遠的嬌態」,似乎與調皮的嬌女有著共同之處。這樣,由愛女而愛泉,由一般的品賞、出於好奇心的探究而萌生愛意,轉入用聽覺去領略和感受泉聲,就顯得很自然了。
10.作者引用這一楹聯,一是印證自己進山後的感受;二是開啟下文對「一片濃碧」的描寫。
11.好。「濕」「推」寫盡了鼎湖山的濃碧,樹木鮮綠欲滴,綠意濃厚,「推」字還寫出了鼎湖山的綠極有層次感,越往高處,綠意越濃。
12.作者把鍾聲和泉聲比作老人和孩子,點出泉水活潑流動的青春氣息,表達了作者對山泉、對鼎湖山的由衷喜愛之情。
13.光線強烈,刺人眼目。 太陽就要落山了。
14.首先寫了窗檯上的藤草,跟著寫了書桌上的玻璃燈罩,然後寫了東牆那邊一排大書架。(或:按照夕陽穿窗而入所照物體的先後順序描寫景物。)
15.當陽光徹入,玻璃非但沒有反光,反而由於純度過高而消失了,只有那銀光閃閃的小魚懸在空中,無所依傍。
16.(1)對「泥公雞」的喜愛、贊美。(2)對消失了的民間手工藝品的留戀和惋惜。
17.《傅雷家書》是傅雷給在海外留學的兒子書信的匯編。書中內容主要是教兒子如何做人、如何對待生活中的問題。(答出其中的任何一句話都可以得滿分)
18.窗外的枝丫上何時掛滿了紅花,那花開得轟轟烈烈,紅紅火火,而我竟渾然不覺。
19.木棉樹屬速生、強陽性樹種;樹冠高;軀干挺拔;葉子稀拉;枝幹不繁茂;花朵碩大且紅艷,花落後會長出橢圓形的葫果;成熟後果英開裂,果中的棉絮隨風飄落。
20.示例一:句子:碩大的花朵像一團團火苗在枝頭跳躍著,燃起了新的生命。這個句子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形象生動地描繪出木棉花鮮艷、美麗的特點。
示例二:句子:春天時,一樹橙紅,夏天綠葉成蔭;秋天枝葉蕭瑟;冬天禿枝寒樹。賞析:這個句子運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即寫出了木棉花在不同季節的特點,又句式整齊,語言優美凝練。
21.示例:讀了本文,我認為每個人都要腳踏實地地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這樣的生命才會精彩,這樣的人生才會有意義。
22.(1)輕舞飛揚
地震已過,英雄已走,可他捨己救人的精神將鼓舞我們戰勝一切困難。大愛千秋,浩氣長存!
(2)示例:這些烈士,為了祖國和人民的利益,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他們面對災難迎難而上的堅強意志和默默奉獻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
23.[寫作點撥]
這是一道要求描繪一處自然景觀的半命題式作文題。
題目中要求填入名山大川的名稱。因此你要搜尋你曾見過、且有感悟的游山觀水的經歷來完成文題。在謀篇布局時,首先可以確定「歌頌祖國的大好河山」等主題,然後按照游覽的時間或空間的順序來組織材料,表現所繪景物的特色。在寫景的過程中適時融入自己對祖國、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B. 九年級上冊語文金考卷答案
這個試卷的答案我不知道
C. 九年級人教版新課程成長資源語文答案(全一冊的,西安出版社出版的) 郵箱[email protected]
第一單元
第1課沁園春雪
預習導引
1.mǎnɡ fèn ráo shǔ zhāo hán
2.原馳蠟象一代天驕紅裝素裹稍遜風騷
3.毛澤東蘇軾辛棄疾
4.望惜
能力提升
1.嬴政,統一度量衡;劉徹,頒行「推恩令」;李世民,玄武門之變;趙匡胤,杯酒釋兵杯;鐵木真,統一蒙古各部。
2.草枯鷹眼急,雪盡馬蹄輕。(王維《觀獵》)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3.示例:我喜歡欣賞白雲的飄逸,我知道我如果不喜歡,便意味著我不看重瀟灑的清風藍藍的天穹。(句式正確、內容合理即可)
4.D
5.豪邁、雄壯。
6.長城內外……欲與天公試比高。秦皇漢武……只識彎弓射大雕。
7.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藉助想像,把人引領到一個輝煌的境界,展現出一派新氣象。用「分外妖嬈」來結束上闋,贊美之情溢於言表,使人油然而生一種熱愛祖國的情感。
8.(1)「惜」中含褒:肯定他們具有雄才大略,對中國歷史的發展都有過貢獻。
(2)「惜」中含貶:批評他們不擅文治,文學才華欠缺。
(3)「惜」中寓志:蘊含後來居上的氣概,以及超越歷代英雄人物的自信。
9.「俱往矣」將中國封建社會的歷史一筆帶過,點出全詞「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主題。「今朝」的風流人物不負歷史的使命,超越歷史上的英雄人物,具有更卓越的才能,並且必將創造出空前偉大的業績,這是詩人堅定的自信和偉大的抱負的集中體現。
10.略。
11.象徵、比喻、擬人、對比
12.(1)「飛雪」「百丈冰」;不畏嚴寒,一花獨放
(2)報春的使者:謙遜
(3)百花盛開之時,梅花卻無比欣慰地飄落叢中;豁達與無私
13.(1)一個「俏」字,成為過渡的橋梁,使詞的境界渾然天成。
(2)「叢中笑」三字,以傳神之筆寫出了梅花與山花共享春光的喜悅,特別是「笑」字,寫出了梅花的神韻——既謙遜脫俗,又豁達大度的精神風采,極大地升華了詞的藝術境界。
14.陸游因受到了賣國派的打擊,被罷免職位,開始了西行萬里的遠游。作品裡風雨交加的黃昏、孤獨綻放的梅花,正是陸游受打擊後心境的寫照。毛澤東表達了樂觀自信的胸懷,表現了無產階級崇高的共產主義風格和堅強的戰斗精神。
15.示例:寒梅傲雪、春的使者、凌寒獨放、寒梅斗雪、一枝獨秀等。畫略。
16.表意清晰,語言精煉流暢,思想積極向上即可。
第2課雨說
預習導引
1.pǔ ɡù zhì qiǎnɡ bǎo yīn lǚ xuān xī
2.(1)初春時談談的余寒。
(2)即滯留,停留不流通。
(3)噪子干澀發不出聲音或發音低而不清楚。
(4)包嬰兒的被或布。
(5)這里指能夠忍受冬寒的意思。
(6)基督教接受入教者舉行的一種宗教儀式。
3.B
4.C
5.《鄭愁予詩選》鄭愁予台灣
能力提升
1.①笑彎了腰笑出了淚笑斜了翅膀
②示例:笑紅了臉啊笑開了嘴啊
2.①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②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3.鳥兒翱翔天宇後,悠然棲息於枝頭的美麗身影這樣一幅畫面;山峰競秀,溝壑藏雲,斧劈刀削般的懸崖峭壁一直伸向高空。(點撥:將字義及字形結合起來展開聯想。)
4.【解析】只要觀點合理即可。
【答案】示例:提高公眾素養,做一個科學的中國人
5.第一問:田圃、牧場、魚塘、小溪;第二問:在嚴寒和乾旱中,田圃冷凍了,種子被禁錮;牧場枯黃了,牛羊無法放牧;魚塘水淺了,魚兒不能自由游動;聽不見小溪潺潺的流水聲。春回大地後,田圃潤如油膏,種子會發芽;牧場的草復甦了,牛羊又可以在這里放牧;魚塘的水暖了、深了,魚兒自由自在了;小溪重新歡唱了。
6.雨是一位鼓勵孩子們自由歡笑、勇敢生活的愛的天使的形象。作者運用擬人手法來寫春雨。
7.田圃冷凍了一冬,種子盼望發芽;牧場一片枯黃,牛羊蹤跡不見;魚塘淡淡的余寒,滯阻了魚兒的游動;小溪的水瘦了,聽不到動聽的歌謠。春雨就在大地的期盼中降臨了。春雨的善解人意就像杜甫《春夜喜雨》詩中所寫的「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8.夢寐以求
9.怕媽媽送傘來。
10.C
11.青濕
12.表明「我」對自由的嚮往。
13.但我不願意您的花雨傘,擋住了屬於我的小雨點。
14.在結構上,增強詩的節奏感;在內容上,更強烈地表達出我對自由的嚮往。
15.略
第3課星星變奏曲
預習導引
1.lónɡ shuò mò shènɡ
2.凝顫僵倦
3.(1)不清楚,模糊(2)更加的珍貴
4.江河朦朧詩角征星星
5.(1)陽光普照的光明茫茫黑夜中閃現的點點光明在現實中執著追求的理想對理想的嚮往和追求。
(2)表達了他對光明的渴望。
能力提升
1.示例:鋼琴曲《海邊的星空》因為這首名曲委婉動聽,透射出一種莫名的力量,一種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渴盼,給人以無窮的想像和聯想,與本詩的意境相似。
2.示例:七八個星天外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3.[示例一]如果我是一張白紙/我會讓人們在我身上記事、算題如果我是一根蠟燭/我會默默給人們帶來光亮
[示例二]誰不願意呼吸新鮮的空氣/誰不願意沐浴溫暖的陽光/誰不願意擁有美好的生活/可是,人類肆意的破壞/使這一切都變成了虛幻
4.略
5.表達了作者對理想的追求、對自由幸福生活的渴盼,也流露出淡淡的無奈之情。
6.既表現出夜晚的寧靜與溫馨,月光的柔和與淡雅,更能把靜夜中心靈的不平靜表現淋漓盡致(意對即可)。
7.初夏;星星、熒火蟲。
8.我們溜出村子/躺在草地上面/我們數星星
9.我說熒火蟲是月亮下的蛋/她說熒火蟲是星星流的汗
10.都認為自己數得很清楚,都認為自己有理。啊,兩小無猜的時代/天真無邪的童年
第4課外國詩兩首
預習導引
1.qī rónɡ rǎnɡ xuān 籬幽寂暈
2.濟慈浪漫主義大地的詩歌從來不會死亡
3.葉賽寧俄羅斯靜謐、美麗大自然的熱愛安適、寧靜
4.(1)生機勃勃的景象「蟈蟈的樂音」的美妙
(2)它爭先/沉醉於盛夏的豪華,它從未感到/自己的喜悅消逝,一旦唱得疲勞了,/便舒適地棲息在可喜的草叢中間
5.詩句「大地的詩歌從來不會死亡」,把大自然中生靈的鳴唱比喻為「大地的詩歌」,而「詩歌」又含有「歌唱」「美好」之意。因此,此句的含義是說大自然的鳴唱優美如詩歌,永不停息,贊美了大自然的蓬勃生機。
能力提升
1.(1)擬人(2)比喻、擬人(3)擬人
2.(1)停留;歇息(多指鳥類)。
(2)非常靜,沒有一點聲音。
3.C
4.《蟈蟈與蛐蛐》:自然之物:蟈蟈、蛐蛐。感悟:大自然美好如詩,歌聲不斷,充滿生機。《夜》:自然之物:河水、松林、夜鶯、長腳秧雞、溪水、月光、青草等。感悟:安適、寧靜。
5.略
6.示例:金珠玉翠自身外,星星相伴到天荒
7.(1)小題大做(2)沒幾天叫頭(3)一個鄉土的人(4)苦中取樂
8.恬靜、欣喜。
9.不好。因為「夜來臨,四下一片靜」,靜得連溪水也不好意思大聲流淌,只能「輕輕地」,突出了夜的靜謐,如去掉就沒有這種效果。
10.把夜鶯、秧雞、溪水、明月、大自然等當作人來寫,賦予它們以人的動作、情感,給人以親切自然的感覺,更能生動形象地表現出夜的詩情畫意。
11.詩人把頂天立地的人比作高山。
12.詩人辛辣地嘲諷了像山丘一樣自以為是和無知的人,贊美了像阿特拉斯山一樣頂天立地的人。
13.不一樣。第一小節讀出得意洋洋之情;第二小節用嘲諷的口吻;第三小節要讀得厚重有力,讀出沉著自信。
14.對比
15.示例:有這樣的人,尤其是像阿特拉斯山一樣的人很得多很多。譬如,孔繁森寧願自己受苦受累,也要把西藏人民的困難都背負在自己的身上,有一分光,發一分熱,為廣大人民的利益和幸福不惜獻出自己的生命。我們新時代的中學生,不求去做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但求不浪費生命,不碌碌無為,要珍惜現在,把握青春,勤奮學習,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第二單元
第5課敬業與樂業
預習導引
1.騖僂蜩褻羨聒駢蒂
2.拈義仁神
3.(1)瀆dú瀆職牘dú簡牘犢dú牛犢(2)蜩tiáo蜩翼綢chóu絲綢稠chóu稠密
(3)訣jué秘訣袂mèi聯袂抉jué抉擇
4.C
5.(1)必須先有業,才有可敬、可樂的依據, 所以作者在說「敬業、樂業」以前,先要說說有業之必要。
(2)好處:①使文章更簡潔精練;②含蓄典雅;③增強說服力。
(3)原因:①因為凡一件職業,總有許多層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它變化、進展的狀態,最為親切有味。②因為每一職業之成就,離不了奮斗;一步一步地奮斗前去,從刻苦中將快樂的分量加增。③職業性質,常常要和同業的人比較駢進,好像賽球一般,因競勝而得快感。④專心做一職業時,把許多游思、妄想杜絕了,省卻無限煩悶。
能力提升
1.執著
2.(1)qìnxī壑拙
(2)答案略(用詞准確,修辭運用恰當,文從字順即可)
3.結出豐碩的果蓮能紋絲不動,紮根大地
4.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
5.喜愛自己的職業,積極投入,從中領略職業的趣味。(意對即可)
6.舉了孔子的語例是為了論述「人生能從自己職業中領略出趣味,生活才有價值」。
7.樂趣中得來的善的或惡的、美的或丑的、好的或壞的結果;從低級趣味中得來的歡娛。
8.C
9.舉例論證(答「例證法」也可以)人人都有自己的樂趣(意思對即可)
10.勞動是一種樂趣,產品是它的果實(「產品」也可寫成「收獲」等)
11.略
第6課紀念伏爾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說
預習導引
1.yǔnjiùmísuìkèzǔ
2.(1)這里指有才能的人去世。
(2)見識卓越,富有遠見。
(3)登上頂峰,到達最高點。比喻達到頂峰。
(4)兼具或牽及相關兩方或各方都具有。
3.不屈不撓微笑嘲笑譏諷堅毅真理
4.(1)《雨果文集》雨果法《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九三年》《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
(2)法思想文學哲學《哲學通信》《形而上學論》
能力提升
1.示例:綻放燃燒飛翔(符合語境即可)
2.示例:伏爾泰,雖然你離我們已一百多年了,但是你的思想仍如太陽一樣照耀著我們,我們仍然能從中汲取了光和熱,沿著你的腳步,奮勇向前。
3.①刪掉「法官、律師、公安幹警和」或「和法律工作者」。或把「和」改為「等」②在「慰問」前加上「參加」。③在「德州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先進單位」上加上雙引號。沒有「德州市」也可。
4.高度評價伏爾泰在人類歷史上的非凡地位(或作出的世紀性的貢獻)。
5.比喻舉例略
6.「過去」象徵著黑暗與邪惡,「未來」象徵著正義與光明。他受到「過去的詛咒」,恰好反襯出他與黑暗的勢不兩立,他對世人的啟蒙功勛,所以說「是榮譽的美好形式」。
7.「培育良知,教化人類」。
8.莫泊桑英年早逝,但創作頗豐,他以短篇小說的成就突出,被譽為世界短篇巨匠。
9.比喻。作者的意思是說莫泊桑的作品是正派的、純朴的、明晰的文學作品,是我們主要的精神食糧。
10.是「我們時代」的文學現狀讓「我」「憂慮不安」。用對比的方法襯托莫泊桑作品是時代的傑作。
11.意思是莫泊桑這位短篇小說大師的作品短小精悍,是「無懈可擊的完美的典範」,是流傳千古的不朽之作。
12.指代謙恭的為人和完美無缺的作品。
D. 九年級上冊,語文績優學案答案
在網上問答案是一個不好的習慣,我只能說你這樣成績是不會提高的,另外也專沒動力,自己想想有屬什麼讓你有動力的事,不管是為自己還是為了自己喜歡的人!不要求答案,自己做最好。
作業嘛作業,既然是作業 就要用心去完成 如果給你答案的話 對你是不負責任的表現。先問同學,再問老師,一步一步來。
E. 資源與評價答案九年級上語文誰有!!! 急急急!!!!!!!!!!!!!!!!!!!!!
3.說明 描寫 抒情 抒情和議論
4.B(A.別具匠心:別有一種巧妙的心思,多指文學藝術方面創造性的構思C.頭暈目眩:頭發暈眼睛發花D.懷古傷今:追念古代的人和事,為現在的人和事而萬事感傷。)
5.C.
6.(1)明 《徐霞客游記》 泰山 華山 衡山 恆山 嵩山
(2)毛澤東 示例: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7.示例:煙雲輕盈飄忽
8.①歷史悠久②具有頑強的生命力,傲霜鬥雪,意志堅強。
9.破石而出 干曲枝虯
10.這句話把黃山松描寫得神形兼備,「殷勤」,「招手致意」擬人手法運用得很貼切。使人看後對千年老松頓生親切之感。
11.示例:只有在艱苦的環境中,創造出一流業績,才能顯得出類拔萃。
12.從聽覺(聲音)的角度來寫下雪,「吱吱」的,清脆而幽雅。寫出雪的急驟。從視覺(顏色和形狀)的角度來寫下雪過後一片白色,像覆蓋了一叢白毯(形狀:蘆絮般,一小片一小片)。寫出雪的潔白與韻味。
13.第④段寫下雪時的寧靜,第⑤段寫雪給人們帶來了興致和希望。這樣安排使文章內容更為豐富,更具詩意(情趣),也更能表達作者喜愛雪的情感。
14.這樣寫好。通過比較更突出江南雪的特點。
15.炫耀、澆滅:用擬人的手法,寫出雪的大和毫無顧忌,很有生氣,極富動感。糾纏:寫出雪的密和行人在雪中奮勇前行的姿態。游離:寫出行人在雪中緩慢移動的情態,具有水墨畫的美感。
16.瑞雪兆豐年,農夫因這場雪而有了豐收的憧憬。雪留下了一片潔白,使人們更加嚮往和諧幸福的生活,樹立起純潔灑脫的生活信念。這些憧憬和嚮往將永存心間,不會消失。
四 畫山綉水
1.cuán bá liào zhù zhǎn tián suǐ tī
2.鈍 崖 馳 競
3.攢聚 嶙峋 精髓
4.(1)楊朔 《紅石山》 《三千里江山》(2)互文,意思是畫出來和綉出來的山水。
5.C
6.示例:愛心放飛著不屈的希望
7.「江山再美,誰知道曾經灑過多少勞動人民斑斑點點的血淚」。
8.不能,去掉之後語氣就變得十分肯定,表達不準確。
9.作者對讀者以第二人稱「你」來稱呼,彷彿是與讀者進行面對面的交談,很親切,拉近了作者與讀者的心靈距離。
10.「這」 指的是極美的江山,永久刻下千百年來我們人民艱難苦恨的生活記錄。作者意在要人們不要忘記舊中國人民的苦難,不要忘記階級壓迫。
11.萬物之靈是人,桂林山水千萬年來除了自身特有的美麗外,還經歷了無數的人和事,傳說的引入與自然山水之美有機相融,情趣自然生發。
12.A蒼茫B清幽C豪放D深沉
13.讀山:視角不同,意境也不同。品水:由於各人的氣質不同,心境不同,也各有各的品味。
14.領略山的靈性,品味水的神韻。
15.D(御:駕馭,控制)
單元檢測
1.D.
F. 誰有九年級上冊語文全品作業本答案(主編肖德好)新課標版,如圖,有必採納,謝謝。
下個作業精靈
G. 誰有九年級語文成長資源答案(全一冊的)
可以麻煩親給我發一下么,我真的很需要 謝謝親麻煩了 [email protected]
H. 人教版九年級上冊語文補充習題答案
蘇教版初三語文《補充習題》參考答案(九上)
一、鼎湖山聽泉
練習
一、1、循;2朗;3佯;4、翼5、詳嬉;7盎 8迥
二、略
三、鼎湖山泉水清澈晶瑩,活潑可愛,它使鼎湖山生意盎然,滋潤萬物,所以說「泉水是。。。。。」
四、不矛盾。這運用了襯托的手法。以有聲襯無聲。
五、略
六、游蹤、山腳----山中-----半山腰;時間、近黃昏---日暮----入夜。復式
問題探究
第二句,第五句、虛寫
二、林中小溪
練習
惹:招惹,擬人手法,生動地寫出了水流的活潑
惹:(飛翔時)帶動,以動襯靜,寫出了林中的寂靜
二、1、悄悄、粼粼;2、閃閃、晃晃
三、1、比喻、擬人;2、設問
四、第一類、象徵著一種平淡,沒有激情、沒有戰斗的生活;小溪象徵著激盪奔騰的生活
五、略
六:正確
問題探究
一、略
二、表現了作者擺脫了孤獨和失望情緒,融於自然、社會,體會到人生的真諦和幸福感
三、「只要有隻蟬起個音。。。。。。。表示不同的心情」、「讓人忘卻憂慮,悠遊其中,留給人一些惆悵、一些傷感」。所以說。。。。
三、飛紅滴翠記黃山
隨文練習
一、
1、道教傳說,神仙運用法術使物發生變化。借指僧道用言語啟發人悟道。泛指啟發指導。
2、這里指點染而使之美化。
二、
1、侵蝕 奇特
2、興奮 肅穆
3、沉醉 誕生
三、1、3
四、地殼中的岩漿凝固後所形成的花崗石群,經過億萬年的日曬雨淋、水流侵蝕以及其他氣候因素的影響,最終在距今二三百萬年時形成了黃山。
五、歷史悠久、姿態萬千、生命力強。體會到作者對黃山松敬仰與贊頌之情。
六、略
問題探究
一、
1、介紹了登天都峰感受。主要介紹的是峰頂所見。
2、眼前實見之景和想像之景。特點是高、陡、險。
3、豐富了黃山峰石的文化內涵,給人們以更大的想像空間。
二、描繪了鴿群、柳條、鴨、鷹隼等。抑鬱深沉的感情基調。
2、心理、動作。期待雨水的煩躁的心態。
四、畫山綉水
隨文練習
一、
1、因為整個句子是陳述的語氣,前一個分句只是整個句子的賓語。
2、此處問號表示的是一種驚喜的語氣。
二、
1、品評 烘襯 風致 神態
2、怠慢 寶庫 健壯 貯藏
三、笨拙遲鈍 說明桂林山水的美麗是無法用語言文字表達的。
四、起過渡的作用。 不多餘。起強調的作用,更突出了桂林山水豐富的文化內涵。
五、錯 對
六、贊頌了古代勞動人民剛直骨氣、助人為樂的優秀品質。反應了舊社會勞動人民苦難的生活。這樣寫的目的是讓我們每一位讀者都能牢記過去,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七、略
問題探究
一、不是不調和。這樣寫體現了作者所處那個時代的印記,作者這樣安排正體現了他的寫作用意。
二、
1、總的印象:密得多、青得多、幽得多、也靜得多
單獨地看:從地面直拔起來,陡升上去
合起來看:互相連接,互相掩映,互相襯托
顏色的變化:不斷變化著深淺濃淡的顏色,整體上呈綠色
春山:一片翠綠,到處點綴著鮮艷的花朵
山的情貌:更為清晰,彷彿在流動
山的姿態:不斷變化
2、略
專題:氣象物候
看雲識天氣
一、②①②①二、象徵 預兆 點綴 陰森 三、1改句比原句語言生動形象,通俗易懂
2、改句比原句多用了擬人修辭,更加生動語言活潑。四、雲的形態變化 怎樣看雲識天氣
雲和天氣的關系 總分總 五、作詮釋 引用 作比較 六、參考書77頁
問題探究
一、1如何通過雲彩的形態來判別天氣
2、不能刪掉 因為「往往」說明了在大多數情況下,在幾個鍾頭內便要下雨或者下雪,也會有其他情況存在,而去掉就顯得太絕對了,「往往 」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准確性。
二、1、說明當天空出現鉤鉤雲的時候,過一會就要下雨了。2、朝霞意味著這天會陰雨連綿,而出現了晚霞那麼最近幾天都將晴空萬里。
大自然的語言
萌發 孕育 銷聲匿跡 風雪載途 草長鶯飛 連翹盛開
②句 因為「懸殊」就存在著差異很大,與「很大」重復
①句 「避免」比「減輕」程度深,應在其後
首先 第二個因素 第三個因素 此外 ;有必要,因為運用這些表順序的詞語使文章條理清晰,層次分明
自然現象 利用物候知識研究農業生產,發展成為一門科學
作比較 舉例子 列數字
大自然的一些現象給人以信息,與語言的功能是一樣的,而將大自然擬人化,用「大自然的語言」比喻豐富多變的物候現象,說明了認識物候現象的重要性
這些都是描寫人們日常生活中現象,都是一些物候現象,自然引出下文說明,使得文章更貼近生活通俗易懂。
問題探究
一、1物候對農業生產的重要性 2、從反面舉例說明物候研究的意義。
古代詩詞中的物候
一、略
二、大雁驚起高高地飛 敵軍 《折楊柳》曲 上市
三、A
問題探究
一、1不是,是祁連山 2、舉一反三以少見多手法 3、因為祁連山海拔高,氣候惡劣主峰山頂終年積雪不化 4、抱比枕更加傳神烘托出軍營中枕戈待旦的高度警惕
二、1擬人 可見稻花香 2、蛙聲十分歡快天上星星稀疏 3明月……視覺 聽覺
稻花……嗅覺 聽取……聽覺 七八個……視覺 觸覺
五、故鄉
一、略
二、陰晦:陰沉昏暗 陰暗:陰深灰暗
嗤笑:譏笑 恥笑:嘲笑
寒噤:因受冷或受驚而身體發抖瑟索:身體因寒冷而蜷縮或發抖。
隔膜:彼此思想感情不相通。隔絕:彼此分離、絕斷。
三、B 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冷膜
四、1、我 奔波勞碌2、閏土 辛勤勞苦3、官紳、楊二嫂們 處心積慮挖空心思
五、4 暗示他日後將在求神拜佛中麻醉自己
六、只有美好的的願望而不去實踐,希望必然落空,等於沒有,雖然實現希望困難重重,但只要去探索實踐,就有實現的可能。
七、略
問題探究1、我和閏土從小關系很好,後來兩人之間隔膜起來,這種人際關系的變化會不會在他們的下一代身上從現呢?小說就是通過在同我和閏土這一組人物關系的有機聯結中,對宏兒和水生這一組關系加以描寫,而形象的提出這個問題的。
二
1、美在傳遞愛意,安靜中透著溫和,有父親般的慈祥盪滌人的心靈。。。。。要有一個浸滿人間大愛的靈魂。
2、側面烘托。
六、我的叔叔於勒
略
略
三、B B A
四、作家沒有拋開主線,而是插入了對於勒的介紹,讓情節舒緩下來。
五、說話斷斷續續,突出父親此時內心極度的惶恐和不安。
六、說明了我對叔叔的同情,對父母做法的不滿。
七、安排我去付錢,別讓女兒女婿看見,改坐別的船。突出出了克拉麗絲的有心計,冷酷無情的性格。
一、參考:於勒思念家鄉,但又知道哥哥嫂嫂的性格,不會認自己的,所以不會回家。也可能存有一絲希望,哥哥良心發現,會讓自己回家。
二、
1表示對高局長的否定,他不是一個真正的書法家。他是一個官僚氣十足,附庸風雅的人。
2、參考:結尾最精彩,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發人深思。
八、多收三五斗
一、A
二、略三、略
四、米行糶米
街上購物、船頭議論五、略
六、因為在豐年豐收給他們帶來希望,但是米價的猛跌帶給他們極大的失望和打擊,揭示農民命運的悲慘
二、問題探究一、
1用景物描寫反襯江南吳縣河埠頭上熱鬧的景象。
2從數據上體現今天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國家政策的優越。
3通過對比揭示封建制度對農民的剝削,從而更加珍惜新的生活。二、1不要想著遠在下面的岩石,而著眼於最初的一小步,走了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達要到的地方。
2恐懼心理的描寫
3是一個有耐心、教子有方、關心子女成長的人。
九、《成功》答案
隨文練習
一、1、錯綜復雜 2紛紜 3、浩劫 4、事理至明、無待饒舌
二、略
三、贊揚、作用、重要性
四、1、作者對自我標榜的唯物主義行為的深惡痛絕,實質是對他們的諷刺。
2、委婉的諷刺
3、贊頌與推崇
4、表明作者謙虛的態度
五、道理論證與引用論證。
因為文章在前面對「成功之道」作了許多分析,認為天資與機遇都是沒有辦法預期的、無能為力的,只剩下一條路——勤奮。
六、如陳景潤閱讀上千本文獻,終成為數學家。馬克思寫《資本論》。
問題探究
一、略
二、1、學業的精深造詣來源於勤
2、因為學業方面的精深造詣來源於勤奮好學,實踐證明勤奮是點燃智慧的火把,只要我們不怠於勤,善求於勤,就一定能在艱苦的勞動中贏得事業上的巨大成就。
3、三、四兩段運用舉例論證,五段運用道理論證。作用是更好的證明了文章的中心論點。
十、創造學思想錄
二、
難於解決的難題(繩索打成的結)
思維定勢
三、雄厚的實力、非凡的勇氣與智慧、上下團結一心
四、我們要從不同角度,多問為什麼,勇於思考,敢於發問,培養發散性思維。
五、同意
六、舉例 具體有力地說明了順應自然規律的重要意義。
問題探究
一、
下定義、舉例子、列數字、做比較
往往以判斷代替想像,以抽象代替思維,不注意利用想像區以發展自己的想像力,從而導致了想像力的衰退和枯竭。
什麼是想像力,為什麼青年以後想像力衰竭,如何鍛煉想像力。
二、1、收獲,肉體或精神的創造;葡萄汁,「我產生我的思想和行動,作為我身體的果實,永遠把血肉賦予文字」
前半句比喻創造,後半句比喻創造的巨大價值。
全句形象生動地寫出了創造的重大意義和巨大價值。
生命在於創造。先提出中心論點,然後用比喻的手法形象生動地寫出了創造的價值。
十一、學問和智慧
一、1、銖 會 浮 新
2、讀書得間 鞭辟入裡 豁然貫通 高頭講章 讀破五車
二、若把人生比作一種漂流,那家便是是溫暖的港灣。
三、「透視」在這里的意思是對事物的深刻的認識;「反想」是指全面、多角度的思考和品味;「遠瞻」則是指對事物的發展的預見。
四、作用:承上啟下,由「人的智慧」論及「書的智慧」。
從關照人——「世間不但有缺乏智慧的人」呼應「沒有智慧」的「從事研究工作」的「許多人」,到了關照人們寫作閱讀的書——「缺少智慧的書」。
論證方法:對比論證
五、1,選擇好的適宜自己的書需要智慧;2,感悟、品味、剖析書本需要智慧;3,讀出獨特的感受和認識需要智慧;4,學以致用需要智慧。
六、3、4
因為3、文中所有論據均來自於學習生活實際;4、本文能受讀者喜愛,除了擁有正確的觀點,還在於充滿智慧的語言。
問題探究:
一、論點:積累知識和培養能力不應當形成矛關系。
事實論據:略
二、1、自己認為而事實並不是那樣。(意思對即可)
2、學齡前兒童的提問是「孩子式的,幼稚的,表層的」;人長大後,極少數大人的提問是「非常智慧的,節骨眼上的,深層面的,觸及到世界深層結構的。」(可引用原文也可概括回答,意思對即可)
3、文章第③段主要運用了例證法(舉例論證),用愛因斯坦一生都在追問「為什麼」證明愛因斯坦保持「童心」,造就了自身的偉大。(意思對即可)
十二、論美
隨文練習
一、1、華美 2、俊俏 3、文雅 4、完善; 完滿; 完好; 完備; 圓滿
二、珍惜 美貌 才能
三、1、不能,說明美貌的人不都有其他方面的才能
2、不能,表示推測,語氣委婉
四、證明優雅行為之美勝於形體之美
五、美的行貌與美的德行結合起來 層層深入
六、舉例論證、道理論證
七、略
問題探究
1、把美的形貌與美的德行結合起來吧。
2、前,給人美的感受,具體的美。後,美是一種意識,一種個人的意識,社會的意識。美是一種情趣,美是一種感受。抽象的美
二、1、舉止彬彬有禮的人,一定能贏得好的名譽。
2、贊賞細心、自然、純真的舉止。鄙視粗放不拘的禮儀。
3注重小節,從「小節上的一絲不苟常可贏得很高的稱贊」 ,「舉止彬彬有禮的人,一定能贏得好的名譽」等可以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