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六年級下冊語文期末考試卷及答案
5.判斷題,說法對的打「√」,錯的打「×」。(4分)
(1)「爺爺的腰板還比較結實」和「這塑料袋一點都不結實」中的「結實」意思一樣。( )
(2)「侃侃而談」與「誇誇其談」所表達出的情感色彩是有區別的,不可混用。 ( )
(3)「鹿」用部首查字法應該查「比」部。 ( )
(4) 我國成語大都有豐富的內涵,下面的成語就是談的用兵之法。 ( )
圍魏救趙 暗渡陳倉 釜底抽薪 金蟬脫殼
6.馬是人類忠實的朋友,下面是根據「馬」的比喻義所填的成語,錯的兩項是( )。(2分)
①粗略的看(走馬觀花) ②走在前列(一馬平川)
③非常危險(盲人瞎馬) ④隨便走走(快馬加鞭)
7.抓住加點的詞語分析句意,然後在括弧里填上一個字的詞。(4分)
(1)天一擦黑,鞭炮響起來,便有了過年的味道……過了二十三,大家更忙——年味變得( )了。
(2)種樹人十幾天才來一次——種樹人來得( )。
(3)在默默里算著,八千多日子已經從我手中溜去——日子過得( )。
⑵ 小學六年級下學期語文期末試卷
一、 選擇題。(18分)
1、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B )。
A、斬釘截鐵 秉燭夜遊 張冠李戴 三年五栽
B、囫圇吞棗 聚精會神 不計其數 萬籟俱寂
C、拔苗助長 垂頭喪氣 贊嘆不己 花團錦簇
D、興國安幫 應接不暇 接踵摩肩 盛氣凌人
2、下面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A、 這次數學考試,全班同學普遍成績提高了。
B、 小剛的肩頭被沉重的擔子壓得喘不過氣來。
C、 經過醫生的精心治療,爺爺很快就恢復了健康。
D、 盡管天氣多冷,亮亮每天早晨都鍛煉身體。
3、下面的句子都運用了修辭手法,按句子順序正確的一組是( )。
小秧苗整整齊齊排著隊,向春風老師點點頭,鞠個躬。
彎彎的月亮猶如一隻小船。
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有果,有香有色,這就是養花的樂趣。
黃河掀起了萬丈巨浪。
A、比喻 擬人 排比 誇張 B、擬人 比喻 誇張 排比
C、誇張 比喻 排比 擬人 D、擬人 比喻 排比 誇張
4、下面詞語中搭配全對的一組是( )。
A、改正方法 改變態度 B、發揚傳統 樹立理想
C、嚴格批評 嚴厲打擊 D、增長體質 提高質量
5、「在寫第一個字以前,他擔心地朝門口和窗戶看了幾眼。」這句話最能說明凡卡當時心理的是( )。
A 凡卡膽小,夜裡一個人在鞋鋪有些害怕。
B 凡卡擔心有人來找他,會打擾他寫信。
C 凡卡是第一次寫信,生怕被人發現,覺得難為情。
D 凡卡擔心老闆、老闆娘突然回來,發現自己在寫信,會被狠狠揍一頓。
6、下面三個詞,其兩個音節之間要用隔音符號的是( )。
A、Kù ài Β、dǎ jiǎo C zī xún D yāo xīe
7、「船慢慢地向前駛著,沿途停著好幾只灰色的白色的軍艦。不,那不是懸掛著我們的國旗的,那是帝國主義的軍艦。」這句話在朗讀時應( )。
Α、語速由慢到快,語氣由平靜到激昂。
Β、語速由慢到快,語調平緩自然。
C、語速由快到慢,語調由高到低。
8、「三顧茅廬」中「顧」的意思是( )。
A、 看,拜訪。 B、照管。 C、文言連詞。
9、「這次期末考試,我非爭個前三名不可。」這是( )
A、否定句 B、肯定句 C、雙重否定表示肯定。
二、填空
1、在括弧內填上適當的關聯詞語。(4分)
(1)( )碌碌無為地混這一生,( )壯烈地去死。
(2)這本小說( )大致翻一下,( )要花很多時間。
(3)( )趕快採取措施,( )能多出人才。
(4)與他( )分別多年,( )我還是一眼就認出了他。
2、 把成語補充完整。(6分)
優勝( )( ) 前( )後( )( )思( )慮 ( )( )不倦
翻天( )( ) ( )( )不絕 驚心( )( ) 如( )似( )
( )山( )嶺 舍本( )( ) 淺( )慢( ) 波( )壯( )
三、默寫
1、 默寫二首描寫送別情景的古詩。(6分
(1)
-----------------------------------
-----------------------------------
-----------------------------------
(2)
-----------------------------------
-----------------------------------
-----------------------------------
2、 寫句有提倡勤勞節儉的名言警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寫出八個帶有2個數字的詞語。(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請按順序排列句子。(5分)
( )這里出口和生產香料的歷史一去不復返了,但香港的地名卻傳到今天。
( )清朝時實行海禁,政府又強迫這里的居民遷往內地,種香業徹底衰敗。
( )古詩候,東莞縣生產一種優質沉香---莞香。其中女兒香最為著名,被譽為「海南珍奇」。
( )久而久之,海灣這地方被稱為「香港」了。
( )明朝時,當地居民已經普遍以種香為業了。那時,每天都有一種叫「大眼雞」的漁船將大批香料送往各地。
五、口語交際。(6分)
根據材料提示想像一段對話,注意對話連貫以及態度和語言的文明。
李明同學上課時突然暈倒了,老師和幾位同學把他送到醫院急診室,班主任王老師讓張兵同學打電話告訴李明的家長,電話已經接通。假如你是張兵,請接著往下說
張兵:您好,請問,您是誰呀?
家長:我是李明的媽媽。
張兵:
家長:
張兵:
家長:
張兵:
家長:
六、 閱讀理解(10分)
(一)
現在正是枝葉(繁茂 繁榮)的季節。這棵榕樹好象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 展現)給我們看。那麼多的綠葉,一簇堆在另一簇的上面,不留一點縫隙。翠綠的顏色(響亮 明亮)地在我們的眼前閃耀,似乎每一片樹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抖動 顫動)。
1 在括弧里劃去不恰當的詞。(2分)
2 這段話主要是在寫( )。(1分)
3 在文中用「----」劃出作者看到的景物的句子,用「 」劃出表示作者聯想的句子。(2分)
4 作者是怎樣寫出榕樹的茂盛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我在少年時代,曾看到過不少天資聰明,敏銳過人的學生。可是有些人自以為才華超群,忽視了勤奮努力,結果他們的「天才」一天天暗淡下去,落得一事無成。這就應驗了中國一句古話:聰明反被聰明誤。而相反的例子也不少見,有的人並無「天才」,但很有自知之明,終日勤奮不怠,遇事尋根究底。終於在攀登科學道路上,作出了優異的成績。這些事例說明了一個共同的道理:「天才」並不可靠,只有勤奮才靠得住。
因此,我要告訴全國少年朋友一句心裡話:你們在現在的學習和將來的工作中,與其相信「天才」,不如相信勤奮。只有這樣,你們才能看到掌握科學文化知識的艱巨性,才為願意作出艱苦的努力,去攻克學習和工作的難關,把自己鍛煉成攀登科學高峰的勇士。
在向現代化的雄偉目標進軍的時代,少年兒童是我們未來的希望所在。然而,我們現在所希望的,卻是要求你們在剛剛開始邁步的時候,就要以勤奮作為自己的起點!
1 這篇文章三個小節就是三個段落,請劃出各段的中心句。(3分)
2 給短文加個標題。(2分)
3 用「/」給第一段劃分為兩層意思。(1分)
4 「只有這樣,你們才能看到掌握科學文化知識的艱巨性,才為願意作出艱苦的努力,……」一句中的「這樣」指什麼?(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少年兒童是我們未來的希望所在。然而,我們現在所希望的,卻是要求你們在剛剛開始邁步的時候,就要以勤奮作為自己的起點!」一句中,前一個「希望」指( ),後一個「希望」指( )。(2分)
6 文章最後一句話跟題目有( )關系。(2分)
七、 作文。(30分)
提示:
學習是一種要付出艱辛而又能體驗快樂的腦力勞動,但有時又有些枯躁乏味,我們多麼希望能在玩耍、游戲、談笑的氛圍中學習收獲,我們可能會學到文化知識,也可能會學到科學知識、做人道理,或有所發現,或有所收獲,這些都是學習,你有過這樣的經歷嗎?現實情況到底如何?對於玩與學習你又有什麼樣的感想?請根據這樣的話題,自擬題目,寫一篇表達真情實感的作文。
要求:
1、文體不限。可寫成書信、記敘文,可以編故事,可以談談自己的看法。
不少於400字
基礎知識(40分)
1、看拼音寫詞語或句子,要求寫得正確規范。(10分)
shì chá gān zào jiǎo xìng shū jí táo zuì
( ) ( ) ( ) ( ) ( ) ( ) ( ) ( ) ( ) ( )
xué ér shí xí zhī, bú yì yuè hū。
( )
2、給下列加下劃線的字補全音節。(2分)
去不去(b__) 解剖(p__) 處分(ch__) 禁止(j__n)
3、在括弧內填上恰當的詞。(8分)
好( )( )遠 高( )遠( )
( )( )大雨 ( )( )助長
( )然無( ) ( )氣( )人
受( )( )淺 寒風( )( )
4、寫出加下劃線的字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
①國慶五十周年之際,舉國歡慶。 (全國都在慶祝 )
②這真是絕處逢生。 ( )
③這是一輛普通轎車。 (指不豪華的 )
5、在下面句子中填上恰當的關聯詞。(2分)
①(如果 )不注意用眼衛生,(就 )會影響你的視力。
②音樂(不僅 )能帶給人美的享受,(還 )能陶冶人的性情。
6、修改病句。(2分)
①我決心提高優點,改進缺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海洋里魚類豐富,有帶魚、黃魚、鯨魚等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按要求變換句子。(6分)
①解放軍在抗洪斗爭中英勇頑強,我們更加熱愛解放軍。(改成反問句)
_解放軍叔叔在抗洪斗爭中英勇頑強,難道我們不是更加熱愛解放軍了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蒙蒙細雨淋濕了人們的衣服。(改成被字句)
__人們的衣服被蒙蒙細雨淋濕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她胸前掛著一枚亮閃閃的獎章。(縮句)
_他掛著獎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造句。(2分)
宛如:_這座拱橋宛如飛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默寫《題西林壁》中給人以啟發的詩句。(2分)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10、補充下列詩句。(3分)
姑蘇城外寒山寺,_夜半鍾聲到客船。張繼《楓橋夜泊》
洛陽親友如相問,_一片冰心在玉壺。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__。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⑶ 六年級下冊語文考試卷期末答案
1+1=2 在現代的精密科學中,特別在數學和數理邏輯中,廣泛地運用著公理法。公理法是從某一科學的許多原理中,分出一部分最基本的概念和命題,對這些基本概念不下
定義,而這一學科的所有其它概念都必須直接或間接由它們下定義;對這些基本命題(也叫公理)也不給予論證,而這一學科中的所有其它命題卻必須直接或間接由它們中推出。
這樣構成的理論體系就叫公理體系,構成這種公理體系的方法就叫公理法。
1+1=2 就是數學當中的公理,在數學中是不需要證明的。又因為1+1=2是一切數學定理的基礎,所以它也是無法用數學的方法證明的。 至於「1+1為什麼等於2?
」作為一個問題,沒要求大家必須用數學的方法證明,其實只要說明為什麼1+1=2就可以了,可以說這是定義,也可以說這是公理。不過用反證法還是可以證明的:假設1+
1不等於2,則數學就是一鍋粥,凡是用到數學的地方都是一鍋粥,人類社會就亂了套了,所以1+1必須等於2。1+1=2看似簡單,卻對於人類認識世界有非同尋常的意義
。 人類認識世界的過程就像一個小孩滾雪球的過程:第一步,小孩先要用雙手捧一捧雪,這一捧雪就相當於人類對世界的感性認識。第二步,小孩把手裡的雪捏緊,成為一個小
雪球,這個小雪球就相當於人類對感性認識進行加工,形成了概念。於是就有了1。第三步,小孩把雪球放在地上,發現雪球可以粘地上的雪,這就相當於人類的理性認識。雪可
以粘雪,相當於1+1=2。第四步,小孩把粘了雪的雪球在雪地上滾一下,發現雪球粘雪後越來越大,這就相當於人類認識世界的高級階段,可以進入良性循環了。相當於2+
1=3。1,2,3可以排成一個最簡單的數列,但是可以演繹至無窮。 有了1隻是有了概念,有了1+1=2才有了數學,有了2+1=3才開始了數學的無窮變化。
物理學與1+1=2的關系 人類認識世界的過程是一個由感性到理性,有已知到未知的過程。
在數學當中已知1、2、3,則可以至於無窮,什麼是物理學當中的1、2、3呢?通常它們代表著:質量、長度、時間等基本物理概念相當於1,它們是組成物理學宏偉大廈的
磚和瓦;牛頓運動定律相當於2,它使我們有了真正的物理學和科學的物理分析方法;力學的相對性原理相當於3,使牛頓運動定律可以廣泛應用。在經典物理學中一切都是確定
無疑的,有了已知條件,我們就可以推出未知。當年徐遲的一篇報告文學,中國人知道了陳景潤和歌德巴赫猜想。
那麼,什麼是歌德巴赫猜想呢? 哥德巴赫是德國一位中學教師,也是一位著名的數學家,生於1690年,1725年當選為俄國彼得堡科學院院士。1742年,哥德巴赫在
教學中發現,每個不小於6的偶數都是兩個素數(只能被和它本身整除的數)之和。如6=3+3,12=5+7等等。公元1742年6月7日哥德巴赫寫信給當時的大數學家
歐拉,提出了以下的猜想: (a)任何一個>=6之偶數,都可以表示成兩個奇質數之和。 (b) 任何一個>=9之奇數,都可以表示成三個奇質數之和。 這就是著名的
哥德巴赫猜想。歐拉在6月30日給他的回信中說,他相信這個猜想是正確的,但他不能證明。敘述如此簡單的問題,連歐拉這樣首屈一指的數學家都不能證明,這個猜想便引起
了許多數學家的注意。從哥德巴赫提出這個猜想至今,許多數學家都不斷努力想攻克它,但都沒有成功。當然曾經有人作了些具體的驗證工作,例如: 6 = 3 + 3,
8 = 3 + 5, 10 = 5 + 5 = 3 + 7, 12 = 5 + 7, 14 = 7 + 7 = 3 + 11,16 = 5 + 11, 18
= 5 + 13, ……等等。有人對33×108以內且大過6之偶數一一進行驗算,哥德巴赫猜想(a)都成立。但嚴格的數學證明尚待數學家的努力。
從此,這道著名的數學難題引起了世界上成千上萬數學家的注意。200年過去了,沒有人證明它。哥德巴赫猜想由此成為數學皇冠上一顆可望不可及的"明珠"。
人們對哥德巴赫猜想難題的熱情,歷經兩百多年而不衰。世界上許許多多的數學工作者,殫精竭慮,費盡心機,然而至今仍不得其解。 到了20世紀20年代,才有人開始向它
靠近。1920年挪威數學家布朗用一種古老的篩選法證明,得出了一個結論:每一個比大的偶數都可以表示為(99)。這種縮小包圍圈的辦法很管用,科學家們於是從(9十
9)開始,逐步減少每個數里所含質數因子的個數,直到最後使每個數里都是一個質數為止,這樣就證明了哥德巴赫猜想。
目前最佳的結果是中國數學家陳景潤於1966年證明的,稱為陳氏定理:「任何充分大的偶數都是一個質數與一個自然數之和,而後者僅僅是兩個質數的乘積。」
通常都簡稱這個結果為大偶數可表示為 「1 + 2」的形式。 在陳景潤之前,關於偶數可表示為 s個質數的乘積與t個質數的乘積之和(簡稱「s +
t」問題)之進展情況如下: 1920年,挪威的布朗證明了『「9 + 9」。 1924年,德國的拉特馬赫證明了「7 + 7」。
1932年,英國的埃斯特曼證明了「6 + 6」。 1937年,義大利的蕾西先後證明了「5 + 7」, 「4 + 9」, 「3 + 15」和「2 +
366」。 1938年,蘇聯的布赫夕太勃證明了「5 + 5」。 1940年,蘇聯的布赫夕太勃證明了「4 + 4」。 1948年,匈牙利的瑞尼證明了「1 +
c」,其中c是一很大的自然數。 1956年,中國的王元證明了「3 + 4」。 1957年,中國的王元先後證明了 「3 + 3」和「2 + 3」。
1962年,中國的潘承洞和蘇聯的巴爾巴恩證明了「1 + 5」, 中國的王元證明了「1 + 4」。 1965年,蘇聯的布赫 夕太勃和小維諾格拉多夫,及
義大利的朋比利證明了「1 + 3 」。 1966年,中國的陳景潤證明了 「1 + 2 」。
從1920年布朗證明"9+9"到1966年陳景潤攻下「1+2」,歷經46年。
自"陳氏定理"誕生至今的30多年裡,人們對哥德巴赫猜想猜想的進一步研究,均勞而無功。
布朗篩法的思路是這樣的:即任一偶數(自然數)可以寫為2n,這里n是一個自然數,2n可以表示為n個不同形式的一對自然數之和:
2n=1+(2n-1)=2+(2n-2)=3+(2n-3)=…=n+n 在篩去不適合哥德巴赫猜想結論的所有那些自然數對之後(例如1和2n-1;2i和(2n-
2i),i=1,2,…;3j和(2n-3j),j= 2,3,…;等等),如果能夠證明至少還有一對自然數未被篩去,例如記其中的一對為p1和p2,那麼p1和p2
都是素數,即得n=p1+p2,這樣哥德巴赫猜想就被證明了。前一部分的敘述是很自然的想法。關鍵就是要證明'至少還有一對自然數未被篩去'。目前世界上誰都未能對這
一部分加以證明。要能證明,這個猜想也就解決了。 1+1=?不就是等於二嗎?是的,的確是這樣。但是這個二卻不可小覬。2可以分解成1+1、0.1+1.9、0.5
+1.5……1裡面的成分是:0.5+0.5、0.1+0.9、0.56+0.44…換個角度1+1雖然等於二但是卻有許多含義。譬如說1+1=2分解後就是:0.5
+0.5+1=2
其中0.5+0.5=天生+後天培養;1=汗水。這是十分容易理解的一個公式。當然要是換個角度,聰明的人就知道凡事無絕對。答案不可能只有1個,含義亦是如此。
1+1從腦筋急轉來說也可以等於一個數字「王」、田、甲。
⑷ 六年級下冊語文期末考試卷(人教版)
只要自己多多復習就一定考的到高分,就像我們老師說的:學習差也要臨時抱一下佛腳,也可以提高10多分。 所以不需要期末考試卷,只要自己加把勁在最後沖刺階段,我想你一定可以考上重點初中!!!918 【加油吧]
一、字詞部分。
1、讀拼音寫字,組成詞語。(5分)
Liao líng xié lián zhuāng
歌聲( )亮 ( )晨 威( ) 低( ) 銀( )素裹
眼花 ( )亂 ( )聽 和( ) ( )系 濃( )淡抹
2、把下面的成語補充完整。(5分)
顧( )思( ) 迫不( )待 騰雲( )霧 ( )山峻嶺
明( )秋( ) 萬( )俱寂 ( )往知來 ( )人不倦
二、積累與運用。
1給下列加點的字選擇正確讀音,用橫線標出。
鍥而不舍 挑釁 拎著 提供
悄然無聲 樹冠 夾竹桃 -----蝙蝠
2、按原文填空。(5分)
(1)水沒有一定的形狀,或方或長,流必向下,和順溫柔,他好像有情義。
(2)我幻想他是水中的荇藻,我眼前就真的展現出一個小池塘。夜蛾飛過,應在牆上的影子就是游魚。
(3)盛開著的光玉蘭花,潔白柔嫩得像嬰兒的笑臉,甜美,純潔,惹人喜愛。
(4)夕陽也漸漸收斂了光芒,變得溫和起來,像一隻光焰柔和的大紅燈籠,懸在海域天的邊緣。
3、積累填空。(12分)
(1)在學校里,老師教育我們要把所學的知識和生活實際相結合,這樣才能把知識學扎實學活,正如古詩中所說的「________ ,_____ 。」
(2)明代著名的詩人於謙曾經寫過一首《石灰吟》表現自己高尚的情操,這首詩中表現詩人高尚情操的詩句是 , 。
(3)、畢業在即,同學們請你在留言本上寫畢業贈言。(6分)
小明平時不珍惜時間,你可以送他「 , 。」這句詩與他共勉。
小江是你視為知己的朋友,你可以用「 , 」這句詩來表達你與他依依惜別的感情。
4、生活模仿秀。(2分)
你能否能依照例句,發揮想像,在下列橫線上把句子補充完整(不能重復)。
人生的意義在於奉獻而不在於索取,如果你是一棵大樹,就撒下一片陰涼;
如果你是 ,就 ;
如果你是 ,就 。
三、課外積累
判斷對錯
1.克宜在去城市的路上救下了一隻蝴蝶,蝴蝶送給他一隻神奇的小鏡子。
2.熊夫人因為拿不定主意依那個孩子的希望來教才好,所以幼稚園關了門。
3.月姑娘要挑選一個最有用的丈夫,最後挑選了電做他的丈夫。
4.寄居在姥爺家裡的阿列克謝,不幸被姥爺毒打了一頓,還生了一場大病。
5.阿列克謝的媽媽又要結婚了,繼父是做買賣的。
連線 、 、 、
可憐身上衣正單 河出伏流,一瀉汪洋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 心憂炭賤怨天寒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君 蓮花過人頭
紅日初升,其道大光 忍能對面為盜賊
采蓮南塘秋 處江湖之遠則憂其民
(二) 《欣賞是一種善良》(16分)
1852年秋天,屠格涅夫在打獵時無意間撿到一本皺巴巴的《現代人》雜志。
他隨手翻了幾頁,竟被一篇題為《童年》的小說所吸引。作者( )是一個初出茅廬的無名小輩,( )屠格涅夫卻十分欣賞,鍾愛有加。他四處打聽作者的住處,最後得知作者是姑母一手撫養照顧長大的,屠格涅夫幾經周折,找到了作者的姑母,表達他對作者的欣賞與肯定。姑母很快就寫信告訴自己的侄兒:「你的第一篇小說在瓦列里揚引起了很大的轟動,大名鼎鼎、寫《獵人筆記》的作家屠格涅夫逢人就稱贊你。他說:「這位青年人( )能繼續寫下去,他的前途( )一定不可限量!」作者收到姑母的信後驚喜若狂,他本是因為生活的苦悶而信筆塗鴉打發心中寂寥的,由於名家屠格涅夫的欣賞,竟一下子點燃了心中的火焰,找回了自信和人生的價值,於是一發而不可收地寫了下去,最終成為具有世界聲譽和世界意義的藝術家和思想家,他就是列夫•托爾斯泰。
社會生活中,每一個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欣賞,同樣,每一個人也應該學會去欣賞別人—欣賞與被欣賞是一種互動的力量之源,欣賞者必具有愉悅之心,仁愛之懷,成人之美之善念;被欣賞者必產生自尊之心,奮進之力,向上之志 因此,學會欣賞應該是一種做人的美德。
台灣作家林清玄青年時代做記者時,曾報道過一個小偷作案手法非常細膩,犯案上千起。文章的最後,情不自禁感嘆:「像心思如此細密、手法那麼靈巧、風格這樣獨特的小偷,做任何一行都會有成就的吧!」林清玄不曾想到,他20年前無心寫下的這幾句話,竟影響了一個青年的一生。如今,當年的小偷已經是台灣幾家羊肉爐的大老闆了!在一次邂逅中,這位老闆誠摯地對林清玄說:「林先生寫的那篇特稿,打破了我生活的盲點,使我想,為什麼除了做小偷,我沒有想過做正當的事呢?」從此,他脫胎換骨,重新做人。
培根說:「欣賞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開的花朵,漠視者冰結心城,四海枯竭,叢山荒蕪。」
讓我們在生活中多一些欣賞。欣賞是一種給予,一種馨香,一種溝通與理解,一種依賴與祝福。
1、在文中括弧里填上恰當的關聯詞語。(2分)
2、「信」在字典里的解釋有:①誠實,不欺騙;②信任,不懷疑;③消息;
④書信; ⑤隨便
下列問語中的「信」應選哪個解釋?請把最恰當解釋的序號填入括弧內。(3分)
姑母寫信( ) 信筆塗鴉( ) 找到了自信( )
3、用「 」畫出短文中的過渡句。(2分)
4、文中提到的四位名人,他們分別是 、 、 、 。
你最欣賞他們中的哪一位?並說說你欣賞的理由
。 (5分)
5、這篇短文通過 和 這兩件事,告訴我們欣賞是 。
在生活中要 。(4分)
四、習作。(40分)
讀了《欣賞是一種善良》,你一定有很多感想吧!欣賞是什麼?你被人欣賞過嗎?請圍繞「欣賞」寫一篇內容具體、感情真實的記敘文。題目自擬,字數在500字左右。
⑸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期末考試卷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期末考試卷
習題雖然都有答案,但是都是在自己完全答完題之後對的,在網上是問不到答案的哈
不是對著答案抄襲的,那樣效果不是很好,多看書
⑹ 人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期末試卷
1字詞小博士。(學習語文,字詞是基礎,細心完成吧!)(14分)
1、根據拼音寫工整美觀的漢字。(8分)
éi guī pú sa xī shēng táng láng bǔ chán
( ) ( ) ( ) ( )
shòu xuē zhàng peng jiào huì yù zhuó bīng diāo
( ) ( ) ( ) ( )
2、按照要求填上成語。(6分)
評一評人物: 孔子( ) 孫悟空( )
贊一贊景物: 煙台的海( ) 三亞落日( )
聊一聊話題: 抗震救災( ) 珍惜時光( )
二、句子小精靈。(句子練習,請看清要求!)(7分)
1、把句子寫生動有趣。(2分)
螢火蟲在夜空飛來飛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上適當的關聯詞合並這三句話。(2分)
天游峰的掃路人年過七十了。 天游峰的掃路人不願意離開他深愛的崗位。
天游峰的掃路人自信、豁達、以苦為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學們,課外,你一定積累了很多古詩句吧!試著補充這些膾炙人口的詩句:「秦時明月漢時關,__________。」「__________,一片冰心在玉壺。」「我勸天公重抖擻,__________。」(3分)
三、小小美文家。(調動平時積累,完成填空!)(17分)
1、______,______,______,看不出______,也看不出______,無日______。(《夾竹桃》)(3分)
2、孔子有關復習的名言有「______,______」。水在孔子的眼中是「____」「 ____」「 ____」「 ____」的真君子。朱熹也曾從水那兒得到感悟「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老師在我們心中永遠是天使,永遠是______,是______。福樓拜告誡莫泊桑:青年人貴在堅持,才氣就是______。劉老師通過放理想的風箏,在學生的心田播下了___、___、___的種子。(3分)
4、本學期,我們學習了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課文,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請你用一句話來表達自己對戰爭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5、「那些禿頂在楓樹下,微微泛著紅光。遇到楓葉密集,偶爾有些空隙,那邊有人走過時,就會一閃一閃地亮,像沙里的瓷片。」這段描寫出自_____(誰)的小說《______ 》,寫的是_____。(誰)我還知道小說中這些人物:_____、_____、_____。(3分)
四、閱讀小能手。(短文閱讀,多讀幾遍,不要漏做哦!)(30分)
(一)廣玉蘭(12分)
廣玉蘭開花有早有遲,在同一棵樹上,能看到花開的各種形態。有的含羞待放,碧綠的花苞鮮嫩可愛。有的剛剛綻(zhàn dìnɡ)放,幾只小蜜蜂就迫不及待地鑽(zuān zhuān)了進去,那裡面橢圓形的花蕊約有一寸長。盛開著的玉蘭花,潔白柔嫩得像嬰兒的笑臉,甜美、純潔,惹人喜愛。先前熱熱鬧鬧開過的廣玉蘭呢,花瓣雖然凋(diāo tiáo)謝了,花蕊卻依然挺立枝頭,它已長成兩寸長的圓莖。圓莖上面綴滿了像細珠似(sì shì)的紫紅色的小顆粒,這就是孕育著新生命的種子。遠遠看上去,一株廣玉蘭就像是一個數世同堂、生生不息的大家族。
1、選擇正確的讀音。(用橫線畫出來)(2分)
2、按要求寫詞語。(2.5分)
「迫不及待」的近義詞是______,「熱熱鬧鬧」的反義詞是______,再寫三個AABB式的詞_____、 ______、_____。
3、用波浪線畫出文中的一句比喻句。把_____比作____,這樣比的好處:_________________。(1+0.5+0.5+1=3分)
4、本段是按___的寫法,寫了廣玉蘭哪幾種花開的形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3分)
5、「遠遠看上去,一株廣玉蘭就像是一個數世同堂、生生不息的大家族。」是作者的聯想,請選擇一種喜歡的花,也寫一個由此花引起的聯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分
(二)西 湖的 「綠」(18分)
(作者:宗 璞pú)
六月間,我第四次來到西子湖畔……奇怪的很,這次卻有著乎不同的印象。六月並不是好時候,沒有花,沒有雪,沒有春光,也沒有秋意。那幾天,有的是滿湖煙雨,山光水色,俱是一片迷濛。西湖,彷彿在半醒半睡。空氣中,彌漫著經了雨的梔(zhī zhì)子花的甜香。……
雨中去訪靈隱,一下車只覺得綠意撲眼而來。道旁古木參天, 蒼翠欲滴 ,似乎飄著的雨絲也是綠的。飛來峰上層層疊疊的樹木,有的 綠得發黑 , 深極了 ,濃極了 ; 有的綠得發藍 , 淺極了,亮極了 。峰下蜿蜒的小徑,布滿青苔,直綠到石頭縫里。在冷泉亭上小坐,直覺得遍體生涼,心曠神怡。亭旁溪水錚淙(cóng zōng),說是溪水,其實表達不出那奔流的氣勢,平穩處也是碧澄澄的,流得急了,水花飛濺,如飛珠滾玉一般,在這一片綠色的影子中顯得分外好看。
西湖勝景很多,各處有不同的好處,即便一個綠色,也各有不同。黃龍洞綠得幽,屏風山綠得野,九曲十八洞綠得閑。不能一一去說。漫步蘇堤(tí dī),兩邊都是湖水,遠水如煙,近水著了微雨,也泛起一層銀灰的顏色。走著走著,忽見路旁的樹十分古怪,一棵棵樹身雖然離得較遠,卻給人一種莽莽蒼蒼的感覺,似乎是從樹梢一直綠到地下。走進看時,原來是樹身上布滿了青苔,綠陰陰的蘇堤,更加綠了幾分。有的青苔,形狀也有趣,如耕牛,如牧人,如樹木,如雲霞,有的整片看來,布局宛然如同一幅青綠綠山水畫。這種綠苔,給我的印象是堅韌不拔,不知當初蘇公對它們的印象怎樣。
在花港觀魚,看到了又一種綠。那是滿池的新奇,圓圓的綠葉,或亭亭立於水上,或宛轉靠在水面,只覺得一種蓬勃勃的生機。跳躍滿池。綠色,本來是生命的顏色,我最愛看初春的楊柳嫩枝,那樣鮮,那樣亮,柳枝兒一擺,似乎蹬著腳告訴你,春天來了。荷葉,則要持重一些,初夏,則更成熟一些,但那透過活潑的綠色表現出來的茁壯的生命力,是一樣的。再加上葉面上的水珠兒滴溜溜滾著,簡直好像滿池都要裙袂(mèi quē)飛揚,翩然起舞了。
1、劃去不正確的讀音。(2分)
2、按要求寫詞語。 (1.5分)
寫出描寫「綠」的成語:表示綠得顏色濃的: ,表示綠得時間長的: ,表示綠得面廣的: 。
3、仿寫句子,注意帶點的詞語。 (2分)
(1)六月並不是好時候,沒有花,沒有雪,沒有春光,也沒有秋意。(寫排比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花飛濺,如飛珠滾玉般,在這一片綠色的影子中顯得分外好看。(寫比喻句)
(3)你去過杭州嗎?除了杭州西湖,你還知道哪些風景名勝(寫兩處)?請你寫下來。( 1分)
。
(4)請你仿照作者寫西湖「綠」的寫法,抓住某一景物的特點,寫下來。(3分)
五、未來小作家。(審清習作要求,大膽表達吧!)(30分)
題目:我真想____
友情提示:一直以來,你有沒有特別想做的事?或者特別想說的話?給你一次機會,用你的筆寫下來吧!
要求:1、先把題目補充完整。
2、圍繞一個中心展開敘述,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3、內容具體,語句通順,敘述有條理,字數400個以上。
(卷尾語:同學們!終於完成了這張試卷,是不是很有成就感?可不要驕傲,仔細檢查喲!希望你取得理想的成績!)
參考答案:
一、1、玫瑰 菩薩 犧牲 螳螂捕蟬 瘦削 帳篷 教誨 玉琢冰雕
2、孔子(誨人不倦、見賢思齊等) 孫悟空(大鬧天宮、火眼金睛等)
煙台的海(水平如鏡等) 三亞落日(美妙絕倫等)抗震救災(眾志成城等)
珍惜時光(白駒過隙等)
二、1、寫擬人或比喻都行。
2、由於……雖然……但是……
3、六年級必背古詩:萬里長徵人未還。洛陽親友如相問。不拘一格降人才。
三、1、略。
2、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等。有德行、有情義、有志向、善施教化。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3、略。
4、《盧溝橋烽火》《半截蠟燭》《聶將軍與日本小姑娘》。表達對和平的嚮往、對正義的堅持、對侵略者的憎恨都可以得分。
5、曹文軒 ,《草房子》,陸鶴(或禿鶴),寫出另外三個即可。
四、(一)1、綻(zhàn)放, 鑽(zuān),凋(diāo),似(shì)
2、爭先恐後、冷冷清清、略。
3、略。比喻的好處,只要找出兩種事物的相似處並適當分析即可。
4、總分,含羞帶放、剛剛綻放、盛開、花瓣凋謝。
5、對花的描寫得1分,由此引起的聯想得0.5分。
(二)1、正確讀音:梔(zhì),淙(cóng),堤(dī),袂(mèi)。
2、蒼翠欲滴, 萬古長青,一碧千里。
3、排比句詞語出現必須要有3次及以上。比喻句要能抓住事物間的相似處。
4﹙1﹚、短文通過描寫飛來峰、黃龍洞、屏風山、蘇堤、花港觀魚幾方面的「綠」,表現西湖的盛景,表達了作者熱愛祖國大好河山(或西湖美景)的真摯感情﹙2﹚滿池的新奇,圓圓的綠葉,或亭亭立於水上,……
5、(1)遍體生涼、心曠神怡,每個詞0.5分。感受1分。 (2)寫了西湖靈隱寺綠得發黑、發藍的景色。(3)答出兩處即得一分。(4)圍繞一個中心,按一定的順序記敘,就給分。
五、作文評分標准:
1、字跡工整、美觀。2分。
2、內容具體,中心明確,層次清楚,有真情實感,字數符合要求。即為一等文,扣0-3分;依次為二等文,扣4-6分;三等文,扣7-9分;四等文,扣10-12分,不及格扣12分以上。
3、錯別字、病句等,酌情扣1-3分。
⑺ 六年級下冊語文期末考試卷及答案
數學的要嗎?六年級下學期數學期末考試題一、填空題。(19分)、16()=24:()=0.8=()÷10=()%=()成。2、六(1)班今天到校48人,請病假1人,請事假1人,該班出勤率是()%。3.、把周長為12.56厘米的圓平均分成兩個半圓,每個半圓的周長是()厘米4、一天中午12時的氣溫是7℃,傍晚5時的氣溫比中午12時下降了4℃,凌晨4時的氣溫比中午12時低8℃,傍晚5時的氣溫是(),凌晨4時的氣溫是()。5、明明和亮亮郵票的比是2∶5,亮亮有105張郵票,明明有()張郵票。6、小王媽11月2日存入銀行2000元,定期二年,如果年利率按2.5%計算,到期時應得利息()元。7、如果小華家月收入2500元記作2500元,那麼他家這個月水、電、煤氣支出200元應記作()元。8、在伊利乳飲料包裝上,並排有兩行數字,,這兩行數字中,20070214表示(),20060614表示()。9、在長5分米,寬3分米的長方形紙上剪出直徑是4厘米的圓,至多可以剪()個。10、深圳市某風景點近幾年來遊客人數統計圖。(l)2000年的遊客人數比1998年增長()%;2002年的遊客人數比2000年增長()%。(2)按這樣的趨勢,你估計2004年遊客人數將比2002年增長()%,將達到()萬人。二、判斷題。(5分)1、兩圓相比,周長小的面積一定小。()()2、甲存款的13和乙存款的14相等,甲和乙存款的比是3:4()3、把10克鹽放入100克水中,鹽和鹽水的比是1:10。()4、如果甲比乙多20%,則乙比甲一定少20%。()5、零下2攝氏度與零上5攝氏度相差3攝氏。()三、選擇題。(5分)1、一個圓和一個正方形的周長相等,他們的面積()大。A.正方形B.圓C.一樣2、從下列圖形中,不是軸對稱圖形的是()A.平行四邊形B.半圓性C.環形3、現在的成本比原來降低了15%,現在的成本是原來的()。A、15%B、85%C、115%4、一台電冰箱的原價是2100元,現在按七折出售,求現價多少元?列式是()A.2100÷70%B.2100×70%C.2100×(1-70%)5、16名乒乓球選手進行淘汰賽,共()場比賽才能決出最後冠軍。A.15B.12C.8四、計算題。(34分)1、化簡比,結果用分數表示。(10分)56:12=0.8:0.04=18噸:750千克=1/2小時:75分鍾=72/25:32/125=2、脫式計算。(12分)(13-15)×15-2(18+34)×17+375×14+25×25%12-(-34)+(-27)3、解方程。(12分)X+20%X=242/5:3X=1:1529-5x=4x+238x-27=15+24x五、應用題。(37分)1、一場足球賽的票價為240元,因為票很緊張,漲價20%,漲價後的票價是多少?(4分)2、一個圓形養魚池,直徑是4米,這個養魚池的周長是多少米?佔地面積是多少平方米?(4分)3.王鋼把10000元人民幣存入銀行,定期3年,年利率是2.5%。到期時,王鋼應得本金和利息一共多少元?(4分)4、商場搞打折促銷,其中服裝類打7折,文具類打8折。小明買一件原價200元的衣服,和原價120元的書包,實際要付多少錢?(5分)5、學校運來200棵樹苗,老師栽種了10%,餘下的按5:4:3分配給甲、乙、丙三個班級,丙班分到多少棵?甲班比乙班多分到百分之幾?(7分)6、在一個邊長為4厘米的正方形中剪掉一個面積最大的圓,這個圖形剩下部分的面積是多少?(5分)7、體育老師對我班男生進行了引體向上的測試,以能連續做7個為標准,超過的次數用正數表示,不足的次數用負數表示。老師記錄的其中8名男生的成績如下:2-103-2-310請同學動手算算這8名男生有百分之幾達到標准?他們共做了多少個引體向上?達到標準的人數比不達標的多(還是少)百分之幾?(8分)
⑻ 六年級上冊語文期末考試卷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期末考試卷習題雖然都有答案,但是都是在自己完全答完題之後對的,在網上是問不到答案的哈不是對著答案抄襲的,那樣效果不是很好,多看書